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纺织行业标准(FZ) >>
 - FZ/T 01057.6-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6部分:熔点法
 
标准号:
FZ/T 01057.6-2007
标准名称: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6部分:熔点法
标准类别:
纺织行业标准(FZ)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05-29 - 
		 
实施日期:
2007-1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38.24 KB
标准ICS号:
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中标分类号:
纺织>>纺织综合>>W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替代情况:
替代FZ/T 01057.7-1999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FZ/T01057的本部分规定了一种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熔点法。 本方法适用于鉴别合成纤维,不适用于天然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 FZ/T 01057.6-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6部分:熔点法 FZ/T01057.6-2007
部分标准内容:
					
					ICS59.08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01057.6—2007
代替FZ/T01057.7--1999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6部分:熔点法
Test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textile fibers-Part6:Fibremeltingpoint
2007-05-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11-01实施
FZ/T0105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包括以下九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说明;
第2部分:燃烧法;
一第3部分:显微镜法;
第4部分:溶解法;
-第5部分:含氯含氮呈色反应法;第6部分:熔点法;
第7部分:密度梯度法;
第8部分:红外光谱法,
第9部分:双折射率法。
本部分为FZ/T01057的第6部分。FZ/T01057.6—2007
本部分代替FZ/T01057.7—1999《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熔点测定方法》。与FZ/T01057一1999相比,本次修订将原来的十一个部分整合为九个,各部分的顺序也做了调整。即将原第5部分“着色试验方法\和第11部分“系统鉴别方法”删除,将原第6部分“含氯含氮呈色反应法”改为第5部分,将原第7部分“熔点法”改为第6部分,将原第9部分“密度梯度法”改为第7部分,将原第10部分“双折射率法”改为第9部分。本部分对FZ/T01057.7-—1999作了如下修改:1)本部分的名称改为“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6部分:熔点法”;2)范围中增加了“注:由于某些合成纤维的熔点比较接近,有的纤维没有明显的熔点,因此熔点法一般不单独应用,而是作为验证或用于测定纤维熔点”的内容。3)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4)取消“试验次数”并人程序中;5)“仪器与工具”一章中增加了熔点仪;6)增加了“试验报告”章;
7)附录A补充了聚乳酸等3种纤维的熔点值。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纺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SAC/TC209/SC1)归口。本部分由国家棉纺织品质量检测中心负责起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治恩、李纯。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ZBW04004.7—1989;
-FZ/T01057.7—1999。
1范围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6部分:熔点法
FZ/T01057的本部分规定了一种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熔点法。FZ/T01057.6-2007
本部分适用于鉴别合成纤维,不适用于天然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注:由于某些合成纤维的熔点比较接近,有的纤维没有明显的熔点,因此熔点法一般不单独应用,而是作为验证或用于测定纤维熔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FZ/T0105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FZ/T01057.1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说明3原理
合成纤维在高温作用下,大分子间键接结构产生变化,由固态转变为液态。通过目测和光电检测从外观形态的变化测出纤维的融熔温度即熔点。不同种类的合成纤维具有不同的熔点,依此鉴别纤维的类别。
4仪器与工具
4.1熔点仪。
4.2带加热装置的偏光显微镜。
4.3剪刀、锻子、载玻片、盖玻片、挑针等。5试样
试样的抽取和准备按FZ/T01057.1的规定执行。6程序
6.1取少量纤维放在二片盖玻片之间,置于熔点仪显微镜的电热板上,并调焦使纤维成像清晰。6.2升温速率约3℃/min~4℃/min,在此过程中仔细观察纤维形态变化,当发现玻璃片中的大多数纤维熔化时,此时的温度即为熔点记录。6.3尚用偏光显微镜,调节起、检偏振镜的偏振面相互垂真,使视野黑暗,放置试样使纤维的几何轴在直交的起偏振镜和检偏振镜间的45°位置上。熔融前纤维发亮,而其他部分黑暗,当纤维一开始融化,亮点即消失,记录这时的温度即为熔点。6.4每个试样测定三次,取其平均值,修约至整数。各种合成纤维的熔点
各种合成纤维的熔点参见附录A表A.1。1
FZ/T01057.6—2007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说明试验是按照本部分进行的;a)
试样的信息;
与规定程序的偏离;
试样的熔点;
试样的纤维种类。
锦纶6
纤维名称
锦纶66
聚乳酸纤维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
维(PBT)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各种合成纤维的熔点
熔点范围/℃
255~260
255~260
不明显
215~224
250~258
224239
202~210
175178
三醋纤
纤维名称
聚四氟乙烯纤维
腈氯纶
维氯纶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bzxz.net
维(PTT)
FZ/T01057.6-2007
熔点范围/℃
280300
228234
130132
160~175
329~333
200~231
FZ/T01057.6-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
行业标准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6部分:熔点法
