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T 10527-1994 立体声拾音头总技术条件

【电子行业标准(SJ)】 立体声拾音头总技术条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4 17:26:34
- SJ/T10527-1994
- 现行
标准号:
SJ/T 10527-1994
标准名称:
立体声拾音头总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4-08-08 -
实施日期:
1994-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520.38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立体声拾音头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模拟电唱盘用立体声拾音头(以下简称拾音头)。 SJ/T 10527-1994 立体声拾音头总技术条件 SJ/T10527-1994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10527-94
立体声拾音头总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stereophono cartridges
1994-08-08发布
199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立体声拾音头总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stereophono cartridges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SJ/T10527-94
本标准规定了立体声拾音头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赔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模拟电唱盘用立体声拾音头(以下简称拾音头)。2引用标准
GB2354
GB2355
GB2828
GB2829
GB3241
GB4013
3术语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模拟电唱盘通用技术条件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声和振动分析用的1/1和1/3倍频程滤波器频率响应测试唱片
循迹能力、声道分隔度测试唱片录音录像名词术语
除下列术语外,本标准中所用其它术语按GB4013的规定。3.1幅度型拾音头amplitudetypephonocartridge输出电压与唱针尖的振幅成正比的拾音头。3.2速度型拾音头velocitytypephonocartridge输出电压与唱针尖的振速成正比的拾音头。3.3针压trackingforce
在放唱位置时,针尖对静态唱片表面施加的垂直压力。3.4循迹能力trackingability
在规定的针压下,放唱时维持唱针与唱片纹槽两壁接触的能力。4拾音头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4-08-08批准1994-12-01实施
SJ/T10527—-94
4.1按换能原理分为幅度型和速度型两类。4.2按基本性能参数分为A、B、C,、和C.四类。4.3按安装形式分为吊装式、插入式和嵌入式等。5技术要求
5.1使用条件
温度,
-10~40℃,
相对湿度:93%:
大气压:
86~106kPa。
5.2一般要求
5.2.1外观
拾音头外观应整洁,外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划痕、裂纹、变形和霉斑等现象,表面涂、镀层不应起泡、龟裂和脱落。
5.2.2外形尺寸
吊装式拾音头的外形尺寸应不大于图1中的规定,其输出端子的排列由产品标准规定。其它安装形式的拾音头外形尺寸由产品标准规定。5.2.3质量
吊装式拾音头的质量应不大于12g。其它安装形式的拾音头质量由产品标准规定。15nax
5.3性能参数
固定表面
拾音头的性能参数按表1的规定。序号
1000Hz
声道灵敏度
高输出1
低输出”
幅度型3
1000Hz声道不平衡度
1000Hz声道隔离度
频率特性
315~6300Hz
声道隔离度
循迹能力
SJ/T10527--94
0.04~0.16
20~20000
注:1)速度型高输出拾音头的标称负载阻抗为47km;2)速度型低输出抬音头的标称负载阻抗为10003)幅度型拾音头的标称负载阻抗为470kn.rapt
