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农业行业标准(NY) >>
- NY 312-1997 醇基民用燃料灶具

【农业行业标准(NY)】 醇基民用燃料灶具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13 22:01:15
- NY312-1997
- 现行
标准号:
NY 312-1997
标准名称:
醇基民用燃料灶具
标准类别:
农业行业标准(NY)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7-03-18 -
实施日期:
1997-09-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70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醇基民用燃料灶具的型号编制、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安全事项、抽样和检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使用醇基液体燃料的家用炊事灶,其主要燃烧器的额定热负荷为167 00k J/h的灶具。 NY 312-1997 醇基民用燃料灶具 NY312-1997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312—1997
醇基民用燃料灶具
Stove for alcohol-based domestic fue1997-03-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 布
1997-09-01实施
NY312-1997
本标准是依据醇基民用液体燃料灶具技术开发水平现状,收集了全国几十家研制、生产单位的资和测试数据,主要参考了CJ4一83\家用煤气灶”的标准,在兼顾灶具发展的前景下进行制定的,多到甲醇特别是其蒸气有毒且污染环境,本标推对厨房中甲醇、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允许浓度.性料罐:义管路的泄漏等安全方面的问题作了严格的规定,而在其他项目上(如热效率)则作了分级规定.\正业:\产或发展留有部分余地。今后应视技术开发水平的提高,作相应的修订。本标准与NY311一1997《醇基民用燃料》配套使用。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农业部环保能源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家宗、李锦珠、白秀全。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醇基民用燃料灶具
Stovefor alcohol-based domestic fue!NY312-1997
本标准规定了醇基民用燃料灶具的型号编制、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安全事项、拍样和检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使用醇基液体燃料的家用炊事灶·其主要燃烧器的额定热负荷为16700kJ/h的灶具。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384-81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GB8913一88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四氮汞盐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11738一89居住区大气中甲醇、丙酮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GB12372-90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改进的Saltzman法CJ4一83家用煤气灶
3型号编制及参数
3.1型号编制
型号编制用汉语拼音及数字表示。Jzc
3.2基本参数
3.2.1额定压力:不大于0.2MPa。2
厂家自定型号
灶的眼数(双眼)
增压方式
自增压:z
外增压:W
醇基燃料
3.2.2燃烧器热负荷:大于10500kJ/h,小于16700kJ/h。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7-03-18批准1997-09-01实施
4技术要求
4.1热负荷准确度
NY312-1997
