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791-1995 无线电寻呼接收机技术要求及检验测量方法

【通信行业标准(YD)】 无线电寻呼接收机技术要求及检验测量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9 03:50:42
- YD/T791-1995
- 现行
标准号:
YD/T 791-1995
标准名称:
无线电寻呼接收机技术要求及检验测量方法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5-11-27 -
实施日期:
1995-11-27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603.71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范围:本标准旨在对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NO.1(POCSAG)编码方式的无线电寻呼接收机(简称寻呼机)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测量方法作出明确规定,以便对不同厂家的有关产品的测量结果进行可能的、有意义的检验、判定和比较。本标准适用于寻呼机的质量监督检验、国家电信网的进网检验,也适应于生产、运营、维修等单位对寻呼机的质量检验与性能测量。 YD/T 791-1995 无线电寻呼接收机技术要求及检验测量方法 YD/T791-1995

部分标准内容:
YD/T 791-95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1EC)的国际标准《移动业务中使用的无线电设备的测量厅法》第6部分:寻呼和数据设备(IEC489-6)和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1)的欧洲标准ETS300133-5《子呼机接收机规范》进行编写的。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规定了人体携带的寻呼机平均可用灵敏度,其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大体与FTS300133-5等同。
参考灵敏度及各种干扰抑制性的定义、测量方法大体与IEC489-6等同。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树甲、张翔、苏锋。26.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无线电寻呼接收机技术要求
及检验测量方法
YD/T 791 95
本标准旨在对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NO.1(POCSAG)编码方式的无线电寻呼接收机(简称享呼机)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测量方法作出明确规定,以便对不同厂家的有关产品的测量结果进行可能的、有意义的检验、判定和比较本标准适用于寻呼机的质量监督检验、国家电信网的进网检验,也适应于生产、运营,维修等单位对寻呼机的质量检验与性能测量。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423.1--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Λ:低温试验方法GB2423.2--89电I.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2423.3-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1219290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发射机测量方法GB12193-90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接收机测量方法3测量条件
3.1正常测量条件
本标准所涉及的各项功能、性能及技术参数,除另作规定外,其检验与测量均应在止常测量条件下进行。
正常测量条件为:
a)温度15℃~35℃;
b)相对湿度20%~75%;
c)大气压86kPa~106kPa。wwW.bzxz.Net
3.2环境适应性测量条件
本标准所涉及的各项功能、性能及技术参数,如有需要还须在下列环境条件下或经下列环境条件试验后进行测基。
a)温度—10℃~+40℃;
b)相对湿度20%~~95%。
3.3电池电压
寻呼机用电池的电压应不低于电池的低压容限值。电池低压容限值是指保证导呼机正常作的最低电池电压值,并由寻呼机生产厂商给定。在进行寻呼机检验与测基时,所用电池的电用值应大工电池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5~11-27批准266
1995-11-27实施
的低压容限值。
3.4室外测量场地
YD/T 791 - 95
参照GB12192—90附录B与附录C进行选择设计。4试验信号
4.1标准编码试验信号(SCTS)
在按照本标准进行各项参数测量的过程中,无线电寻呼系统编码器输出的标准编码试验倍号应满足下列要求:
a)码型:二进制非归零码(NRZ);b)编码方式:国际寻呼1号码(POCSAG);c)传输速率的准确度:±1×10-\;d)信号格式:576比特前置码+同步码(SC)十8顿消息信号:e)消息长度:5位;
f)地址码:1234567。
4.2用于测量寻呼机电流消耗的标准编码信号除所设置的地址码应为寻呼机地址码土8外,其余要求写4.1相筒。
4.3标准输入倍号(SIS)
寻呼机的标准输入信号是指其载频频率为寻呼机标称工作频率,并以标准编码信号所调频的已调射频信号。标准输人信号应满足下列要求:a)调制方:直接调频频移键控(DFM一FSK);h)调制频偏:±4.5kHz,+4.5kHz对应逻辑0;一4.5kHz对应逻辑1。4.4标准无用信号
标准无用信号是指其载频频率为某一规定频率,以400H正弦信号进行调频,峰值频偏为土3kHz的已调射频信号:
5电性能要求
