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JT交通运输标准】 水平涂层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5-04 16:32:50
  • JT/T691-2007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JT/T 691-2007

  • 标准名称:

    水平涂层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方法

  • 标准类别:

    交通行业标准(JT)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707.05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JT/T 691-2007 Test method for coefficient of retroreflected luminance of horizontal coatings.
1范围
JT/T 691规定了水平徐层材料逆反射亮度系数的测量方法。
JT/T 691适用于道路标线涂料道路预成形标线带和路面标记等路面材料的水平涂层逆反射亮度系数的实验室测试。
2测试原理
2.1本测试通过测定测试表面的逆反射光与测试面上的人射光的比,计算逆反射表面的逆反射亮度系数。
2.2 水平涂层样品测试几何关系见图1。
3测试仪器
测试仪器包括:投射光源光接收器、角度计试样架和接收器-光源支架。
3.1投射光源
光源为投射型,应满足下列要求:
a)色温为 2856K士20 K,其光谱功率的分布符合CIE标准A光源的要求;
b)光源人射角接近 90°;
c)出射光孔: 15m的测试距离光孔直径不大于43mm,30m的测试距离光孔直径不大于86mm;
d)照射面积: 投射仪在样品上的照射应满足仅使测试样品和极少的背景受到照射;
e)光源稳定 性:测试期间,测试表面的照度的改变不超过土1%;
f)照射均匀性 :测试距离下,垂直于光源,样品表面获得的照度的变化不应超过土5%。
3.2 光接收器
光接收器应满足下列要求:
a)响应度 :计数刻度的分辨率至少应为1/50;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93.080.01
畜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JT/T 6912007
水平涂层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方法Test method for coefficient of retroreflected luminance of horizontal coatings2007-06-2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2007-10-01实施
测试原理
测试仪器
试样的制备
测试方法
测试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
ttosnes5eD
人射角调节实例
JT/T691—2007
JT/T 691—2007
本标准对应于ASTMD4061一2000《水平涂层逆反射性能标准测试方法》,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3)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标准参加单位: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东华、张璇。iiKAoNiKAca
1范围
水平涂层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方法本标准规定了水平涂层材料逆反射亮度系数的测量方法。JT/T691—2007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标线涂料、道路预成形标线带和路面标记等路面材料的水平涂层逆反射亮度系数的实验室测试。
2测试原理
2.1本测试通过测定测试表面的逆反射光与测试面上的人射光的比,计算逆反射表面的逆反射亮度系数。
2.2水平涂层样品测试几何关系见图1。逆反射体轴
观凝轴
照明轴
图1水平涂展样品测试几何关系
注:观测角为,人射角为β,视角为v,余视角为,余人射角为e。逆反射体轴、照明轴和观测轴位于同一平面上。3测试仪器
测试仪器包括:投射光源、光接收器、角度计-试样架和接收器-光源支架。3.1投射光源
光源为投射型,应满足下列要求:色温为2856K±20K,其光谱功率的分布符合CE标准A光源的要求:a)
光源人射角接近90°;
出射光孔:15m的测试距离光孔直径不大于43mm,30m的测试距离光孔直径不大于86mm;照射面积:投射仪在样品上的照射应满足仅使测试样品和极少的背景受到照射;d)Www.bzxZ.net
