-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其他行业标准 >>
- FZ/T 01161-2022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标准号:
FZ/T 01161-2022
标准名称: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
Textiles—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Mixtures of copper modified acrylic fibre and certain other fibres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22-04-08 -
实施日期:
2022-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pdf .zip
标准ICS号:
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中标分类号:
纺织>>纺织综合>>W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二组分混合物纤维含量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纤维素纤维(棉、麻、粘胶纤维、莱赛尔纤维、莫代尔纤维、铜氨纤维)、聚酯纤维、聚氨酯弹性纤维、醋酯纤维、三醋酯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

部分标准内容:
ICS59.080.01
CCSW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01161—2022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铜改性聚丙
烯睛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Textiles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Mixtures of coppermodified acrylic fibre and certain other fibres2022-04-0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10-01实施
FZ/T 01161—2022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上海正家牛奶丝科技有限公司、利辛县雪文服饰有限公司、苏州首页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中纺标(深圳)检测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庆芳、郑宇、张延辉、苏琼、张晓燕、金玉霞、石毅、施海京、张瑞寅、郝保才、赵金辉。
1范围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FZ/T01161—2022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二组分混合物纤维含量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纤维素纤维(棉、麻、粘胶纤维、莱赛尔纤维、莫代尔纤维、铜氨纤维)、聚酯纤维、聚氨酯弹性纤维、醋酯纤维、三醋酯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注: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定性方法参见附录A,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同时满足A.1~A.4。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10.1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部分:试验通则GB/T2910.3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3部分:醋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丙酮法)GB/T2910.73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7部分:聚酰胺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混合物(甲酸法)GB/T 2910.10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0部分:三醋酯纤维或聚乳酸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氯甲烷法)
GB/T2910.11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1部分: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GB/T2910.12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第12部分:聚丙烯晴纤维、某些改性聚丙烯睛纤维、某些含氯纤维或某些弹性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基甲酰胺法)GB/T2910.25
纺织品
酸/三氯甲烷法)
定量化学分析第25部分:聚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三氯乙GB/T38015—2019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氨纶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coppermodifiedacrylicfibre丙烯睛单体通过铜离子改性而接枝共聚生成聚合物,经纺丝得到的聚丙烯改性纤维。4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聚酰胺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4.180%甲酸法
按照GB/T2910.7规定执行。
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d值为1.06。1
FZ/T01161—2022
4.220%盐酸法
按照GB/T38015—2019中7.1规定执行。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的d值为1.04。5
