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其他行业标准 >>
- FZ/T 93043-2012棉纺并条机
标准号:
FZ/T 93043-2012
标准名称:
棉纺并条机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
Cotton spinning drawing frame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2012-12-28 -
实施日期:
2013-06-01 -
作废日期:
2022-04-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pdf .zip
标准ICS号:
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机械>>59.120.10纺纱、加捻和卷曲变形机械中标分类号:
纺织>>纺织机械与器具>>W93纺部机械与器具
起草人:
王跃、张秀丽、王斌、徐鸿、袁显政、邸会欣、陈慧、夏卫东、李庆岭起草单位:
国家纺织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沈阳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宝成航空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天门纺织机械有限公司、青岛云龙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河北太行机械工业有限公司、上海一纺机械有限公司、海安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归口单位:
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纺纱、染整机械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15/SC 1)提出单位: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部门:
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纺纱、染整机械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15/SC 1)相关标签:
棉纺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棉纺并条机的分类与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棉、棉型化纤及中长纤维纯纺、混纺的并条机。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FZ/T93043—1997《棉纺并条机》。
本标准与FZ/T93043—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分类(见3.1);
———调整了参数(见3.2表1);
———增加了自调匀整装置要求(见4.2);
———调整了轴承温升(见4.3.2);
———调整了上罗拉胶层外圆的径向圆跳动(见4.4.1);
———调整了同眼下罗拉各沟槽部分端面的平齐误差(见4.4.5);
———增加了紧压罗拉压紧棉条部分外圆的径向圆跳动(见4.4.7);
———增加了清洁装置要求(见4.6);
———增加了电磁兼容、自动控制和安全(见4.7.1、4.7.2、4.7.8、4.7.10);
———调整了全机噪声(见4.8);
———增加了功率消耗(见4.9);
———调整了末并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及重量不匀率(见4.11.2)。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纺纱、染整机械分技术委员会(SAC/TC215/SC1)归口。
本 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纺织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沈阳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宝成航空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天门纺织机械有限公司、青岛云龙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河北太行机械工业有限公司、上海一纺机械有限公司、海安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跃、张秀丽、王斌、徐鸿、袁显政、邸会欣、陈慧、夏卫东、李庆岭。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J/JQ41—1984;
———FJ/JQ115—1987;
———FZ/T93043—1997。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5226.1—2008 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7111.1 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7111.2 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 第2部分:纺前准备和纺部机械
GB/T17626.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780.2 纺织机械 安全要求 第2部分:纺纱准备和纺纱机械
FZ/T90001 纺织机械产品包装
FZ/T90074 纺织机械产品涂装
FZ/T90089.1 纺织机械铭牌 型式、尺寸及技术要求
FZ/T90089.2 纺织机械铭牌 内容
FZ/T92024 LZ系列下罗拉轴承
FZ/T93058 前纺设备自调匀整装置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93043—2012
代替FZ/T93043—1997
棉纺并条机
Cotton spinning drawing frame2012-12-2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3-06-01 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FZ/T93043—1997《棉纺并条机》。本标准与FZ/T93043一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分类(见3.1);
