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交通行业标准(JT) >>
- JT/T 442-2014 道路运输驾驶员适宜性检测评价方法

【JT交通运输标准】 道路运输驾驶员适宜性检测评价方法
- JT/T442-2014
- 现行
标准号:
JT/T 442-2014
标准名称:
道路运输驾驶员适宜性检测评价方法
标准类别:
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4.13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JT/T 442-2014 Road transport drivers-A ppraisal way of automobile driving aptitude test.
1范围
JT/T 442规定了道路运输驾驶员适宜性检测项目与方法、检测环境要求以及评价指标。
JT/T 442适用于道路运输驾驶员适宜性的检测与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533- -2011 标准对数视力表
GB 18463 机动车驾驶 员身体条件及其测评要求
3术语和定义
CB 18463 界定的以及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驾驶适宜性driving aptitude
从事道路运输驾驶工作应该具备的生理、心理素质特征。
3.2选择反应choice reaction
人对多个刺激信号做出迅速、准确反应的能力,用反应时间和反应错误次数表示。
3.3处置判断action judgment
人对刺激信号的注意分配、处置和动作协调能力,用错误次数表示。
3.4深度知觉depth perception
人感知同一物体凸凹或不同物体前后距离的知觉能力,用判断误差值表示。
3.5动体视力kinetic visual acuity
人与辨识对象相对运动时,人眼的辨别能力,用小数视力值表示。

部分标准内容: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442-2014
代替JT/T442—2001
道路运输驾驶员
适宜性检测评价方法
Road transport drivers-Appraisal way of automobile driving aptitude test2014-06-2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14-11-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驾驶适宜性检测项目与方法
检测环境要求
驾驶适宜性评价方法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驾驶适宜性检测方法
驾驶适宜性单项评价指标计算方法驾驶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计算方法JT/T442—2014
HiiKAoNni KAca
JT/T442—2014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JT/T442—2001《职业汽车驾驶员适宜性检测评价方法》,与JT/T442—200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1年版的第1章);一修改了暗适应的定义(见3.6,2001年版的2.6),增加了夜间视力、紧急反应、连续紧急反应和周边风险感知的术语和定义(见3.7.3.8、3.9和3.10);增加了夜间视力、紧急和连续紧急反应、周边风险感知检测项目(见4.1);一修改了速度估计、选择反应时间与错误次数、深度知觉、动体视力、暗适应、处置判断的评价指标值(见表1~表7,2001年版的表1~表6);增加了夜间视力等级,紧急反应时间变动率,连续紧急反应时间极差值,周边风险感知中心反应时间均值及错误次数、周边风险感知周边反应时间均值及错误次数7个评价指标(见表8~表14);
一一修改了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见6.2.1,2001年版的6.2.1)及评价指标值(见表15,200年版的表7);
一将驾驶适宜性检测方法、检测仪器技术参数及单项评价指标计算方法有关的内容移至附录中(见附录A和附录B,2001年版的第5章);-增加了驾驶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计算方法(见附录C)。本标准由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1)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长安大学。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运输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生昌、杨立本、邱兆文、李良敏、蔡凤田、曾诚、股国祥、顾敏、张新锋、郝艳召、游心仁、杨彬彬、应江婷、伍小敏、孟兴凯、聂存庆。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发布情况为:JT/T442—2001HiiKAoNiKAca
1范围
