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医药行业标准(YY) >>
- YY/T 0188. 5-1995 药品检验操作规程 第5部分:药品仪器分析法

【YY医药标准】 药品检验操作规程 第5部分:药品仪器分析法
- YY/T0188.5-1995
- 现行
标准号:
YY/T 0188. 5-1995
标准名称:
药品检验操作规程 第5部分:药品仪器分析法
标准类别:
医药行业标准(YY)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17.37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Y/T 0188. 5-1995.Operating methods for the tests and assays of drugs Part 5:Instrumental determinations of drugs.
1范围
YY/T 0188. 5规定了中西药品原料及其制剂采用仪器分析法,进行鉴别、纯度检查及含量测定时的检验操作要求。
YY/T 0188. 5适用于中西药品采用仪器分析时的产品检验。
2: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
3仪器分析操作规则
3.1分析仪器 应放置在恒温、恒湿、防震、防尘及避光等条件下使用。
3.2操作人员应事先熟识仪器性能并确定仪器处在正常情况下方可使用.
3.3各种仪器 ,除另有规定外,每年校正- -次。但 当更换辐射源(光源)、检测器等主要部件时,儒重新全面校正合格后方可使用。
3.4试验用的 各种化学试剂、溶剂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或化学工业行业标准。试验用的各种溶液,除另有规定外,均按中国药典配制。
3.5试验 用的各种玻璃量器均应经校正、洗净后使用。
3.6试验用的对照品 ,除由卫生部药典委员会指定的部门统- -颁发 者外,用于制剂检验时,可采用符合规定标准而且纯度达99.0%以上的原料药品。但在仲裁时仍以法定对照品为准。
3.7测定时的温度 ,除另有规定外,可在10~30C进行。
3.8仪器分析方法的误差限度 ,除另有规定外,其偏差应在士(2.0~3.0)%.
4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或--定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4.2 原理
本标准收载作为药品检验中常用的四种分光光度法都是基于物质运动与辐射间能量转移的方法。其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色法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分子与原子外层电子能级跃迁对辐射的吸收。红外分光光度法是分子的振动与转动能级跃迁对辐射的吸收。都属于吸收光谱。
4.3紫外分光光度法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药品检验操作规程
第5部分:药品仪器分析法
Operating methods for the tests and assays of drugsPart 5:Instrumental determinations of drugsYY/T0188.5-1995
代替ZBC10003—89
本标准规定了中西药品原料及其制剂采用仪器分析法,进行鉴别、纯度检查及含量测定时的检验操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西药品采用仪器分析时的产品检验。2·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3仪器分析操作规则
3.1分析仪器应放置在恒温、恒湿、防震、防尘及避光等条件下使用。3.2操作人员应事先熟识仪器性能并确定仪器处在正常情况下方可使用。3.3各种仪器,除另有规定外,每年校正一次。但当更换辐射源(光源)、检测器等主要部件时,需重新全面校正合格后方可使用。
3.4试验用的各种化学试剂、溶剂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或化学工业行业标准。试验用的各种溶液,除另有规定外,均按中国药典配制。3.5试验用的各种玻璃量器均应经校正、洗净后使用。3.6试验用的对照品,除由卫生部药典委员会指定的部门统一颁发者外,用于制剂检验时,可采用符合规定标准而且纯度达99.-0%以上的原料药品。但在仲裁时仍以法定对照品为准。3.7测定时的温度,除另有规定外,可在10~30℃进行。3.8仪器分析方法的误差限度,除另有规定外,其偏差应在士(2.0~3.0)%。分光光度法
4.1定义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4.2原理
