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汽车行业标准(QC) >>
- QC/T 265-2004 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

【汽车行业标准(QC)】 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20 19:51:10
- QC/T265-2004
- 现行
标准号:
QC/T 265-2004
标准名称:
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
标准类别:
汽车行业标准(QC)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4-03-12 -
实施日期:
2004-08-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1.48 MB
替代情况:
QC/T 265-1999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汽车、半挂车的总成和装置及零件号编制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汽车和半挂车的零件、总成和装置的编号。 本标准不适用于专用汽车和专用半挂车的专用装置部分的零件、总成和装置的编号及汽车标准件和轴承的编号。 QC/T 265-2004 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 QC/T265-2004

部分标准内容:
(2004-03-12发布,2004-08-01实施)代替QC/T265-1999QC/T265-2004
本标准在QC/T265-1999《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即原ZB/TY04005-1989)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在内容和结构上有较大变化。
本标准与QC/T265-1999在内容和结构上主要变化如下:-本标准在修订基础上将原来57个组号增加为64个组号;本标准新增组号为40电线束、41汽车灯具、55车身装饰件、58乘员安全约束装置、59客车舱体与舱门、67中侧面车门、76卧铺;一本标准在原版本修订基础上将原来637个分组号增加为1026个;本标准对在文中使用的有关汽车零部件名称给出了术语和定义;一本标准增加汽车零部件组合模块编号供参考;本标准增加汽车零部件组号、分组号中英文对照;一本标准将无独立使用功能的19分组\副变速器\合并到17分组\变速器\:本标准将原版本32分组\承载轴\更改为\附加桥(附加轴)\;一本标准将原版本79分组\无线电设备\更改为\车用信息通讯与音像设备\;本标准新增零部件部分为近年来汽车行业所采用一些新零部件收录汇总组成:本标准对原版本中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比较成熟的技术内容予以了保留。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C/T265-1999。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姒庆、余博英、鲍东辉。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ZB/TT04005-1989、QC/T265-1999。QC/T265-2004
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汽车、半挂车的总成和装置及零件号编制的基本规则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汽车和半挂车的零件、总成和装置的编号。本标准不适用于专用汽车和专用半挂车的专用装置部分的零件、总成和装置的编号及汽车标准件和轴承的编号。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组completegroup
表示汽车各功能系统的分类。
2.2分组subgroup
表示功能系统内分系统的分类顺序。2.3零部件partandcomponent
包括总成、分总成、子总成、单元体、零件。2.3.1总成assembly
由数个零件、数个分总成或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而构成一定装配级别或某一功能形式的组合体,具有装配分解特性。
2.3.2分总成subassembly
由两个或多个零件与子总成一起采用装配工序组合而成,对总成有隶属装配级别关系。2.3.3子总成subdivisibleassembly由两个或多个零件经装配工序或组合加工而成,对分总成有隶属装配级别关系。2.3.4单元体unit