5.1平均可用灵敏度
5. 1. 1 义
无线电寻呼接收机的灵敏度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使寻呼机获得80%呼叫成功接收概率的最小接收场强值,用uV/m或dBuV/m表示。以寻呼机参考面(厂商给定)法问为基准方向,沿水平面以45°为增量转动,依次测最寻呼机8个方向上的灵敏度,其平均值定义为寻呼机的平均可用灵敏度5.1.2分类
由于使用条件和测量条件的不同,无线电寻呼接收机的平均可用灵敏度可分为:a)通过转台测量的平均可用灵敏度;b)人体(模拟人)携带的平均可用灵敏度。5.1.3通过转台测量的寻呼机平均可用灵敏度5.1.3.1含义
在规定的测试场地上,通过-个由低损耗绝缘材料制成的转台测量得到的平均可用灵敏度5.1.3.2指标要求
512bit/s速率的寻呼机,E<26dBμV/m(20uV/m);1200bit/s速率的等呼机E<29dBuV/m(28μV/m)267
编码器
信号源
5.1.3.3测量方法
YD/T 791- 95
图1通过转台测量灵敏度的原理图]按图1所示连接仪器设备;
用SCTS调制射频信号;
特测字呼机
发射天线垂直极化,将被测寻呼机放在转台规定位置,其参考面正对发射天线;将射频信号电平调到一个较高的值,发送SCTS,确认被测导呼机正常工作;d)
将射频信号电平调到一个较低的值,使寻呼机的成功接收概率小于10%;t)
将射频信号电平加大2dB,重复发送SCTS,每当寻呼机接收不成功时,将射频信导电平加大f)
2dB,南到连续3次接收成功为止;g)将射频信号电平减小1dB,并记录这电平值。继续发送SCTS.若不能成功接收.则将射频信号电平加大1B,并记录这-电值。若能接收成功,则不改变射频信号电平,似若连续3次接收成功,则将射频信号电平减小1dB,并记录这·-电平值。只有上述的电平改变才记录电半值。当记录完1个电平值后停止测量。
h)将g)项中所记录的10个电平值进行算术平均,求出平均值L(dBuV);i)通过转台将被测寻呼机以45°为增量在水平面转动,依次重复d)~h)项、分别测量.计算其余?个方向上的射频信号电平平均值L2~Ls(dBμV);i)用接有校准天线的测试接收机(场强计、频谱仪)替代被测寻呼机,将h)和i)项确定的平值L1转换为寻呼机输入信号场强值E,~E(dBV/m),则通过转台测电的寻呼机平均可用灵敏度E(dBaV/n)由式(1)确定:
E(dBμV/m) = 20lg
式中:E,(μV/m)108,(dbxV/m>205.1.4人体携带的寻呼机平均可用灵敏度5.7.4.1含义
1/E(uV/m)
在规定的测试场地上,在被测寻呼机人体携带的条件下,测量得到的平均可用灵缴度。268
5.1.4.2指标要求
YD/T 791-95
512hit/s速率的寻呼机,E20dBuV/m(10μV/m);1200bit/s速率的寻呼机,E<23dBuV/m(14μV/m)。人体正面的寻呼机参考面:
512bit/s速率的寻呼机,E,≤14dBμV/m(5μV/m);1 200 hi/s速率的寻呼机,E,≤.17 dBμV/m(7μV/m)。5.1.4.3测量方法
a)按照图2所示连接仪器设备;b)由·个具有中等身材的人携带被测寻呼机,使寻呼机距地面约1.1m。首先人体正面和寻呼机参考面(由制造厂商给定)正对发射天线。发射天线为垂直极化。编码器
信号源
待测寻呼机
图2人体携带测量灵敏度的原理图c)~h)按照5.1.3.3中的c)~h)项进行操作;i)人体连同被测寻呼机以45°为增量在水平面转动,依次重复上述c)~h)项,分别测量并计算具余7个方尚的信号电平值L2L(dBuV);j)按照第5.1.3.3的j项求出人体携带的寻呼机平均可用灵敏度。5.1.5平均可用灵敏度的·致性合格检验方法5.1.5.1含义
这是一种用平均可用灵敏度测量方法检查寻呼机是否达到由生产厂商表明的寻呼机标称灵傲度值的检验方法。
5.1.5.2指标要求
寻呼机标称灵敏度值。
5.1.5.3检验方法
在规定的测试场地上,按照图1或图2连接仪器设备;a)
用SCTS调制射频信号,发射天线为垂直极化:b)
c)用接有校准天线的测试接收机调整并校准被测寻呼机的接收信号场强,便具等}」商表明的寻呼机标称灵敏度E(μV/m)或(dBμV/m):269
YD/T 791-- 95
d)人体携带或转台放置被测寻呼机替代校准天线,人体正而和/或等呼机参考南正对发射天线:发送SCTS18次,著寻呼机4次或更多次不能成功接收,则在这方向记录为失败;否测记录)
为成功:
f)将人体正面和/或寻呼机参考面转动45°,重复e)项;重复()项,直到将水平8个不间方向测光;g)
1)若被测等呼机在5个或更多方向为成功,则认为其灵敏度合格否则为不合格5.2参考灵敏度
在本标准中,参考灵敏度是指在种射频耦合装置(RFCD)横电磁波室(TEMcclI)中测量得到的等呼机参考方向的RFCD参考灵敏度。为「在实验室RFCD中测量寻呼机的邻频道选择性周频道下扰抑制等其它些性能指标,须首先测量参考灵敏度。5. 2. 1 霆义
参考灵敏度是指,当寻呼机放置丁横电磁波室中的规定位置时,在规定的标准编码测量信号(SCTS)利标准输入信号(SIS)的条件下,寻呼接收机获得80%的成功接收概率的最小输人信号电平值W(dBpV)
R=50s2
编码器
5.2.2测量方法
信号源
被测寻呼机
图3寻呼机参考灵敏度测量原理图a)按照图3所示连接仪器设备;b)用SCTS调制射频信号;
c)将被测寻呼机放暨于横电磁波室中的规定位置上,其参考面正对来波方向:d)~g)按照第5.1.3.3的d)~g)项进行操作;h)必要时将g)项中所记录的10个电平值进行修正(扣除馈缆和接头衰耗).求出相应的10个横电磁波室输人信号电平,并计算它们的算术平均值U(dBuV),平均值U即为被测寻呼机的参考灵敏度。
5.3载频频率偏离适应性
5.3.1定义
载频频率偏离适应性是指,在测量条件与参考灵敏度测量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将射频信号的载频频率偏离被测子呼机标称工作频率土200Hz时,获得80%成功接收概率的横电磁波室的输入信号电平值U,(dBμV)。
5.3.2指标要求
测值应与参考灵敏度U相等
5.3.3测量方法
a)按照图3所示连接仪器设备;b)用SCTS调制射频信号。射频信号频率设置为f,+200Hz(f为导呼机的标称「作频率);270
YD/T 791—95
