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汉字智能用户电报在公用电信网上的互通技术条件 运输服务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8 21:50:29
  • GB/T13130-1991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3130-1991

  • 标准名称:

    汉字智能用户电报在公用电信网上的互通技术条件 运输服务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91-08-15
  • 实施日期:

    1992-04-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15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33.040.10
  • 中标分类号:

    通信、广播>>通信设备>>M32数据通信设备

关联标准

  • 采标情况:

    =CCITT Rec.T.70-89

出版信息

  • 页数:

    33页
  • 标准价格:

    22.0 元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91-08-15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单位:

    邮电部电信传输所
  • 归口单位:

    信息产业部(通信)
  • 发布部门:

    信息产业部(通信)
  • 主管部门:

    信息产业部(通信)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与网络无关的运输服务,这些服务可适用于接入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和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PSPDN)中的智能用户电报终端和四类传真终端。 GB/T 13130-1991 汉字智能用户电报在公用电信网上的互通技术条件 运输服务 GB/T13130-1991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3130—1991
汉字智能用户电报在公用电信网上的互通技术条件
运输服务
Specifications for interworking of Chinese ideogramteletexon public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Transportservice
1991-08-15发布
1992-04-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汉字智能用户电报在公用电信网上的互通技术条件一运输服务
Specifications for interworking of Chinese ideogramteletex on public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Transport service
GB/T13130—1991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建议T.70《远程信息处理业务使用的与网络无关的基本运输服务》(1989年版本)。1主题内容、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1.1本标准规定与网络无关的运输服务,这些服务可适用于接入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和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PSPDN)中的智能用户电报终端和四类传真终端。1.2引用标准
GB13127汉字智能用户电报在公用电信网上的互通技术条件一一终端设备GB13128汉字智能用户电报在公用电信网上的互通技术条件一一字符总表和编码字符集GB13129汉字智能用户电报在公用电信网上的互通技术条件一一控制规程
GB7623
