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其他行业标准 >>
- FZ/T 81022-2018机织厨用服饰
标准号:
FZ/T 81022-2018
标准名称:
机织厨用服饰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
Woven kitchen garments and accessories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8-04-30 -
实施日期:
2018-09-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pdf .zip
标准ICS号:
服装工业>>61.020服装中标分类号:
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服装、鞋、帽与其他缝制品>>Y76服装、服饰品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机织厨用服饰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家用厨房或烹饪用服饰产品。其他类似产品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年龄在14岁及以下的婴幼儿及儿童服饰产品。

部分标准内容:
ICS61.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机织厨用服饰
Woven kitchen garments and accessories2018-04-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81022—2018
2018-09-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
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9)归口。
FZ/T81022—2018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必维申美商品检测(上海)有限公司、温州市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铭、周双喜、徐静琦、杨秀月、李敏洁、张孟胜、王宏明。I
1范围
机织厨用服饰
FZ/T81022—2018
本标准规定了机织厨用服饰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家用厨房或烹饪用服饰产品。其他类似产品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年龄在14岁及以下的婴幼儿及儿童服饰产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1335.1服装号型男子
GB/T1335.2服装号型女子wwW.bzxz.Net
GB/T2910(所有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GB/T2912.1
GB/T3920
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3921一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GB/T3922
GB/T4841.3
GB/T5296.4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2001
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GB/T8630
GB/T14644
GB/T17592
GB18401
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纺织品燃烧性能45°方向燃烧速率的测定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21294
GB/T21295
服装理化性能的检验方法
服装理化性能的技术要求
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四组分纤维混合物01057(所有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FZ/T
纺织品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FZ/T
服装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服装成品出厂检验规则
服装用人体头围测量方法与帽子规格代号标示81022—2018
3术语和定义
kitchen garments and accessories厨用服饰
家用厨房或烹饪用可穿戴或使用的纺织品,如罩衣、围裙、隔热手套、隔热垫、袖套、厨用帽等。3.2
