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交通行业标准(JT) >>
- JT/T 689-2007 逆反射系数测试方法共平面几何法

【JT交通运输标准】 逆反射系数测试方法共平面几何法
- JT/T689-2007
- 现行
标准号:
JT/T 689-2007
标准名称:
逆反射系数测试方法共平面几何法
标准类别:
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725.93 KB
相关标签:
测试方法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JT/T 689-200 Test method for coefficient of retroreflection of utilizing the coplanar geometry.
1范围
JT/T 689规定了利用共平面几何学原理对反光膜的逆反射系数进行测量的方法。
JT/T 689适用于公路用反光膜逆反射系数的实验室内测量,其他逆反射材料的实验室内测量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T/T688逆反射术语
3术语和定义
JT/T 688确立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共平面几何coplanar geometry
逆反射体轴照明轴和观测轴位于同-平面的逆反射几何条件。
4仪器
测试仪器包括:投射光源、接收器、角度计试样架和接收器光源支架。
4.1 投射光源
光源为投射型,应满足下列条件:
a)试样表面的法向照度通常为 10 x;
b) 光源为非偏振光,相关色温为2856K土20K,其光谱功率分布应与CIE标准A光源相符;

部分标准内容: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JT/T 689—2007
逆反射系数测试方法
共平面几何法
Test method for coefficient of retroreflection ofutilizing thecoplanargeometry2007-06-2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2007-10-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测试方法
测试报告
JT/T6892007
JT/T689—2007
本标准对应于ASTME810一2003《利用共平面几何学原理对反光膜逆反射系数进行测量的标准方法》,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3)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标准参加单位:合肥百瑞得反光材料有限公司、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蕊、苏文英、李丹、刘玲霞。-iiKAoNiKAca
1范围
逆反射系数测试方法
共平面几何法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共平面几何学原理对反光膜的逆反射系数进行测量的方法。JT/T689-2007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用反光膜逆反射系数的实验室内测量,其他逆反射材料的实验室内测量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JT/T688逆反射术语
3术语和定义
JT/T688确立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推。3.1
共平面几何coplanargeometry
逆反射体轴、照明轴和观测轴位于同一平面的逆反射几何条件。4仪器
测试仪器包括:投射光源、接收器、角度计试样架和接收器-光源支架。4.1投射光源
光源为投射型,应满足下列条件:a)试样表面的法向照度通常为10Ix;b)光源为非偏振光,相关色温为2856K±20K,其光谱功率分布应与CE标准A光源相符:出射光孔为标准的圆形孔,出射光应均匀,当观测角范围为0.2°≤α≤2.0°时,出射光直径为c
26mm±2mm或52mm±2mm,等效于15m或30m的测试距离内0.1°的视场角;当观测角范围为0.1°≤α≤0.2时,出射光直径为13mm±1mm或26mm±lmm,等效于15m或30m的测试距离外的视场角为0.05°;
d)光源稳定性:测试期间,测试表面的照度的变化不应超过±1%;e)照射均勾性:垂直于光源,试样表面照度的均匀性不应超过±5%。4.2接收器
接收器应满足下列条件:
a)响应度:能分辨工作量程的1/50,光谱响应度与1931CIE明视觉标准观察者相匹配,对偏振光不敏感;
稳定性:测试期间,在光源稳定条件下,接收器的信号波动不应超过±1%:b)
线性:不超过±1%。可使用修正因子,保证线性响应;d)bZxz.net
视域:应不大于测试样品上的投射面积;接收器人射孔为标准的圆形孔,当观测角范围为0.2°≤α≤2.0°时,人射光直径为26mm±2mm或e
52mm±2mm,等效于15m或30m的测试距离处的入射角为0.1°;当观测角范围为0.1°≤α≤0.2iiKAoNiKAca
JT/T689—2007
时,人射光直径为13mm±1mm或26mm±lmm,等效于15m或30m的测试距离处的入射角为0.05°
使用挡板限制视场范围,使整个试样完全置于视场内,同时要尽量消除杂散光,使背景光小于f
能接收到的最小读数的5%。
注:用10I的入射照度,从一个测试面积为200mmz、逆反射系数为1cd·kx-1.m-2的逆反射体上反射到接收器上的垂直照度约为1.8×10-3x。
4.3角度计-试样架
角度计-试样架(见图1)应满足下列条件:a)如无特别指定,一般应设定入射角分量βi;样品定位时,应调整样品表面入射角,人射角的精度控制在其余角的0.5%内(例如,人射角为b
30时,精度应为±0.005×60°=±0.3);应能固定200mm2的试样;