a)燃烧器的实测热负荷与设计热负荷的偏差不大于士10%。b)当燃烧器全部工作时,实测的总热负荷与各个燃烧器在同一状态下单独工作时实测的热负荷之和的百分比值,应为90%以上。
4.2燃烧稳定性
a)燃烧器的火焰应均匀,点燃一火孔后,火焰应在4s内传遍所有火孔。b)在0.5~1.5倍燃料箱额定压力波动范围内,火焰燃烧应稳定,不得产生黄焰、回火、脱火及离焰。
c)小火燃烧隐定性:3min内无断焰回火。d)在额定热负荷下使用时,热效率对一级品者应不小于55%,对二级品应不小于50%。e)燃烧废气中氧化碳含量:一级品不得超过0.05%(过剩空气系数α=1时),二级品不得超过0.1%(过剩空气系数α二1时)。f)在0.5倍燃料箱压力下,燃烧器的火焰与灶面平行的流速为1m/s的风力影响下,不得产生回火或熄火。
g)在灶具正面水平距离0.5m处,燃烧器噪声应小于65dB。h)灶具各部位的表面温度应小于表1中的数值。i)在0.5和1.5倍燃料箱额定压力下应能正常点燃燃烧器j)燃料箱、液路至燃料阀全系统应严密不漏液、汽。用0.3MPa试验压力稳压1min,不得有压降现象(对自增压灶具要求试验压力为0.4MPa)。表1
操作时手必须接触的部位
操作时手可能接触的部位
操作时手不易接触的部位
阀门壳体
4.3燃烧废气
室温加30C
室温加70C
室温加110C
室温加130℃
使用醇基民用燃料灶具时厨房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最高允许浓度见表2。表2
氮氧化合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4.4材质要求
4.4.1喷嘴要使用熔点大于500℃的有色金属材料。4.4.2
燃烧器要使用熔点大于700℃的金属材料。最高允许浓度,mg/m3
燃料通路应使用耐腐蚀的熔点大于350℃的材料(不得使用塑料)。采用铸铁、钢材的零部件,应进行表面处理。NY312-1997
4.4.5接触醇基燃料的密封材料及阀门用的润滑油·除可抗甲醇及水的锈蚀作用外,还要能长期耐温150C。
4.5结构要求
4.5.1挠度
在两个燃烧器锅支架上各加10kg的静载荷,灶具中心部的挠度不应大于5mm。4.5.2油阀及阀针密封填料
a)油阀在燃料预热处的最高温度(150C)下工作时应开闭灵活自如.调节方便。b)阀门的开”、“关”位置和方向应有明显的标志。c)阀针密封填料的材质应能保证在0.4MPa及高温下(150C)密封良好,无泄漏。4.5.3锅支架
a)使用不同类型的常用锅时,锅支架应稳定牢靠。其中至少有一个锅支架能够适应1(n:11直征的平底锅。当使用活动(翻转)支架时,要调节方便、灵活和便于更换。用尖底锅时,应不影响火焰的正常燃烧。
b)活动的锅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由1m高处自由落到水泥地面上,不应变形或损坏。4.5.4承液盘
a)承液盘应有适当的容积承受煮溢液。h)活动连接的承液盘,应能不用工具装卸。承液盘与灶面连接成一体者,用普通工具应能装卸。4.5.5电点火
a)灶具的电点火装置应安全可靠,在启动10次中,其点燃次数不得少于8次,且不得连续两次不着火。
b)电点火安全电压应不大于36V。c)点火电极点火处,应不接触火焰。d)点火装置带电部分的绝缘体与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Ma。e)点火装置的两个电极之间的间隙、电极与点火燃烧器之间、点火燃烧器与燃烧器火孔之间的位置应准确、固定。
f)电点火的零部件应设置在不易损坏的部位,岑部件应坚固耐用。点火燃烧器的火焰不得导致其他部位过热。
4.5.6燃料箱
燃料箱为压力容器,要求试水压0.6MPa,试压合格后,再进行组装。4.6外观
a)外观应美观大方。灶具表面处理后色调匀称,不应有其他有损外观的缺陷。b)灶具灶面的挠度应在5mm以下。5试验方法
5.1试验室条件
5.1.1室温应为15~30℃。在每次试验过程中应防止外来热源或冷空气流的影响,室温波动度小于土3℃.
5.1.2通风换气良好。室内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应分别小于0.002%和0.2%。5.2检验用仪表
检验醇基民用燃料灶具的仪表见表3。5.3外观检验
检验内容包括外形尺寸、喷嘴直径、部件安装位置、燃烧火孔尺寸和数目、加工精度、防腐层及挑度等。
5.4载荷挠度检验
NY 312-—1997
将灶具放在坚固的水平台上,在两个锅支架上面各加上10kg静荷载,持续5min,检测灶面中心部位的挠度。
表3检验醇基民用燃料灶具用的仪表检验项目
热值测定
灶具表面温度
气密性及燃料箱压力
燃烧废气中二氧化碳、氧
气、一氧化碳的含量
燃料耗量
耐风能
绝缘电阻
5.5气密性检验
仪表名称
干湿球温度计
玻璃温度计
表面温度计
波登管指针压力计
燃烧测定仪或气相色
声级计
机械或电子式台秤
家用变速电风扇
风速仪
兆欧表
0~50C,50100C.0
0~500c
40~120dB
0~10m/s
500V0~500Mm
最小刻度
按GB/T381测定
