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纺织行业标准(FZ) >>
- FZ/T 14050—2020 莫代尔纤维纱线与涤纶低弹丝交织印染布

【FZ纺织行业标准】 莫代尔纤维纱线与涤纶低弹丝交织印染布
- FZ/T14050—2020
- 现行
标准号:
FZ/T 14050—2020
标准名称:
莫代尔纤维纱线与涤纶低弹丝交织印染布
标准类别:
纺织行业标准(FZ)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6.87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FZ/T 14050—2020.
1范围
FZ/T 14050规定了莫代尔纤维纱线与涤纶低弹丝交织印染布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和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
FZ/T 14050适用于机织生产的各类漂白,染色和印花的莫代尔纤维纱线与涤纶低弹丝交织印染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 411棉印染布
GB/T 3917.1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1部分:冲击摆锤法撕破强力的测定GB/T 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GB/T3922——20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GB/T 3923.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 4666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GB/T 4668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GB/T 4669—2008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GB/T 4841.3 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
GB/T 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
GB/T6152——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热压色牢度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8427——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氤弧
GB/T 8628―纺织品﹑测定尺寸变化的试验中织物试样和服装的准备﹑标记及测量GB/T 8629—-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 8630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GB/T 14801机织物与针织物纬斜和弓纬试验方法GB/T 17760印染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
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 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GB 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14050——2020
莫代尔纤维纱线与涤纶低弹丝交织印染布Printed and dyed modal and polyester drawn textured yarn interweave fabric2020-04-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rrKaeerKca-
2020-10-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FZ/T14050—2020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染制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1)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卓达染整有限公司、常州市华荣友佳纺织染整有限公司、南通金仕达超微阻燃材料有限公司、鲁丰织染有限公司、晟合新材料科技(嘉善)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印染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民、金泽、朱华雄、欧卫国、张战旗、陈冠军、张宝庆、刘添涛。I
rrKaeeikAca
1范围
莫代尔纤维纱线与涤纶低弹丝交织印染布FZ/T14050-—2020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本标准规定了莫代尔纤维纱线与涤纶低弹丝交织印染布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和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机织生产的各类漂白、染色和印花的莫代尔纤维纱线与涤纶低弹丝交织印染布。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411棉印染布
