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纺织行业标准(FZ)】 气流纱捻度的测定退捻加捻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1-10 19:55:45
  • FZ/T10001-1992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FZ/T 10001-1992

  • 标准名称:

    气流纱捻度的测定退捻加捻法

  • 标准类别:

    纺织行业标准(FZ)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实施日期:

    1993-04-01
  • 作废日期:

    2007-0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52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8页
  • 标准价格:

    14.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FZ/T 10001-1992 气流纱捻度的测定退捻加捻法 FZ/T10001-1992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气流纱捻度的测定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退捻加法
FZ/T10001-92
本标准规定了用一次退拾加抢法和三次退抢加抢法测定气流纺棉纱的抢度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气流纺棉纱的抢度。本标准也可用于测定化纤纯纺或混纺的气流纱的捻度。2引用标准
GB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3术语bZxz.net
3.1抢度:纱线沿轴向一定长度内的抢回数。抢度最好以每米的捻回数(捻/m)表示,亦可表示为10cm的捻回数(抢/10cm)。
3.2名义抢度:对纱线预定的抢度,或名义上的捻度。3.3捻系数:结合细度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相对数值。可用式(1),式(2)表示:当抢度用每米抢度数表示时
当抢度用10cm抢度数表示时
K, = Tz ter
K, =Kz×0.316
式中:K,—抢度以拾/m表示的抢系数:K2——抢度以抢/10cm表示的拾系数;T,—捻度,抢/m;
Tz—抢度,抢/10cm。
3.4捻向:加抢后,单纱中的纤维对轴心呈现的倾斜方向。以大写字母S、Z表示。(1)
(2)
(3)
3.5允许伸长:用退抢加抢法测定短纤维单纱抢度时,为防止纤维滑移,移动装置上的塑子所限定的伸长值。
3.6滑移型纱:具有退捻滑移伸长特性的纱。3.7非滑移型纱:具有退捻最大伸长特性的纱。3.8退抢滑移伸长:纱在1cN/tex张力作用下退拾,因缺乏抱合力,纤维滑移致使纱断裂时的伸长。3.9退抢最大伸长:纱在1cN/tex张力作用下退捻而未滑移,并开始回缩前的最大伸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1992-07-15批准1993-04-01实施
4原理
4.1一次退抢加抢法:
FZ/T10001—92
在给定条件下,夹住已知长度纱线的两端,经退抢和反向加捻后回复到起始长度所需的抢回数。4.2三次退抢加抢法:
在给定条件下,夹住已知长度纱线的两端,经退捻和反向加抢后回复到起始长度所需的捻回数。这种退抢和反向加抢的操作在同一试样上进行三次。5设备
5.1捻度试验仪
5.1.1捻度试验仪应具有一对侠钳。其中一个侠钳为“回转侠钳”,可绕轴正反旋转,并和转数器相连接,另一侠钳为“移动侠钳”,位于回转侠钳的延伸轴线上,可在250~500mm范围内调节。侠钳口不得有缝隙。
5.1.2仪器必须具有预加张力的装置,装卸方便。5.1.3仪器应具有测量试样长度的装置,其精确度为士0.5mm。5.1.4仪器应具有抢数显示装置,其精度为个位数。5.2对于绞纱试样,备有绞纱引出装置。6标准大气
