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其他行业标准】 锡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 火试金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10-30 11:20:15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S/T 1116.6-2016

  • 标准名称:

    锡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 火试金法

  •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 英文名称: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tin anode slime—Part 6:Determination of gold and silver contents—Fire assay method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16-07-11
  • 实施日期:

    2017-0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pdf .zip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12页
  • 标准价格:

    16.0
  • 出版日期:

    2017-01-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陈殿耿、王皓莹、冯振华、刘秋波、李四红、谭平生、朱红波、邓海航、钟贵远、熊传信、石如祥、李小玲、刘天平、王津
  • 起草单位: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云南锡业股份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
  • 归口单位: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 提出单位: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主管部门: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 相关标签:

    阳极泥 化学分析 方法 金量 银量 测定 火试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锡阳极泥中金量和银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锡阳极泥中金量和银量的测定。测定范围:金10.0 g/t~500.0 g/t;银1500 g/t~100000 g/t。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77.12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1116.6—2016
锡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
火试金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tin anode slimePart 6 :Determination of gold and silver contentsFire assay method
2016-07-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7-01-01实施
YS/T1116—2016《锡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分为7个部分:第1部分:锡量的测定
碘酸钾滴定法;
一第2部分:铋量的测定
NazEDTA滴定法;
第3部分:铜量、铅量和铋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碘滴定法;
——第4部分:砷量的测定Www.bzxZ.net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钢量的测定
一第6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
火试金法
第7部分:锑量的测定硫酸铈滴定法。本部分为YS/T1116一2016的第6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YS/T1116.6—2016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云南锡业股份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西有限公司、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殿耿、王皓莹、冯振华、刘秋波、李四红、谭平生、朱红波、邓海航、钟贵远熊传信、石如祥、李小玲、刘天平、王津。1范围
锡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
火试金法
YS/T1116的本部分规定了锡阳极泥中金量和银量的测定方法YS/T1116.6—2016
本部分适用于锡阳极泥中金量和银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金10.0g/t~500.0g/t;银1500g/t~100000g/t。
2方法提要
试料与适量的熔剂熔融,以铅捕集金、银形成铅扣。其他杂质与熔剂生成易熔性熔渣,利用铅扣与熔渣的密度不同,使铅扣与熔渣分离。通过灰吹使金、银与铅扣分离,得到含有金、银的合粒,用称量法测定合粒质量。利用金不溶于硝酸的性质,使金与银及合粒中杂质分离。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金量及杂质量,合粒质量减去金量与杂质的总量即为银量。3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二级水。3.1无水碳酸钠,工业纯,粉状,3.2氧化铅,粉状(wAu<0.01g/t,wAg<1.0g/t)。3二氧化硅,工业纯,粉状
硼砂,工业纯,粉状。
3.5氯化钠,工业纯,粉状。
3.6淀粉,粉状。
纯金(wAu≥99.99%)。
纯银(wAg≥99.99%)。
硝酸(p1.42g/mL),优级纯。
盐酸(p1.19g/mL)。
乙酸(p1.049g/mL)。
硝酸(1+7)。
硝酸(1+1)。
盐酸(1+1)。
混合酸:3份盐酸加1份硝酸,混合。3.16
乙酸(1+3)。