c)将被测寻呼机放置于横电磁波室中的规定位置上,其参考面正对来波方间:d)~g)按照第5.1.3.3的d)~g)项进行操作。h)必要时将g)项所记录的10个电平值进行修正(扣除馈缆和接头的衰耗).求出相应的10个横电磁波室的输入信号电平,并计算它们的算术平均值U(dBuV)。i)将射题信号源频率设置为f。-200Hz。重复上述d)h)项,但平均值记为U(di3V)i)若U,=U2一U,则判定被测寻呼机的载频频率偏离适应性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5.4邻频道选择性
5.4.1定义
邻频道选择性是指,当存在一个其频率与守呼机标称工作频率之差(绝对值)等于频道间隔(25kHz)的标准无用信号时,寻呼机接收标准有用信号而不超出规定恶化量的能力的量度。在寻呼机标准输入信号的电平比其参考灵敏度高3dB的条件下,测量使寻呼机对该输入信号电平的成功接收概率降低到80%时的标准无用信号电平值,则将该无用信号电平值与参考灵敏度值之比定义为邻频道选择性,用dB表示。5.4.2指标要求
邻道选择性≥60dB。
5.4.3测量方法
首先按照第5.2的方法测出参考灵敏度U。a)
按照图4所示建立测量系统,设汇合网络两个通路的插入衰耗均为1(dB),音频信号源
编码器
干扰信号源
Je±25kHz
有用信号源
汇合网络
图1邻频道选择性测量原理图
被测呼机
将有用信号的频率设置为被测寻呼机的标称T作频率,输出电平设罩为(U)十1+3)dBuV(P.D))。调制信号为SCTS,频偏为土4.5kH。将无用信号设置为J.+25kH%作载频的标准天用信号d)
将无用信号电平调到个较低值.发送SCTS.确认被测导呼机正常.工作.将无用信号电平调到·个较高值,使被测寻呼机的成功接收概率小10%、将无用信号的电平减小idB。发送SCTS。若寻呼机不能成功接收这信号,则将无用信号电平减小1dB。g)
著寻呼机能够成功接收这一一信号,则记录寻呼机连续成功接收的次数继续发送SCTS,若寻呼机不能成功接收,则重复g)项。若寻呼机能够正确接收,测重复h)项)
YD/T79195
有到寻呼机能够连续3次成功接收为止·并记录这时的无用信导电平值。j)将无用信号电平值加大!dB,并记录这时的电平值,连续发送SCTS,若寻呼机不能成功接收,则将无持信号减小1dB,并记录这时的电平值。若哥呼机能够成功接收,则无用信号电平保持不变。任若寻呼机能够连续3次成功接收时,则将无用信号电平加大1dB,并记录这时电平值。继续发送SCTS,直到记录完10个电平值时停止测量。k)将i)i)两项中所记录的10个电平值进行算术平均,并将此平均值记为E(dBuV),划L(E,)-U门(dB)邸为被测寻呼机的上邻道选择性。1)将无用信号频率设置为f,25kHz,重复述c)~k项,则可测山被测寻呼机的下邻道选择性.仙将平均值记为E(dBμV),则邻道选择性为[(E,一I)一U(dBμV)。im)被测寻呼机的邻频道选择性为k)项和1)项中较小的值5.4.4邻频道选择性的一致性合格检验方法a)~c)按照5.4.3节的a)~c)项进行操作。d)将标准无用信号电平调到指标要求中规定的数值,计及汇合网络的插入衰耗,应将无用信号输出电设管为(60+U+L)dBuV(P.D)。e)发送SCIS33次,若被测寻呼机7次或更多次不能成功接收,则判定邻道选择性不合格,否则判定为合格。
1)将无用信号频率设置为f。一25kHz,重复e)项。当c)和f)两项均判定为合格时,则被测呼机的邻频道选择性合格。
5.5同频十扰抑制
5.5. 1定义
同频干扰抑制是指,当存在一个其频率等丁被测寻呼机标称「作频率的标准无用信号时,导呼机接收标准输入信号而不超出规定恶化量的能力的量度。在寻呼机标准输入信号的电平比其参考灵敏度高3dB的条件下,测量使寻呼机对该输入信号电平的成功接收概率降低到80%的标准无用信号电平,则该标准用信号的电平值与参考灵敏度值之比定义为同频干扰抑制、用dB表示。5.5.2指标要求
周频+~扰抑制一8 dB。
5.5.3测量方法;
a)按照5.2测出被测寻呼机的参考灵敏度。b)按照图4所示建立测量系统,设汇合网络两个通路的插入衰耗均为L(dB)。将有用信号的频率设置为被测寻呼机的标称工作频率f。输出电平设置为(U十L+3)dBuVc)
(P.I))。调制借号为SCTS。频偏为士4.5kHz。标准无用信号的频率设置为f。d)~j)按照5.4.3的d)~j)项进行操作。k)将i)和j)项中所记录的10个电平进行算术平均。并将平均值记为E(dBμV),测[(E一I.)-U(dB)为同频十扰抑制的值。
5.5.4同频干扰抑制的一致性合格检验方法a)~)按照5.5.3的a)~c)项进行操作。d)将标准无用信号的电平调到指标要求中规定的值,计及汇合网络的衰耗应将标准无用信号的电设为(--8+L+U)dBμV(P.D)
e)发送SCTS33次,若被测寻呼机7次或更多次不能成功接收,则判定间频十扰抑制不合格、否则判为合格。
5.6镜频下扰抑制
5.6.1楚义
YD/T 791 95
镜频十扰抑制是指,当存在镜像频率的无用信号时,寻呼机接收标准输入信号丽不超出规能恶化量的能力的基度
在寻呼机的标准输入信号电平比其参考灵敏度高3dB的条件下,测量使导呼机成功接收概率降低到80%的无用镜频信导输人电平值,则无用信号电平值与参考灵敏度值之比定义为镜频十扰抑制用dB 表示。
5.6.2指标要求
镜频干扰抑制55dB。
5.6.3测量方法
a)按照5.2测出被测享呼机的参考灵敏度U。b)按照图4所示建立测量系统,设汇合网路两个通路的插入衰耗均为L(dB)。c)将有用信号的频率设置为被测寻呼机的标称工作频率f。,输出电平设α为(1+1+3)a3uV(P.D),调制信号为SCTS,频偏为土4.5kHz。视本振频率与的关系,将标准无用信号的频率设置为十2f或f,2f,,其中f.为被测寻呼机的第-中频频率。d)~j)按照5.4.3的d)~j)项进行操作。k)将i)和j)项中所记录的10个电平值进行算术平均,并将平均值记为E(dBuV),则L(El)U(dB3),为镜频干扰抑制的值。1)将标准无用信号设置为f。+2f12或J。一2fi2重复d)~k)。fi2为被测寻呼机第中频频率。5.6.4镜频干扰抑制的一致性合格检验方法a)~c)按照5.6.3的a)~c)项进行操作。d)将标准无用信号调到指标要求中规定的值,计及汇合网络的衰耗,应将标准无用信号的电平调到(55+L+U)dBμV(P.D)。
e)发送SCTS33次,若被测寻呼机7次或更多次不能成功接收,则判定镜频干扰抑制不合格,否则判为合格。
5.7杂散响应抑制