6.1试样的调湿应按GB6529中的温带标准大气三级标准,即温度为20士2℃,相对湿度为65%士5%的条件下暴露24h,并保持标准大气恒定,直到试验完毕。6.2快速试验可以在一般温湿度条件下进行,也不必将试样存放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达到平衡,但试验地点的温湿度必须稳定。
7样品
7.1样品按试验性质从下列方法之一取得:a。工厂日常试验,可从纺纱机台上有代表性地(指同品种各机台均匀抽取)、随机地(指锭位、卷装大小不固定)抽取;
b.交货检验或监督检验应按有关产品标准中验收规则或按附录A(补充件)中规定的方法;c.
委托检验按来样检验。
7.2批量样品按7.1a.b.c.的规定取出。7.3实验室卷装样品应按A2从批量样品中抽取。8试样
8.1试样长度:气流纱的试样长度一般为250mm,根据要求,也可为500mm。8.2选样
8.2.1卷装纱引出应避免意外张力,通常从卷装的尾端引出试样。在其他情况下,可从卷装的侧面引出。为了避免不良纱段,应将卷装的始端与末端各舍弃数米长。8.2.2如果从同个卷装中取两个及以上的试样时,各个试样之间至少有1m以上的随机间隔,如果从同个卷装中取5个以上的试样时,则应把试样分组,每组不得超过5个,各组之间有数米的间隔。8.3试样数量
8.3.1按照产品标准中规定的试样数量测定。8.3.2若产品标准没有规定时,则可根据产品的抢度变异系数和抢度测试精度规定,按8.3.3或8.3.4180
给出的方法求得试样数量。
FZ/T10001-92
8.3.3如有离散性特征数,各类纱捻度的测试精度规定为士3%,在95%概率下,按公式n=0.427CV2计算试样数,式中CV是试验结果的变异系数,它是以往同类材料大量试验统计数。8.3.4如无离散性特征数或有争议的情况下,表1列出假设性变异系数计算出试样数量。表1无离散性特征数的情况下确定试样数试样长度,mm
9程序
9.1拾向的测定
假定变异系数
测定次数n
在一定条件下,施加S抢回,纱线若缩短,则为S捻;纱线若伸长,则为Z抢。反之亦然。9.2测定参数
9.2.1试验前,检查仪器各部分是否正常(包括机身水平)。按表2规定调节好侠钳距离、允许伸长和预加张力。
表2抢度测定参数
次退抢加拾法
三次退捻
加挖法
滑移型纱
非滑移型纱
预加张力,cN/tex
9.2.2采用的回转侠钳转速为:1500士200r/m,9.2.3平均退抢滑移伸长的测定
试样长度,mm
250或500
允许伸长,mm
试样长度×0.01
平均退捻滑移伸长×0.4
平均退捻最大伸长
测定纱线在1cN/tex张力作用下退捻致使纱线开始滑移时的伸长值,测试5次求得平均退抢滑移伸长。
为不影响试验结果与观方便,回转侠钳速度般采用800r/min。9.2.4平均退捻最大伸长的测定
测定纱线在1cN/tex张力作用下退抢而未滑移并开始回缩前的最大伸长值,测试5次求得平均退捻最大伸长。
为不影响试验结果与观察方便,回转侠钳速度一般采用800r/min。9.3抢度的测定
9.3.1一次退抢加抢法
9.3.1.1试验时,先弃去样品始端原纱数米,在不使试样受到意外伸长和退抢的条件下,将试样的一端夹入移动侠钳内,夹紧侠钳,再将另一端引入回转侠钳的中心位置,使纱线受到初张力后牵引指针对准标尺零位线,夹紧侠钳,切断多余纱尾,使计数器复“0”,然后进行反向退抢加抢直到指针复回零位为止,记录计数器上数字。
9.3.1.2每个样品按规定试验次数取样,各试样之间应有1m以上的随机相隔。9.3.1.3使计数器复“0”,重复以上操作,直至试样全部试验完毕。9.3.2三次退捻加抢法
FZ/T10001--92
9.3.2.1试验时,先弃去样品始端原纱数米,在不使试样受到意外伸长和退抢的条件下,将试样的一端夹入移动侠钳内,夹紧侠钳,再将另一端引入回转侠钳的中心位置,使纱线受到初张力后牵引指针对准标尺零位线,夹紧侠钳,切断多余纱线,使计数器复“0”,然后进行反向退抢再加捻直到指针复回零位为止,记录计数器上数字A。
