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商检行业标准(SN) >>
- SN/T 2128-2008 进出口逆反射面料逆反射性能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商检行业标准(SN)】 进出口逆反射面料逆反射性能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8 05:53:28
- SN/T2128-2008
- 现行
标准号:
SN/T 2128-2008
标准名称:
进出口逆反射面料逆反射性能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标准类别:
商检行业标准(SN)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8-09-04 -
实施日期:
2009-03-16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893.33 KB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2128—2008
进出口递反射面料逆反射性能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Test methods and requirements of retroreflective performance forimportandexportretroreflectivefabric2008-09-0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9-03-16实施
本标准修改采用欧洲标准EN471:2003《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射面料的光学及物性要求和(7)的试验方法的有关内容。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雪晖、柯家骥、陈学灿、林春能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IIKAONT KAca-
SN/T 2128—2008
试验方法和要求》中(6)的反
1范围
进出口逆反射面料逆反射性能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SN/T2128—2008
本标准规定了具有单一逆反射性能的进出口逆反射面料的逆反射性能的试验方法和要求,不包括其他性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具有单一逆反射性能的进出口逆反射面料的逆反射性能的评定,不适用于对同时具有逆反射性能和荧光面料特征的双效面料的逆反射性能的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978标准照明体和几何条件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6529—2008,ISO139:2005.MOD)GB/T8629—2001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eqvISO6330:2000)GB/T12586—2003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耐屈挠破坏性的测定(idtISO7854:1995)GB/T18426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低温弯曲试验(GB/T18426—2001,idtISO4675:1990)GB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FZ/T20020毛织物耐磨试验方法马丁代尔法3术语与定义
GB/T397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逆反射retroreflection
反射光线从靠近人射光线的反方向,向光源返回的反射。3.2
retroreflectivefabric
逆反射面料
具有单一逆反射性能的面料。
发光强度系数Rcoefficientof luminousintensity在观测方向上,面料的逆反射表面上的发光强度I除以投向逆反射面料且落在垂直于人射光方向的平面内的光照度E的商。
逆反射系数Rcoefficientofretroreflection在观测方向上,面料的逆反射表面上的发光强度系数(R)除以它的表面积的商。3.5
参考中心referencecenter
在确定逆反射面料的特性时,在试样的中心或接近中心位置所给定的一个点。1
SN/T 2128—2008
参考轴referenceaxis
起始于参考中心,垂直于被测量试样反射面的直线。3.7
照明轴illuminationaxis
连接参考中心和光源中心的直线。3.8
观测轴observationaxis
连接参考中心和光探测器中心的直线。3.9
3entrance angle
入射角β
照明轴与参考轴之间的交角。
