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交通行业标准(JT) >>
- JT/T 740-2015 路面加热型密封胶

【JT交通运输标准】 路面加热型密封胶
- JT/T740-2015
- 现行
标准号:
JT/T 740-2015
标准名称:
路面加热型密封胶
标准类别:
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3.08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JT/T 740-2015 Hot-poured sealants for pavement.
1范围
JT/T 740规定了路面加热型密封胶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JT/T 740适用于沥青路面裂縫修补和水泥路面填縫用加热型改性沥青封缝材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520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
GB/T 4892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
GB/T 9271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
JTG E20- -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T F30公 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密封胶sealant
用于沥青路面裂缝修补和水泥路面填缝用的一类 封缝材料,也称为灌缝胶。
3.2加热型密封胶hot-applied sealant
以橡胶粉、聚合物改性沥青为主要成分,施工时需要进行加热的--类密封胶。
3.3安全加热温度safe-heating temperature
密封胶保持安全状态的最高可加热温度。
3.4灌入温度pour point
施工过程中密封胶灌人裂缝时的温度。

部分标准内容:
备案号:50173—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740—2015
代替JT/T740—2009
路面加热型密封胶
Hot-poured sealantsforpavement2015-04-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15-07-3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密封胶低温拉伸试验用水泥混凝土块制作方法JT/T740—2015
iiKAoNni KAca
JT/T740—2015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JT/T740—2009《路面橡胶沥青灌缝胶》。与JT/T740-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加热型密封胶”的定义(见3.2);一增加了在分类中规定的密封胶的类型(见第4章)。修改了在技术要求中规定的锥人度的要求(见第5章)。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路工程材料及仪器设备专业标准化工作组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路高科(北京)公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嘉格伟业筑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同济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峰、徐剑、黄颂昌、李廷刚、石小培、秦永春、曾蔚、胡立志、周园、李莉、徐全亮。本标准所代替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T/T740—2009。
iiKAoNni KAca
1范围
路面加热型密封胶
JT/T740—2015
本标准规定了路面加热型密封胶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标准适用于沥青路面裂缝修补和水泥路面填缝用加热型改性沥青封缝材料。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
GB/T2520
GB/T4892
GB/T927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
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
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
JTG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TF30
3术语和定义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密封胶sealant
用于沥青路面裂缝修补和水泥路面填缝用的一类封缝材料,也称为灌缝胶。3.2
加热型密封胶hot-appliedsealant以橡胶粉、聚合物改性沥青为主要成分,施工时需要进行加热的一类密封胶。3.3
安全加热温度
safe-heating temperature
密封胶保持安全状态的最高可加热温度。3.4
灌入温度pourpoint
施工过程中密封胶灌人裂缝时的温度。3.5
锥入度conepenetration
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标准锥垂直贯人密封胶试件中的深度,以0.1mm计。3.6
流动值flow
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密封胶试件流尚的长度,以mm计。iiKAoNni KAca
JT/T740—2015
弹性恢复率resiliencerecovery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密封胶试件可恢复变形的百分率,以百分比(%)计。4分类
密封胶分为高温型、普通型、低温型、寒冷型和严寒型5类,分别适用于最低气温不低于0℃、-10℃、-20℃、-30℃和-40℃的地区。5技术要求
密封胶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密封胶的技术要求
性能指标
锥人度(0.1mm)
软化点(℃)
流动值(mm)
弹性恢复率(%)
低温拉伸”
高温型
0℃,25%,
3次循环,通过
普通型
-10℃50%.
