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T 10525-1994 电视广播接收机用锁相环内置式频率合成电子调谐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电子行业标准(SJ)】 电视广播接收机用锁相环内置式频率合成电子调谐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4 17:29:31
- SJ/T10525-1994
- 现行
标准号:
SJ/T 10525-1994
标准名称:
电视广播接收机用锁相环内置式频率合成电子调谐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4-08-08 -
实施日期:
1994-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504.49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电视广播接收机用锁相环(PLL)内置式频率合成电子调谐器(以下简称PLL调谐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符合我国广播制式的电视广播接收机用甚高频/特高频(VHF/UHF)PLL调谐器。录像机用频率合成电子调谐器也可以参照采用。 SJ/T 10525-1994 电视广播接收机用锁相环内置式频率合成电子调谐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SJ/T10525-1994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10525-94
电视广播接收机用锁相环内置式频率合成电子调谐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Technica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on frequency synthesis electronic tuner with phaselock loop for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receivers1994-08-08发布
199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电视广播接收机用锁相环内置式频率合成电子调谐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Technica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onfrequencysynthesiselectronictunerwithphaselock loop for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receivers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SJ/T10525—94
本标准规定了电视广播接收机用锁相环(PLL)内置式频率合成电子调谐器(以下简称PLL调谐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符合我国广播制式的电视广播接收机用基高频/特高频(VHF/UHF)PLL调谐器。录像机用频率合成电子调谐器也可以参照采用。2引用标准
GB8496
GB13837
SJ2949
电视广播接收机电子式调谐器基本参数及测量方法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与有关设备干扰允许值和测量方法电视广播接收机用调谐器的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SJ/T10292电视广播接收机电子式调谐器高温负荷可靠性要求和试验方法3术语
3.1频率合成电子调谐器frequencysynthesiselectronictuner频率合成电子调谐器是指用频率合成与锁相技术进行频道选择的电子调谐器。3.2锁相环内置式频率合成电子调谐器freguencysynthesiselectronictunerwithphaselockedloop
锁相环电路置于调谐器内部的电子调谐器称为PLL内置式频率合成电子调谐器。3.3IC线Inter-ICbusbzxZ.net
I\C线是指双线双向多主控串行总线。4般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4-08-08批准1994-12-01实施
4.1中间频率
图像中频(ftp):38MHz
伴音中频(frs):31.5MHz
彩色中颖(frc):33.75MHz。
4.2输入阻抗
750不平衡式。
4.3输出阻抗
750不平衡式。
4.4工作电压
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4.5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气压:86~106kPa。
4.6测量条件
a.测量应注意阻抗匹配;
SJ/T10525-94
b.测量在未特别注明时,自动增益控制(AGC)电压应置于标称起控电压上,本振频率应置于被测频道的标称本振频率上;c.环境干扰对测量有影响时,应在屏蔽室内进行。4.7数据传输格式
