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商业行业标准(SB) >>
- SB/T 10005-1992 蚝油

【商业行业标准(SB)】 蚝油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3 16:00:54
- SB/T10005-1992
- 已作废
标准号:
SB/T 10005-1992
标准名称:
蚝油
标准类别:
商业行业标准(S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92-08-14 -
实施日期:
1992-12-01 -
作废日期:
2007-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46.49 KB
替代情况:
被SB/T 10005-2007替代

部分标准内容:
SB/T10005—199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SB/T10005—1992
本标准规定了蚝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鲜蚝汁为主料,配以增稠剂、调味料等加工而成的蚝油。引用标准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4789.2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5009.12
GB5009.29
GB5009.45
GB10137
技术要求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调味品检验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方法水产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蚝油、贻贝油卫生标准
3.1感官要求
色泽:红褐色;
香气:有蚝香;
滋味:鲜美,无异味;
体态:粘稠适度,幼滑均匀,不分层,不结块。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见表1。
氨基酸态氮(以氮计),g/100g总酸(以乳酸计),g/100g
食盐(以氯化钠计),g/100g
总固形物,g/100g
3.3卫生指标
卫生指标按GB10137的规定执行,并符合表2的规定。项
铅(以Pb计),mg/kg
食品添加剂
细菌总数,个/g
大肠菌群,个/100g
致病菌(指肠道致病菌)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92—08-14批准表2
按GB2760规定执行
不得检出
1992-12-01实施
SB/T10005—1992
4试验方法
4.1感官要求鉴定
4.1.1取瓶装蚝油样品,观察瓶颈液面处应无固液分层现象,然后充分摇动,开盖闻其气味,样品应具蚝油特有的蚝香味。4.1.2将样品倒入白色瓷血中,其颜色应是红褐色、有光泽,粘稠度适中,无结块现象。
4.1.3用玻璃棒取样品于舌面品尝,其味应鲜美,适口,无苦、涩、焦等异味。
4.2理化检验
4.2.1总酸
4.2.1.1原理
样品所显示的酸性,主要由于其所含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离解出的氢离子所致,这些有机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这一性质则为用酸滴定法测定样品中的总酸提供了依据。4.2.1.2试剂
0.05m0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按GB601规定执行。4.2.1.3仪器
a、酸度计;
b、磁力搅拌器;
c、10mL碱滴定管。
4.2.1.4操作方法
a、按仪器说明书将仪器安装、调整好,备用。b、称取样品5.0g于烧杯中,加30mL蒸馏水,充分搅拌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分次洗涤烧杯,一起倒入容量瓶中,最后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经充分摇匀,用滤纸或用离心机分离,所得清液备用。吸取清液20mL,置150mL的烧杯中,再加60mL蒸馏水,开动磁力搅拌器,用0.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8.20,记下耗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i)。
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并记下耗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2)。4.2.1.5计算
(Vi-V2)XC×0.09
m×20%
式中:X—样品中总酸(以乳酸计)的含量,g/100g;Vi
-样品滴定耗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V2
试剂空白耗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样品质量,g;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1)
0.09—1mL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于乳酸的质量,g。4.2.2氨基酸态氮
4.2.2.1原理
氨基酸是一种既含羧基,又含氨基的两性化合物,在含有氨基酸的溶液中加入甲醛后,其碱性的氨基则被遮盖,失去了形成两性离子的可能性,因此,其所含的酸性羧基即可用强碱进行滴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92-08-14批准1992-12—01实施
SB/T10005—1992
4.2.2.2试剂
a、36%~38%甲醛溶液
b、0.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4.2.2.3仪器
同总酸测定。
4.2.2.4操作方法
吸20mL4.2.1.4的清液于150mL的烧杯中,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8.20时,加入10mL甲醛溶液,经混匀,继续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0为终点,记下加入甲醛后耗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3)。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记下耗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4)。4.2.2.5计算
