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其他行业标准】 稀土厚膜电路电热元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5-06 11:38:20
  • QB/T4702-2014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QB/T 4702-2014

  • 标准名称:

    稀土厚膜电路电热元件

  •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2014-07-09
  • 实施日期:

    2014-11-01
  • 作废日期:

    2024-10-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pdf .zip
  • 下载大小:

    10.17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页数:

    19页
  • 标准价格:

    32.0
  • 出版日期:

    2014-11-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龚悦等
  • 起草单位:

    佛山市技术标准研究院等
  • 归口单位:

    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相关标签:

    稀土 电路 电热 元件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稀土厚膜电路电热元件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命名与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的单相器具或额定电压不超过400V的其他器具中使用的稀土厚膜电路电热元件。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97.100.10
分类号:Y63
备案号:46743-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702-2014
稀土厚膜电路电热元件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of rare earth integrated with thick film circuit2014-07-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11-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归口。QB/T4702-2014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佛山市技术标准研究院、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佛山市海辰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盛熙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九阳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锦蓝温控器有限公司、湖南利德电子浆料有限公司、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佛山市标准化协会、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恩格美电子科学实验室、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珠海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宁波市万泓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悦、徐艳容、王晨、黄伟聪、卓云、许春才、孔睿迅、王克政、魏云杰、朱洲阳、刘飘、蔡才德、王立民、肖方明、杨海、龙克文、杨柳慧、万慧君、王梓宇。1范围
稀土厚膜电路电热元件
QB/T4702-2014
本标准规定了稀土厚膜电路电热元件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命名与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的单相器具或额定电压不超过400V的其他器具中使用的稀土厚膜电路电热元件(以下简称“电热元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ISO780:1997,MOD)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1一2008,IEC60068-2-1:2007,IDT)
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2423.3-2006,IEC60068-2-78:2001,IDT)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2008,IEC60068-2-78:2001,IDT)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GB/T2423.17一2008,GB/T2423.17
