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通信行业标准(YD)】 704Kbit/s10路脉码调制复用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9 03:48:40
  • YD/T793-199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D/T 793-1996

  • 标准名称:

    704Kbit/s10路脉码调制复用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96-01-05
  • 实施日期:

    1996-06-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875.32 K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通信、广播>>通信设备>>M38数字通信设备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155066.2-10600
  • 页数:

    38页
  • 标准价格:

    15.0 元
  • 出版日期:

    2004-04-18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有1个附录 YD/T 793-1996 704Kbit/s10路脉码调制复用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T793-199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YD/T 793 --1996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门ITU-T(原CCITT)G.703《系列数字接I的物理/电特性》(1991)、G.712《脉码调制传输性能特征》(1992)以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而制订的,本标准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准州口、本标准由海邮电通信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起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部浙海、朱为民。285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704kbit/s10路脉码调制复用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704kbit/s10路脉码调制复用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704kbit/s10路脉码调制复用设备。2引用标准
YD/T 793-1996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均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YD/T521一92数字交换机模拟接口测试方法及模拟接口(二线或四线)间传输特性的测试方法,YD610-93PCM基群信令接口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ITU-T O.131(1988)1
使用伪随机噪声测试信号的量化失真测试设备关于电话假设参考电路噪声计算的假设ITU-TG.223(1988)
ITU-T O.41(1988)
3工作条件
电话型电路使用的噪声计
a)环境温度:5C~40℃;
b)相对湿度:不人于85%(30℃时);c)大气压力:70kPa~106kPa;d)电源电压:—48V±20%;-60V±20%;-24V-。4基本参数及其规范
4.1可分配话路数:10。
4.2抽样频率
标称8000次/s,容差为+50×10-64.3比特率
标称比特率为704kbit/s,容差为+50×106。4.4编码率
A律,十三折线近似(A=87.6)。4.5接口码型:HDB3。
4.6定时信号
PCM设备的发送定时信号应能从内部信号源或接收到的704kbit/s信息中取得。4.7每时隙比特数:8(编号从1~8)。4.8每复顿的顿数:16(编号从0~15)。4.9每帧的时隙数:11(编号从0~10),顿结构见图1。4.10理论过载电平:+3.14dBm0。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6-01-05批准286