按图2(a)
4012500
按图2(b)
80~10000
速度型按图2(c)
辅度型按图2(d)
1250020000
5.4环境适应性要求
5.4.1试验后外观及性能要求
SJ/T10527--94
在各项环境试验后,应对试验样品的外观和1000Hz声道灵敏度、1000Hz声道不平衡度、1000Hz声道隔离度、频率特性四项主要性能参数进行检测,并应分别符合5.2.1条及表1的规定。
5.4.2高温必存
拾音头在温度为55℃条件下搁置2h,恢复后其外观和主要性能参数应符合5.4.1条的规定。
5.4.3恒定湿热
拾音头在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93%的条件下搁置48h,恢复后,其外观和主要性能参数应符合5.4.1条的规定。
5.4.4低温贮存
拾音头在温度为一25℃的条件下搁置2h,恢复后其外观和主要性能参数应符合5.4.1条的规定。
5.4.5扫频振动
拾音头在按表2的规定进行振动试验后,其外观和主要性能参数应符合5.4.1条的规定。表2
题率范围
1030~10
3055~30
5.4.6碰撞
位移幅值
每一轴向上的
扫频循环次数
按工作位量在三个相互
垂直的轴向上依次振动
拾音头在经受加速度为100m/s,脉冲持续时间为16ms的1000次碰撞试验后,其外观和主要性能参数应符合5.4.1条的规定。5.4.7自由跌落
带包装的拾音头在经受高度为1m,正、反、侧三个面各两次跌落试验后,其外观和主要性能参数应符合5.4.1条的规定。
6试验方法
6.1测试条件
温度:
相对湿度:
大气压:
交流电源:
6.2测试设备
6.2.1测试唱片
20~25℃
45%~75%;
86~106kPz;
电压220±6.6V
额率50±0.5Hz。
SJ/T10527—94
频率测试唱片应符合GB3320.1的规定。循迹能力、声道分隔度测试唱片应符合3320.2的规定。6.2.2测试用电唱盘
测试用电唱盘的性能指标应高于或对应于被测拾音头的分类指标。6.2.3测力计
规格,50mN.150mN。
6.2.4测量放大器
频率范围:
20~20000Hz:
灵敏度:
最大100V,最小100V满刻度;
应能与音频测试装置配合使用;输入阻抗:
输出阻抗:
电平阻尼:
应能与电平记录仪配合使用;
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均不小于2s。表头按有效值刻度,可与带通滤波器组合作频谱分析用。6.2.5电平记录仪
频率范围:
灵敏度:
检波方式:
记录方式:
记录范围:
2~20000Hz;
直流≤10mV,
交流<5mV;
均方根值、平均值、峰值
线性、对数;
线性125μV~1V/mm;
对数10.25,50,75dB。
6.2.6音频特性测试装置
前置放大器;
输入阻抗分别为:470,47k、100n;最大输入电压:470kn时为2V...47kQ时为35mV..m
1002时为2.8mV.....
频率特性:20~20000Hz,±0.5dB;均衡网络:均衡特性按图3的规定:b.
加法器:颗率特性为20~20000Hz,士0.5dB;具有同步启动器声道转换开关。d.
(8P)审
SJ/T10527--94
5458800
88398388888
13325598883382350353038
图中:1一线性:
2线性+75ps提升
3-放唱特性;
4放唱特性+75us提升。
6.2.7毫伏表
量程:
1mV~100V(满刻度)
频率范围:20~20000Hz,
测量误差:士3%;
输入电阻:≥500kn;
输入电容:<40pF,
6.2.81/3oct带通滤波器
中心频率范围:20~16000Hz;
其它性能应符合GB3241的规定.并能与电平记录仪联动。6.3外观、外形尺寸及质量检测方法6.3.1外观用目测法检查。
6.3.2外形尺寸中长度用精度不低于0.02mm的量具测量,直径用精度不低于0.01mm的量具测量。
6.3.3质量用精度不低于士0.1g的衡器测量。6.4性能参数测量方法
6.4.1针压
用测力计测量,测量时测力计上与针尖相接触处的高度应与放有唱片的转盘平面高度相同。测力计上读数即为针压
6.4.21000Hz声道灵敏度
测量方框图如图4所示按下音频特性测试装罩的“输出”按钮,将被测拾音头的针尖分别放入符合GB332G.2规定的测试唱片的第10、11声槽中,分别测量其输出电压,再除以音频特性测试装置的放大倍数.得到拾音头左、右声道的输出电压UL和Ur,然后,按下式计算:SJ/T10527—94
1000Hz声道灵敏度一
式中:V-—第10、11声槽的刻录振速,cm/s。测试用电唱盘
(装被测拾音头)
6.4.31000Hz声道不平稳度
按6.4.2条测得U.和U·然后,按下式计算,Ut +UR
音频特性
测试装置
1000Hz声道不平衡度一
6.4.41000Hz声道隔离度
竞伏表
(2)