道路运输驾驶员适宜性检测评价方法JT/T442-—2014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运输驾驶员适宜性检测项自与方法,检测环境要求以及评价指标。本标准适用于道路运输驾驶员适宜性的检测与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533—2011标准对数视力表
GB18463机动车驾驶员身体条件及其测评要求3术语和定义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GB18463
驾驶适宜性drivingaptitude
从事道路运输驾驶工作应该具备的生理、心理素质特征。3.2
选择反应choicereaction
人对多个刺激信号做出迅速、准确反应的能力,用反应时间和反应错误次数表示。3.3
处置判断actionjudgment
人对刺激信号的注意分配、处置和动作协调能力,用错误次数表示。3.4
深度知觉depthperception
人感知同一物体凸凹或不同物体前后距离的知觉能力,用判断误差值表示。3.5
动体视力kineticvisualacuity
人与辨识对象相对运动时,人眼的辨别能力,用小数视力值表示。3.6
暗适应
scotopia
人从明亮环境突然进人黑暗环境,视力的恢复能力,用视力恢复时间表示。3.7
夜间视力nightvision
人在低亮度和低照度条件下的视力,用视力等级表示。3.8
紧急反应emergencyreaction
-iiKAoNi KAca
JT/T442—2014
人对突然出现的刺激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用反应时间表示。3.9
连续紧急反应continuousemergencyreaction人对连续突然出现的刺激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用反应时间表示。3.10
周边风险感知surroundingriskperception人感知和处理周边出现的潜在危险情况的能力,用反应时间及反应错误次数表示。4驾驶适宜性检测项目与方法
检测项目
驾驶适宜性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项:a)
速度估计;
选择反应;
深度知觉;www.bzxz.net
动体视力;
暗适应:
处置判断;
夜间视力;
紧急和连续紧急反应;
周边风险感知。
检测方法
驾驶适宜性检测方法见附录A。
检测环境要求
驾驶适宜性检测应在室内完成。环境要求如下:a)室内温度0℃~28℃,相对湿度不大于70%,照度不小于751x;b)
每个检测项目场地应各自独立,避免相互干扰。6
驾驶适宜性评价方法
6.1单项评价
速度估计评价
速度估计用速度估计误差均值来评价,计算方法见附录B,评价指标限值见表1。表1
速度估计误差均值
单位为秒
iiKAoNiKAca
选择反应评价
JT/T442—2014
选择反应用反应错误次数和选择反应时间变动率评价,计算方法见附录B,评价指标限值见表2和表3。表2
选择反应错误次数
深度知觉评价
选择反应时间变动率
深度知觉用判断误差均值来评价,计算方法见附录B,评价指标限值见表4。表4深度知觉判断误差均值
动体视力评价
动体视力用标准对数视力均值来评价,计算方法见附录B,评价指标限值见表5。表5
标准对数视力均值
暗适应评价
暗适应能力用暗适应时间来评价,计算方法见附录B,评价指标限值见表6。表6暗适应时间
年龄段
40岁以下
单位为次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秒
iiKAoNiKAca
JT/T442—2014
年龄段
41岁以上
处置判断评价
表6(续)
处置判断用处置判断错误次数来评价.计算方法见附录B,评价指标限值见表7。表7
夜间视力评价
处置判断错误次数
夜间视力用视力等级来评价,计算方法见附录B,评价指标限值见表8。表8
夜间视力等级
紧急和连续紧急反应评价
紧急反应用反应时间变动率来评价,计算方法见附录B,评价指标限值见表9。D
单位为次
连续紧急反应用反应时间极差值来评价,计算方法见附录B,评价指标限值见表10。表9
紧急反应时间变动率
周边风险感知评价
连续紧急反应时间极差值
单位为毫秒
周边风险感知用中心手反应时间均值、中心手反应错误次数及周边脚反应时间均值、周边脚反应错4
iiiKAoNniKAca
误次数来评价,计算方法见附录B,评价指标限值分别见表11~表14。表11
年龄段
40岁以下
41岁以上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指标计算
周边风险感知中心手反应时间均值B
周边风险感知中心手反应错误次数B
周边风险感知周边脚反应时间均值A
周边风险感知周边脚反应错误次数B
JT/T442—2014
单位为毫秒
单位为次
单位为毫秒
单位为次
综合评价指标根据每个单项评价指标的重要度按下式进行计算,下述公式的推导过程参见附录C。Y=1.0123X,+2.8111X,+0.0390X,+1.0040X,-31.4284X.+0.0243X,+0.0483X,+1.6790Xs+0.0595X+0.0058Xo+0.0004X.+0.0982X2+0.0016X3+0.2680X14+22.7894
式中:Y-
一综合评价指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X
速度估计误差均值,单位为秒(s):选择反应错误次数,单位为次;选择反应时间变动率;
-深度知觉判断误差均值,单位为毫米(mm);动体视力均值;
暗适应时间,单位为秒(s);
iiKAoNiKAca
JT/T442—2014
处置判断错误次数,单位为次;X
夜间视力等级;
X。紧急反应时间变动率;
连续紧急反应时间极差值,单位为毫秒(ms):X.