在电话自动交换网上的自动应答设备和(或)并行自动呼叫设备,包括人工和自动建立呼叫时使用回波抑制装置停止工作的规则GB3454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电路定义表本标准还引用了下列国际标准:CCITT建议T.90在综合业务数字网中的远程信息处理业务CCITT建议V.25(乙)公用电话交换网中使用100系列接口电路的自动呼叫和(或)应答设备CCITT建议X.21公用数据网上同步工作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
CCITT建议X.21(乙)
与V系列同步调制解调器接口在公用数据网上使用的数据终端设备(DTE)
CCITT建议X.25公用数据网上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CCITT建议X.32以分组方式工作并通过公用电话交换网、综合业务数据网或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接入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
CCITT建议X.75在分组交换数据网之间国际电路上的终端和转接呼叫控制规程以及数据传送系统
CCITT 建议X.121
CCITT建议X.224
CCITT建议X.300
公用数据网的国际编号计划
CCITT应用的开放系统互连运输协议规范为数据传输业务规定的公用网之间,以及公用网与其他网路之间互通的一般原则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08-15批准1992-04-01实施
2运输服务
GB/T 13130—1991
向高层提供的运输服务是由运输层(第4层)结合下层服务提供的,下层服务是由1到3支持层提供的。运输层规程见第5章。
2.1运输服务的目的
2.1.1运输服务的目的是在两个终端的通信会话实体范围内提供运输服务,即在它们之间提供透明而可靠的端对端数据传送的手段,不管使用的网络是哪一种。2.1.2由运输实体向本地运输用户(即会话实体)提供的运输服务,其主要要求如下:a。与网络无关。运输服务应是单一性的,但能提供足够多样的下层通信媒体、协议及机制;b,端对端的含义。运输服务要具有端对端的含义,应连通各端用户,而与各自使用的单个通信链路数目无关,
c.透明性。运输服务应是八位组透明的,即它对从运输用户接收或向其投递的信息(数据信息或控制信息)内容、格式或编码不加限制;d。无差错投递。运输服务要确保无差错投递,不能恢复的差错对运输服务用户要成为可知的;e:经济效益。运输服务应实现可用通信资源的最佳利用,以最大效益提供每个通信运输用户所要求的性能。
2.2运输服务的一般结构
2.2.1运输服务的一般结构如图1所示。上来H达附川白(会著所)
2肇层(第1总】
互学江海江
的近月端,乐
X.25再目境
LAPE/H+25
X.21.2 ()
价层款第专(见注)
电话+X-25呼叫
规程(见注落)
X见注
创2见往2
图1运输服务的一般结构
注:①为便于与PSPDN互通,引入X.25网络层规程。采用说明:
见法政
我指代选阶质
1本标准在采用CCITT建议T.70作为运输服务要求时,删去有关建议T.71规定的半双工工作方式。2
GB/T13130—1991
②网络连接的建立分两步执行:第一步应用正常的电话规程,第二步应用X25呼叫控制规程。③连接至PSTN网的终端接入PSPDN网时,应用注②的规程。另外还可参见建议X.32。④链路层规程符合建议X.75中的单链路操作规程。在第3.2.2条中给出附加应用规则。③在所有互通情况下,包括在连接至同类型网络或不同类型网络(即PSPDN,PSTN)的终端间的互通,本运输层规程都在通信终端之间由对等实体执行。③调制解调器也可以装在终端内,在此情况下,不需要用GB3454(见第3.2.1条)。④对于自动呼叫和(或)自动应答,可用GB7623或建议V.25(乙)。③对只接入公用电话交换网的汉字智能用户电报终端,根据用户需要,可以采用电话规程”。3对于不同类型网络运输服务的实施注:不同类型网络上的运输层规程在第5章规定,下面描述与网络有关的下层控制规程。3.1终端连至PSPDN
3.1.1物理层DTE/DCE接口特性
采用建议X.25的物理层规程。
3.1.2链路层规程
在无特别说明情况下,链路层规程采用建议X.25中所规定的对称型链路规程,LAPB(链路接入规程B)。
3.1.3网络层规程