隔热性能thermal insulationproperty材料减缓和阻止热量传递的性能,要求
使用说明
成品使用说明按心B/T5296.4规定。隔热产品应标注可承受的最高酬热温度(一般为150℃,180℃和210C),加产品最高耐热温度180℃等。4.2产品塑格
服装类产品号型应按GBZT
和GB/T1335.
;旧类产品规格代号标示方法按FZ/T80610规定或以厘米为单位标注帽宽其作产品位展据产品体征以厘米(cm)为单值标明其主要规格尺
4.3原材料
按国家有是纺织原材粗标准选而符合本标准质量要求的原材征4.4色差
同批次、不同件成品之间色差不低于3-4级。同件产品各表面部位之间的但差不低于4级。4.5外观症点
成品的疵点允诉家在程度按表1规定。只允许一种允许存在程康内的疵照。未列入本标准的疵点按其形态,参照表1相似疵点执行。表1疵点允许存在程度要求
疵点名称
线状疵点
条状疵点
块状疵点
破损疵点
各部位允许存在程度
2 cm及以内
0.5cm及以内
0.5cm2及以内
不允许
注:线状疵点为沿经向或纬向延伸的,宽度不超过0.2cm的疵点。条状疵点为沿经向或纬向延伸的,宽度超过0.2cm的疵点。经、纬纱共断2根及以上的为破损疵点。条、块状疵点按其疵点的最长长度量计。4.6缝制
针距密度按表2规定。
包缝线
表2针距密度要求
针距密度
不少于9针/3cm
不少于12针/3cm
不少于9针/3cm
81022—2018
特殊设计除外
各部位缝制平服,线路顺直、整齐、牢固,针迹均匀,上下线松紧适宜,无跳线、断线。4.6.2
4.6.3耐久性标签位置端正、平服。4.6.4成品各部位缝纫线迹30cm内不得有连续跳针或一处以上单跳针,链式线迹不允许跳线。4.7规格尺寸允许偏差
对称部位大小、前后、高低一致,成品的规格尺寸偏差允许程度按表3规定。表3成品规格尺寸允许偏差要求
部位名称
服装类
帽口宽
注:其他产品考核产品规格中标示的部位尺寸,偏差应不大于标示尺寸的5%。4.8
单位为厘米
规格尺寸允许偏差
各部位熨烫平服、整洁,无烫黄、水渍、亮光。对称部位大小、前后、高低一致,4.9理化性能要求
成品理化性能要求见表4。
表4成品理化性能要求
纤维含量/%
甲醛含量/(mg/kg)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mg/kg)异味
水洗尺寸变化率/%
优等品
分等要求
一等品
符合GB/T29862规定
符合GB18401规定
合格品
FZ/T 81022—2018
面料耐皂洗色牢度/级
面料耐水色牢度/级
面料耐汗渍色牢度/级
面料耐干摩擦鼓
面料耐湿摩擦色牢度/级
誉烧性能
隔热性能“
305时漏题
3min时外观变花
拒水性能
拒油性能
易去污性能
水选后外观
表4(续)
优等品
分等要求
一等品
符合GB8401规定
无溶础燃烧现象
符合EB/T-21295规定
合格品
3(深色2-3)
在允许出现破洞,填无物不危许出现缩团等明显外观变化;粘合、复合新层印花部位西料本充许起泡,脱落裂开;也缝线不可脱落、缝纫线不可开线:组扣,前品等附作不允许破损、脱落和锈蚀等明显外观变化
注:按GB/4841.标准规定,颜色深于1/12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的为深色水洗尺寸变化察、耐皂能色牢度和水洗后外观不考核使用说明上标注不可水洗的产品,水洗尺寸变化率仅考核服装类产品
”燃烧性能仅考核服装奥产品的外层面料,仅考核单位面积质中于90g/m2的织物。隔热性能仅考核隔热手套、陶螂垫等明示具有隔热性能的产品。拒水性能、拒油性能和易去污性能仅考预明示具有相应咖配的产品。洗前及洗后均应满足要求。5检验方法
5.1检验工具
钢卷尺或直尺,分度值为1mm。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250)。5.2规格测定
主要部位规格尺寸选用按4.2规定,测量方法按表5规定,测量部位见图1、图2和图3。5.2.2
主要部位的规格尺寸允许偏差按4.7规定。序号
部位名称
手套长
手套宽
帽口窗
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
81022—2018
由前身肩缝最高点或后领窝中摊平垂直量至底边由袖隆缝与摆缝的交点向下2cm处围量一周由袖山最高点量至袖口线中间
手套顶端至简口间的距离
郁柳和禽指的分叉处沿着食指向上2cm处放平横量帽子对折放平,帽口向上n处,从帽左端平行量至右端注:未规定产品的规格及测量部位按标称部位测量说明:
-衣长
2——胸围
3——袖长。
图1罩衣
说明:
4——手套长;
5—手套宽。
图2隔热手套
FZ/T81022—2018
说明:
6帽口宽。
5.3外观测试
图3厨用帽
5.3.1外观检验一般采用灯光照明,照度不低于6001x,有条件时也可采用北空光照明。5.3.2评定色差程度时,被评部位应纱向一致。入射光与织物表面约成45°,观察方向应垂直于织物表面,距离60cm目测,与GB/T250样卡对比。5.3.3外观疵点充许存在程度测定时,距离60cm目测。必要时采用钢卷尺进行测量。5.3.4针距密度在成品缝纫线迹上任取3cm测量(厚薄部位除外)。5.4理化性能测试
5.4.1纤维含量按GB/T2910、FZ/T01057、FZ/T01026、FZ/T01095等规定测试。5.4.2甲醛含量按GB/T2912.1规定测试。5.4.3pH按GB/T7573规定测试。