堵住喷嘴孔Ⅱ,在燃料箱内加上0.3MPa(对外接燃料箱灶具)或0.4MPa(对自增压灶具)气压,用波登管指针压力计测定从燃料箱至喷嘴口全系统在燃料阀门“开”、“关”两个位暨时,维持1min,观察是否有压降现象。
5.6灶具热负荷测定
根据自带燃料低热值调节燃料阀门的开度,然后将灶具点燃,并调整,使在这一流量下灶具处于最佳工况。将灶具(自增压式)或燃料箱(外供燃料式)放于台秤上,记录下检测起始和终结时的燃料重量,得出燃料的实际消耗量,再乘以其燃烧低热值,得出灶具的实测热负荷。5.7热负荷准确度检验
5.7.1在额定压力下燃烧器的实测热负荷与设计热负荷的偏差按式(1)计算。燃烧器热负荷偏差(%)=实测热负荐热设计热负荷×100设计热负荷
(1)
5.7.2在额定压力下实测的总热负荷与多个燃烧器在同一状态下单独工作时实测的热负荷之和的百分比值按式(2)计算。
实测总热负荷
热负荷的百分比值(%)每个燃馨窦熟荷之和×1005.8火焰均匀性检验
(2)
在燃料箱额定压力下点燃燃烧器,并在使用状态下(坐锅)检查火焰是否均匀、正常及有无连焰现象。
5.9传火性能检验
在燃料箱额定压力下点燃燃烧器一处火孔,测定火焰传遍全部火孔的时间。4
5.10火焰稳定性按下列要求进行检验NY312-1997
5.10.1回火:在燃料箱压力为0.1MPa下点燃燃烧器,稳定后在热态下检验。5.10.2脱火:在0.3MPa燃料箱压力下检验。在冷态下不坐锅的状态下点燃燃烧器,如有1/3的火孔离焰或脱火即为脱火。
5.10.3黄焰:在燃料箱压力为0.3MPa下点燃燃烧器并稳定后检验。5.11小火检验
在正常燃烧情况下,将燃料阀关至燃烧器火孔上火焰维持在约2mm长下,观紧3min个有元.l!及熄火现象。
5.12热效率检验
5.12.1检验装置
按CJ4—83中3.1、3.2进行。
5.12.2检验时将灶具点燃,调至最佳工况及额定热负荷。稳定后.将锅放在燃烧器上,水初温应取室温!+5C,水终温取水初温+50C。初温和终温前5C均应开始搅拌,燃烧器的热效率按式(3)计:G.C(12 -t)
式中:n—
燃烧器的热效率,%;
G——加热水量,kg;
C——水的比热(取4.186),kJ/kg;ti-
水的初温,℃;www.bzxz.net
水的终温,C;
Q。—醇基燃料的低热值,kJ/kg;—醇基燃料的耗量,kg。
·(3)
大值二小值>0.05时再重复检验,直到含5.12.3同样条件的热效率检验应进行两次;取其平均值。当4格为止。
5.13燃烧废气
5.13.1甲醇、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检验方法甲醇:按GB11738进行测定。
氮氧化物:按GB12372进行测定。二氧化硫:按GB8913进行测定。5.13.2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检验a)烟气取样器,按CJ4一83中3.14进行。平均值
b)在燃料箱额定压力下点燃燃烧器,调至最佳工况15min后,即可抽取烟气样。抽气速度为0.5~1L/min,并从同一气样中分析其成分(用燃烧测定仪时可直接读仪器显示各气体含量)。c)抽取的烟气样中,氧含量不得超过14%,并用式(4)计算出过剩空气系数α1时烟气非1--组化碳含量:
CO'-CO\
COg元
式中:CO.-17
过剩空气系数α二1时,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烟气样中一氧化碳的含基,%;
02一烟气中的氧含量,%;
检验室中一氧化碳的含量,%。
5.14耐风性能检验
NY312-1997
用家用变速风扇保证燃烧器放置在均匀的风速场内。在风扇中心前某个水平线上选择三个点,三个点间距离的长短大:于燃烧器的横向尺寸。用风速仪测出三个点的风速均在1.0m/s士0.2m/s的范围内,将燃烧器点燃,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向灶具吹风,每个方向吹风的时间不得小于2min。5.15噪声检验
在本底噪声不大于40dB的环境中,于0.3MPa的燃料箱压力下点燃全部燃烧器,在灶具正面水平距离0.5m处,用声级计检验燃烧器的燃烧噪声。5.16表面温度检验
在0.3MPa燃料箱压力下点燃全部燃烧器坐上锅,燃烧30min,测定各部位的表面温度。5.17点火装置性能检验
5.17.1着火率:往燃料箱为0.2MPa压力下,按使用时的速度,连续启动点火装置10次,测出着火次数。
5.17.2电压变化适应性:在电池电压下降20%情况下测定着火次数。6安全事项
6.1全系统管路及接头、填料均应在0.3MPa压力及150℃下无液、气泄漏。6.2燃料的预热温度应在100~120℃间,燃料箱中燃料温度不得高于燃料的沸点。6.3油阀的开度要有限量装置,最高流量不得超过1kg/h。6.4对自升压式社具,其燃料箱应有超压(大于0.3MPa)时的保险或自动卸压装,泄出的燃料蒸气应导至燃烧器火孔上烧掉,而不允许排入大气。6.5点火预热时间不得超过3min。7抽样和检验
