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
- TB/T 1484.3-2001 第3部分:通信网络用电缆

【TB铁路运输标准】 第3部分:通信网络用电缆
- TB/T1484.3-2001
- 现行
标准号:
TB/T 1484.3-2001
标准名称:
第3部分:通信网络用电缆
标准类别: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728.37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TB/T 1484.3-2001.
1范围
TB/T 1484.3是铁路机车车辆用通信网络电缆的导则,它规定了该电缆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TB/T 1484.3适用于铁路机车车辆,也适用于其他轨道车辆。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951.1-1997电缆绝缘 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 用试验方法第1节厚度与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GB/T 2951.2-1997电缆绝缘 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 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2节热老化试验方法
GB/T 2951.4- -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4节低温试验
GB/T 3048.6- -199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绝缘 电阻试验电压-电流计法
GB/T 3048.8- -199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交流电 压试验
GB/T 6995.2- -1986电线电缆识别标记第2 部分标准颜色
GB/T 12666.2- -1990电线 电缆燃烧试验方法第2 部分单根电 线电缆垂直燃烧试验方法
IEC 60344- -1980 低频电线 电缆裸铜导体或有镀层导体电阻的计算导则
IEC 60708系列聚烯烃绝缘 和带聚烯烃防潮层的低频电缆
IEC61375-1: 1999电力牵引设备一 列车总线第1部分列车通信网络
3使用特性
3.1电缆的工作频率: 最高20 MHz。
3.2电缆的工作温度: -40℃~+100℃。
3.3电缆的允许弯 曲半径:固定敷设: 3倍电缆外径;
非固定敷设: 5倍电缆外径。
3.4使用在无矿物油和燃料油污染的场合。
4电缆结构和材料
4.1电缆结构
电缆至少包括一个线对,线对外应有屏蔽层。
4.2材料
4.2.1导体
导体应为镀锡退火铜线绞成,推荐导体截面应符合表1规定。

部分标准内容:
TB/T1484.3-2001
第3部分:通信网络用电缆
2001-05-2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2001-12-01实施
TB/T1484.3-—2001
引用标准
使用特性
4电缆结构和材料·
5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交货条件
TB/T1484.3-—2001
本标准是TB/T1484《铁路机车车辆电缆订货技术条件》第3部分,是根据IEC61375一1:1999《电力牵引设备一列车总线第1部分:列车通信网络》和GB/T18015.1~18051.7一1999《数字通信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制定的TB/T1484《铁路机车车辆电缆订货技术条件》包括以下3部分:第1部分(即TB/T1484.1):额定电压3kV及以下电缆第2部分(即TB/T1484.2):额定电压30kV电力电缆第3部分(即TB/T1484.3):通信网络用电缆本标准是对TB/T1484—1983《铁路机车车辆用绝缘电缆供货技术条件》修订后增加的部分。
本标准由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起草人:刘忠修、姜志新、忻济民。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1484.3—2001
铁路机车车辆电缆订货技术条件第3部分:通信网络用电缆
本标准是铁路机车车辆用通信网络电缆的导则,它规定了该电缆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机车车辆,也适用于其他轨道车辆。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面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951.1一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1节厚度与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GB/T2951.2—1997
第2节热老化试验方法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GB/T2951.4—1997
第4节低温试验
电压-电流计法
GB/T3048.6—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绝缘电阻试验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交流电压试验GB/T3048.8—1994