5.4.4异味按GB18401规定测试。5.4.5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按GB/T17592规定测试。5.4.6水洗后的尺寸变化率按GB/T8630规定测试,采用GB/T8629一2001洗涤程序5A(标注手洗产品采用仿手洗),干燥方式采用悬挂晾干。在批量中随机抽取3件成品测试,结果取3件的平均值。5.4.7耐皂洗色牢度按GB/T3921一2008试验方法A(1)规定。5.4.8耐水色牢度按GB/T5713规定测试。5.4.9耐汗渍色牢度按GB/T3922规定测试5.4.10耐摩擦色牢度按GB/T3920规定测试5.4.11燃烧性能的测定按GB/T14644规定测试。5.4.12隔热性能的测定按附录A规定,根据所明示的可承受的最高耐热温度确定测试温度,最高耐热温度分为150℃、180℃和210℃3档。测试部位:隔热手套测试手掌部位;单层隔热垫则将试样折叠后测试中心部位:其他产品测试其代表性部位。4规定对洗前和洗后样品分别测试,易去污性5.4.13拒水性能、拒油性能和易去污性能按GB/T21294能采用擦拭法。水洗方法按5.4.6规定,洗涤干燥3次。5.4.14成品洗涤干燥后外观质量的测定,按5.4.6规定,洗涤干燥一次。在外观检测的条件下,观察和评价经过洗涤干燥前后的样品外观质量变化。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6.1.1成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型式检验根据生产厂实际情况或合同协议规定,一般在转6
产、停产后复产、原料或工艺有重大改变时进行。6.1.2出厂检验项目按第4章规定,4.9除外。成品出厂检验规则按FZ/T800046.1.3型式检验项目按第4章规定。6.2外观质量等级和缺陷划分规则6.2.1外观质量等级划分
FZ/T81022—2018
规定。
成品外观质量等级划分以缺陷是否存在及其轻重程度为依据。抽样样本中的单件产品以缺陷的数量及其轻重程度划分等级,批等级以抽样样本中单件产品的品等数量划分。6.2.2外观缺陷划分
单件产品不符合本标难所规定的要求即构成缺陷,按照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和对产品性能、外观的影响程度,缺陷分成一类:a)严重缺陷严重降低产品的使用性能,严重影响产品外观的缺陷,称为严重典陷。重缺陷:不严重降低产品的使用性能,不严重影响产品外观,但较严重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缺b)
陷,称为重缺陷。
轻缺陷:不符合标准要求,但对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外观有较小影响的缺陷,稀为轻缺陷6.2.3外观质量缺陷判定依据
外观质量缺陷判定依据见表6
表6外观质量缺陷判定依据
使用说明
缝制质量
规格尺寸
允许偏差
整敏路
内容不规范
表面部位色差超过本标
准规定的半级以内
线状疵点超过本标准
商标和耐久性标签不端
正、不平服明显歪斜
缝制不平服,松素
宜,底边不圆顺
平缝30cm内有两个单
跳针;上下线松紧不一
针距不匀:针距低于本标
准规定2针以内(含2针)
规格尺寸允许偏差超过
本标准规定50%以内
熨烫不平服
重缺陷
表面部位色差超过本标
准规定的半级及以上
条、块状疵点超过本标准
南明减听痕;表面部位带
边针眼外露
甲键连续跳针或30cm
内有两个以上单跳针;缺
线或断线0.5cm以上;包
缝有跳针
针距低于本标准规定2
针以上
规格尺寸允许偏差超过
本标准规定50%及以上
轻微烫黄;变色
注1:本规则未涉及的缺陷可根据标准规定,参照规则相似缺陷酌情判定。注2:凡属丢工、少序、错序,均为重缺陷,缺件为严重缺陷。重缺学
碱损等严重影响外观的疵点
链式线迹有跳针
规格尺寸允许偏差超过本标
准规定100%及其以上
烫黄、变质等严重影响使用和
FZ/T81022—2018
6.3抽样规定
外观质量检验抽样数量按产品批量:500件(套)及以下抽验10件(套)。500件(套)以上至1000件(套)【含1000件(套)抽验20件(套)。1000件(套)以上抽验30件(套)。理化性能抽样根据试验需要,一般至少为4件(套)。6.4判定规则
6.4.1单件(样本)外观判定
服装类产品:
优等品:严重缺陷数=0
一等品:严重缺陷数=0
严重缺陷数=0
合格品:严重缺陷数=0
严重缺陷数=0
b)非服装类产品:
优等品:严重缺陷数=0
一等品:严重缺陷数=0
严重缺陷数=0
合格品:严重缺陷数=0
严重缺陷数=0
6.4.2批量判定
重缺陷数=0
轻缺陷数≤4
重缺陷数=0
轻缺陷数≤6或
重缺陷数=1车
轻缺陷数≤3
重缺陷数=0
重缺陷数=1
重缺陷数=0
重缺陷数=0
轻缺陷数≤8或
轻缺陷数≤6
轻缺陷数≤2
轻缺陷数≤3或
重缺陷数=1轻缺陷数≤1
重缺陷数=0
)轻缺陷数≤4或
重缺陷数=1轻缺陷数≤2
理化性能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即判定该抽检批不合格。优等品批:外观样本中的优等品数≥90%,一等品和合格品数≤10%(不含不合格品)。各项理化性能测试达到优等品指标要求。