FZ/T01057.6-2007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0.5字数6千字2007年8月第一次印刷
2007年8月第一版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01057.6—2007
代替FZ/T01057.7--1999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6部分:熔点法
Test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textile fibers-Part6:Fibremeltingpoint
2007-05-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11-01实施
FZ/T0105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包括以下九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说明;
第2部分:燃烧法;
一第3部分:显微镜法;
第4部分:溶解法;
-第5部分:含氯含氮呈色反应法;第6部分:熔点法;
第7部分:密度梯度法;
第8部分:红外光谱法,
第9部分:双折射率法。
本部分为FZ/T01057的第6部分。FZ/T01057.6—2007
本部分代替FZ/T01057.7—1999《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熔点测定方法》。与FZ/T01057一1999相比,本次修订将原来的十一个部分整合为九个,各部分的顺序也做了调整。即将原第5部分“着色试验方法\和第11部分“系统鉴别方法”删除,将原第6部分“含氯含氮呈色反应法”改为第5部分,将原第7部分“熔点法”改为第6部分,将原第9部分“密度梯度法”改为第7部分,将原第10部分“双折射率法”改为第9部分。本部分对FZ/T01057.7-—1999作了如下修改:1)本部分的名称改为“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6部分:熔点法”;2)范围中增加了“注:由于某些合成纤维的熔点比较接近,有的纤维没有明显的熔点,因此熔点法一般不单独应用,而是作为验证或用于测定纤维熔点”的内容。3)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4)取消“试验次数”并人程序中;5)“仪器与工具”一章中增加了熔点仪;6)增加了“试验报告”章;
7)附录A补充了聚乳酸等3种纤维的熔点值。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纺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SAC/TC209/SC1)归口。本部分由国家棉纺织品质量检测中心负责起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治恩、李纯。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ZBW04004.7—1989;
-FZ/T01057.7—1999。
1范围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6部分:熔点法
FZ/T01057的本部分规定了一种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熔点法。FZ/T01057.6-2007
本部分适用于鉴别合成纤维,不适用于天然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注:由于某些合成纤维的熔点比较接近,有的纤维没有明显的熔点,因此熔点法一般不单独应用,而是作为验证或用于测定纤维熔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FZ/T0105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FZ/T01057.1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说明3原理
合成纤维在高温作用下,大分子间键接结构产生变化,由固态转变为液态。通过目测和光电检测从外观形态的变化测出纤维的融熔温度即熔点。不同种类的合成纤维具有不同的熔点,依此鉴别纤维的类别。
4仪器与工具
4.1熔点仪。
4.2带加热装置的偏光显微镜。
4.3剪刀、锻子、载玻片、盖玻片、挑针等。5试样
试样的抽取和准备按FZ/T01057.1的规定执行。6程序
6.1取少量纤维放在二片盖玻片之间,置于熔点仪显微镜的电热板上,并调焦使纤维成像清晰。6.2升温速率约3℃/min~4℃/min,在此过程中仔细观察纤维形态变化,当发现玻璃片中的大多数纤维熔化时,此时的温度即为熔点记录。6.3尚用偏光显微镜,调节起、检偏振镜的偏振面相互垂真,使视野黑暗,放置试样使纤维的几何轴在直交的起偏振镜和检偏振镜间的45°位置上。熔融前纤维发亮,而其他部分黑暗,当纤维一开始融化,亮点即消失,记录这时的温度即为熔点。6.4每个试样测定三次,取其平均值,修约至整数。各种合成纤维的熔点
各种合成纤维的熔点参见附录A表A.1。1
FZ/T01057.6—2007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说明试验是按照本部分进行的;a)
试样的信息;
与规定程序的偏离;
试样的熔点;
试样的纤维种类。
锦纶6
纤维名称
锦纶66
聚乳酸纤维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
维(PBT)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各种合成纤维的熔点
熔点范围/℃
255~260
255~260
不明显
215~224
250~258
224239
202~210
175178
三醋纤
纤维名称
聚四氟乙烯纤维
腈氯纶
维氯纶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bzxz.net
维(PTT)
FZ/T01057.6-2007
熔点范围/℃
280300
228234
130132
160~175
329~333
200~231
FZ/T01057.6-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
行业标准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6部分:熔点法
FZ/T01057.6-2007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0.5字数6千字2007年8月第一次印刷
2007年8月第一版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纺织行业标准(FZ)
 
- FZ/T62037-2017 灯芯绒被套
 - FZ/T61006-2019 纬编腈纶毛毯
 - FZ/T20027-2014 羊绒制品异味测定方法
 - FZ/T54025-2009 锦纶66预取向丝
 - FZ/T54062-2012 海岛涤纶预取向丝
 - FZ/T54091-2016 导电锦纶6牵伸丝
 - FZ/T73016-2013 针织保暖内衣 絮片型
 - FZ∕T01077-2018 服装衬布氯损强力试验方法
 - FZ/T61001-2019 纯毛、毛混纺毛毯
 - FZ∕T14013-2018 莫代尔纤维印染布
 - FZ/T50034-2016 氨纶长丝 耐氯性能试验方法
 - FZ/T80013-2012 洁净室服装 易脱落大微粒检测方法
 - FZ/T50008-2015 锦纶长丝染色均匀度试验方法
 - FZ/T64070-2019 衬纬经编针织拉毛粘合衬
 - FZ/T43044-2017 练白桑蚕绢丝织物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25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5141790号-2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51417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