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纺织行业标准(FZ) >>
- FZ/T 01075-2000 服装衬布外观质量局部性疵点结辫和放尺规定

【纺织行业标准(FZ)】 服装衬布外观质量局部性疵点结辫和放尺规定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7 20:11:06
- FZ/T01075-2000
- 现行
标准号:
FZ/T 01075-2000
标准名称:
服装衬布外观质量局部性疵点结辫和放尺规定
标准类别:
纺织行业标准(FZ)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0-09-27 -
实施日期:
2001-04-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03.69 KB
替代情况:
FZ/T 01075-1999(原标准号GB 11393-1989)采标情况:
MIL-C-43836A-1978 NEQ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机织和针织服装衬布的外观质量局部性疵点结辫(或贴标)、放尺、开剪和连续性疵点降等的规定。本标准适用于检验服装工业专用的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机织和针织各类衬布外观局部性疵点。 FZ/T 01075-2000 服装衬布外观质量局部性疵点结辫和放尺规定 FZ/T01075-2000

部分标准内容:
FZ/T 01075-—2000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德国库夫纳公司外观检验标准和美国军用规范MIL-C-43836A(1978.9.11)《无纺衬布》中4.1~4.2。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本标准是对FZ/T01075—1999(原GB/T11393-—1989)的修订,主要修改了以下内容:取消了原来“非织造服装衬布局部性疵点结辫、放尺、开剪和连续性疵点降等的规定”。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FZ/T01075—-1999本标准由国家纺织工业局规划发展司提出。本标准由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全国粘合衬热熔胶协会。本标准1989年首次发布,1999年调整为行业标准,2000年第一次修订。256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服装衬布外观质量局部性疵点
结辫和放尺规定
Regulations on stip labeling and length free of chargeof local defects on interlinings for garmentsFZ/T 01075- 2000
代替 FZ/T 01075--1999
本标准规定了机织和针织服装衬布的外观质量局部性疵点结辫(或贴标)、放尺、开剪和连续性疵点降等的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检验服装工业专用的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机织和针织各类衬布外观局部性疵点。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50一1995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结辫(或贴标):疵点结辩(或疵点贴标)的简称,是纺织成品外观质量检验的种方法,对布面的瘫点用穿线(或贴标)办法作出标记。3.2放尺:标疵放尺的简称,也叫放码,是指纺织成品因有疵点而加放长度。3.3线状疵点:沿经向或纬向伸延的宽度不超过0.3cm的疵点,简称线状。3.4条状疵点:沿经向或纬向伸延的宽度超过0.3cm的疵点,简称条状(包括块状)。3.5破损:经纬向断3根以上纱或0.2cm2及以上的破洞、距边2 cm以上的破边、0.3cm以上的跳花等。
3.6织疵:坏布织造造成的疵点,如竹节、棉结、棉球、杂物织入等。3.7包缝头:在印染加工过程中,用包缝机将布匹连接起来的接缝。3.8斑渍:油溃、污溃、色溃、水渍、锈渍、浆斑等。3.9漏粉、漏点:涂布过程中,衬布的局部区域,热熔胶未涂到布面上,出现露底不发亮,涂布不饱满。3.10涂布过量:衬布的局部区域,热熔胶的涂布量明显高于正带量。3.11涂布不匀;衬布左中右、前后的涂布量明显相差。3.12深色、中色、浅色:深、中、浅色的分档按GB250评定,5级及以上为深色,2级及以下为浅色,介于深浅色之间者为中色。
4检验条件
4.1树脂衬布采用灯光检验时,以40W加罩青光日光灯管3~4支,照度不低于7501x,光源与布面距国家纺织工业局2000-09-27批准2001-04-01实施
离为 1~~1. 2 m。
FZ/T 01075 ---2000
4.2不含荧光剂热熔胶的机织粘合衬灯光检验时,采用40W磨砂灯泡8~~10只。4.3含荧光剂热熔胶的机织粘合衬灯光检验时,采用40W紫光灯管3~4支。4.4服装衬布采用验布打卷的方法。抽查或验收,应将布平摊在桌面上进行。4.5检验时,检验人员的视线应正视布面,眼晴与布面的距离为60cm左右。其中粘合衬布布卷的检验,可以正视,也可以斜视布面。4.6检验机织粘合衬,规定检验涂布的-一面为正面(盖梢印的一面为反面)。4.7不同疵点的结辫(或贴标)中放尺和不放尺的穿线(或贴标志),采用不同颜色,以示区别。5机织、针织服装衬布局部性疵点结辩、放尺、开剪和连续性疵点降等的规定5.1疵点结辫规定