由零部件之间的任意组合而构成具有某一功能特征的功能组合体,通常能在不同环境独立工作。2.3.5零件part
不采用装配工序制成的单一成品、单个制件。或由两个及以上连在一起具有规定功能,通常不能再分解的(如含油轴承、电容器等外购小总成)制件。2.3.6零部件号codingforpartandcomponent指汽车零部件实物的编号,亦包括为了技术、制造、管理需要而虚拟的产品号和管理号。3汽车零部件编号
3.1汽车零部件编号表达式
完整的汽车零部件编号表达式由企业名称代号、组号、分组号、源码、零部件顺序号和变更代号构成。零部件编号表达式根据其隶属关系可按下列三种方式进行选择。a)
零部件编号表达式一:
组号分组号
企业名称代号
b)零部件编号表达式二:
企业名称代号
零部件编号表达式三:
L企业名称代号
分组号
零部件顺序号
L分组号
注:口表示字母;O表示数字;表示字母或数字。一源码
零部件顺序号
零部件顺序号
变更代号
变更代号
变更代号
3.2企业名称代号
当汽车零部件图样使用涉及知识产权或产品研发过程中需要标注企业名称代号时,可在最前面标注经有关部门批准的企业名称代号。一般企业内部使用时,允许省略。企业名称代号由两位或三位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3.3源码
源码用三位字母、数字或字母与数字混和表示,企业自定。a)描述设计来源:指设计管理部门或设计系列代码,由三位数字组成。b)描述车型中的构成:指车型代号或车型系列代号,由三位字母与数字混合组成。c)描述产品系列:指大总成系列代号,由三位字母组成。3.4组号
用2位数字表示汽车各功能系统分类代号,按顺序排列,见附录A。3.5分组号
用4位数字表示各功能系统内分系统的分类顺序代号,按顺序排列,见附录A。3.6零部件顺序号
用3位数字表示功能系统内总成、分总成、子总成、单元体、零件等顺序代号,零部件顺序号表述应符合下列规则:
a)总成的第三位应为零:
b)零件第三位不得为零;
c)3位数字为001009,表示功能图、供应商图、装置图、原理图、布置图、系统图等为了技术、制造和管理的需要而编制的产品号和管理号;d)对称零件其上、前、左件应先编号为奇数,下、后、右件后编号且为偶数;e)共用图(包括表格图)的零部件顺序号一般应连续。3.7变更代号
变更代号为2位,可由字母、数字或字母与数字混和组成,由企业自定。3.8代替图零部件编号
对零件变化差别不大,或总成通过增加或减少某些零部件构成新的零件和总成后,在不影响其分类和功能的情况下,其编号一般在原编号的基础上仅改变其源码。4汽车组合模块编号表达式
一企业名称代号
一组合功能码
二顺序号
广源码
变更代号
汽车组合模块组合功能码由组号合成,前两位组号描述模块的主要功能特征,后两位组号描述模块的辅助功能特征。例如:10x16表示发动机带离合器组合模块;10x17表示发动机带变速器组合模块;17×35表示变速器带手制动器组合模块。组合功能码见附录B。5零部件组号和分组号中英文对照汽车零部件组号和分组号中英文对照见附录C。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汽车产品零部件编号中的组号和分组号A.1汽车产品零部件编号中的组号和分组号见表A.1。表A.1汽车产品零部件编号中的组号和分组号组号
分组号
表A.1(续)
发动机
发动机总成
发动机悬置
气缸体
气缸盖
活塞与连杆
曲轴与飞轮
凸轮轴
配气机构
进排气歧管
油底壳及润滑组件
机油收集器
机油泵
机油粗滤器
机油散热器
曲轴箱通风装置
发动机起动辅助装置
分电器传动装置
机油细滤器
机油箱及油管
减压器
减压器操纵机构
正时齿轮机构
曲轴平衡装置
发动机标牌
发动机吊钩
皮带轮与张紧轮
发动机电控单元执行装置
发动机工况诊断装备
供给系
供给系装置
燃油箱
副燃油箱
燃油箱盖
燃油管路及连接件
燃油粗滤器
分组号
输油泵
化油器
油门操纵机构
空气滤清器
调速器
燃油喷射泵
喷油器
发动机断油机构
燃油电磁阀
燃油细滤器
增压器
中冷器
燃油压力脉动衰减器
燃油分配器
燃油喷射泵传动装置
电控喷射燃油系
电控喷射喷油器
油水分离器
氧烟限制器
自动提前器
高压燃油管路
燃油喷射管路
燃油蒸发物排放控制系统
燃油压力调节器
进气系统
释压阀
息速控制阀
燃气供给系装置
必气瓶
燃气管路
蒸发器
过滤器
混合器
燃气空燃比调节阀
燃气压力调节器
气体流量阀
分组号
表A.1(续)
气体喷射器
充气口总成
充气(出气)三通总成
燃气减压阀
燃气安全装置
燃料选择开关
空气预滤器
供给系电控单元执行装置
排气系
排气系装置
消声器
请据器
消声器进排气管
消声器隔热板
排气净化装觉(催化转化器)
二次空气供给系统
排气再循环系统(ECR)
隔热板
冷却系装置
胶热器
冷却系
收热器悬置
收热器软管与连接管
散热器盖
放水开关
调温器
风身护风罩
散热器百叶窗
膨胀箱
水式热交换器
风扇离合器
冷却系电控单元执行装置
自动液力变速器
自动液力变速器总成
液力变矩器
自动变速器总成
冷却器
自动液力变速器操纵机构
液力变速器电控单元执行装置
液力码合器
锁止离合器
分组号
单向离合器
高合器总成
离合器
离合器
离合器操织机构
液力偶合器
高合器助力器
储液罐
离合器取力器
离合器操织管路
