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其他行业标准】 铝用预焙阳极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仪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8-26 16:13:19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S/T 965-2014

  • 标准名称:

    铝用预焙阳极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仪

  •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 英文名称:

    Determinator for the reactivity to carbon dioxide of prebaked anodes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aluminium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14-10-14
  • 实施日期:

    2015-04-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pdf .zip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化工技术>>化工产品>>71.100.10铝生产用材料
  • 中标分类号:

    建材>>炭素材料>>Q52炭素材料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16页
  • 标准价格:

    18.0
  • 出版日期:

    2015-04-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方炯、冯绍杰、仓向辉、于易如、高守磊、陈洪
  • 起草单位:

    北京英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相关标签:

    铝用 预焙 阳极 二氧化碳 反应 测定仪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铝用预焙阳极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仪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铝用预焙阳极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仪。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英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山东晨阳新型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炯、冯绍杰、仓向辉、于易如、高守磊、陈洪。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10066.1 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部分
GB/T10066.4 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 第4部分:间接电阻炉
GB/T13306 标牌
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YS/T63.12—2006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2部分:预焙阳极 CO2 反应性的测定 质量损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71.10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9652014
铝用预焙阳极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仪Determinatorforthereactivity to carbondioxideof prebakedanodesusedintheproductionofaluminium2014-10-1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5-04-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英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YS/T965—2014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山东晨阳新型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炯、冯绍杰、仓向辉、于易如、高守磊、陈洪,I
1范围
铝用预焙阳极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仪YS/T965—2014
本标准规定了铝用预焙阳极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仪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铝用预焙阳极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仪。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10066.1