测量方框图如图4所示。将被测拾音头的针尖分别放入符合GB3320.2规定的测试唱片的第5、6声槽中,测量拾音头左输出端在第5声槽的输出电压UL及在第6声槽的输出电压U\L然后,按下式计算:
1000Hz左声道隔离度=20+201g元U
(3)
同样,将拾音头针尖分别放入第7、8声槽中,测量拾音头右输出端在第7声槽的输出电压U:及第8声槽的输出电压U\R。然后,按下式计算:100Hz右声道隔离度=20+20lg
式(3)和式(4)的最小值即为拾音头的1000Hz声道隔离度。6.4.5频率特性
6.4.5.1连续扫描法
测量方框图如图5所示。测量速度型和幅度型拾音头时,音频特性测试装置均衡网络的均衡特性分别按图3中的曲线4和曲线2。将被测拾音头的针尖分别放入符合GB3320.1规定的测试唱片B面的第1、2声槽中用电平记录仪分别记录左、右声道的频率响应曲线。6.4.5.2点测法
测量方框图如图4所示。测量速度型和幅度型拾音头时,音频特性测试装置均衡网络的均衡特性分别按图3中的曲线3和曲线1。SJ/T10527-94
将被测拾音头的针尖依次放入符合GB3320.1规定的测试唱片A面各频率点的声槽中,测量其输出电压,并按频率点(对数刻度)绘制成频率响应曲线。遥控
测试用电唱盘
(装被测拾音头)
6.4.6315~6300Hz声道隔离度
音频特性
测试装置
电平记录仪
测量方图如图6所示。音频特性测试装置的均衡网络的均衡特性的选择按6.4.5.1条的规定。先不接1/3oct带通滤波器,按6.4.5.1条方法将被测拾音头的针尖放入符合GB3320.1规定的测试唱片B面第1声槽中,记录拾音头左输出端的频率响应曲线。然后,接上1/3oct带通滤波器,保持测量仪器的各旋钮位置不变,再将被测拾音头的针尖放入第2声搬中,在同-张记录纸上记录拾音头左输出端在受到第2声槽信号激励时所产生的输出电平随频率变化的响应曲线,并在这两条曲线的3150~6300Hz频段范围内找出同一频率点的间隔值,其最小值即为拾音头左声道的315~6300Hz声道隔离度。用同样的方法,在另一张记录纸上记录拾音头右输出端在第2声槽的题率响应曲线和受到第1声信号激励时所产生的输出电平随频率变化的响应曲线,然后,在这两条曲线的3156300Hz频段范围内找出同一频率点的间隔值,其最小值即为拾音头右声道的315~6300Hz声道隔离度。
左、右声道的315~6300Hz声道隔离度的最小值即为被测拾音头的315~6300Hz声道隔离度。
1/30ct带通
滤波器
测试用电喝盘
(装被测抬音头)
6.5环境试验方法
6.5.1试验顺序
音频特性
测试装置
测量放大器
同步驱
电平记录仪
各项环境试验应在同-一样品上进行,试验顺序按本标中排列的先后顺序进行。6.5.2高温存试验
SJ/T10527-94
将受试样品放入高温箱中,使箱温按0.7~1℃/min的平均速率逐渐升温至55士2℃,在样品达到温度稳定后,搁置2h,然后使箱温按0.7~1C/min的平均速率下降至正常试验大气条件,恢复2h后,按5.4.1条的规定进行检测。6.5.3恒定湿热试验
将受试样品放入湿热箱中,使箱温逐渐升至40士2℃,当样品达到温度稳定后再加湿至相对湿度为(93+3)%,搁置48h。然后将试验箱中的相对湿度在0.5h内降低到(75士3)%,再在0.5h内将试验箱的温湿度调至正常试验大气条件,恢复2h后,按5.4.1条的规定进行检测。6.5.4低温贮存试验
将受试样品放入低温箱内,使箱温按0.7~1℃/min的平均速率降低至-25士3℃,在样品达到温度稳定后搁置2h。然后使箱温按0.7~1℃/min的平均速率上升至正常试验大气条件,恢复2h后按5.4.1条的规定进行检测。6.5.5扫频振动试验
a。将受试样品按工作位置紧固在试验台上,将试验架置于平台中心区;b.按表2的规定进行10~30~10Hz及30~55~30Hz的扫频振动;以loct/min的扫频速率,在某一频率范围内进行一次循环扫频(f~f2~)的时间为T=6.644log10(
式中:T时间,min:
f-一扫频的下限频率,Hz;
f,一扫频的上限频率,Hz。
c.试验后,按5.4.1条的规定进行检测。6.5.6碰撞试验
(2)
将受试样品固定在碰撞台上,按5.4.6条的要求连续碰撞1Q00士10次后,按5.4.1条的规定进行检测。
6.5.7自由跌落试验
按包装箱正、反、侧面依次将受试样品提升至1m的高度.使试验面与地面平行,在保证各向初速度为零的情况下突然释放,使受试样品自由跌落在平整的水泥地面上,每面重复跌落两次,试验后按5.4.1条的规定进行检测。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产品的检验分为定型检验、交收检验和例行检验,7.2定型检验
产品在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时应进行定型检验。7.2.1检验项目
定型检验的项目及其技术要求按表4的规定。9
外观、外形尺寸和质量
性能参数