采用建议X.25中的虚呼叫规程。在使用这个运输协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数据分组中的限定符位应常置0:b.所有分组中的投递确认位应置0,c.终端不应发送中断请求分组:d.采用一般的X.25重新建立规程;e.运输层的每个控制码组或数据码组应携带在一个完整的数据分组序列中;f.终端不应发送DTEREJ分组,
g。对于智能用户电报业务和四类传真设备,终端须在呼叫请求分组或呼入分组中使用一个特别的协议标识符。此标识符由呼叫用户数据字段的第1个八位组(如有其余的八组将不予考虑)表示如下:位
87654321
第1个八位组00000010
h。终端不用快速选择性能。
3.2终端连至PSTN
3.2.1物理层DTE/DCE接口特性
DTE/DCE物理层单元要与现行V系列建议一致。物理层根据调制解调器标准提供全双工传输方式。
3.2.2链路层规程
3.2.2.1根据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在两个终端间的单一物理电路上,链路层规程必须适应全双工传输,以便为网络层提供全双工服务。对于全双工的物理层服务,链路层规程应符合建议X.75中所述的供单链路操作用的链路接入规程。关于编址分配和系统参数,分别参见第3.2.2.2条和第3.2.2.3条。采用说明:
1J本标准除GB7623外,增加了符合CCITT建议V.25(乙)的申行呼叫应答器。2]本标准允许只接入电话网的汉字智能用户电报终端不采用网络层规程中X.25数据传送规程。31根据我国电信网情况,本国家标准暂不包括建议T.70第3章中关于终端接入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时对低层的要求。
GB/T13130—1991
3.2.2.2下面叙述建议X.75的链路编址规程的应用。链路地址(A和B)应按照下列规则动态地或按每次呼叫指定:
a.主叫终端须用地址A:
b。被叫终端须用地址B;
c.命令和响应按图2所示进行传送,d.对地址A和B进行如下编码:
12345678
11000000
10000000
路令(B5
命中()
响良(A)
注:终端将丢弃地址不是A和B的所有收到的顿。3.2.2.3系统参数有:
a:定时器T1
b.重发次数的最大值,N2;
c.一个1顿中比特数的最大值,N1d.末决的1数的最大值,k。
鼓n 2调
注:这些系统参数要由主管部门规定。可是赋子每个参数的可能取值范围是要标准化的。这些值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2.3网络层规程
3.2.3.1按第3.1.3条。另外,对于所有的呼叫(仅在PSTN内的PSTN-PSPDN、PSTN-PSPDN-PSTN),第二阶段编址要应用建议X.25中的虚呼叫规程。主叫终端在所发送的呼叫请求分组中应包含被叫地址和主叫地址(见注②)。被叫地址的格式要遵循如下规则:a.对于仅在PSTN内的呼叫,使用电话网编址方案,b。对PSTN-PSPDN呼叫(见注③),使用电话网编址方案和建议X.121的DNIC;c。对PSTN-PSPDN呼叫(见注①),使用建议X.121的编址方案。注:①上述规则适合于对其他网间互通的情况。②在PSTN-PSPDN呼叫情况下,网络对主叫地址的验证还待进一步研究,主叫地址的格式还待进一步研究。③如此连接的可行性还待进一步研究。3.3终端连至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见建议T.90
4各网络之间的互通
4.1由主管部门负责决定在哪些网络上将提供远程信息处理业务。4.2考虑如下三种可能性:
a。终端连至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b终端连至公用电话交换网;
c.终端连至综合业务数字网。
4.3属于同类型服务但连至不同类型网络的远程信息处理终端之间互通应是可能的。4
GB/T13130—1991
4.4远程信息处理终端间的国际互通应最好在由两个参与国家提供的同类型网络间进行。4.5进行国际互通的远程信息处理终端连接到不同类型网络时,要遵循建议X.300。5运输层规程
5.1运输功能
5.1.1概述
5.1.1.1运输层执行的所有功能是连接网络层提供的服务和会话层要求的服务所必需的。因此,执行的功能取决于两条:由下面的网络层提供的服务和会话层所需的服务。5.1.1.2运输服务用户负责选择一定质量的服务,这会导致应用集些运输层功能,例如:a.运输连接的建立:
一运输连接的标识;
一运输连接的复用;
b.数据传送:
一顺序控制;
一差错检测;