-中心手反应时间均值,单位为毫秒(ms);中心手反应错误次数,单位为次;X13
周边脚反应时间均值,单位为毫秒(ms);X14
一周边脚反应错误次数,单位为次。6.2.2
综合评价指标限值
综合评价指标限值见表15。
表15综合评价指标限值
评价结果
评价级别如下:
级别为A,驾驶员该项指标适宜性好;b)
级别为B,驾驶员该项指标适宜性较好;B
级别为C,驾驶员该项指标适宜性一般,需要注意;级别为D,驾驶员该项指标适宜性差,不适宜。d)
6.3.2综合评价为C的驾驶员,如其关键性单项评价指标(选择反应错误次数、动体视力、夜间视力和深度知觉)出现不适宜,企业用人时应注意回避使用不适宜项。6
A.1速度估计
A.1.1检测仪器
速度估计测试仪应满足如下要求:a)移动光标:红色指示灯;
b)指示灯直径:(18±0.5)mm;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驾驶适宜性检测方法
c)光标移动速度:(145±5)mm/s;d)遮挡板盲区宽度:(300±1)mm;移动光标明区移动距离:≥400mm;e)
f)测试精度:0.01s。
A.1.2检测方法
被试者端坐于距离仪器面板2.5m处,右手轻放在应答器上。A.1.2.1
双眼平视观察仪器面板上横槽内指示灯自右向左移动的速度。JT/T442-2014
当指示灯进入遮挡区后,被试者依据观察速度估计光标到达遮挡区终点时,按下应答器按A.1.2.3
钮,仪器记录指示灯通过遮挡区的时间估计值。A.1.2.4本项检测练习三次,检测10次,记录10次检测的数值。A.2选择反应
A.2.1检测仪器
选择反应测试仪应满足如下要求:光刺激信号:红、黄、绿三种颜色指示灯;a
指示灯直径:(50±1)mm;
指示灯间距:(250±1)mm;
指示灯照度,5cm处测量值:绿色(180~220)lx;黄色(420~480)lx;红色(1120~1180)lx;e)
声音信号,2m处测量值:连续声,声压级:(70~90)dB(A);反应时间测试精度:0.01s。
检测方法
被试者端坐于距离仪器面板2.5m处,双手分别按下相应的应答器按钮,右脚踩下脚踏板。双眼平视观察检测面板上随机出现的红、黄、绿指示灯信号,并倾听蜂鸣声。检测时,出现黄灯刺激信号时,迅速松开左手应答按钮再按下。A.2.2.4
出现绿灯刺激信号时,迅速松开右手应答按钮再按下。A.2.2.5
出现红灯刺激信号时,迅速抬起脚踏板再踩下。A.2.2.6
出现蜂鸣声时,无论出现哪种颜色的刺激信号,手脚均不做反应。仪器记录反应时间及错误次数。A.2.2.7
本项检测练习三次,检测16次。7
JT/T442—2014
A.3深度知觉
检测仪器
深度知觉测试仪应满足如下要求:标杆直径:(3.5±0.1)mm;
标杆颜色:黑色;
标杆横向间距:(50±0.5)mm;中间标杆移动范围:标杆中心相对零位不小于160mm,移动速度:(20±0.5)mm/s;箱内灯光照度:(1500~2500)1x;测试精度:1mm。
检测方法
被试者端坐于距仪器观测窗前2m处,手持应答器。从观察窗判断匀速往复运动的中间标杆的位置。A.3.2.2
当被试者认为三根标杆处于同一平面时,按下应答键。A.3.2.3
A.3.2.4仪器记录距离差值。
A.3.2.5本项检测练习二次,检测三次。A.4动体视力
检测仪器
深度知觉测试仪应满足如下要求:a)
视力等级:0.1~1.5;
视标为“C”视标,视标方向:上、下、左、右开口方向;c)
视标亮度:(6.0~8.2)cd/m2;
视标移动速度:(30±1)km/h(模拟)。检测方法
被试者端坐于仪器前,双眼贴近观察孔观察移近眼前的“C”视标(可戴眼镜)。当刚能分辨清视标开口方向时,立即按下应答键,通过方向键指出视标开口方向。A.4.2.3本项检测时练习二次,检测五次。A.4.2.4如果连续三次误答,应停止检测,待休息30min后重新检测。A.5暗适应
检测仪器
暗适应测试仪应满足如下要求:a)
视标为“C”视标,视标方向:上、下、左、右开口方向;b)
模拟视标视力等级:0.2;
强光刺激照度,250mm处测量值:(1500±200)1x;d)
视标亮度:(0.1~0.15)cd/m2;e)
光刺激时间:(30±1)s;
测试时间:(0~30)s;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JT交通运输标准标准计划
- JT∕T1208-2018 国际道路货物运输车辆选型技术要求
- JT∕T1215-2018 锥形泥门
- JT/T1383-2021 空气潜水系统通用要求和周期性检验
- JTGC30-2015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 JT∕T1216-2018 挖泥船泥泵安装要求
- JT/T955-2014 潜水人员从业资格条件
- JT∕T925.3-2018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 第3部分:纤塑格栅
- JT/T378-2014 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
- JT/T697.8-2014 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第8部分:水路运输信息基础数据元
- JT/T559-2015 珠江干线下游货运船舶船型主尺度系列
- JT/T265-2015 内河船舶轮机工属具定额
- JT∕T1217-2018 自浮橡胶排泥管
- JT/T1353-2020 交通运输视频交换技术要求
- JTS101-2014 水运工程标准编写规定
- JT/T710-2008 公路桥涵用波形钢板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