一等品批:外观样本中一等品及以上的产品数≥90%,合格品数≤10%(不含不合格品)。各项理化性能测试达到一等品指标要求。合格品批:外观样本中合格品及以上产品数≥90%,不合格品数≤10%(不含有严重缺陷的不合格品)。各项理化性能测试达到合格品指标要求。当外观质量判定与理化性能判定不一致时,按低等级判定。6.4.3合格判定
抽验中各批量判定数符合6.4.2相应等级规定,判定为合格批。否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严重影响外观及服用(使用)性能的产品不充许。6.4.4复验规定
抽验中各批量判定数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或交收双方对检验结果有异议时,可进行第2次抽验,抽验数量应增加一倍。以复验结果为最终判定结果。00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成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按FZ/T80002执行。
81022—201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机织厨用服饰
Woven kitchen garments and accessories2018-04-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81022—2018
2018-09-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
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9)归口。
FZ/T81022—2018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必维申美商品检测(上海)有限公司、温州市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铭、周双喜、徐静琦、杨秀月、李敏洁、张孟胜、王宏明。I
1范围
机织厨用服饰
FZ/T81022—2018
本标准规定了机织厨用服饰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家用厨房或烹饪用服饰产品。其他类似产品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年龄在14岁及以下的婴幼儿及儿童服饰产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1335.1服装号型男子
GB/T1335.2服装号型女子wwW.bzxz.Net
GB/T2910(所有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GB/T2912.1
GB/T3920
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3921一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GB/T3922
GB/T4841.3
GB/T5296.4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2001
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GB/T8630
GB/T14644
GB/T17592
GB18401
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纺织品燃烧性能45°方向燃烧速率的测定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21294
GB/T21295
服装理化性能的检验方法
服装理化性能的技术要求
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四组分纤维混合物01057(所有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FZ/T
纺织品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FZ/T
服装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服装成品出厂检验规则
服装用人体头围测量方法与帽子规格代号标示81022—2018
3术语和定义
kitchen garments and accessories厨用服饰
家用厨房或烹饪用可穿戴或使用的纺织品,如罩衣、围裙、隔热手套、隔热垫、袖套、厨用帽等。3.2
隔热性能thermal insulationproperty材料减缓和阻止热量传递的性能,要求
使用说明
成品使用说明按心B/T5296.4规定。隔热产品应标注可承受的最高酬热温度(一般为150℃,180℃和210C),加产品最高耐热温度180℃等。4.2产品塑格
服装类产品号型应按GBZT
和GB/T1335.