一差错恢复,
一分段与合段;
流量控制:
—清除;
c.运输连接的结束。
注:并非所有上述功能都可在基本运输服务中提供(见第5.1.3条)。5.1.2运输协议类别
5.1.2.1运输层功能被分成组(为了便于协商),形成运输协议类别的等级系列,由系列中较高的类别实施较低类别的功能以及本类别的选用功能。5.1.2.2在运输连接建立过程中,使用给定的运输规程和选用功能要按下面规则进行协商,一主叫终端指示运输协议类别和(如有适用的)所需的选用功能。被叫终端指示运输协议类别和(如有适用的)打算接受的选用功能。一在运输连接中用到的所有参数必须明确地指出,否则将使用缺省值。5.1.2.3此处所述的基本运输服务是由一协议来实现的,它在建议X224中被称为0类运输协议。此协议类与本标准兼容。在建议X.224所述的0类运输协议与本标准有差异时,则优先考虑后者。5.1.3基本运输服务(TS)
5.1.3.1为基本运输服务规定一个有限的运输层功能集。基本运输服务由运输层功能提供,而这些功能是由运输层协议元素执行的。5.1.3.2携带运输服务(TS)用户信息或控制信息的运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被称为码组(block)。5.1.3.3运输层码组类型如下:
a.运输连接请求(TCR)码组;
b.运输连接接受(TCA)码组;
c.运输连接清除(TCC)码组,
d.运输数据(TDT)码组;
e.运输码组拒绝(TBR)码组。
5.1.3.4TCR和TCA码组用于指示协议类别和可供运输连接选用的功能;TCC码组用于指示拒绝建立连接的原因;TDT码组携带运输服务用户的信息;TBR码组用于向远方终端报告规程差错。5.1.4运输层功能
GB/T13130—1991
5.1.4.1基本类功能和相关的运输层协议单元(即码组)包括:a.运输连接的建立、运输连接的标识、选用的扩充编址和选用运输数据码组大小的协商(TCR、TCA和TCC码组),
b数据的定界、任意长的运输服务数据单元(TSDU)的分段和合段。这些单元包含在TDT码组内。运输服务数据单元的结束用最后一个数据码组中的TSDU结束符标示。c.检出和指示规程差错(TBR码组)。5.1.4.2基本运输服务的其他特性是:&.维持TSDU的完整性;
b。溢出:如果用户不能再吸收新数据,而且没有适当的缓冲存储器可供使用,则要根据情况执行网络层和链路层的流量控制;
c。差错:在运输层中没有提供便于对检出差错进行恢复的机制。因此当差错被检出时,运输服务用户应得悉该情况,以便采取适当的恢复动作。5.2连接建立与连接终止规程的描述5.2.1概述
5.2.1.1运输层连接建立和终止规程也应用于协商运输协议类别和(如有适用的)选用的运输连接功能。
5.2.1.2对于基本运输服务,提供了用一个TCR码组和一个TCA码组建立运输连接的手段。这种码组交换提供:
a。协商选用方式的一种方法;
b.运输连接的标识。运输连接用交又参考进行标识。连接的每一端都有责任选择一个适当的运输连接标识符。
5.2.1.3这个机制还提供与任何网络连接标识无关的运输连接标识,因此保证了网络连接时长的独立性。二进制值0不宜用作标识符。注:用于重新连接的这类参数有待进一步规定,5.2.2运输连接请求(TCR)码组
5.2.2.1主叫终端向远方终端送
一个TCR码组,表示请求运输连接。TCR码组包括为协商要建立的运输连接特性而用的运输功能(例如:源参考、类别、选用功能)。5.2.3运输连接接受(TCA)码组
5.2.3.1被叫终端向远方终端送一个TCA码组,表示它接受运输连接。TCA码组包括与连接适应的将被主叫终端利用的运输参数。5.2.3.2如果终端收到对于一个选用的TDT码组大小的请求,则此终端进行下述之一的动作:一重新产生出TCA码组中的请求的值,表示它的支持,一在TCA码组中请求应用可允许的较短的TDT码组。主叫方或者通过发送第一个TDT码组接受这个大小,或者拆接网络连接;一发送一个不带TDT码组大小参数的TCA码组,表示不接受所请求的TDT码组大小的参数值。这时,将使用标准的TDT码组大小。对于请求一个选用的TDT码组大小的TCR不为被叫方所接受时,则不能用TBR码组来响应。5.2.4运输连接清除(TCC)码组
5.2.4.1一个运输连接如果不能建立,被叫终端要用TCC码组来响应TCR。清除的原因指出此连接为何不被接受。
主叫方要决定,收到一TCC是否应导致完全拆接,还是应发送一个新的TCR,但其参数不同于第一个TCR(例如,其他扩充的运输层地址)。为了允许发送以后的TCR,TCC的发方可以在选用的参数字段中提供一适当的参数和有关的数值,以表示准备接收另一个TCR。6