本标准收载作为药品检验中常用的四种分光光度法都是基于物质运动与辐射间能量转移的方法。其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色法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分子与原子外层电子能级跃迁对辐射的吸收。红外分光光度法是分子的振动与转动能级跃迁对辐射的吸收。都属于吸收光谱。4.3紫外分光光度法
国家医药管理局1995-07-11批准58
1996-05-01实施
4.3.1适用范围
YY/T0188.5-1995
凡具有芳香环或共轭双键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根据在特定吸收波长处所测得的吸收度,可用于药品的鉴别、纯度检查及含量测定。4.3.2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其应用波长范围为200~400nm的紫外光区、400~850nm的可见光区。主要由辐射源(光源)、色散系统、检测系统、吸收池、数据处理机、自动记录器及显示器等部件组成:使用前应校正测定波长并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4.3.3、仪器的校正
4.3.3.1波长的准确度试验
以仪器显示的波长数值与单色光的实际波长值之间误差表示,应在士1.0nm范围内。a)用汞灯校正最好,校正仪器波长的较强谱线为237.83、253.65、275.28、296.73、313.16、334.15、365.02、404.66.435.83、546.07与576.96nm。b)简便的核对波长方法,可用仪器氢灯的379.79、486.13与656.28nm三条谱线进行。c)用氛灯校正,谱线波长为486.02与656.10nm。d)铁玻璃在279.4、287.5.333.7、360.9、418.5、466.0、484.5.536.2与637.5nm波长处有尖锐吸收峰,也可用于波长校正,但因来源不同会有微小的差别,使用时应注意。e)在不用汞灯校正时,可用高氯酸钦溶液[取70%高氯酸8.8mL,加水稀释至25mL,加入氧化铁(Ho20.)1g使溶解,即得。(溶液可长久保存)],其尖锐吸收峰波长为241.15、278.2、361.5与536.3nm。
4.3.3.2吸收度的准确度试验
被测定物质在一定波长处的吸收度与该物质的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因此仪器吸收度的准确度是定量分析的重要条件。检查方法如下: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约60mg,精密称定,加硫酸液(0.005mol/L)溶解并稀释至1000mL,即得(溶液十分稳定)。按表1规定的波长测定,以硫酸液为空白,计算其吸收系数,偏差应在土1.0%以内。
波长,nm
吸收系数E12
4.3.3.3杂散光的试验
235(最小)
257(最大)
313(最小)
350(最大)
杂散光影响吸收值,也影响吸收度线性范围,仪器光学系统随使用日期增加及光学表面污染,杂散光程度将增加。多采用截止法检查仪器杂散光,方法如下:配制1%碘化钠水溶液、5%亚硝酸钠水溶液,分别置1cm石英吸收池中,按表2规定的波长处测定透光率,其值应小于0.8%。
碘化钠
亚硝酸钠
4.3.3.4波长重现性试验
浓度+g/mL
测定用波长,nm
透光率,%
是指重复使用同一波长时,单色光实际波长的变动值是波长准确度误差的1/2。4.3.3.5分辨率试验
以仪器能分辨出最接近的两条谱线间的距离表示,距离(△)愈小,分辨率愈高。检查方法如下:59
式中:C—供试品溶液的浓度;
A—一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度;
C.——对照品溶液的浓度;
A,—对照品溶液的吸收度。
4.5红外分光光度法
4.5.1适用范围
YY/T0188.5-1995
不同化合物几乎都有其特征的红外吸收光谱。故可作为化合物的定性分析、化合物结构的确定、化学反应的检查、区别异构体、纯度检查和含量测定等。4.5.2仪器
红外分光光度计,其应用波数范围为4000~400cm-1(即波长2.5~25um)的红外光区。主要由辐射源(光源)、色散系统、检测系统、数据处理贮存系统、显色器、各种液体、气体池以及压片用装置等部件组成,使用时应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4.5.3仪器的校正
4.5.3.1波数的准确度
波数(cm-1)的校正采用厚度为0.05mm聚苯乙烯薄膜进行。用2851cm-1、1601cm-1、1028cm-1、907cm-1处的吸收峰对仪器的波数进行校正。在区间2000~400cm-1允许相差士4cm-1以内,在区间4000~2000cm-1允许相差士8cm1以内。4.5.3.2分辨率试验
分辨率的校正采用厚度为0.05mm聚苯乙烯薄膜进行。在3110~2850cm-1范围内应能清晰地分辨出7个峰,2.924与2851cm-1吸收带的分辨深度不小于18%透光率,1601cm-1与1583cm-1吸收带的分辨深度不小于8%透光率。4.5.3.3其他按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校正。4.5.4测定方法
4.5.4.1固体样品
a)压片法