金标准存溶液:称取0.1000g金(wAu≥99.99%)于100mL烧杯中,加人8mL混合酸(3.15),加热至溶解完全,蒸发至近干,取下稍冷,加人10mL盐酸(3.10),煮沸至驱尽氮的氧化物,取下冷却,移人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金。1
YS/T1116.6—2016
3.18铂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铂(wWpt≥99.99%)于100mL烧杯中,加人8mL混合酸(3.15),加热至溶解完全,蒸发至近干,取下稍冷,加人20mL盐酸(3.10),煮沸至驱尽氮的氧化物,取下冷却,移人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500ug铂。3.19钯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钯(wp≥99.99%)于100mL烧杯中,加入8mL混合酸(3.15),加热至溶解完全,蒸发至近干,取下稍冷,加人20mL盐酸(3.10),煮沸至驱尽氮的氧化物,取下冷却,将溶液移人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500μg钯。3.20铋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金属铋(wB≥99.99%)于250mL烧杯中,加人25mL硝酸(3.9),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取下冷却,移人500mL容量瓶中,加入50mL硝酸(3.13),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2mg铋。3.21铅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金属铅(wpb≥99.99%)于250mL烧杯中,加人50mL硝酸(3.13),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取下冷却,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2mg铅。
3.22金标准溶液:移取10.00mL金标准贮存溶液(3.17)于100mL容量瓶中,加人20mL盐酸(3.14),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ug金3.23铂、钯、铋、铅混合标准溶液:分别移取10.00mL铂、钯、铋、铅标准贮存溶液(3.18~3.21)于100mL容量瓶中,加人20mL盐酸(3.14),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50μg铂、钯及200 μg铋、铅。
仪器和设备
4.1天平:超微量天平,感量0.001mg。4.2试金炉:最高加热温度不低于1350℃。4.3试金埚:材质为耐火黏土。
4.4灰皿(骨灰灰皿或镁砂灰皿):顶部内径约35mm,底部外径约40mm,高约30mm,深约17mm。4.5瓷埚:容积为30mL。
4.6铸铁模。
4.7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在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下,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不是“零”浓度标准溶液)测量11次,各元素发射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5%。—各元素推荐的分析谱线见表1。表1分析谱线波长
波长/nm
5试样
试样粒度应不大于0.074mm。试样应于105℃土5℃烘箱中干燥2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6分析步骤
6.1试料
按表2称取试料,精确至0.0001g。WAg/(g/t)
1500~10000
>10000~100000
6.2测定数量
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6.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6.4试金测定
6.4.1配料
按表3进行配料。
熔剂组分
质量/g
碳酸钠
2试料量
配料表
氧化铅
二氧化硅
试料量/g
YS/T 1116.6—2016
将试料(6.1)及配料(6.4.1)置于试金埚(4.3)中,搅拌均匀,覆盖约10mm厚的氯化钠(3.5)。6.4.2
2熔融
将埚置于900℃的试金炉(4.2)中,关闭炉门。在45min~60min内升温至1100℃,保温5min出炉。将埚平稳地旋动数次,并在铁板上轻轻敲击二、三下,小心将熔融物倒人已预热过的铁模中。冷却后将铅扣与熔渣分离,再将铅扣捶成立方体。6.4.3灰吹
将铅扣放人已于900℃试金炉(4.2)中预热20min的灰皿中,关闭炉门1min2min,待熔铅脱膜后稍开炉门,控制炉温在880℃进行灰吹,当合粒出现光辉点,灰吹即告结束,将灰皿取出放人灰皿盘中。用小镊子将合粒从灰血中取出,置于瓷埚(4.5)中。注:如果灰吹所得合粒聚不到一起,应重新试验。在配料(6.4.1)时,应于试金中加人约为样品中银含量0.5~1.5倍的纯银(3.8)来保护合粒,记录加人的银量madd。以下按6.4.1~6.4.3进行。6.4.4称量合粒
加人15mL乙酸(3.16)于瓷(4.5)中,于电热板上煮沸,至合粒表面无附着物,取下,用温水洗涤三次,弃去洗涤液。将合粒烤干,冷却至室温,称量合粒质量m1。3
YS/T 1116.6—2016
6.4.5分金
用锤子将合粒锤成薄片,置于瓷埚(4.5)中,加入15mL热硝酸(3.12),置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溶解合粒,当溶液不再反应后,继续加热10min,取下冷却。用中速滤纸小心地将分金液转移到100mL烧杯中,将金粒保留在瓷璃中。往瓷埚中加入15mL硝酸(3.13),在低温电热板上继续加热20min,取下冷却。用中速滤纸小心地将分金液转移到上述100mL烧杯中,用水冲洗埚、金粒和滤纸3次,洗涤液合并于烧杯中。保留滤液,测定其中的杂质含量。保留滤纸,测定其中的金量(此时,金粒保留在瓷埚中,滤纸回收了分散的细小金粒)。6.5金量和杂质元素量的测定
6.5.1金量的测定
将滤纸放人有金粒的瓷中,在电炉上低温烤干后,移人500℃的马弗炉中灰化10min。待埚冷却至200℃以下取出,加5mL混合酸(3.15),加热溶解,蒸发至近干,取下稍冷,加入5mL盐酸(3.10),加热至完全溶解,冷却,移人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静置澄清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上,在选定的波长处,与系列标准溶液同时测定试液(6.5.1)及随同试料空白溶液中金的发射强度,自工作曲线上查得金的质量浓度。合粒中金的质量m2按式(1)计算。
式中:
m2—--—金的质量,单位为微克(μg);PAu———自工作曲线上查得金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Vi———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6.5.2杂质元素量的测定
(1)
加人5mL盐酸(3.10)于滤液(6.4.5)中,在电热板上低温加热至近干,加人10mL盐酸(3.10),加热溶解,冷却,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勾,静置澄清。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上,在选定的波长处,与系列标准溶液同时测定试液(6.5.2)及随同试料空白溶液中铂、钯、铋、铅的发射强度,自工作曲线上查得各被测元素的质量浓度。按公式(2)计算金属的质量:
式中:
m,——每种杂质元素的质量,单位为微克(μg);P:———自工作曲线上查得每种杂质元素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V2—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将所有杂质元素的测定值相加,计算出杂质的总质量mimp。6.6工作曲线的绘制
6.6.1金工作曲线的绘制
分别移取0mL、0.50mL、2.00mL、4.00mL、6.00mL、8.00mL、10.00mL金标准溶液(3.22)于一组1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20mL盐酸(3.14),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上,测定系列标准溶液中金的发射强度,减去标准溶液中“零”浓度溶液的强度,以金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发射强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4
6.6.2铂、钯、铋、铅工作曲线的绘制YS/T 1116.6—2016
于一组100mL的容量瓶中.分别移取0mL1.00mL.3.00mL.5.00mL8.00mL10.00mL.混合标准溶液(3.23),加人20mL盐酸(3.14),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在选定的最佳仪器条件下,按选定的元素的波长.测定铂、钯,铋,铅各元素的发射强度.减去标准溶液中“零”浓度溶液的强度,分别以铂、钯、铋、铅各元素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发射强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6.7金、银的补正
称取与试料含量接近的纯金(3.7)、纯银(3.8),以下按6.4~6.5进行。分别按式(3)、(4)计算金、银的补正系数。
kAu= mi-ma
式中:
金的补正系数,无量纲
银的补正系数,无量纲;
_mg一mz
氧化铅中银的质量,单位为微克(ug);氧化铅中金的质量,单位为微克(ug);称取纯金的质量,单位为微克(ug);称取纯银的质量,单位为微克(μg);补正实验中金的质量,单位为微克(ug);补正试验中金银合粒的质量,单位为微克(ug)。7分析结果的计算
金、银含量以质量分数wAu、wAg计,数值以g/t表示,分别按式(5)、(6)计算:_m2一m4
m。·kAu
mi-mimp-m2-m3-madd · kAg
m。·kAg
式中:
合粒的质量,单位为微克(ug);合粒中金的质量,单位为微克(ug);氧化铅中银的质量,单位为微克(ug);氧化铅中金的质量,单位为微克(ug);合粒中杂质元素的总质量,单位为微克(ug);准确加银量,单位为微克(μg);金的补正系数,无量纲;
银的补正系数,无量纲;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金的测定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一位;银的测定结果表示至整数。(3)
(4)
(5)
(6)
YS/T1116.6—2016
8精密度
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测定值,在表4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表4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表4重复性限
WAu/(g/t)
r/(g/t)
WAg/(g/t)
r/(g/t)
8.2再现性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测定值,在表5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再现性限R,超过再现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再现性限R按表5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WAu/(g/t)
R/(g/t)
WAg/(g/t)
R/(g/t)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给出以下方面的内容:试样;
使用的标准编号,YS/T1116.6—2016;分析结果及其表示;
与基本分析步骤的差异;
测定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试验日期。
再现性限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YS/T 1116.6-2016锡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 火试金法
YS/T 1116.6-2016锡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 火试金法
YS/T 1116.6-2016锡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 火试金法
YS/T 1116.6-2016锡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 火试金法
YS/T 1116.6-2016锡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 火试金法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
  • 行业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25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51417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