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纺织行业标准(FZ) >>
- FZ/T 95013-2021 平网印花机

【FZ纺织行业标准】 平网印花机
- FZ/T95013-2021
- 现行
标准号:
FZ/T 95013-2021
标准名称:
平网印花机
标准类别:
纺织行业标准(FZ)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4.94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FZ/T 95013-2021.
1范围
FZ/T 95013规定了平网印花机的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机织、针织和非织造的棉、毛、麻、丝、化纤及其混纺织物印花用的平网印花机。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5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 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5226.1—2019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7111.7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7部分:染整机械
GB/T 17626.4—201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780.7纺织机械安全要求第7部分:染整机械
FZ/T 90001纺织机械产品包装
FZ/T 90074纺织机械产品涂装
FZ/T 90089.1纺织机械铭牌型式.尺寸及技术要求FZ/T 90089.2纺织机械铭牌内容
3参数
参数见表1。
5试验方法
5.1检验方法
5.1.1对花精度(4.2.1),按以下方法进行测量:选择两个相邻印花单元并各固定一个角铁,先在第一个印花单元角铁处的导带上贴一记号纸,并按角铁在其上划垂直线。当导带上的标记移到后一个印花单元时,根据垂直线校正其上的固定角铁,以后在导带上另贴一记号纸,使它移动到这两个印花单元的固定角铁处,并分别按角铁在所贴记号纸上划垂直线,用带标尺的放大镜测量这两个位置的垂直线的相对误差,或用视觉识别系统检测。
5.1.2织物在印花幅宽范围内的印制色差(4.2.2),按GB/T 250--2008的规定用灰色样卡评定。
5.1.3导带工作温度(4.2.4.1),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
5.1.4导带定负荷伸长率(4.2.4.2),按以下方法进行测量:在导带上分别取3个试样(其中一个应为接口试样),尺寸为250 mm(经)×25 mm(纬)。试样一端装夹在拉力试验机的夹持器上,在夹持器另一端施加负荷125 N(相当于5 N/mm),夹持点和加载点的两测量标记相距200 mm,以1 h后测量标记的长度变化值,求出定负荷伸长率Ⅰ: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95013-—2021
代替FZ/T95013—2011
平网印花机
Flatscreenprintingmachine
2021-04-1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1-07-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FZ/T95013—2021
本标准代替FZ/T95013—2011《平网印花机》,与FZ/T95013—201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参数(见表1,2011年版的表1);修改了对花精度(见4.2.1,2011年版的4.2.1);修改了伺服电机传动导带定负荷伸长率(见4.2.4.2,2011年版的4.2.4.2);修改了印花导带厚度和厚度公差(见4.2.4.3.1,2011年版的4.2.4.3.1);-增加了印花导带宽度方向二侧的周长差(见4.2.4.3.3);增加了印花导带洗涤的要求(见4.2.4.7);修改了烘房内左、中、右温度差(见4.3.3,2011年版的4.3.3);-删除了液压和推进系统(见2011年版的4.6);删除了电器设备的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和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见2011年版的4.7.2,4.7.3);
修改了导带定负荷伸长变化率取样方法(见5.1.4,2011年版的5.1.4);修改了出厂检验(见6.2,2011年版的6.2)。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纺纱、染整机械分技术委员会(SAC/TC215/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州惠盛机械有限公司、无锡纺织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估龙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德高印染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纺织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连云港鹰游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小太阳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自明、李立平、李惟、马公书、张斯纬、张才南、顾伯民。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FJ/JQ225-1989;
FZ/T950131999,FZ/T95013--2011。I
rKaeerkAca-
平网印花机
FZ/T95013--2021