取固体供试品约1~2mg,置玛瑙研钵中,加入干燥的溴化钾或氯化钾细粉约100~200mg,充分研磨混匀,移置于直径为13mm压模中,使铺布均匀,压模与真空泵相连,抽气约2min后,加压至0.8×105~1×10°kPa,保持2~5min,除去真空,取出制成的供试片,用目视检查应均匀,无明显颗粒。将供试片置于仪器的样品光路中,另在参比光路中置一按同法制成的漠化钾或氯化钾空白片作为补偿,录制光谱图。
b)糊剂法
取固体供试品约5mg,置玛瑙研钵中,滴加少量液体石蜡或其他适宜的液体,研磨制成均匀的糊状,取适量糊状物夹于两个漠化钾片(每片重约150mg)或其他适宜的盐片之间,作为供试片,以溴化钾约300mg制成空白片作为补偿,录制光谱图。c)薄膜法
取固体供试品约5mg溶于挥发性溶剂中,涂于溴化钾空白片或其他适宜的盐片上,待溶剂挥发后,样品遗留于盐片上形成薄膜,录制光谱图。4.5.4.2液态样品
a)液体池法
取液体供试品或将固体或液体供试品溶于适宜的溶剂中,制成1%~10%浓度的溶液,置于0.1~0.5mm厚度的液体池中,录制光谱图。录制时应在参比光路中置一和试样池配对的装有溶剂的液体池作为补偿。
b)涂片法
YY/T0188.5—1995
适用于粘度大的液体供试品。可直接涂在一溴化钾空白片或其他适宜的盐片上,不必夹片,录制光谱图。
c)夹片法
适用于沸点较高的液体供试品。选用两个溴化钾空白片或其他适宜的盐片,在其间滴1~2滴供试品,形成一液膜,用专用夹具将两个盐片夹紧,即可录制光谱图。4.5.4.3气体样品
适用于经纯化后的气体供试品。选用适宜的气体池,通常先用真空系统除去气体池中的空气后再以量气装置充入一定压力的供试品,即可录制光谱图。对某些固体或高沸点供试品中的挥发性残留溶剂等,也可用可加热气体池测定其蒸气的吸收谱带,可获得比液体更具特征性的吸收谱带。4.5.5注意事项
4.5.5.1除另有规定外,用作鉴别试验时应按照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订的《药品红外光谱集》各光谱所规定的制备方法及具体操作技术进行制备。并应与对照的图谱相一致。4.5:5.2为避免固体供试品压片时可能发生的离子交换现象,凡是盐酸盐的供试品应采用氯化钾压片。为补偿抵消出现在3300cm-1处的残留水峰,参比光路中应放入同法压制的溴化钾或氯化钾空白片。
4.5.5.3供压片用的溴化钾或氯化钾如无光谱纯品,可用分析纯试剂重结晶,未精制前若无明显吸收。也可经干燥后直接使用。
4.5.5.4具有多晶现象的固体药品,由于测定时晶型可能不同,致使录制的光谱图与《药品红外光谱集》所收载的光谱图不致,遇此情况,应按该药品光谱图中备注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后,再录制比较。4.5.5.5对于有些药品在用溴化钾压片过程中,其晶型往往发生某些变化,且此种变化不重现,可用糊剂法测定,但本法由于使用的液体石蜡本身吸收干扰,且此干扰难于用空白完全补偿,应加注意。例如液体石蜡在2915、1462、1376及791cm-1处有较强吸收峰,氟碳在1640~1510、1200~1140及1010~760cm-1有吸收。必要时可分别用液体石蜡和卤代烃作本法测定。4.5.5.6用液体池时,供试品所用的溶剂,需选择在测定波数范围间无强吸收的溶剂,否则难于用空白完全补偿。因此在作精密测定时,需按波段选择数个溶剂完成整个区间的测定。一般常用的CCI4(4000~1350cm1及CS.(1350~600cm-1)两者配合完成整个波段的测定。4.5.5.7用作晶型、异构体限度检查或含量测定时,应按各品种有关项下的具体规定进行供试品制备和操作。
4.5.5.8制图要求基线一般控制在90%透光率以上,供试品取量一般控制在使其最强吸收峰在10%透光率以下,但不得截止。对照品的图谱同。4.5.5.9使用液体池时,应对液槽厚度进行测定,才能得到准确结果。可采用干涉条纹法校正。方法可取空液体池置于测量光路中进行扫描记录,根据得到一系列含有极大和极小的干涉条纹,在适宜波数(cm-1)范围内的等间隔条纹,按式(4)计算液槽厚度,即得Lo
式中:L。—液槽厚度;
n-一干涉条纹的个数;
V一一记录等间隔的高波数,cm-1:V,——记录等间隔的低波数,cm2V-V
4.5.5.10由于各种型号的仪器性能不同,供试品制备时研磨程度的差异或吸水不同等原因,均会影响光谱的形状。因此,进行光谱对比时,应考虑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4.5.6结果计算
YY/T0188.5-1995
药品含量测定多采用内标法,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根据测得的特征峰,作基线及量取峰高求吸收度比值。参照公式(1)、(2)、(3)计算供试品含量。4.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6.1适用范围
由待测元素灯发射出的特征谱线通过供试品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吸收遵循一般分光光度法的吸收定律,测定辐射光强度减弱的程度可求出供试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通常藉比较标准品和供试品的吸收度,求得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中国药典主要用于药品的杂质(含其他原子)检查和含量测定。