电线电缆识别标记第2部分标准颜色GB/T6995.2—1986
GB/T12666.2-一1990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第2部分单根电线电缆垂直燃烧试验方法
GB/T17650.2一1998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用测量pH值和电导率来测定气体的酸度GB/T17651.1~17651.2—1998电线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GB/T18015.1~18015.7—1999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IEC60096一1:1986射频电缆第1部分总技术要求一测量方法IEC601891:1986PVC绝缘和PVC护套低频电缆和电线第1部分一般试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1-05-28批准32
2001-12-01实施
测量方法
TB/T1484.3—2001
IEC60344一1980低频电线电缆裸铜导体或有镀层导体电阻的计算导则IEC60708系列聚烯烃绝缘和带聚烯烃防潮层的低频电缆IEC613751:1999电力牵引设备一列车总线第1部分列车通信网络3使用特性
3.1电缆的工作频率:最高20MHz。3.2电缆的工作温度:-40℃~+100℃。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固定敷设:3倍电缆外径;3.3日
非固定敷设:5倍电缆外径。
3.4使用在无矿物油和燃料油污染的场合。4电缆结构和材料
4.1电缆结构
电缆至少包括一个线对,线对外应有屏蔽层。4.2材料
4.2.1导体
导体应为镀锡退火铜线绞成,推荐导体截面应符合表1规定。表1
电缆类别
多功能车辆总线(MVB)wwW.bzxz.Net
绞接式列车总线(WTB)
4.2.2绝缘
绝缘应为合适的热塑性材料,推荐使用聚烯烃。推荐导体截面积(mm2)
0.34-0.56
0.56(延伸线)
0.75(主干线)
1.34(跨接线)
绝缘可以是实心、泡沫或泡沫实心皮,推荐使用泡沫实心皮。绝缘应连续,绝缘的厚度应保证成品电缆特性符合规定,并能适应导体的连接方法。绝缘的颜色应符合GB/T6995.2规定的标准颜色,也可以在绝缘上打印标记,如数字来识别线芯。
绝缘线芯经扭绞后成缆芯,扭绞的节距应不大于8cm。绝缘在扭绞时可采用非吸湿,与绝缘不发生粘连或任何其他反应的材料作填充,以使扭绞好的线对截面呈圆型。4.2.3屏蔽
线对屏蔽采用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编织密度要求不小于80%,屏蔽方式有以下几种:单层编织屏蔽;
双层编织屏蔽;
一双层编织屏蔽,二层屏蔽层间夹有一层绕包铝箱带。屏蔽层内外可采用包带保护,包带应由不吸湿材料制成,如聚酯薄膜或其他塑料薄膜。包带不应与所接触的绝缘、护层发生粘连。4.3护层
TB/T1484.3-2001
护层应适当紧密地包覆在屏蔽(或包带)上,护层又不能粘附于屏蔽或包带上。护层一般采用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4.4识别标志
每根电缆上应印有制造商的标识,有要求时,还应印上制造日期。5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5.1机械性能和尺寸结构
5.1.1本标准未规定导体,绝缘和护层及电线最大外径的具体结构数值,但应由适用的详细规范给以规定,其测试按GB/T2951.1中第8章规定方法进行。5.1.2导体断裂伸长率
导体断裂伸长率按IEC60189—1中3.3条规定方法测量,导体断裂伸长率要求为:标称直径≥0.4mm时,最小值不小于15%。标称直径<0.4mm时,最小值不小于.10%。5.1.3绝缘断裂伸长率
绝缘断裂伸长率按GB/T2951.1中9.1.7条规定方法测量,绝缘断裂伸长率不小于100%。
5.1.4护层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护层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按GB/T2951.1中9.2.7条规定方法测量,护层抗张强度不小于9MPa。护层断裂伸长率不小于100%。5.2电气性能
5.2.1电气性能试验应在长度不小于100m的电缆上进行。5.2.2导体电阻
导体电阻按IEC60189—1中第5.1条规定的方法测量,导体电阻应符合IEC60344的规定。
5.2.3电阻不平衡
线对两导体间的电阻不平衡定义为:Rmex-Rrm×100(%).
AR(%)=4
Rmax+Rmin
式中AR一电阻不平衡,%;
Rmax——较大电阻值的导线电阻,2;Rmin—较小电阻值的导线电阻,Q(1)
电阻不平衡的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精度应按IEC60708一1第3次修改中第24章规定。
电阻不平衡应不大于3%。
5.2.4介电强度
介电强度试验按GB/T3048.8规定的方法在导体与导体,屏蔽与导体,屏蔽与水之间进行。
施加1500V、50Hz正弦交流电压,5min无击穿。5.2.5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按GB/T3048.6规定方法测定-34
TB/T1484.3-2001
20℃时,导体与导体、导体与水之间绝缘电阻不小于100MQ·km5.2.6工作电容
线对工作电容定义为:
式中Cm—线对工作电容;
Cm=C+C
Ci——线对两导体A与B间的电容,导体B应接所有其他导体及屏蔽与地;C2—线对中导体A与B间的电容,导体A应接所有其他导体及屏蔽与地;C
一线对两导体A与B接在一起,与同时接地和接屏蔽的所有其他导体之间的电线对两导体间的工作电容按IEC60189—1中的规定测量。线对工作电容应符合表2规表2.