离合器总泵
离合器分系
变速器总成
变速器
变速器
变速器换档机构
变速器换档操织装置
变速器油泵
起动机构
变速器悬置
AMT电控单元执行装置
同步器
油压调节器
油压开关总成
润游油滤清器
冷却器
副变速器总成
副变速器
副变速器操认机构
分动器总成
分动器慧置
分动器
分动器
分动器换档机构
分动器纵装置
分动器选择开关
换档气缸总成
分动器电控单元执行装置
超速器
超速器总成
超速器
超速器连轴器
超速器结合器
超速器操织机构
分组号
表A.1(续)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电动汽车驱动装置
电池组
主开关
驱动电动机
驱动控制系统
电缆及连接器
断路器
充电器
车辆控制器
接线盒
变压器
传感器
燃料电池
属合器
逆变器
AC/DC变换器
电池过热报装置
冷却系装置
电机过速报警装置
电机过热报警装置
电机过电流报装置
漏电报警装置
接触器
运行显示装置
电制动显示装置
故障诊断装置
变流器
锁止机构
电机控制器
继电词整器与变向器
联轴节
变速系统
传动系统
制动系统
动力单元
整动单元
传动轴装置
桥传动轴
中间传动轴
前桥传动轴
传动轴
分组号
后桥第一中间传动轴www.bzxz.net
中桥传动轴
中桥中间传动轴
后桥第二中间传动输
前桥第一中间传动轴
前桥第二中间传动轴
后桥第三中间传动轴
中桥第二中间传动轴
传动轴保护架
传动轴中间支承
前桥总成
前桥壳及半轴套管
前桥主减速器
前桥差速器及半轴
转向节
前桥轮边减速器
前桥差速锁
前桥差速锁操纵机构
变递驱动桥
前桥变速操纵机构
前桥轴头离合器
前桥限位带
后桥总成
后桥尧及半轴套管
后桥主减速器
后桥差速器及半轴
转向节
后桥轮边减速器
后桥差速锁
后桥差速锁操织机构
变速驱动桥
后桥变速操纵机构
中桥总成
中桥壳及半轴套管
中桥主减速器
中桥差速器及半轴
中桥轮边减速器
中桥差速锁
中桥差速锁操纵机构
轴间差速器
轴间差速锁
分组号
表A.1(续)
轴间差遮锁操纵机构
中桥润消油泵
支承连接装置
支承连接装置
挂车台架
牵引装置
连接机构
挂车转向装置
转向装置的止位机构
挂车台架转向装置
牵引连接装置
挂车支承装置总成
挂车支承装置
挂车支承装置的轴及滚轮
支承装置升降机构
支承装置升降驱动机构
支承装置升降驱动机构操纵装置挂车自动连接机构
鼓式牵引座
饮接车转盘装置
辅助支承装置总成
辅助支承装置
车总成
发动机挡泥板
前保险杠
后保险杠
牵引装置
前拖构(拖捷装置)
前牌照架
后牌照架
防护栏
副车渠总咸
汽车悬架
汽车悬架装置
前悬架总成
前钢板弹簧
前副钢板弹簧
前悬架支柱及臂
前减震器
前悬架横向稳定装置
调平控制系统
前推力杆
分组号
后悬架总咸
后钢板弹簧
后副钢板弹簧
后独立悬架控制肾
后减震器
后悬架横向稳定装置
侧向稳定后拉杆
平衡悬架
后悬架反作用杆
限位器
附加桥钢板弹簧
附加桥附加弹资
附加桥减震器
附加桥横向稳定器
前横臂独立悬架系统
后横臂独立悬架系统
前空气悬架
后空气悬架
第二前悬架总成
第二前悬架钢板弹簧
第二前悬架减震器
悬案电控单元执行装置
空气悬架电控单元执行装置
液压冠架电控单元执行装置
油气悬架
限位拉索
前轴总成
前轴及转向节
转间拉杆
第二前轴总成
第二前轴及转向节
车轮及轮数
车轮及轮教装置
车轮翠
前轮毅
后轮教
备轮架及升降机构
备轮举升缸总成
备轮举升手压泵
附加轴轮数
联结法兰
分组号
表A.1(续)
附加桥(附加输)
附加桥总成
摆臂轴及摆背
附加桥举升机构
举升机构管路系统
后轴总成
后轴及转向节
转向拉杆
转向装置
转向器
转向系统
转向盘及调整机构
转向器支架
转向轴及万向节
转向操纵阀
动力转向管路
动力转向消泵
动力转向滴罐
动力转向助力缸
整体动力转向器
转向附件
紧急制动转向装置
转向转换装置
助力转向控制滑阅
电子助力转向执行装置
制动系装置
制动系
前制动器及制动嫂
后制动器及制动鼓
制动踏板及传动装置
制动总系
制动管路
驻车制动器
驻车制动操织装置
空气压缩机
气压或真空增力机构
油水分离器
压力调节器
购气简及支架
气制动阀
保险装置
快敏阀
分组号
紧急制动闵
加速阀(继动阀)
制动气室
气制动分离开关
气制动管接头
挂车制动阀
感载阀
缓速器
制动压力词节闵
手制动阀
辅助制动装置
防冻票
弹簧制动气室
双路阔
压力保护阀
真空助力器带制动泵总成
真空案
发动机进气制动
发动机排气制动
ABS防抱死装置
制动调整背
空气干燥器总成
制动截止阀
制动软管及连接器
制动带
车辆稳定性辅助装置
车辆稳定性辅助装置电控单元执行装置
EBS电控单元按行装置
电子装置
整车电子装置系统
车载电子诊断装置
自动驾驶装置
防撞雷达装置
遮航装置
防盗系统
IC卡识读机
电子报站器
发动机系统电控装置
发动机系统电控用传感器
电子喷射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化油器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供给系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ECR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分组号