环境试验
7.2.2样品的抽取
SJ/T10527—94
技术要求
样品数
设计定型的批量产品应不少于50只,生产定型的批量产品应不少于500只。样品应从定型批量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数应不少于5只。7.2.3检验结果的处理
各项试验均合格,则判定型检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对于定型检验中不合格的项目,应查明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后,重新进行该项检查,直至合格。
7.3交收检验
通过生产定型耳稳定生产后,由生产单位检验合格的连续批产品应进行交收检验。7.3.1检验项目
交收检验项目包括,包装、外观及性能参数的检查。7.3.2不合格分类
包装、外观及性能参数检查中的不合格分类分别按表3~表5的规定。表3
不合格内容
包装箱(盒)严重破损,短缺
包装箱(盒)内数量短缺或错装其它型号产品缺少产品合格证
包装盒缺少生产厂名称、商标、生产日期表4
不合格内容
外表面有严重损伤、划伤、开裂或变形表面镀层有明显锈蚀、脱落或斑痕表面轻微划仿
外表面有污迹,但能擦洗掉bzxZ.net
部件脱落或松动,但不影响正常使用部件脱落或松动,影响正带使用A
不合格分类
不合格分类
性能参数
1000Hz声道灵敏度
1000Hz声道不平衡度
1000Hz声道隔离度
频率特性
315~6300Hz声道隔离度
7.3.3抽样方案及检查水平
SJ/T10527—94
不合格内容
(劣于指标值)
≤10%
≤10%
≤10%
≤10%
不合格分类
交收检验按GB2828中规定的一次抽样方案,检查水平及合格质量水平按表6的规定。表6
检查水平
7.3.4产品的提交
A类不合格品
合格质量水平(AQL)
B类不合格品
产品提交批的大小由生产厂确定,一般应以同一批(材料和零部件质最、工艺流程不变时)所生产的同一型号的产品作为一批提交。7.3.5样品的抽取
根据提交检查批量的大小,按表6规定的检查水平,确定样本大小,并在该批产品中随机抽取。
7.3.6检验结果的处理
a。当交收检验的样品满足7.3.3条要求时,则判为提交批质量合格,否则为不合格;b.被判为不合格的产品,允许生产厂对该批不合格项目进行全数检查,除去不合格品后,重新提交检查,如再次不合格,生产厂应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后可再提交验收,但对不台格项目应转入加严检查。加严检查的转移规则按GB2828的规定执行。7.4例行检验
例行检验由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或有用户参加)进行,连续生产的产品每六个月进行一次。当拾音头结构、材料或制造工艺有变更或停产三个月以上时,应进行例行检验。7.4.1检验项目
例行检验按5.4条的规定进行。
7.4.2抽样方案及判别水平
例行检验按GB2829中规定的二次抽样方案,判别水平及不合格质量水平(RQL)按表7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SJ/T10527-94
立体声拾音头总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stereophono cartridges
1994-08-08发布
199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立体声拾音头总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stereophono cartridges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SJ/T10527-94
本标准规定了立体声拾音头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赔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模拟电唱盘用立体声拾音头(以下简称拾音头)。2引用标准
GB2354
GB2355
GB2828
GB2829
GB3241
GB4013
3术语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模拟电唱盘通用技术条件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声和振动分析用的1/1和1/3倍频程滤波器频率响应测试唱片
循迹能力、声道分隔度测试唱片录音录像名词术语