观测角αobservationangle
照明轴与观测轴之间的交角。
旋转角rotationangle
-KAONYKAca-
观测轴与照明轴组成的平面与试样平面的交线和试样标记的基准点与参考中心连线之间的交角,用于确定试样的测量位置。
方向敏感性
orientation sensitive
当面料在旋转角分别为0°和90°时测量的逆反射系数差异大于15%时,称其具有方向敏感性。3.13
坎德拉(cd)
光强度国际单位。
定义:在101325Pa的标准大气压下,在纯铂凝固温度(约1769℃),绝对黑体在1/60cm的表面积上沿垂直方向的发光强度为1坎德拉(cd)。3.14
流明(lm)
光通量的国际单位。
定义:在纯铂凝固温度(约1769℃),绝对黑体在5.305×103cm~的表面积上辐射出来的光通量为1流明(lm)。
勒克斯(Ix)
照度国际单位。
定义:被光均勾照射的物体在单位表面面积上的光通量,1勒克斯(1x)等于1流明/平方米(lm/m)
4原理
试样在经标定后的逆反射系数测量仪中测定逆反射系数,随即在各相关物理试验后再次测定逆反射系数,根据所测得递反射系数,综合评定试样的逆反射性能5仪器
5.1逆反射系数测量仪
递反射系数测量仪应满足以下要求:2
SN/T2128—2008
一光源应采用GB/T3978规定的标准照明体A光源,试样整个受照区域的垂直照度的不均勾性不应天于5%:
一光探测器应是经光谱光效率曲线校正的照度计:—观测角应能在12至2°或更大的范围内可调,最小分度值不应大于6”;一入射角应能在0°至40°范围内可调最小分度值不应大于1°;一标准逆反射系数板,应定期到计量检定单位标定。6试样
在样品上避开折痕和疵点处剪取代表性试样,试样的数量和大小应满足以下试验要求:逆反射系数初试试验;
指定的耐磨、屈挠、低温弯曲、温度变化、洗涤和淋雨状态物理项目试验;逆反射系数的再试验。
注:逆反射系数的再试验应在各项物理试验后的试样上进行7调湿
逆反射系数的初试试验,试样的调湿和试验应在GB/T6529标准规定的三级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至少调湿24h。如果试验需要在其他条件下进行,应在试样从调湿环境取出之后5min之内进行测量。
8试验方法
8.1逆反射系数测量试验
8.1.10°和90°旋转角的确定
先在试样上确定一个测量位置为0°旋转角,0°旋转角位置围绕参考中心旋转90°为90°旋转角。0°旋转角按照以下条件确定:
一每一试样上清晰的定向标记;一材料制造商提供清晰的说明;一如果没有标记或说明,0旋转角可以任意选择。8.1.2测量步骤
在对试样进行测量前,用标准逆反射系数板对逆反射系数测量仪进行标定。调整逆反射系数测量仪的人射角和观测角至规定条件,将试样置放在仪器的测量孔下,全部覆盖测量孔,读取试样的逆反射系数,逆反射系数值精确至0.1cd/(1x·m2)。相对位置参见附录A。按照上述步骤分别测量试样在5°、20°30°、40°人射角条件下,分别对应的12、20、1°1°30观测角条件下,0°和90°旋转角位置的逆反射系数。8.2耐磨试验
按FZ/T20020执行。试样安装在摩擦平台内,标准摩擦布安装在金属夹内,经5000次耐磨试验后,再在5入射角和12观测角的测量条件下,按8.1测量逆反射系数。8.3屈挠试验
按GB/T12586一2003方法A执行。试样经7500个循环届挠试验后,在第7章规定的大气条件中调湿24h,再在5入射角和12观测角的测量条件下,按8.1测量逆反射系数。8.4低温弯曲试验
按GB/T18426执行。试样在一20℃士1℃的条件下放置和折叠后,在第7章规定的大气条件中调湿2h以上,再在5人射角和12观测角的测量条件下,按8.1测量递反射系数。3
SN/T2128—2008
8.5温度变化试验
-KAoNiAca-
剪取尺寸为180mm×30mm的代表性试样,放置在50℃士2℃的温度条件12h后,立即转换到一30℃土2℃的温度条件下放置20h,随后在第7章规定的大气条件中调湿2h以上,再在5°入射角和12'观测角的测量条件下,按8.1测量逆反射系数。8.6水洗试验
8.6.1剪取尺寸为300mm×250mm的代表性试样三块,每块试样上面应有大小为250mm×50mm的逆反射面料,两条逆反射面料之距离为50mm。8.6.2水洗试验按GB/T8629一2001的2A执行。试样经5次洗涤程序,每次洗涤后F法干燥,温度条件50℃土5℃,随后在第7章规定的大气条件中调湿24h.再在5°人射角和12观测角的测量条件下,按8.1测量逆反射系数。
8.7淋雨状态逆反射系数测量试验按GB20653—2006中的附录D进行试验。逆反射性能的评定1)
9.1逆反射面料的评定
9.1.1试样初试逆反射系数符合表1要求,各项物理试验后的逆反射系数和淋雨状态逆反射系数的结果大于100cd/(1x·m2),则判定该面料为2级反射面料。表12级逆反射面料的最小逆反射系数放单位为坎德拉每勒克斯平方米[cd/(Ix·m)]观测角
入射角
9.1.2试样初试逆反射系数符合表2要求,各项物理试验后的逆反射系数和淋雨状态逆反射系数的结果大于100cd/(lx,m2),则判定该面料为1级逆反射面料。表21级逆反射面料的最小逆反射系数单位为坎德拉每勒克斯平方米[cd/(Ix·m\)]观测角
入射角
9.1.3试样初试逆反射系数不符合表2要求,或各项物理试验后逆反射系数或淋雨状态逆反射系数的结果小于等于100cd/(lx·m),则判定该面料逆反射性能不合格9.2方向敏感性的评定