PLL调谐器与电视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格式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4.8推荐的IC线PLL集成电路输入输出的设置当调谐器使用的通信总线为I'C线的PLL集成电路时,该电路管脚安排如下:输出0端口(PO)或输出7端口(P7)供甚高频低段(VL段)使用,数据“1”有效;输出1端口(P1)或输出5端口(P5)供甚高频高段(V段)使用,数据1”有效;输出2端口(P2)供CATV段使用,数据“1有效;输入3端口(P3)供地址选择端子使用;输出4端口(P4)供特高频段(U段)使用,数据1”有效;输入6端口(P6)供自动频率控制(AFC)端子使用。5外形及安装尺寸
5.1外形尺寸
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5.2安装尺寸
推荐的标称安装尺寸见图1。
如果安装尺寸不采用图1,则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2—
BUBTBHAGCBL
SJ/T10525—94
8/9/10/11/1213/14
11.6111.6
注:未注公差尺寸均按IT14级。端子编号
6电性能要求及测量方法
6.1电性能要求
图1标称安装尺寸示意图
锁定指示LOCK或AFC输入
时钟线CLOCK
数据线DATA
生效(ENABLE)或地址选择。
PLL调谐器技术参数和要求见表13
技术参数
本振频率最小可变范围
VHF1~5频道
6~12频道
UHF13~57颗道
高频复合幅频特性
中频幅频特性
总幅频特性
功率增益
噪声系数
输入端行波系数
用于图文电视
最大输入信号电平
AGC起控时
假象抑制能力
中频抑制能力
高低频道干扰抑制能力
差频干扰抑制能力
对第2.3频道差频
彩色副载波于扰抑制能力
交扰调制抑制能力
对于相隔频道
本振频率温度源移
输入端本振干扰电压
VHF和1000MHz以下谐波
SJ/T10525—94
85.75~125.25
204.25~256.25
507.25~903.25
应落在图2
所示的阴影内
产品标准中规定
产品标准中规定
不劣于士60
测量方法
测量频道
1,5频道
6,12频道
13,57频道
1,13频道
技术参数
本振辐射干扰场强
300MHz以下谐波
300~1000MHz谐波
PLL拍频干扰抑制能力
PLL工作准确度
PLL工作稳定度
图中:f,图像教频
fs:伴音载频
6.2测量方法
SJ/T10525-94
续表1
不劣于士50,
图2高频复合幅频特性波形图
6.2.1本振频率最小可变范围
6.2.1.1定义
系指本振频率的可调范围。
6.2.1.2测量方法
按图3接线。
标准信号
发生器
调谱器
PLL控制器
测量方法
数字频率计
图3本振频率最小可变范围测量方框图测量频道
1,5,6.12,
13,57频道
1,5,6,12,
13,57额道
1,5,6,12
13,57频道
SJ/T10525—94
将标准信号发生器输出为59dBμV的高频等幅信号加到PLL调谐器的输入端,PLL调谐器分别设定在第1、5、6、12、13、57频道,标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分别比第1、6、13频道的图像载频(fp)低2MHz,比第5、12、57频道的图像载频(f,)高2MHz,微调PLL控制器,PLL调谐器输出信号应能使数字频率计的指示显示标称图像中频。6.2.2高频复合幅频特性
6.2.2.1定义
系指信号从PLL调谐器输入端输入时,在PLL调谐器高频复合幅频特性测试端测得的幅度与频率的对应关系。
6.2.2.2测量方法
按图4接线。
扫额信号
发生器
显示器
衰减器
扫频仪
调谐器
PLL控制器
检波器
图4幅颗特性测量方框图
将PLL调谐器置于被测频道。输入信号电平为60~70dBμV,此时扫题仪显示器显示的波形即为高频复合幅频特性曲线。高频复合幅频特性测试端和检波器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6.2.3中频幅频特性
6.2.3.1定义
系指信号从PLL调谐器中频幅频特性测试端输入时,在PLL调谐器输出端测得的幅度与频率的对应关系。
6.2.3.2测量方法
按图4接线。
PLL调谐器所加工作电压按产品标准中的规定。扫频信号发生器置于中频频道,调整输出电平,使扫频仪显示器显示的波形幅度适当。此时扫频仪显示器显示的波形即中频幅频特性曲线。
中频幅频待性测试端和检波器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6.2.4总幅频特性
6.2.4.1定义
系指信号从PLL调谐器输入端输入时,在PLL调谐器输出端测得的幅度与频率的对应关系。
6.2.4.2测量方法
同6.2.2.2条。
6.2.5功率增益
6.2.5.1定义
SJ/T10525--94
系指PLL调谐器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6.2.5.2测量方法
按图5接线。
标准信号
发生器
调谐器
PLL控制器
颖谱分析仪
图5功率增益测量方框图
将PLL调谐器置于被测频道。标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置于被测频道的图像载频(f)上,PLL调谐器输入信号电平为59dBμV。记下此时标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A(dB)和频谱分析仪屏幕上的幅值B(dB)。
按图6接线。
标准信号
发生器
额谱分析仪
图6功率增益测量方框图
