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 20601-1996 MLC用端电极浆料规范

【电子行业标准(SJ)】 MLC用端电极浆料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5 02:58:41
- SJ20601-1996
- 现行
标准号:
SJ 20601-1996
标准名称:
MLC用端电极浆料规范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6-08-30 -
实施日期:
1997-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74.03 KB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FL5971
SJ20601-96
MLC用端电极浆料规范
Specificationforterminating
paste for use in MLC
1996-08-30发布
199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MLC用端电极浆料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erminatingpaste for use in Mlc
1范围
1.1主题内容
SJ20601-96
本规范规定了多层陶瓷电容器(简称MIL.C)用银和银钯端电极浆料的要求,检验方法,质量保证规定及交货准备。
1.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军用的内电极为银、银钯,瓷介质为中、高温烧结的瓷料系列制造MILC用的端电极浆料(以下简称浆料)。1.3分类及表示方法
1.3.1分类
浆料分为下列两类:
a.银端电极浆料:可镀的和可焊的:b.银钯端电极浆料:可镀的和可焊的。1.3.2表示方法
浆料的表示方法由下列几部分组成:P(S)
C×××x
P表示可镀,S表示可焊
前××表示端电极浆料品种,后××表示序号端电极浆料的代表字母
1.3.3示列
C10 07
P表示可镀
表示序号为07
首位1表示含银,0表示不含钯
端电极浆料的代表字母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6-08-30发布1997-01-01实施
SJ20601-96
S表示可焊
表示序号为11
首位1表示含银,2表示不含钯
端电极浆料的代表字母
2引用文件
GJB192-86
GJB92490
3要求
3.1合格鉴定
有可靠性指标的非密封多层片状瓷介电容器总规范有可靠性指标的2类瓷介电容器总规范电子浆料性能测试方法
方法101浆料粘度的测试
方法103浆料固体含量的测试
方法301导体浆料附着力的测试
按本规范提交的产品应是经鉴定合格或定型批准的产品。3.2组成
浆料主要由导电相、玻璃相、有机载体、添加剂等部分组成。浆料导电相含量Wi%≥60%,导电相组成Ag:Pd=100:0或(75~85):(2515),浆料组成应由承制方保证。浆料性能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3.3外观
应为均一色泽的主膏状体。
3.4细度
细度应为不大于8μm。
3.5粘度
粘度为:35±15Pa.s(25℃±1℃)。3.6固体含量
固体含量应为:69%~86%。
4质量保证规定
4.1检验责任
除合同或订单中另有规定外,承制方应负责完成本规定所有检验。必要时订购方或上级签定机构有权对规范所述的任一检验项目进行检验。2
4.1.1合格责任
SJ20601-96
所有产品必须符合规范中第3章和第5章的所有要求。本规范中规定的检验应成为承制方整个检验体系或质量大纲的一个组成部分。若合同中包括本规范未规定的检验要求,承制方还应保证所提交的产品符合合同要求。质量一致性抽样不允许提交明知有缺陷的产品,也不能要求订购方接受有缺陷的产品。4.2检验分类
本规范规定的检验分为:
a.鉴定检验;
b.质量一致性检验。
4.3环境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各项检验均在下列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温
度:15~35C;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106kPag
4.4鉴定检验
鉴定检验在产品正式投产前应进行。当原材料或制造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有可能影响鉴定结果时,也应进行鉴定检验。
4.4.1检验地点
鉴定检验应在有关主管部门认可的试验室进行。所用的样品应为生产中通常使用的设备和工艺制造的产品。
4.4.2检验样品
鉴定检验的样品应从一个生产流程中随机抽取。4.4.3检验
鉴定检验的项目、检验顺序、受试样品数量及允许不合格品数量应按表1的规定。表1鉴定检验
试验项目
固体含量
4.4.4不合格判定
要求的章条号
试验方法章条号
受试样品数量
允许不合格品数
若受试样品通过表1中各项检查或试验,则鉴定检验合格:若其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试验,超过表1规定的允许不合格品数,则不授予鉴定合格资格。4.4.5鉴定合格资格的保持
鉴定合格资格是通过质量一致性检验来保持,根据需要,应由承制方每年一次向上级鉴定机构提交质量一致性检验记录的副本。4.5质量一致性检验
4.5.1检验批
个检验批应由相同的类别,相同生产批,在相同的条件下生产,并在同一时间内提交检3
SJ20601-96
验的产品,组成每个检验批量最少不得小于50g。4.5.2检验项目
表2质量一致性检验
4.5.3抽样方案
试验项目
固体含量
要求的章条号
试验方法章条号
试样应从每个检验批中随机取样1015g,置取样瓶中,以备检验。各项检验合格后,试品妥善保存,以备复检。如检验有一项不合格,试品应与该批浆料一起返工。经矫正缺陷后重新进行检验。若各项检验合格则判该批产品合格,否则该批产品不合格。重新交付的检验批应与正常批分开,并应清楚地标明“重新检验批”。4.6检验方法