IEC60068-2-11:1981,IDT)
GB4706.1一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IEC60335-1:2001,IDT)GB/T5009.60
GB/T5009.62
GB/T5009.72
GB/T5009.80
GB/T5009.81
GB/T6388
GB9684
GB/T9969
GB11333
GB11676
GB11678
GB13121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内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陶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有机硅防粘涂料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陶瓷食具容器卫生标准
GB14536.1一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IEC60730-1:2003,IDT)GB19778
3术语和定义
包装玻璃容器铅、镉、砷、锑溶出允许限量(GB19778一2005,ISO7086-2:2000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
OB/T 4702-2014
ilmcircuit
金属基板上制
瓷、玻璃等)。
度值与工作温
电阻率除以厚
设计温度designtemperature
元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要求达到的工作温度3.14
工作温度
workingtemperature
元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工作至稳定时元件上最高温度点的温度。4分类、
命名与基本参数
4.1分类
根据电热元件基板材质,分为两类:金属基板、非金属基板4.1.1
根据加热负载用途,分为4类:
气体负载:
液体负载:
固体负载:
混合负载。
4.2型号
型号编制规则
示例1
示例2
QB/T4702—2014
附加部分:可由企业根据需要自定基板代码:用1位字母表示,M代表金属基板(基本型):N代表非金属基板。基本型产品不表示
功率:用3位数字表示额定功率值的110用途代码:用一位字母表示,Q代表气体负载:Y表示液体负载:G表示固体负载:H
表示混合负载
产品代号
-090表示液体负载系统用基本型稀土厚膜电路电热元件,额定功率为900WXHD-Q-050表示
示例3
气体负载系统用基本型稀土厚膜电路电热元件,额定功率为500W合负载系统用基本型稀土厚膜电路电热元件,额定功率为2500WXHD-H250表示混
4.3其他参数
4.3.1基板性能参数参见附录A。4.3.2方阻-温度特性参见附录B
5.1正常使用条件
环境温度:-25℃~50℃
相对湿度:不大于95%;
QB/T4702-2014
c)正常使用环境条件:无易燃和易爆气体,无强烈腐蚀性气体及导电性尘埃,无明显冲击、振动。5.2外观
5.2.1电热元件的外表面应光洁、平整,无明显变形、无裂纹、无气孔和缩孔、无明显瑕疵。5.2.2基板上的电路应清晰、齐全,膜层均匀牢靠,无脱落、无明显堆积现象。5.2.3电热元件如有保护涂层,保护涂层应无流痕、划痕、凹陷、污垢及脱落现象。5.3基本性能
5.3.1功率偏差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元件的使用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偏差不应超过表2所示的偏差。表1功率偏差www.bzxz.net
额定功率/W
>25~200
5.3.2表面热负荷
应在1W/cm2~250W/cm2范围内。
5.3.3热启动速度
应在25℃/s~250℃/s范围内。
5.4电气性能
5.4.1绝缘电阻
不应小于50M2。
5.4.2泄漏电流
不应大于0.25mA。
5.4.3电气强度
+5%或20W(以较大者为准),-10%电热元件的绝缘应能承受50Hz或60Hz、表2规定的试验电压,历时1min。试验期间,不应有闪络、击穿发生:试验后,电热元件应能正常工作。表2
电气强度试验电压
金属基板电热元件
非金属基板电热元件
安全特低电压SELV
电气强度试验电压(额定电压)≤150
金属基板电热元件中易触及的导电部件,应有接地措施或连接到整机的接地保护导体上。单位为伏
>150~250
对于多相器具,额定电压是指相线与中性或地线之间的电压。以在>150V~250V的范围内的额定电压值作为400V多相器具的试验电压。
5.4.4最小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5.4.4.1基本绝缘的爬电距离不应小于表3中相应值:工作绝缘的爬电距离不应小于表3中相应值,或至少符合GB14536.1-2008中表20.4的规定。工作电压N
>50~125
>125~250
>250~400
3工作绝缘的最小爬电距离
爬电距离/mm
污染等级
注1:1
PTI≥600的材料为I类材料:400≤PTI<600的材料为I类材料;100≤PTI<175的材料为Ib类材料。1.9
QB/T4702—2014
175≤PTI<400的材料为IⅢa类材料:注2:
污染等级1是没有污染或仅发生干燥的、非导电性的污染,污染不会产生影响:污染等级2是除了可预见的冷凝所引起的短时偶然的污染外,仅发生非导电性的污染:污染等级3是发生导电性的污染或干燥的非导电性污染,且该污染会由可预见的冷凝使其具有导电性:污染等级4是由导电性粉尘、雨水或雪花引起的产生持久导电性的污染。
基板上,电路电极之间的电气间隙不应小于表4中相应值。基本绝缘和工作绝缘的电气间隙不应小于表4中相应值。绝缘配合的电气间隙