GB/T3917.1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1部分:冲击摆锤法撕破强力的测定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GB/T3922—20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GB/T3923.1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4666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GB/T4668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GB/T4669—2008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GB/T4841.3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GB/T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GB/T6152—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热压色牢度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427一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GB/T8628纺织品测定尺寸变化的试验中织物试样和服装的准备、标记及测量GB/T8629一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GB/T8630
GB/T14801
机织物与针织物纬斜和弓纬试验方法印染布布面症点检验方法
GB/T17760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FZ/T01101
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测定物理法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检验规则FZ/T10005
FZ/T10010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标志与包装1
rKacerkAca-
FZ/T14050—2020
3术语和定义
GB/T411中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莫代尔纤维纱线与涤纶低弹丝交织印染布printedanddyedmodalandpolyesterdrawntexturedyarn interweave fabric
经向为莫代尔纤维纱线,纬向为涤纶低弹丝,经交织、染整加工的机织物。4分类
莫代尔纤维纱线与涤纶低弹丝交织印染布按品种、规格分类,产品的品种和规格根据客户合同或用户需要确定,加工系数按照附录A执行。5要求
5.1项目
莫代尔纤维纱线与涤纶低弹丝交织印染布的要求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内在质量包括纬密偏差率、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纤维含量偏差、断裂强力、撕破强力、水洗尺寸变化率、色牢度和安全性能8项;外观质量包括幅宽偏差、色差、歪斜、局部性疵点和散布性疵点5项。5.2分等规定
5.2.1产品的品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的为等外品。5.2.2莫代尔纤维纱线与涤纶低弹丝交织印染布的评等,内在质量按批评等,外观质量按匹(段)评等,以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中最低一项品等作为该匹(段)布的品等。5.2.3在同一匹(段)布内,局部性疵点采用每百平方米允许评分的办法评定等级;散布性疵点按严重一项评等。
5.3内在质量
5.3.1产品的安全性能应符合GB18401或GB31701的规定。5.3.2内在质量评等规定按表1。表1F
内在质量评等规定
考核项目
纬密偏差率/%
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
纤维含量偏差/%
断裂强力/N
撕破强力/N
优等品
-2.0~+2.0
-nKaeerKAca-
一等品
3.0~+3.0
GB/T29862执行
二等品
-4.0~+4.0
考核项目
水洗尺寸变化率/%
耐皂洗
耐摩擦
色牢度/级
耐汗渍
耐热压
表1(续)
优等品
-3.0~+1.0
-3.0~+1.0
一等品
-4.0~+1.5
-4.0~+1.5
注1:单位面积质量在100g/m以下的断裂强力、撕破强力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注2:耐光色牢度有特殊要求时,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耐湿摩色牢度一等品深色可降半级。FZ/T14050—2020
二等品
-5.0~+2.0
—5.0~+2.0
b深、浅色程度按照GB/T4841.3标准规定,颜色深于1/12染料染色标准深度为深色,颜色浅于等于1/12染料染色标准深度为浅色。
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要求
外观质量评等规定按表2。
表2外观质量评定规定
疵点名称和类别
幅宽偏差/cm
色差/级
歪斜*/%
幅宽140cm及以下
幅宽140cm以上
漂色布
印花布
左中右
同类布样
参考样
同类布样
参考样
漂色布
印花布
花斜或纬斜
条格花斜或条格纬斜
优等品
-1.0~+2.0
-1.5~+2.5
-KaeerKAca-
一等品
-1.5~+2.5
-2.0~+3.0
二等品
-2.0~+3.0
FZ/T14050—2020
疵点名称和类别
局部性概点/(分/100m2)
花纹不符、染色不匀
散布性症点
棉结杂质、深浅细点
注1:花纹不符按用户确认样为准。表2(续)
优等品
不影响外观
不影响外观
不影响外观
注2:印花布的布面疵点应根据对总体效果的影响程度评定。:歪斜以花斜或纬斜、条格花斜或条格纬斜中严重的一项考核。5.4.2每匹(段)布的局部性疵点允许总评分一等品
不影响外观
不影响外观
不影响外观
每匹布的局部性疵点允许总评分按式(1)计算,按GB/T8170修约至个位数。A=aXLXW/100