表A.1(续)
冷却系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自动液力变速器电控单元及传感器AMT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分动器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空气悬架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ABS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缓速器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转向系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EBS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车辆稳定性辅助装置电控单元及传器
安全气囊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集中润滑系统电控单元及传感器卫生间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电气设备
发电机
电气设备
发电机调节器
蓄电池
点火开关
点火线围
分电器
火花塞及高压线
起动机
灯光总开关
变光开关
遮光罩
电喇调
电路保护装置
接线器
点烟器
磁电机
挂车供电插座
各种缝电器
电源总开关
搭铁开关
微电机
刮水电机及开关
中隔墙电机及开关
座位移动电机及开关
暖风电机及开关
空调电机及开关
门窗电机及开关
洗涤电机及开关
组号分组号
后风窗除霜装置
散热器风扇电机及开关
变换开关
接触器
爆震限制器
行程电磁铁
电磁开关
制动位液面装置
气压紧报开关
车门信号开关
座椅加热器及控制开关
真空信号开关
车辆限速装置
ABS系统调节电动机
电子节气门
闪光器
燃油泵电动机
电子点火模块
进气预热器
电预热塞
组合开关
主副油箱转换阀
例车监视系统
分动器控制装置
电子防盗装置
取力指示器及开关
电压转换开关
空挡开关
电动外后税镜开关
冷风电动机
逆变器
防景电子设备
天线电动机
中央门锁
火焰窖
润潜泵电动机
电子门锁
巡控门锁及渴控器
翘板开关
仪器仪表
仪器仪表装置
仪表板
车速里程表、传感器及软轴
远光指示灯
分组号
表A.1(续)
燃油表
机油温度表
水温表
气体温度表
机油压力表
电流表
电压表
转速表
真空表
混和气点火器
空气压力表
警报器装置
蜂鸣器
组合仪表
燃气显示装置
稳压器总成
水位报警器总成
气制动储气筒压力表
发动机油压表
冷却液温度表
变速器操织信号显示装置
举升信号装置
差速操纵信号显示装置
车辆行驶记录仪
挂车自动连接信号显示装置
集中润滑系统显示装置
预热温度开关及显示器总成
客电池欠压报警装置
随车工具及组件
随车工具及组件
通用工具
说明牌
牵引钢绳
防滑链
备用桶
灭火器及附件
油脂枪
轮胎气压表
起重器
保温套
活动扳手
分组号
特种工具
轮胎充气手泵
拆卸工具
工具箱
厚薄规及量规
装饰标牌
备品包箱
车辆识别代号标牌
发动机修理包
三角警告牌
电线束
汽车线束装置
发动机线束
车身线束
仪表板及控制台线束
座舱线束
装货空间线束
车架线束
前线束
中间线束
后线束
空调线束
线束周定器(线夹)
线束插接器
灯具线求
汽车灯具
汽车灯具装置
前照灯
前小灯
仪表灯
内部照明灯及开关
工作灯
牌照灯
停车灯
转向灯及开关
投光灯
倒车灯及开关
示廊灯
雾灯及开关
侧标志灯(侧反射器)
挂车标志灯
防空灯及开关
组合前灯
分组号
表A.1(续)
窗读灯
略步灯
行李箱明灯
应急报警闪光灯
警告灯
组合后灯
制动灯及开关
同复反射器
闪光器
特种设备
待种设备
机械打气泵
一档取力器(动力输出装置)
增压系及减速器
二榜取力器
三档取力器
发动机拆卸器
待种设备气压操纵装置
取力器
水下部件通气管
轮胎充气系贴气
轮胎充气系压力控制阀
轮胎阅体
轮胎充气接头
轮胎充气管路
车门自动开关机构
集中润滑系统
集中气动助力饲服系统
较盘总成
较盘传动轴
绞盘操织装置
纹盘钢索、链条及钩
绞盘鼓
盘驱动装置
绞盘支架
液压泵、液压马达
液压管路及连接器
车身总成
分组号
车身固定装置
车身翻转机构
车身锁止机构
放物台
车身外装饰
车身骨架
伸缩榻装置
绞接栅及转数机构
车身地板
车身地板总成
车身地板零件
车身地板护面
车身地板盖板
工具箱
地板隔热层
进风口罩
售票台
驾驶区地板总成(前地板总成)驾驶区地板
柔客区地板总成(后地板总成)通道地板
侧面炮板
后地板
前踏步总成
中间踏步总成
后踏步总成
车身下防护装置
车身下防护板
车身下导流板
风窗总成
风窗程
风密饺链
风腐侧面玻璃
风窗升降装置
刮水器