过电压类别ⅡI的
额定电压V
>50~150
>150~300
>300~400
额定脉冲电压/kV
海拨2000m以下的大气环境中的间隙/mm污染等级
对于海拨超过2000m的高度,间隙值应乘以GB/T16935.1一2008表A.2中所规定的校正系数。5.5
过载能力
电热元件在规定的条件下,应能承受30次循环过载试验而不发生损坏。非正常工作
试验期间和试验后,电热元件不应喷射出火焰和熔融金属,不应产生电击危险。使用寿命
元件的使用寿命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应小于6000h。寿命试验后,元件应能正常工作,电气性能应符合5.4.2、5.4.3的规定,功率衰减率不应大于20%。功率衰减率
电热元件的功率衰减率应符合表5要求。5
QB/T4702—2014
5.9标志耐磨性
电热元件种类
金属基板型
非金属基板型
表5功率衰减率
功率衰减率/%
对电热元件上的固定主午铭牌进行耐磨性试验后,其表面应无明显字迹脱落,标志应保持清断可见,但轻微脱色可忽略不计。
钢印等办法制成的标志,可不做此项试验用刻、铸
5.10卫生
与食品和饮食用具接触的电热元件的基板或涂层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a)
不锈钢基板应行行合GB9684要求:铝合金基板应行净合GB1
1333要求
玻璃基板应符合
GB19778要求:
陶瓷基板应符合GB13121要求:
有机硅防粘涂料应符合GB11676要求:聚四氟乙烯涂料应符合GB11678的规定:其他涂料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食品容器涂料卫生要求或经相关机构检验证明符
合国家食品卫生要求。
5.11环境适应性
5.11.1耐湿热
试验过程中电热元件不可出现凝露。比较试验前后的方阻值变化应在土3%范围内,电热元件可
正常工作,并应符合5.4.2、
5.11.2耐低温
5.4.3要求
比较试验前后的方阻值变化,
5.11.3冷热交变承授能力
应在3%范围内,电热元件可正常工应能承受冷热交变试验。
试验后,电热元件不应产生变形,仍能正常工作,5.11.4耐盐雾
膜层不脱落
对金属基基板型电热元件,试验后不应出现锈蚀,但不影响安全和功能的锐边上的锈迹或可擦除的黄色锈膜可忽露
5.11.5非金属基板抗机械冲击性能试验后,电热元件基板及厚膜电路表面应无破裂不良现象,在放大镜下观穿电热元件厚膜电路表面,看不到裂纹产生,电热元件可正5.11.6耐振动
比较试验前后的方阻值变化,应在土3%范围内,电热元件可正常工作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6.1.1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
(20±5)℃;
相对湿度:不大于85%
室内无强外界气流,无强烈阳光照射。6.1.2
QB/T4702—2014
试验用仪表
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型式检验时的精度不低于0.5级:出厂检验时的精度不低于1.5级;温度测量仪:准确度不低于1.0级;测量绝缘电阻用仪表:DC500V兆欧表:长度测量仪:
精度不低手0.02mm;
秒表:精度为01s。
6.2外观
视检检查,必要时用量具测量。6.3基本性能
6.3.1功率偏差
按GB4706.1-2005中10.1的规定进行试验。6.3.2表面热负荷
6.3.2.1测量并计算电热元件的电路面积,按公式(1)计算。A=LXB
式中:
电热元件电路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电热元件电路长度,单位为厘米(cm):电热元件电路宽度,单位为厘米(cm)。6.3.2.2计算电热元件的表面热负荷,按公式(2)计算M-PIA..
式中:
一电热元件的表面热负荷,单位为瓦每平方厘米(W/cm)M
电热元件的额定功率,
单位为瓦(W):
注:电热元件的表面热负荷,即发热电路表面上单位面积的功率6.3.3热启动速度
6.3.3.1电热元件测量点的选取
........(2)
a)情况1选取5组测量点。
对于图1所示的电热元件,在整个长度方向,等距离分成6段,以每个分段处的宽度方向的中点沿电热元件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各延伸2cm,作为该段电热元件的两个测量点,两个测量点之间的电热元件长度为4cm,得到5组测量点的位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QB/T4702-2014
第四组测点
图1电热元件线路图1)
b)情况2:选取6至8组测量点。第五组测点
单位为毫米
对于电热元件分成多段线路图的,选取测量点的方法为:不考虑长度小于5cm的段,剩余段数少于5段时,则尽可能按长度比例分摊测量点组数,每组测量点的确定参照图1的方法。不考虑长度小于5cm的段后,电热元件仍有5段或超过5段时,则在每段的中部用同样方法选取一组测量点。多段的电热元件的测量点选取可参考图2和图3。单位为毫米
绝缘层
电热元件
电热元件线路图2)
六组测量点
不考虑的段
第四组测点
第六组测点
c)情况3:选取8组测量点。
第三组测点
第五组测点
第一组测点
第七组测点
电热元件线路图3)
第二组测点
第八组测点
QB/T47022014
单位为毫米
电热元件
绝缘层
确定电热元件的几何中点,按电热元件的轮廓形状画两条中点与轮廓之间的等距离线,过中点画正交十字线,形成8个交点,以每个交点沿等距离线的切线方向向两个相反方向各延伸2cm,作为该部位电热元件的电阻的两个测量点,两个测量点之间的电热元件长度为4cm。图4是测量点选取示意图。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