5.1.1漂白和浅、中色衬布
5.1.1.1疵点长度在0.3~5cm的破洞、漏粉和漏点、涂布过量,结辫一只。5.1.1.2在经向20cm及以内,疵点长度0.5cm以上的线状、条状、斑溃、织疵以及深入布边2cm以上的荷叶边、破边等疵点,结辫一只。5.1.1.3在经向20cm及以内,疵点长度0.5cm及以内的疵点累计3只的,结辫一只。5.1.1.4漂白和浅色衬布的结辩疵点,以T/C(65/35)13tex×13tex(45×45)433×299(110×76)涤棉漂白细纺覆盖后,看不出和不影响服装加工的可以不作结辩。5.1.2本白和深色衬布
5.1.2.1疵点长度在0.5~5cm的破洞、漏粉和漏点、涂布过量,结辫一只。5.1.2.2在经向20cm及以内,疵点长度3cm以上的明显条状、斑溃、织疵以及深入布边2cm以上的荷叶边、破边等疵点,结辩一只。5.1.2.3在经向20cm及以内,疵点长度3cm及以内的瘫点累计3只的,结辫一只。5.1.2.4轻微疵点和不影响服装外观的织疵,不作结辫。5.2标疵放尺规定
5.2. 1经向疵点长度超过5cm至20cm的,加放长度15cm,经向疵点长度不足5cm的,不放尺。5.2.2每只包缝头,加放长度25cm。5.2.3拼匹接头一只,加放长度25cm。5.3疵点开剪规定
5.3.1超过结辫范围的。
5.3.2缝纫机的接头。
5.4连续性疵点降等规定
5.4.1漂白和浅、中色衬布降等限度为二等品。5.4.1.1经向和纬向轻微或明显线状。5.4.1.2经向和纬向宽0.3~5cm的轻微条状。5.4.1.3除破边和布边无涂布外,距边4cm及以内的斌点。5.4.2漂白衬布疵点的轻微与明显的区分,按GB250以单层检验评定:4级以上为轻微3一4级及以下为明显。
5.4.3浅、中色衬布疵点的轻微与明显区分,按GB250以单层检验评定:3一4级以上为轻微,3级及以下为明显。
5.4.4.本白和深色衬布降等限度为二等品。5.4.4.1经向和纬向的轻微条状或明显线状。5.4.4.2宽度4cm及以内的明显条状。258
FZ/T01075-2000
5.5未列入本标准的疵点,按相似疵点进行结辫、放尺、开剪和降等。6其他
裘皮衬及其他特殊要求衬布,另订协议。25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德国库夫纳公司外观检验标准和美国军用规范MIL-C-43836A(1978.9.11)《无纺衬布》中4.1~4.2。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本标准是对FZ/T01075—1999(原GB/T11393-—1989)的修订,主要修改了以下内容:取消了原来“非织造服装衬布局部性疵点结辫、放尺、开剪和连续性疵点降等的规定”。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FZ/T01075—-1999本标准由国家纺织工业局规划发展司提出。本标准由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全国粘合衬热熔胶协会。本标准1989年首次发布,1999年调整为行业标准,2000年第一次修订。256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服装衬布外观质量局部性疵点
结辫和放尺规定
Regulations on stip labeling and length free of chargeof local defects on interlinings for garmentsFZ/T 01075- 2000
代替 FZ/T 01075--1999
本标准规定了机织和针织服装衬布的外观质量局部性疵点结辫(或贴标)、放尺、开剪和连续性疵点降等的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检验服装工业专用的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机织和针织各类衬布外观局部性疵点。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50一1995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结辫(或贴标):疵点结辩(或疵点贴标)的简称,是纺织成品外观质量检验的种方法,对布面的瘫点用穿线(或贴标)办法作出标记。3.2放尺:标疵放尺的简称,也叫放码,是指纺织成品因有疵点而加放长度。3.3线状疵点:沿经向或纬向伸延的宽度不超过0.3cm的疵点,简称线状。3.4条状疵点:沿经向或纬向伸延的宽度超过0.3cm的疵点,简称条状(包括块状)。3.5破损:经纬向断3根以上纱或0.2cm2及以上的破洞、距边2 cm以上的破边、0.3cm以上的跳花等。
3.6织疵:坏布织造造成的疵点,如竹节、棉结、棉球、杂物织入等。3.7包缝头:在印染加工过程中,用包缝机将布匹连接起来的接缝。3.8斑渍:油溃、污溃、色溃、水渍、锈渍、浆斑等。3.9漏粉、漏点:涂布过程中,衬布的局部区域,热熔胶未涂到布面上,出现露底不发亮,涂布不饱满。3.10涂布过量:衬布的局部区域,热熔胶的涂布量明显高于正带量。3.11涂布不匀;衬布左中右、前后的涂布量明显相差。3.12深色、中色、浅色:深、中、浅色的分档按GB250评定,5级及以上为深色,2级及以下为浅色,介于深浅色之间者为中色。