支架及试样边缘不应产生反射;试样架上应有替代样品安装光度探测器的装置。e
B(+10)
投射光源
4.4接收器-光源支架
支架应满足下列条件:
6接收器
图1角度计-试样支架示意图
基准标记
a)应能支撑接收器和光源,在观测位置上,接收器相对于光源的位置在0.2°~2.0°范围可调;b)光源出射孔径与接收器人射孔径之间距离的准确度应为±0.Imm。4.5测试区域
测试区域应满足下列条件:
a)投射光源和试样之间距离为15m或30m,测试应精确到±0.01m;b)应使用无光泽的黑色涂料、黑色幕布、黑色纸带和其他方法消除杂散光。5试样
5.1试样尺寸为(200mm±100mm)×(200mm±100mm),当单个测试试样的面积小于200mm×200mm时,应由几块相同方位的试样组合成200mm×200mmc5.2单卷反光膜进行测试时,应在反光膜对角线的左、中、右至少抽取三块试样,并在试样上做好基准标记。
5.3测试时试样应平直,将试样置于一测试平板上,或采用胶带纸、喷雾状粘接剂、机械方法和真空方法等,使试样平直地粘附在角度计-试样架上。5.4当实验室之间进行比对试验时,试样上应标注逆反射体的基准标记,以保证实验室测试时采用相2
iiKAoNiKAca
同的方位,即在试样背面作出指向中心的箭头。注:基准标记应标示出OP旋转角。6测试方法
JT/T6892007
6.1按图2布置测试仪器。试样置于试样架上,使试样的中心位置与光源出射孔之间的距离为15m土0.2m或30m±0.5m,测试距离精确到±0.01m,记录此读数d。调整试样支架至零位,使测试表面垂直于光源(即0°人射角)。由光源出射孔、接收器人射孔和试样中心所确定的平面垂直于试样表面。接收器
投射光源
人射角(β)^逆反射体轴
观测轴
观测角(α)
照明轴
逆反射体中心
逆反射体
图2共平面测试结构示意图
6.2光源应校准到与CIE标准A光源的光谱分布相匹配,使用的电流或电压值应记录并在整个测试过程保持恒定。
6.3用接收器代替试样,在四个有代表性的占总面积四分之一的等面积上,即从200mm试样中心位置向左或向右75mm,向上或向下75mm,进行入射照度的测量。在测量时,光源出射孔在接收器视场中心,接收器入射孔通过试样中心位置并垂直于光源。记录四个读数的平均值作为初始的人射照度m2。各个读数对平均值的变化不超过±5%。6.4接收器放回观测位置,调整人射孔与光源出射孔之间的距离,得到所需观测角。6.5试样支架置于所需入射角的位置上,人射角分为分量31和β2.本标准中涉及到的人射角β2=0°。6.6当试样装在支架上时,试样将处于接收器中心位置并完全置于接收器的视场内,用黑色平面代替试样,测量背景光mbo
6.7用试样取代黑色平面,记录第一次逆反射读数,根据要求作线性修正,并记录为ml。6.8测试m时旋转角的规定如下:a)如指定了旋转角,在此旋转角下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记录为mi;注:一个指定的旋转角,通常意味着逆反射材料在某一特定方位上应用。如未指定旋转角,测量时旋转角取0°和90°,测量结果的平均值记录为m1;6
如未指定旋转角,且无基准标记,则需以15°的间隔在0°~345°的范围上进行测量(m测量24e
次),按用户要求记录其平均值m或者最小值ml;d)i
进行实验室间比对时,在有基准标记的试样上,取0°和90°旋转角进行测量,两个测量值的平均值记录为mo
6.9调整人射角,重复6.6~6.8的要求。6.10若要求改变观测角,接收器应移到另一个预定的位置,并重复6.6~6.9的操作,得到一系列的mb和m读数。
6.11当一组逆反射光的读数完成后,按6.3取得四个另外的人射照度读数,当四个最后读数值与四个初始的读数比较时,其差不能大于1%。取八个照度读数的平均读数值。若要求做线性修正,则修正后记为mzo
6.12测定试样表面实际有效的逆反射面积(A),单位为平方米(m2),精确到±0.5%。3
iiKAoNiKAca
JT/T6892007
7计算
7.1对每个试样与每组人射角和观测角的测试条件,反光膜的逆反射系数用以下公式计算:RA=[(ml-mh)dJ/[(m2-m)A]
式中:R——逆反射系数,cd-Ix1m-2;mb
-背景读数;
在观测位置上逆反射试样的读数;一试样上垂直于光源的平均照度读数;d-测试距离,m;
试样面积,m。
取试样的平均值为最终测量结果。7.2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如下信息:
试样说明:
每组人射角、观测角条件下的逆反射系数平均值。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JT交通运输标准标准计划
- JT∕T1208-2018 国际道路货物运输车辆选型技术要求
- JT∕T1215-2018 锥形泥门
- JT∕T1216-2018 挖泥船泥泵安装要求
- JT/T955-2014 潜水人员从业资格条件
- JT∕T925.3-2018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 第3部分:纤塑格栅
- JT/T1383-2021 空气潜水系统通用要求和周期性检验
- JTJ270-1998 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
- JT∕T1217-2018 自浮橡胶排泥管
- JT/T1353-2020 交通运输视频交换技术要求
- JTG/T3821-2018 公路工程估算指标
- JT/T617.4-2018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第4部分:运输包装使用要求
- JT/T1180.18-2018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本规范第18部分:高速公路运营企业
- JT/T1013-2015 碳平衡法汽车燃料消耗量检测仪
- JT/T1257.2-2019 营运货车能耗在线监测第2部分:平台技术要求
- JTG/T6303.1-2017 收费公路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第一册停车移动支付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