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聚丙烯睛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二甲基甲酰胺法)按照GB/T2910.12规定执行。
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的d值为1.06。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与纤维素纤维(棉、麻、粘胶纤维、莱赛尔纤维、莫代尔纤维、铜氨纤维)、聚酰胺6
纤维、聚氨酯弹性纤维、醋酯纤维、三醋酯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75%硫酸法)按照GB/T2910.11规定执行。
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d值为1.00。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聚酯纤维二组分混合物(三氯乙酸/三氯甲烷法)按照GB/T2910.25规定执行。
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的d值为1.00。8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与聚氨酯弹性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二甲基甲酰胺法)8.1原理
用二甲基甲酰胺把聚氨酯弹性纤维从已知干燥质量的试样中溶解去除,收集残留物、清洗、烘干和称重;用修正后的质量计算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占混合物干燥质量的百分率。由差值得出聚氨酯弹性纤维的质量百分率。
8.2试剂
二甲基甲酰胺,分析纯,沸点为152℃~154℃。警示:该试剂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使用者应采取完善的保护措施。8.3设备
使用GB/T2910.1和本文件8.3.1和8.3.2规定的设备8.3.2具塞三角烧瓶。
3水浴振荡器,可保持沸腾。
8.4试验步骤
按照GB/T2910.1规定的通用程序进行,然后按以下步骤操作。把准备好的试样放人具塞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入100mL二甲基甲酰胺(8.2),在沸腾的水浴中振荡20min,使聚氨酯弹性纤维溶解。用已知质量的玻璃砂芯珀璃过滤,用少量同温度的二甲基甲酰胺清洗残留物,再用温水连续清洗残留物,每次洗后用真空泵抽吸排液。最后将埚和残留物烘干、冷却、称重。
5结果的计算
结果的计算和表示按GB/T2910.1规定,铜改性聚丙烯纤维的d值为1.04。注:铜改性聚丙烯睛与聚氨酯弹性纤维二组分混合物优先采用第6章;如多组分混合物中有纤维素纤维存在时,可采用第8章
9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与醋酯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丙酮法)按照GB/T2910.3规定执行。
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的d值为1.00。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三醋酯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二氯甲烷法)按照GB/T2910.10规定执行。
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d值为1.00。11标准回潮率
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标准回潮率为9.8%精密度
FZ/T 01161—2022
对均匀的纺织材料混合物,在95%的置信水平下,本文件规定的方法测试结果的置信界限不超过±1%。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含如下内容:
本文件的编号;
试样的信息;
如采取特殊处理去除浆料、整理剂等需详细说明;混合物的全部组分或某一组分的测定结果;每个单值及平均值,均精确至0.1;注明上述结果是基于:
净干质量百分率;
结合公定回潮率的质量百分率;包括公定回潮率和预处理中纤维损失率的质量百分率;包括公定回潮率和非纤维物质除去率的质量百分率。3
FZ/T 01161—2022
A.1纤维形态特征
附录A
(资料性)
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定性方法根据FZ/T01057.3测试铜改性聚丙烯晴纤维的形态特征为:该纤维的纵面呈条形,表面光滑,有微细条纹:;该纤维横截面呈圆形,部分纤维有皮芯结构。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纵面和横截面形态见图A.1和图A.2。
图A.1纤维纵面形态
图A.2纤维横截面形态
A.2纤维溶解性能
根据FZ/T01057.4测试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的溶解性能,其溶解性能见表A.1。表A.1铜改性聚丙烯纤维的溶解性能序号
溶液(溶剂)
1.0mol/L次氯酸钠
20%盐酸
溶解性
不溶解
不溶解
注1:常温为24℃~30℃。
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溶解性能(续)表A.1
溶液(溶剂)
80%甲酸
75%硫酸
二氯甲烷
二甲基甲酰胺
三氯乙酸/三氯甲烷
浓硫酸
注2:溶解处理时间为5min。
纤维红外光谱特性
100℃
FZ/T01161—2022
溶解性
不溶解
不溶解
不溶解
不溶解
不溶解
不溶解
不溶解
不溶解
不溶解
根据FZ/T01057.8测试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其红外光谱图见图A.3。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的主
要吸收谱带及特征频率为2243cm-1、1680cm-1、1454cm-1、1226cm-1、1171cm-178
铜离子的鉴定
/2939.182243.73
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的红外谱图(ATR)450
试样经微波消解后,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测定,以铜元素的特征谱线波长324.7nm或327.3nm定性;铜元素谱线信号强度与浓度成正比进行定量分析5
FZ/T 01161—2022
A.4.2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或以上规格,水为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A.4.2.1