电缆类别
5.2.7线对对屏蔽的电容不平衡
线对对屏蔽的电容不平衡定义为:ACs=C1s-C2s
式中AC一线对对屏蔽的电容不平衡:技术要求
<46pF/m(在1.5MHz时)
<65pF/m(在1.0MHz时)
Cis一—线对中导体A与屏蔽间的电容,其余导体应接平衡变量器的中性点;C2线对中导体B与屏蔽间的电容,其余导体应接平衡变量器的中性点。电容不平衡按IEC60189—1中规定测量。电容不平衡应符合表3规定。表3
电缆类别
5.2.8转移阻抗
技术要求
<1.5pF/m(在1.5MHz时)
<1.5pF/m(在1.0MHz时)
转移阻抗定义为二次[内]回路上的纵向感应电压与一次[外]回路中通过的电流比。转移阻抗应按IEC60096.1中的7.5和7.2规定的方法测量。转移阻抗应符合表4规定。表4
电缆类别
5.2.9衰减
技术要求
<20mn/m(在20MHz时)
(差动转移阻抗<2m0/m)
当电缆阻抗与试验仪器阻抗匹配时,100m长电缆的衰减定义为:100/L
10logio(P//P2)
式中α-
衰减常数,dB/100m;
TB/T1484.3—2001
P,一负载阻抗等于信号源阻抗时的输人功率;P2—-负载阻抗等于试验样品阻抗时的输出功率;试样长度,m。
衰减按GB/T18015.1中3.3.2的规定测试。衰减应符合表5规定。表5
电缆类别
5.2.10近端串音衰减
技术要求
<15.0dB/km(在1.5MHz时)
<20.0dB/km(在3.0MHz时)
<10.0dB/km(在1.0MHz时)
<14.0dB/km(在2.0MHz时)
当两个线对在同一电缆中时,一线对对另一线对的近端申音衰减定义为:10log10(PIN/P2N)
式中PiN——主串线对的输人功率;P2N
一被串线对近端的串音输出功率。(5)
近端串音衰减按GB/T18015.1中3.3.4规定进行测试。电缆的近端串音衰减应符合表6规定。
5.2.11特性阻抗
电缆类别
技术要求
>55dB(在0.75~3.0MHz时)
>55dB(在0.5~2.0MHz时)
规定频率下的特性阻抗定义为无限长均匀线的输人阻抗。特性阻抗按GB/T18015.1中3.3.6规定进行测试。特性阻抗应符合表7规定。表7
电缆类别
5.3环境特性
技术要求
120.0Q(1±10%)(在0.75~3.0MHz时正弦信号测试)120.00(1±10%)(在0.5~2.0MHz时正弦信号测试)5.3.1绝缘热收缩
绝缘热收缩按GB/T2951.3第10章规定的方法测量,试验的温度为100℃±2℃,持续时间为1h,收缩量要求小于或等于5%。5.3.2护套热老化试验
护套热老化试验按GB/T2951.1中9.2及GB/T2951.2中8.1规定的方法进行,老化温度为100℃土2℃,老化时间为168h,护层热老化后的抗张强度应不小于原始值的70%,断裂伸长率应不小于原始值的70%。
5.3.3电缆低温弯曲试验
电缆低温弯曲试验按GB/T2951.4中8.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温度为-40℃±2℃,弯曲芯轴直径为电缆外径的8倍,要求电缆不开裂。36
5.3.4单根垂直燃烧试验
TB/T1484.3—2001
电缆应能通过GB/T12666.2规定的单根垂直燃烧试验。5.3.5含卤酸气体pH值和电导率测定5.3.6电缆应按GB/T17650.2规定的方法,测定护层和绝缘材料在燃烧时释放的气体的酸度,要求pH≥4.3,电导率<10uS/mm。5.4发烟量的烟密度试验
电缆应按GB/T17651规定的方法测定电缆燃烧烟密度,要求透光率>80%。6交货条件
6.1交货长度
电缆应以100m或100m的整数倍长度绕成盘或成圈供应。交货长度中,短段长度和数量由供需双方协商。
6.2标志
6.2.1、电缆外表应有制造商名、型号、标称截面、电压等级等不易擦掉的连续标记。6.2.2成圈、成盘电缆在包装后,在包装外表应有标签,标明;制造商名;
型号及规格;
额定电压;
长度及段数(短段长度);
重量;
制造日期。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TB铁路运输标准标准计划
- TB/T3523.2-2018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试验方法第2部分:输入特性试验
- TB2105-1989 XX型信号选别器
- TB/T3010-2001 铁道车辆滚动轴承高碳铬轴承钢订货技术条件
- TB/T1463-2006 机车轮对组装技术条件
- TB/T3253-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绝缘护套
- TB/T3503.1-2018 铁路应用空气动力学第1部分:符号与单位
- TB/T2247-1991 机车牵引齿轮磁粉探伤验收条件
- TB/T2787-1997 机车车轴金相显微检验
- TB10119-2000 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
- TB/T2624-2011 重型轨道车车轴型式及基本尺寸
- TB/T3520-2018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钢轨打磨车
- TB/T3558-2020 机车车辆转向架专用量具闸瓦和闸片量具
- TB/T2891-1998 电气化铁道并联电容器静态型高次谐波过流保护技术条件
- TB/T3503.2-2018 铁路应用空气动力学第2部分: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
- TB/T1679-1997 电气化铁道 牵引供电系统电气图用图形符号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