4:6.2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由辐射源(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器、数据处理机和显示器等组成。它有别于其他分光光度计,特征辐射光源通常用待测元素作为阴极的空心阴极灯,原子化器由雾化器及燃烧灯头组成(分为火焰原子化器和无火焰石墨炉原子化器等)。燃烧火焰由不同类型的气体混合物产生,常用空气-乙炔火焰。使用时应按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4.6.3仪器的校正
4.6.3.1.波长的准确度与重现性试验按空心阴极灯上规定的工作电流,将汞灯点亮,待其稳定后,在光谱带宽0.2nm条件下,以下列汞、氛谱线253.7、365.0、435.8、546.1、640.2、724.5和871.6nm中按均匀分布原则,选取三至五条逐一作三次单向(从短波向长波方向)测量,以给出最大能量的波长示值作为测量值。按式(5)、式(6)计算波长示值误差与波长重现性。
波长示值误差;
式中:41
入汞、氛谱线的波长标准值;
入一一汞、氛谱线的波长测量值。=Amax Amin
式中:—波长重现性:
某谱线三次波长测量值中的最大值;入mn一某谱线三次波长测量值中的最小值。(5)
(6)
对于附有自动设定波长的原子分光光度计,可从打印出的谱线轮廓图或显示屏幕上直接读出波长的测量值。准确度误差不得大于士0.5nm;波长重现性优于0.3nm。4.6.3.2分辨率试验
点亮锰(Mn)灯,待其稳定后,光谱带宽为0.2nm时,调节光电倍增管高压,使279.5nm谱线的能量为100,然后扫描测量锰双线,此时应能明显分辨出锰279.5和279.8nm两条谱线,且两线间峰谷能量应不超过40%。
4.6.3.3基线稳定性试验
a)静态基线稳定性光谱带宽0.2nm,量程扩展10倍,点亮铜灯,在原子化器未工作的状态下,按以下步骤测量:
单光束仪器仪器与铜灯同时预热30min,用“瞬时”测量方式或时间常数不大于0.5s,测定342.7nm谱线的稳定性,即为30min内最大漂移量和瞬时噪声(峰-峰值)。应符合表4.规定。双光束仪器仪器预热30min,铜灯预热3min,用“瞬时”测量方式或时间常数不大于0.5s,测定324.7nm谱线的稳定性,即为30min内最大漂移值和瞬时噪声(峰-峰值)。应符合表4规定。b)点火基线稳定性按测铜的最佳条件,点燃乙炔-空气火焰,吸喷去离子水,10min后在吸喷去离子水的状况下,重复以上a)的测量,30min内最大漂移量和瞬间噪声(峰-峰值)应符合表4规定。64
项·目
静态基线
点火基线
最大零漂
最大瞬时噪声
最大零漂
最大瞬时噪声
YY/T0188.5-1995
表4基线稳定性
出厂要求
4.6.3.4灵敏度与检出限(精密度)试验使用过程要求
火焰原子化法和石墨炉原子化法的灵敏度、检出限、精密度试验是采用不同金属元素(铜、镉)进行试验。具体操作方法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火焰原子化法测定铜的检出限不得大于0.02μg/mL,精密度应为1.5%。石墨炉原子化法测定镉的检出限不得大于4Pg,特征量不得大于2pg,精密度应为7.0%。影响仪器灵敏度的因素很多,故测定必须在最佳条件下进行,才能获得准确结果。4.6.3.5其他有关校正试验:如边缘能量、样品溶液的吸喷量、表观雾化率、背景校正能力等的校正,可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项下方法或按仪器说明书进行试验。本仪器校正周期定为二年。4.6.4测定方法
4.6.4.1标准曲线法
在仪器推荐的浓度范围内,制备含待测元素的标准溶液至少3份,浓度依次递增。并分别加入供试品溶液配制中的相应试剂。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均用去离子水制成水溶液。将仪器按规定启动后,先将去离子水喷入火焰,调读数为零,再将最浓的标准溶液喷入火焰,调节仪器至近满标度的读数;然后依次入喷每一标准溶液,读数。每喷完1份溶液后,均用去离子水喷入火焰充分冲洗灯头并调零。取每一浓度3次读数的平均值,与相应浓度作标准曲线。按各品种项下规定制备供试品溶液,使待测元素的估计浓度在标准曲线浓度范围内,将供试品溶液喷入火焰,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浓度,计算元素的含量。4.6.4.2标准加入法
取同体积按各种项下制备的供试品溶液4份,分别加至4个同体积的量瓶中,除1号量瓶外,其他2、3、4号量瓶分别再准确加入比例量的待测元素标准液,均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形成标准液加入量从零开始递增的一系列溶液。按上述标准曲线法自“将仪器按规定启动后”操作,并依法将溶液喷入火焰,读数;将读数与相应的待测元素加入量作图,延长此直线至与含量轴的延长线相交,此交点与原点间的距离即相当于供试品溶液取用量中待测元素的含量【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图示】,再以此计算供试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4.6-4.3内标法