除下列术语外,本标准中所用其它术语按GB4013的规定。3.1幅度型拾音头amplitudetypephonocartridge输出电压与唱针尖的振幅成正比的拾音头。3.2速度型拾音头velocitytypephonocartridge输出电压与唱针尖的振速成正比的拾音头。3.3针压trackingforce
在放唱位置时,针尖对静态唱片表面施加的垂直压力。3.4循迹能力trackingability
在规定的针压下,放唱时维持唱针与唱片纹槽两壁接触的能力。4拾音头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4-08-08批准1994-12-01实施
SJ/T10527—-94
4.1按换能原理分为幅度型和速度型两类。4.2按基本性能参数分为A、B、C,、和C.四类。4.3按安装形式分为吊装式、插入式和嵌入式等。5技术要求
5.1使用条件
温度,
-10~40℃,
相对湿度:93%:
大气压:
86~106kPa。
5.2一般要求
5.2.1外观
拾音头外观应整洁,外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划痕、裂纹、变形和霉斑等现象,表面涂、镀层不应起泡、龟裂和脱落。
5.2.2外形尺寸
吊装式拾音头的外形尺寸应不大于图1中的规定,其输出端子的排列由产品标准规定。其它安装形式的拾音头外形尺寸由产品标准规定。5.2.3质量
吊装式拾音头的质量应不大于12g。其它安装形式的拾音头质量由产品标准规定。15nax
5.3性能参数
固定表面
拾音头的性能参数按表1的规定。序号
1000Hz
声道灵敏度
高输出1
低输出”
幅度型3
1000Hz声道不平衡度
1000Hz声道隔离度
频率特性
315~6300Hz
声道隔离度
循迹能力
SJ/T10527--94
0.04~0.16
20~20000
注:1)速度型高输出拾音头的标称负载阻抗为47km;2)速度型低输出抬音头的标称负载阻抗为10003)幅度型拾音头的标称负载阻抗为470kn.rapt
按图2(a)
4012500
按图2(b)
80~10000
速度型按图2(c)
辅度型按图2(d)
1250020000
5.4环境适应性要求
5.4.1试验后外观及性能要求
SJ/T10527--94
在各项环境试验后,应对试验样品的外观和1000Hz声道灵敏度、1000Hz声道不平衡度、1000Hz声道隔离度、频率特性四项主要性能参数进行检测,并应分别符合5.2.1条及表1的规定。
5.4.2高温必存
拾音头在温度为55℃条件下搁置2h,恢复后其外观和主要性能参数应符合5.4.1条的规定。
5.4.3恒定湿热
拾音头在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93%的条件下搁置48h,恢复后,其外观和主要性能参数应符合5.4.1条的规定。
5.4.4低温贮存
拾音头在温度为一25℃的条件下搁置2h,恢复后其外观和主要性能参数应符合5.4.1条的规定。
5.4.5扫频振动
拾音头在按表2的规定进行振动试验后,其外观和主要性能参数应符合5.4.1条的规定。表2
题率范围
1030~10
3055~30
5.4.6碰撞
位移幅值
每一轴向上的
扫频循环次数
按工作位量在三个相互
垂直的轴向上依次振动
拾音头在经受加速度为100m/s,脉冲持续时间为16ms的1000次碰撞试验后,其外观和主要性能参数应符合5.4.1条的规定。5.4.7自由跌落
带包装的拾音头在经受高度为1m,正、反、侧三个面各两次跌落试验后,其外观和主要性能参数应符合5.4.1条的规定。
6试验方法
6.1测试条件
温度:
相对湿度:
大气压:
交流电源:
6.2测试设备
6.2.1测试唱片
20~25℃
45%~75%;
86~106kPz;
电压220±6.6V
额率50±0.5Hz。
SJ/T10527—94
频率测试唱片应符合GB3320.1的规定。循迹能力、声道分隔度测试唱片应符合3320.2的规定。6.2.2测试用电唱盘
测试用电唱盘的性能指标应高于或对应于被测拾音头的分类指标。6.2.3测力计
规格,50mN.150mN。
6.2.4测量放大器
频率范围:
20~20000Hz:
灵敏度:
最大100V,最小100V满刻度;
应能与音频测试装置配合使用;输入阻抗:
输出阻抗:
电平阻尼:
应能与电平记录仪配合使用;
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均不小于2s。表头按有效值刻度,可与带通滤波器组合作频谱分析用。6.2.5电平记录仪
频率范围:
灵敏度:
检波方式:
记录方式:
记录范围:
2~20000Hz;
直流≤10mV,
交流<5mV;
均方根值、平均值、峰值
线性、对数;
线性125μV~1V/mm;
对数10.25,50,75dB。
6.2.6音频特性测试装置
前置放大器;
输入阻抗分别为:470,47k、100n;最大输入电压:470kn时为2V...47kQ时为35mV..m
1002时为2.8mV.....
