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TB铁路运输标准】 内燃机车燃油滤清器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28 18:36:15
  • TB/T1437-2013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TB/T 1437-2013

  • 标准名称:

    内燃机车燃油滤清器

  • 标准类别: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3.34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TB/T 1437-2013.Fuel filter for diesel locomotive.
1范围
TB/T 1437规定了内燃机车燃油滤清器(以下简称“滤清器")及滤芯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TB/T 1437适用于内燃机车柴油机用燃油滤清器及滤芯。内燃动车.柴油发电机组及其他轨道内燃机车用燃油滤清器及滤芯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包 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1--2008 , ISO 780:1997, EQV)
CB 252- -2000轻柴油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13306标 牌
GB/T 14039- 2002 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 染等级代号( Iso 4406:1999 , MOD)
GB/T 14041.1- -2007液压滤芯第 1部分:结构完整性验证和初始冒泡点的确定(ISO 2942:2004 ,1DT)
CB/T 14041.2- -2007 液压滤芯 第2 部分:材料与液体相容性检验方法( ISO 2943 :1998 , IDT)
GB/T 14041.3- -2010 液压滤芯 第3 部分:抗压溃(破裂)特性检验方法( ISO 2941 :2009,IDT)
GB/T 18854- 2002 液压传动液体 自动颗粒计数器的校准( IsO 11171:1999, MOD)
CB/T 21563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设 备冲击和振动试验( CB/T 21563- 2008 ,IEC 61373:1999 ,IDT)
TB/T 2874内 燃机车滤芯额定端向载荷检验方法(TB/T 2874- 1998 , IsO 3723 :1976 ,EQV)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45.06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1437—2013
代替TB/T1437.1—2008、TB/T1437.2—2008内燃机车燃油滤清器
Fuelfilterfordiesellocomotive2013-03-13发布
2013-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滤清器密封性试验
滤清器性能试验
滤清器水分离效率试验
滤芯结构完整性检验
滤芯强度检验
滤芯相容性检验
滤芯端向载荷试验
振动试验
检验规则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燃油滤清器检验记录单
.......
TB/T 1437—2013
TB/T1437-2013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是对TB/T1437.1一2008《内燃机车燃油滤清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和TB/T1437.22008《内燃机车燃油滤清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的合并修订。