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部分GB/T10066.4
GB/T13306
GB/T13384
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第4部分:间接电阻炉标牌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YS/T63.12—2006
3设备原理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设备原理采用YS/T63.12—2006的规定4技术要求
仪器组成
主要部分
第12部分:预焙阳极CO2反应性的测定质量损
仪器由测试部分、升降部分、电气控制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1
YS/T965—2014
说明:
测试部分;
一升降部分;
一电气控制部分。
测试部分
图1炭块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仪组成示意图测试部分由加热炉、进气管、预热管、料盘、热电偶、炉盖组成,如图2所示。说明:
加热炉;
进气管;
预热管;
4——料盘;
一热电偶;
一炉盖。
图2炭块二氧化碳反应性测试部分结构示意图4.1.2.2加热炉
用来给试样加热,底部应采用封闭结构,只留进气孔。4.1.2.2.1
4.1.2.2.2
发热元件应易于更换。
YS/T965—2014
3最高加热温度≥1000℃;工作区高度≥120mm直径≥140mm;炉膛尺寸为170mm×4.1.2.2.3
400mm。
4.1.2.2.4工作区的温度均匀度士6℃;温度稳定度士1℃;控温偏差士2℃。5炉膛内胆:由GH600、0Cr25Ni20或具有同等耐热性及耐氧化性的材料制成,对炉丝起保护4.1.2.2.5
作用,同时对试验部分起封闭作用。为保证发热效率和减少热量滞后,发热元件与炉腔之间的距离应小于4mm。
4.1.2.3进气管
由石英、耐高温陶瓷或耐热钢制成。4.1.2.4预热管
用陶瓷制成,对通人炉膛内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预热4.1.2.5料盘
用来放置样品和收集产生的灰尘,由GH600、0Cr25Ni20或具有同等耐热性及耐氧化性的材料制成,料盘为直径(156士1)mm的盘状,中间隔开,可以一次放两件样品,沿高22mm。4.1.2.6
热电偶
热电偶采用N型,工作量程为0℃1000℃,I级精度,或具有同等测温精度的其他型号热电偶。应使用检定合格的热电偶。
4.1.2.7炉盖
用来封闭炉膛,并固定料盘、热电偶。在醒目处标不易脱落的高温警告标志。为保证炉膛保温效果,炉盖应设计自适应机构,使炉盖下降到炉体上后能够完全接触,4.1.3升降部分
升降部分主要由气缸或电机与直线导轨构成。应能匀速平稳地将炉盖及料盘由上至下放入加热炉的恒温区中间;取样时,应能匀速平稳地将试样架由下至上取出。4.1.4电气控制部分
电气控制部分技术要求
电气控制部分应安装在封闭的箱体内制成控制柜,控制柜通过导线与外部连接。技术要求如下:控制方式:可采用自动或手动控制;a)
操作控制方式:采用触摸屏或机械按键;c)
宜选用耐高温电缆,所有电缆应标有明显线号;d)
主回路和控制回路对地绝缘电阻不得小于0.5Mα。4.1.4.2
控温元件
温控器:控制加热炉温度,精度0.1级。3
YS/T965—2014
3控制面板显示功能
实时显示测温点温度和试验步骤。4.1.4.4安全保护
仪器要有漏电保护功能和超温保护功能,并且要求控温异常时仪器能自动停止加热。4.1.4.5气动控制
4.1.4.5.1减压阀及压力表:准确度等级不大于1.5级,量程为0MPa~1MPa。安装前应送到相关部门检定,合格后再安装。工作时,应调节二氧化碳气压到0.2MPa,并能在试验过程中稳定在(0.2土0.02)MPa。
4.1.4.5.2气体流量计:流量计工作压力不小于0.2MPa,准确度等级不低于4%,量程不低于250L/h。安装前应送到相关部门检定,合格后再安装。在试验过程中稳定在(200士6)L/h。4.2测定仪能耗指标
试验用电单耗
设备在单次试验的整个试验周期内所消耗的电能。试验用电单耗d,<13kW·h,4.2.2炉体表面温升
加热炉在960℃的热稳定状态时,炉体外表面指定范围内任意点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炉体表面温升80℃。
升温时间
在额定电压下,经过充分干燥,从冷态加热到960℃的时间。升温时间≤90min。空炉损耗功率比
空炉损耗功率和额定功率的比值,要求≤27%。4.3仪器工作环境条件
不能在有强烈震动的场合(如带有大型电机、振动成型机或风机的厂房、有大型运输车的公路旁等)进行试验。
5检测方法
5.1工作区温场
5.1.1工作区位置选择原则:试验时试样位于工作区中央。5.1.2测量温度为550℃和960℃。5.1.3加热炉工作区的温度均匀度、稳定度的测量和计算按GB/T10066.4的有关规定执行。5点测温点分别位于工作区垂直中心上的上、中、下3点以及对角线右上角和左下角,测温点位置如图3所示。4
控温点
图3测温点位置示意图
控温偏差用5.1.3中控温点C上所测得的温度按式(1)计算:pe=
式中:
控温偏差,单位为摄氏度(℃);9。——控温偶测得的温度读数修正后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9,——试验温度(550℃和960℃),单位为摄氏度(℃)。5测试报告格式参见附录A。
5.2热电偶安装位置
YS/T965—2014
单位为毫米
(1)
将装有试样的料盘悬挂于挂钩上,测量热电偶测温端距试样上表面的距离。要求测温端距试样上表面为(10士0.5)mm。