方向敏感性逆反射面料应符合下列条件:1)逆反射面料划分为1级逆反射面料和2级逆反射面料,部分逆反射面料具有方向敏感性。在多数环境中,2级逆反射面料的逆反射性能高于1级。4
SN/T2128—2008
一试样在0°和90其中一个旋转角的测量条件下,逆反射系数应符合表1或表2的要求;再在另一个旋转角的测量条件下,对应的逆反射系数应大于等于表1或表2中规定值的75%;一试样经各项物理试验后,在0°和90°其中二个旋转角、入射角为5°观测角为12°的测量条件下,逆反射系数应大于100cd/lx·m2),再在另一个旋转角,对应的测量条件下,逆反射系数应大于等于75cd/(lx?m)。
10报告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本标准的编号;
样品的描述和技术数据;
样品在物理试验前的各相关人射角和观测角下的逆反射系数;样品在各相关物理试验后对应的逆反射系数和淋雨状态逆反射系数;逆反射面料的评定结果;
方向敏感性的评定结果;
任何偏离标准的细节;
试验日期。
SN/T2128—200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逆反射系数测量试样、光源和光探测器的相对位置图入射β
试案洲器张
试样对光源张
观测知
米染测器
逆反射系数测量试样、光源和光探测器的相对位置图A.1
-ikAoNirKAca=
SN/T 2128-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进出口逆反射面料逆反射性能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SN/T2128-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
字数11千字
2008年11月第一版
2008年11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2000
书号:155066:2-19214
定价8.00元
800282 /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进出口递反射面料逆反射性能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Test methods and requirements of retroreflective performance forimportandexportretroreflectivefabric2008-09-0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9-03-16实施
本标准修改采用欧洲标准EN471:2003《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射面料的光学及物性要求和(7)的试验方法的有关内容。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雪晖、柯家骥、陈学灿、林春能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IIKAONT KAca-
SN/T 2128—2008
试验方法和要求》中(6)的反
1范围
进出口逆反射面料逆反射性能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SN/T2128—2008
本标准规定了具有单一逆反射性能的进出口逆反射面料的逆反射性能的试验方法和要求,不包括其他性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具有单一逆反射性能的进出口逆反射面料的逆反射性能的评定,不适用于对同时具有逆反射性能和荧光面料特征的双效面料的逆反射性能的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978标准照明体和几何条件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6529—2008,ISO139:2005.MOD)GB/T8629—2001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eqvISO6330:2000)GB/T12586—2003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耐屈挠破坏性的测定(idtISO7854:1995)GB/T18426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低温弯曲试验(GB/T18426—2001,idtISO4675:1990)GB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FZ/T20020毛织物耐磨试验方法马丁代尔法3术语与定义
GB/T397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逆反射retroreflection
反射光线从靠近人射光线的反方向,向光源返回的反射。3.2
retroreflectivefabric