GB/T 13130—1991
注:本标准中没有运输连接终止的显式规程。因此运输连接的时长与支持的网络连接的时长直接相关。5.2.5运输连接冲突
5.2.5.1如果主叫终端收到一个TCR码组,则它送一个TBR码组,通知被叫终端规程发生差错(见附录B)。
5.2.6扩充编址
5.2.6.1扩充编址能力可用于在多终端配置时对各终端编址。对被叫和主叫终端的扩充地址是TCR和TCA的选用参数。注:主叫扩充地址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5.2.6.2接收终端要按表1用TCA响应。表1
接收到的TCR
没有扩充编址
有扩充编址
注:1)多终端配置,有扩充编址能力。收方的反应
有扩充编址的多终端1
发送有扩充编址的TCA
发送有扩充编址的TCA2)
单终端
发送没有扩充编址的TCA
发送没有扩充编址的TCA
2)如果被叫终端已被占用或出现故障,则此呼叫应迁回传给缺省的终端或信箱。通过所连接的终端的扩充地址,将此迁回传送告知发方。在这种情况下,TCR的收方也可发出TCC作为反应。主叫终端在收到TCA中的被叫终端地址时,可按表2的规定动作。5.2.6.3
主叫终端对接收以下情况TCA的反应发送的TCR
没有扩充编址
有扩充编址
无扩充编址
(见注?)
注:①听任:主叫如何反应就如何动作。5.3数据传送规程的描述
5.3.1概述
接收的TCA中带有
正确的扩充编址
不考虑扩充
错误的扩充编址
(见注)
(见注?)
5.3.1.1下面描述的数据传送规程仅在运输层处于数据传送阶段时适用,数据传送阶段是指完成运输连接的建立后和清除之前的阶段。注:当一个连接被清除后,运输数据码组可被丢弃。因而运输服务用户要规定某些协议以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5.3.2运输数据码组(TDT)长度
5.3.2.1各种终端可接受的标准最大TDT码组长度是128个八位组,包括数据码组首部的八位组。然而,当一个TDT码组与其他TDT码组拼接在一起时,TDT码组的长度可以缩减至较低的值(见第5.5.3条)。
5.3.2.2结合一个选用的TDT码组大小的协商连接功能(见第5.5.4.3和5.5.5.3条),可接受其他的最大TDT字段长度。选用的最大数据字段长度的数值如下:256、512、1024和2048八位组。如果所请求的选用TDT码组大小不能被接受,则必须挑选一个可允许的较小数值(见第5.2.3.2条)。商定的最大TDT码组大小是对TSDU结束符置0的那些TDT码组而言的,且比商定最大值小的八位组数不应引起接收运输实体对此TDT码组的拒绝。5.3.3运输服务数据单元(TSDU)的结束5.3.3.1TSDU结束符用于保护TSDU的完整性。在最后一个携带有TSDU信息的TDT数据码组7
GB/T13130—1991
中,TSDU结束符置为二进制的1。在例外情况下,这一TDT码组可以不携带用户信息发送,以便允许在出现差错的某些条件下马上结束一个TSDU。在TSDU仅含一个TDT码组时,TSDU结束符也要置1。在所有其他情况下,TSDU结束符置0。5.4规程差错的处理
5.4.1终端向远方终端发送一个TBR码组,以告知收到的码组无效或无法执行(本标准另有规定的除外)。在运输连接的建立期间,如果收到一个TCR码组但其参数或参数值无效或无法执行时,终端不应发送TBR码组,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要象没有发生任何差错那样动作并发出恰当的响应(如有必要时)。收到一个TBR码组的终端要采取适当的恢复动作。注:①一个TBR是无效还是有效,不能用发送TBR码组作为回答。②对于无效的码组和参数等,在状态转移表中进行规定(见附录B)。③TPDU码组大小参数PV小于07(运输码组的基本大小)的TCB将作为无效TPDU。④在1.1状态(主叫端)和2.1状态(主叫端和被叫端)下,终端可用发送TBR或释放网络连接来反应。5.5格式
5.5.1概述
5.5.1.1携带运输服务(TS)用户信息或控制信息的运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称为码组(见第5.1.3条)。所有码组包含有整数数目的八位组。5.5.1.2一个八位组中的位从8到1编号,位1是低阶位,并首先传输。码组的各八位组从1开始连续编号并按编号顺序进行传输。
当使用连续八位组表示一进制数时,较低的八位组是最高有效值。5.5.1.3TDT码组用于透明地传送运输服务数据单元(TSDU),并且用TSDU结束符保持运输服务数据单元的结构。