7.1出厂检验:每台产品均需经厂质检部门检查验收合格方可出厂。7.2出厂检验的项目应为本标准第3.2.1、3.2.2、4.1、4.3、5.5、5.17和第6章等项。7.3抽样方案及判定规则:从出厂检验合格的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数量不少于3台。如有一台不合格,须加倍抽查复验,其中有两台不合格,该批产品禁止出厂。项日分类及判定方法见表4。表4项目分类及判定方法
项目名称
气密性及耐压
燃烧废气(甲醇,一氧化碳,甲醛)预热时间
燃烧稳定性
热负荷
热效率
表面温度
材质、表面处理和结构
载荷挠度
其他项目
判定方法
不允许有不合格项目
允许有一项不合格
允许有三项不合格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NY312-1997
8.1每台灶具应在明显位置固定铭牌。铭牌应清楚地标明下列内容:a)灶具的名称型号;
b)使用燃料种类;
c)额定热负荷;
d)燃料箱额定压力;
e)制造厂广名、产地。
8.2灶具应用纸箱进行良好包装,箱外应标明厂名、产地、型号、数量、外形尺寸、重量利出厂门切.明小心轻放、请勿倒置、防潮、防震”字样、包装内应有质量合格证及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8.3运输
8.3.1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剧烈震动、挤压、雨淋及化学物品的侵蚀。8.3.2搬运必须轻拿轻放,码放规整,严禁滚动和抛掷。8.4贮存
8.4.1产品必须贮存在干燥通风、周围无腐蚀性气体的仓库里。8.4.2灶具在仓库中贮存应离地面30cm,堆码不得高于2m.防止压坏和例垛损坏。A1适用范围
NY312-1997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厨房空气中4项污染物浓度监测方法适用于厨房空气中甲醇、甲醛、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等项目的测定。A2检验方法
按GB8913、GB11738、GB12372规定进行。A3采样仪器和装置
A3.1个体采样仪器6~7台,最大流量1.0~1.5L/min,交直流两用。A3.2空盒气压表。
A3.3热球式风速仪,量程0~5m/s。A3.4干湿球温度计,最小分度0.5℃。A4测试条件
测试现场:选择有门窗的3~6m2厨房,记录厨房面积、容积和门窗面积。A4.1
A4.2灶具置于厨房中心位置,采样点设在炉灶四角外侧25cm处,对角线重复布点,采样高度1.2m。A4.3燃烧灶具双头点火,火苗调至中等,每次试验连续燃烧90min。A5测试内容
根据燃料性质确定具体测定项目,测定下列三种状态下的空气中浓度。A5.1本底浓度测定:关门关窗测试,确定项目的空气中浓度。A5.2关门开窗测定:开窗一扇呈90,注明开窗面积,点火后15min、45min、75min分别测定确定项目的空气中浓度,90min关火时再采样1次,共采4次样品。A5.3关门关窗测定:与A5.2条相同共采4次样品。A5.4甲醇、甲醛、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采样速度为0.5L/min,采样10min,写明时间、次数和微小气候,填入表A1送检验室检验。
A5.5每次采样时测定温度、湿度、风速、气压记录于表A2。A6数据处理
按数据表A1计算浓度范围、均值。表A1厨房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测定结果(双头点火)项目本底
关门开窗
氮氧化合物
二氧化硫
点火后
关火后
(4次)
mg/Nm3
项目本底
关门关窗
氮氧化合物
二氧化硫
项目本底
气温,C
风速,m/s
气旺,kPa
计算公式:
NY 312-1997
表A1(完)
点火后
关火后
表A2厨房微小气候测定结果(双头点火)关门开窗(点火后)
关火后
本底浓度=1.25×
第15分钟浓度=1.25×
第45分钟浓度=1.25×
第75分钟浓度=1.25×
关机后第15分钟浓度=1.25×
式中:C,时间段浓度值,mg/m\,下标为测试时间段;i=l,2***n+
B1原理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4次)
关门关窗(点火后)
厨房空气中甲醛检验方法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mg/Am3
关状后
空气中的甲醛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比色定量。
B2试剂
本法中所用水均为重蒸馏水或去离子交换水,所用的试剂纯度一般为分析纯;本法中试剂的浓度,用mol/L表示。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NY312—1997