;旧类产品规格代号标示方法按FZ/T80610规定或以厘米为单位标注帽宽其作产品位展据产品体征以厘米(cm)为单值标明其主要规格尺
4.3原材料
按国家有是纺织原材粗标准选而符合本标准质量要求的原材征4.4色差
同批次、不同件成品之间色差不低于3-4级。同件产品各表面部位之间的但差不低于4级。4.5外观症点
成品的疵点允诉家在程度按表1规定。只允许一种允许存在程康内的疵照。未列入本标准的疵点按其形态,参照表1相似疵点执行。表1疵点允许存在程度要求
疵点名称
线状疵点
条状疵点
块状疵点
破损疵点
各部位允许存在程度
2 cm及以内
0.5cm及以内
0.5cm2及以内
不允许
注:线状疵点为沿经向或纬向延伸的,宽度不超过0.2cm的疵点。条状疵点为沿经向或纬向延伸的,宽度超过0.2cm的疵点。经、纬纱共断2根及以上的为破损疵点。条、块状疵点按其疵点的最长长度量计。4.6缝制
针距密度按表2规定。
包缝线
表2针距密度要求
针距密度
不少于9针/3cm
不少于12针/3cm
不少于9针/3cm
81022—2018
特殊设计除外
各部位缝制平服,线路顺直、整齐、牢固,针迹均匀,上下线松紧适宜,无跳线、断线。4.6.2
4.6.3耐久性标签位置端正、平服。4.6.4成品各部位缝纫线迹30cm内不得有连续跳针或一处以上单跳针,链式线迹不允许跳线。4.7规格尺寸允许偏差
对称部位大小、前后、高低一致,成品的规格尺寸偏差允许程度按表3规定。表3成品规格尺寸允许偏差要求
部位名称
服装类
帽口宽
注:其他产品考核产品规格中标示的部位尺寸,偏差应不大于标示尺寸的5%。4.8
单位为厘米
规格尺寸允许偏差
各部位熨烫平服、整洁,无烫黄、水渍、亮光。对称部位大小、前后、高低一致,4.9理化性能要求
成品理化性能要求见表4。
表4成品理化性能要求
纤维含量/%
甲醛含量/(mg/kg)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mg/kg)异味
水洗尺寸变化率/%
优等品
分等要求
一等品
符合GB/T29862规定
符合GB18401规定
合格品
FZ/T 81022—2018
面料耐皂洗色牢度/级
面料耐水色牢度/级
面料耐汗渍色牢度/级
面料耐干摩擦鼓
面料耐湿摩擦色牢度/级
誉烧性能
隔热性能“
305时漏题
3min时外观变花
拒水性能
拒油性能
易去污性能
水选后外观
表4(续)
优等品
分等要求
一等品
符合GB8401规定
无溶础燃烧现象
符合EB/T-21295规定
合格品
3(深色2-3)
在允许出现破洞,填无物不危许出现缩团等明显外观变化;粘合、复合新层印花部位西料本充许起泡,脱落裂开;也缝线不可脱落、缝纫线不可开线:组扣,前品等附作不允许破损、脱落和锈蚀等明显外观变化
注:按GB/4841.标准规定,颜色深于1/12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的为深色水洗尺寸变化察、耐皂能色牢度和水洗后外观不考核使用说明上标注不可水洗的产品,水洗尺寸变化率仅考核服装类产品
”燃烧性能仅考核服装奥产品的外层面料,仅考核单位面积质中于90g/m2的织物。隔热性能仅考核隔热手套、陶螂垫等明示具有隔热性能的产品。拒水性能、拒油性能和易去污性能仅考预明示具有相应咖配的产品。洗前及洗后均应满足要求。5检验方法
5.1检验工具
钢卷尺或直尺,分度值为1mm。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250)。5.2规格测定
主要部位规格尺寸选用按4.2规定,测量方法按表5规定,测量部位见图1、图2和图3。5.2.2
主要部位的规格尺寸允许偏差按4.7规定。序号
部位名称
手套长
手套宽
帽口窗
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
81022—2018
由前身肩缝最高点或后领窝中摊平垂直量至底边由袖隆缝与摆缝的交点向下2cm处围量一周由袖山最高点量至袖口线中间
手套顶端至简口间的距离
郁柳和禽指的分叉处沿着食指向上2cm处放平横量帽子对折放平,帽口向上n处,从帽左端平行量至右端注:未规定产品的规格及测量部位按标称部位测量说明:
-衣长
2——胸围
3——袖长。
图1罩衣
说明:
4——手套长;
5—手套宽。
图2隔热手套
FZ/T81022—2018
说明:
6帽口宽。
5.3外观测试
图3厨用帽