本标准代替TB/T1437.1-—2008和TB/T1437.2—2008,与TB/T1437.1—2008和TB/T1437.2—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滤芯、第-气泡点、过滤效率、纳污容量的定义(见3.1.3.2、3.4.3.5);—增加了滤芯纳污容量技术要求【见4.8m)];增加了滤芯相容性技术要求【见4.8g】];-增加了滤芯端向载荷技术要求【见4.8h】];一修改了滤清器过滤效率技术要求【见4.92008年版TB/T1437.1的4.7e)】:增加了滤清器水分离效率的技术要求(见4.10);增加了滤清器的振动技术要求(见4.11);增加了滤芯原始阻力、滤芯过滤效率、纳污容量试验方法(见5.2.3.1.5.2.3.2,5.2.3.3);修改了滤芯过滤精度试验方法(见5.2.3.2,2008年版TB/T1437.2的第7章);增加了滤清器水分离效率、振动试验方法(见5.3.5.8):修改了型式检验项目(见表2,2008年版TB/T1437.1的表1):删除了滤芯过滤精度技术要求[见2008年版TB/T1437.1的4.7d)】;删除了原始滤清效率试验方法(见2008年版TB/T1437.2的第8章);删除了堵塞寿命试验方法(见2008年版TB/T1437.2的第9章)。本标准由铁道行业内燃机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广州南车铁路机车车辆装备有限公司、大连博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友峰、周秀芳、管敏玮、董志忠、张颖、何小华、郑英勇、朱力鸣、张建平。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TB/T1437—1982、TB/T1437—2002.TB/T1437.1—2008.TB/T1437.2-—2008;TB/T2964.1-1999~TB/T2964.4—1999;—TB/T2994—2000。
1范围
内燃机车燃油滤清器
TB/T1437-2013
本标准规定了内燃机车燃油滤清器(以下简称“滤清器”)及滤芯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标准适用于内燃机车柴油机用燃油滤清器及滤芯。内燃动车、柴油发电机组及其他轨道内燃机车用燃油滤清器及滤芯可参照本标准执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8,IS0780:1997,EQV)GB252-2000轻柴油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13306
GB/T14039—2002
夜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IS04406:1999,MOD)液压传动
GB/T14041.1—2007
2004IDT)
GB/T14041.2—2007
GB/T14041.3—2010
液压滤芯第1部分:结构完整性验证和初始冒泡点的确定(ISO2942:液压滤芯第2部分:材料与液体相容性检验方法(IS02943:1998,IDT)液压滤芯第3部分:抗压溃(破裂》特性检验方法(IS02941:2009,IDT)2液压传动液体自动颗粒计数器的校准(ISO11171:1999,MOD)GB/T18854—2002
GB/T21563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CB/T21563—2008,IEC61373:1999IDT)TB/T2874内燃机车滤芯额定端向载荷检验方法(TB/T2874—1998IS03723:1976,EQV)IS012103-1:1997道路车辆滤清器评定用试验灰第1部分:氧化铝试验灰(RoadvehiclesTest dust for filter evaluation-Part l : Arizona test dust)IS016889:2008液压传动过滤器评定滤芯滤清性能的多次通过测试法(Hydraulicfluidpower-Filters-Multi-pass method for evaluating filtration performance of a filter element)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滤芯filter core
实现截留污染物的部件。
第一气泡点
first bubble point
采用本标准指定的方法检验时,第一串气泡流出现时的压力值注:当不存在制造缺陷时,第一串气泡出现的位置即为过滤介质中最大孔径处3.3
过滤比
filtration ratio
TB/T1437—2013
滤清器上、下游的油液单位体积中大于某一给定尺寸x的污染物颗粒数之比,用β,表示N.
βx=Na
式中:
N.滤清器上游油液单位体积中所含大于x微米的颗粒数;N。——滤清器下游油液单位体积中所含大于x微米的颗粒数。注:β,表示该滤清器对大于尺寸为x的颗粒的过滤能力。3.4
过滤效率filter efficiency
在给定的污染度和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从油液中清除规定试验污染物的能力的度量,月虑清器截留规定尺寸颗粒的概率来定量表示。注:过滤效率=11/B