4.6.1外观用目视进行检验,其结果应符合3.3规定。4.6.2细度用细度规进行测定。将1~2g浆料置于细度规上,用细规刮板沿沟槽方向垂直于细度规刮料。细度规上的读数应符合3.4规定。4.6.3粘度按SJ方法101浆料粘度的测试进行测定,其结果应符合3.5规定。(测定条件:BrookfieldHBT粘度计:样品组件SC4-14:转速:10r/min。)4.6.4固体含量应接SJ方法103浆料固体含量的测试进行测定,其结果应符合3.6规定。4.6.5包装检验
用目视进行,其结果应符合5.1,5.2规定。5交货准备
5.1封存和包装
产品用大、中、小三种专用包装瓶包装。标准包装量分别为1000g、500g、100g,接口处用包装胶带密封。
5.2装箱
产品包装瓶外应贴标签,并注明承制方名称、产品名称、产品品种以及批号、净重、皮重、制造日期、合格证、检验印章。然后再用专用外运包装箱封装,箱内有分隔支撑包装瓶的塑料泡膜。
5.3贮存和运输
5.3.1贮存
产品应在5~25℃的环境温度下贮存,有效期为6个月。过期产品需要重新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3.2运输
产品可采用各种方式运输,但应避免污染和机械破损。6说明事项
6.1预定用途
SJ20601-96
本规范所规定的浆料预定用于军用MLC用银端电极浆料和银钯端电极浆料。6.2订货文件内容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合同和订货单中应载明下列内容:a.
本规范的名称和编号;
品种;
运输方式:
数量:
特殊包装要求;
f.其他。
6.3推荐工艺
a.干燥:温度为:180~230℃,时间为:15~20min。b.
烧结:峰值烧结温度为:800±10℃或850±10℃,峰值烧结时间为:9~10min,烧结周期为:50min。
附加说明:
本规范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规范由国营第四三一〇厂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起草。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丽华、邢惠莲、韩艳芳、蔡德录。计划项目代号:B4500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SJ20601-96
MLC用端电极浆料规范
Specificationforterminating
paste for use in MLC
1996-08-30发布
199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MLC用端电极浆料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erminatingpaste for use in Mlc
1范围
1.1主题内容
SJ20601-96
本规范规定了多层陶瓷电容器(简称MIL.C)用银和银钯端电极浆料的要求,检验方法,质量保证规定及交货准备。
1.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军用的内电极为银、银钯,瓷介质为中、高温烧结的瓷料系列制造MILC用的端电极浆料(以下简称浆料)。1.3分类及表示方法
1.3.1分类
浆料分为下列两类:
a.银端电极浆料:可镀的和可焊的:b.银钯端电极浆料:可镀的和可焊的。1.3.2表示方法
浆料的表示方法由下列几部分组成:P(S)
C×××x
P表示可镀,S表示可焊
前××表示端电极浆料品种,后××表示序号端电极浆料的代表字母
1.3.3示列
C10 07
P表示可镀
表示序号为07
首位1表示含银,0表示不含钯
端电极浆料的代表字母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6-08-30发布1997-01-01实施
SJ20601-96
S表示可焊
表示序号为11
首位1表示含银,2表示不含钯
端电极浆料的代表字母
2引用文件
GJB192-86
GJB92490
3要求
3.1合格鉴定
有可靠性指标的非密封多层片状瓷介电容器总规范有可靠性指标的2类瓷介电容器总规范电子浆料性能测试方法
方法101浆料粘度的测试
方法103浆料固体含量的测试
方法301导体浆料附着力的测试
按本规范提交的产品应是经鉴定合格或定型批准的产品。3.2组成
浆料主要由导电相、玻璃相、有机载体、添加剂等部分组成。浆料导电相含量Wi%≥60%,导电相组成Ag:Pd=100:0或(75~85):(2515),浆料组成应由承制方保证。浆料性能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3.3外观
应为均一色泽的主膏状体。
3.4细度
细度应为不大于8μm。
3.5粘度
粘度为:35±15Pa.s(25℃±1℃)。3.6固体含量
固体含量应为:69%~86%。
4质量保证规定
4.1检验责任
除合同或订单中另有规定外,承制方应负责完成本规定所有检验。必要时订购方或上级签定机构有权对规范所述的任一检验项目进行检验。2
4.1.1合格责任
SJ20601-96
所有产品必须符合规范中第3章和第5章的所有要求。本规范中规定的检验应成为承制方整个检验体系或质量大纲的一个组成部分。若合同中包括本规范未规定的检验要求,承制方还应保证所提交的产品符合合同要求。质量一致性抽样不允许提交明知有缺陷的产品,也不能要求订购方接受有缺陷的产品。4.2检验分类
本规范规定的检验分为:
a.鉴定检验;
b.质量一致性检验。
4.3环境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各项检验均在下列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温
度:15~35C;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106kPag