5.3.1外观检验一般采用灯光照明,照度不低于6001x,有条件时也可采用北空光照明。5.3.2评定色差程度时,被评部位应纱向一致。入射光与织物表面约成45°,观察方向应垂直于织物表面,距离60cm目测,与GB/T250样卡对比。5.3.3外观疵点充许存在程度测定时,距离60cm目测。必要时采用钢卷尺进行测量。5.3.4针距密度在成品缝纫线迹上任取3cm测量(厚薄部位除外)。5.4理化性能测试
5.4.1纤维含量按GB/T2910、FZ/T01057、FZ/T01026、FZ/T01095等规定测试。5.4.2甲醛含量按GB/T2912.1规定测试。5.4.3pH按GB/T7573规定测试。
5.4.4异味按GB18401规定测试。5.4.5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按GB/T17592规定测试。5.4.6水洗后的尺寸变化率按GB/T8630规定测试,采用GB/T8629一2001洗涤程序5A(标注手洗产品采用仿手洗),干燥方式采用悬挂晾干。在批量中随机抽取3件成品测试,结果取3件的平均值。5.4.7耐皂洗色牢度按GB/T3921一2008试验方法A(1)规定。5.4.8耐水色牢度按GB/T5713规定测试。5.4.9耐汗渍色牢度按GB/T3922规定测试5.4.10耐摩擦色牢度按GB/T3920规定测试5.4.11燃烧性能的测定按GB/T14644规定测试。5.4.12隔热性能的测定按附录A规定,根据所明示的可承受的最高耐热温度确定测试温度,最高耐热温度分为150℃、180℃和210℃3档。测试部位:隔热手套测试手掌部位;单层隔热垫则将试样折叠后测试中心部位:其他产品测试其代表性部位。4规定对洗前和洗后样品分别测试,易去污性5.4.13拒水性能、拒油性能和易去污性能按GB/T21294能采用擦拭法。水洗方法按5.4.6规定,洗涤干燥3次。5.4.14成品洗涤干燥后外观质量的测定,按5.4.6规定,洗涤干燥一次。在外观检测的条件下,观察和评价经过洗涤干燥前后的样品外观质量变化。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6.1.1成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型式检验根据生产厂实际情况或合同协议规定,一般在转6
产、停产后复产、原料或工艺有重大改变时进行。6.1.2出厂检验项目按第4章规定,4.9除外。成品出厂检验规则按FZ/T800046.1.3型式检验项目按第4章规定。6.2外观质量等级和缺陷划分规则6.2.1外观质量等级划分
FZ/T81022—2018
规定。
成品外观质量等级划分以缺陷是否存在及其轻重程度为依据。抽样样本中的单件产品以缺陷的数量及其轻重程度划分等级,批等级以抽样样本中单件产品的品等数量划分。6.2.2外观缺陷划分
单件产品不符合本标难所规定的要求即构成缺陷,按照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和对产品性能、外观的影响程度,缺陷分成一类:a)严重缺陷严重降低产品的使用性能,严重影响产品外观的缺陷,称为严重典陷。重缺陷:不严重降低产品的使用性能,不严重影响产品外观,但较严重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缺b)
陷,称为重缺陷。
轻缺陷:不符合标准要求,但对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外观有较小影响的缺陷,稀为轻缺陷6.2.3外观质量缺陷判定依据
外观质量缺陷判定依据见表6
表6外观质量缺陷判定依据
使用说明
缝制质量
规格尺寸
允许偏差
整敏路
内容不规范
表面部位色差超过本标
准规定的半级以内
线状疵点超过本标准
商标和耐久性标签不端
正、不平服明显歪斜
缝制不平服,松素
宜,底边不圆顺
平缝30cm内有两个单
跳针;上下线松紧不一
针距不匀:针距低于本标
准规定2针以内(含2针)
规格尺寸允许偏差超过
本标准规定50%以内
熨烫不平服
重缺陷
表面部位色差超过本标
准规定的半级及以上
条、块状疵点超过本标准
南明减听痕;表面部位带
边针眼外露
甲键连续跳针或30cm
内有两个以上单跳针;缺
线或断线0.5cm以上;包
缝有跳针
针距低于本标准规定2
针以上
规格尺寸允许偏差超过
本标准规定50%及以上
轻微烫黄;变色
注1:本规则未涉及的缺陷可根据标准规定,参照规则相似缺陷酌情判定。注2:凡属丢工、少序、错序,均为重缺陷,缺件为严重缺陷。重缺学