硝酸(HNO3):优级纯或更高纯度A.4.2.2
硝酸溶液:取50mL硝酸(A.4.2.1),缓慢加人950mL水中,混匀。铜单元素溶液标准物质:浓度为1000mg/L。A.4.2.34
铜标准溶液,
精确吸取适量铜单元素溶液标准物质(A.4.2.3),用硝酸溶液(A.4.2.2)逐级稀释配成混合标准溶液系列。依据样品溶液中铜元素质量浓度水平,适当调整标准系列铜元素质量浓度范围。A.4.3
仪器和设备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天平:感量为0.1mg。wwW.bzxz.Net
微波消解仪:配有聚四氟乙烯消解内罐。分析步骤
样品处理
取有代表性的样品,剪碎至5mm×5mm,混匀,称取0.2g,置于消解罐内,加人4.0mL硝酸(A.4.2.1),待样品和酸在室温下反应完全后,将消解罐密封并放置到微波消解仪中,按照微波消解仪标准操作步骤进行消解(消解参考条件见表A.2)。待消解罐冷却至室温后,从微波消解仪中取出,小心打开消解罐,将消解后的溶液转移入100mL容量瓶内,再用蒸馏水少量多次润洗消解罐溶液一并转移人此容量瓶,最后用蒸馏水定容,同时做空白试验。如定容液有杂质或出现浑浊现象,可先用中性定量滤纸对其过滤后再上机分析。
表A.2试样微波消解参考条件
A.4.4.2测定
控制温度/℃
升温时间/min
恒温时间/min
A.4.4.2.1优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操作条件,使铜元素的灵敏度等指标达到分析要求,编辑测定方法。
A.4.4.2.2将铜标准溶液(A.4.2.4)注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中,测定铜元素分析谱线的强度信号响应值,以铜元素的浓度为横坐标,其分析谱线强度响应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A.4.4.2.3将空白溶液和试样溶液分别注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中,测定铜元素分析谱线的强度信号响应值,根据标准曲线得到消解液中铜元素的浓度。6
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铜元素的含量按式(1)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X=(e-po)xvxr
式中:
试样中待测组分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0
试样溶液中待测组分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空白溶液中待测组分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试样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稀释倍数;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检出限
本方法的检出限为1mg/kg。
注:一般铜离子改性聚丙烯腊纤维中含铜离子含量40000mg/kg(4%)左右。FZ/T01161—2022
....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CCSW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01161—2022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铜改性聚丙
烯睛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Textiles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Mixtures of coppermodified acrylic fibre and certain other fibres2022-04-0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10-01实施
FZ/T 01161—2022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上海正家牛奶丝科技有限公司、利辛县雪文服饰有限公司、苏州首页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中纺标(深圳)检测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庆芳、郑宇、张延辉、苏琼、张晓燕、金玉霞、石毅、施海京、张瑞寅、郝保才、赵金辉。
1范围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FZ/T01161—2022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二组分混合物纤维含量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纤维素纤维(棉、麻、粘胶纤维、莱赛尔纤维、莫代尔纤维、铜氨纤维)、聚酯纤维、聚氨酯弹性纤维、醋酯纤维、三醋酯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注: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定性方法参见附录A,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同时满足A.1~A.4。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10.1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部分:试验通则GB/T2910.3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3部分:醋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丙酮法)GB/T2910.73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7部分:聚酰胺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混合物(甲酸法)GB/T 2910.10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0部分:三醋酯纤维或聚乳酸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氯甲烷法)