杂散响应抑制是指,当在30MHz~1GHz频段上存在除同频、邻频道、镜频以外的无用信号时,字呼机接收标准输入信号而不超出规定恶化量的能力的量度。在寻呼机的标准输入信号电平比其参考灵敏度高3dB的条件下,测量使寻呼机的成功接收概率降低到80%的杂散频率无用信号电平,则该无用信号电平值与参考灵敏度值之比定义为杂散响应抑制,5.7.1指标要求
杂散抑制60dB。
5.7.2测方法
与邻频道选择性、镜频下扰抑制等的测量方法相同。在选择杂散干扰频率时,可根据被测寻呼机的工作频率o,本振频率f.一十n或f.=f--fn,第-中频频率fn和第二中频频率f计”主要杂散频率:2f.+f.2/i-fn,3fi.+fn.3/.-Jn+f。-0. 5fit,J.-0. 5fi2。5.8五调抑制
5.8.1定义
调抑制是指,当存在二个或更多个其频率与寻呼机标称作频率有特定关系的无用信号时·寻呼机接收标准输入信号而不超出规定恶化量的能力的量度。在寻呼机的标准输入信号电平比其参考灵敏度高3dB的条件下,测量使寻呼机的成功接收概率降低为80%时的无用信号电平值,则无用信号电平值与参考灵敏度值之比定义为互调抑制用dB表示5.8.2指标要求
T.调抑制=55dB。
5.8.3测试方法
YD/T 791-95
按照5.2测出被测寻呼机的参考灵缴度Ub)按照图5建立测量系统,设两个汇合网络的各通路插入衰耗均为1(dB)。射频信号源1的频率设置为被测寻呼机标称T作频率,输出电平为(U+1-3)BV,射频信号源2的频率先后设置为了.士25kHz载频不加调制的连续波。d)
射频信号源3的频率先后设置为f±50kHz,调制频率为400Hz.频偏为3kHz。e)
)调整射频信号源2和3的无用信号电平,使之相等,并为个较低值.发送SCTS.确认导评机正常工作。
9)将射频信号源2和3的无用信号电平调到个较高值,使导呼机的成功接收概率小于10%h)将无用信号电平减小1dB,继续发送SCTS,如果寻呼机不能成功接收.则将无用信导电减小1dB.
1)如果寻呼机能够成功接收,侧记录连续成功接收的次数。继续发送SCTS,如果寻呼机不能成功接收,则重复h)项,如果寻呼机能够成功接收,则重复i)j)
项。直到浮呼机能够连续三次成功接收,并记录这时的无用信号电平值。信号源1
信号源2
信号源3
汇合网络
图5寻呼机互调抑制测量原理图
待测寻
R(502)
k)将儿用信号电平加大1dB,并记录这时的电平值。继续发送SCTS,如果寻呼机不能成功接收,则将无用信号电平减小1dB,并记录这个电平值。如果寻呼机能够连续三次成功接收,则将无用信号加大IdB.并记录这时的电平值。继续发送SCTS,直到记录完10个电平值时停止测量。1)分别求出j)、k)所记录的10个电平值的算术平均值E土(dBμV)则互调抑制值为L(E:一21)U)](dB),其中E_表示用E+规定频率的两个测量值。m)将射频信号源2的频率先后设置为f。土50kHz,f.士100kHz,将射频信号源3的频率先后设置为f+100kHz/±200kHz,重复上述d)~1)项。在所有各次测量中最小的值为被测孕呼机的互调抑制值。5.8.4调抑制的-一致性合格检验方法a)~~)按照5.8.3的a)~e)项进行操作。「)将射频信号源2的频率设置先后为/。士25kHz,将射频信号源3的频率设件先后为/十50 kHz.
g)将无用信号电乎调整到(55+2L+U)dBuV。h)发送SCTS信号33次,若寻呼机7次或更多次不能成功接收,则判定T调抑制不合格、否则判为介格。
i)将射频信号源2的频率先后设置为f,士50kIIz,f。士100kHz;将射频信号源3的频率相应于274
YD/T 791---95
信号源2先后设胜为J100kHz,十200kHz。j)分别重复)、h)项,若所有测量结果判定为合格,则互调抑制含格,否则判为不合格5.9杂散发射
5.9.1辐射杂散发射是指源于元线电寻呼接收机内部的30MHz-~1000MHz范围内的任何辐射性杂散发射信号频率分革,并规定为任何离散信号或窄带信号的辐性发射功率。5.9.2指标要求
在30MHz~1000MHz频率范用内,任何离散的辐射杂散发射信号分量的功率须小丁2nW。5.9.3测量方法
a)选择试验场地,应符合GB12192--90附录B或附录C的要求;b)按图6所示连接仪器设备;
c)测量天线垂直极化,将被测寻呼接收机置于低损耗绝缘材料制成的转台的规定位上,其参考面正对测量天线;
d)将导呼机设为工作状态,用测量接收机或频谱扫描其杂散发射频率分量。每当寻找到:·个架散发射频率时,应在水平全方位旋转寻呼机,同时调整测量天线距地高度,直到找到信号最强频率量为正
e)将寻呼机用一接有射频信号发生器的替代天线代换,替代天线几何、电性能中心点应与寻呼机中心点重。将信号发生器调到d)项测试的频率上。若关线可调,也应将测量天线和替代天线的长度调到该频率上。调整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使在频谱仪上产生与d)项同样大小的电平为止。f)记录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功率及频率;g)将测量天线转为水平极化,重复上述测量步骤;h)重复上述测量过程,测量出所有杂散发射信号功率;i)根据f)项记录的各功率值,并计及替代天线增益和信号发生器与替代天线间的电缆损耗,计各杂散发射频率分量的功率。辐射杂散发射的指标是指各计算功率值中的最大值;j)记录这一最大功率值及其频率。如有必要还可记录表示其它较大的杂散发射频率和功率。3m
被测设备或糖助天线
量天线
最小地网边界
7777777777
图6辐射性杂散发射测量原理图
5.10电流消耗
YD/T 791—95
由于寻呼机工作状态的不同,其电流消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测量。5.10.1弱场强状态下电流消耗
5.10.1.1定义
当寻呼机处于弱场强环境时,其电流消耗定义为寻呼机的弱场强状态下的电流消耗编码器
5.10.1.2指标要求
5.10.1.3测量方法
信号源
耦合器
寻呼机
图7寻呼机电流消耗测量原理图
a)按图7所示连好测量系统;
b)关闭信号发生器,打开导呼接收机;c)用数字示波器锁定导呼机在此状态下的工作电流波形:d)将此波形的电压值在个周期内进行平均(参照图8、图9);VL×Ti+VuXT,
c)计算电流值:
1 = V/5 0
前置码
图 8CCIR NO.1码结构
数宝存储