(V3-V4) XCX0.014
式中:X2
4.2.3食盐
-样品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g/100g;(2)
-加甲醛后滴定样品稀释液耗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试剂空白耗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样品质量,g:
-1mL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于氮的质量,g。4.2.3.1原理
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样品中的氯化钠,生成氯化银沉淀,在全部氯化银沉淀后,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指示液生成铬酸银,使溶液呈桔红色,即为终点,由硝酸银溶液消耗量计算氢化钠的含量。4.2.3.2试剂
0.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
4.2.3.3仪器
25mL棕色的滴定管。
4.2.3.4操作方法
精确吸取4.2.1.4的样品稀释液2mL于150mL三角瓶中,加100mL蒸馏水及1mL0.5%铬酸钾指示液,摇匀,用0.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呈现桔红色为终点,记下耗用的体积(V)。同时做试剂的空白试验,记下耗用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V)。4.2.3.5计算
(V6-V-) ×CX0.0585
式中:X3
-样品中食盐(以氯化钠计)的含量,g/100g:-样品滴定耗用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试剂空白滴定耗用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硝酸银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样品质量,g;
吸取样品稀释液的体积,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92-08-14批准(3)
1992-12-01实施
SB/T10005—1992
0.0585——1mL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相当于氯化钠的质量,g。4.2.4总固形物
4.2.4.1原理
样品用直接干燥法在100105℃温度下干燥,失去水分后剩下的物质重量。4.2.4.2仪器
a、分析天平;
b、电热恒温干燥箱;bZxz.net
c、干燥器。
4.2.4.3操作方法
将称量瓶洗净,置于105℃电热干燥箱中,打开盖,烘1h左右,加盖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后用分析天平称重,并重复烘至恒重。即为称量瓶的质量为m1。
取1~2g已摇匀的样品于恒重的称量瓶内,加盖精确称重后,记录称量瓶与样品总质量为m2。
放入已调节至150℃烘箱中,打开盖烘4h,加盖后取出,放入干燥血中冷却0.5h后称重,并重复干燥直至恒重(二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02g)记下烘干后瓶与样品的总质量为m3。
4.2.4.4计算
m3一mj
式中:X4——总固形物,g/100g;-称量瓶的质量,g;
m2—称量瓶和样品烘前的质量,g;m3—称量瓶和样品烘后的质量,g。4.3卫生指标检验
4.3.1铅的测定按GB5009.12铅的测定第一法《双硫腺比色法》进行。4.3.2食品添加剂的测定按GB5009.29进行。4.3.3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的测定按GB4789.22进行。5检验规则
5。1生产厂必须对每批产品进行感官、理化及卫生指标的检验,凡符合此标准的产品,必须开具产品合格证方可出厂,不合标准的产品,不准出厂。5。2销售部门凭生产厂的合格证验收,如有异议应及时提出检验,检验时由销售部门和生产厂双方会同,按产品批量抽样,按技术要求进行检验,如有不合格的项目,可加倍再次抽样进行复检。复检仍不合格者,则判整批产品为不合格品,不合格产品由生产厂负责处理。6抽样方法
6。1样品必须均匀抽取,同时必须在仓库和发货场中取样。6.2应在同一批号中,再进行抽取一定数量样品一式两份,一份供检验用,一份封存备查。
6.3所抽取的样品应贴上标签,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生产日期、批次、抽样日期等。
6.4抽取样品数量
6.4.1包装产品,250克以上包装的不得小于6件,250克以下包装的不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92-08-14批准1992-12—01实施
SB/T10005—1992
小于10件。
6.4.2样品抽取后应立即进行检验,如不能立即检验,样品应妥善封存。7标志、包装、运输、存
7.1箱包装、瓶包装、罐包装的产品必须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产品净含量、生产日期、注册商标及批次等。7。2一切盛装产品的包装容器要清洁、消毒、符合食品卫生要求。7:3运输产品时要小心轻放,运输工具要清洁、卫生,运输过程中,不能与有毒物质和不能食用的物质混载。7.4产品应放在清洁、干燥,环境卫生好的地方。7.5按规定条件贮存,产品保存期应不少于六个月。在保存期内,不发霉,不变质。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商业部商办工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广州市调味食品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洪炽、冯禧瑞、刘富霞。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92-08-14批准1992-12-01实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SB/T10005—1992
