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2094-1989 淀粉及其衍生物二氧化硫含量测定方法
标准号:
GB/T 12094-1989
标准名称:
淀粉及其衍生物二氧化硫含量测定方法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89-01-02 -
实施日期:
1990-08-01 -
作废日期:
2009-03-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71.64 KB
标准ICS号:
食品技术>>糖、糖制品、淀粉>>67.180.20淀粉及衍生制品中标分类号:
食品>>食品综合>>X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替代情况:
被GB/T 22427.13-2008代替采标情况:
≈ISO 5379-83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滴定法测定淀粉及其衍生物的二氧化硫含量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淀粉及其衍生物样品。 GB/T 12094-1989 淀粉及其衍生物二氧化硫含量测定方法 GB/T12094-1989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淀粉及其衍生物二氧化硫
含量测定方法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sulfur dioxidecontent in starches and derived productsGB12094-89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5379--1983《淀粉及其衍生物二氧化硫含量测定方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滴定法测定淀粉及其衍生物的二氧化硫含量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淀粉及其衍生物样品。2术语
二氧化硫含量:淀粉及其衍生物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以1000g样品中二氧化硫的毫克数来表示。
3原理
将样品酸化和加热,使样品释放出二氧化硫,并随氮流通过过氧化氢稀溶液而吸收氧化成硫酸,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形成硫酸。并将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耗用体积数转化为二氧化硫毫克数。4试剂
在测定过程中,只可使用分析纯而且不含有硫酸盐的试剂和蒸馏水,而且都是煮沸过不久的。4.1氮气:无氧。
4.2过氧化氢溶液:9~10g/L。将30%(m/m)的过氧化氢30mL,倒人1000mL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此溶液应新鲜配制。4.3盐酸:量取p20为1.19g/mL的浓盐酸150mL倒人1000mL容量瓶,加水至刻度。4.4溴酚蓝指示剂溶液:将100mg的溴酚蓝溶于100mL、20%(V/V)乙醇溶液中。4.5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约0.1mol/L。4.6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约0.01mol/L。4.5与4.6溶液应用无二氧化碳含量的水配制,该水可通过将水烧沸之后,用氮流进行冷却而得到。4.7碘标准溶液:约0.01mol/L。4.8淀粉溶液:5g/L,将0.5g可溶性淀粉溶于100mL的水中,加热搅拌至沸腾,再加人20g氯化钠,搅拌烧煮真至完全溶解为止,使用前应冷却至室温。4.9焦亚硫酸钾和乙二胺四乙酸二氢钠溶液:将0.87g焦亚硫酸钾(K2S,Os)和0.20g乙二胺四乙酸氢钠(Na2H,EDTA)溶于水中,并定量地倒人1000mL容量瓶,加水至刻度,充分混合。5仪器
5.1容量瓶:容量为1000mL。
5.2吸管;容量分别为0.1、1、2、3、5和20mL。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12-29批准554
1990-08-01实施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GB12094--89
滴定管:容量分别为10、25和50ml。5.4
分析天平。
滋力搅拌器:带有有效的加热器,适用于烧瓶A(见5.6)。5.5
雾状仪:如图所示。或能保证二氧化硫成雾状通过过氧化氢溶液而被吸收的类似装置。单位,mm
雾状仪
5.6.1仪器的组成
A:圆底烧瓶,容量为250mL或更大些,并有磨口短状开口,以便插人一温度计:B:竖式冷凝器,固定于烧瓶A上#C:分液斗,[阎定于烧瓶A上,
D:连有苯三酚碱性溶液吸收器的氮流人口处,E和E,:串连的二个起泡器,与冷凝器B相接F:温度计。
测定时,若雾状发生速度较慢,较稳定,则第二次测定时,只需清洗烧瓶A。5.6.2检查测定
仪器应满足下列要求:
GB12094--89
5.6.2.1在烧瓶A中放入100mL水,按6.3规定进行。进行后,二个起泡器内溶液应是中性的。5.6.2.2进行下列操作:
a,在烧瓶A内加人100mL的水,用吸管加人20mL溶液(4.9)进行二氧化硫的成雾和测定。按6.3和6.4规定进行。
b用吸管将20mL的碘溶液(4.7)、5mL盐酸(4.3)和1mL淀粉溶液(4.8)移人100mL锥形瓶,用滴定管(5.3)以溶液(4.9)进行滴定直至变色。c。用a法和b法测定的二氧化硫含量之差不应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1%。a法与b法操作的间歇应不超过15min,以免焦亚硫酸钾/乙二胺四乙酸二氢钠溶液中可能发生的二氧化硫含量的变化。
6分析步骤
