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交通行业标准(JT) >>
- JT/T 677-2009 车载式路面激光车辙仪

【JT交通运输标准】 车载式路面激光车辙仪
- JT/T677-2009
- 现行
标准号:
JT/T 677-2009
标准名称:
车载式路面激光车辙仪
标准类别:
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391.13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JT/T 677-2009 Vehicle bearing road laser rut-meter.
1范围
JT/T 677规定了车载式路面激光车辙仪(以下简称激光车辙仪)的分类与结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内容。
JT/T 677适用丁应用激光技术、数字成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检测公路路面车辙状况的激光车辙仪的生产.检验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木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木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CB/T 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JTG E6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木标准。
3.1路面车辙深度pavement rut depth
路面经汽车轮胎反复行驶碾压产生流动变形、磨损、沉陷后.在车行道行车轨迹上:产牛的纵向带状辙槽的最大深度,车辙深度单位为毫米。
3.2.激光测距式车辙仪laser ranging rut-meter
应用激光测距技术百接测最路面横断面高程并计算路面车辙深度的设备n
3.3激光图像式车辙仪laser image rut-meter
应用激光和图像采集技术,通过对投射到路面上激光线的变形计算路面车辙深度的设备。

部分标准内容: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JT/T677—2009
代替JT/T677-—2007
车载式路面激光车辙仪
Vehicle bearing road laser rut-meter2009-09-1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09-12-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分类与结构
工作环境条件和试验环境条件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tt-e+e
JT/T677—2009
JT/T677—2009
本标准代替JT/T677—2007《车载式路面激光车辙仪》。本标准与JT/T677-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车载式路面激光车辙仪按准确度等级的划分要求(见6.2);补充了采用试验组块和平台道路进行车敏深度测量重复性及车辙深度误差的检验方法(见7.7)。本标准由全国交通T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3)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南京比奇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普勒斯道路交通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星通联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北京市中科盈恒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武大卓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起草人:和松、常成利、盛开通、窦光武、贺安之、陆键、张全升、潘宝堂、范维、赵吉广、李必军、钱敬之、束彬、荆根强、武玉钊、谷乾龙、项乔君、任英伟、毛庆洲。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T/T677—2007。
TKAONIKAca
1范围
车载式路面激光车辙仪
JT/T677—2009
本标准规定了车载式路面激光车辙仪(以下简称激光车辙仪)的分类与结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应用激光技术、数字成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检测公路路面车辙状况的激光车辙仪的生产、检验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足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9969
JTGE60
3术语和定义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pavementrutdepth
路面车辙深度
路面经汽车轮胎反复行驶碾压产生流动变形、磨损、沉陷后,在车行道行车轨迹上产生的纵向带状辙槽的最大深度,车辙深度单位为毫米。3.2
激光测距式车仪laserrangingrut-meter应用激光测距技术直接测量路面横断面高程并计算路面车辙深度的设备。3.3
激光图像式车仪laserimagerut-meter应用激光和图像采集技术,通过对投射到路面上激光线的变形计算路面车辙深度的设备。4分类与结构
激光车辙仪分为两类:
激光测距式车辙仪,主要由激光测距传感器、纵向测距传感器和计算机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a
见图la)。