示波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1EC)的国际标准《移动业务中使用的无线电设备的测量厅法》第6部分:寻呼和数据设备(IEC489-6)和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1)的欧洲标准ETS300133-5《子呼机接收机规范》进行编写的。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规定了人体携带的寻呼机平均可用灵敏度,其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大体与FTS300133-5等同。
参考灵敏度及各种干扰抑制性的定义、测量方法大体与IEC489-6等同。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树甲、张翔、苏锋。26.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无线电寻呼接收机技术要求
及检验测量方法
YD/T 791 95
本标准旨在对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NO.1(POCSAG)编码方式的无线电寻呼接收机(简称享呼机)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测量方法作出明确规定,以便对不同厂家的有关产品的测量结果进行可能的、有意义的检验、判定和比较本标准适用于寻呼机的质量监督检验、国家电信网的进网检验,也适应于生产、运营,维修等单位对寻呼机的质量检验与性能测量。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423.1--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Λ:低温试验方法GB2423.2--89电I.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2423.3-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1219290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发射机测量方法GB12193-90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接收机测量方法3测量条件
3.1正常测量条件
本标准所涉及的各项功能、性能及技术参数,除另作规定外,其检验与测量均应在止常测量条件下进行。
正常测量条件为:
a)温度15℃~35℃;
b)相对湿度20%~75%;
c)大气压86kPa~106kPa。wwW.bzxz.Net
3.2环境适应性测量条件
本标准所涉及的各项功能、性能及技术参数,如有需要还须在下列环境条件下或经下列环境条件试验后进行测基。
a)温度—10℃~+40℃;
b)相对湿度20%~~95%。
3.3电池电压
寻呼机用电池的电压应不低于电池的低压容限值。电池低压容限值是指保证导呼机正常作的最低电池电压值,并由寻呼机生产厂商给定。在进行寻呼机检验与测基时,所用电池的电用值应大工电池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5~11-27批准266
1995-11-27实施
的低压容限值。
3.4室外测量场地
YD/T 791 - 95
参照GB12192—90附录B与附录C进行选择设计。4试验信号
4.1标准编码试验信号(SCTS)
在按照本标准进行各项参数测量的过程中,无线电寻呼系统编码器输出的标准编码试验倍号应满足下列要求:
a)码型:二进制非归零码(NRZ);b)编码方式:国际寻呼1号码(POCSAG);c)传输速率的准确度:±1×10-\;d)信号格式:576比特前置码+同步码(SC)十8顿消息信号:e)消息长度:5位;
f)地址码:1234567。
4.2用于测量寻呼机电流消耗的标准编码信号除所设置的地址码应为寻呼机地址码土8外,其余要求写4.1相筒。
4.3标准输入倍号(SIS)
寻呼机的标准输入信号是指其载频频率为寻呼机标称工作频率,并以标准编码信号所调频的已调射频信号。标准输人信号应满足下列要求:a)调制方:直接调频频移键控(DFM一FSK);h)调制频偏:±4.5kHz,+4.5kHz对应逻辑0;一4.5kHz对应逻辑1。4.4标准无用信号
标准无用信号是指其载频频率为某一规定频率,以400H正弦信号进行调频,峰值频偏为土3kHz的已调射频信号:
5电性能要求
5.1平均可用灵敏度
5. 1. 1 义
无线电寻呼接收机的灵敏度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使寻呼机获得80%呼叫成功接收概率的最小接收场强值,用uV/m或dBuV/m表示。以寻呼机参考面(厂商给定)法问为基准方向,沿水平面以45°为增量转动,依次测最寻呼机8个方向上的灵敏度,其平均值定义为寻呼机的平均可用灵敏度5.1.2分类
由于使用条件和测量条件的不同,无线电寻呼接收机的平均可用灵敏度可分为:a)通过转台测量的平均可用灵敏度;b)人体(模拟人)携带的平均可用灵敏度。5.1.3通过转台测量的寻呼机平均可用灵敏度5.1.3.1含义
在规定的测试场地上,通过-个由低损耗绝缘材料制成的转台测量得到的平均可用灵敏度5.1.3.2指标要求
512bit/s速率的寻呼机,E<26dBμV/m(20uV/m);1200bit/s速率的等呼机E<29dBuV/m(28μV/m)267
编码器
信号源
5.1.3.3测量方法
YD/T 791- 95
图1通过转台测量灵敏度的原理图]按图1所示连接仪器设备;
用SCTS调制射频信号;
特测字呼机
发射天线垂直极化,将被测寻呼机放在转台规定位置,其参考面正对发射天线;将射频信号电平调到一个较高的值,发送SCTS,确认被测导呼机正常工作;d)
将射频信号电平调到一个较低的值,使寻呼机的成功接收概率小于10%;t)
将射频信号电平加大2dB,重复发送SCTS,每当寻呼机接收不成功时,将射频信导电平加大f)
2dB,南到连续3次接收成功为止;g)将射频信号电平减小1dB,并记录这电平值。继续发送SCTS.若不能成功接收.则将射频信号电平加大1B,并记录这-电值。若能接收成功,则不改变射频信号电平,似若连续3次接收成功,则将射频信号电平减小1dB,并记录这·-电平值。只有上述的电平改变才记录电半值。当记录完1个电平值后停止测量。