醇基民用燃料灶具
Stove for alcohol-based domestic fue1997-03-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 布
1997-09-01实施
NY312-1997
本标准是依据醇基民用液体燃料灶具技术开发水平现状,收集了全国几十家研制、生产单位的资和测试数据,主要参考了CJ4一83\家用煤气灶”的标准,在兼顾灶具发展的前景下进行制定的,多到甲醇特别是其蒸气有毒且污染环境,本标推对厨房中甲醇、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允许浓度.性料罐:义管路的泄漏等安全方面的问题作了严格的规定,而在其他项目上(如热效率)则作了分级规定.\正业:\产或发展留有部分余地。今后应视技术开发水平的提高,作相应的修订。本标准与NY311一1997《醇基民用燃料》配套使用。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农业部环保能源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家宗、李锦珠、白秀全。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醇基民用燃料灶具
Stovefor alcohol-based domestic fue!NY312-1997
本标准规定了醇基民用燃料灶具的型号编制、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安全事项、拍样和检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使用醇基液体燃料的家用炊事灶·其主要燃烧器的额定热负荷为16700kJ/h的灶具。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384-81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GB8913一88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四氮汞盐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11738一89居住区大气中甲醇、丙酮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GB12372-90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改进的Saltzman法CJ4一83家用煤气灶
3型号编制及参数
3.1型号编制
型号编制用汉语拼音及数字表示。Jzc
3.2基本参数
3.2.1额定压力:不大于0.2MPa。2
厂家自定型号
灶的眼数(双眼)
增压方式
自增压:z
外增压:W
醇基燃料
3.2.2燃烧器热负荷:大于10500kJ/h,小于16700kJ/h。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7-03-18批准1997-09-01实施
4技术要求
4.1热负荷准确度
NY312-1997
a)燃烧器的实测热负荷与设计热负荷的偏差不大于士10%。b)当燃烧器全部工作时,实测的总热负荷与各个燃烧器在同一状态下单独工作时实测的热负荷之和的百分比值,应为90%以上。
4.2燃烧稳定性
a)燃烧器的火焰应均匀,点燃一火孔后,火焰应在4s内传遍所有火孔。b)在0.5~1.5倍燃料箱额定压力波动范围内,火焰燃烧应稳定,不得产生黄焰、回火、脱火及离焰。
c)小火燃烧隐定性:3min内无断焰回火。d)在额定热负荷下使用时,热效率对一级品者应不小于55%,对二级品应不小于50%。e)燃烧废气中氧化碳含量:一级品不得超过0.05%(过剩空气系数α=1时),二级品不得超过0.1%(过剩空气系数α二1时)。f)在0.5倍燃料箱压力下,燃烧器的火焰与灶面平行的流速为1m/s的风力影响下,不得产生回火或熄火。
g)在灶具正面水平距离0.5m处,燃烧器噪声应小于65dB。h)灶具各部位的表面温度应小于表1中的数值。i)在0.5和1.5倍燃料箱额定压力下应能正常点燃燃烧器j)燃料箱、液路至燃料阀全系统应严密不漏液、汽。用0.3MPa试验压力稳压1min,不得有压降现象(对自增压灶具要求试验压力为0.4MPa)。表1
操作时手必须接触的部位
操作时手可能接触的部位
操作时手不易接触的部位
阀门壳体
4.3燃烧废气
室温加30C
室温加70C
室温加110C
室温加130℃
使用醇基民用燃料灶具时厨房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最高允许浓度见表2。表2
氮氧化合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4.4材质要求