6.1样品的准备
将样品进行混舍至均匀。
6.2样品量
按下表称取样品,精确至0.01g。氧化硫估计含量值,mg/kg
50~200
样品量,g
当样品是D-葡萄糖时,样品量可增加。当样品的二氧化硫含量估计值大于200mg/kg时,应减少样品量,使之所含二氧化硫不超过10mg。样品直接称重困难时,可通过减量法称取。样品定量地移人烧瓶A,向样品加100mL的水,并摇晃使之混合均匀。6.3成雾
6.3.1在漏斗C中放人50mL盐酸(4.3)。6.3.2用吸管在起泡器E和E中分别注人3mL过氧化氢溶液(4.2)、0.1mL溴酚蓝指示剂溶液(4.4),并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4.6)中和过氧化氢溶液。6.3.3将冷凝器B和起泡器E和E连接到仪器上,慢慢地通过氮气,以排出仪器中全部空气,并开始向冷凝器放人水流。
6.3.4让漏斗C内盐酸放人烧瓶A中,必要时可暂停氮气进人。6.3.5混合物在30min内加热到沸腾,然后保持沸腾30min,同时通入氮气,不停地搅拌。6.4滴定
定量地将第二个起泡内溶液倒人第一个起泡器内,根据二氧化硫含量估计值,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4.5或4.6)滴定已形成的硫酸。如有挥发性有机酸存在,则应煮沸2min,再冷却至室温,然后滴定。6.5检查
如果使用0.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耗用小于5mL,或使用0.1mo1/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耗用小于0.5mL,则应增加样品量。6.6测定次数
对同一样品(6.1)进行二次测定。556
7 结果的表示
7.1计算方法
GB12094—89
淀粉及其衍生物的二氧化硫含量是以1000g样品中二氧化硫的毫克数表示,为X =320.3×V
式中:X,一
-样品二氧化硫含量,mg/kg
-样品的重量,g1
-0.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耗用数,mL,或0.1mo1/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10倍体积耗用数,mL。
如允许差符合要求,取二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7.2允许差
分析人员同时或迅速连续进行二次测定,其结果之差的绝对值。该值应不超过算术平均值的5%。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提出。本标准由上海淀粉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祖苗、徐志民、赵捷。55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淀粉及其衍生物二氧化硫
含量测定方法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sulfur dioxidecontent in starches and derived productsGB12094-89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5379--1983《淀粉及其衍生物二氧化硫含量测定方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滴定法测定淀粉及其衍生物的二氧化硫含量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淀粉及其衍生物样品。2术语
二氧化硫含量:淀粉及其衍生物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以1000g样品中二氧化硫的毫克数来表示。
3原理
将样品酸化和加热,使样品释放出二氧化硫,并随氮流通过过氧化氢稀溶液而吸收氧化成硫酸,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形成硫酸。并将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耗用体积数转化为二氧化硫毫克数。4试剂
在测定过程中,只可使用分析纯而且不含有硫酸盐的试剂和蒸馏水,而且都是煮沸过不久的。4.1氮气:无氧。
4.2过氧化氢溶液:9~10g/L。将30%(m/m)的过氧化氢30mL,倒人1000mL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此溶液应新鲜配制。4.3盐酸:量取p20为1.19g/mL的浓盐酸150mL倒人1000mL容量瓶,加水至刻度。4.4溴酚蓝指示剂溶液:将100mg的溴酚蓝溶于100mL、20%(V/V)乙醇溶液中。4.5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约0.1mol/L。4.6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约0.01mol/L。4.5与4.6溶液应用无二氧化碳含量的水配制,该水可通过将水烧沸之后,用氮流进行冷却而得到。4.7碘标准溶液:约0.01mol/L。4.8淀粉溶液:5g/L,将0.5g可溶性淀粉溶于100mL的水中,加热搅拌至沸腾,再加人20g氯化钠,搅拌烧煮真至完全溶解为止,使用前应冷却至室温。4.9焦亚硫酸钾和乙二胺四乙酸二氢钠溶液:将0.87g焦亚硫酸钾(K2S,Os)和0.20g乙二胺四乙酸氢钠(Na2H,EDTA)溶于水中,并定量地倒人1000mL容量瓶,加水至刻度,充分混合。5仪器
5.1容量瓶:容量为1000mL。
5.2吸管;容量分别为0.1、1、2、3、5和20mL。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12-29批准554
1990-08-01实施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GB12094--89