光源稳定性:测试期间,测试表面的照度的改变不超过±1%:e
照射均勾性:试距离下,垂直于光源,样品表面获得的照度的变化不应超过±5%。3.2光接收器
光接收器应满足下列要求:
a)响应度:计数刻度的分辨率至少应为1/50;光谱反应度:应与CIE标准明视觉观测器的响应相对应;b)
c)稳定性:测试期间,接收器的信号波动应不超过±1%;1
iiKAoNiKAca
JT/T691—2007
线性度:读数范围内的光度刻度的线性度应在±1%内;d
e)视域:应不大于测试样品上的投射面积;f)接收器相对于光源的位置在0.2°~2.0°范圈内可调。3.3角度计-试样架
角度计-试样架样式见图2和图3,角度计-试样架应保证人射角的准确度为其余角的0.5%。图2带机械式施转台的角度计-试样架人射光方向
定位器(上面钻孔以满足
90°人射角或其性角度
转轴(样品厚度变化时可调节)精形托架(样品厚度变化时可调节)边圳光造藏装量
(样品厚度变化时可调节)
90°光学定位时可酒节)
图3带入射角定位器的角度计-试样架3.4接收器-光源支架
应能支撑光接收器和光源,并能将光接收器和光源分开。光源出射孔与光接收器人射孔的分离准确度为±1mms
3.5测试区域
3.5.1测试区域足够黑,以便杂散光不能够影响测试结果。3.5.2角度计-试样架和接收器-光源支架的距离约为15m或30m。2
iiKAoNiKAca
4试样的制备
4.1试样的面积通常为100mm×450mm或约为0.05m2。4.2将试样涂覆或粘接到铝板或其他合适的基材上,使试样平整,便于测试。JT/T691-2007
注:可用本测试方法来测量的材料是那些观测角在0.2°~0.5范国变化时,相对逆反射性能变化低于约50%的材料。
5测试方法
5.1按图4布置测试仪器。试样置于角度计-试样架上,使试样的中心与光源出射光孔的距离为15m或30m,测试距离精确到±10mmlc投射光源
光源直角校镜
接收器-光源支架
光接收器
观测轴
观测角α
俯视图
测试样品
视角(B-
照明轴
图4测试仪器的布设
熊转角(e)
基准点
逆反射体轴
(垂直于样品)
样品架
5.2用自准直仪调整角度计-试样架到零点位置,使测试表面对光源成掠射角,即人射角为90°,人射角调节实例参见附录A。测试表面的法线应在光源和接收器的同侧。5.3用光接收器取代样品,使接收器光孔在垂直于光源的平面上,该平面应通过测试样品的中心,且光源出射光孔应在光接收器视野的中心。5.4测定并记录五个等间距处(样品放回时测相同点)的照度测试值,将五个读数的平均值作为人射光照度测试值mz,每次读数不能超过平均值的±5%。投射器出射光孔方向以外的背景光应小于m2的0.1%。
5.5将光接收器放回零点位置,调节接收器的人射孔和光源出射光孔的距离以获得所需的观测角。5.6设置角度计-试样架使测试表面获得所需的人射角。5.7调节光接收器测量背景光mba5.8将试样安放到角度计-试样架上,记录逆反射光读数m1。5.9当将样品以其他任意位置放置来测试时,应在样品上设置一个箭头。箭头远离光源,认为旋转角为0°,箭头指向光源,旋转角为180°。当沿逆反射体轴到逆反射体中心观察样品时,逆时针旋转方向为正(见图4)
5.10测定测试表面实际有效的逆反射面积(4),单位为平方米(m2)),精确到±0.5%。3
iiKAoNiKAca
JT/T691—2007
6计算
用下式计算逆反射表面的逆反射亮度系数(RL):(m-mg)d2
RL=(m-m)Ae(β-a) 000
式中:mg—
背景读数:
一观察位置测得的逆反射测试表面的读数;测试表面垂直于光源的平均读数:—测试距离(15m或30m);
A-测试面积,m;
β—人射角;
Q-观满角。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如下信息:
试样说明;
试样尺寸、形状;
试样准备方法;
不同人射角、观测角、旋转角组合下的逆反射亮度系数(R,)。-iiiKAoNiKAca
入射角调节实例参见图A.1~图A.4。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入射角调节实例
调节块(带孔,与逆反射表面等距离)样品和支撑
支撑板
转轴(在表面中心)
tan(900-B)=plg
JT/T6912007
销钉(在样品中心)
精确定位销孔
图A.1入射角设量时角度计-试样架的调节方法实例视野棒
观察者设定最大亮度时的角度
人射光方向
逆反射面
图A.2用视野裤调节到90°入射角的实例视野棒的末端
iiKAoNiKAca
JT/T691—2007
白色表面
白色表面
操作者将反射图像的
底边调到对开出射光孔处
使用同心光栏将光源出射
光孔固定到量大直径3mm处
不同人射角度应调整光换精度
测试样品架烧测试表面旋转
镜面的底边与样品接触
图A.3用光模设量入射角实例
微调到预先设定的角度
操作者将反射图像的
底边调到对开出射光孔处
测试样品架绕测试表面旋转
使用同心光栏将光源出射
光孔固定到最大直径3mm处
镜面的底边与样品接触
图A.4调节工具设置入射角实例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JT交通运输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