4.4.1喷嘴要使用熔点大于500℃的有色金属材料。4.4.2
燃烧器要使用熔点大于700℃的金属材料。最高允许浓度,mg/m3
燃料通路应使用耐腐蚀的熔点大于350℃的材料(不得使用塑料)。采用铸铁、钢材的零部件,应进行表面处理。NY312-1997
4.4.5接触醇基燃料的密封材料及阀门用的润滑油·除可抗甲醇及水的锈蚀作用外,还要能长期耐温150C。
4.5结构要求
4.5.1挠度
在两个燃烧器锅支架上各加10kg的静载荷,灶具中心部的挠度不应大于5mm。4.5.2油阀及阀针密封填料
a)油阀在燃料预热处的最高温度(150C)下工作时应开闭灵活自如.调节方便。b)阀门的开”、“关”位置和方向应有明显的标志。c)阀针密封填料的材质应能保证在0.4MPa及高温下(150C)密封良好,无泄漏。4.5.3锅支架
a)使用不同类型的常用锅时,锅支架应稳定牢靠。其中至少有一个锅支架能够适应1(n:11直征的平底锅。当使用活动(翻转)支架时,要调节方便、灵活和便于更换。用尖底锅时,应不影响火焰的正常燃烧。
b)活动的锅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由1m高处自由落到水泥地面上,不应变形或损坏。4.5.4承液盘
a)承液盘应有适当的容积承受煮溢液。h)活动连接的承液盘,应能不用工具装卸。承液盘与灶面连接成一体者,用普通工具应能装卸。4.5.5电点火
a)灶具的电点火装置应安全可靠,在启动10次中,其点燃次数不得少于8次,且不得连续两次不着火。
b)电点火安全电压应不大于36V。c)点火电极点火处,应不接触火焰。d)点火装置带电部分的绝缘体与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Ma。e)点火装置的两个电极之间的间隙、电极与点火燃烧器之间、点火燃烧器与燃烧器火孔之间的位置应准确、固定。
f)电点火的零部件应设置在不易损坏的部位,岑部件应坚固耐用。点火燃烧器的火焰不得导致其他部位过热。
4.5.6燃料箱
燃料箱为压力容器,要求试水压0.6MPa,试压合格后,再进行组装。4.6外观
a)外观应美观大方。灶具表面处理后色调匀称,不应有其他有损外观的缺陷。b)灶具灶面的挠度应在5mm以下。5试验方法
5.1试验室条件
5.1.1室温应为15~30℃。在每次试验过程中应防止外来热源或冷空气流的影响,室温波动度小于土3℃.
5.1.2通风换气良好。室内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应分别小于0.002%和0.2%。5.2检验用仪表
检验醇基民用燃料灶具的仪表见表3。5.3外观检验
检验内容包括外形尺寸、喷嘴直径、部件安装位置、燃烧火孔尺寸和数目、加工精度、防腐层及挑度等。
5.4载荷挠度检验
NY 312-—1997
将灶具放在坚固的水平台上,在两个锅支架上面各加上10kg静荷载,持续5min,检测灶面中心部位的挠度。
表3检验醇基民用燃料灶具用的仪表检验项目
热值测定
灶具表面温度
气密性及燃料箱压力
燃烧废气中二氧化碳、氧
气、一氧化碳的含量
燃料耗量
耐风能
绝缘电阻
5.5气密性检验
仪表名称
干湿球温度计
玻璃温度计
表面温度计
波登管指针压力计
燃烧测定仪或气相色
声级计
机械或电子式台秤
家用变速电风扇
风速仪
兆欧表
0~50C,50100C.0
0~500c
40~120dB
0~10m/s
500V0~500Mm
最小刻度
按GB/T381测定
堵住喷嘴孔Ⅱ,在燃料箱内加上0.3MPa(对外接燃料箱灶具)或0.4MPa(对自增压灶具)气压,用波登管指针压力计测定从燃料箱至喷嘴口全系统在燃料阀门“开”、“关”两个位暨时,维持1min,观察是否有压降现象。
5.6灶具热负荷测定
根据自带燃料低热值调节燃料阀门的开度,然后将灶具点燃,并调整,使在这一流量下灶具处于最佳工况。将灶具(自增压式)或燃料箱(外供燃料式)放于台秤上,记录下检测起始和终结时的燃料重量,得出燃料的实际消耗量,再乘以其燃烧低热值,得出灶具的实测热负荷。5.7热负荷准确度检验
5.7.1在额定压力下燃烧器的实测热负荷与设计热负荷的偏差按式(1)计算。燃烧器热负荷偏差(%)=实测热负荐热设计热负荷×100设计热负荷
(1)
5.7.2在额定压力下实测的总热负荷与多个燃烧器在同一状态下单独工作时实测的热负荷之和的百分比值按式(2)计算。
实测总热负荷
热负荷的百分比值(%)每个燃馨窦熟荷之和×1005.8火焰均匀性检验
(2)
在燃料箱额定压力下点燃燃烧器,并在使用状态下(坐锅)检查火焰是否均匀、正常及有无连焰现象。
5.9传火性能检验
在燃料箱额定压力下点燃燃烧器一处火孔,测定火焰传遍全部火孔的时间。4
5.10火焰稳定性按下列要求进行检验NY312-1997
5.10.1回火:在燃料箱压力为0.1MPa下点燃燃烧器,稳定后在热态下检验。5.10.2脱火:在0.3MPa燃料箱压力下检验。在冷态下不坐锅的状态下点燃燃烧器,如有1/3的火孔离焰或脱火即为脱火。