4.4鉴定检验
鉴定检验在产品正式投产前应进行。当原材料或制造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有可能影响鉴定结果时,也应进行鉴定检验。
4.4.1检验地点
鉴定检验应在有关主管部门认可的试验室进行。所用的样品应为生产中通常使用的设备和工艺制造的产品。
4.4.2检验样品
鉴定检验的样品应从一个生产流程中随机抽取。4.4.3检验
鉴定检验的项目、检验顺序、受试样品数量及允许不合格品数量应按表1的规定。表1鉴定检验
试验项目
固体含量
4.4.4不合格判定
要求的章条号
试验方法章条号
受试样品数量
允许不合格品数
若受试样品通过表1中各项检查或试验,则鉴定检验合格:若其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试验,超过表1规定的允许不合格品数,则不授予鉴定合格资格。4.4.5鉴定合格资格的保持
鉴定合格资格是通过质量一致性检验来保持,根据需要,应由承制方每年一次向上级鉴定机构提交质量一致性检验记录的副本。4.5质量一致性检验
4.5.1检验批
个检验批应由相同的类别,相同生产批,在相同的条件下生产,并在同一时间内提交检3
SJ20601-96
验的产品,组成每个检验批量最少不得小于50g。4.5.2检验项目
表2质量一致性检验
4.5.3抽样方案
试验项目
固体含量
要求的章条号
试验方法章条号
试样应从每个检验批中随机取样1015g,置取样瓶中,以备检验。各项检验合格后,试品妥善保存,以备复检。如检验有一项不合格,试品应与该批浆料一起返工。经矫正缺陷后重新进行检验。若各项检验合格则判该批产品合格,否则该批产品不合格。重新交付的检验批应与正常批分开,并应清楚地标明“重新检验批”。4.6检验方法
4.6.1外观用目视进行检验,其结果应符合3.3规定。4.6.2细度用细度规进行测定。将1~2g浆料置于细度规上,用细规刮板沿沟槽方向垂直于细度规刮料。细度规上的读数应符合3.4规定。4.6.3粘度按SJ方法101浆料粘度的测试进行测定,其结果应符合3.5规定。(测定条件:BrookfieldHBT粘度计:样品组件SC4-14:转速:10r/min。)4.6.4固体含量应接SJ方法103浆料固体含量的测试进行测定,其结果应符合3.6规定。4.6.5包装检验
用目视进行,其结果应符合5.1,5.2规定。5交货准备
5.1封存和包装
产品用大、中、小三种专用包装瓶包装。标准包装量分别为1000g、500g、100g,接口处用包装胶带密封。
5.2装箱
产品包装瓶外应贴标签,并注明承制方名称、产品名称、产品品种以及批号、净重、皮重、制造日期、合格证、检验印章。然后再用专用外运包装箱封装,箱内有分隔支撑包装瓶的塑料泡膜。
5.3贮存和运输
5.3.1贮存
产品应在5~25℃的环境温度下贮存,有效期为6个月。过期产品需要重新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3.2运输
产品可采用各种方式运输,但应避免污染和机械破损。6说明事项
6.1预定用途
SJ20601-96
本规范所规定的浆料预定用于军用MLC用银端电极浆料和银钯端电极浆料。6.2订货文件内容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合同和订货单中应载明下列内容:a.
本规范的名称和编号;
品种;
运输方式:
数量:
特殊包装要求;
f.其他。
6.3推荐工艺
a.干燥:温度为:180~230℃,时间为:15~20min。b.
烧结:峰值烧结温度为:800±10℃或850±10℃,峰值烧结时间为:9~10min,烧结周期为:50min。
附加说明:
本规范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规范由国营第四三一〇厂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起草。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丽华、邢惠莲、韩艳芳、蔡德录。计划项目代号:B4500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T11403-2009 通信用激光二极管模块可靠性评定方法
- SJ/T10148.3-1991 电气简图的编制方法 系统图(框图)
- SJ/T11399-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测试方法
- SJ2242-1982 散热器强制风冷热阻测试方法
- SJ/T11400-2009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小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
- SJ/T11401-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
- SJ/T11408-2009 软件构件 图形用户界面图元构件描述规范
- SJ/T11396-2009 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蓝宝石衬底片
- SJ20965-2006 光电器件用氧化铍陶瓷载体规范
- SJ/T11397-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萤光粉
- SJ/T11407.1-2009 数字接口内容保护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系统结构
- SJ/T11410-2009 九针点阵式打印机芯通用规范
- SJ/T11395-2009 半导体照明术语
- SJ/T10631-1995 工艺文件的编号
- SJ51919/5-2002 JGL30-2.5-01型舰用两芯多模光缆连接器详细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