3次循环,通过
低温型
70~110
-20℃,100%
3次循环,通过
寒冷型
90~150
30℃,150%
3次循环,通过
25%,50%100%、150%和200%的拉伸量分别为3.75mm.7.5mm15mm、22.5mm和30mm。6
试验方法
6.1试样制备
6.1.1取样
严寒型
120~180
40℃,200%,
3次循环,通过
密封胶试验用样品应从工厂仓库中随机采样。从包装箱中取样时应注意不要只取上部或下部,避免因上下不均匀而影响试验结果。每个样品取样不少于1kg。6.1.2加热
将装有密封胶的金属容器置于烘箱中保温2h~4h,烘箱设定温度为密封胶的灌人温度。取出后在放有石棉网的电炉上继续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3min~5min,注意不应超过密封胶的安全加热温度。6.2锥入度
6.2.1仪器设备
试验用仪器设备包括:
锥人度试验仪:采用沥青针人度仪,将原仪器的标准针取下换成标准锥;a)
标准锥:由镁或其他适宜材料制造的圆锥体和可拆卸钢尖组成,其尺寸和公差如图1所示,标b)
准锥总质量为102.5g±0.05g,锥杆质量为47.5g±0.05g。外表面应抛光,使其非常光滑。洛2
iiKAoNniKAca
氏硬度HRC54~HRC60,表面粗糙度Ra为0.2um~0.3μm;JT/T740—2015
平底玻璃血:容量不小于1L,深度不小于80mm。内设有一不锈钢三脚支架,能使盛样血稳定;c)
d)大盛样皿:内径70mm,深45mm;e)
恒温水槽:容量不小于10L,控温的准确度为0.1℃。水槽中应设有一带孔的搁架,位于水面下不得少于100mm,距水槽底不得少于50mm处:温度计:精度为0.1℃。
单位为毫米
Y详图
不做成圆角
69.3±0.1
中3.2±0.02
90°±15
不锈钢
S00干9
火钢尖
10于91
镁或其他合适材料
光滑抛光的表面
最大4,紧配合
8.4±0.02
0.38±0.02
图1标准锥尺寸及形状示意图
6.2.2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
将达到灌人温度的密封胶倒入大盛样Ⅲ中,试件高度应超过预计锥人度值10mm,注意排除气泡。试件制备完毕后放在室温中冷却2h,移人水温控制在25℃±0.5℃的恒温水槽中2h;调节锥入度仪使之水平,检查连杆和导轨,以确认无水和其他异物,无明显摩擦;b)
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移人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玻璃血中不应盛水;c)
将盛有试件的平底玻璃血置于锥人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标准锥锥尖刚好与试件表面接触。用按钮固定连杆,拉下齿杆与连杆顶端接触,调节刻度盘指针至零;
用手紧压按钮,同时启动秒表,标准锥自由地落下,标准锥贯人时间为5s时,停压按钮,使标准e
锥连杆固定,拉下齿杆与连杆端接触,记下锥人深度,准确至0.1mm。3
iiKAoNniKAca
JT/T740—2015
注:当采用自动针人度仪时,计时与标准锥落下贯人试件同时开始,至5s时自动停止。6.2.3试验结果
同一试件平行试验3次,测点间距不应小于25mm,测点距试件边缘不应小于13mm。同一试件3次平行试验结果的其中一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度要求,即不超过平均值的8%时,取其平均值作为锥人度试验结果。6.3软化点
按照JTGE20一2011中的T0606沥青软化点试验进行。6.4流动试验
仪器设备
试验用仪器设备包括:
镀锡板:采用符合CB/T2520的测试级镀锡板,镀锡量11.2/11.2,硬度等级TH52+SE,表面a
处理按GB/T9271要求进行(手工打磨),尺寸规格200mm×150mm×0.28mm;黄铜模框:模框的内尺寸60mm×40mm×3.2mm(精确至±0.1mm);b)
电热干燥烘箱:自动控制恒温:c
d)三脚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75°±1°,如图2所示;e)其他:游标卡尺、刮刀等。
单位为毫米
说明:
1—密封胶;
2—镀锡板;
2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
三脚架。
图2流动试验示意图
a)在镀锡板上并排放上3个模框,模内侧面涂一层甘油滑石粉隔离剂。将加热至灌人温度的密封胶分别灌人3个模框内,在室温中冷却至少0.5h;用热刮刀刮除高于试模的密封胶,使密封胶面与试模面齐平。然后在室温中冷却至少2h后。b)