本标准规定了平网印花机的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机织、针织和非织造的棉、毛、麻、丝、化纤及其混纺织物印花用的平网印花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5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5226.1—2019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7部分:染整机械GB/T 7111.7
GB/T17626.4—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780.7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第7部分:染整机械FZ/T 90001
FZ/T90074
纺织机械产品包装
纺织机械产品涂装
FZ/T90089.1
FZ/T 90089.2
3参数
参数见表1。
公称宽度W/mm
最大印花宽度/mm
台板有效长度/m
花回范围/mm
公称速度/(m/min)
印花套色数
导带传动方式
刮印方式
烘燥方式
纺织机械铭牌型式、尺寸及技术要求纺织机械铭牌内容
1800、2000、2200、2400、2600、2800、3000、3200、3400、3600W-200
400~3000
伺服电机传动
刮刀、磁棒
热风烘燥、热辐射
-rrKaeerkAca-
FZ/T95013--2021
烘房热风温度/℃
蒸汽压力/MPa
4要求
4.1进布
表1(续)
100~150(热源为饱和蒸汽)
100~180(热源为导热油、燃气、电、中压蒸汽)0.2~0.8(饱和蒸汽)
织物运行平稳,对中良好,不得有起皱现象。4.2印花系统
4.2.1对花精度
相邻两个印花单元纵横向对花精度偏差不大于土0.2mm。4.2.2印花色差
0.4~2.7(中压蒸汽)
织物在印花幅宽范围内,印制色差应不低于GB/T2502008中4级的要求。4.2.3刮印系统
4.2.3.1刮刀、刮刀架启动、停止时应平稳,无异常声响;刮刀的刮印应清晰。磁棒运转平稳,无跳动现象;磁棒在运动时,应做纯滚动及平行移动。4.2.3.2
4.2.4印花导带
印花导带工作温度应不大于90℃。印花导带整体延伸率均匀,伺服电机传动导带定负荷伸长率应不大于0.1%。印花导带尺寸要求:
印花导带厚度为2.0mm~3.0mm,厚度公差应为土0.03mm。印花导带周长公差为士100mm。
印花导带宽度方向二侧的周长差应不大于8mm。4.2.4.4
印花导带应表面平整,并具有良好的弹性。不得有气孔,分层、起泡等缺陷。工作面(外表面)应耐磨、耐腐触、耐油、易清洗。内表面应有拒水性能。印花导带接缝应牢固,不得有开裂及凹凸现象。4.2.4.7
印花导带洗涤应干净,无残留水及浆料。4.3烘燥wwW.bzxz.Net
烘房升温速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烘房温度从室温(20℃)升温至100℃,升温时间不大于4.3.1
20 min。
4.3.2烘房网带:
a)烘房网带工作温度应不大于180℃。b)烘房网带表面平整,性能稳定,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运行72h后,长度的伸缩率应不超过原长度的1%。
-rrKaeerKAca-
4.3.3烘房内温度均匀,左、中、右温度差应不大于3℃。FZ/T950132021
4.3.4烘房温度180℃时,隔热板外表面与工作环境温差应不大于15℃(烘房进、出布端除外)。4.3.5烘房加热方式采用燃器时,应配置安全防爆装置。4.4传动系统
4.4.1机器运转平稳,无明显振动。4.4.2各传动部件轴承润滑良好,温升不大于20℃。4.4.3花回调节量正确,印花导带移动距离与显示值相符,在800mm花回时,左右相对误差应不大于0.1mm。
4.5噪声
全机噪声(发射声压级)不大于83dB(A)。4.6电气设备和安全性能
电气设备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性能,应符合GB/T17626.4一2018中第4等级的规定。4.6.1
4.6.2电气设备的连接和布线,应符合GB/T5226.1—2019中13.1的规定。4.6.3日
电气设备的导线标识,应符合GB/T5226.1一2019中13.2的规定。4.6.4电气设备保护联结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GB/T5226.1一2019中18.2.2的规定4.6.5
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应符合GB/T5226.1—2019中18.3的规定,绝缘电阻≥1MQ。6电气设备的耐压试验,应符合GB/T5226.1一2019中18.4的规定。4.6.6
4.7安全要求
全机应按GB/T17780.7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和设置警示标志,以避免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伤害。
4.8涂装
产品涂装应符合FZ/T90074的规定。5试验方法
5.1检验方法
5.1.1对花精度(4.2.1),按以下方法进行测量:选择两个相邻印花单元并各固定一个角铁,先在第一个印花单元角铁处的导带上贴一记号纸,并按角铁在其上划垂直线。当导带上的标记移到后一个印花单元时,根据垂直线校正其上的固定角铁,以后在导带上另贴一记号纸,使它移动到这两个印花单元的固定角铁处,并分别按角铁在所贴记号纸上划垂直线,用带标尺的放大镜测量这两个位置的垂直线的相对误差,或用视觉识别系统检测。5.1.2织物在印花幅宽范围内的印制色差(4.2.2),按GB/T2502008的规定用灰色样卡评定5.1.3导带工作温度(4.2.4.1),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5.1.4导带定负荷伸长率(4.2.4.2),按以下方法进行测量:在导带上分别取3个试样(其中一个应为接口试样),尺寸为250mm(经)×25mm(纬)。试样-端装夹在拉力试验机的夹持器上,在夹持器另端施加负荷125N(相当于5N/mm),夹持点和加载点的两测量标记相距200mm,以1h后测量标记的长度变化值,求出定负荷伸长率I:3
iiKaeerkAca-
FZ/T95013—2021
式中:
I =(I后—I)/Im×100%
I后——试样拉伸后标记间实测长度;I前—试样拉伸前有效长度(一般以200mm标记)。取3个试样测试的平均值,即为该导带的定负荷伸长率。5.1.5印花导带厚度公差(4.2.4.3.1),用千分尺测量。5.1.6导带宽度方向二侧的周长差(4.2.4.3.3),用钢卷尺在导带宽度方向二侧检测。5.1.7印花导带周长公差(4.2.4.3.2),用钢卷尺测量。5.1.8烘房升温速率(4.3.1),按照控制柜显示的温度读数,从室温(20℃)开始计算升温时间。5.1.9烘房网带工作温度(4.3.2.1),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烘房网带长度的伸缩率(4.3.2.2),在烘房保持工作温度的条件下,新导带运行72h后,用钢直5.1.10