h)将g)项中所记录的10个电平值进行算术平均,求出平均值L(dBuV);i)通过转台将被测寻呼机以45°为增量在水平面转动,依次重复d)~h)项、分别测量.计算其余?个方向上的射频信号电平平均值L2~Ls(dBμV);i)用接有校准天线的测试接收机(场强计、频谱仪)替代被测寻呼机,将h)和i)项确定的平值L1转换为寻呼机输入信号场强值E,~E(dBV/m),则通过转台测电的寻呼机平均可用灵敏度E(dBaV/n)由式(1)确定:
E(dBμV/m) = 20lg
式中:E,(μV/m)108,(dbxV/m>205.1.4人体携带的寻呼机平均可用灵敏度5.7.4.1含义
1/E(uV/m)
在规定的测试场地上,在被测寻呼机人体携带的条件下,测量得到的平均可用灵缴度。268
5.1.4.2指标要求
YD/T 791-95
512hit/s速率的寻呼机,E20dBuV/m(10μV/m);1200bit/s速率的寻呼机,E<23dBuV/m(14μV/m)。人体正面的寻呼机参考面:
512bit/s速率的寻呼机,E,≤14dBμV/m(5μV/m);1 200 hi/s速率的寻呼机,E,≤.17 dBμV/m(7μV/m)。5.1.4.3测量方法
a)按照图2所示连接仪器设备;b)由·个具有中等身材的人携带被测寻呼机,使寻呼机距地面约1.1m。首先人体正面和寻呼机参考面(由制造厂商给定)正对发射天线。发射天线为垂直极化。编码器
信号源
待测寻呼机
图2人体携带测量灵敏度的原理图c)~h)按照5.1.3.3中的c)~h)项进行操作;i)人体连同被测寻呼机以45°为增量在水平面转动,依次重复上述c)~h)项,分别测量并计算具余7个方尚的信号电平值L2L(dBuV);j)按照第5.1.3.3的j项求出人体携带的寻呼机平均可用灵敏度。5.1.5平均可用灵敏度的·致性合格检验方法5.1.5.1含义
这是一种用平均可用灵敏度测量方法检查寻呼机是否达到由生产厂商表明的寻呼机标称灵傲度值的检验方法。
5.1.5.2指标要求
寻呼机标称灵敏度值。
5.1.5.3检验方法
在规定的测试场地上,按照图1或图2连接仪器设备;a)
用SCTS调制射频信号,发射天线为垂直极化:b)
c)用接有校准天线的测试接收机调整并校准被测寻呼机的接收信号场强,便具等}」商表明的寻呼机标称灵敏度E(μV/m)或(dBμV/m):269
YD/T 791-- 95
d)人体携带或转台放置被测寻呼机替代校准天线,人体正而和/或等呼机参考南正对发射天线:发送SCTS18次,著寻呼机4次或更多次不能成功接收,则在这方向记录为失败;否测记录)
为成功:
f)将人体正面和/或寻呼机参考面转动45°,重复e)项;重复()项,直到将水平8个不间方向测光;g)
1)若被测等呼机在5个或更多方向为成功,则认为其灵敏度合格否则为不合格5.2参考灵敏度
在本标准中,参考灵敏度是指在种射频耦合装置(RFCD)横电磁波室(TEMcclI)中测量得到的等呼机参考方向的RFCD参考灵敏度。为「在实验室RFCD中测量寻呼机的邻频道选择性周频道下扰抑制等其它些性能指标,须首先测量参考灵敏度。5. 2. 1 霆义
参考灵敏度是指,当寻呼机放置丁横电磁波室中的规定位置时,在规定的标准编码测量信号(SCTS)利标准输入信号(SIS)的条件下,寻呼接收机获得80%的成功接收概率的最小输人信号电平值W(dBpV)
R=50s2
编码器
5.2.2测量方法
信号源
被测寻呼机
图3寻呼机参考灵敏度测量原理图a)按照图3所示连接仪器设备;b)用SCTS调制射频信号;
c)将被测寻呼机放暨于横电磁波室中的规定位置上,其参考面正对来波方向:d)~g)按照第5.1.3.3的d)~g)项进行操作;h)必要时将g)项中所记录的10个电平值进行修正(扣除馈缆和接头衰耗).求出相应的10个横电磁波室输人信号电平,并计算它们的算术平均值U(dBuV),平均值U即为被测寻呼机的参考灵敏度。
5.3载频频率偏离适应性
5.3.1定义
载频频率偏离适应性是指,在测量条件与参考灵敏度测量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将射频信号的载频频率偏离被测子呼机标称工作频率土200Hz时,获得80%成功接收概率的横电磁波室的输入信号电平值U,(dBμV)。
5.3.2指标要求
测值应与参考灵敏度U相等
5.3.3测量方法
a)按照图3所示连接仪器设备;b)用SCTS调制射频信号。射频信号频率设置为f,+200Hz(f为导呼机的标称「作频率);270
YD/T 791—95
c)将被测寻呼机放置于横电磁波室中的规定位置上,其参考面正对来波方间:d)~g)按照第5.1.3.3的d)~g)项进行操作。h)必要时将g)项所记录的10个电平值进行修正(扣除馈缆和接头的衰耗).求出相应的10个横电磁波室的输入信号电平,并计算它们的算术平均值U(dBuV)。i)将射题信号源频率设置为f。-200Hz。重复上述d)h)项,但平均值记为U(di3V)i)若U,=U2一U,则判定被测寻呼机的载频频率偏离适应性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5.4邻频道选择性
5.4.1定义
邻频道选择性是指,当存在一个其频率与守呼机标称工作频率之差(绝对值)等于频道间隔(25kHz)的标准无用信号时,寻呼机接收标准有用信号而不超出规定恶化量的能力的量度。在寻呼机标准输入信号的电平比其参考灵敏度高3dB的条件下,测量使寻呼机对该输入信号电平的成功接收概率降低到80%时的标准无用信号电平值,则将该无用信号电平值与参考灵敏度值之比定义为邻频道选择性,用dB表示。5.4.2指标要求
邻道选择性≥60dB。
5.4.3测量方法
首先按照第5.2的方法测出参考灵敏度U。a)
按照图4所示建立测量系统,设汇合网络两个通路的插入衰耗均为1(dB),音频信号源
编码器
干扰信号源
Je±25kHz
有用信号源
汇合网络
图1邻频道选择性测量原理图
被测呼机
将有用信号的频率设置为被测寻呼机的标称T作频率,输出电平设罩为(U)十1+3)dBuV(P.D))。调制信号为SCTS,频偏为土4.5kH。将无用信号设置为J.+25kH%作载频的标准天用信号d)
将无用信号电平调到个较低值.发送SCTS.确认被测导呼机正常.工作.将无用信号电平调到·个较高值,使被测寻呼机的成功接收概率小10%、将无用信号的电平减小idB。发送SCTS。若寻呼机不能成功接收这信号,则将无用信号电平减小1dB。g)