内标法系在待测元素标准液和供试品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供试品中不存在的内标元素,测定分析线与内标线的强度比,并以吸光度之比值对被测元素的含量绘制校正曲线。选择内标元素应与被测元素在原子化过程中具有相似的特性。本法可消除在原子化过程中由于实验条件(如气体流量、火焰状态、石墨炉温度等)变化而引起的误差。但需应用双波道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4.6.4.4杂质检查法
取供试品,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制备供试品溶液;另取等量的供试品,加入限度量的待测元素溶液,制成对照溶液。照上述标准曲线法自“将仪器按规定启动后”操作,并将对照溶液喷入火焰,调节仪器使具合适的读数α;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喷入供试品溶液,读数b;6值应小于α一b。4.6.5注意事项
YY/T0188.5-1995
原子吸收分光光法的分析中主要是化学干扰和物理干扰的影响,应予消除。仪器某些工作条件的变化(如波长、狭缝、光源灯电流、火焰类型、火焰状态)也可影响灵敏度、稳定程度和干扰情况,应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选用。
4.6.5.1化学干扰的消除
引起化学于扰原因是待测元素与干扰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不能从化合物中全部解离和原子化。解决的办法,可采用高温火焰或在标准溶液和供试品溶液中加入某些试剂(如释放剂、保护剂、络合剂等)可控制化学干扰。此外,也可采用标准加入法控制化学干扰,或采用预先分离的办法来解决。4.6.5.2物理干扰的消除
引起物理干扰原因是供试品溶液在转移、蒸发和原子化过程中由于供试品溶液物理性质变化引起吸收度下降的效应,是非选择性干扰。配制与供试品溶液相似组成的标准溶液或是使用标准加入法,以消除这种干扰。
4.6.6结果计算
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测定方法,比较标准品和供试品的吸收度后,参照4.3.6或4.4.6项下公式计算供试品的含量。
5核磁共振波谱法
5.1原理
某些具有磁性原子核的分子,在外磁场作用下,用波长10~100m的无线电频率区域的电磁波照射分子,可引起分子中某种核的自旋能级跃迁,使原子核从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此即核磁共振,并且在某些特定的磁场强度处产生强弱不同的吸收信号。吸收信号的频率对信号强度作图即构成了核磁共振波谱。它是分子吸收光谱的另一种形式,以此建立的分析方法称为核磁共振波谱法。5.2适用范围
质子核磁共振波谱(\HNMR)和碳13核磁共振波谱(\CNMR)是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中最重要的两种核磁共振波谱。前者可以判定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类型、化学环境、分布情况及核间关系等。后者可以给出丰富的碳骨架信息,对于复杂有机化合物特别有用。由于质子核磁共振波谱的信号强度和共振核的数目成正比,可用于某些药品的纯度检查和含量测定。5.3仪器
核磁共振波谱仪。按照射电磁波是连续波或脉冲波而分为两大类。现多用脉冲富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主要由磁铁系统(电磁铁、永久磁铁、超导磁铁)、探头装置、发射系统、接收部分、谱仪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系统(计算机及数据处理记录仪等)组成。除另有规定外、采用照射频率为60~100MHz高分辨仪器,可测氢(\H)、碳(1\C)、氟(1°\F)、及磷(31P)等核。对结构复杂的化合物,根据需要,应使用高性能如500MHz或更高频率的仪器。使用时应按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5.4仪器的校正(质子谱)
5.4.1分辨率试验
标准试验是用含20%(V/V)邻二氯苯的重氢丙酮溶液,置外径5mm样品管中,经脱气处理。将谱仪控制系统调整到最大的分辨率,测量在97.33ppm或87.51ppm对称多重谱带,取其最尖锐谱峰的半高宽来表示。
分辨率范围在0.1~0.5Hz之间,应与仪器说明书的要求相一致。一般地说,指标好坏,取决于匀场。邻二氯苯的\H谱图属AA'BB'型,其含24条十分接近而又尖锐的谱线,分成对称的两半,每半边有六对双峰,这六对双峰随磁场均匀度的提高逐一分裂为明显的双峰。故校正是以最尖锐的谱峰的半高宽定义为谱仪的分辨率。测定时应仔细操作,才能获得满意结果。5.4.2灵敏度试验(信噪比S/N)标准试验是用含1%(V/V)乙基苯的四氯化碳溶液,置外径5mm样品管中,经脱气处理。将谱仪控66