尺测量张紧辊的位移量。
烘房内温度均匀(4.3.3),用温度显示仪在织物的左、中、右检测,并取其算术平均值。5.1.11
均值。
隔热板外表面温度(4.3.4),用红外线测温仪在隔热板的不同位置测量5个点的温度,取其平轴承温升(4.4.2),用表面温度计在轴承座的外表面检测。在800mm花回时,印花导带左右相对误差(4.4.3),用测量杆及塞尺测量。全机噪声(发射声压级)(4.5),按GB/T7111.7的规定用精密声级计测试。5.1.16电气设备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性能试验(4.6.1),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进行测试,受试设备的功能动作符合规定的要求。注:试验条件为供电电源端口及PE端口输出干扰的试验电压峰值为4kV,重复频率为5kHz或者100kHz;输人、输出信号、数据和控制端口试验电压峰值为2kV,重复频率为5kHz或者100kHz。5.1.17电气设备的连接和布线(4.6.2),按GB/T5226.1-2019中13.1的规定,检查接线是否牢固;两端子之间的导线和电缆是否有接头和拼接点;电缆和电缆束的附加长度是否满足连接和拆卸的需要。5.1.18电气设备导线的标识(4.6.3),按GB/T5226.1一2019中13.2的规定,检查导线的每个端部是否有标记;如果用颜色作导线标记时,应符合标准的相关规定。电气设备的保护联结电路连续性(4.6.4),按GB/T5226.1一2019中18.2.2的规定测试(测试数5.1.19
据判定按GB/T5226.1-—2019附录G的规定)。5.1.20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4.6.5),按GB/T5226.1-2019中18.3的规定,用兆欧表测试。5.1.21电气设备的耐压试验(4.6.6),按GB/T5226.1一2019中18.4的规定,用耐压试验仪测试。5.1.22
2其余项目,感官检验。
空车运转试验
试验条件:花回为1000mm。
5.2.2试验时间2h。
5.2.3试验速度:公称速度的80%。5.2.4检验项目:4.3.5、4.4、4.6.2~4.6.6、4.7、4.8。5.3工作负荷试验
5.3.1试验条件:空车运转试验合格后进行,各单元应同步,染整工艺及参数由制造厂和用户共同商定。
5.3.2试验时间:正常生产连续运转72h。4
iiKaeerkAca-
5.3.3试验速度:按染整工艺要求确定。FZ/T 95013--2021
5.3.4检验项目:4.1、4.2.1~4.2.3、4.2.4.1、4.2.4.3~4.2.4.6、4.3.1~4.3.4、4.5、4.6.1。6检验规则
型式检验
6.1.1产品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生产过程中,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a)
新产品鉴定或老产品转厂定型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
d)产品停产两年以上恢复生产时;第三方进行质量检验时。
检验项目:第4章。
6.2出厂检验
6.2.1每台产品出厂时均应全机组装(除印花导带、网带外),零部件齐全。并经生产企业质检部门检验合格,附有产品合格证方能出厂。6.2.2检验项目:4.3.5、4.4、4.6.2~4.6.6、4.7、4.8。6.3判定规则
全部项目检验合格,判该产品符合标准要求。6.4其他
产品出厂1年内,用户厂在进行安装、调试中发现有不符合本标准时,由制造方负责会同使用方共同处理。
7标志
7.1包装箱上的储运图示标记,按GB/T191的规定。7.2产品铭牌,按FZ/T90089.1和FZ/T90089.2的规定。7.3产品安全标志,按GB2894的规定。8包装、运输和贮存
8.1产品的包装,按FZ/T90001的规定。8.2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包装箱应按规定的朝向安置,不得倾斜或改变方向。8.3产品出厂后,在良好的防雨及通风贮存条件下,包装箱内的产品防潮、防锈有效期为1年。5
-rKaeerkca-
FZ/T95013-2021
Pwwaaigm
甜涂层查真伪
码上扫一扫正版服务到
-rrKaeerkAca-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
行业标准
平网印花机
FZ/T95013—2021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spc.net.cn
总编室:(010)68533533发行中心:(010)51780238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
字数14千字
2021年5月第一版
2021年5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2-35783定价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FZ纺织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 FZ/T42002—2021 桑蚕绢丝
- FZ/T12072-2021 棉聚酰胺酯纤维混纺本色纱线
- FZJ122-1996 针织工业企业工艺设计技术规范
- FZ/T52016-2011 芳砜纶短纤维
- FZ/T14002-1992 鞋用棉印染帆布
- FZ/T93003-1991 纺纱和捻线用金属钩
- FZ/T60011-2016 复合织物剥离强力试验方法
- FZL/T24028—2021 拉舍尔针织面料
- FZ/T13004-1995 粘纤本色布
- FZ/T60019-1994 非织造布破裂强力试验方法
- FZ/T01071-2008 纺织品 毛细效应试验方法
- FZ/T43023-2013 牛津丝织物
- FZ/T95032—2021 长环蒸化机
- FZ/T93048.2—2021 针刺机用针第⒉部分:叉形针
- FZ/T60029—2021 毛毯脱毛测试方法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