调整了参数(见3.2表1):
一增加了自调匀整装置要求(见4.2):调整了轴承温升(见4.3.2);
一调整了上罗拉胶层外圆的径向圆跳动(见4.4.1);一调整了同眼下罗拉各沟槽部分端面的平齐误差(见4.4.5);增加了紧压罗拉压紧棉条部分外圆的径向圆跳动(见4.4.7);—增加了清洁装置要求(见4.6);增加了电磁兼容、自动控制和安全(见4.7.1、4.7.2、4.7.8、4.7.10);调整了全机噪声(见4.8);
一增加了功率消耗(见4.9);
调整了末并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及重量不匀率(见4.11.2)。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FZ/T93043—2012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纺纱、染整机械分技术委员会(SAC/TC215/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纺织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沈阳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宝成航空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天门纺织机械有限公司、青岛云龙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河北太行机械工业有限公司、上海一纺机械有限公司、海安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跃、张秀丽、王斌、徐鸿、袁显政、邸会欣、陈慧、夏卫东、李庆岭。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FJ/JQ41—1984;
115-1987;
-FZ/T93043—1997。
1范围
棉纺并条机
FZ/T93043—2012
本标准规定了棉纺并条机的分类与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及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棉、棉型化纤及中长纤维纯纺、混纺的并条机。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2894
GB5226.1—2008
GB/T7111.1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2部分:纺前准备和纺部机械GB/T17626.2—2006
GB/T17626.4—2008
GB/T17780.2
FZ/T90001
FZ/T 90074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纺织机械安全要求第2部分:纺纱准备和纺纱机械纺织机械产品包装
纺织机械产品涂装
纺织机械铭牌型式、尺寸及技术要求90089.2
纺织机械铭牌内容
分类与参数
LZ系列下罗拉轴承
前纺设备自调匀整装置
按输出棉条的控制方式分为:无自调匀整装置并条机、有自调匀整装置并条机。3.2参数
参数见表1。
适纺纤维长度/mm
设计输出速度/(m/min)
牵伸倍数
300~1100
FZ/T93043—2012
4要求
罗拉轴承
并合条子数/根
出条眼数/眼
表1(续)
采用LZ系列下罗拉轴承的应按FZ/T92024的有关规定,采用其他轴承的应按相应国家标准的规定。
自调匀整装置
93058的有关规定。
自调匀整装置应符合FZ/T
传动系统
机器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和声响。罗拉轴承温升见表2。
测试速度
≤350
>350~500
润滑系统工作良好,无渗漏油现象。牵伸系统
上罗拉胶层外圆对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0.02mm。同一上罗拉两端加压压力差≤0.06p1”。上罗拉加压压力偏差0~0.15p1。下罗拉沟槽部分外圆对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0.03mm。同眼下罗拉各沟槽部分端面的平齐误差≤1.0mm。下罗拉沟槽部分表面的水平度0.2mm/1000mm。
罗拉轴承温升
紧压罗拉压紧棉条部分的外圆对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0.03mm。罗拉表面光滑,不挂纤维。
圈条系统
圈条盘斜管内壁、底平面、喇叭口及集束器内孔表面光滑,不挂纤维。1)P为设计压力。
4.6清洁装置
清洁装置动作灵活,作用良好。4.7电气、自动控制及安全
4.7.1电气设备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性能,应符合GB/T17626.4一2008FZ/T93043—2012
中第3等级的规定。
4.7.2电气设备的静电放电抗扰度性能,应符合GB/T17626.2一2006中第4等级的规定,试验时设
备不应有非正常动作。
4.7.3电气设备的连接和布线,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13.1的规定。4.7.4
准确。
电气设备的导线标识,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13.2的规定。电气设备保护联结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18.2.2的规定。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18.3的规定。电气设备的耐压试验,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18.4的规定。中央控制器工作可靠,人机界面操作便捷、反应及时、显示正确;驱动系统控制可靠有效、动作自停、监测和自动控制机构动作准确、灵敏、可靠。全机的安全防护措施和警示标志应符合GB/T17780.2噪声
全机噪声(发射声压级)≤84.0dB(A)。4.9功率消耗
主电机空载功率消耗应不大于其额定功率的70%。4.10外观质量
产品涂装应符合FZ/T90074的有关规定。4.11熟条质量
4.11.1圈条成形良好,层次分明清晰,棉条不发毛。4.11.2末并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及重量不匀率见表3。中
喂人水平
喂入棉条
5试验方法
5.1检验方法