逆反射面料
具有单一逆反射性能的面料。
发光强度系数Rcoefficientof luminousintensity在观测方向上,面料的逆反射表面上的发光强度I除以投向逆反射面料且落在垂直于人射光方向的平面内的光照度E的商。
逆反射系数Rcoefficientofretroreflection在观测方向上,面料的逆反射表面上的发光强度系数(R)除以它的表面积的商。3.5
参考中心referencecenter
在确定逆反射面料的特性时,在试样的中心或接近中心位置所给定的一个点。1
SN/T 2128—2008
参考轴referenceaxis
起始于参考中心,垂直于被测量试样反射面的直线。3.7
照明轴illuminationaxis
连接参考中心和光源中心的直线。3.8
观测轴observationaxis
连接参考中心和光探测器中心的直线。3.9
3entrance angle
入射角β
照明轴与参考轴之间的交角。
观测角αobservationangle
照明轴与观测轴之间的交角。
旋转角rotationangle
-KAONYKAca-
观测轴与照明轴组成的平面与试样平面的交线和试样标记的基准点与参考中心连线之间的交角,用于确定试样的测量位置。
方向敏感性
orientation sensitive
当面料在旋转角分别为0°和90°时测量的逆反射系数差异大于15%时,称其具有方向敏感性。3.13
坎德拉(cd)
光强度国际单位。
定义:在101325Pa的标准大气压下,在纯铂凝固温度(约1769℃),绝对黑体在1/60cm的表面积上沿垂直方向的发光强度为1坎德拉(cd)。3.14
流明(lm)
光通量的国际单位。
定义:在纯铂凝固温度(约1769℃),绝对黑体在5.305×103cm~的表面积上辐射出来的光通量为1流明(lm)。
勒克斯(Ix)
照度国际单位。
定义:被光均勾照射的物体在单位表面面积上的光通量,1勒克斯(1x)等于1流明/平方米(lm/m)
4原理
试样在经标定后的逆反射系数测量仪中测定逆反射系数,随即在各相关物理试验后再次测定逆反射系数,根据所测得递反射系数,综合评定试样的逆反射性能5仪器
5.1逆反射系数测量仪
递反射系数测量仪应满足以下要求:2
SN/T2128—2008
一光源应采用GB/T3978规定的标准照明体A光源,试样整个受照区域的垂直照度的不均勾性不应天于5%:
一光探测器应是经光谱光效率曲线校正的照度计:—观测角应能在12至2°或更大的范围内可调,最小分度值不应大于6”;一入射角应能在0°至40°范围内可调最小分度值不应大于1°;一标准逆反射系数板,应定期到计量检定单位标定。6试样
在样品上避开折痕和疵点处剪取代表性试样,试样的数量和大小应满足以下试验要求:逆反射系数初试试验;
指定的耐磨、屈挠、低温弯曲、温度变化、洗涤和淋雨状态物理项目试验;逆反射系数的再试验。
注:逆反射系数的再试验应在各项物理试验后的试样上进行7调湿
逆反射系数的初试试验,试样的调湿和试验应在GB/T6529标准规定的三级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至少调湿24h。如果试验需要在其他条件下进行,应在试样从调湿环境取出之后5min之内进行测量。
8试验方法
8.1逆反射系数测量试验
8.1.10°和90°旋转角的确定
先在试样上确定一个测量位置为0°旋转角,0°旋转角位置围绕参考中心旋转90°为90°旋转角。0°旋转角按照以下条件确定:
一每一试样上清晰的定向标记;一材料制造商提供清晰的说明;一如果没有标记或说明,0旋转角可以任意选择。8.1.2测量步骤
在对试样进行测量前,用标准逆反射系数板对逆反射系数测量仪进行标定。调整逆反射系数测量仪的人射角和观测角至规定条件,将试样置放在仪器的测量孔下,全部覆盖测量孔,读取试样的逆反射系数,逆反射系数值精确至0.1cd/(1x·m2)。相对位置参见附录A。按照上述步骤分别测量试样在5°、20°30°、40°人射角条件下,分别对应的12、20、1°1°30观测角条件下,0°和90°旋转角位置的逆反射系数。8.2耐磨试验
按FZ/T20020执行。试样安装在摩擦平台内,标准摩擦布安装在金属夹内,经5000次耐磨试验后,再在5入射角和12观测角的测量条件下,按8.1测量逆反射系数。8.3屈挠试验
按GB/T12586一2003方法A执行。试样经7500个循环届挠试验后,在第7章规定的大气条件中调湿24h,再在5入射角和12观测角的测量条件下,按8.1测量逆反射系数。8.4低温弯曲试验
按GB/T18426执行。试样在一20℃士1℃的条件下放置和折叠后,在第7章规定的大气条件中调湿2h以上,再在5人射角和12观测角的测量条件下,按8.1测量递反射系数。3
SN/T2128—2008
8.5温度变化试验
-KAoNiAca-
剪取尺寸为180mm×30mm的代表性试样,放置在50℃士2℃的温度条件12h后,立即转换到一30℃土2℃的温度条件下放置20h,随后在第7章规定的大气条件中调湿2h以上,再在5°入射角和12'观测角的测量条件下,按8.1测量逆反射系数。8.6水洗试验
8.6.1剪取尺寸为300mm×250mm的代表性试样三块,每块试样上面应有大小为250mm×50mm的逆反射面料,两条逆反射面料之距离为50mm。8.6.2水洗试验按GB/T8629一2001的2A执行。试样经5次洗涤程序,每次洗涤后F法干燥,温度条件50℃土5℃,随后在第7章规定的大气条件中调湿24h.再在5°人射角和12观测角的测量条件下,按8.1测量逆反射系数。