本标准规定了蚝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鲜蚝汁为主料,配以增稠剂、调味料等加工而成的蚝油。引用标准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4789.2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5009.12
GB5009.29
GB5009.45
GB10137
技术要求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调味品检验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方法水产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蚝油、贻贝油卫生标准
3.1感官要求
色泽:红褐色;
香气:有蚝香;
滋味:鲜美,无异味;
体态:粘稠适度,幼滑均匀,不分层,不结块。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见表1。
氨基酸态氮(以氮计),g/100g总酸(以乳酸计),g/100g
食盐(以氯化钠计),g/100g
总固形物,g/100g
3.3卫生指标
卫生指标按GB10137的规定执行,并符合表2的规定。项
铅(以Pb计),mg/kg
食品添加剂
细菌总数,个/g
大肠菌群,个/100g
致病菌(指肠道致病菌)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92—08-14批准表2
按GB2760规定执行
不得检出
1992-12-01实施
SB/T10005—1992
4试验方法
4.1感官要求鉴定
4.1.1取瓶装蚝油样品,观察瓶颈液面处应无固液分层现象,然后充分摇动,开盖闻其气味,样品应具蚝油特有的蚝香味。4.1.2将样品倒入白色瓷血中,其颜色应是红褐色、有光泽,粘稠度适中,无结块现象。
4.1.3用玻璃棒取样品于舌面品尝,其味应鲜美,适口,无苦、涩、焦等异味。
4.2理化检验
4.2.1总酸
4.2.1.1原理
样品所显示的酸性,主要由于其所含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离解出的氢离子所致,这些有机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这一性质则为用酸滴定法测定样品中的总酸提供了依据。4.2.1.2试剂
0.05m0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按GB601规定执行。4.2.1.3仪器
a、酸度计;
b、磁力搅拌器;
c、10mL碱滴定管。
4.2.1.4操作方法
a、按仪器说明书将仪器安装、调整好,备用。b、称取样品5.0g于烧杯中,加30mL蒸馏水,充分搅拌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分次洗涤烧杯,一起倒入容量瓶中,最后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经充分摇匀,用滤纸或用离心机分离,所得清液备用。吸取清液20mL,置150mL的烧杯中,再加60mL蒸馏水,开动磁力搅拌器,用0.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8.20,记下耗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i)。
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并记下耗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2)。4.2.1.5计算
(Vi-V2)XC×0.09
m×20%
式中:X—样品中总酸(以乳酸计)的含量,g/100g;Vi
-样品滴定耗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V2
试剂空白耗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样品质量,g;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1)
0.09—1mL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于乳酸的质量,g。4.2.2氨基酸态氮
4.2.2.1原理
氨基酸是一种既含羧基,又含氨基的两性化合物,在含有氨基酸的溶液中加入甲醛后,其碱性的氨基则被遮盖,失去了形成两性离子的可能性,因此,其所含的酸性羧基即可用强碱进行滴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92-08-14批准1992-12—01实施
SB/T10005—1992
4.2.2.2试剂
a、36%~38%甲醛溶液
b、0.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4.2.2.3仪器
同总酸测定。
4.2.2.4操作方法
吸20mL4.2.1.4的清液于150mL的烧杯中,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8.20时,加入10mL甲醛溶液,经混匀,继续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0为终点,记下加入甲醛后耗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3)。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记下耗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4)。4.2.2.5计算
(V3-V4) XCX0.014
式中:X2
4.2.3食盐
-样品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g/100g;(2)
-加甲醛后滴定样品稀释液耗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试剂空白耗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样品质量,g:
-1mL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于氮的质量,g。4.2.3.1原理
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样品中的氯化钠,生成氯化银沉淀,在全部氯化银沉淀后,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指示液生成铬酸银,使溶液呈桔红色,即为终点,由硝酸银溶液消耗量计算氢化钠的含量。4.2.3.2试剂
