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交通行业标准(JT) >>
- JT/T 156-2016 挖泥船泥泵修理技术要求

【JT交通运输标准】 挖泥船泥泵修理技术要求
- JT/T156-2016
- 现行
标准号:
JT/T 156-2016
标准名称:
挖泥船泥泵修理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
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2.26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JT/T 156-2016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epairing of dredge pump.
1范围
JT/T 156规定了挖泥船泥泵的结构、勘验、修理、检验和交付文件。
JT/T 156适用于挖泥船泥泵的修理,其他类型泥泵的修理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84- 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 11345- 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 、检测等级和评定
GB/T 26953- -2011焊缝无损检测焊缝渗 透检测验收等级
JB/T 6880. 2泵用铸钢件
3结构
泥泵分为单壳泵和双壳泵,其典型结构如图1、图2所示。
4勘验
4.1泵壳( 胆)
检查泵壳(胆),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进行修理:
a)铸钢单壳泵泵壳局部磨损、汽蚀,剩余厚度达到设计壁厚的60%;
b)抗磨白口铸铁( 高铬铸铁)单壳泵泵壳出现磨穿或通透裂纹;
c)抗磨白口铸铁(高铬铸铁)泵胆出现磨穿或碎裂;
d)铸钢泵胆出现磨穿或通透裂纹。
4.2 泵盖
检查泵盖,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进行修理:
a)泵 盖螺孔磨损、锈蚀;
b)泵盖表面出现裂纹或局部磨损、汽蚀,剩余厚度达到设计壁厚的60%;
e)泵 盖本体变形;
d)泵 盖密封失效。

部分标准内容: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156—2016
代替JT/T156.1~JT/T156.6—2002控泥船泥泵修理技术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epairing of dredge pump2016-02-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16-04-10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4勘验
交付文件
JT/T156—2016
HiiKAoNniKAca
JT/T156-2016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JT/T156.1~156.6-2002《挖泥船泥泵修理技术要求》的第1部分:泵壳;第2部分:泵盖;第3部分:叶轮:第4部分:分叶轮轴;第5部分:衬板;第6部分:防磨环。并对此6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整合,本标准与JT/T156.1~156.6—200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
一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一增加了泥泵结构图和主要零部件说明(见第3章);—将JT/T156.1~156.6-2002中的“修理原则”、“修理通则”等修理时机和依据的条款进行了整合(见第4章);
增加了抗磨白口铸铁单壳泵泵壳和铸钢泵胆的勘验(见4.1);一增加了泵盖、轴承箱、其他零部件的勘验(见4.2、4.5、4.7);增加了叶轮裂纹、碎裂失重、连接螺纹失效和磨蚀程度的勘验(见4.3);一增加了轴裂纹、断裂、烧蚀、变形、键槽及连接螺纹失效的勘验(见4.4);-增加了衬板、衬管碎裂和磨蚀程度的勘验(见4.6)—将JT/T156.1~156.6—2002中的\修理方案”和“质量要求”等条款进行了整合(见第5章);一删除了换新件的质量要求、具体的修复方法和对某种修复方法规定的一些质量要求的章节;修改了表面质量无损探伤的引用标准(见第5.1.5.2、5.7):-增加了焊接工艺(见5.1、5.2、5.3、5.4、5.7);修改了泵盖修复后的平面度要求(见5.2);-增加了轴内部质量无损探伤和轴头跳动量检测(见5.4);-增加了衬板间隙的调整范围(见5.6);一增加了轴承箱和其他零部件的修理技术要求(见5.5、5.7);一增加了检验(见第6章):