不使计数器复0”,但逆其旋转方向(此次退拾方向与第一次相反),作第二次的退抢再加捻直到指针复回零位为止,记录计数器上数字B。仍旧不使计数器复“0”,再一次逆其旋转方向(此次退抢方向与第一次相同),作第三次的退捻再加抢直到指针复回零位为止,记录计数器上数字C。9.3.2.2每个样品按规定试验次数取样,各试样之间应有1m以上的随机间隔。9.3.2.3使计数器复“0”,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试样全部试验完毕。10 试验数据的计算和表示
10.1一次退抢加抢法
10.1.1试样长度为500mm时,从计数器上记录的数值即为每米拾回数;乘以0.1,即得10cm抢回数。试样长度为250mm时,则从计数器上记录的数值乘以2,即得每米抢回数,乘以0.2,即得10cm抢回数。
10.2·三次退抢加抢法【详见附录B(补充件)】10.2.1试样长度为500mm时:
T(搭/m)=(A—2B+C)/2
T(拾/10cm)=(A-2B+C)/20
10.2.2试样长度为250mm时:
T(拾/m)=A-2B+C
T(抢/10cm)=(A-2B+C)/10
11试验报告
样品的材料类别;
每个卷装纱的平均拾度,拾/m或拾/10cm(精确到三位有效数):整批卷装纱的平均抢度,搭/m或拾/10cm(精确到三位有效数);试样的抢向,\S”或“Z”;
试样数量:
抢度变异系数(%)(或需要,则提供,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捻系数(若需要,则提供,精确到三位有效数);试验用仪器型号:
试验用标准大气:
注明任何偏离本标准的异常情况;试验者。
(4)
(5)
(6)
FZ/T10001-92
附录A
抽样程序
(补充件)
A1大样品(从一次装运的货中或一批中采取的箱数)按照表A1抽取由一箱或多箱组成的大样品,作为被检验的这批的代表。表Al
在批内的箱数
3及以下
76及以上
随机选取的最少箱数
要注意在运输途中已受损或受潮的包装箱不能被抽取为大样品。2实验样品卷装数
从大样品中采取10个及以上的纱卷作为实验室样品卷装,采取时必须从这些箱子的上、中、下层和这些层中间和边上随机采取。并且从各箱中取出相同的或尽可能接近的卷装数,然后从实验室样品的各卷装中,取出相同的或尽可能接近的试样数。注:如果从机织物或针织物中采取样品,样品大小应能提供充分数目的试样,抽取试样时,应注意纱线上挖度不能有变化。当试验机织物中纱线,经纱试样应从织物的不同经纱中采取,纬纱试样应从能代表尽可能多的纤管的纬纱中采取。如果采用特殊的采样方式,应在报告中说明。附录B
三次退挖加挖法平均挖度的测定(补充件)
B1第次退抢再加抢直到指针复回零位时的读数A,包括原来纱条上应有的抢度T和反向加上去抢度T,,其中T,可分解为T和Q(见图B1),即A=T+T=T+T+Q=2T+Q
(B1)
第三次
FZ/T10001--92
第一次
A=2T+Q,
C=2T+Q +Q+Q
第二次,
图B1三次退拾加抢法示意图
B2计数器不复零,逆其回转钳转向,第二次退再加拾直到指针复回零位的读数B,由于回转侠钳旋转方向与第一次相反,计数值逐步变小直到零位后再出现一个较小的数值,即B= Qi+Q2
(B2)
B3计数器仍不复零,再次逆其回转侠钳转向,第三次退捻再加抢直到指针复回零位的读数C,由于回转侠钳旋转方向又与第二次相反,计数值逐步变小直到零位后再出现一个较大的数值,即C=2T+Q+Q+Q3
B4一般Q:>Q2Q2~Q3,今设定Q2=Q3则C=2T+Q+2Q2
通过代数置换,得
T=(A-2B+C)/4
B6当试样长度为500mm时
T(抢/m)=(A—2B+C)/2
T(抢/10cm)=(A2B+C)/20
B7当试样长度为250mm时
T(抢 /m) = A 2B +C
T(拾/10cm))=(A-2B+C)/10
(B3)
(B4)
(B5)
(B6)
·(B7)
(B8)
(B9)
附加说明:
FZ/T10001-92
本标准由上海纺织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上海纺织标准计量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柏润、冯秀珍18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纺织行业标准(FZ)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