0.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
4.2.3.3仪器
25mL棕色的滴定管。
4.2.3.4操作方法
精确吸取4.2.1.4的样品稀释液2mL于150mL三角瓶中,加100mL蒸馏水及1mL0.5%铬酸钾指示液,摇匀,用0.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呈现桔红色为终点,记下耗用的体积(V)。同时做试剂的空白试验,记下耗用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V)。4.2.3.5计算
(V6-V-) ×CX0.0585
式中:X3
-样品中食盐(以氯化钠计)的含量,g/100g:-样品滴定耗用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试剂空白滴定耗用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硝酸银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样品质量,g;
吸取样品稀释液的体积,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92-08-14批准(3)
1992-12-01实施
SB/T10005—1992
0.0585——1mL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相当于氯化钠的质量,g。4.2.4总固形物
4.2.4.1原理
样品用直接干燥法在100105℃温度下干燥,失去水分后剩下的物质重量。4.2.4.2仪器
a、分析天平;
b、电热恒温干燥箱;bZxz.net
c、干燥器。
4.2.4.3操作方法
将称量瓶洗净,置于105℃电热干燥箱中,打开盖,烘1h左右,加盖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后用分析天平称重,并重复烘至恒重。即为称量瓶的质量为m1。
取1~2g已摇匀的样品于恒重的称量瓶内,加盖精确称重后,记录称量瓶与样品总质量为m2。
放入已调节至150℃烘箱中,打开盖烘4h,加盖后取出,放入干燥血中冷却0.5h后称重,并重复干燥直至恒重(二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02g)记下烘干后瓶与样品的总质量为m3。
4.2.4.4计算
m3一mj
式中:X4——总固形物,g/100g;-称量瓶的质量,g;
m2—称量瓶和样品烘前的质量,g;m3—称量瓶和样品烘后的质量,g。4.3卫生指标检验
4.3.1铅的测定按GB5009.12铅的测定第一法《双硫腺比色法》进行。4.3.2食品添加剂的测定按GB5009.29进行。4.3.3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的测定按GB4789.22进行。5检验规则
5。1生产厂必须对每批产品进行感官、理化及卫生指标的检验,凡符合此标准的产品,必须开具产品合格证方可出厂,不合标准的产品,不准出厂。5。2销售部门凭生产厂的合格证验收,如有异议应及时提出检验,检验时由销售部门和生产厂双方会同,按产品批量抽样,按技术要求进行检验,如有不合格的项目,可加倍再次抽样进行复检。复检仍不合格者,则判整批产品为不合格品,不合格产品由生产厂负责处理。6抽样方法
6。1样品必须均匀抽取,同时必须在仓库和发货场中取样。6.2应在同一批号中,再进行抽取一定数量样品一式两份,一份供检验用,一份封存备查。
6.3所抽取的样品应贴上标签,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生产日期、批次、抽样日期等。
6.4抽取样品数量
6.4.1包装产品,250克以上包装的不得小于6件,250克以下包装的不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92-08-14批准1992-12—01实施
SB/T10005—1992
小于10件。
6.4.2样品抽取后应立即进行检验,如不能立即检验,样品应妥善封存。7标志、包装、运输、存
7.1箱包装、瓶包装、罐包装的产品必须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产品净含量、生产日期、注册商标及批次等。7。2一切盛装产品的包装容器要清洁、消毒、符合食品卫生要求。7:3运输产品时要小心轻放,运输工具要清洁、卫生,运输过程中,不能与有毒物质和不能食用的物质混载。7.4产品应放在清洁、干燥,环境卫生好的地方。7.5按规定条件贮存,产品保存期应不少于六个月。在保存期内,不发霉,不变质。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商业部商办工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广州市调味食品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洪炽、冯禧瑞、刘富霞。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92-08-14批准1992-12-01实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SB/T 10004-1992 中国火腿
- 下一篇: SB/T 10007-1999 冷冻饮品分类
- 热门标准
- 商业行业标准(SB)标准计划
- SB/T10014-2008 冷冻饮品 雪泥
- SB/T11215-2018 商品交易市场建设与经营管理术语
- SB/T10612-2011 黄豆复合调味酱
- SB/T11140-2015 快餐企业经营规范
- SB/T11176-2016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分类
- SB/T10610-2011 肉丸
- SB/T10641-2018 拍卖术语
- SB/T11217-2018 环保展台评定标准
- SB/T10890-2012 预包装水果流通规范
- SB/T10972-2013 建材及装饰材料安全使用技术导则
- SB/T10760-2012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规范 零售业
- SB/T10895-2012 鲜蛋包装与标识
- SB/T11022-2013 鲜活水产品专卖店设置要求和管理规范
- SB/T10640-2011 洁蛋流通技术规范
- SB/T10977-2013 仓储作业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