风窗酸璃及密射条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在QC/T265-1999《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即原ZB/TY04005-1989)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在内容和结构上有较大变化。
本标准与QC/T265-1999在内容和结构上主要变化如下:-本标准在修订基础上将原来57个组号增加为64个组号;本标准新增组号为40电线束、41汽车灯具、55车身装饰件、58乘员安全约束装置、59客车舱体与舱门、67中侧面车门、76卧铺;一本标准在原版本修订基础上将原来637个分组号增加为1026个;本标准对在文中使用的有关汽车零部件名称给出了术语和定义;一本标准增加汽车零部件组合模块编号供参考;本标准增加汽车零部件组号、分组号中英文对照;一本标准将无独立使用功能的19分组\副变速器\合并到17分组\变速器\:本标准将原版本32分组\承载轴\更改为\附加桥(附加轴)\;一本标准将原版本79分组\无线电设备\更改为\车用信息通讯与音像设备\;本标准新增零部件部分为近年来汽车行业所采用一些新零部件收录汇总组成:本标准对原版本中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比较成熟的技术内容予以了保留。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C/T265-1999。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姒庆、余博英、鲍东辉。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ZB/TT04005-1989、QC/T265-1999。QC/T265-2004
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汽车、半挂车的总成和装置及零件号编制的基本规则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汽车和半挂车的零件、总成和装置的编号。本标准不适用于专用汽车和专用半挂车的专用装置部分的零件、总成和装置的编号及汽车标准件和轴承的编号。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组completegroup
表示汽车各功能系统的分类。
2.2分组subgroup
表示功能系统内分系统的分类顺序。2.3零部件partandcomponent
包括总成、分总成、子总成、单元体、零件。2.3.1总成assembly
由数个零件、数个分总成或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而构成一定装配级别或某一功能形式的组合体,具有装配分解特性。
2.3.2分总成subassembly
由两个或多个零件与子总成一起采用装配工序组合而成,对总成有隶属装配级别关系。2.3.3子总成subdivisibleassembly由两个或多个零件经装配工序或组合加工而成,对分总成有隶属装配级别关系。2.3.4单元体unit
由零部件之间的任意组合而构成具有某一功能特征的功能组合体,通常能在不同环境独立工作。2.3.5零件part
不采用装配工序制成的单一成品、单个制件。或由两个及以上连在一起具有规定功能,通常不能再分解的(如含油轴承、电容器等外购小总成)制件。2.3.6零部件号codingforpartandcomponent指汽车零部件实物的编号,亦包括为了技术、制造、管理需要而虚拟的产品号和管理号。3汽车零部件编号
3.1汽车零部件编号表达式
完整的汽车零部件编号表达式由企业名称代号、组号、分组号、源码、零部件顺序号和变更代号构成。零部件编号表达式根据其隶属关系可按下列三种方式进行选择。a)
零部件编号表达式一:
组号分组号
企业名称代号
b)零部件编号表达式二:
企业名称代号
零部件编号表达式三:
L企业名称代号
分组号
零部件顺序号
L分组号
注:口表示字母;O表示数字;表示字母或数字。一源码
零部件顺序号
零部件顺序号
变更代号
变更代号
变更代号
3.2企业名称代号
当汽车零部件图样使用涉及知识产权或产品研发过程中需要标注企业名称代号时,可在最前面标注经有关部门批准的企业名称代号。一般企业内部使用时,允许省略。企业名称代号由两位或三位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3.3源码
源码用三位字母、数字或字母与数字混和表示,企业自定。a)描述设计来源:指设计管理部门或设计系列代码,由三位数字组成。b)描述车型中的构成:指车型代号或车型系列代号,由三位字母与数字混合组成。c)描述产品系列:指大总成系列代号,由三位字母组成。3.4组号
用2位数字表示汽车各功能系统分类代号,按顺序排列,见附录A。3.5分组号
用4位数字表示各功能系统内分系统的分类顺序代号,按顺序排列,见附录A。3.6零部件顺序号
用3位数字表示功能系统内总成、分总成、子总成、单元体、零件等顺序代号,零部件顺序号表述应符合下列规则:
a)总成的第三位应为零:
b)零件第三位不得为零;
