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其他行业标准 >>
- JB/T 9727-2011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 综合养护车
标准号:
JB/T 9727-2011
标准名称:
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 综合养护车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
Road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machinery equipment— Syndrome maintenance truck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1-12-20 -
实施日期:
2012-04-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pdf .zip
标准ICS号:
建筑材料和建筑物>>91.220施工设备中标分类号:
工程建设>>施工机械设备>>P97建筑工程施工机械
替代情况:
替代JB/T 9727-2001

部分标准内容:
ICS91.220
备案号:34914—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9727—2011
代替JB/T9727--2001
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
综合养护车
Road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machinery equipment-Syndromemaintenancetruck
2011-12-20发布
201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
一般要求
主要性能..
沥青路面加热装置
沥青混合料加热装置.
压实装置
乳化沥青喷洒装置
液压系统
安全.
试验方法…
试验文件
试验仪器..
试验精度.
试验场地。
试验气候条件,
外形尺寸的测定.
整机质量及前、后桥承载质量的测定重心位置的测定
定型试验,
运行安全试验.
制动系统结构与性能试验
噪声试验
路面加热深度试验
路面整体加热均匀性试验.
路面加热表面最高温度试验
路面加热装置温度试验
加热面积试验,
微波加热方式试验
沥青混合料加热箱保温试验
沥青混合料加热箱加热均匀性试验目
沥青混合料加热箱加热最高温度试验乳化沥青喷洒效果试验
7检验规则
JB/T9727---2011
JB/T9727-2011
检验分类.
7.2出厂检验.
7.3型式检验..
8标志、随机文件、使用信息,
8.1标志.
8.2随机文件,
8.3使用信息
附录A(资料性附录)综合养护车试验记录表图1加热区域示意图
加热分区表.
测量精度要求
表3出厂检验项目表.
整机外形尺寸测定记录表
重心位置测定记录表
加热深度测定记录表
整体加热均匀性试验记录表,
整体加热均匀性试验记录表,
路面加热表面最高温度试验记录表,路面加热装置温度试验记录表
加热面积测定记录表,
微波功率衰减试验记录表.
沥青混合料加热箱保温试验记录表沥青混合料加热箱加热均匀性试验记录表沥青混合料加热箱加热最高温度试验记录表喷洒试验记录表.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JB/T9727—201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代替JB/T9727-2001《综合养路车试验方法》,与JB/T9727—200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增加了目次:
增加了附录,试验表格统一收录在附录中;-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变更;
-总则内容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试验场地和试验气候条件;4.1改为6.6外形尺寸的测定;
-4.2改为6.7整机质量及前、后桥承载质量的测定;-4.3改为6.8重心位置的测定;
-4.4改为6.9定型试验;
-4.5改为6.10运行安全试验;
-4.6改为6.11制动系统结构与性能试验:-4.7改为6.12噪声试验;
4.8改为6.13路面加热深度试验;-4.9改为6.14路面整体加热均匀性试验;-4.10改为6.15路面加热表面最高温度试验;-4.11改为6.16路面加热装置温度试验;-4.12改为6.17加热面积试验;
4.13改为6.18微波加热方式试验;4.14改为6.19沥青混合料加热箱保温试验;-4.15改为6.20沥青混合料加热箱加热均匀性试验:-4.16改为6.21沥青混合料加热箱加热最高温度试验;-增加了6.22乳化沥青喷洒效果试验。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28)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苏淮安威拓公路养护设备有限公司、长安大学、深圳市华测检测有限公司、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北京建研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天琦、王元柱、郭冰、王维彪、焦生杰、王斌辉、蒋慧、敖勇海。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B/T9727-1999、JB/T9727—2001。1范围