5.10.3黄焰:在燃料箱压力为0.3MPa下点燃燃烧器并稳定后检验。5.11小火检验
在正常燃烧情况下,将燃料阀关至燃烧器火孔上火焰维持在约2mm长下,观紧3min个有元.l!及熄火现象。
5.12热效率检验
5.12.1检验装置
按CJ4—83中3.1、3.2进行。
5.12.2检验时将灶具点燃,调至最佳工况及额定热负荷。稳定后.将锅放在燃烧器上,水初温应取室温!+5C,水终温取水初温+50C。初温和终温前5C均应开始搅拌,燃烧器的热效率按式(3)计:G.C(12 -t)
式中:n—
燃烧器的热效率,%;
G——加热水量,kg;
C——水的比热(取4.186),kJ/kg;ti-
水的初温,℃;www.bzxz.net
水的终温,C;
Q。—醇基燃料的低热值,kJ/kg;—醇基燃料的耗量,kg。
·(3)
大值二小值>0.05时再重复检验,直到含5.12.3同样条件的热效率检验应进行两次;取其平均值。当4格为止。
5.13燃烧废气
5.13.1甲醇、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检验方法甲醇:按GB11738进行测定。
氮氧化物:按GB12372进行测定。二氧化硫:按GB8913进行测定。5.13.2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检验a)烟气取样器,按CJ4一83中3.14进行。平均值
b)在燃料箱额定压力下点燃燃烧器,调至最佳工况15min后,即可抽取烟气样。抽气速度为0.5~1L/min,并从同一气样中分析其成分(用燃烧测定仪时可直接读仪器显示各气体含量)。c)抽取的烟气样中,氧含量不得超过14%,并用式(4)计算出过剩空气系数α1时烟气非1--组化碳含量:
CO'-CO\
COg元
式中:CO.-17
过剩空气系数α二1时,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烟气样中一氧化碳的含基,%;
02一烟气中的氧含量,%;
检验室中一氧化碳的含量,%。
5.14耐风性能检验
NY312-1997
用家用变速风扇保证燃烧器放置在均匀的风速场内。在风扇中心前某个水平线上选择三个点,三个点间距离的长短大:于燃烧器的横向尺寸。用风速仪测出三个点的风速均在1.0m/s士0.2m/s的范围内,将燃烧器点燃,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向灶具吹风,每个方向吹风的时间不得小于2min。5.15噪声检验
在本底噪声不大于40dB的环境中,于0.3MPa的燃料箱压力下点燃全部燃烧器,在灶具正面水平距离0.5m处,用声级计检验燃烧器的燃烧噪声。5.16表面温度检验
在0.3MPa燃料箱压力下点燃全部燃烧器坐上锅,燃烧30min,测定各部位的表面温度。5.17点火装置性能检验
5.17.1着火率:往燃料箱为0.2MPa压力下,按使用时的速度,连续启动点火装置10次,测出着火次数。
5.17.2电压变化适应性:在电池电压下降20%情况下测定着火次数。6安全事项
6.1全系统管路及接头、填料均应在0.3MPa压力及150℃下无液、气泄漏。6.2燃料的预热温度应在100~120℃间,燃料箱中燃料温度不得高于燃料的沸点。6.3油阀的开度要有限量装置,最高流量不得超过1kg/h。6.4对自升压式社具,其燃料箱应有超压(大于0.3MPa)时的保险或自动卸压装,泄出的燃料蒸气应导至燃烧器火孔上烧掉,而不允许排入大气。6.5点火预热时间不得超过3min。7抽样和检验
7.1出厂检验:每台产品均需经厂质检部门检查验收合格方可出厂。7.2出厂检验的项目应为本标准第3.2.1、3.2.2、4.1、4.3、5.5、5.17和第6章等项。7.3抽样方案及判定规则:从出厂检验合格的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数量不少于3台。如有一台不合格,须加倍抽查复验,其中有两台不合格,该批产品禁止出厂。项日分类及判定方法见表4。表4项目分类及判定方法
项目名称
气密性及耐压
燃烧废气(甲醇,一氧化碳,甲醛)预热时间
燃烧稳定性
热负荷
热效率
表面温度
材质、表面处理和结构
载荷挠度
其他项目
判定方法
不允许有不合格项目
允许有一项不合格
允许有三项不合格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NY312-1997
8.1每台灶具应在明显位置固定铭牌。铭牌应清楚地标明下列内容:a)灶具的名称型号;
b)使用燃料种类;
c)额定热负荷;
d)燃料箱额定压力;
e)制造厂广名、产地。
8.2灶具应用纸箱进行良好包装,箱外应标明厂名、产地、型号、数量、外形尺寸、重量利出厂门切.明小心轻放、请勿倒置、防潮、防震”字样、包装内应有质量合格证及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8.3运输
