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其他行业标准】 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10-16 10:24:19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FZ/T 12005-2011

  • 标准名称:

    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

  •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 英文名称:

    Carded polyester/cotton blended grey yarns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2011-05-18
  • 实施日期:

    2011-08-01
  • 作废日期:

    2021-04-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pdf .zip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20纱线
  • 中标分类号:

    纺织>>棉纺织>>W12棉纱、线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24页
  • 标准价格:

    24.0
  • 出版日期:

    2011-08-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吉宜军、宋桂玲、王憬义、叶戬春、乐荣庆
  • 起草单位:

    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淄博兰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 归口单位: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2)
  • 提出单位: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主管部门: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2)
  • 相关标签:

    混纺 纱线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涤纶(棉型短纤维)与棉混纺,普梳涤与棉各种混纺比例本色纱线产品的分类、标识、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环锭纺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包括机织用纱和针织用纱)的品质,不适用于鉴定特种用途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的品质。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FZ/T12005—1998《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与FZ/T12005—1998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第3章分类,100m 标准质量和标准干燥质量的计算放入附录A 中,删除线密度规定的内容;
———纤维含量偏差列入技术要求中;
———重新划分了各表涤纶含量范围;
———项目名称“百米重量变异系数”、“百米重量偏差”分别修改为“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
———技术要求中的技术指标适当提高,单纱优等品增加千米棉结(+200%)、千米粗节(+50%)、千米细节(-50%)质量指标;
———取消顺降指标考核,按技术要求中最低一项品等评定;
———取样规定作了调整。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淄博兰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吉宜军、宋桂玲、王憬义、叶戬春、乐荣庆。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Z/T12005—1998。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98 棉本色纱线
GB/T2910.11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1部分: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
GB/T3292.1 纺织品 纱线条干不匀试验方法 第1部分:电容法
GB/T3916 纺织品 卷装纱 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GB/T4743—2009 纺织品 卷装纱 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996.2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纱线外观质量黑板检验方法 第2部分:分别评定法
FZ/T01050 纺织品 纱线疵点的分级与检验方法 电容式
FZ/T10007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
FZ/T1000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标志与包装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59.08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12005—2011
代替FZ/T12005—1998
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
Carded polyester/cotton blended grey yarns2011-05-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08-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FZ/T12005—2011
本标准代替FZ/T12005--1998《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与FZ/T12005—1998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第3章分类,100标准质量和标准干燥质量的计算放人附录A中,删除线密度规定的内容;