c)3位数字为001009,表示功能图、供应商图、装置图、原理图、布置图、系统图等为了技术、制造和管理的需要而编制的产品号和管理号;d)对称零件其上、前、左件应先编号为奇数,下、后、右件后编号且为偶数;e)共用图(包括表格图)的零部件顺序号一般应连续。3.7变更代号
变更代号为2位,可由字母、数字或字母与数字混和组成,由企业自定。3.8代替图零部件编号
对零件变化差别不大,或总成通过增加或减少某些零部件构成新的零件和总成后,在不影响其分类和功能的情况下,其编号一般在原编号的基础上仅改变其源码。4汽车组合模块编号表达式
一企业名称代号
一组合功能码
二顺序号
广源码
变更代号
汽车组合模块组合功能码由组号合成,前两位组号描述模块的主要功能特征,后两位组号描述模块的辅助功能特征。例如:10x16表示发动机带离合器组合模块;10x17表示发动机带变速器组合模块;17×35表示变速器带手制动器组合模块。组合功能码见附录B。5零部件组号和分组号中英文对照汽车零部件组号和分组号中英文对照见附录C。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汽车产品零部件编号中的组号和分组号A.1汽车产品零部件编号中的组号和分组号见表A.1。表A.1汽车产品零部件编号中的组号和分组号组号
分组号
表A.1(续)
发动机
发动机总成
发动机悬置
气缸体
气缸盖
活塞与连杆
曲轴与飞轮
凸轮轴
配气机构
进排气歧管
油底壳及润滑组件
机油收集器
机油泵
机油粗滤器
机油散热器
曲轴箱通风装置
发动机起动辅助装置
分电器传动装置
机油细滤器
机油箱及油管
减压器
减压器操纵机构
正时齿轮机构
曲轴平衡装置
发动机标牌
发动机吊钩
皮带轮与张紧轮
发动机电控单元执行装置
发动机工况诊断装备
供给系
供给系装置
燃油箱
副燃油箱
燃油箱盖
燃油管路及连接件
燃油粗滤器
分组号
输油泵
化油器
油门操纵机构
空气滤清器
调速器
燃油喷射泵
喷油器
发动机断油机构
燃油电磁阀
燃油细滤器
增压器
中冷器
燃油压力脉动衰减器
燃油分配器
燃油喷射泵传动装置
电控喷射燃油系
电控喷射喷油器
油水分离器
氧烟限制器
自动提前器
高压燃油管路
燃油喷射管路
燃油蒸发物排放控制系统
燃油压力调节器
进气系统
释压阀
息速控制阀
燃气供给系装置
必气瓶
燃气管路
蒸发器
过滤器
混合器
燃气空燃比调节阀
燃气压力调节器
气体流量阀
分组号
表A.1(续)
气体喷射器
充气口总成
充气(出气)三通总成
燃气减压阀
燃气安全装置
燃料选择开关
空气预滤器
供给系电控单元执行装置
排气系
排气系装置
消声器
请据器
消声器进排气管
消声器隔热板
排气净化装觉(催化转化器)
二次空气供给系统
排气再循环系统(ECR)
隔热板
冷却系装置
胶热器
冷却系
收热器悬置
收热器软管与连接管
散热器盖
放水开关
调温器
风身护风罩
散热器百叶窗
膨胀箱
水式热交换器
风扇离合器
冷却系电控单元执行装置
自动液力变速器
自动液力变速器总成
液力变矩器
自动变速器总成
冷却器
自动液力变速器操纵机构
液力变速器电控单元执行装置
液力码合器
锁止离合器
分组号
单向离合器
高合器总成
离合器
离合器
离合器操织机构
液力偶合器
高合器助力器
储液罐
离合器取力器
离合器操织管路
离合器总泵
离合器分系
变速器总成
变速器
变速器
变速器换档机构
变速器换档操织装置
变速器油泵
起动机构
变速器悬置
AMT电控单元执行装置
同步器
油压调节器
油压开关总成
润游油滤清器
冷却器
副变速器总成
副变速器
副变速器操认机构
分动器总成
分动器慧置
分动器
分动器
分动器换档机构
分动器纵装置
分动器选择开关
换档气缸总成
分动器电控单元执行装置
超速器
超速器总成
超速器
超速器连轴器
超速器结合器
超速器操织机构
分组号
表A.1(续)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电动汽车驱动装置
电池组
主开关
驱动电动机
驱动控制系统
电缆及连接器
断路器
充电器
车辆控制器
接线盒
变压器
传感器
燃料电池
属合器
逆变器
AC/DC变换器
电池过热报装置
冷却系装置
电机过速报警装置
电机过热报警装置
电机过电流报装置
漏电报警装置
接触器
运行显示装置
电制动显示装置
故障诊断装置
变流器
锁止机构
电机控制器
继电词整器与变向器
联轴节
变速系统
传动系统
制动系统
动力单元
整动单元
传动轴装置
桥传动轴
中间传动轴
前桥传动轴
传动轴
分组号
后桥第一中间传动轴www.bzxz.net
中桥传动轴
中桥中间传动轴
后桥第二中间传动输
前桥第一中间传动轴
前桥第二中间传动轴
后桥第三中间传动轴
中桥第二中间传动轴
传动轴保护架
传动轴中间支承
前桥总成
前桥壳及半轴套管
前桥主减速器
前桥差速器及半轴
转向节
前桥轮边减速器
前桥差速锁
前桥差速锁操纵机构
变递驱动桥
前桥变速操纵机构
前桥轴头离合器
前桥限位带
后桥总成
后桥尧及半轴套管
后桥主减速器
后桥差速器及半轴
转向节
后桥轮边减速器
后桥差速锁
后桥差速锁操织机构
变速驱动桥
后桥变速操纵机构
中桥总成
中桥壳及半轴套管
中桥主减速器
中桥差速器及半轴
中桥轮边减速器
中桥差速锁
中桥差速锁操纵机构
轴间差速器
轴间差速锁