标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置于图像中频f,调节标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使频谱分析仪屏幕上的幅值仍为B(dB),记下此时标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C(dB)。该频道的功率增益G(dB)为:
6.2.6噪声系数
6.2.6.1定义
系指PLL调谐器输入端信噪比与输出端信噪比的比值。6.2.6.2测量方法
按图7A接线测量。在噪声测试仪上读取噪声系数,记为B(dB)。(1)
按图7B接线
发生器
发生器
SJ/T10525-94
滤波器
调谱器
噪声系数测量方框图
滤波器
PLL控制器
噪声测试仪
噪声测试仪
图7B噪声系数测量方框图
PLL调谐器暨于被测频道,在噪声测试仪上读取的噪声系数为A(dB)。被测频道的噪声系数N为:
需要时,可在PLL调谐器与低通滤波器之间接入中频放大器。6.2.7输入端行波系数
6.2.7.1定义
系指PLL调谐器输入阻抗和天线馈线特性阻抗不匹配而引起的反射性能。6.2.7.2测量方法
按图8接线。
扫频信号
显示器
发生器
囊减器
衰减量
驻波比
调谐器
PLL控制器
图8输入端行波系数测量方框图
PLL调谐器置于被测频道,输入信号电平为95dBμV,此时显示器显示如图9a所示的波形,记录fp与fs之间最劣点的高度A。8
扫频基准线
SJ/T10525—94
图9a输入端行波系数测量波形图然后将PLL调谐器与驻波比电桥脱开,调谐扫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衰减器,使显示器上呈现的平坦曲线的高度也为A,如图9b所示。扫额基准线
图9b输入端行波系数测量波形图设此时扫频信号发生器衰减量变化值为B(dB),反射系数P为:ps
则行波系数K为:
衰减量变化值B与行波系数K之间对照表见表2。表2
变化量(B)
行波系数
变化量(B)
行波系数
变化量(B)
(3)
行波系数
变化量(B)
行波系数
6.2.8最大输入信号电平
6.2.8.1定义
SJ/T10525—94
续表2
变化量(B)
行波系数
变化量(B)
系指PLL调谐器能保持输出与输入一定线性关系的最大输入信号电平。6.2.8.2测量方法
按图5接线。
行波系数
PLL调谐器置于被测频道。本振频率调到标称本振频率,标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置于被测频道的图像载频(fp)上,输出信号的起始电平为59dBuV,逐步增加标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并调整自动增益控制(AGC)电压,当PLL调谐器输入电平增加2dB,而输出电平仅增加1.5dB时,PLL调谐器的输入信号电平即为最大输入信号电平。6.2.9假象抑制能力
6.2.9.1定义
系指PLL调谐器对于假象频率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6.2.9.2测量方法
按图10接线。
标准信号
发生器(1)
双信号混合器
标准信号
发生器(2)
频谱分析仪
调谱器
PLL控制器
图10于扰抑制能力测量方框图
PLL调谐器置于被测频道。
SJ/T10525-—94
标准信号发生器(1)的频率置于被测频道的图像教频(fp)上,PLL调谐器的输入端信号电平为59dBμV,记下此时PLL调谐器输入端有用信号电平A(dB)和有用信号电平在频谐分析仪屏幕上的幅值B(dB)。
在假像频率范围内改变标准信号发生器(2)的频率及输出电平,记下最大干扰信号电平在频谱分析仪屏幕上的幅值·C(dB)和PLL调谐器输入端最大干扰信号电平D(dB)。该频道的假像抑制能力Sm(dB)为:SM=(D-A)+(B-C)
(5)
当频谱分析仪屏幕上显示的最大干扰信号的频率正好是38MHz时,需将标准信号发生器(1)关机。
6.2.10中频抑制能力
6.2.10.1定义
系指PLL调谐器对中频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6.2.10.2测量方法
同6.2.9.2条。
标准信号发生器作为干扰信号源时,其频率在33~38MHz范围内变化,并且其输出端需要接40MHz低通滤波器。
其中频抑制能力Sm(dB)为:
SF=(D-A)+(B-C)
测量频道为第1和第13频道。
6.2.11高低频道于扰抑制能力
6.2.11.1定义
系指PLL调谐器接收低频道(高频道)电视信号时对高频道(低频道)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
6.2.11.2测量方法
同6.2.9.2条。并且使B-C=40dB。标准信号发生器作为干扰信号源时,其频率应在全部干扰频道范围内变化.当干扰频道为低频道时,其输出端需接110MHz低通滤波器。高低频道干扰抑制能力为SL(dB):SH.=【(D-A)+40)
6.2.12差频干扰抑制能力
6.2.12.1定义
系指PLL调谐器对差频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6.2.12.2测量方法
按图10接线。
PLL调谐器置于被测频道。
·(7)
标准信号发生器(1)和(2),使其频率分别为被测频道的图像载频(f,)和伴音载频(fs),加至PLL调谐器端的电平分别为65dBμV和55dBμV。此时,频谱分析仪屏幕上显示出图11那样的波形,图中fm为差颊于扰信号。-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SJ/T10525-94