拆下模框,制成3个60mm×40mm×3.2mm试件:c)将镀锡板连同试件放在三脚架上,置人60℃±1℃的烘箱内保持5h,取出试件,测量各试件的4
iiKAoNniKAca
JT/T740—2015
长度(精确至0.1mm),减去原来的长度,其差值即为流动值,单位为毫米(mm)。6.4.3试验结果
3个平行试验结果的其中一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度要求,即不超过平均值的15%时,取其平均值作为流动试验结果。6.5弹性恢复率
6.5.1仪器设备
试验用仪器设备包括:
弹性试验仪:采用沥青针入度仪,将原仪器的标准针取下,换成贯人球,尺寸如图3所示,贯人a)
球质量为27.5g±0.05g,贯人球加连杆总质量为75.0g±0.1g;b)
平底玻璃皿l:容量不小于1L,深度不小于80mm。内设有一不锈钢三脚支架,能使盛样血稳定;c)大盛样皿:内径70mm,深45mm;d)其他:秒表、温度计、恒温水槽等。单位为毫米
中3.2±0.02
Φ5.52±0.05
SO0F00z
图3贯入球尺寸及形状
6.5.2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
a)按锥入度试验(见6.2.2)的试验步骤制备试件和调整针入度仪,从恒温为25℃±0.5℃水槽中取出已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吹干试件表面,放在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玻璃皿中不应盛水;
b)在贯人球的钢球上涂上一层甘油滑石粉隔离剂,慢慢放下贯人球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贯人球刚好与试件表面接触。用按钮固定连杆,拉下齿杆与连杆顶端接触,调节刻度盘指针至零;
iiKAoNniKAca
JT/T740—2015
c)用手紧压按钮,同时启动秒表,使贯入球自由落下,贯入球贯入时间为5s时,停压按钮,使贯入球连杆固定,拉下齿杆与连杆端接触,读刻度盘指针读数,记为初始贯人量P;d)左手紧压按钮,同时右手压连杆,使贯人球在10s内勾速压人密封胶中10mm,拉下齿杆,此时总贯入量为P+100。固定贯入球5s,将齿杆上推。再按压按钮并保持贯人球在试件表面,使试件回弹20s后,停压按钮,拉下齿杆,记录刻盘指针读数,记为残留贯人量F。按式(1)计算弹性恢复率:
=(P+100)-F
×100=P+100-F
(P+100)-P
式中:—弹性恢复率,单位为百分比(%);P初始贯入量,单位为丝米(0.1mm);F一残留贯人量,单位为丝米(0.1mm)。试验过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
(0.1mm)
6.5.3试验结果
①自由下落阶段P
②匀速压入阶段100
③静止阶段bzxz.net
④弹性恢复阶段r
=P+100-F
图4弹性恢复率试验过程示意图
同一试件平行试验3次,测点间距不应小于25mm,测点距试件边缘不应小于13mm。(1)
同一试件3次平行试验结果的其中一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度要求,即不超过平均值的8%时,取其平均值作为弹性试验结果。6.6低温拉伸
仪器设备
试验用仪器设备包括:
a)拉伸试验机:拉伸行程不小于40mm,拉伸速度0.05mm/min,拉伸试件夹具如图5所示;b)低温装置:恒温控制(-40±1)℃~(10±1)℃;c)水泥混凝土块:尺寸75mm×50mm×25mm,制作方法和要求见附录A;金属模块:立柱,尺寸为70mm×15mm×12.5mm;上垫块,尺寸为75mm×15mm×10mm;下垫d)
块,尺寸75mm×25mm×10mm;
e)其他:刮刀等。
说明:
夹具;
6.6.2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
一拉伸试件。
图5拉伸试件夹具示意图
JT/T7402015
试件制备:在金属模块将与密封胶接触的面上涂上一层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然后用金属模块a
和水泥混凝土块围出一个50mm×50mm×15mm的空隙,水泥混凝土块应干燥洁净,如图6所示。倒人密封胶,略高于水泥混凝土块项面,在室温中冷却至少2h,拆除上垫块和立柱,用热刮刀刮除顶面多余密封胶,然后拆除下垫块,用热刮刀刮除底面多余密封胶,得到如图7所示的拉伸试件;
低温拉伸:在规定的试验温度条件下将试件保温不少于4h,在拉伸试验机上以0.05mm/min速度b)