综合养护车
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3
JB/T9727—2011
本标准规定了综合养护车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随机文件、使用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养护车(以下简称养护车)。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50钢制压力容器
GB1495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
GB/T3766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4785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5959.6一2008电热装置的安全第6部分:工业微波加热设备的安全规范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11567.1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GB11567.2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GB/T12538
两轴道路车辆重心位置的测定
GB/T12673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GB/T12674
GB12676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工程机械辐射噪声测量的通用方法GB/T13802
汽车和挂车号牌板(架)及其位置GB15741
GB16710
GB19344
工程机械噪声限值
在用燃气汽车燃气供给系统泄漏安全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GB/T19839
GB/T25612
GB/T25613
GB/T25614
GB/T25615
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土方机械声功率级的测定定置试验条件土方机械司机位置发射声压级的测定定置试验条件土方机械声功率级的测定动态试验条件土方机械司机位置发射声压级的测定动态试验条件JB/T5957综合养护车术语
JTGH30—200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QC/T252
3术语和定义Www.bzxZ.net
JB/T595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JB/T9727—2011
加热面积heatingarea
满足施工温度的最大单次加热面积。3.2
加热深度heatingdepth
加热面积内达到规定施工温度的点至路表面垂直距离的平均值。3.3
整体加热均匀性overallheatinghomogeneity加热面积和加热深度位置范围内,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与平均温度之间的差。3.4
平均温度
average temperature
加热面积和加热深度位置范围内,以图1所示五个位置点为圆心,半径不大于40mm、深度为(30~55)mm的范围内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平均值。W
说明:
-路面加热装置的长度;
4分类
一路面加热装置的宽度。
图1加热区域示意图
养护车按加热方式分为以下两类:红外加热式养护车;
微波加热式养护车。
5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外购、外协、自制零部件必须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图样的要求。5.1.2养护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应符合GB1589的规定。5.1.3养护车号牌板及其安装位置应符合GB15741的规定。5.1.4养护车作业时噪声应符合GB16710的规定。5.1.5养护车加速行驶车外允许噪声应符合GB1495的规定。5.1.6养护车运行安全应符合GB7258的规定。5.1.7养护车制动系统结构和性能应符合GB12676的规定。2
JB/T 9727—2011
5.1.8养护车侧面防护应符合GB11567.1的规定;后下部安全防护应符合GB11567.2的规定。5.1.9养护车外部照明及信号装置的数量、安装位置应符合GB4785的规定。5.1.10从底盘获取动力时,取力机构应不影响底盘安全行驶。5.2主要性能
5.2.1正常施工条件下,路面加热深度不得小于60mm。5.2.2路面整体加热均匀性不应超过50℃。5.2.3路面加热时不应有明火。
5.2.4路面加热后的混合料无明显烧焦、老化现象,表面最高温度应不大于230℃。5.3沥青路面加热装置
5.3.1沥青路面加热装置应具有分区加热功能,每个区可独立加热,也可任意组合加热,并满足表1要求。
表1加热分区表
加热面积m2
分区规定
可以不分区
不少于2个区
5.3.2有效加热面积与公称值的偏差应小于5%。1.5~3
不少于4个区
5.3.3加热装置应具有上下、左右移动功能,移动灵活,不应有卡阻和异响。3以上
不少于6个区