纳污容量dirt capacity
达到规定工作极限时,滤清器所收纳污物的数量。3.6
过滤精度filtrationrating
滤清器所能有效捕获(β,≥75)的最小颗粒尺寸x,单位为微米(μm)。4技术要求
滤清器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滤清器上部应设有可排出滤清器内部空气的放气装置,底部应设有可排出积存油污的油装置。4.2
滤清器宜设计成不需拆卸管接头或固定件即可拆换滤芯的结构形式。4.3
滤清器应设计成能有效防止滤芯不正确安装的结构形式4.4
滤清器在装配前,全部零件(除不可清洗的滤芯外)应在清洁的柴油中清洗干净,滤清器内部不应4.5
有污垢杂质。
4.6滤清器应能在如下工况正常工作:a)
环境温度:-40~+50℃。
相对湿度(该月月平均温度最低为25℃):≤95%。b)
在隧道工况下,隧道温度可能高达150℃,持续时间5min~10min。c)
燃油为符合GB2522000中的0号~-35号轻柴油,油温范围在-40℃~+65“34.7滤清器进行密封性检验时,在规定的保压时间内不应有泄漏现象4.8滤清器的滤芯应符合下列规定:a)
滤芯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滤材可用符合性能要求的金属丝网、滤纸、毛毡或其他复合材料制造,与工作介质木容,并应b)
符合GB/T14041.2一2007的规定,滤材本身不应成为流道下游颗粒或碎片的源头:c)
当采用纸质滤材时应经过合成树脂或其他适当材料的处理,获得足够的强度、刚度利抗水性。滤芯的原始阻力(清洁滤芯压降)应小于或等于20kPa。d)
滤芯应能通过结构完整性检验,滤芯结构完整性检验的第一气泡点的压力值应大规定值,e)
此规定值由滤芯制造商提供。
滤芯进行强度检验时,应能承受不低于滤清器工作压力50%的压降。在进行结构完整性含验时,结f)
构的密封和滤清介质不应损坏:滤清器压降与所加污染物质量的曲线斜率不应有突然的小。相容性检验后的滤芯应无可见的结构缺陷、损坏和功能下降,检验后的滤芯应能通过强度检验。g)
TB/T1437-2013
端向载荷试验后的滤芯在结构、密封和滤芯材料方面应无损坏迹象,试验后的滤芯应能顺利h)
通过强度检验。
滤芯不应有破裂、穿孔、漏胶和脱胶等缺陷。j
滤芯应能方便地清洗或更换。
滤芯应千燥,厚度和质地均匀,不应有污垢杂质等。滤芯的金属件应经防锈处理,表面镀层应均匀,不应有锈蚀、剥落、气泡等缺陷。滤芯应能通过纳污容量试验,纳污容量的规定值由滤芯制造商提供,试验后拆下滤芯检查,无m
短路或其他异常现象
滤清器过滤效率应满足下列要求:4.9
滤清器用于机械泵燃油系统、单体电控泵燃油系统时,其原始滤清效率应大于或等于98.7%;a)
滤清器用于高压共轨燃油系统时,用燃油喷射系统进口处的燃油清洁度,代替滤清器效率。燃油清洁度等级应达到GB/T14039—2002规定的“12/9/6\级。燃油清洁度等级“12/9/6”表示每毫升样液中存在的颗粒数如表1所示。表1#
燃油清洁度等级“12/9/6”的颗粒分布刻度数
滤清器水分离效率应满足下列要求:粒
≥4μm
≥6μm
≥14μm
粒子数量n
2.50.32对于高压共轨燃油系统,滤清器的平均水分离效率应大于或等于99%;b)对于单体电控泵燃油系统,滤清器的平均水分高效率应大于95%;e
滤清后的燃油总含水量容积比应小于150×10-。安装在机车车体上的滤清器应能承受1.0g/Hz的振动;安装在柴油机上的滤清器,应能承受4.11
8.0g/Hz的振动。滤清器经振动试验后,应无结构性损坏和功能性下降4.12
滤清器内的存油应能放出,进,出口处应加防尘盖(堵)或用塑料布包扎严密4.13滤清器内表面应光滑,外表面及露于外面的螺钉、螺母应进行防锈处理,并按产品图样的规定喷涂油漆。
检验方法
5.1滤清器密封性试验
5.1.1用与滤清器工作时相同的清洁燃油,在油温(40±5)℃,以1.5倍工作压力进行试验保压5min,记录试验结果。
2允许采用压缩空气做介质,在常温条件下以1.15倍工作压力进行试验,保压3min,记录试验5.1.2
结果。
5.2滤清器性能试验
5.2.1试验装置及其验证
滤清器性能试验装置及其验证过程应符合IS016889:2008的规定。5.2.2试验液和试验粉尘
性能试验时所用试验液为石油基测试液,符合IS016889:2008附录A的要求,其静止电导率应维持在1000ps/m~10000ps/m的范围内:性能试验时所用试验粉尘应符合ISO12103-1:1997中级粉尘(ISOMTD,ISO12103-1-A3)要求。3
TB/T1437—2013
5.2.3试验项目
5.2.3.1滤芯原始阻力试验
在测试温度下,在滤清器测试系统中以额定流量循环测试液,记录温度,记录空滤清署:壳体的压降P4。
将滤芯安装到壳体内,在规定的条件下测量并记录清洁装配压降P5。清洁滤芯压降P3=P5-P4(见图1)。测试时间或引射质量
说明:
一装配终了压降(测试终了):一滤芯终了压降:
—清洁滤芯压降(P3);
一壳体压降(P4):
清洁装配压降(P5)。
图1用于多次通过测试的常用压降5.2.3.2滤芯过滤效率和过滤精度试验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向滤清器测试系统缸内引射测试液,开始测试。在测试开始和结束时,分别从试验粉尘引射系统采样,分析确定引射重量等级。在小于1min的相等时间间隔内,在上、下游测试液中进行管路粒子数计数,并在计数开治时,记录滤清器压降。
当滤清器压降达到终了压降时,测试结束。测试系统的自动粒子计数器(APC)应按GB/T18854—2002规定进行校准。根据公式(1)计算整个过程的平均过滤比。Brie)=
式中:
滤芯平均过滤比;
A———上游平均累积粒子数;
一下游平均累积粒子数。
注:下标(c)代表采用按GB/T18854—2002规定进行校准的自动颗粒计数器。用平均过滤比计算出过滤效率。(1)
按IS016889:2008的附录C,计算平均过滤比为75的颗粒尺寸,计算采用内插值法。4均过滤比4
大于或等于75时对应的颗粒尺寸即为滤芯的过滤精度。5.2.3.3纳污容量
TB/T1437-2013
根据滤芯过滤效率试验过程中记录的达到终了压降时的试验时间t,,取样分析获得的平均引射重量等级C,平均引射流速9.按公式(2)计算试验过程中试验粉尘的注人总量M,按公式(3)计算纳污容量:M
式中:
M——粉尘的注人总量,单位为克(g):C
平均引射重量等级,单位为毫克每升(mg/L);平均引射流速,单位为升每分钟(L/min):达到终了压降时的试验时间,单位为分钟(min)。CR=M,-M,-M,-M
式中:
Ca——纳污容量,单位为克(g);M
试验结束时留在试验系统中粉尘质量,单位为克(g));一从被试滤清器下游取样口排出的试验粉尘估计值,单位为克();M,从上游取样口排出的试验粉尘估计值,单位为克(g)。(2)
(3)
在试验过程中,如果试验时间增长而滤芯阻力不增高或者突然下降,应停止记录,记录出现这一情况的时间和滤芯压降。
5.3滤清器水分离效率试验
5.3.1试验装置
滤清器水分离效率试验装置如图2所示。混合器
说明:
一油箱:
水箱:
污水箱:
进口取样器:
出口取样器:
试验滤清器:
温度计:
差压检测计:
流量计:
精滤器:
热交换器:
节流器;
图2滤清器水分离效率试验装置示意图5
TB/T1437-2013
2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应满足如下要求:
油箱容量应大于或等于每分钟燃油流量的5倍;a)
试验温度取自试验滤清器进口处的温度(26.6±2.5)℃:燃油流量为额定的燃油流量或供需双方商定的流量;水流量为燃油流量的0.25%;
e)注水位置为泵的吸人侧。
5.3.3试验步骤
5.3.3.1确定该试验批次燃油的水饱和度5.3.3.2用一个清洁的过滤器代替试验滤清器,油箱中加人燃油,起动泵,使燃油通过清洁的过滤器循环,直至500mL的燃油样品中包含的固体不溶物小于5mg/L以及总的水不溶量穿积比小于30×10-
5.3.3.3在泵的出口安装试验滤清器,调节燃油流量至额定值(或供需双方商定的流量).记录试验流量下的初始燃油压降。
5.3.3.4打开注水系统的阀,调节水流量为燃油流量的0.25%,同时开始计时。5.3.3.5试验时定期将污水箱中的水排出。5.3.3.6在10min的时间内完成一次取样测试。在试验滤清器的出口处,插人一个清洁自」5mL的注射器,记录取样时间点t,在10s~15s的时间内,冲洗注射器3次~5次,然后慢慢抽取2nL~3mL样品,立刻用滴定法分析样品,确定燃油中的水含量。如果燃油流量大于23L/min,应当增大取样容积。每隔20min取样测试一次,直至试验结束。5.3.3.7在开始试验10min时,在试验滤清器进口油水混合处,取0.5mL试样,记录准确的取样时间,用滴定法分析样品水含量,确定燃油中乳化水的含量容积比大约为(2500±300)×10“:如果不满足,调节水流量。在每两次对出口取样测试之后,进行一次进口取样测试(例如,在试俭开始后10min50min90min,每隔40min对进口取样)。5.3.3.8在对出口取样时,记录试验滤清器压差5.3.3.9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试验终止:出口处的水含量超过制造商或用户可接受的值:a)
压降达到平衡且试验时间达到2.5h,两个条件应同时满足;注:压降达到平衡是指在2h试验后,压降在随后的30min时间内,增长不超过680Pa。进出口压差超过制造商或用户规定的上限。c)
5.3.4试验结果
按公式(4)计算滤清器出口处燃油含水量,按公式(5)计算水分离平均效率:E(,-t-)
式中:
trotal
E——在测试时间内,滤清器出口处的平均燃油含水量;E一在时间t时滤清器出口处的含水量;t——第i次取样时间点,单位为分钟(min):t:-1——第i-1次取样时间点,单位为分钟(min),。=0;Ltotal———总的测试时间,单位为分钟(min)。maw=