著寻呼机能够成功接收这一一信号,则记录寻呼机连续成功接收的次数继续发送SCTS,若寻呼机不能成功接收,则重复g)项。若寻呼机能够正确接收,测重复h)项)
YD/T79195
有到寻呼机能够连续3次成功接收为止·并记录这时的无用信导电平值。j)将无用信号电平值加大!dB,并记录这时的电平值,连续发送SCTS,若寻呼机不能成功接收,则将无持信号减小1dB,并记录这时的电平值。若哥呼机能够成功接收,则无用信号电平保持不变。任若寻呼机能够连续3次成功接收时,则将无用信号电平加大1dB,并记录这时电平值。继续发送SCTS,直到记录完10个电平值时停止测量。k)将i)i)两项中所记录的10个电平值进行算术平均,并将此平均值记为E(dBuV),划L(E,)-U门(dB)邸为被测寻呼机的上邻道选择性。1)将无用信号频率设置为f,25kHz,重复述c)~k项,则可测山被测寻呼机的下邻道选择性.仙将平均值记为E(dBμV),则邻道选择性为[(E,一I)一U(dBμV)。im)被测寻呼机的邻频道选择性为k)项和1)项中较小的值5.4.4邻频道选择性的一致性合格检验方法a)~c)按照5.4.3节的a)~c)项进行操作。d)将标准无用信号电平调到指标要求中规定的数值,计及汇合网络的插入衰耗,应将无用信号输出电设管为(60+U+L)dBuV(P.D)。e)发送SCIS33次,若被测寻呼机7次或更多次不能成功接收,则判定邻道选择性不合格,否则判定为合格。
1)将无用信号频率设置为f。一25kHz,重复e)项。当c)和f)两项均判定为合格时,则被测呼机的邻频道选择性合格。
5.5同频十扰抑制
5.5. 1定义
同频干扰抑制是指,当存在一个其频率等丁被测寻呼机标称「作频率的标准无用信号时,导呼机接收标准输入信号而不超出规定恶化量的能力的量度。在寻呼机标准输入信号的电平比其参考灵敏度高3dB的条件下,测量使寻呼机对该输入信号电平的成功接收概率降低到80%的标准无用信号电平,则该标准用信号的电平值与参考灵敏度值之比定义为同频干扰抑制、用dB表示。5.5.2指标要求
周频+~扰抑制一8 dB。
5.5.3测量方法;
a)按照5.2测出被测寻呼机的参考灵敏度。b)按照图4所示建立测量系统,设汇合网络两个通路的插入衰耗均为L(dB)。将有用信号的频率设置为被测寻呼机的标称工作频率f。输出电平设置为(U十L+3)dBuVc)
(P.I))。调制借号为SCTS。频偏为士4.5kHz。标准无用信号的频率设置为f。d)~j)按照5.4.3的d)~j)项进行操作。k)将i)和j)项中所记录的10个电平进行算术平均。并将平均值记为E(dBμV),测[(E一I.)-U(dB)为同频十扰抑制的值。
5.5.4同频干扰抑制的一致性合格检验方法a)~)按照5.5.3的a)~c)项进行操作。d)将标准无用信号的电平调到指标要求中规定的值,计及汇合网络的衰耗应将标准无用信号的电设为(--8+L+U)dBμV(P.D)
e)发送SCTS33次,若被测寻呼机7次或更多次不能成功接收,则判定间频十扰抑制不合格、否则判为合格。
5.6镜频下扰抑制
5.6.1楚义
YD/T 791 95
镜频十扰抑制是指,当存在镜像频率的无用信号时,寻呼机接收标准输入信号丽不超出规能恶化量的能力的基度
在寻呼机的标准输入信号电平比其参考灵敏度高3dB的条件下,测量使导呼机成功接收概率降低到80%的无用镜频信导输人电平值,则无用信号电平值与参考灵敏度值之比定义为镜频十扰抑制用dB 表示。
5.6.2指标要求
镜频干扰抑制55dB。
5.6.3测量方法
a)按照5.2测出被测享呼机的参考灵敏度U。b)按照图4所示建立测量系统,设汇合网路两个通路的插入衰耗均为L(dB)。c)将有用信号的频率设置为被测寻呼机的标称工作频率f。,输出电平设α为(1+1+3)a3uV(P.D),调制信号为SCTS,频偏为土4.5kHz。视本振频率与的关系,将标准无用信号的频率设置为十2f或f,2f,,其中f.为被测寻呼机的第-中频频率。d)~j)按照5.4.3的d)~j)项进行操作。k)将i)和j)项中所记录的10个电平值进行算术平均,并将平均值记为E(dBuV),则L(El)U(dB3),为镜频干扰抑制的值。1)将标准无用信号设置为f。+2f12或J。一2fi2重复d)~k)。fi2为被测寻呼机第中频频率。5.6.4镜频干扰抑制的一致性合格检验方法a)~c)按照5.6.3的a)~c)项进行操作。d)将标准无用信号调到指标要求中规定的值,计及汇合网络的衰耗,应将标准无用信号的电平调到(55+L+U)dBμV(P.D)。
e)发送SCTS33次,若被测寻呼机7次或更多次不能成功接收,则判定镜频干扰抑制不合格,否则判为合格。
5.7杂散响应抑制
杂散响应抑制是指,当在30MHz~1GHz频段上存在除同频、邻频道、镜频以外的无用信号时,字呼机接收标准输入信号而不超出规定恶化量的能力的量度。在寻呼机的标准输入信号电平比其参考灵敏度高3dB的条件下,测量使寻呼机的成功接收概率降低到80%的杂散频率无用信号电平,则该无用信号电平值与参考灵敏度值之比定义为杂散响应抑制,5.7.1指标要求
杂散抑制60dB。
5.7.2测方法
与邻频道选择性、镜频下扰抑制等的测量方法相同。在选择杂散干扰频率时,可根据被测寻呼机的工作频率o,本振频率f.一十n或f.=f--fn,第-中频频率fn和第二中频频率f计”主要杂散频率:2f.+f.2/i-fn,3fi.+fn.3/.-Jn+f。-0. 5fit,J.-0. 5fi2。5.8五调抑制
5.8.1定义
调抑制是指,当存在二个或更多个其频率与寻呼机标称作频率有特定关系的无用信号时·寻呼机接收标准输入信号而不超出规定恶化量的能力的量度。在寻呼机的标准输入信号电平比其参考灵敏度高3dB的条件下,测量使寻呼机的成功接收概率降低为80%时的无用信号电平值,则无用信号电平值与参考灵敏度值之比定义为互调抑制用dB表示5.8.2指标要求
T.调抑制=55dB。
5.8.3测试方法
YD/T 791-95
按照5.2测出被测寻呼机的参考灵缴度Ub)按照图5建立测量系统,设两个汇合网络的各通路插入衰耗均为1(dB)。射频信号源1的频率设置为被测寻呼机标称T作频率,输出电平为(U+1-3)BV,射频信号源2的频率先后设置为了.士25kHz载频不加调制的连续波。d)
射频信号源3的频率先后设置为f±50kHz,调制频率为400Hz.频偏为3kHz。e)
)调整射频信号源2和3的无用信号电平,使之相等,并为个较低值.发送SCTS.确认导评机正常工作。
9)将射频信号源2和3的无用信号电平调到个较高值,使导呼机的成功接收概率小于10%h)将无用信号电平减小1dB,继续发送SCTS,如果寻呼机不能成功接收.则将无用信导电减小1dB.