拉伸试件,拉伸过程中应保持规定的试验温度。完成规定的拉伸量后,在30min内把试件取出;重新压缩:取出试件后,观察试件、试件与水泥混凝土块界面有无明显的裂缝。如有裂缝且长c)
度大于3mm时,判断试件失效。如果没有出现明显的裂缝,把试件侧翻(即一块水泥混凝土块在底面,一块水泥混凝土块在顶面),置于室温使密封胶在顶面水泥混凝土块的重力作用下重新压缩回原样(密封胶试验前的厚度为15mm);d)重新拉伸:按b)重新进行低温拉伸。单位为毫米
说明:
下垫块:
一混凝土块:
一上垫块;
立柱:
倒人密封胶。
图6低温拉伸试验模具
说明:
密封胶:
混凝土块。
图7拉伸试件
JT/T740—2015
6.6.3试验结果
经过3个拉伸循环过程后,在30min之内将试件从拉伸试验机中取出,立即检查试件、试件与水泥混凝土块界面是否有裂缝出现。如有裂缝且长度大于3mm时,判定试件失效,否则判定试件合格一组采用3个试件平行试验,试件全部合格为试验通过。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与检验项目
产品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7.1.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
正式生产后,如原料、配比、工艺有较大改变正式生产时,每季度进行一次检验;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7.1.3
型式检验项自包括表1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出厂检验项目为表1中密封胶的锥人度和软化点。7.1.4
抽样与组批规则
密封胶以同品种同标号的产品10t为一批,不足10t者也作为一批进行验收。7.2.1
7.2.2每批密封胶中任选3箱,每箱取样不少于1kg。型式检验不少于2.5kg。7.3判定规则
将3个样品分别进行检验,若3个样品的检验结果全部符合表1的技术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产品;若只有1个样品不符合表1的技术要求,充许另取3个样品分别进行性能检测,如仍有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则该批密封胶为不合格产品;若有超过1个样品不符合表1的技术要求,则该批密封胶为不合格产品。
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8.1标志
包装箱外表面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8.1.2
外表面标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
生产厂厂名;
产品名称;
生产日期
产品净质量与包装后的总质量;包装箱尺寸:
防火、防潮、防雨淋标志。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JT交通运输标准标准计划
- JT∕T1208-2018 国际道路货物运输车辆选型技术要求
- JT∕T1215-2018 锥形泥门
- JT/T1383-2021 空气潜水系统通用要求和周期性检验
- JTGC30-2015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 JT∕T1216-2018 挖泥船泥泵安装要求
- JT/T955-2014 潜水人员从业资格条件
- JT/T697.8-2014 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第8部分:水路运输信息基础数据元
- JT∕T925.3-2018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 第3部分:纤塑格栅
- JT/T378-2014 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
- JT/T559-2015 珠江干线下游货运船舶船型主尺度系列
- JT∕T1217-2018 自浮橡胶排泥管
- JT/T1353-2020 交通运输视频交换技术要求
- JT/T1257.2-2019 营运货车能耗在线监测第2部分:平台技术要求
- JT/T687-2007 反光膜防粘纸可剥离性能测试仪
- JTS101-2014 水运工程标准编写规定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