电视广播接收机用锁相环内置式频率合成电子调谐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Technica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on frequency synthesis electronic tuner with phaselock loop for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receivers1994-08-08发布
199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电视广播接收机用锁相环内置式频率合成电子调谐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Technica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onfrequencysynthesiselectronictunerwithphaselock loop for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receivers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SJ/T10525—94
本标准规定了电视广播接收机用锁相环(PLL)内置式频率合成电子调谐器(以下简称PLL调谐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符合我国广播制式的电视广播接收机用基高频/特高频(VHF/UHF)PLL调谐器。录像机用频率合成电子调谐器也可以参照采用。2引用标准
GB8496
GB13837
SJ2949
电视广播接收机电子式调谐器基本参数及测量方法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与有关设备干扰允许值和测量方法电视广播接收机用调谐器的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SJ/T10292电视广播接收机电子式调谐器高温负荷可靠性要求和试验方法3术语
3.1频率合成电子调谐器frequencysynthesiselectronictuner频率合成电子调谐器是指用频率合成与锁相技术进行频道选择的电子调谐器。3.2锁相环内置式频率合成电子调谐器freguencysynthesiselectronictunerwithphaselockedloop
锁相环电路置于调谐器内部的电子调谐器称为PLL内置式频率合成电子调谐器。3.3IC线Inter-ICbusbzxZ.net
I\C线是指双线双向多主控串行总线。4般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4-08-08批准1994-12-01实施
4.1中间频率
图像中频(ftp):38MHz
伴音中频(frs):31.5MHz
彩色中颖(frc):33.75MHz。
4.2输入阻抗
750不平衡式。
4.3输出阻抗
750不平衡式。
4.4工作电压
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4.5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气压:86~106kPa。
4.6测量条件
a.测量应注意阻抗匹配;
SJ/T10525-94
b.测量在未特别注明时,自动增益控制(AGC)电压应置于标称起控电压上,本振频率应置于被测频道的标称本振频率上;c.环境干扰对测量有影响时,应在屏蔽室内进行。4.7数据传输格式
PLL调谐器与电视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格式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4.8推荐的IC线PLL集成电路输入输出的设置当调谐器使用的通信总线为I'C线的PLL集成电路时,该电路管脚安排如下:输出0端口(PO)或输出7端口(P7)供甚高频低段(VL段)使用,数据“1”有效;输出1端口(P1)或输出5端口(P5)供甚高频高段(V段)使用,数据1”有效;输出2端口(P2)供CATV段使用,数据“1有效;输入3端口(P3)供地址选择端子使用;输出4端口(P4)供特高频段(U段)使用,数据1”有效;输入6端口(P6)供自动频率控制(AFC)端子使用。5外形及安装尺寸
5.1外形尺寸
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5.2安装尺寸
推荐的标称安装尺寸见图1。
如果安装尺寸不采用图1,则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2—
BUBTBHAGCBL
SJ/T10525—94
8/9/10/11/1213/14
11.6111.6
注:未注公差尺寸均按IT14级。端子编号
6电性能要求及测量方法
6.1电性能要求
图1标称安装尺寸示意图
锁定指示LOCK或AFC输入
时钟线CLOCK
数据线DATA
生效(ENABLE)或地址选择。
PLL调谐器技术参数和要求见表13
技术参数
本振频率最小可变范围
VHF1~5频道
6~12频道
UHF13~57颗道
高频复合幅频特性
中频幅频特性
总幅频特性
功率增益
噪声系数
输入端行波系数
用于图文电视
最大输入信号电平
AGC起控时
假象抑制能力
中频抑制能力
高低频道干扰抑制能力
差频干扰抑制能力
对第2.3频道差频