GB/T2910.11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1部分: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GB/T2910.12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第12部分:聚丙烯晴纤维、某些改性聚丙烯睛纤维、某些含氯纤维或某些弹性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基甲酰胺法)GB/T2910.25
纺织品
酸/三氯甲烷法)
定量化学分析第25部分:聚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三氯乙GB/T38015—2019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氨纶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coppermodifiedacrylicfibre丙烯睛单体通过铜离子改性而接枝共聚生成聚合物,经纺丝得到的聚丙烯改性纤维。4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聚酰胺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4.180%甲酸法
按照GB/T2910.7规定执行。
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d值为1.06。1
FZ/T01161—2022
4.220%盐酸法
按照GB/T38015—2019中7.1规定执行。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的d值为1.04。5
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聚丙烯睛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二甲基甲酰胺法)按照GB/T2910.12规定执行。
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的d值为1.06。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与纤维素纤维(棉、麻、粘胶纤维、莱赛尔纤维、莫代尔纤维、铜氨纤维)、聚酰胺6
纤维、聚氨酯弹性纤维、醋酯纤维、三醋酯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75%硫酸法)按照GB/T2910.11规定执行。
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d值为1.00。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聚酯纤维二组分混合物(三氯乙酸/三氯甲烷法)按照GB/T2910.25规定执行。
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的d值为1.00。8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与聚氨酯弹性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二甲基甲酰胺法)8.1原理
用二甲基甲酰胺把聚氨酯弹性纤维从已知干燥质量的试样中溶解去除,收集残留物、清洗、烘干和称重;用修正后的质量计算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占混合物干燥质量的百分率。由差值得出聚氨酯弹性纤维的质量百分率。
8.2试剂
二甲基甲酰胺,分析纯,沸点为152℃~154℃。警示:该试剂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使用者应采取完善的保护措施。8.3设备
使用GB/T2910.1和本文件8.3.1和8.3.2规定的设备8.3.2具塞三角烧瓶。
3水浴振荡器,可保持沸腾。
8.4试验步骤
按照GB/T2910.1规定的通用程序进行,然后按以下步骤操作。把准备好的试样放人具塞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入100mL二甲基甲酰胺(8.2),在沸腾的水浴中振荡20min,使聚氨酯弹性纤维溶解。用已知质量的玻璃砂芯珀璃过滤,用少量同温度的二甲基甲酰胺清洗残留物,再用温水连续清洗残留物,每次洗后用真空泵抽吸排液。最后将埚和残留物烘干、冷却、称重。
5结果的计算
结果的计算和表示按GB/T2910.1规定,铜改性聚丙烯纤维的d值为1.04。注:铜改性聚丙烯睛与聚氨酯弹性纤维二组分混合物优先采用第6章;如多组分混合物中有纤维素纤维存在时,可采用第8章
9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与醋酯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丙酮法)按照GB/T2910.3规定执行。
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的d值为1.00。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三醋酯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二氯甲烷法)按照GB/T2910.10规定执行。
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d值为1.00。11标准回潮率
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标准回潮率为9.8%精密度
FZ/T 01161—2022
对均匀的纺织材料混合物,在95%的置信水平下,本文件规定的方法测试结果的置信界限不超过±1%。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含如下内容:
本文件的编号;
试样的信息;
如采取特殊处理去除浆料、整理剂等需详细说明;混合物的全部组分或某一组分的测定结果;每个单值及平均值,均精确至0.1;注明上述结果是基于:
净干质量百分率;
结合公定回潮率的质量百分率;包括公定回潮率和预处理中纤维损失率的质量百分率;包括公定回潮率和非纤维物质除去率的质量百分率。3
FZ/T 01161—2022
A.1纤维形态特征
附录A
(资料性)
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定性方法根据FZ/T01057.3测试铜改性聚丙烯晴纤维的形态特征为:该纤维的纵面呈条形,表面光滑,有微细条纹:;该纤维横截面呈圆形,部分纤维有皮芯结构。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纵面和横截面形态见图A.1和图A.2。
图A.1纤维纵面形态
图A.2纤维横截面形态
A.2纤维溶解性能