YY/T0188.5-1995
制系统调整到最佳灵敏度状态,测量在32ppm至35Ppm所得到的谱图。取五次测定平均值计算信噪比(S/N)应不小于25:1。按式(7)计算,即得。S/N=2.5A/H.-
式中:2.5—-可近似地认为:2.5=最大噪声幅度/平均噪声;A——幅度(取乙基苯中次甲基四重峰中央在82.65ppm的最强峰。幅度绘制是从四重峰噪声中央基线的一边,距离最少为1ppm),mm。H-测量在?4ppm和a5ppm之间两峰基线噪声幅度,mm灵敏度试验是仪器检测弱信号能力的指标,它不取决于仪器的总增益,而取决于信号噪声比。一般地说,在测试绘图时,所取一段噪声测得最大噪声幅度,应避开基线不平坦处及旋转边带,以免引起误差,同时必须保证探头与前放之间的最佳匹配。应符合仪器说明书的要求。5.4.3旋转边带试验
旋转边带是指用仪器正常使用的样品旋转速度,其旋转边带最大峰高与样品主峰高度之比,应不大于2%。并符合仪器说明书的要求。旋转边带试验是对磁场均度的要求。主要取决于径向匀场的好坏。5.4.4重现性试验
标准试验是用含5%(V/V)乙基苯的四氯化碳溶液,置外径5mm样品中,经脱气处理。连续五次对苯和乙基的质子进行扫描测定平均值。每次测定值与平均值比较,不得大于2.5%。5.4.5其他
对于其他核(13C等)的校正试验,按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应符合规定。.5.5测定方法
5.5.1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配制成一定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如不澄明,应予过滤。除另有规定外,如为氛代有机溶剂的溶液,于供试品溶液中加入0.5%~1.0%(V/V)四甲基硅烷(TMS,=0Ppm);如为氛氧化物溶液,则加入0.5%~1.0%(W/V)四氛代二甲基硅戊烷钠或三甲基硅基丙烷磺酸钠作为化学位。移内标物。
5.5.2连续波光谱测定法取一定量供试品溶液,置适合的样品管中,插入仪器,打开气路,使样品管旋转后,进行调谐、相位、射频和低频磁场及分辨率等的调节,使仪器向纯吸收方式操作和避免信号的饱和,其次调节仪器控制器使波谱的最强信号,除溶剂信号外,几乎达到记录纸的顶端,并将内标信号位置正好与化学位移值()0对齐,然后进行波谱的记录。除另有规定外,以秒为2Hz的扫描速度在记录纸上的适宜宽度中绘制波谱。并可采用每秒为10Hz的扫描速度在同一张波谱范围内记录积分波谱。5.5.3脉冲光谱测定法取一定量供试品溶液,置适合的样品中,插入仪器,打开气路,使样品管旋转后,按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启动仪器控制系统调节样品脉冲触发角度、脉冲振幅、脉冲间隔,波谱宽度,分辨率和数据显示比率,并收集自由感应衰减信号所需的数据,将数据以数学转换存入计算机后,调节相控制器直至获得尽可能的纯吸收光谱并对化学位移内标物的共振频率进行校正(8=0)。将显示光谱存入计算机适合的输出装置。如为定量分析,按照仪器规定方法进行积分。5.5.4定量分析按各品种项下规定方法进行。5.6注意事项
5.6.1核磁样品管质量应符合规定并预先用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等)和蒸馏水充分洗涤干净,烘干后使用。
5.6.2核磁样品纯度应大于98%,选用合适溶剂,用连续波仪器时样品浓度约10%左右,否则信号太弱,不易获得正常图谱,对用脉冲富里叶仪器,样品浓度可由累加次数确定。5.7结果计算
5.7.1药品鉴别时,所得核磁共振波谱图由化学位移值(ppm)、偶合常数及积分曲线可分别提供含氢67
YY/T0188.5—-1995
基团,核间关系及氢分布的信息。如为已知样品应与标准图谱相一致。5.7.2药品的纯度检查或组分测定结果,应符合各品种项下规定的限度。5.7.3药品的含量测定多采用内标法,根据共振峰的积分值直接计算供试品的含量【见附录D(提示的附录》汀。
6荧光分析法
6.1原理
某些物质受紫外光或可见光照射激发后能发射出比激发光波长较长的光,这种光称为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可以用作该物质的定性分析,当激发光强度、波长、所用溶剂及温度等条件固定时,物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发射光强度与溶液中该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关系,可以用作定量分析。6.2适用范围
有机化合物中具有芳环或芳杂环结构的多环胺类、萘酚类、嘌啉类、吲哚类、多环芳烃类、氨基酸类及蛋白质等以及无机离子一般借助于待测元素与有机试剂生成荧光络合物均可采用荧光分析法进行测定。由于荧光分析法灵敏高,主要用于一些制剂品种含量均匀度、溶出度和含量测定。6.3仪器