5.3.4加热装置应具有防烫伤防护装置或措施,操作人员四肢和头部可接触的表面温度不大于70℃。5.3.5微波加热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a)加热装置的微波泄漏限值和防护应符合GB5959.6的规定;b)连续加热18min,微波功率衰减率平均值不大于10%。5.3.6红外线加热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a)燃气罐(箱)应符合GB150的规定,且应设有压力自动报警装置,紧急断气开关和完善的安全防火、防爆措施;
b)燃烧器应符合GB/T19839的要求;c)燃气供给系统应符合GB19344的要求。5.4沥青混合料加热装置
5.4.1出料应方便可靠,容积在1m2以上时应具有自动出料机构。5.4.2加热箱温降率应不大于6.7℃/h。5.4.3料仓下料过程中不得出现起拱、堆积现象。5.4.4加热完成后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均匀性应不大于50℃,最高局部温度应不大于230℃。5.5压实装置
5.5.1压实设备的固定装置操作应方便、可靠。5.5.2压实设备应工作可靠,满足使用要求。5.6乳化沥青喷洒装置
5.6.1应能保证乳化沥青喷洒均匀成雾状,无明显流线,无堵塞现象。5.6.2乳化沥青喷洒装置应能清洗。5.6.3应具有自动加热及保温功能。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应符合GB/T3766的要求。5.8安全
5.8.1养护车应具有保证安全运输转移的加热装置锁紧机构。5.8.2养护车应配备施工时引导道路车辆行驶方向的指示装置,符合JTGH30一2004的规定。3
JB/T9727—-2011
5.8.3养护车应设有施工警示信号,符合JTGH30一2004的规定。5.8.4养护车应设有倒车监视装置。6试验方法
试验文件
养护车试验时应具备的技术资料:a)样机出厂验收技术条件及检验合格证书;b)样机设计技术参数;
c)试验样机主要零部件图样;
d)试验样机的底盘、关键元器件的性能试验报告或产品合格证明。6.2试验仪器
必须经过国家法定机构检定并在其有效周期内。试验精度
对各种直接测量参数,若无特殊说明,均取三次测量平均值。测量精度要求见表2。表2测量精度要求
试验场地
测量参数
微波泄漏
6.4.1定置试验场地和行驶性能试验场地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要求。精度要求
±1μW/cm2
6.4.2加热试验路面选择JTGF40中规定的AC-13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平整度为每平方米不大于2cm。6.5试验气候条件
试验气候条件应为:
a)海拔≤3000m;
b)环境温度为(10~40)℃;
c)无雨雪天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0%;d)风速不大于3m/s。
6.6外形尺寸的测定
按照GB/T12673的规定进行,结果记入表A.1中。整机质量及前、后桥承载质量的测定6.7
按照GB/T12674的规定进行。
6.8重心位置的测定
按照GB/T12538的规定进行,结果记入表A.2中。6.9定型试验
6.9.1由国家指定的专用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6.9.2定型试验按QC/T252要求进行。6.10运行安全试验
按GB7258的规定进行。
6.11制动系统结构与性能试验
按GB12676的规定进行。
6.12噪声试验
JB/T9727—-2011
6.12.1机外辐射噪声测定按照GB/T25612、GB/T25614和GB/T13802的规定进行。6.12.2司机位置处噪声测定按照GB/T25613和GB/T25615的规定进行。6.12.3汽车行驶噪声的测定按照GB1495的规定进行。6.13路面加热深度试验
起动沥青路面加热装置对沥青路面按照设定时间进行加热,以图1所示五个位置点为圆心,挖掘半径不大于40mm的区域,边挖边测量温度。当温度不小于100℃时,测量该坑底部到路面的距离,计算五个位置测量结果的平均值,结果填入表A.3中。6.14路面整体加热均匀性试验
起动沥青路面加热装置对沥青路面按照设定时间进行加热,挖坑测量试验路面内部温度。分别测量以图1所示五个位置点为圆心,半径不大于40mm、深度(30~55)mm的范围内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该测试在加热停止4min内完成,然后计算五个位置最高温度平均值、最低温度平均值和平均温度,记入表A.4中。取三次试验结果平均值,得到最高温度平均值、最低温度平均值和平均温度,通过公式(1)公式(2)计算整体加热均匀性:AT,=Tmax-Tm
AT2=Tm-Tmi
式中:
△T一最高温度与平均温度的差,单位为摄氏度(℃);△T最低温度与平均温度的差,单位为摄氏度(℃);Tmax
一最高温度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一最低温度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Tmin
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m
结果记入表A.5中。
6.15路面加热表面最高温度试验(1)
起动沥青路面加热装置对沥青路面按照设定时间进行加热,加热结束后迅速移开沥青路面加热装置,在10s内用热成像仪或红外测温仪测量路表面温度,结果记入表A.6中。6.16路面加热装置温度试验
起动沥青路面加热装置对沥青路面按照设定时间进行加热,加热结束后20s测量加热装置上人体头部和四肢可接触部位温度,结果记入表A.7中。6.17加热面积试验
起动沥青路面加热装置对沥青路面按照设定时间进行加热,加热结束后测量加热区域内沥青混合料温度,测量温度不低于100℃的区域长度和宽度,加热面积按公式(3)计算:S=LXW..