修改了泵壳和泵盖的水压试验压力规范(见6.6.1):增加了交付文件(见第7章)。
本标准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港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船舶管理分公司、中交天津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天航滨海环保凌航工程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瑞祥、郑选斌、王健、田俊峰、李金贵、钟志生、刘长云、孔凡震、代朋、徐百珍、王志国。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T42011978;
JT4202—1978;
JT4203—1978;
JT4204-1978;
JT4206—1978;
HiiKAoNniKAca
—JT4207—1978;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JT/T156—1995;
—JT/T157—1995:
—JT/T158—1995;
—JT/T159—1995;
—JT/T160—1995;
—JT/T161—1995;
—JT/T156.1~156.6—2002。
JT/T156—2016
Hii KAoNni KAca
HiiKAoNiKAca
1范围
挖泥船泥泵修理技术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挖泥船泥泵的结构、勘验、修理、检验和交付文件。本标准适用于挖泥船泥泵的修理,其他类型泥泵的修理可参照使用。规范性引用文件
JT/T156—2016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184—1996
GB/T11345—2013
GB/T26953—2011
JB/T6880.2
3结构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焊缝无损检测2
焊缝渗透检测验收等级
泵用铸钢件
泥泵分为单壳泵和双壳泵,其典型结构如图1、图2所示。12
说明:
1轴;
轴承箱:
-轴封装置:6-
一挡沙板;
-后泵盖:
后衬板;
泵壳:
10叶轮:
前衬板;11—一口环;
-前泵盖;12-
图1单壳泵
吸人衬管。
liiKAoNniKAca
JT/T156—2016
说明:
一轴:
2——轴承箱;
轴封装置:
挡沙板:
4勘验
4.1泵壳(胆)
一后泵盖:
一后衬板;
泵胆;
外泵壳:
前村板:
前泵盖:
一叶轮:
一口环;
吸人衬管;
排出衬管。
图2双壳泵
检查泵壳(胆),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进行修理:a)铸钢单壳泵泵壳局部磨损、汽蚀,剩余厚度达到设计壁厚的60%;抗磨白口铸铁(高铬铸铁)单壳泵泵壳出现磨穿或通透裂纹:b)
抗磨白口铸铁(高铬铸铁)泵胆出现磨穿或碎裂;c
铸钢泵胆出现磨穿或通透裂纹。d)
4.2泵盖
检查泵盖,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进行修理:a)泵盖螺孔磨损、锈蚀;
b)泵盖表面出现裂纹或局部磨损、汽蚀,剩余厚度达到设计壁厚的60%;c)泵盖本体变形;
d)泵盖密封失效。
4.3叶轮
检查叶轮,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进行修理:2
HiiKAoNi KAca
a)叶墙局部最大磨蚀量达到设计厚度的50%;b)叶片头部磨蚀量达到设计叶片出口直径的10%:c)叶轮连接螺纹失效;
d)不可焊叶轮出现通透裂纹超过300mm;可焊叶片有裂纹或磨蚀量超过设计厚度的30%;e)
叶轮碎裂;
叶片局部失重影响泥泵正常运转。g)
检查轴,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进行修理:键槽损坏、固定键的连接螺纹失效:a
b)轴裂纹、断裂、烧蚀和变形;轴与叶轮连接的螺纹失效。
4.5轴承箱
检查轴承箱,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进行修理:a)轴承烧蚀或碎裂;
轴承达到设计使用寿命;
轴承箱变形、裂纹和烧蚀;
轴承箱密封失效。
4.6衬板、衬管
检查衬板、衬管,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进行修理:衬板、衬管局部磨损、汽蚀,剩余厚度达到设计壁厚的60%或通透裂纹;a
衬板、衬管破碎;
衬板连接件失效:
衬板与叶墙之间的总间隙大于18mm;d)
吸入衬管与叶轮(口环)之间的间隙大于15mm。4.7其他零部件