测定荧光强度的仪器分为三类:A类是用滤光片获得激发单色光的单光束仪器;B类是用光栅获得激发单色光的单光束仪器;C类是双光束仪器。主要由辐射源(光源)系统、激发单色器系统、样品池、发射单色器系统、检测器系统、数据处理机以及显示记录仪等组成,使用时应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6.4仪器的校正
6.4.1激发单色器波长准确度与重现性试验·6.4.1.1A类仪器不进行此项试验。6.4.1.2将发射单色器置零级位置,灯室内正确放好笔型汞灯,将漫反射板校正具放入样品室,响应时间“快”扫描速度“慢”或手动,使用实际可行的最窄狭缝宽度6.4.1.3按附录G(提示的附录)汞谱线作参考波长,允许从表中任选分布均匀的五条谱线参考波长,由短波向长波方向对激发单色器扫描。电表或记录仪最大读数时的波长为测量值,连续读取三次,按式(8)、(9)、(10)计算波长准确度与波长重现性。应符合表5的规定。3台
波长准确度,nm;
式中:4—
入一波长测量值,nm;
a——汞灯参考波长值,nm。
式中:—波长重现性,nm。
式中:D-
波长准确度,nm。
6.4.2发射单色器波长的准确度与重现性试验6.4.2.1将激发单色器波长置零级位置,以下操作同6.4.1.2。(8)
(10)
6.4.2.2按附录G(提示的附录)任选分布均匀的五条汞谱线参考波长,以下操作同6.4.1.3,计算波长的准确度与重现性。应符合表5规定。68
仪器类别
波长准确度
波长重现性
YY/T0188.5—.1995
表·5激发与发射单色器波长允许误差表A
6.4.3分辨率试验
6.4.3.1激发单色器的分辨率试验,按6.4.1.2测定结果,扫描激发单色器应能分辨出汞三线365.02、365.48和366.33nm所对应的测量峰值。对最小带宽≥0.05nm的仪器不必进行校正。6.4.3.2发射单色器的分辨率试验,同6.4.3.1。6.4.4检出限试验
6.4.4.1以0.05mo1/L硫酸溶液作空白,根据仪器类别选取对应浓度的硫酸奎宁标准溶液作为试验溶液,灵敏度置高档,选择适当的狭缝宽度,将激发波长置于350nm处,扫描发射波长找出测量峰值对应的AEM,将发射波长固定在AEM处。6.4.4.2分别对空白溶液和标准溶液连续交替11次测定,如果测量中有一次被认为是由于外界干扰或操作失误而引起较大误差,必须将该测量数据剔除。6.4.4.3计算与限度
F=Fn—Fo
式中:F,
荧光强度;
-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
空白溶液的荧光强度。
荧光强度平均值
式中:n-
测量次数。
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
式中:n—测量次数。
式中:DL—检出限,指仪器能给出的二倍于标准偏差读数的标准溶液浓度;标准溶液的浓度。
检出限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硫酸奎宁标准溶液测定检出限仪器类别
检出限,g/mL
1×10-
5×10-1
·(11)
(12)
(13)
6.4.5信噪比(S/N)试验
置激发波长350nm,激发和发射狭缝宽度10nm,用二次蒸馏水,调节灵敏度使发射波长为397nm时,仪器示值在40%左右,发射波长退回到300nm,调仪器零位,扫描发射单色器,记录300~400nm发射光谱曲线。发射波长397nm附近的峰值,即为S。然后在峰值处记录2min,记录噪声曲线波动最69
大的峰-峰值,即为N。
YY/T0188.5-1995
未测定检出限的仪器,必须用二次蒸馏水的拉曼峰进行信噪比(S/N)的试验。按仪器说明书规定技术要求应符合规定。对于已进行检出限测定的仪器,可不进行此项试验。6.4.6线性误差试验
6.4.6.1置激发波长350nm,发射波长450nm,以0.05mol/L硫酸溶液作空白,调节仪器灵敏度和狭缝宽度,使表7中浓度最大的溶液示值在90%附近(见附录F(标准的附录)]。表7硫酸奎宁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序号)
标准溶液浓度c;
1×107
2×107bzxz.net
4×107
6×107
1×108
6.4.6.2交替测定空白溶液和各浓度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每种溶液重复测量三次。6.4.6.3按式(11)、(12)计算每次测量的荧光强度及测量平均值,再按式(15)、(16)计算平均荧光系数(K)及线性误差(a,)。
式中:K-
式中:a,
平均荧光系数;
浓度为C,的溶液对应的荧光强度测量平均值;标准溶液的浓度。
线性误差,%。
仪器的线性误差应符合表8的规定。仪器类别
线性误差
6.4.7光谱峰值强度的重现性试验F,
表8线性误差
(15)
(16)
置激发波长350nm,激发和发射狭缝宽度为10nm,用1×10-g/mL的硫酸奎宁标准溶液,调节灵敏度,使发射波长为450nm时,示值在80%左右,见光3min后,对发射波长从365nm至500nm重复扫描三次。按式(17)计算重现性(8):o,=maxF
式中:8F——重现性:
一每次测量荧光峰值。
仪器的重现性应符合表9的规定。表9
荧光峰值强度重现性误差
仪器类别
重现性
(17)