式中:
S加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3)
JB/T9727—2011
温度不低于100℃的区域长度,单位为米(m);一温度不低于100℃的区域宽度,单位为米(m)。W-
与公称值误差按公式(4)计算:AS=| (So-S) /SoI ×100%
式中:
AS-———加热面积偏差;
So-加热面积公称值,单位为平方米(m)。结果记入表A.8中。
6.18微波加热方式试验
6.18.1微波功率衰减试验
试验过程为:
a)使用水作为负载,水池或水箱的长宽尺寸大于加热装置,水深30cm以上。b)工作时应保证屏蔽良好。
c)在高压变压器输入端(低压侧)串接电参数测试仪,连续加热18min,在任意选择n个正常工作的单个磁控管回路进行测量,微波功率衰减率β按公式(5)计算:1 Pal-Pn2
n台Pa
式中:
测试正常工作磁控管回路的样本个数(n≥3),单位为个;Pn-一第n个样本正常工作第1分钟的输入功率,单位为瓦(W);Pn2一一在本次试验中,连续加热第18分钟时记录的第n个样本的输入功率,单位为瓦(W)。试验结果记入表A.9中。
6.18.2微波泄漏试验
加热装置微波泄漏的试验方法按GB5959.6--2008中6.2、6.3的规定进行。6.19沥青混合料加热箱保温试验(5)
沥青混合料加热结束后,打开加热箱盖,从加热箱顶部插入5支热电偶,插入深度为200mm。其中1支热电偶插在加热箱中心位置,其余4支热电偶分布在加热箱四周,分别距侧壁100mm,盖好加热箱。记录5支热电偶的温度,取平均值作为初始温度。4h后再次记录5支热电偶的温度,取平均值,按照公式(6)计算温降率:
T=(T-To)/4 h...
式中:
T-温降率,单位为摄氏度每小时(℃/h);Ti沥青混合料4h后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o--沥青混合料初始温度,单位为摄氏度(℃)。结果记入表A.10中。
6.20沥青混合料加热箱加热均匀性试验(6)
沥青混合料加热结束后,打开加热箱盖,从加热箱顶部插入5支热电偶,插入深度为200mm。其中1支热电偶插在加热箱中心位置,其余4支热电偶分布在加热箱四周,分别距侧壁100mm。记录5支热电偶温度并计算平均值,按照公式(7)、公式(8)计算加热均匀性:ATa=Tmax1-Tm1
△T=Tml-Tmin
式中:
最高温度与平均温度的差,单位为摄氏度(℃);ATa
最低温度与平均温度的差,单位为摄氏度(℃);AT
-最高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min——最低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m!
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结果记入表A.11中。
6.21沥青混合料加热箱加热最高温度试验JB/T9727—2011
沥青混合料加热结束后,打开加热箱盖,用铠装热电偶测量加热箱内沥青混合料任意点温度,结果记入表A.12中。
6.22乳化沥青喷洒效果试验
乳化沥青存储罐装满(30土5)℃乳化沥青,开启喷洒系统,将喷枪头部抬至离地面500mm处并垂直向地面进行10s喷洒,查看雾化效果并测量圆的直径,结果填入表A.13中。7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养护车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2出厂检验
7.2.1养护车必须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逐台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全部合格时,判定该产品合格并签发产品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7.2.2出厂检验项目见表3。
3出厂检验项目表
外观油漆均匀、光亮
流体系统无渗漏
5.6.25.6.3
7.3型式检验
7.3.1进行型式检验的样机为一台,应是出厂检验的合格产品。7.3.2凡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产品试制定型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b)产品停产三年后,恢复生产时;c)正常生产产量累计300辆时;试验方法
检查,6.15
检查,6.16
d)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7.3.3检验项目应包括第5章全部内容。7.3.4判定规则:经检验,养护车未达到5.1.2~5.1.9、5.2、5.3.45.3.6、5.8中任何-条的要求,或未达到本标准其他要求三条以上者,则产品定为不合格。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34914—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9727—2011
代替JB/T9727--2001
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
综合养护车
Road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machinery equipment-Syndromemaintenancetruck
2011-12-20发布
201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
一般要求
主要性能..