1996-06-01实施
YD/T 793---1996
4.11话路有效传输频带:300Hz~~3400Hz。4.12音频转接方式:二线/四线,4.13音频转接点输入、输出相对电平:二线发:OdBr(可变输范围:-7dBr~0dBr)。二线收:3.5dBr(可变输出范围:—7.5dBr~--2dBr)。四线发:-14dBr(可变输入范围:14dBr~+1dBr)。四线收:+4dBr(可变输出范围:一11dBr-十4dBr)。电乎每步调整值:0.5dB或1dB。时隙,
话路时隙
(起位+信令时隙)11.4S
活路时隙
注:比特A1和A2分别用于顿和复顿尖位时远端告警(正常为0,告警为1)图1704kbit/s顿结构
5技术要求
5.1测试端口点定义
YD/T 793
:1996
图2所示为两个子群复用设备通过--个数字交叉连接(DXC)系统相连接。每个复用设备有四线模拟音频门(E4)和二线模拟音频口(E2),并通过数字口A或B与DXC相连。数字测试点T适丁连接到数字信号发生器和数字信号分析仪。在DXC系统中,除绝对群时延外,应假设其不影响传输工作特性。数宇测试点T
模拟口
Etioul
·数字通路
模拟通路
复用设备
注:下标1或2对应于复用设备
电平调整偏差
电平调整偏差如表1所示。
转接方式
指标要求
设备发送侧
设备接收侧
过载电平偏差
数字!
数字交叉
连接系统
王—模拟衰减器
+-- A/D变换
数字口
图2PCM设备及测试点
电平调整偏差
(Tin - E4u或 E4—To)
5.3音频转接点阻抗和回波损耗
5.3.1标称阻抗
二线:600Q平衡(见注);
四线:600Q平衡。
注:如果用于用户的连接时,可采用YD/T52192第4.3.1规定的阻抗。5.3.2回波损耗
复用设备2
(Tn—E2u.或 E2.T...)
_线:b,≥12 dB(300 Hz~~6 00 Hz);YD/T 793---1996
bμ≥15 dB(6 00 Hz~~3 400 Hz) ;四线收:h≥20dB(300Hz~3400Hz);四线发:b,≥20dB(300Hz~3400 Hz)。5.4阻抗对地不平衡度
5.4.1纵向变换损耗
纵向变换损耗应不低丁表2所给出的限值,表2E4或E2口纵向变换损耗要求
测试口
四线发(E4i)
四线收(E4uut)
二线(F2)
5.4.2纵向变换转移损耗
(300 Hz~~600 Hz)
纵向变换转移损耗应不低于表3所给出的限值。纵向变换损耗要求.d13
(600 Hz-~2 400 Hz)
表3四线和二线模拟至模拟信道的纵向变换转移损耗要求(2 100 Hz~-3 100 Hz)
纵向变换转移损耗要求,diB
两个复用设备的连接信道
四线(EAin—E4ur)
线(F2n一E20ut)
5.5净衰减/频率失真
(300 Hz~600 Hz)
(600 Hz~2 400 Hz)
(2 400 Hz~3 400 H2)
任一信道衰减随频率的变化应在图3、图4、图5、图6所示样板的极限范围之内。损耗.dB
200300
【021
(见注)
3-00 36
注:在几个PCM信道可能串接的某些应用中,可能需要将+0.5dB限值从2400Hz延伸到3000H%图3模拟至模拟四线口间衰减/频率失真(E4m至E4uut)
摄耗.dB
损耗,dB
1400600
YD/T 793--1996
34003600
图模拟至模拟二线口间衰减/频率失真(E2m至E2out)
(见注)
200300
300034003600
注:在几个PCM信道可能串接的某些应用中,可能需要将+0.25dB限值从2400Hz延伸到3000Hz。图5四线模拟至数字口衰减/频率失真(E4in至Tour或T至E4out)
摄耗,dB
2003004006001020
34003600
图6二线模拟至数字口间衰减/频率失真(E2n至Tour或Tn至E2ou)
5.6群时延
YD/T 793—1996
在模拟和数字口之间的绝对群时延和群时延频率失真仅是设计目标。5.6.1绝对群时延
在产生最小群时延频率点上的绝对群时延不应超过表4的限值。表4绝对群时延要求
四线模拟至模拟信道(E4%至E4out)二线模拟至模拟信道(E2i至E2ut)四线模拟至数字口(E4n至Aout或Bout)数字口至四线模拟口(Ain或B至E4ou)二线模拟口至数字(E2ia至Aout或Bou)数字口至二线模拟口(Ain或Bi至E2m)绝对群时延(s)
注:注意到A口或B口的绝对群时延规定,由于数字交叉连接系统将引进附加群时延,因此,这些仅是设计目标。5.6.2群时延频率失真
群时延随频率的失真应在图7、图8、图9、图10所示样板范围内。群时延火真,ms
26002800
模拟至模拟四线口间群时延频率失真图7
(E4ia至E4out)
群时延失真,ms
51 600
26002800
模拟至模拟信道二线口间群时延频率失真(E2n至 E2out)