频率特性:20~20000Hz,±0.5dB;均衡网络:均衡特性按图3的规定:b.
加法器:颗率特性为20~20000Hz,士0.5dB;具有同步启动器声道转换开关。d.
(8P)审
SJ/T10527--94
5458800
88398388888
13325598883382350353038
图中:1一线性:
2线性+75ps提升
3-放唱特性;
4放唱特性+75us提升。
6.2.7毫伏表
量程:
1mV~100V(满刻度)
频率范围:20~20000Hz,
测量误差:士3%;
输入电阻:≥500kn;
输入电容:<40pF,
6.2.81/3oct带通滤波器
中心频率范围:20~16000Hz;
其它性能应符合GB3241的规定.并能与电平记录仪联动。6.3外观、外形尺寸及质量检测方法6.3.1外观用目测法检查。
6.3.2外形尺寸中长度用精度不低于0.02mm的量具测量,直径用精度不低于0.01mm的量具测量。
6.3.3质量用精度不低于士0.1g的衡器测量。6.4性能参数测量方法
6.4.1针压
用测力计测量,测量时测力计上与针尖相接触处的高度应与放有唱片的转盘平面高度相同。测力计上读数即为针压
6.4.21000Hz声道灵敏度
测量方框图如图4所示按下音频特性测试装罩的“输出”按钮,将被测拾音头的针尖分别放入符合GB332G.2规定的测试唱片的第10、11声槽中,分别测量其输出电压,再除以音频特性测试装置的放大倍数.得到拾音头左、右声道的输出电压UL和Ur,然后,按下式计算:SJ/T10527—94
1000Hz声道灵敏度一
式中:V-—第10、11声槽的刻录振速,cm/s。测试用电唱盘
(装被测拾音头)
6.4.31000Hz声道不平稳度
按6.4.2条测得U.和U·然后,按下式计算,Ut +UR
音频特性
测试装置
1000Hz声道不平衡度一
6.4.41000Hz声道隔离度
竞伏表
(2)
测量方框图如图4所示。将被测拾音头的针尖分别放入符合GB3320.2规定的测试唱片的第5、6声槽中,测量拾音头左输出端在第5声槽的输出电压UL及在第6声槽的输出电压U\L然后,按下式计算:
1000Hz左声道隔离度=20+201g元U
(3)
同样,将拾音头针尖分别放入第7、8声槽中,测量拾音头右输出端在第7声槽的输出电压U:及第8声槽的输出电压U\R。然后,按下式计算:100Hz右声道隔离度=20+20lg
式(3)和式(4)的最小值即为拾音头的1000Hz声道隔离度。6.4.5频率特性
6.4.5.1连续扫描法
测量方框图如图5所示。测量速度型和幅度型拾音头时,音频特性测试装置均衡网络的均衡特性分别按图3中的曲线4和曲线2。将被测拾音头的针尖分别放入符合GB3320.1规定的测试唱片B面的第1、2声槽中用电平记录仪分别记录左、右声道的频率响应曲线。6.4.5.2点测法
测量方框图如图4所示。测量速度型和幅度型拾音头时,音频特性测试装置均衡网络的均衡特性分别按图3中的曲线3和曲线1。SJ/T10527-94
将被测拾音头的针尖依次放入符合GB3320.1规定的测试唱片A面各频率点的声槽中,测量其输出电压,并按频率点(对数刻度)绘制成频率响应曲线。遥控
测试用电唱盘
(装被测拾音头)
6.4.6315~6300Hz声道隔离度
音频特性
测试装置
电平记录仪
测量方图如图6所示。音频特性测试装置的均衡网络的均衡特性的选择按6.4.5.1条的规定。先不接1/3oct带通滤波器,按6.4.5.1条方法将被测拾音头的针尖放入符合GB3320.1规定的测试唱片B面第1声槽中,记录拾音头左输出端的频率响应曲线。然后,接上1/3oct带通滤波器,保持测量仪器的各旋钮位置不变,再将被测拾音头的针尖放入第2声搬中,在同-张记录纸上记录拾音头左输出端在受到第2声槽信号激励时所产生的输出电平随频率变化的响应曲线,并在这两条曲线的3150~6300Hz频段范围内找出同一频率点的间隔值,其最小值即为拾音头左声道的315~6300Hz声道隔离度。用同样的方法,在另一张记录纸上记录拾音头右输出端在第2声槽的题率响应曲线和受到第1声信号激励时所产生的输出电平随频率变化的响应曲线,然后,在这两条曲线的3156300Hz频段范围内找出同一频率点的间隔值,其最小值即为拾音头右声道的315~6300Hz声道隔离度。