沥青路面加热装置
沥青混合料加热装置.
压实装置
乳化沥青喷洒装置
液压系统
安全.
试验方法…
试验文件
试验仪器..
试验精度.
试验场地。
试验气候条件,
外形尺寸的测定.
整机质量及前、后桥承载质量的测定重心位置的测定
定型试验,
运行安全试验.
制动系统结构与性能试验
噪声试验
路面加热深度试验
路面整体加热均匀性试验.
路面加热表面最高温度试验
路面加热装置温度试验
加热面积试验,
微波加热方式试验
沥青混合料加热箱保温试验
沥青混合料加热箱加热均匀性试验目
沥青混合料加热箱加热最高温度试验乳化沥青喷洒效果试验
7检验规则
JB/T9727---2011
JB/T9727-2011
检验分类.
7.2出厂检验.
7.3型式检验..
8标志、随机文件、使用信息,
8.1标志.
8.2随机文件,
8.3使用信息
附录A(资料性附录)综合养护车试验记录表图1加热区域示意图
加热分区表.
测量精度要求
表3出厂检验项目表.
整机外形尺寸测定记录表
重心位置测定记录表
加热深度测定记录表
整体加热均匀性试验记录表,
整体加热均匀性试验记录表,
路面加热表面最高温度试验记录表,路面加热装置温度试验记录表
加热面积测定记录表,
微波功率衰减试验记录表.
沥青混合料加热箱保温试验记录表沥青混合料加热箱加热均匀性试验记录表沥青混合料加热箱加热最高温度试验记录表喷洒试验记录表.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JB/T9727—201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代替JB/T9727-2001《综合养路车试验方法》,与JB/T9727—200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增加了目次:
增加了附录,试验表格统一收录在附录中;-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变更;
-总则内容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试验场地和试验气候条件;4.1改为6.6外形尺寸的测定;
-4.2改为6.7整机质量及前、后桥承载质量的测定;-4.3改为6.8重心位置的测定;
-4.4改为6.9定型试验;
-4.5改为6.10运行安全试验;
-4.6改为6.11制动系统结构与性能试验:-4.7改为6.12噪声试验;
4.8改为6.13路面加热深度试验;-4.9改为6.14路面整体加热均匀性试验;-4.10改为6.15路面加热表面最高温度试验;-4.11改为6.16路面加热装置温度试验;-4.12改为6.17加热面积试验;
4.13改为6.18微波加热方式试验;4.14改为6.19沥青混合料加热箱保温试验;-4.15改为6.20沥青混合料加热箱加热均匀性试验:-4.16改为6.21沥青混合料加热箱加热最高温度试验;-增加了6.22乳化沥青喷洒效果试验。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28)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苏淮安威拓公路养护设备有限公司、长安大学、深圳市华测检测有限公司、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北京建研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天琦、王元柱、郭冰、王维彪、焦生杰、王斌辉、蒋慧、敖勇海。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B/T9727-1999、JB/T9727—2001。1范围
综合养护车
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3
JB/T9727—2011
本标准规定了综合养护车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随机文件、使用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养护车(以下简称养护车)。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50钢制压力容器
GB1495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
GB/T3766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4785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5959.6一2008电热装置的安全第6部分:工业微波加热设备的安全规范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11567.1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GB11567.2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GB/T12538