检查泥泵其他零部件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进行修理:挡沙板内孔直径磨损量超过设计直径的10%:a
轴套磨损导致密封失效;
两固定件之间密封件失效:
轴封装置泄漏;
轴承箱支座破损;
其他零部件出现裂纹或磨损。
5修理
5.1泵壳(胆)
泵壳(胆)的修理按表1。
JT/T156—2016
iKANni KAca
JT/T156—2016
泵盖的修理按表2。
5.3叶轮
叶轮的修理按表3。
泵壳(胆)修理
修复后尺寸应满足图纸要求,补焊应满足JB/T6880.2补焊或换新
的要求,焊缝质量不低于GB/T26953—2011规定的3级,非机加工修复表面打磨光顺,泵壳压力试验无渗漏。换新件应满足图纸要求
换新件应满足图纸要求
表2泵盖修理
补焊或换新
密封件换新
螺孔螺纹修复后,尺寸应满足图纸要求,达连接、密封可靠
修复后尺寸应满足图纸要求,补焊应满足JB/T6880.2的要求,焊缝质量不低于CB/T269532011规定的3级,泵盖端面平面度不大于GB/T1184—1996规定的9级,非机加工修复表面打磨光顺,泵盖压力试验无渗漏。换新件应满足图纸要求
换新件应满足图纸或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表3叶轮修理
补焊或换新
修复后尺寸应满足图纸要求,补焊应满足JB/T6880.2的要求,非机加工修复表面打磨光顺,静平衡满足图纸要求。
换新件应满足图纸要求
换新件应满足图纸要求
轴的修理按表4。
轴承箱
轴承箱的修理按表5。
5.6衬板、衬管
衬板、衬管的修理按表6。
表4轴
补焊或换新
补焊或换新
JT/T156—2016
局部补焊后修复,尺寸应满足图纸要求。换新件应满足图纸要求
修复后尺寸应满足图纸要求,补焊应满足JB/T6880.2的要求,焊进行手工超声波探伤,焊缝质量不低于GB/T11345—2013规定的Ⅱ级,轴头跳动量不大于GB/T1184-1996规定的9级。
换新件应满足图纸要求
换新件应满足图纸要求
表5轴承箱修理
更换密封件
换新件应满足图纸要求
无泄漏
表6衬板、衬管修理
调整衬板或换新
换新件应满足图纸要求
单边间隙应不大于5mm,盘车无卡阻。换新件应满足图纸要求
JT/T156—2016
5.7其他零部件
泥泵其他零部件的修理按表7。
6检验
6.1表面质量
表7泥泵其他零部件修理
更换动静密封件
补焊或换新
换新件应满足图纸要求
无泄漏
无泄漏、不发热
修复后尺寸应满足图纸要求,补焊应满足JB/T6880.2的要求,焊缝质量不低于GB/T26953—2011规定的3级,非机加工修复表面打磨光顺
修复表面应打磨光顺。
换新件应满足图纸要求
目测焊接修复件表面应平整,无裂纹、气孔、夹渣、咬边等缺陷。6.2无损检测
泵壳、泵盖修复表面进行渗透检测,结果不低于GB/T26953一2011规定的3级。轴修复部位进行手工超声波探伤,焊缝质量不低于GB/T11345—2013规定的Ⅱ级。6.3静平衡
用质心平衡法进行叶轮静平衡试验,结果应满足图纸要求。6.4公差
用百分表测量修复后的泵盖端面平面度、轴头圆跳动量,结果不大于GB/T1184一1996规定的9级。
6.5装配
用卡尺,千分尺等检测修复件尺寸及装配间隙,结果满足图纸要求。6.6密封性
泥泵原技术规格书未规定水压试验压力的,泵壳、泵盖修复后应在1.25倍设计压力下保持10min无渗漏;有规定的在规定压力下保持10min无渗漏。6.6.2密封件换新后进行泥泵运转试验,无渗漏。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JT交通运输标准标准计划
- JT∕T1208-2018 国际道路货物运输车辆选型技术要求
- JT∕T1215-2018 锥形泥门
- JT/T1383-2021 空气潜水系统通用要求和周期性检验
- JTGC30-2015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 JT∕T1216-2018 挖泥船泥泵安装要求
- JT/T955-2014 潜水人员从业资格条件
- JT∕T925.3-2018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 第3部分:纤塑格栅
- JT∕T1217-2018 自浮橡胶排泥管
- JT/T257-2013 玻璃钢宜昌舢板
- JT/T1353-2020 交通运输视频交换技术要求
- JT/T1257.2-2019 营运货车能耗在线监测第2部分:平台技术要求
- JT/T1267-2019 桥梁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夹持式锚具
- JT/T680.6-2007 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第6部分:自动操舵仪
- JT/T681.1-2007 内河船舶导航雷达第1部分:性能要求
- JT/T687-2007 反光膜防粘纸可剥离性能测试仪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