根据FZ/T01057.4测试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的溶解性能,其溶解性能见表A.1。表A.1铜改性聚丙烯纤维的溶解性能序号
溶液(溶剂)
1.0mol/L次氯酸钠
20%盐酸
溶解性
不溶解
不溶解
注1:常温为24℃~30℃。
铜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溶解性能(续)表A.1
溶液(溶剂)
80%甲酸
75%硫酸
二氯甲烷
二甲基甲酰胺
三氯乙酸/三氯甲烷
浓硫酸
注2:溶解处理时间为5min。
纤维红外光谱特性
100℃
FZ/T01161—2022
溶解性
不溶解
不溶解
不溶解
不溶解
不溶解
不溶解
不溶解
不溶解
不溶解
根据FZ/T01057.8测试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其红外光谱图见图A.3。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的主
要吸收谱带及特征频率为2243cm-1、1680cm-1、1454cm-1、1226cm-1、1171cm-178
铜离子的鉴定
/2939.182243.73
铜改性聚丙烯睛纤维的红外谱图(ATR)450
试样经微波消解后,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测定,以铜元素的特征谱线波长324.7nm或327.3nm定性;铜元素谱线信号强度与浓度成正比进行定量分析5
FZ/T 01161—2022
A.4.2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或以上规格,水为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A.4.2.1
硝酸(HNO3):优级纯或更高纯度A.4.2.2
硝酸溶液:取50mL硝酸(A.4.2.1),缓慢加人950mL水中,混匀。铜单元素溶液标准物质:浓度为1000mg/L。A.4.2.34
铜标准溶液,
精确吸取适量铜单元素溶液标准物质(A.4.2.3),用硝酸溶液(A.4.2.2)逐级稀释配成混合标准溶液系列。依据样品溶液中铜元素质量浓度水平,适当调整标准系列铜元素质量浓度范围。A.4.3
仪器和设备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天平:感量为0.1mg。wwW.bzxz.Net
微波消解仪:配有聚四氟乙烯消解内罐。分析步骤
样品处理
取有代表性的样品,剪碎至5mm×5mm,混匀,称取0.2g,置于消解罐内,加人4.0mL硝酸(A.4.2.1),待样品和酸在室温下反应完全后,将消解罐密封并放置到微波消解仪中,按照微波消解仪标准操作步骤进行消解(消解参考条件见表A.2)。待消解罐冷却至室温后,从微波消解仪中取出,小心打开消解罐,将消解后的溶液转移入100mL容量瓶内,再用蒸馏水少量多次润洗消解罐溶液一并转移人此容量瓶,最后用蒸馏水定容,同时做空白试验。如定容液有杂质或出现浑浊现象,可先用中性定量滤纸对其过滤后再上机分析。
表A.2试样微波消解参考条件
A.4.4.2测定
控制温度/℃
升温时间/min
恒温时间/min
A.4.4.2.1优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操作条件,使铜元素的灵敏度等指标达到分析要求,编辑测定方法。
A.4.4.2.2将铜标准溶液(A.4.2.4)注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中,测定铜元素分析谱线的强度信号响应值,以铜元素的浓度为横坐标,其分析谱线强度响应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A.4.4.2.3将空白溶液和试样溶液分别注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中,测定铜元素分析谱线的强度信号响应值,根据标准曲线得到消解液中铜元素的浓度。6
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铜元素的含量按式(1)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X=(e-po)xvxr
式中:
试样中待测组分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0
试样溶液中待测组分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空白溶液中待测组分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试样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稀释倍数;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检出限
本方法的检出限为1mg/kg。
注:一般铜离子改性聚丙烯腊纤维中含铜离子含量40000mg/kg(4%)左右。FZ/T01161—2022
....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
- YS/T824-2012 钛合金用铝锡中间合金
- QJMS0005S-2016 焦作市米奇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果汁饮料
- YS/T254.7-2011 铍精矿、绿柱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水分量的测定 重量法
- Q/GDW1876—2013 多功能测控装置技术规范
- YS/T1105-2016 半导体封装用键合银丝
- FZ/T64060-2016 双轴向经编针织粘合衬
- QB/T2025-2013 平版印铁油墨
- FZ/T64041-2014 熔喷纤网非织造粘合衬
- 沪S/T306-2000 上海市建筑产品推荐性通用图集 44 SHF管道吊挂系统安装图
- YS/T358.1-2011 钽铁、铌铁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钽、铌量的测定 纸上色层重量法
- 04SG309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楼板与剪力墙构造
- astm e709-21 磁粉检验的标准指南翻译版
- FZ/T93106-2019 上销
- GJB845.2-1991 潜艇核动力装置质量保证安全规定质量保证大纲的制定
- TSGT7001-2009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25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5141790号-2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51417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