两轴道路车辆重心位置的测定
GB/T12673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GB/T12674
GB12676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工程机械辐射噪声测量的通用方法GB/T13802
汽车和挂车号牌板(架)及其位置GB15741
GB16710
GB19344
工程机械噪声限值
在用燃气汽车燃气供给系统泄漏安全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GB/T19839
GB/T25612
GB/T25613
GB/T25614
GB/T25615
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土方机械声功率级的测定定置试验条件土方机械司机位置发射声压级的测定定置试验条件土方机械声功率级的测定动态试验条件土方机械司机位置发射声压级的测定动态试验条件JB/T5957综合养护车术语
JTGH30—200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QC/T252
3术语和定义Www.bzxZ.net
JB/T595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JB/T9727—2011
加热面积heatingarea
满足施工温度的最大单次加热面积。3.2
加热深度heatingdepth
加热面积内达到规定施工温度的点至路表面垂直距离的平均值。3.3
整体加热均匀性overallheatinghomogeneity加热面积和加热深度位置范围内,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与平均温度之间的差。3.4
平均温度
average temperature
加热面积和加热深度位置范围内,以图1所示五个位置点为圆心,半径不大于40mm、深度为(30~55)mm的范围内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平均值。W
说明:
-路面加热装置的长度;
4分类
一路面加热装置的宽度。
图1加热区域示意图
养护车按加热方式分为以下两类:红外加热式养护车;
微波加热式养护车。
5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外购、外协、自制零部件必须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图样的要求。5.1.2养护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应符合GB1589的规定。5.1.3养护车号牌板及其安装位置应符合GB15741的规定。5.1.4养护车作业时噪声应符合GB16710的规定。5.1.5养护车加速行驶车外允许噪声应符合GB1495的规定。5.1.6养护车运行安全应符合GB7258的规定。5.1.7养护车制动系统结构和性能应符合GB12676的规定。2
JB/T 9727—2011
5.1.8养护车侧面防护应符合GB11567.1的规定;后下部安全防护应符合GB11567.2的规定。5.1.9养护车外部照明及信号装置的数量、安装位置应符合GB4785的规定。5.1.10从底盘获取动力时,取力机构应不影响底盘安全行驶。5.2主要性能
5.2.1正常施工条件下,路面加热深度不得小于60mm。5.2.2路面整体加热均匀性不应超过50℃。5.2.3路面加热时不应有明火。
5.2.4路面加热后的混合料无明显烧焦、老化现象,表面最高温度应不大于230℃。5.3沥青路面加热装置
5.3.1沥青路面加热装置应具有分区加热功能,每个区可独立加热,也可任意组合加热,并满足表1要求。
表1加热分区表
加热面积m2
分区规定
可以不分区
不少于2个区
5.3.2有效加热面积与公称值的偏差应小于5%。1.5~3
不少于4个区
5.3.3加热装置应具有上下、左右移动功能,移动灵活,不应有卡阻和异响。3以上
不少于6个区
5.3.4加热装置应具有防烫伤防护装置或措施,操作人员四肢和头部可接触的表面温度不大于70℃。5.3.5微波加热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a)加热装置的微波泄漏限值和防护应符合GB5959.6的规定;b)连续加热18min,微波功率衰减率平均值不大于10%。5.3.6红外线加热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a)燃气罐(箱)应符合GB150的规定,且应设有压力自动报警装置,紧急断气开关和完善的安全防火、防爆措施;
b)燃烧器应符合GB/T19839的要求;c)燃气供给系统应符合GB19344的要求。5.4沥青混合料加热装置