5.5.1.4各控制码组(TCR、TCA、TCC、TBR)用于控制运输协议功能,包括选用功能。5.5.1.5在基本运输服务中的所有控制码组用一个参数字段表示选用功能。此参数字段包含一个或多个参数元素。每个参数元素的第1个八位组包含一个指示所请求功能的参数代码。一般编码结构如图3所示。
奢效长度示竹
图3参数元素的编码结构
5.5.1.6参数代码字段用二进制编码,无扩充时,此字段可最多提供255个参数。保留参数代码11111111用于参数代码的扩充。第2个八位组指示以八位组为单位的参数值字段长度。参数字段长度用二进制编码,位1是此指示符的低阶位。
第3个八位组和后面的各八位组包含参数代码字段中所标出的参数值。参数值字段的编码取决于所请求的功能。
5.5.2运输控制与运输数据码组的结构8
GB/T13130—1991
5.5.2.1图4说明运输层各码组的一般结构。图5是运输层各码组的概要。位
长度指小件
位组2
GII.HIUr:
I.J HHIH?
功能字段周在科心
低都为
宿征者
佰#号
UGUHO-AIO
SD桌持
般码组结构
八性谢
位在N-M
各数设:度[-许
抗趣像
图5运输层码组类型
满障固
注:术语“源”和“宿”分别指运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的发起者与接受者,“源参考”的数值是本地系统的一个参数。一个收到的运输码组的源参考应在对此运输码组的响应中被用作宿参考。5.5.2.2长度指示符(LI)字段
5.5.2.2.1第1个八位组含长度指示符(LI)。这个指示符的值是个二进制的数,它表示以八位组为单位的控制码组(包括参数)的长度和以八位组为单位的数据码组(不包括任何后随的用户信息)的首部长度。在上述的两种场合下此长度都不包括第1个八位组。5.5.2.2.2基本的LI值限制为127(即二进制的值01111111)。注:应用更高的LI值和为了扩充目的应用二进制值11111111有待进一步研究。5.5.2.3码组类型字段
5.5.2.3.1第2个八位组含码组类型的代码。第2个八位组的位1到4在迄今规定的运输层各码组中均置0。
注:确定是否需将位1到4用于将来扩充迄今所规定的运输层各码组的范围,或用于其他功能待进一步研究。5.5.2.4功能代码字段
5.5.2.4.1第3个八位组及后随的各八位组包含每个码组类型的固定格式功能代码(见图6)。5.5.2.5参数或TSDU字段
5.5.2.5.1功能代码字段后面,可在选用场合下跟随一个参数字段或包含运输服务(TS)用户数据的数据字段。
5.5.3拼接
5.5.3.1关于运输控制码组和(或)运输数据码组的拼接目前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将来使用拼接时,其安排如图6所示。
HLC地亨段
HIC F制亨e
GB/T13130—1991
网部(创理改23)
运响指制学组
战幕型止
运输用门数钙
HI3LC析格验库列
HI>LC标击
两站层
上泛输所
会站医与中商只
图6HDLCI顿的信息字段结构(举例)注:此图并非规定运输数据或控制码组在一个网络数据码组的范围内。5.5.4运输连接请求(TCR)码组格式5.5.4.1图7对TCR码组的格式进行说明位
总政”(选用)
运输连接请求码组
注:1)码组类型:TCR。
2)不使用位3和4,并置为0。
GB/T13130—1991
3)运输服务扩充字段:保留第7个八位组用于将来可能的扩充,例如提供一定范围的运输服务类别。在基本运输服务中,这个字节置0。
4)只是在终端请求一个选用运输连接功能时才有参数字段。5.5.4.2扩充编址用的参数
为了指示被叫和主叫的扩充地址,提供单独的参数。这些参数的编码如图8所示。供扩充编址用的第8位的设置对运输层来说无意义。注:一个以上的被叫扩充地址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业
国电钙致
化变他止世数型
容数长废拍示
国乐:号电码
图8扩充编址
5.5.4.3协商传送数据码组大小的参数-
1uli:a
这一参数规定在所请求的运输连接中使用的最大运输数据码组大小(以八位组为单位,包括运输数据码组首部)。此参数的编码如图9所示。位
1030.- 1124 证
1 - 512 ± J4 这
1LI =当H 八位单
0 - 12 立组
图9运输数据码组大小的参数www.bzxz.net
5.5.5运输连接接受(TCA)码组格式5.5.5.1图10对TCA码组的格式进行说明农头北
运故结乱小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