左、右声道的315~6300Hz声道隔离度的最小值即为被测拾音头的315~6300Hz声道隔离度。
1/30ct带通
滤波器
测试用电喝盘
(装被测抬音头)
6.5环境试验方法
6.5.1试验顺序
音频特性
测试装置
测量放大器
同步驱
电平记录仪
各项环境试验应在同-一样品上进行,试验顺序按本标中排列的先后顺序进行。6.5.2高温存试验
SJ/T10527-94
将受试样品放入高温箱中,使箱温按0.7~1℃/min的平均速率逐渐升温至55士2℃,在样品达到温度稳定后,搁置2h,然后使箱温按0.7~1C/min的平均速率下降至正常试验大气条件,恢复2h后,按5.4.1条的规定进行检测。6.5.3恒定湿热试验
将受试样品放入湿热箱中,使箱温逐渐升至40士2℃,当样品达到温度稳定后再加湿至相对湿度为(93+3)%,搁置48h。然后将试验箱中的相对湿度在0.5h内降低到(75士3)%,再在0.5h内将试验箱的温湿度调至正常试验大气条件,恢复2h后,按5.4.1条的规定进行检测。6.5.4低温贮存试验
将受试样品放入低温箱内,使箱温按0.7~1℃/min的平均速率降低至-25士3℃,在样品达到温度稳定后搁置2h。然后使箱温按0.7~1℃/min的平均速率上升至正常试验大气条件,恢复2h后按5.4.1条的规定进行检测。6.5.5扫频振动试验
a。将受试样品按工作位置紧固在试验台上,将试验架置于平台中心区;b.按表2的规定进行10~30~10Hz及30~55~30Hz的扫频振动;以loct/min的扫频速率,在某一频率范围内进行一次循环扫频(f~f2~)的时间为T=6.644log10(
式中:T时间,min:
f-一扫频的下限频率,Hz;
f,一扫频的上限频率,Hz。
c.试验后,按5.4.1条的规定进行检测。6.5.6碰撞试验
(2)
将受试样品固定在碰撞台上,按5.4.6条的要求连续碰撞1Q00士10次后,按5.4.1条的规定进行检测。
6.5.7自由跌落试验
按包装箱正、反、侧面依次将受试样品提升至1m的高度.使试验面与地面平行,在保证各向初速度为零的情况下突然释放,使受试样品自由跌落在平整的水泥地面上,每面重复跌落两次,试验后按5.4.1条的规定进行检测。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产品的检验分为定型检验、交收检验和例行检验,7.2定型检验
产品在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时应进行定型检验。7.2.1检验项目
定型检验的项目及其技术要求按表4的规定。9
外观、外形尺寸和质量
性能参数
环境试验
7.2.2样品的抽取
SJ/T10527—94
技术要求
样品数
设计定型的批量产品应不少于50只,生产定型的批量产品应不少于500只。样品应从定型批量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数应不少于5只。7.2.3检验结果的处理
各项试验均合格,则判定型检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对于定型检验中不合格的项目,应查明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后,重新进行该项检查,直至合格。
7.3交收检验
通过生产定型耳稳定生产后,由生产单位检验合格的连续批产品应进行交收检验。7.3.1检验项目
交收检验项目包括,包装、外观及性能参数的检查。7.3.2不合格分类
包装、外观及性能参数检查中的不合格分类分别按表3~表5的规定。表3
不合格内容
包装箱(盒)严重破损,短缺
包装箱(盒)内数量短缺或错装其它型号产品缺少产品合格证
包装盒缺少生产厂名称、商标、生产日期表4
不合格内容
外表面有严重损伤、划伤、开裂或变形表面镀层有明显锈蚀、脱落或斑痕表面轻微划仿