5.4.1出料应方便可靠,容积在1m2以上时应具有自动出料机构。5.4.2加热箱温降率应不大于6.7℃/h。5.4.3料仓下料过程中不得出现起拱、堆积现象。5.4.4加热完成后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均匀性应不大于50℃,最高局部温度应不大于230℃。5.5压实装置
5.5.1压实设备的固定装置操作应方便、可靠。5.5.2压实设备应工作可靠,满足使用要求。5.6乳化沥青喷洒装置
5.6.1应能保证乳化沥青喷洒均匀成雾状,无明显流线,无堵塞现象。5.6.2乳化沥青喷洒装置应能清洗。5.6.3应具有自动加热及保温功能。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应符合GB/T3766的要求。5.8安全
5.8.1养护车应具有保证安全运输转移的加热装置锁紧机构。5.8.2养护车应配备施工时引导道路车辆行驶方向的指示装置,符合JTGH30一2004的规定。3
JB/T9727—-2011
5.8.3养护车应设有施工警示信号,符合JTGH30一2004的规定。5.8.4养护车应设有倒车监视装置。6试验方法
试验文件
养护车试验时应具备的技术资料:a)样机出厂验收技术条件及检验合格证书;b)样机设计技术参数;
c)试验样机主要零部件图样;
d)试验样机的底盘、关键元器件的性能试验报告或产品合格证明。6.2试验仪器
必须经过国家法定机构检定并在其有效周期内。试验精度
对各种直接测量参数,若无特殊说明,均取三次测量平均值。测量精度要求见表2。表2测量精度要求
试验场地
测量参数
微波泄漏
6.4.1定置试验场地和行驶性能试验场地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要求。精度要求
±1μW/cm2
6.4.2加热试验路面选择JTGF40中规定的AC-13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平整度为每平方米不大于2cm。6.5试验气候条件
试验气候条件应为:
a)海拔≤3000m;
b)环境温度为(10~40)℃;
c)无雨雪天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0%;d)风速不大于3m/s。
6.6外形尺寸的测定
按照GB/T12673的规定进行,结果记入表A.1中。整机质量及前、后桥承载质量的测定6.7
按照GB/T12674的规定进行。
6.8重心位置的测定
按照GB/T12538的规定进行,结果记入表A.2中。6.9定型试验
6.9.1由国家指定的专用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6.9.2定型试验按QC/T252要求进行。6.10运行安全试验
按GB7258的规定进行。
6.11制动系统结构与性能试验
按GB12676的规定进行。
6.12噪声试验
JB/T9727—-2011
6.12.1机外辐射噪声测定按照GB/T25612、GB/T25614和GB/T13802的规定进行。6.12.2司机位置处噪声测定按照GB/T25613和GB/T25615的规定进行。6.12.3汽车行驶噪声的测定按照GB1495的规定进行。6.13路面加热深度试验
起动沥青路面加热装置对沥青路面按照设定时间进行加热,以图1所示五个位置点为圆心,挖掘半径不大于40mm的区域,边挖边测量温度。当温度不小于100℃时,测量该坑底部到路面的距离,计算五个位置测量结果的平均值,结果填入表A.3中。6.14路面整体加热均匀性试验
起动沥青路面加热装置对沥青路面按照设定时间进行加热,挖坑测量试验路面内部温度。分别测量以图1所示五个位置点为圆心,半径不大于40mm、深度(30~55)mm的范围内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该测试在加热停止4min内完成,然后计算五个位置最高温度平均值、最低温度平均值和平均温度,记入表A.4中。取三次试验结果平均值,得到最高温度平均值、最低温度平均值和平均温度,通过公式(1)公式(2)计算整体加热均匀性:AT,=Tmax-Tm
AT2=Tm-Tmi
式中:
△T一最高温度与平均温度的差,单位为摄氏度(℃);△T最低温度与平均温度的差,单位为摄氏度(℃);Tmax
一最高温度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一最低温度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Tmin
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m
结果记入表A.5中。
6.15路面加热表面最高温度试验(1)
起动沥青路面加热装置对沥青路面按照设定时间进行加热,加热结束后迅速移开沥青路面加热装置,在10s内用热成像仪或红外测温仪测量路表面温度,结果记入表A.6中。6.16路面加热装置温度试验
起动沥青路面加热装置对沥青路面按照设定时间进行加热,加热结束后20s测量加热装置上人体头部和四肢可接触部位温度,结果记入表A.7中。6.17加热面积试验
起动沥青路面加热装置对沥青路面按照设定时间进行加热,加热结束后测量加热区域内沥青混合料温度,测量温度不低于100℃的区域长度和宽度,加热面积按公式(3)计算:S=LXW..