分组号
表A.1(续)
轴间差遮锁操纵机构
中桥润消油泵
支承连接装置
支承连接装置
挂车台架
牵引装置
连接机构
挂车转向装置
转向装置的止位机构
挂车台架转向装置
牵引连接装置
挂车支承装置总成
挂车支承装置
挂车支承装置的轴及滚轮
支承装置升降机构
支承装置升降驱动机构
支承装置升降驱动机构操纵装置挂车自动连接机构
鼓式牵引座
饮接车转盘装置
辅助支承装置总成
辅助支承装置
车总成
发动机挡泥板
前保险杠
后保险杠
牵引装置
前拖构(拖捷装置)
前牌照架
后牌照架
防护栏
副车渠总咸
汽车悬架
汽车悬架装置
前悬架总成
前钢板弹簧
前副钢板弹簧
前悬架支柱及臂
前减震器
前悬架横向稳定装置
调平控制系统
前推力杆
分组号
后悬架总咸
后钢板弹簧
后副钢板弹簧
后独立悬架控制肾
后减震器
后悬架横向稳定装置
侧向稳定后拉杆
平衡悬架
后悬架反作用杆
限位器
附加桥钢板弹簧
附加桥附加弹资
附加桥减震器
附加桥横向稳定器
前横臂独立悬架系统
后横臂独立悬架系统
前空气悬架
后空气悬架
第二前悬架总成
第二前悬架钢板弹簧
第二前悬架减震器
悬案电控单元执行装置
空气悬架电控单元执行装置
液压冠架电控单元执行装置
油气悬架
限位拉索
前轴总成
前轴及转向节
转间拉杆
第二前轴总成
第二前轴及转向节
车轮及轮数
车轮及轮教装置
车轮翠
前轮毅
后轮教
备轮架及升降机构
备轮举升缸总成
备轮举升手压泵
附加轴轮数
联结法兰
分组号
表A.1(续)
附加桥(附加输)
附加桥总成
摆臂轴及摆背
附加桥举升机构
举升机构管路系统
后轴总成
后轴及转向节
转向拉杆
转向装置
转向器
转向系统
转向盘及调整机构
转向器支架
转向轴及万向节
转向操纵阀
动力转向管路
动力转向消泵
动力转向滴罐
动力转向助力缸
整体动力转向器
转向附件
紧急制动转向装置
转向转换装置
助力转向控制滑阅
电子助力转向执行装置
制动系装置
制动系
前制动器及制动嫂
后制动器及制动鼓
制动踏板及传动装置
制动总系
制动管路
驻车制动器
驻车制动操织装置
空气压缩机
气压或真空增力机构
油水分离器
压力调节器
购气简及支架
气制动阀
保险装置
快敏阀
分组号
紧急制动闵
加速阀(继动阀)
制动气室
气制动分离开关
气制动管接头
挂车制动阀
感载阀
缓速器
制动压力词节闵
手制动阀
辅助制动装置
防冻票
弹簧制动气室
双路阔
压力保护阀
真空助力器带制动泵总成
真空案
发动机进气制动
发动机排气制动
ABS防抱死装置
制动调整背
空气干燥器总成
制动截止阀
制动软管及连接器
制动带
车辆稳定性辅助装置
车辆稳定性辅助装置电控单元执行装置
EBS电控单元按行装置
电子装置
整车电子装置系统
车载电子诊断装置
自动驾驶装置
防撞雷达装置
遮航装置
防盗系统
IC卡识读机
电子报站器
发动机系统电控装置
发动机系统电控用传感器
电子喷射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化油器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供给系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ECR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分组号
表A.1(续)
冷却系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自动液力变速器电控单元及传感器AMT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分动器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空气悬架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ABS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缓速器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转向系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EBS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车辆稳定性辅助装置电控单元及传器
安全气囊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集中润滑系统电控单元及传感器卫生间电控单元及传感器
电气设备
发电机
电气设备
发电机调节器
蓄电池
点火开关
点火线围
分电器
火花塞及高压线
起动机
灯光总开关
变光开关
遮光罩
电喇调
电路保护装置
接线器
点烟器
磁电机
挂车供电插座
各种缝电器
电源总开关
搭铁开关
微电机
刮水电机及开关
中隔墙电机及开关
座位移动电机及开关
暖风电机及开关
空调电机及开关
门窗电机及开关
洗涤电机及开关
组号分组号
后风窗除霜装置
散热器风扇电机及开关
变换开关
接触器
爆震限制器
行程电磁铁
电磁开关
制动位液面装置
气压紧报开关
车门信号开关