激光图像式车辙仪,主要由激光光源、数字图像采集装置、纵向测距传感器和计算机数宁图像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见图1b)。两类激光车辙仪识别车辙类型和计算车辙深度均按照JTCE60中的规定。5工作环境条件和试验环境条件
5.1环境温度:0℃~50℃。
5.2环境湿度:不大于85%。
5.3试验路段要求:无积水、无冰雪、无污染、无交叉口的直线路段。1
KAONKAca
JT/T677-2009
激光测距传感器
数字图像采集
激光车辙图像
纵向测距传感器
激光测距式车辙仪
计算机处理系统
激光图像式车辙仪
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激光光源
激光车辙仪工作流程图
a)激光测距式车辙仪;b)激光图像式车辙仪5.4承载车最大行驶速度:不小于100km/h。6技术要求
6.1外观要求
外观应光洁、无缺损、无锈蚀,表面漆层应光滑、均匀。6.2基本技术要求
6.2.1激光车辙仪的准确度等级
纵向测距传感器
按激光车辙仪采样点数量、试点垂直测距示值误差及车辙深度误差分为两级。6.2.2基本参数
激光车辙仪应具有有效的换算参数,其基本参数见表1。表1激光车仪基本参数
纵向采样间距,mm
测量范围,mm
横断面采样点数量,个
横向断面有效检测宽度,m
横断面测试点垂直测距示值误差,mm纵向测距传感器误差,%
车辙深度测量重复性,%
车辙深度误差,%
主要零部件要求
激光测距式车辙仪
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不少于200mm;响应频率:大于150Hz。激光测距传感器的安装应牢固、可靠。纵向测距传感器宜采用光电编码器等记录里程。6.3.1.3
6.3.1.4计算机处理系统的主要操作界面应附有屏幕操作提示和解释功能,能实现检测数据的存储、分析、传送和车辙深度的计算输出,系统处理后的结果包括各测量断面的车辙深度值。6.3.2激光图像式车辙仪
KAONIKAca
JT/T677--2009
6.3.2.1激光光源应牢固安装在检测车车身上,激光光源发射的光束以-定角度在路面上横向成像。6.3.2.2数字图像采集装置的纵向测试视场大于500mm,装置安装于检测车后部中间位置,光轴近似对准路面激光线位置。
6.3.2.3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主要操作界面应附有屏幕操作提示和解释功能,能实现检测图像、数据存储、分析、传递和车辙深度的计算输出。7试验方法
7.1试验仪器和器具
试验仪器和器具如下:
a)标准量块:5mm、20mm、40mm和80mm,准确度等级2级,两套;检测平台:150mm×150mm×10mm,平面度0.05mm/150mm,表面粗糙度Ra0.8μm,可手动调整水平,两套。b)全站仪:测角准确度等级I级,光电测距(中、短程)准确度等级Ⅱ级;或精密水准仪,分辨力不大于0.05mm;或1级激光车辙仪。钢卷尺:0~50m,分度值1mm
试验组块及平台道路。
1)试验组块:纵向长度L=500mm±5mm,宽度a=600mm±5mm,厚度h=5mm~55mm,允许偏差±0.5mm。试验组块线膨胀系数不超过7.2×10*5/℃。2)平台道路:无交叉口直线,长度不小于400m。纵坡不大于0.5%,建议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横断面宽不小于7m,分为服务和工作两个车道,路面横坡不大于1.5%,单侧路面横向平整性要求最大间隙不大于5mm,有明显轮迹标识线,e)温度湿度计。
7.2外观检查
用自测和手感检查激光车辙仪的外观。7.3横断面采样点数量
激光测距式激光车辙仪可目测仪器投射到硬性地面上的激光测试点数。激光图像式激光车仪不进行此项检查。
7.4横断面有效检测宽度
7.4.1用钢卷尺检测激光测距车辙仪投射到硬性地面上最外侧两个激光测试点之间的直线距离。7.4.2用钢卷尺检测激光图像车辙仪检测系统输出值对应的投射到硬性地面上有效激光线的长度。7.5横断面测试点垂直测距示值误差7.5.1激光测距式车辙仪的检测如下:a)将检测车停放在硬性路面上,把检测平台放在所测激光测距传感器正下方路面上,启动检测系统,手动调整检测平台,使激光投射点位于检测平台的中心位置,并调整检测平台的水平。b)激光测距传感器测试至检测平台的垂直距离,作为零基准点,然后分别放入标准值为5mm、20mm、40mm、80mm四种规格的标准量块,记录对应得到的检测系统输出示值,计算标准量块的标准值与检测系统输出示值之差
c)按a)、b)的试验方法,依次检测各激光测距传感器垂直测距示值误差,即标准量块的标准值与输出示值之差。
7.5.2激光图像式车辙仪的检测如下:在激光投射到硬性地面上的有效投射线上,每间隔200mm检测一点,计算所有检测点的输出示值与标准量块的标准值的差值。
7.6纵向测距传感器误差
纵向测距传感器误差试验如下:3
TKAONKAca
JT/T677—2009
a)在标准试验路上(或选择合适的平整直线路段),用全站仪或钢卷尺量取500m长度,并分别在始点、终点做标记;
b)检测车放在试验路段的始点处,将纵向测距传感器测距轮的中心线对准始点标记,启动检测系统,检测车沿车道线平行方向驶向终点,当测距轮的中心线与终点标记对准时停车,检测系统输出的行驶距离测试值与试验路段量取的实际值的误差。7.7车辙深度测量重复性及车辙深度误差7.7.1方法选择
车辙深度测量重复性及车辙深度误差的检验可选择标准试验路法或路段测试法。I级激光车辙仪的检验应采用标准试验路法。
7.7.2标准试验路法
标准试验路法试验程序如下:
a)车辙组块在平台道路上每隔10m设一组,要求能涵盖JTGE60的七种车辙计算模型,断面数量不少于七个。用符合7.1要求的设备测量车辙组块中心断面的车辙深度作为车辙深度标准值Ru。要求其范围分别为0~10mm、10mm~20mm、20mm~30mm,30mm~40mm和40mm~50mmb)将检测车从第一个测试断面前方一定距离(宜大于100m)处加速,沿轮迹标识线行驶,同时启动检测系统测试,纵向采样间距不大于20cm,要求行驶至始点时速度达到60km/hc)检测车保持60km/h的速度,沿轮迹标识线均勾驶过试验路段,当检测车前轮经过终点时保存数据,结束检测。
d)以车辙组块中心断面的车辙深度检测值作为该断面的Ru。e)按上述试验方法,重复测试10次。7.7.3路段测试法
路段测试法试验程序如下:
a)选择五条试验路段,要求其车辙深度范围分别为0~10mm、10mm~20mm、20mm~30mm、30mm~40mm和40mm~50mm,每条路段长度不小于300m。在轮迹带沿车道线平行位置画上明显的测线,并在始点、终点画上横线;b)在每条测试路段上每间隔10m画上断面标记,用满足7.1要求的设备测量每个断面的车辙深度,分别计算各路段每个断面车撤深度平均值,作为该路段的标准车辙深度值Ru称;c)将检测车从第个测试断面前方一定距离(宜大于100m)处加速,沿轮迹标识线行驶,同时启动检测系统测试,纵向采样间距不大于20cm,要求行驶至始点时速度达到60km/h;d)检测车保持60km/h的速度,沿轮迹标识线均勾驶过试验路段,当检测车前轮经过终点时保存数据,结束检测;
e)分别计算各路段每个断面车辙深度的平均值,作为该路段的Ru澜;f)按上述试验方法,重复测试10次,7.7.4车辙深度测量重复性检验
计算速度60km/h的条件下,各断面(路段)车辙深度测量结果的变异系数C,,计算公式如下:2(x一元)2
c,=号
式中:S—重复性标准差;
*—第i次测量结果;
元-—测量结果算术平均值。
取各断面(路段)变异系数的最大值作为检验结果。4
KAONKAca
7.7.5车辙深度误差检验
JT/T677—2009
计算速度60km/h条件下,取各断面(路段)10次重复测量结果(Ru)平均值经换算参数转换后的车辙深度(Ri),按照公式(3)计算车辙深度误差。1Ru-Rem×100
式中:R—激光车辙仪所测的车辙深度,单位为毫米(mm);一试验路段标准车辙深度值,单位为毫米(mm);R一
R-—车辙深度误差,单位为百分比(%)。取各断面(路段)车辙深度误差(R)最大值作为检测结果。8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激光车辙仪的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8.2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时,应进行型式检验:8.2.1
新产品定型或产品转产鉴定时;正式生产后,如果重要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变更,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产品停产半年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进口产品首台引进使用前;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提出型式检验时。型式检验按表2规定的项目进行。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外观检查
横断面采样点数量bzxZ.net
横断面有效检测宽度
横断面测试点垂直测距示值误差纵向测距传感器误差
车辙深度测量重复性
车辙深度误差
注:“\表示检验项目。
8.3出厂检验
每台产品出厂前,均应按表2规定的项日进行出厂检验。9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9.1标志
型式检验
9.1.1在激光车辙仪的明显位置应固定铭牌,铭牌上的字应清晰,并标志下述内容:a)
产品名称及型号规格;
产品编号;
制造日期;
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及商标。
产品包装箱上应标有下述内容:出厂检验
KAoNKAca
JT/T677-2009
制造厂名;
产品名称和型号:
数量和毛重:
外形尺寸;
搬运注意事项。
应保证激光车辙仪搬运过程中不被损坏。9.2.2
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符合GB/T9969要求的使用说明书及必要的装箱清单。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刷蹭撞击,防止机械性损伤,避免接触腐蚀性气体、液体。储存
产品应储存在通风、干燥、防尘、无腐蚀性气体或液体的仓库中。6
KAONKAca
(100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交通行业标准
车载式路面激光车仪
JT/T677—2009
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外馆斜街3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北京交通印务实业公司印刷
版权专有不得翻印
开本:880×1230
1/16印张:0.5
2009年11月第1版
字数:11干
2009年11月第1次印刷
印数:0001~1000册定价:10.00元统一书号:15114·1435
600—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JT交通运输标准标准计划
- JTGTF20-2015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 JT∕T1208-2018 国际道路货物运输车辆选型技术要求
- JT∕T1215-2018 锥形泥门
- JT∕T1216-2018 挖泥船泥泵安装要求
- JT/T955-2014 潜水人员从业资格条件
- JT∕T1201-2018 带式收油机
- JT/T1224.2-2018 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互联技术规范第2部分:数据资源目录分类编码
- JT/T686-2007 反光膜耐冲击性能测定仪
- JT/T684-2007 钢构件镀锌层附着性能测定仪
- JT/T683-2009 通信管道静摩擦系数测量仪
- JT∕T925.3-2018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 第3部分:纤塑格栅
- JT/T1383-2021 空气潜水系统通用要求和周期性检验
- JTJ270-1998 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
- JT∕T1217-2018 自浮橡胶排泥管
- JT/T1353-2020 交通运输视频交换技术要求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