式中:
S加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3)
JB/T9727—2011
温度不低于100℃的区域长度,单位为米(m);一温度不低于100℃的区域宽度,单位为米(m)。W-
与公称值误差按公式(4)计算:AS=| (So-S) /SoI ×100%
式中:
AS-———加热面积偏差;
So-加热面积公称值,单位为平方米(m)。结果记入表A.8中。
6.18微波加热方式试验
6.18.1微波功率衰减试验
试验过程为:
a)使用水作为负载,水池或水箱的长宽尺寸大于加热装置,水深30cm以上。b)工作时应保证屏蔽良好。
c)在高压变压器输入端(低压侧)串接电参数测试仪,连续加热18min,在任意选择n个正常工作的单个磁控管回路进行测量,微波功率衰减率β按公式(5)计算:1 Pal-Pn2
n台Pa
式中:
测试正常工作磁控管回路的样本个数(n≥3),单位为个;Pn-一第n个样本正常工作第1分钟的输入功率,单位为瓦(W);Pn2一一在本次试验中,连续加热第18分钟时记录的第n个样本的输入功率,单位为瓦(W)。试验结果记入表A.9中。
6.18.2微波泄漏试验
加热装置微波泄漏的试验方法按GB5959.6--2008中6.2、6.3的规定进行。6.19沥青混合料加热箱保温试验(5)
沥青混合料加热结束后,打开加热箱盖,从加热箱顶部插入5支热电偶,插入深度为200mm。其中1支热电偶插在加热箱中心位置,其余4支热电偶分布在加热箱四周,分别距侧壁100mm,盖好加热箱。记录5支热电偶的温度,取平均值作为初始温度。4h后再次记录5支热电偶的温度,取平均值,按照公式(6)计算温降率:
T=(T-To)/4 h...
式中:
T-温降率,单位为摄氏度每小时(℃/h);Ti沥青混合料4h后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o--沥青混合料初始温度,单位为摄氏度(℃)。结果记入表A.10中。
6.20沥青混合料加热箱加热均匀性试验(6)
沥青混合料加热结束后,打开加热箱盖,从加热箱顶部插入5支热电偶,插入深度为200mm。其中1支热电偶插在加热箱中心位置,其余4支热电偶分布在加热箱四周,分别距侧壁100mm。记录5支热电偶温度并计算平均值,按照公式(7)、公式(8)计算加热均匀性:ATa=Tmax1-Tm1
△T=Tml-Tmin
式中:
最高温度与平均温度的差,单位为摄氏度(℃);ATa
最低温度与平均温度的差,单位为摄氏度(℃);AT
-最高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min——最低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m!
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结果记入表A.11中。
6.21沥青混合料加热箱加热最高温度试验JB/T9727—2011
沥青混合料加热结束后,打开加热箱盖,用铠装热电偶测量加热箱内沥青混合料任意点温度,结果记入表A.12中。
6.22乳化沥青喷洒效果试验
乳化沥青存储罐装满(30土5)℃乳化沥青,开启喷洒系统,将喷枪头部抬至离地面500mm处并垂直向地面进行10s喷洒,查看雾化效果并测量圆的直径,结果填入表A.13中。7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养护车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2出厂检验
7.2.1养护车必须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逐台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全部合格时,判定该产品合格并签发产品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7.2.2出厂检验项目见表3。
3出厂检验项目表
外观油漆均匀、光亮
流体系统无渗漏
5.6.25.6.3
7.3型式检验
7.3.1进行型式检验的样机为一台,应是出厂检验的合格产品。7.3.2凡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产品试制定型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b)产品停产三年后,恢复生产时;c)正常生产产量累计300辆时;试验方法
检查,6.15
检查,6.16
d)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7.3.3检验项目应包括第5章全部内容。7.3.4判定规则:经检验,养护车未达到5.1.2~5.1.9、5.2、5.3.45.3.6、5.8中任何-条的要求,或未达到本标准其他要求三条以上者,则产品定为不合格。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
- QB/T4837-2015 房间空调器用节流阀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CB/T3154-2011 船用柴油机振动测量方法
- QB/T4892-2015 冷冻调制食品检验规则
- QB/T1998-2015 栗(豆)羊羹
- CECS23-1990 钢货架结构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 EJ/T1027.1-1996 压水堆核电厂核岛机械设备焊接规范 焊接材料的验收
- NB/T20194-2012 压水堆核电厂辐射屏蔽设计准则
- QB/T4191-2011 多功能活动伸展机械装置
- SH/T3507-2011 石油化工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QX/T208-2013 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遥测遥控数据格式规范
- QDXHDL0003-2016 蜀海(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固态调味料
- JB/T8734.2-2012 额定电压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 第2部分:固定布线用电缆电线
- FZ/T98018-2018 纺织品标准光源箱
- JB/T20072-2011 离心制粒包衣机
- QB/T4891-2015 冷冻调制食品技术规范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