8.3.1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剧烈震动、挤压、雨淋及化学物品的侵蚀。8.3.2搬运必须轻拿轻放,码放规整,严禁滚动和抛掷。8.4贮存
8.4.1产品必须贮存在干燥通风、周围无腐蚀性气体的仓库里。8.4.2灶具在仓库中贮存应离地面30cm,堆码不得高于2m.防止压坏和例垛损坏。A1适用范围
NY312-1997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厨房空气中4项污染物浓度监测方法适用于厨房空气中甲醇、甲醛、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等项目的测定。A2检验方法
按GB8913、GB11738、GB12372规定进行。A3采样仪器和装置
A3.1个体采样仪器6~7台,最大流量1.0~1.5L/min,交直流两用。A3.2空盒气压表。
A3.3热球式风速仪,量程0~5m/s。A3.4干湿球温度计,最小分度0.5℃。A4测试条件
测试现场:选择有门窗的3~6m2厨房,记录厨房面积、容积和门窗面积。A4.1
A4.2灶具置于厨房中心位置,采样点设在炉灶四角外侧25cm处,对角线重复布点,采样高度1.2m。A4.3燃烧灶具双头点火,火苗调至中等,每次试验连续燃烧90min。A5测试内容
根据燃料性质确定具体测定项目,测定下列三种状态下的空气中浓度。A5.1本底浓度测定:关门关窗测试,确定项目的空气中浓度。A5.2关门开窗测定:开窗一扇呈90,注明开窗面积,点火后15min、45min、75min分别测定确定项目的空气中浓度,90min关火时再采样1次,共采4次样品。A5.3关门关窗测定:与A5.2条相同共采4次样品。A5.4甲醇、甲醛、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采样速度为0.5L/min,采样10min,写明时间、次数和微小气候,填入表A1送检验室检验。
A5.5每次采样时测定温度、湿度、风速、气压记录于表A2。A6数据处理
按数据表A1计算浓度范围、均值。表A1厨房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测定结果(双头点火)项目本底
关门开窗
氮氧化合物
二氧化硫
点火后
关火后
(4次)
mg/Nm3
项目本底
关门关窗
氮氧化合物
二氧化硫
项目本底
气温,C
风速,m/s
气旺,kPa
计算公式:
NY 312-1997
表A1(完)
点火后
关火后
表A2厨房微小气候测定结果(双头点火)关门开窗(点火后)
关火后
本底浓度=1.25×
第15分钟浓度=1.25×
第45分钟浓度=1.25×
第75分钟浓度=1.25×
关机后第15分钟浓度=1.25×
式中:C,时间段浓度值,mg/m\,下标为测试时间段;i=l,2***n+
B1原理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4次)
关门关窗(点火后)
厨房空气中甲醛检验方法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mg/Am3
关状后
空气中的甲醛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比色定量。
B2试剂
本法中所用水均为重蒸馏水或去离子交换水,所用的试剂纯度一般为分析纯;本法中试剂的浓度,用mol/L表示。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NY 311-1997 醇基民用燃料
- 下一篇: NY 313-1997 轻烃民用燃料
- 热门标准
- 农业行业标准(NY)标准计划
- NY/T3100-2017 马铃薯主食产品 分类和术语
- NY/T3102-2017 枇杷贮藏技术规范
- NY/T1119-2012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
- NY/T1860.22-2010 农药理化性质测定试验导则 第22部分:溶解度
- NY/T797-2004 硅肥
- NY/T1421-2007 饲料级双乙酸钠
- NY/T3033-2016 农产品等级规格 蓝莓
- NY/T745-2012 绿色食品 根菜类蔬菜
- NY/T3011-2016 芒果等级规格
- NY/T3095-2017 加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
- NY/T1550-2007 风送高射程喷雾机
- NY/T3052-2016 舍饲肉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 NY/T424-2000 绿色食品 鲜桃
- NY/T2272-2012 土壤调理剂 钙、镁、硅含量的测定
- NY/T3012-2016 咖啡及制品中葫芦巴碱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