座椅加热器及控制开关
真空信号开关
车辆限速装置
ABS系统调节电动机
电子节气门
闪光器
燃油泵电动机
电子点火模块
进气预热器
电预热塞
组合开关
主副油箱转换阀
例车监视系统
分动器控制装置
电子防盗装置
取力指示器及开关
电压转换开关
空挡开关
电动外后税镜开关
冷风电动机
逆变器
防景电子设备
天线电动机
中央门锁
火焰窖
润潜泵电动机
电子门锁
巡控门锁及渴控器
翘板开关
仪器仪表
仪器仪表装置
仪表板
车速里程表、传感器及软轴
远光指示灯
分组号
表A.1(续)
燃油表
机油温度表
水温表
气体温度表
机油压力表
电流表
电压表
转速表
真空表
混和气点火器
空气压力表
警报器装置
蜂鸣器
组合仪表
燃气显示装置
稳压器总成
水位报警器总成
气制动储气筒压力表
发动机油压表
冷却液温度表
变速器操织信号显示装置
举升信号装置
差速操纵信号显示装置
车辆行驶记录仪
挂车自动连接信号显示装置
集中润滑系统显示装置
预热温度开关及显示器总成
客电池欠压报警装置
随车工具及组件
随车工具及组件
通用工具
说明牌
牵引钢绳
防滑链
备用桶
灭火器及附件
油脂枪
轮胎气压表
起重器
保温套
活动扳手
分组号
特种工具
轮胎充气手泵
拆卸工具
工具箱
厚薄规及量规
装饰标牌
备品包箱
车辆识别代号标牌
发动机修理包
三角警告牌
电线束
汽车线束装置
发动机线束
车身线束
仪表板及控制台线束
座舱线束
装货空间线束
车架线束
前线束
中间线束
后线束
空调线束
线束周定器(线夹)
线束插接器
灯具线求
汽车灯具
汽车灯具装置
前照灯
前小灯
仪表灯
内部照明灯及开关
工作灯
牌照灯
停车灯
转向灯及开关
投光灯
倒车灯及开关
示廊灯
雾灯及开关
侧标志灯(侧反射器)
挂车标志灯
防空灯及开关
组合前灯
分组号
表A.1(续)
窗读灯
略步灯
行李箱明灯
应急报警闪光灯
警告灯
组合后灯
制动灯及开关
同复反射器
闪光器
特种设备
待种设备
机械打气泵
一档取力器(动力输出装置)
增压系及减速器
二榜取力器
三档取力器
发动机拆卸器
待种设备气压操纵装置
取力器
水下部件通气管
轮胎充气系贴气
轮胎充气系压力控制阀
轮胎阅体
轮胎充气接头
轮胎充气管路
车门自动开关机构
集中润滑系统
集中气动助力饲服系统
较盘总成
较盘传动轴
绞盘操织装置
纹盘钢索、链条及钩
绞盘鼓
盘驱动装置
绞盘支架
液压泵、液压马达
液压管路及连接器
车身总成
分组号
车身固定装置
车身翻转机构
车身锁止机构
放物台
车身外装饰
车身骨架
伸缩榻装置
绞接栅及转数机构
车身地板
车身地板总成
车身地板零件
车身地板护面
车身地板盖板
工具箱
地板隔热层
进风口罩
售票台
驾驶区地板总成(前地板总成)驾驶区地板
柔客区地板总成(后地板总成)通道地板
侧面炮板
后地板
前踏步总成
中间踏步总成
后踏步总成
车身下防护装置
车身下防护板
车身下导流板
风窗总成
风窗程
风密饺链
风腐侧面玻璃
风窗升降装置
刮水器
风窗酸璃及密射条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QC/T 699-2004 车用起重尾板
- 下一篇: QC/T 420-2004 汽车用熔断器
- 热门标准
- 汽车行业标准(QC)标准计划
- QC/T228.2-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钢丝绳
- QC/T228.6-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调整螺管
- QC/T228.7-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调整螺母
- QC/T476-2007 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
- QC/T549-1999 汽车倒车报警器
- QC/T926-2013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ISG型)用动力单元可靠性试验方法
- QC/T228.4-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套管
- QC/T207-1996 汽车腊通气弹簧
- QC/T228.5-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套管帽
- QC/T228.3-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接头
- QC/T935-2013 餐厨垃圾车
- QC/T457-2013 救护车行业标准
- QC/T29032-2013 汽车用空气滤清器堵塞报警传感器
- QC/T621.2-2013 钢带式弹性软管夹箍 第2部分 技术条件
- QC/T568.1-2011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第1部分:微型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