滴定管:容量分别为10、25和50ml。5.4
分析天平。
滋力搅拌器:带有有效的加热器,适用于烧瓶A(见5.6)。5.5
雾状仪:如图所示。或能保证二氧化硫成雾状通过过氧化氢溶液而被吸收的类似装置。单位,mm
雾状仪
5.6.1仪器的组成
A:圆底烧瓶,容量为250mL或更大些,并有磨口短状开口,以便插人一温度计:B:竖式冷凝器,固定于烧瓶A上#C:分液斗,[阎定于烧瓶A上,
D:连有苯三酚碱性溶液吸收器的氮流人口处,E和E,:串连的二个起泡器,与冷凝器B相接F:温度计。
测定时,若雾状发生速度较慢,较稳定,则第二次测定时,只需清洗烧瓶A。5.6.2检查测定
仪器应满足下列要求:
GB12094--89
5.6.2.1在烧瓶A中放入100mL水,按6.3规定进行。进行后,二个起泡器内溶液应是中性的。5.6.2.2进行下列操作:
a,在烧瓶A内加人100mL的水,用吸管加人20mL溶液(4.9)进行二氧化硫的成雾和测定。按6.3和6.4规定进行。
b用吸管将20mL的碘溶液(4.7)、5mL盐酸(4.3)和1mL淀粉溶液(4.8)移人100mL锥形瓶,用滴定管(5.3)以溶液(4.9)进行滴定直至变色。c。用a法和b法测定的二氧化硫含量之差不应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1%。a法与b法操作的间歇应不超过15min,以免焦亚硫酸钾/乙二胺四乙酸二氢钠溶液中可能发生的二氧化硫含量的变化。
6分析步骤
6.1样品的准备
将样品进行混舍至均匀。
6.2样品量
按下表称取样品,精确至0.01g。氧化硫估计含量值,mg/kg
50~200
样品量,g
当样品是D-葡萄糖时,样品量可增加。当样品的二氧化硫含量估计值大于200mg/kg时,应减少样品量,使之所含二氧化硫不超过10mg。样品直接称重困难时,可通过减量法称取。样品定量地移人烧瓶A,向样品加100mL的水,并摇晃使之混合均匀。6.3成雾
6.3.1在漏斗C中放人50mL盐酸(4.3)。6.3.2用吸管在起泡器E和E中分别注人3mL过氧化氢溶液(4.2)、0.1mL溴酚蓝指示剂溶液(4.4),并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4.6)中和过氧化氢溶液。6.3.3将冷凝器B和起泡器E和E连接到仪器上,慢慢地通过氮气,以排出仪器中全部空气,并开始向冷凝器放人水流。
6.3.4让漏斗C内盐酸放人烧瓶A中,必要时可暂停氮气进人。6.3.5混合物在30min内加热到沸腾,然后保持沸腾30min,同时通入氮气,不停地搅拌。6.4滴定
定量地将第二个起泡内溶液倒人第一个起泡器内,根据二氧化硫含量估计值,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4.5或4.6)滴定已形成的硫酸。如有挥发性有机酸存在,则应煮沸2min,再冷却至室温,然后滴定。6.5检查
如果使用0.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耗用小于5mL,或使用0.1mo1/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耗用小于0.5mL,则应增加样品量。6.6测定次数
对同一样品(6.1)进行二次测定。556
7 结果的表示
7.1计算方法
GB12094—89
淀粉及其衍生物的二氧化硫含量是以1000g样品中二氧化硫的毫克数表示,为X =320.3×V
式中:X,一
-样品二氧化硫含量,mg/kg
-样品的重量,g1
-0.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耗用数,mL,或0.1mo1/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10倍体积耗用数,mL。
如允许差符合要求,取二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7.2允许差
分析人员同时或迅速连续进行二次测定,其结果之差的绝对值。该值应不超过算术平均值的5%。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提出。本标准由上海淀粉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祖苗、徐志民、赵捷。55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GB/T3836.1-202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 GB/T51435-2021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技术标准
- GB50777-2012 ±800KV及以下换流站构支架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T29863-2023 服装制图
- GB7521—1987 多个控制器在一CA MAC机箱中
- JGJ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 GB/T43542-2023 机关办公区域物业服务监管和评价规范
- GB/T13477.19-2017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第19部分:质量与体积变化的测定
- GB7970-1999 通讯电缆纸
- GB/T5210-2006 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 GB917.2—2000 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国道名称和编号
- GB/T5779.1—2000 紧固件表面缺陷螺栓、螺钉和螺柱一般要求
- GB12838-1999 大芯腔轮胎气门芯
- GB50041-1992 锅炉房设计规范
- GB/T18664-2002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