碱损等严重影响外观的疵点
链式线迹有跳针
规格尺寸允许偏差超过本标
准规定100%及其以上
烫黄、变质等严重影响使用和
FZ/T81022—2018
6.3抽样规定
外观质量检验抽样数量按产品批量:500件(套)及以下抽验10件(套)。500件(套)以上至1000件(套)【含1000件(套)抽验20件(套)。1000件(套)以上抽验30件(套)。理化性能抽样根据试验需要,一般至少为4件(套)。6.4判定规则
6.4.1单件(样本)外观判定
服装类产品:
优等品:严重缺陷数=0
一等品:严重缺陷数=0
严重缺陷数=0
合格品:严重缺陷数=0
严重缺陷数=0
b)非服装类产品:
优等品:严重缺陷数=0
一等品:严重缺陷数=0
严重缺陷数=0
合格品:严重缺陷数=0
严重缺陷数=0
6.4.2批量判定
重缺陷数=0
轻缺陷数≤4
重缺陷数=0
轻缺陷数≤6或
重缺陷数=1车
轻缺陷数≤3
重缺陷数=0
重缺陷数=1
重缺陷数=0
重缺陷数=0
轻缺陷数≤8或
轻缺陷数≤6
轻缺陷数≤2
轻缺陷数≤3或
重缺陷数=1轻缺陷数≤1
重缺陷数=0
)轻缺陷数≤4或
重缺陷数=1轻缺陷数≤2
理化性能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即判定该抽检批不合格。优等品批:外观样本中的优等品数≥90%,一等品和合格品数≤10%(不含不合格品)。各项理化性能测试达到优等品指标要求。
一等品批:外观样本中一等品及以上的产品数≥90%,合格品数≤10%(不含不合格品)。各项理化性能测试达到一等品指标要求。合格品批:外观样本中合格品及以上产品数≥90%,不合格品数≤10%(不含有严重缺陷的不合格品)。各项理化性能测试达到合格品指标要求。当外观质量判定与理化性能判定不一致时,按低等级判定。6.4.3合格判定
抽验中各批量判定数符合6.4.2相应等级规定,判定为合格批。否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严重影响外观及服用(使用)性能的产品不充许。6.4.4复验规定
抽验中各批量判定数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或交收双方对检验结果有异议时,可进行第2次抽验,抽验数量应增加一倍。以复验结果为最终判定结果。00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成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按FZ/T80002执行。
81022—201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FZ/T 81017-2022全毛衬西服
- 下一篇: 没有更多了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
- TSG21-2016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YB/T4498-2015 转炉用铸铁水冷炉口
- 沪J/T702-1997 上海市建筑产品推荐性通用图集 8 彩色涂层钢板门窗
- QXZW0001S-2016 广汉喜之味食品有限公司 半固态复合调味料(含油型)
- QB/T1586.1-2010 箱包五金配件 箱锁
- 沪S/T103-2000 上海市建筑产品推荐性通用图集 34 XQ系列消防气压给水设备、BTG--3系列自动变压(恒压)变流量供水设备安装
- QB/T1973-1994 电池用碳棒
- QB/T4136-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洗衣机用电动机技术要求
- QX/T180-2013 气象服务图形产品色域
- Q/GDW1876—2013 多功能测控装置技术规范
- 沪J/T113-2002 上海市建筑产品推荐性通用图集 59 SSC玻璃砖墙体工程
- 92R423 变角形过滤器
- QB/T4929-2016 称重高温传感器
- CB/T4198-2011 船用中速柴油机齿轮箱技术条件
- CB/T4525-2022 船舶行业企业危险源辨识与管理要求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