纤维含量偏差列入技术要求中:—重新划分了各表涤纶含量范围;一项目名称“百米重量变异系数”“百米重量偏差”分别修改为“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
技术要求中的技术指标适当提高,单纱优等品增加千米棉结(十200%)、千米粗节(十50%)、千米细节(-50%)质量指标;
一取消顺降指标考核,按技术要求中最低一项品等评定;-取样规定作了调整。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淄博兰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吉宜军、宋桂玲、王憬义、叶戳春、乐荣庆。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FZ/T12005—1998。
1范围
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
FZ/T12005—201F
本标准规定了涤纶(棉型短纤维)与棉混纺,普梳涤与棉各种混纺比例本色纱线产品的分类、标识、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环锭纺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包括机织用纱和针织用纱)的品质,不适用于鉴定待种用途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的品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98棉本色纱线
GB/T2910.11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1部分: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GB/T3292.1纺织品纱线条不匀试验方法第1部分:电容法GB/T3916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測定GB/T4743一2009纺织品卷装纱纹纱法线密度的测定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9996.2棉及化纤纯纺、混纺纱线外观质量黑板检验方法第2部分:分别评定法FZ/T01050纺织品纱线臧点的分级与检验方法电容式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FZ/T10007#
F2/T10008
3产品分类、标识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标志与包装3.1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分类3.1.1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产品以不同混纺比和线密度分类。3.1.2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的线密度以1000m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墅(g)表示,单位为特克斯(tex),其公称线密度的100m标准质量和标准干燥质量应按附录A计算确定。3.2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标识3.2.1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的原料代号,涤纶为T,棉为C。3.2.2普梳涤棉混纺本色纱线,混用比例在50%及以上,混纺比以涤纶的净干含量/棉的净干含量表示,线密度以特克斯(tex)为基本单位。示例:普梳涤棉混纺本色纱线密度为13tex,含量为涤纶65%,棉35%,应写为T/C65/3513tex。3.2.3普梳棉涤混纺本色纱线,涤纶混用比例在50%以下,混纺比以棉的净于含量/涤纶的净干含量表示,线密度以特克斯(tex)为基本单位。示例:普梳棉涤混纺本色纱线密度为13tex,含盘为涤纶45%,棉55%,应写为C/T55/4513tex。1
FZ/T12005-2011
4要求
4.1普梳涤棉混纺本色纱(涤纶含量在60%及以上)的技术要求普梳涤棉混纺本色纱(涤纶含量在60%及以上)的技术要求见表1。4.2普梳涤棉混纺本色线(涤纶含量在60%及以上)的技术要求普梳涤棉混纺本色线(涤纶含量在60%及以上)的技术要求见表2。4.3普梳涤棉混纺本色纱(涤纶含量在60%以下~50%)的技术要求普梳涤棉混纺本色纱(涤纶含量在60%以下50%)的技术要求见表3。4.4普梳涤棉混纺本色线(涤纶含量在60%以下~50%)的技术要求普梳涤棉混纺本色线(涤纶含量在60%以下~50%)的技术要求见表4。4.5普梳棉涤混纺本色纱(涤纶含量在50%以下~30%)的技术要求普梳棉涤混纺本色纱(涤纶含量在50%以下~30%)的技术要求见表5。4.6普梳棉涤混纺本色线(涤纶含量在50%以下~30%)的技术要求普梳棉涤混纺本色线(涤纶含量在50%以下~30%)的技术要求见表6.4.7普梳棉涤混纺本色纱(涤纶含量在30%以下)的技术要求普梳棉涤混纺本色纱(涤纶含量在30%以下)的技术要求见表7。4.8普梳棉涤混纺本色线(涤纶含量在30%以下)的技术要求普梳棉涤混纺本色线(涤纶含量在30%以下)的技术要求见表8。注: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实际拾系数为内控指标,其要求参见附录B,用户如有特殊要求,双方另订协议。4.9纤维含量偏差
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的纤维含量允许偏差为1.5%,例如T/C65/35普梳涤棉混纺本色纱线则允许含量为:63.5%~66.5%涤纶,36.5%~33.5%棉。4.10分等规定
4.10.1同一原料、同一工艺单连续生产的同一规格的产品作为一个或多个检验批。按规定的各项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并按其结果评定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的品等。4.10.2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的品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指标者作三等品。4.10.3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的品等由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线密度变异系数、单纱断裂强度、线密度偏差率、条干均匀度、黑板棉结粒数、黑板棉结杂质总粒数、千米细节(一50%)、千米粗节(十50%)、千米棉结(十200%)及十万米纱窥中最低的一项品等评定2