外表面有污迹,但能擦洗掉bzxZ.net
部件脱落或松动,但不影响正常使用部件脱落或松动,影响正带使用A
不合格分类
不合格分类
性能参数
1000Hz声道灵敏度
1000Hz声道不平衡度
1000Hz声道隔离度
频率特性
315~6300Hz声道隔离度
7.3.3抽样方案及检查水平
SJ/T10527—94
不合格内容
(劣于指标值)
≤10%
≤10%
≤10%
≤10%
不合格分类
交收检验按GB2828中规定的一次抽样方案,检查水平及合格质量水平按表6的规定。表6
检查水平
7.3.4产品的提交
A类不合格品
合格质量水平(AQL)
B类不合格品
产品提交批的大小由生产厂确定,一般应以同一批(材料和零部件质最、工艺流程不变时)所生产的同一型号的产品作为一批提交。7.3.5样品的抽取
根据提交检查批量的大小,按表6规定的检查水平,确定样本大小,并在该批产品中随机抽取。
7.3.6检验结果的处理
a。当交收检验的样品满足7.3.3条要求时,则判为提交批质量合格,否则为不合格;b.被判为不合格的产品,允许生产厂对该批不合格项目进行全数检查,除去不合格品后,重新提交检查,如再次不合格,生产厂应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后可再提交验收,但对不台格项目应转入加严检查。加严检查的转移规则按GB2828的规定执行。7.4例行检验
例行检验由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或有用户参加)进行,连续生产的产品每六个月进行一次。当拾音头结构、材料或制造工艺有变更或停产三个月以上时,应进行例行检验。7.4.1检验项目
例行检验按5.4条的规定进行。
7.4.2抽样方案及判别水平
例行检验按GB2829中规定的二次抽样方案,判别水平及不合格质量水平(RQL)按表7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T11403-2009 通信用激光二极管模块可靠性评定方法
- SJ/T11399-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测试方法
- SJ2242-1982 散热器强制风冷热阻测试方法
- SJ/T11400-2009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小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
- SJ/T11401-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
- SJ/T11396-2009 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蓝宝石衬底片
- SJ/T11397-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萤光粉
- SJ20965-2006 光电器件用氧化铍陶瓷载体规范
- SJ/T11407.1-2009 数字接口内容保护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系统结构
- SJ/T11410-2009 九针点阵式打印机芯通用规范
- SJ/T11395-2009 半导体照明术语
- SJ/T11402-2009 光纤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技术规范
- SJ/T11398-2009 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技术规范
- SJ/T10631-1995 工艺文件的编号
- SJ/T9555.6-1993 YC型音响设备用圆形连接器质量分等标准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