彩色副载波于扰抑制能力
交扰调制抑制能力
对于相隔频道
本振频率温度源移
输入端本振干扰电压
VHF和1000MHz以下谐波
SJ/T10525—94
85.75~125.25
204.25~256.25
507.25~903.25
应落在图2
所示的阴影内
产品标准中规定
产品标准中规定
不劣于士60
测量方法
测量频道
1,5频道
6,12频道
13,57频道
1,13频道
技术参数
本振辐射干扰场强
300MHz以下谐波
300~1000MHz谐波
PLL拍频干扰抑制能力
PLL工作准确度
PLL工作稳定度
图中:f,图像教频
fs:伴音载频
6.2测量方法
SJ/T10525-94
续表1
不劣于士50,
图2高频复合幅频特性波形图
6.2.1本振频率最小可变范围
6.2.1.1定义
系指本振频率的可调范围。
6.2.1.2测量方法
按图3接线。
标准信号
发生器
调谱器
PLL控制器
测量方法
数字频率计
图3本振频率最小可变范围测量方框图测量频道
1,5,6.12,
13,57频道
1,5,6,12,
13,57额道
1,5,6,12
13,57频道
SJ/T10525—94
将标准信号发生器输出为59dBμV的高频等幅信号加到PLL调谐器的输入端,PLL调谐器分别设定在第1、5、6、12、13、57频道,标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分别比第1、6、13频道的图像载频(fp)低2MHz,比第5、12、57频道的图像载频(f,)高2MHz,微调PLL控制器,PLL调谐器输出信号应能使数字频率计的指示显示标称图像中频。6.2.2高频复合幅频特性
6.2.2.1定义
系指信号从PLL调谐器输入端输入时,在PLL调谐器高频复合幅频特性测试端测得的幅度与频率的对应关系。
6.2.2.2测量方法
按图4接线。
扫额信号
发生器
显示器
衰减器
扫频仪
调谐器
PLL控制器
检波器
图4幅颗特性测量方框图
将PLL调谐器置于被测频道。输入信号电平为60~70dBμV,此时扫题仪显示器显示的波形即为高频复合幅频特性曲线。高频复合幅频特性测试端和检波器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6.2.3中频幅频特性
6.2.3.1定义
系指信号从PLL调谐器中频幅频特性测试端输入时,在PLL调谐器输出端测得的幅度与频率的对应关系。
6.2.3.2测量方法
按图4接线。
PLL调谐器所加工作电压按产品标准中的规定。扫频信号发生器置于中频频道,调整输出电平,使扫频仪显示器显示的波形幅度适当。此时扫频仪显示器显示的波形即中频幅频特性曲线。
中频幅频待性测试端和检波器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6.2.4总幅频特性
6.2.4.1定义
系指信号从PLL调谐器输入端输入时,在PLL调谐器输出端测得的幅度与频率的对应关系。
6.2.4.2测量方法
同6.2.2.2条。
6.2.5功率增益
6.2.5.1定义
SJ/T10525--94
系指PLL调谐器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6.2.5.2测量方法
按图5接线。
标准信号
发生器
调谐器
PLL控制器
颖谱分析仪
图5功率增益测量方框图
将PLL调谐器置于被测频道。标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置于被测频道的图像载频(f)上,PLL调谐器输入信号电平为59dBμV。记下此时标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A(dB)和频谱分析仪屏幕上的幅值B(dB)。
按图6接线。
标准信号
发生器
额谱分析仪
图6功率增益测量方框图
标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置于图像中频f,调节标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使频谱分析仪屏幕上的幅值仍为B(dB),记下此时标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C(dB)。该频道的功率增益G(dB)为:
6.2.6噪声系数
6.2.6.1定义
系指PLL调谐器输入端信噪比与输出端信噪比的比值。6.2.6.2测量方法
按图7A接线测量。在噪声测试仪上读取噪声系数,记为B(dB)。(1)
按图7B接线
发生器
发生器
SJ/T10525-94
滤波器
调谱器
噪声系数测量方框图
滤波器
PLL控制器
噪声测试仪
噪声测试仪
图7B噪声系数测量方框图
PLL调谐器暨于被测频道,在噪声测试仪上读取的噪声系数为A(dB)。被测频道的噪声系数N为:
需要时,可在PLL调谐器与低通滤波器之间接入中频放大器。6.2.7输入端行波系数
6.2.7.1定义
系指PLL调谐器输入阻抗和天线馈线特性阻抗不匹配而引起的反射性能。6.2.7.2测量方法
按图8接线。
扫频信号
显示器
发生器
囊减器
衰减量
驻波比
调谐器
PLL控制器
图8输入端行波系数测量方框图
PLL调谐器置于被测频道,输入信号电平为95dBμV,此时显示器显示如图9a所示的波形,记录fp与fs之间最劣点的高度A。8
扫频基准线
SJ/T10525—94
图9a输入端行波系数测量波形图然后将PLL调谐器与驻波比电桥脱开,调谐扫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衰减器,使显示器上呈现的平坦曲线的高度也为A,如图9b所示。扫额基准线
图9b输入端行波系数测量波形图设此时扫频信号发生器衰减量变化值为B(dB),反射系数P为:ps