式中:
++++ (5)
平均效率;
1.—滤清器进口平均加人的水量,1取2500×10-滤芯结构完整性检验
5.4.1试验液
TB/T1437-2013
试验液采用清洁的2-丙醇(异丙醇或IPA)或滤芯制造商指定的另一种液体。其清洁度应符合检验的要求。
检验方法
按GB/T14041.1-2007规定的方法进行滤芯结构完整性检验。5.5
滤芯强度检验
约定。
按CB/T14041.3一2010规定的方法进行滤芯强度检验滤芯强度检验所需的温度范围、公称流量及滤清器外壳压降,如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检验用滤芯应经过滤芯结构完整性检验,第高一气泡点应达到或超过规定值。拆下被检滤芯,再次进行结构完整性检验。滤芯相容性检验
按GB/T14041.2—2007规定的方法进行芯相容性检验。用于检验的滤芯应通过结构完整性检验。检验后的滤芯应按GB/T14041.3—2010进行滤芯强度检验。滤芯端向载荷试验
5.7.1按TB/T2874规定的方法进行滤芯端向载荷试验。5.7.2
用于试验的滤芯应通过结构完整性检验。振动试验
按GB/T21563规定的方法进行滤清器振动试验。6
检验规则
出厂检验
滤清器应按表2规定的检验内容及要求逐个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并出具合格证后方能出厂。表2
检验项目
滤清器外观
滤清器密封性
滤芯原始阻力
滤芯过滤效率
滤芯纳污容量
滤清器水分离效率
滤芯结构完整性
滤芯强度
滤芯相容性
滤芯端向载荷
滤清器耐振性能
检验内容及要求
4.12.4.13和产品图样、技术文件4.7
供需双方对型式检验项目有特殊约定时,应按双方协议执行,检验方法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TB/T1437-2013
型式检验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6.2.1
新产品试制完成时;
转厂生产的产品试制完成时;
产品停产2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产品结构、材料、生产工艺或设备的改变而有可能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性能时;连续生产满3年或累计生产5000件。e)
型式检验的检验内容及要求见表2。7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每个滤清器均应在易于观察的位置设置标牌。标牌内容应能在整个使用期内保持晰。标牌的形式与尺寸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标牌内容至少应包括:a)
制造商名称或商标;
产品名称:
产品型号;
产品编号;
生产日期。
每个滤芯上应有可追溯性的标记。装
产品出厂时应采用专用的包装箱,包装箱内应有防水措施,包装箱及外部防雨、防码:碰等标志应符合GB/T191和GB/T6388的规定。包装箱上至少应标明:a)
制造商名称、商标及地址;
收货单位及地址;
产品型号及名称、数量:
包装箱尺寸、净重与毛重;
装箱日期。
包装箱内应附有下列文件资料:包装者签章的装箱单,装箱单应注明产品名称、型号、数量、产品编号和生产日期;检验人员签章的产品合格证:
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要防磕碰、防雨、防潮。存
产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和无腐蚀性气体的库房内,不得有重物挤压。8
燃油滤清器检验记录单见表A.1。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燃油滤清器检验记录单
表A.1燃油滤清器检验记录单
检验单位
制造商/委托单位
滤清器名称
滤芯名称
试验液牌号
试验液温度/黏度
试验液压力
试验液流量
试验杂质
、滤清器密封性试验bzxz.net
保压时间
试验结果
二、滤芯结构完整性检验
第一串气泡的压力值
第一串气泡逸出位置
三、原始阻力试验
原始阻力计算结果
四、滤芯强度性能检验
耐高压降试验结果
五、滤芯相容性性能检验
耐高压降试验结果
六、滤芯端向载荷性能试验
耐高压降试验结果
七、过滤效率试验
过滤精度
过滤比计算结果
滤清器型号/批号
滤芯型号/批号
局部损坏
局部损坏
局部损坏
永久变形
永久变形
永久变形
TB/T1437-201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TB铁路运输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