6.4.8其他有关校正试验:滤光片的透光特性、稳定度、光谱校正误差、双光束补偿及荧光池成套性的校正,可按附录E(标准的附录)项下方法或按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试验。6.5测定方法
6.5.1对照品比较法
YY/T0188.5—1995
除另有规定外,按各品种项下,配制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选定激发光波长和发射光波长,每次测定前,用一定浓度的对照品溶液校正仪器的灵敏度;然后在相同条件下,读取对照品溶液及其试剂空白与供试品溶液及其试剂空白的读数,计算含量,即得。6.5.2标准曲线法
除另有规定外,按各品种项下,取对照品配成一系列对照品溶液,测定各自的荧光强度,以荧光强度对溶液浓度绘制标准曲线,然后测定供试品溶液的荧光强度,从标准曲线上求出供试品中荧光物质的含量。
在测定时,首先取系列中的一种对照品溶液为基础,将空白溶液的荧光强度读数调至0,将该对照品溶液的荧光强度读数调至100%或50%,然后测定系列中其他各个对照品溶液的荧光强度,在测定工作中,当仪器调零之后,应先测定空白溶液的荧光强度读数(%),然后测定对照品溶液的荧光强度读数(%),减去前者的荧光强度(%),就是对照品溶液实际的荧光强度,再绘制标准曲线。为了使在不同时间所绘制标准曲线一致,在每次测绘标准曲线时均采用同一对照品溶液对仪器进行校正,以获得准确结果。
6.6注意事项
6.6.1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一般较紫外分光光度法或比色法为高,浓度太大的溶液会有“自熄灭”作用,以及由于在液面附近溶液会吸收激发光,使发射光强度下降,导致发射光强度与浓度不成正比,故荧光分析法应在低浓度溶液中进行。6.6.2对于易被光分解的品种,可选择一种激发光与发射光波长与之近似而对光稳定的物质溶液,例如蓝色荧光可用硫酸奎宁的稀硫酸溶液,黄绿色荧光可用荧光素钠的水溶液,红色荧光可用罗丹明B的水溶液等,先与对照品溶液比较测定其读数关系,并在测定供试品溶液时用以代替对照品溶液以校正仪器的灵敏度。
6.6.3荧光分析因灵敏度高,故干扰因素也多。溶剂不纯会带入较大误差,应先作空白检查,必要时,应用玻璃磨口蒸馏器蒸馏后再用。6.6.4溶液中的悬浮物对光有散射作用,必要时应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或用离心法除去。6.6.5荧光分析法所用的各种玻璃仪器与样品池等要求高度洁净。6.6.6温度对荧光强度有较大影响,测定时应严格控制温度的一致性。6.6.7溶液中的溶氧也有降低荧光作用,必要时,可在测定前通入情性气体除氧。6.6.8凡能产生荧光的分子结构都对激发波长的光有吸收,以及共存的其他成分对测定可能有干扰,一般若溶液中荧光溶质对激发光吸收度大于0.05,即使溶液中荧光溶质增加,其荧光则增加很少,应予以注意。
6.6.9当荧光物质本身为弱酸或弱碱时,溶液的pH值对该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有较大影响,主要是因为弱酸弱碱和它们的离子电离结构有所不同,在不同酸度中分子和离子间的平衡改变,因此荧光强度也有差异,测定时应控制pH值一致。6.7结果计算
6.7.1,根据测定读数,按式(18)即可求出供试品含量。RR C
式中:c。供试品溶液的浓度(含量);C.对照品溶液的浓度;
R。供试品溶液的读数;
Rsb—供试品溶液试剂空白的读数;R,一对照品溶液的读数;
Rb—一对照品溶液试剂空白的读数。(1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YY医药标准标准计划
- YY0494-2004 牙科琼脂基水胶体印模材料
- YY0493-2004 牙科学弹性体印模材料
- YY0035-1991 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亚铁
- YY/T1127-2006 咬骨钳
- YY0036-1991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磷酸酯镁
- YY/T0095-2004 钨酸钙中速医用增感屏
- YY/T1565-2017 外科植入物无损检验铸造金属外科植入物射线照相检验
- YY/T1141-2017 骨凿通用技术条件
- YY/T1779-2021 牙科学正畸支抗钉
- YY/T1431-2016 外科植入物医用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
- GY/T64-2021 广播电视钢塔桅防腐蚀保护涂装
- YY/T0188.10-1995 药品检验操作规程 第10部分:制剂溶出度和释放度测定法
- YY/T0292.1-2020 IEC 61331-1:2014 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防护器具 第1部分: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
- YY0060-1991 热敷灵
- YY/T0470-2004 一次性使用圆宫型宫内节育器放置器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