则行波系数K为:
衰减量变化值B与行波系数K之间对照表见表2。表2
变化量(B)
行波系数
变化量(B)
行波系数
变化量(B)
(3)
行波系数
变化量(B)
行波系数
6.2.8最大输入信号电平
6.2.8.1定义
SJ/T10525—94
续表2
变化量(B)
行波系数
变化量(B)
系指PLL调谐器能保持输出与输入一定线性关系的最大输入信号电平。6.2.8.2测量方法
按图5接线。
行波系数
PLL调谐器置于被测频道。本振频率调到标称本振频率,标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置于被测频道的图像载频(fp)上,输出信号的起始电平为59dBuV,逐步增加标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并调整自动增益控制(AGC)电压,当PLL调谐器输入电平增加2dB,而输出电平仅增加1.5dB时,PLL调谐器的输入信号电平即为最大输入信号电平。6.2.9假象抑制能力
6.2.9.1定义
系指PLL调谐器对于假象频率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6.2.9.2测量方法
按图10接线。
标准信号
发生器(1)
双信号混合器
标准信号
发生器(2)
频谱分析仪
调谱器
PLL控制器
图10于扰抑制能力测量方框图
PLL调谐器置于被测频道。
SJ/T10525-—94
标准信号发生器(1)的频率置于被测频道的图像教频(fp)上,PLL调谐器的输入端信号电平为59dBμV,记下此时PLL调谐器输入端有用信号电平A(dB)和有用信号电平在频谐分析仪屏幕上的幅值B(dB)。
在假像频率范围内改变标准信号发生器(2)的频率及输出电平,记下最大干扰信号电平在频谱分析仪屏幕上的幅值·C(dB)和PLL调谐器输入端最大干扰信号电平D(dB)。该频道的假像抑制能力Sm(dB)为:SM=(D-A)+(B-C)
(5)
当频谱分析仪屏幕上显示的最大干扰信号的频率正好是38MHz时,需将标准信号发生器(1)关机。
6.2.10中频抑制能力
6.2.10.1定义
系指PLL调谐器对中频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6.2.10.2测量方法
同6.2.9.2条。
标准信号发生器作为干扰信号源时,其频率在33~38MHz范围内变化,并且其输出端需要接40MHz低通滤波器。
其中频抑制能力Sm(dB)为:
SF=(D-A)+(B-C)
测量频道为第1和第13频道。
6.2.11高低频道于扰抑制能力
6.2.11.1定义
系指PLL调谐器接收低频道(高频道)电视信号时对高频道(低频道)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
6.2.11.2测量方法
同6.2.9.2条。并且使B-C=40dB。标准信号发生器作为干扰信号源时,其频率应在全部干扰频道范围内变化.当干扰频道为低频道时,其输出端需接110MHz低通滤波器。高低频道干扰抑制能力为SL(dB):SH.=【(D-A)+40)
6.2.12差频干扰抑制能力
6.2.12.1定义
系指PLL调谐器对差频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6.2.12.2测量方法
按图10接线。
PLL调谐器置于被测频道。
·(7)
标准信号发生器(1)和(2),使其频率分别为被测频道的图像载频(f,)和伴音载频(fs),加至PLL调谐器端的电平分别为65dBμV和55dBμV。此时,频谱分析仪屏幕上显示出图11那样的波形,图中fm为差颊于扰信号。-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T11403-2009 通信用激光二极管模块可靠性评定方法
- SJ/T11399-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测试方法
- SJ/T11400-2009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小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
- SJ2242-1982 散热器强制风冷热阻测试方法
- SJ/T11401-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
- SJ/T11396-2009 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蓝宝石衬底片
- SJ/T11397-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萤光粉
- SJ/T11402-2009 光纤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技术规范
- SJ/T11410-2009 九针点阵式打印机芯通用规范
- SJ20965-2006 光电器件用氧化铍陶瓷载体规范
- SJ/T11395-2009 半导体照明术语
- SJ/T11398-2009 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技术规范
- SJ/T10631-1995 工艺文件的编号
- SJ/T9555.6-1993 YC型音响设备用圆形连接器质量分等标准
- SJ20576-1996 舰船扩声系统电源通用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