4检验条件
4.1树脂衬布采用灯光检验时,以40W加罩青光日光灯管3~4支,照度不低于7501x,光源与布面距国家纺织工业局2000-09-27批准2001-04-01实施
离为 1~~1. 2 m。
FZ/T 01075 ---2000
4.2不含荧光剂热熔胶的机织粘合衬灯光检验时,采用40W磨砂灯泡8~~10只。4.3含荧光剂热熔胶的机织粘合衬灯光检验时,采用40W紫光灯管3~4支。4.4服装衬布采用验布打卷的方法。抽查或验收,应将布平摊在桌面上进行。4.5检验时,检验人员的视线应正视布面,眼晴与布面的距离为60cm左右。其中粘合衬布布卷的检验,可以正视,也可以斜视布面。4.6检验机织粘合衬,规定检验涂布的-一面为正面(盖梢印的一面为反面)。4.7不同疵点的结辫(或贴标)中放尺和不放尺的穿线(或贴标志),采用不同颜色,以示区别。5机织、针织服装衬布局部性疵点结辩、放尺、开剪和连续性疵点降等的规定5.1疵点结辫规定
5.1.1漂白和浅、中色衬布
5.1.1.1疵点长度在0.3~5cm的破洞、漏粉和漏点、涂布过量,结辫一只。5.1.1.2在经向20cm及以内,疵点长度0.5cm以上的线状、条状、斑溃、织疵以及深入布边2cm以上的荷叶边、破边等疵点,结辫一只。5.1.1.3在经向20cm及以内,疵点长度0.5cm及以内的疵点累计3只的,结辫一只。5.1.1.4漂白和浅色衬布的结辩疵点,以T/C(65/35)13tex×13tex(45×45)433×299(110×76)涤棉漂白细纺覆盖后,看不出和不影响服装加工的可以不作结辩。5.1.2本白和深色衬布
5.1.2.1疵点长度在0.5~5cm的破洞、漏粉和漏点、涂布过量,结辫一只。5.1.2.2在经向20cm及以内,疵点长度3cm以上的明显条状、斑溃、织疵以及深入布边2cm以上的荷叶边、破边等疵点,结辩一只。5.1.2.3在经向20cm及以内,疵点长度3cm及以内的瘫点累计3只的,结辫一只。5.1.2.4轻微疵点和不影响服装外观的织疵,不作结辫。5.2标疵放尺规定
5.2. 1经向疵点长度超过5cm至20cm的,加放长度15cm,经向疵点长度不足5cm的,不放尺。5.2.2每只包缝头,加放长度25cm。5.2.3拼匹接头一只,加放长度25cm。5.3疵点开剪规定
5.3.1超过结辫范围的。
5.3.2缝纫机的接头。
5.4连续性疵点降等规定
5.4.1漂白和浅、中色衬布降等限度为二等品。5.4.1.1经向和纬向轻微或明显线状。5.4.1.2经向和纬向宽0.3~5cm的轻微条状。5.4.1.3除破边和布边无涂布外,距边4cm及以内的斌点。5.4.2漂白衬布疵点的轻微与明显的区分,按GB250以单层检验评定:4级以上为轻微3一4级及以下为明显。
5.4.3浅、中色衬布疵点的轻微与明显区分,按GB250以单层检验评定:3一4级以上为轻微,3级及以下为明显。
5.4.4.本白和深色衬布降等限度为二等品。5.4.4.1经向和纬向的轻微条状或明显线状。5.4.4.2宽度4cm及以内的明显条状。258
FZ/T01075-2000
5.5未列入本标准的疵点,按相似疵点进行结辫、放尺、开剪和降等。6其他
裘皮衬及其他特殊要求衬布,另订协议。25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纺织行业标准(FZ)标准计划
- FZ/T64068-2019 拒油防污机织粘合衬
- FZ/T64007-2019 树脂机织衬
- FZ/T73011-2013 针织腹带
- FZ/T01149-2019 纺织品 防风透湿性能的评定
- FZ∕T01133-2016 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快速筛选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 FZ∕T01077-2018 服装衬布氯损强力试验方法
- FZ/T14019-2020 棉提花印染布
- FZ∕T10010-201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标志与包装
- FZ/T01132-2016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维纶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 FZ∕T01131-2016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天然纤维素纤维与某些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混合物(盐酸法)
- FZ/T01030-2016 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 接缝强力和扩张度的测定 顶破法
- FZ/T01031-2016 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 接缝强力及伸长率的测定 抓样法
- FZ/T50045-2019 氨纶长丝 横截面积试验方法
- FZ∕T10005-201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检验规则
- FZ∕T01078-2018 服装衬布吸氯泛黄试验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