8.7淋雨状态逆反射系数测量试验按GB20653—2006中的附录D进行试验。逆反射性能的评定1)
9.1逆反射面料的评定
9.1.1试样初试逆反射系数符合表1要求,各项物理试验后的逆反射系数和淋雨状态逆反射系数的结果大于100cd/(1x·m2),则判定该面料为2级反射面料。表12级逆反射面料的最小逆反射系数放单位为坎德拉每勒克斯平方米[cd/(Ix·m)]观测角
入射角
9.1.2试样初试逆反射系数符合表2要求,各项物理试验后的逆反射系数和淋雨状态逆反射系数的结果大于100cd/(lx,m2),则判定该面料为1级逆反射面料。表21级逆反射面料的最小逆反射系数单位为坎德拉每勒克斯平方米[cd/(Ix·m\)]观测角
入射角
9.1.3试样初试逆反射系数不符合表2要求,或各项物理试验后逆反射系数或淋雨状态逆反射系数的结果小于等于100cd/(lx·m),则判定该面料逆反射性能不合格9.2方向敏感性的评定
方向敏感性逆反射面料应符合下列条件:1)逆反射面料划分为1级逆反射面料和2级逆反射面料,部分逆反射面料具有方向敏感性。在多数环境中,2级逆反射面料的逆反射性能高于1级。4
SN/T2128—2008
一试样在0°和90其中一个旋转角的测量条件下,逆反射系数应符合表1或表2的要求;再在另一个旋转角的测量条件下,对应的逆反射系数应大于等于表1或表2中规定值的75%;一试样经各项物理试验后,在0°和90°其中二个旋转角、入射角为5°观测角为12°的测量条件下,逆反射系数应大于100cd/lx·m2),再在另一个旋转角,对应的测量条件下,逆反射系数应大于等于75cd/(lx?m)。
10报告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本标准的编号;
样品的描述和技术数据;
样品在物理试验前的各相关人射角和观测角下的逆反射系数;样品在各相关物理试验后对应的逆反射系数和淋雨状态逆反射系数;逆反射面料的评定结果;
方向敏感性的评定结果;
任何偏离标准的细节;
试验日期。
SN/T2128—200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逆反射系数测量试样、光源和光探测器的相对位置图入射β
试案洲器张
试样对光源张
观测知
米染测器
逆反射系数测量试样、光源和光探测器的相对位置图A.1
-ikAoNirKAca=
SN/T 2128-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进出口逆反射面料逆反射性能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SN/T2128-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
字数11千字
2008年11月第一版
2008年11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2000
书号:155066:2-19214
定价8.00元
800282 /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商检行业标准(SN)标准计划
- SN/T4656.4-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4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
- SN/T4585-2016 出口食品中甲基砷酸、二甲次胂酸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SN/T4551-2016 过境粮食检验检疫管理规范
- SN/T4656.1-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1部分:白假丝酵母菌
- SN/T1010-2001 出口合成革鞋检验规程
- SN/T4656.2-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2部分:大肠埃希氏菌
- SN/T4656.5-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5部分:菌落总数
- SN/T4453-2016 出口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分型SPA基因分型方法
- SN/T2300-2009 国境口岸蚊类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检测方法
- SN/T3698-2013 辐射骚扰测试系统期间核查方法
- SN/T4529.1-2016 供港食品全程RFID溯源规程第1部分:水果
- SN/T2268-2009 漆包线中有机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SN/T4426-2016 出口食品加工卫生表面取样技术方法
- SN/T4454-2016 出口植物油中胆甾二烯、菜甾二烯、豆甾二烯、豆甾三烯含量的测定
- SN/T3423-2012 黄瓜黑色根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