5.7空闲信道噪声
5.7.1衡重噪声
群时延失桌,ms
51 600
图9四线模拟至数字口间群时延频率失真(E4in至Tou或Tu至E4aut)
群时延火真,ms
26002800
二线模拟至数字Ⅱ间群时延频率失真(E2n至Tout或Tin至E2out)
在被测信道的输入和输出口终接标称阻抗,空闲信道噪声应不超过表5的限值。表5空闲信道衡重噪声要求
终端口
四线模拟E4in
二线模拟 E2in
四线模拟E4in
数字Tan
二线模拟
数字口
测试口
四线模拟E42out
一线模拟E22ou
数字口Tout
四线模拟F.4am
数字口 Tout
二线模拟E2u
注:这一限值并没有包括在二线上有信令时可能出现的附加噪声的任何容差。292
衡重噪声限值(dBm0)
<、 - 65(见:注)
5.7.2单频躁声
YD/T793—1996
在四线模拟口E4u和二线模拟E2选频测得的任一单频电平(特别是抽样频率及其倍频)应不超过-50dBm0,选频测得的并且经电话加权系数(见ITU-TO.41的表1)修正的300Hz~3400Hz内任-一单频电平不应超过73dBmO。5.8带外输入信号的鉴别
将4.6kHz72kHz频率范围内的任一正弦波信号,以25dBm电平加到信道音频输入口,在该信道E或T输出口产生的任一镜像频率的电平,应至少比测试信号低25dB。5.9信道输出[1的寄生信号
5.9.1信道输出寄生带外信号
将频率为300Hz~3400Hz范围内任一正弦波信号,以0dBm0的电平加到--个信道的数字或模拟输入口(T或E.)在该信道四线或二线模拟输出口(E4ou或E2out)选频测得的寄生带外镜像信号电平应低于-25dBm0
5.9.2信道输出口的寄生带内信号在频率为700Hz~1100Hz范围内的任一正弦波信号以0dBm0的电平加到信道模拟输入口(E4im或E2.m)。在该信道模拟输出口(E4ou或E2ut)的300Hz~3400Hz频率范围内选频测得的与测试信号频率不同的任:-频率的输出电平应低于一40dBm0。5.10总失真(包括量化失真)
5.10.1正弦法测试时的总失真要求将一个标称参考频率为1020Hz的正弦波测试信号加到信道输入I1在该信道输出以适当的噪声衡重(见ITU-TG.223的表4),测得的信号对总失真功率比应在图11、图12所示样板范围之上。信号/总失真,dB
anrehsr:
一输入电平,dBmo
图11模拟四线至四线和二线至二线信道的信号/总失真与输入电平的关系(E4至E4和F2至E2)(正弦法)
信号/总失真,dB
-5( 45
YD/T 793
输入电.dBmo
图12模拟至数字信道的信号/总失真与输入电平的关系(E4至Tut、In至 E4ourE2至 Tou和Tin至E2ou)(止弦法)5.10.2噪声法测试(替代测试法)的总失真要求将--个符合ITU-TO.131所规定的噪声信号加到信道输入口,在该信道输出II所测得的信号对总失真功率比应在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所示样板极限范围之上。信号/总失真.dB
60 =55 -- 50
40 --34—27
0 -6)(
+输入起平,dBmo
图13四线模拟至模拟道的信号/总失真与输入电平的关系(E4im至E4mut)(噪声法)
信号/总失真、dB
60 —
- 40 -
-34 —27 —20
一输入电,dBmi
图14二线模拟至模拟信道的信号/总失真与输入电平的关系(E2全E2)(噪声法)
信号/总失真,dB
641 -55 - 5U
YD/T7931996
40 -34-27
-20 -10 --6|0
输入电平.iBm)
图15四线模拟至数字编码侧的信号/总失真与输入电平的关系(E4in至Tout)(噪声法)
信号/总失真,dB
10 --34--27
1 -6 ()
输入电dBm!
图16数字解码侧至四线模拟的信号/总失真与输入电平的关系(T至E4ou)(噪声法)
信号/总失真,dB
60-55 -50
-40 -34 /-27
— 20
-10-6/ 0
+输入电平.dBmo
图17二线模拟至数字编码侧的信号/总失真与输入电平的关系(E2in至Tamt)(噪声法)
信号/总失真,dB免费标准bzxz.net
) 55 50
YD/T 793-
—1996
- 10 -3
输入电p.dBmo
图18数字解码侧至一线模拟间的信号/总失真与输入电平的关系(Tin至E2aut)(噪声法)
5.11增益随输入电平的变化
将-个标称参考频率为1020Hz、电平为一55dBm0~+3dBm0的正弦波信号加到被测信道输入口,该信道相对于输入电平为一10dBm0的增益变化应在图19、图20所示样板极限范围之内,增益变化,dB
--0), 5
输入电中.dBmu
模拟四线至四线和二线至二线信道的增益随输入电平的变化(E4in至E4ur和E2in至E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