式中:
每匹(段)布的局部性疵点允许总评分,单位为分;每百平方米允许评分数,单位为分每百平方米(分/100m2);匹(段))长,单位为米(m);标准幅宽,单位为米(m)。
假开剪和拼件的规定
5.4.3.1在优等品中不允许假开剪。5.4.3.2
二等品
影响外观
影响外观
影响外观
(1)
假开剪的疵点应是评为4分的疵点或评为3分的严重疵点,假开剪后各段布都应是一等品。5.4.3.3凡用户允许假开剪或拼件的,可实行假开剪和拼件。距布端5m以内,及长度在30m以下不允许假开剪,最低拼件长度不低于10m;假开剪按60m不允许超过2处,长度每增加30m,假开剪可相应增加1处。
5.4.3.4假开剪和拼件率合计不允许超过20%,其中拼件率不得超过10%。5.4.3.5假开剪应做明显标记,附假开剪段长记录单。6试验和检验方法
密度检验方法按GB/T4668执行,纬密偏差率按式(2)计算,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ew
式中:
一纬密偏差率,%;
·(2)
D,——莫代尔纤维纱线与涤纶低弹丝交织印染布实测纬纱密度,单位为根每十厘米(根/10cm);Dw一莫代尔纤维纱线与涤纶低弹丝交织印染布标准纬纱密度,单位为根每十厘米(根/10cm)6.2单位面积质量试验方法按GB/T4669—2008中方法6执行,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按式(3)计算,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4
-rKaeerKa-
式中:
G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
FZ/T14050—2020
·(3)
一莫代尔纤维纱线与涤纶低弹丝交织印染布单位面积质量实测值,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m
m一一莫代尔纤维纱线与涤纶低弹丝交织印染布单位面积质量标称值,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注:标称值为客户要求或面料设计值,按贸易双方协议商定。6.3纤维含量偏差试验方法按FZ/T01101执行,纤维含量结果以净干质量结合公定回潮率计算的公定质量百分率表示。
6.4断裂强力试验方法按GB/T3923.1执行。6.5撕破强力试验方法按GB/T3917.1执行。6.6水洗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按GB/T8628、GB/T8629—2017(采用洗涤程序4G,干燥程序A)和GB/T8630执行。
6.7耐光色牢度试验方法按GB/T8427—2008中方法3执行。6.8
耐皂洗色牢度试验方法按GB/T3921—2008中A(1)单纤维贴衬执行。6.9
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按GB/T3920执行。6.10
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按GB/T3922—2013中单纤维贴衬执行。6.11
耐热压色牢度试验方法按GB/T6152—1997潮压法,温度为150℃士2℃执行。6.12
幅宽检验方法按GB/T4666执行。色差按GB/T250评定。
歪斜(花斜或纬斜、条格花斜或纬斜)检验方法按GB/T14801执行。6.15
局部性疵点和散布性疵点检验方法按GB/T17760执行。7检验规则
检验规则按FZ/T10005执行。
8标志和包装
标志和包装按FZ/T10010执行,内包装的标志按GB/T5296.4执行。9其他
特殊品种及用户对产品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另订协议。5
rKacerkAca-
FZ/T14050—202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莫代尔纤维纱线与涤纶低弹丝交织印染布加工系数A.1幅宽、密度的加工系数
加工系数按表A.1。
表A.1加工系数
产品类别
A.2计算方法
幅宽加工系数(6)
密度加工系数(c)
A.2.1标准幅宽按式(A.1)计算,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W-W.Xb
式中:
莫代尔纤维纱线与涤纶低弹丝交织印染布标准幅宽,单位为米(m):莫代尔纤维纱线与涤纶低弹丝交织本色布标准幅宽,单位为米(m)莫代尔纤维纱线与涤纶低弹丝交织印染布幅宽加工系数。A.2.2标准(经、纬纱)密度按式(A.2)计算,按GB/T8170修约至个位数。D=d.Xc
式中:
莫代尔纤维纱线与涤纶低弹丝交织印染布标准(经、纬纱)密度,单位为根每十厘米(根/10cm);
莫代尔纤维纱线与涤纶低弹丝交织本色布标准(经、纬纱)密度,单位为根每十厘米(根/10cm);
莫代尔纤维纱线与涤纶低弹丝交织印染布(经、纬纱)密度加工系数。rrKaeer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FZ纺织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 FZ/T12072-2021 棉聚酰胺酯纤维混纺本色纱线
- FZ/T12067—2020 涤纶羊毛混纺本色纱
- FZ/T14002-1992 鞋用棉印染帆布
- FZ/T93069—2021 转杯纺纱机转杯轴承
- FZ/T24014—2021 印花精梳毛织品
- FZ/T14020—2020 涂料染色水洗棉布
- FZ/T43056—2021 涤纶长丝仿麻家居用织物
- FZ/T12025—2021 毛经用低捻棉本色纱
- FZ/T24004—2021 精梳低含毛混纺及纯化纤毛织品
- FZ/T93003-1991 纺纱和捻线用金属钩
- FZ/T60019-1994 非织造布破裂强力试验方法
- FZ/T60011-2016 复合织物剥离强力试验方法
- FZ/T93048.1—2021 针刺机用针第1部分:刺针
- FZL/T93110—2021 磁性转子式假捻器
- FZ/T98022—2021 圆轨迹法织物起毛起球性能测试仪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