1)如果寻呼机能够成功接收,侧记录连续成功接收的次数。继续发送SCTS,如果寻呼机不能成功接收,则重复h)项,如果寻呼机能够成功接收,则重复i)j)
项。直到浮呼机能够连续三次成功接收,并记录这时的无用信号电平值。信号源1
信号源2
信号源3
汇合网络
图5寻呼机互调抑制测量原理图
待测寻
R(502)
k)将儿用信号电平加大1dB,并记录这时的电平值。继续发送SCTS,如果寻呼机不能成功接收,则将无用信号电平减小1dB,并记录这个电平值。如果寻呼机能够连续三次成功接收,则将无用信号加大IdB.并记录这时的电平值。继续发送SCTS,直到记录完10个电平值时停止测量。1)分别求出j)、k)所记录的10个电平值的算术平均值E土(dBμV)则互调抑制值为L(E:一21)U)](dB),其中E_表示用E+规定频率的两个测量值。m)将射频信号源2的频率先后设置为f。土50kHz,f.士100kHz,将射频信号源3的频率先后设置为f+100kHz/±200kHz,重复上述d)~1)项。在所有各次测量中最小的值为被测孕呼机的互调抑制值。5.8.4调抑制的-一致性合格检验方法a)~~)按照5.8.3的a)~e)项进行操作。「)将射频信号源2的频率设置先后为/。士25kHz,将射频信号源3的频率设件先后为/十50 kHz.
g)将无用信号电乎调整到(55+2L+U)dBuV。h)发送SCTS信号33次,若寻呼机7次或更多次不能成功接收,则判定T调抑制不合格、否则判为介格。
i)将射频信号源2的频率先后设置为f,士50kIIz,f。士100kHz;将射频信号源3的频率相应于274
YD/T 791---95
信号源2先后设胜为J100kHz,十200kHz。j)分别重复)、h)项,若所有测量结果判定为合格,则互调抑制含格,否则判为不合格5.9杂散发射
5.9.1辐射杂散发射是指源于元线电寻呼接收机内部的30MHz-~1000MHz范围内的任何辐射性杂散发射信号频率分革,并规定为任何离散信号或窄带信号的辐性发射功率。5.9.2指标要求
在30MHz~1000MHz频率范用内,任何离散的辐射杂散发射信号分量的功率须小丁2nW。5.9.3测量方法
a)选择试验场地,应符合GB12192--90附录B或附录C的要求;b)按图6所示连接仪器设备;
c)测量天线垂直极化,将被测寻呼接收机置于低损耗绝缘材料制成的转台的规定位上,其参考面正对测量天线;
d)将导呼机设为工作状态,用测量接收机或频谱扫描其杂散发射频率分量。每当寻找到:·个架散发射频率时,应在水平全方位旋转寻呼机,同时调整测量天线距地高度,直到找到信号最强频率量为正
e)将寻呼机用一接有射频信号发生器的替代天线代换,替代天线几何、电性能中心点应与寻呼机中心点重。将信号发生器调到d)项测试的频率上。若关线可调,也应将测量天线和替代天线的长度调到该频率上。调整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使在频谱仪上产生与d)项同样大小的电平为止。f)记录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功率及频率;g)将测量天线转为水平极化,重复上述测量步骤;h)重复上述测量过程,测量出所有杂散发射信号功率;i)根据f)项记录的各功率值,并计及替代天线增益和信号发生器与替代天线间的电缆损耗,计各杂散发射频率分量的功率。辐射杂散发射的指标是指各计算功率值中的最大值;j)记录这一最大功率值及其频率。如有必要还可记录表示其它较大的杂散发射频率和功率。3m
被测设备或糖助天线
量天线
最小地网边界
7777777777
图6辐射性杂散发射测量原理图
5.10电流消耗
YD/T 791—95
由于寻呼机工作状态的不同,其电流消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测量。5.10.1弱场强状态下电流消耗
5.10.1.1定义
当寻呼机处于弱场强环境时,其电流消耗定义为寻呼机的弱场强状态下的电流消耗编码器
5.10.1.2指标要求
5.10.1.3测量方法
信号源
耦合器
寻呼机
图7寻呼机电流消耗测量原理图
a)按图7所示连好测量系统;
b)关闭信号发生器,打开导呼接收机;c)用数字示波器锁定导呼机在此状态下的工作电流波形:d)将此波形的电压值在个周期内进行平均(参照图8、图9);VL×Ti+VuXT,
c)计算电流值:
1 = V/5 0
前置码
图 8CCIR NO.1码结构
数宝存储
示波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8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 YD/T1793-2008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网元管理系统(EMS)功能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 YD/T1488-2006 400/1800MHz SCDMA 无线接入系统:频率间隔为 500kHz 的系统测试方法
- YD/T1368.2-2008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第2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
- YD/T1787-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指南技术要求
- YD/T1791-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交互应用技术要求
- YDB006-2007 下一代网络(NGN)中 PSTN/ISDN 仿真业务技术要求
- YD/T1847.3-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Iub接口技术要求 第3部分:信令传输
- YD/T1842-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终端设备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