条干CV值
条干CV值
的规定。bzxz.net
末并水平
重量不匀率
无自调匀整装置(5m)
5.1.1罗拉轴承(4.1),按相应标准的规定检测。≤1.0
有自调匀整装置(1m)
FZ/T93043—2012
自调匀整装置(4.2),按FZ/T93058的规定检测。5.1.3罗拉轴承温升(4.3.2),用表面温度计在轴承座表面测量。5.1.4上罗拉胶层外圆的径向圆跳动(4.4.1),将上罗拉两端轴颈放置在V形架上,用百分表检测。5.1.5上罗拉加压压力(4.4.2、4.4.3),用摇架测压仪测量。5.1.6
下罗拉沟槽部分外圆的径向圆跳动(4.4.4),用百分表检测。5.1.7
同眼下罗拉各沟槽部分端面的平齐误差(4.4.5),用钢直尺检测。5.1.8
下罗拉沟槽部分表面的水平度(4.4.6),用水平仪在沟槽部分外圆表面检测。5.1.9紧压罗拉压紧棉条部分外圆的径向圆跳动(4.4.7),用百分表检测。5.1.10罗拉表面(4.4.8)及圈条盘等表面(4.5)用棉条擦拭,不得挂纤维。5.1.11电气设备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性能试验(4.7.1),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进行测试,受试设备的功能、动作要符合规定的要求。试验时,在受试设备供电电源端口及PE端口输出干扰的试验电压峰值为2kV,重复频率为5kHz或者100kHz;输人、输出信号,数据和控制端口试验电压峰值为1kV,重复频率为5kHz或者100kHz,试验时间不少于1min,正负极性均需测试。5.1.12电气设备的静电放电抗扰度性能试验(4.7.2),用静电放电发生器进行测试。采用接触放电8kV、空气放电15kV。
5.1.13电气设备的连接和布线(4.7.3),检查接线是否牢固;两端子之间的导线和电缆是否有接头和拼接点;电缆和电缆束的附加长度是否满足连接和拆卸的需要。5.1.14电气设备导线的标识(4.7.4),检查导线的每个端部是否有标记;如果用颜色作导线标记时,应符合标准的相关规定。
5.1.15电气设备的保护联结电路连续性(4.7.5),按GB5226.1一2008中18.2.2的规定测试(测试数据判定按GB5226.1—2008附录G的规定)。5.1.16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4.7.6),用兆欧表测试。电气设备的耐压试验(4.7.7),用耐压测试仪测试。5.1.17
全机的安全防护措施和警示标志(4.7.10),按GB/T17780.2全机噪声(发射声压级)(4.8),按GB/T7111.1、GB/T7111.2主电机空载功率消耗(4.9),用三相功率表检测。5.1.21
外观质量(4.10),按FZ/T90074的规定测试。5.1.22其余项目,感官检测。
空车运转试验
试验条件:装导条架、上罗拉加压、启动风机,5.2.1
5.2.2试验速度:不低于设计速度的80%。试验时间:4h。
5.2.4检验项目:见4.3~4.5、4.7.3~4.7.10、4.8~4.10。5.3工作负荷试验
5.3.1试验条件
5.3.1.1根据试纺品种,选择合理工艺参数。5.3.1.2环境温度22℃~30℃,相对湿度55%~65%。5.3.1.3喂入棉条按表3要求。
5.3.2试验时间
正常生产一个月后。
的规定检测。
的规定检测。
5.3.3检验项目
见4.11。
6检验规则
6.1型式试验
产品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型式试验:新产品鉴定时;
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b)
产品停产两年以上恢复生产时;第三方进行质量检验时。
检验项目:见第4章。
6.2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出厂前抽取2%全装,并不少于1台,进行空车运转试验。6.2.14
FZ/T93043—2012
每台产品出厂前应由制造厂的检验部门按本标准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合格证方能出厂。6.2.2
6.2.3检验项目:见4.3~4.6、4.7.3~4.7.6、4.7.8~4.7.10、4.8~4.10。6.3抽样规则及判定原则
6.3.1抽样规则:按每批产品的2%进行抽检,不足50台抽检1台。6.3.2判定原则:每项检验合格,判定该产品符合标准要求。6.4其他
用户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发现有项目不符合本标准时,制造厂应会同用户共同处理。7标志
7.1包装箱上的储运图示标志,按GB/T191的规定。7.2产品铭牌及铭牌内容,按FZ/T90089.1和FZ/T90089.2的规定。
7.3产品安全标志,按GB2894的规定。8包装、运输和贮存
8.1产品的包装,按FZ/T90001的规定。8.2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按规定的位置起吊,包装箱应按规定的朝向放置,不得倾倒或改变方向。8.3产品出厂后,在良好防雨及通风条件下贮存,包装箱内零件防锈、防潮有效期自出厂之日起为一年。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FZ/T 93042-2011自动缫丝机
- 下一篇: FZ/T 93043-2021棉纺并条机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
- RFJ2-1996 人民防空工程隔震设计规范
- FZ/T81004-2012 连衣裙、裙套
- 沪J/T702-1997 上海市建筑产品推荐性通用图集 8 彩色涂层钢板门窗
- QXZW0001S-2016 广汉喜之味食品有限公司 半固态复合调味料(含油型)
- QX/T139-2011 卫星大气垂直探测资料的格式和文件命名
- 沪J/T113-2002 上海市建筑产品推荐性通用图集 59 SSC玻璃砖墙体工程
- 沪S/T103-2000 上海市建筑产品推荐性通用图集 34 XQ系列消防气压给水设备、BTG--3系列自动变压(恒压)变流量供水设备安装
- QX/T140-2011 卫星遥感洪涝监测技术导则
- YB/T4232-2010 球式热风炉用耐火球
- YB/T4107-2000 航空发动机用高碳铬轴承钢
- FZ/T80015-2012 服装CAD技术规范
- FZ/T81024-2022 机织披风
- FZ/T74007-2019 户外防晒皮肤衣
- QMHM0003S-2016 眉山市豪迈酒业有限公司 人参配制酒
- QB/T4136-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洗衣机用电动机技术要求
- 行业新闻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