公称线密度
(英制支数)
(73~55)
(54~45)
(44~36)
(35~29)
(28~24)
(23~19)
(18~17)
(16~12)
50~100
(11~6)
单纱断裂
强力变异
线密度变
异系数
普梳涤棉混纺本色纱(涤纶含量在60%及以上)的技术要求表1:
条干均勾度
断裂强度
cN/tex
线密度
偏差率
±2, 0
黑板条干均匀
度10块板比例
(优+→二三)
不低于
7:3:0:0
010:73
7:3:010
07:3:0
00-7-3
7:3:0:0
0-7:310
0:0:713
7:3:010
0+7:3:0
00:7:3
713-0:0
0:7:3:0
017:3:0
010:7-3
7:3:0:0
0:7:30
0:0:7+3
7:3:0:0
017:3:0
010:7:3
条干均匀度
变异系数
墨板棉结
黑板棉结
杂质总粒数
干米纱瘫
个/km
50%水+50%)
(+200%)
十万米纱癌
个/105m
FZ/T12005—2011
公称线密度
(英制支数)
8×2~10×2
(73/2~55/2)
11X2~13×2
(54/2~45/2)
14×2~16×2
(44/2~36/2)
17×2~20×2
(35/2~29/2)
21×2~24×2
(28/2~24/2)
25X2~30X2
(23/2~19/2)
32×2~48×2
(18/2~12/2)
50×2~100×2
(11/2~6/2)
单线断裂强力
变异系数
普梳涤棉混纺本色线(涤纶含量在60%及以,上)的技术要求线密度变异
单线断裂
cN/tex
线密度
偏差率
: 3, 0
黑板棉结
黑板棉结杂质
总粒数
条于均匀度
变异系数
12005—2011
公称线密度
(英制支数)
(73~55)
(54~45)
(44~36)
(35~29)
(2824)
(23~19)
(18~17)
(16~12)
50~100
(11~6)
单纱断裂
强力变异
线密度
变异系数
表3普梳涤棉混纺本色纱(涤纶含量在60%以下~50%)的技术要求单纱
断裂强度
cN/tex
线密度
偏差率
条干均勾度
無板条干均句
度10块板比例
(优二三)
不低于
7:3:0:0
0:0:73
7:3:0:0
0:7:3:0
0:0:73
7:3:010
0:7310
7:3-0:0
0:7:3:0
7:310-0
0713:0
71310:0
0:713-0
00:7:3
7:30:0
0-713:0
00-7:3
0:71310
00-7-3
0:713:0
条干均匀度
变异系数
黑板棉结
黑板棉结
杂质总粒数
千米纱熊
个/km
(50%*+50%水
【+200%)
十万米钞瓷
个/10°m
12005-2011
公称线密度
(英制支数)
8×2~10×2
(73/2~55/2)
11×2~13×2
(54/2~45/2)
14×2~16×2
(44/2~36/2)
17×2~20×2
(35/2~29/2)
21×2~24×2
(28/2~24/2)
25×2~30×2
(23/2~19/2)
32X2~48X2
(18/2~12/2)
50×2~100×2
(11/2~6/2)
普梳涤棉混纺本色线(涤纶含量在60%以下~50%)的技术要求单线断裂强力
变异系数
线密度变异
单线断裂
eN/tex
线密度
偏差率
±:3,0
:±:2,5
.F-2. 5
黑板棉结
黑板棉结杂质
总粒数
条于均匀度
变异系数
12005--2011
公称线密度
(类制支数)
(73~55)
(54~45)
(44~36)
(35~29)
(28~24)
(23~19)
(18~17)
(16~12)
50~100
(11~6)
单纱断数
强力变异
线密度变
异系数
表5普梳棉涤混纺本色纱(涤纶含量在50%以下~30%)的技术要求单纱
断裂强度
eN/tex
线密度
偏差率
条干均勾度
黑板条干均匀
度10块板比例
(优二三)
不低于
0+7:3:0
7:3:00
0:0713
7-3010
7:30+0免费标准bzxz.net
0:7:3:0
7:3:00
0:7-310
0:0:713
07:3:0
001713
7:3:00
01017:3
0:0:713
73:0:0
0:7:310
条干均匀度
变异系数
黑板棉结
黑板棉结
杂质总粒数
干米纱旋
个/km
(-50%水+50%水+200%)
十万米纱纸
个/10°m
12005-2011
公称线密度
(英制支数)
8×2~10×2
(73/2~55/2)
11×2~13×2
(54/2~45/2)
14×2~16×2
(44/2~36/2)
17×2~20×2
(35/2~29/2)
21×2~24×2
(28/2~24/2)
25×2~30×2
(23/2~19/2)
32×2~48×2
(18/2~12/2)
50×2~100×2
(11/2~6/2)
普梳棉涤混纺本色线(涤纶含量在50%以下~30%)的技术要求单线断裂强力
变异系数
线密度变异
单线断裂强度
cN/tex
线密度
偏差率
±:3, 0
±3, 0
黑板棉结
黑板棉结杂质
总粒数
条干均匀度
变异系数
12005—2011
公称线密度
(英制支数)
(73~55)
(54~45)
(44~36)
(35~29)
(28~24)
(23~19)
(18~17)
(16~12)
50~100
(11~6)
单纱断裂
强力变异
线密度变
异系数
断裂强度
eN/tex
普梳棉涤混纺本色纱(涤纶含量在30%以下)的技术要求条干均匀度
线密度
偏差率
黑板条干均匀
度10块板比例
(优:二三)
不低于
07-3+0
010713
71 31 01 0
0:7310
7:3:0:0
0:7-3-0
0:7:3:0
7:3:00
0-7-30
010:7:3
7130:0
0:7+3:0
0:0:73
713:0+0
7-3:00
071310
条干均勾度
变异系数
黑板棉结
黑板棉结
杂质总粒数
(-50%)
千米纱笼
个/km
(+200%)
(+50%>
十万米纱箍
个/10°m
FZ/T1200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FZ/T 12005-2011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
FZ/T 12005-2011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
FZ/T 12005-2011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
FZ/T 12005-2011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
FZ/T 12005-2011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
  • 行业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