二氧化碳压力及流量
将测定仪与合格的二氧化碳气源连接,将压力表显示值调整为0.2MPa,流量计显示值调整为200L/h。观察5min,压力波动需不大于士0.02MPa,流量波动需不大于士6L/h。5.4测定仪能耗指标
测试工况
测试应在仪器处于正常试验工况下进行。2测试时间
检测测试时间为一个试验周期。5
YS/T965—2014
测试仪表
监测使用的仪表应满足监测项目的要求,仪表应完好,并应在检定周期内,其精度应符合GB/T10066.1的有关规定。
试验用电单耗
在一个试验周期内装置所消耗电量的总和W即试验用电单耗。5.4.5炉体表面温升
炉体表面温升的测定按GB/T10066.4的有关规定执行。5.4.6升温时间
空炉升温时间的测定和计算按GB/T10066.4的有关规定执行。5.4.7
空炉损耗功率比
空炉损耗功率和额定功率的测量和计算按GB/T10066.4的有关规定执行。5.5
试运行
按YS/T63.12一2006的规定检测测定仪的试验测试方法和测试精度。检验规则
检查与验收
6.1.1仪器应由供方进行检验,保证仪器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出具质量证明书。6.1.2需方可对收到的仪器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与本标准的规定不符时,应以书面形式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出厂检验
每台仪器出厂前必须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见表1,参考项目参见附录B。全部出厂检验项目合格后应挂合格证。
检验项目
热电偶
压力表
型号:
生产商:
技术参数:
型号:
生产商:
技术参数:
符合技术参数
没有瑕疵
检定证书
符合技术参数
没有瑕症
检定证书
检验项目
气体流量计
能耗指标
工作区温场
电气柜
生产部门程序文件
试运行
型号:
生产商:
技术参数:
试验用电单耗
炉体表面温升
升温时间
空炉损失功率比
炉温均匀度
炉温稳定度
控温偏差
布线整齐、牢固
元器件安装可靠
表1(续)
符合技术参数
没有瑕症
检定证书
外接插座符合电气要求
脚轮牢靠
提醒标识明显
铭牌合格
各部分没有安装残留垃圾
检验报告完整有效
试验报告完整有效
计量元件证书齐全
产品及元件合格证齐全
各项操作键控制功能正常
升降部分运行正常
热电偶安装牢固不松动
20℃升到960℃运行稳定
控制程序符合标准
测量精密度
检验结果的判定
YS/T965—2014
需方可对表1中热电偶、压力表、气体流量计、工作区温场、试运行项目进行复验,任一项不合格时则判该仪器为不合格品。
YS/T965—2014
7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7.1标志
在开关外罩明显位置应安装仪器的标牌,其要求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标牌上应有如下内容:
仪器名称;
仪器型号;
功率;
电压;
频率;
仪器重量;
本标准编号;
制造厂名称;
出厂日期;
仪器编号。
包装、运输、储存
仪器的包装应符合GB/T6388、GB/T13384的规定。产品应附质量证明书,其上注明:a)
供方名称、商标;
产品名称、编号和出厂日期;
出厂检验报告;
使用维护说明书;
本标准编号。
仪器运输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重压撞击,避免雨雪直接淋袭。仪器储存时,应使用塑料布盖好,应保证箱装件和裸装包扎件不受损坏和腐蚀。保证期
在用户妥善保管和合理安装、正确使用的条件下,质量保证期为自使用之日起12个月,但不超过自发货日算起18个月。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加热炉工作区温场测试报告格式加热炉工作区温场的测试报告格式见表A.1。表A.1
加热炉工作区温场测试报告
仪器名称
仪器编号
生产厂商
客户名称
测温点
平均值/℃
修正后温度/℃
最大值:
控温点C
修正后温度/℃
温度均匀度:9+=免费标准bzxz.net
温度稳定度:0+-
控温偏差:e=
550℃结果判定
测温点
平均值/℃
修正后温度/℃
最大值:
控温点C
修正后温度/℃
温度均匀度:3+=
温度稳定度:0+\=
控温偏差:pe
960℃结果判定
结果判定
平均值9,:
平均值9,:
550℃
规格型号
测试时间
测试温度
测试人员
最小值ain:
最大值%:
结果判定:
结果判定:
结果判定:
960℃
最小值9:
最大值%:
结果判定:
结果判定:
结果判定:
YS/T965-2014
550℃、960℃
最小值9:
最小值: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YS/T 965-2014铝用预焙阳极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仪
YS/T 965-2014铝用预焙阳极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仪
YS/T 965-2014铝用预焙阳极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仪
YS/T 965-2014铝用预焙阳极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仪
YS/T 965-2014铝用预焙阳极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仪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
  • 行业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