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YD通讯标准】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设备测试方法 第2部分:企业用宽带客户网关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24 09:28:04
  • YD/T2019.2-2011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D/T 2019.2-2011

  • 标准名称: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设备测试方法 第2部分:企业用宽带客户网关

  •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12.86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2019.2-2011.Test method for broadband customer network equipment based on public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part 2: enterprise gateway.
1范围
YD/T 2019.2规定了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以下简称“宽带客户网络”)中企业用宽带客户网关的接口、设备功能、安全功能、操作管理维护功能、性能和环境、供电等的测试方法。
YD/T 2019.2适用于基于公用电信网(以下简称“电信网络”)的宽带客户网络中的企业用宽带客户网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611-2001数字网系列比特率电接口特性
GB 15629.11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11部分: 无线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
YD/T 1055-2005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带话音分离器的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
YD/T 1082-2000接入网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及基本环境适应性技术条件
YD/T 1137-2001帧中继设备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YD/T 1240-2002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
YD/T 1387.3-2005媒体网关设备测试方法--综合接入媒体网关
YD/T 1530-2006接入网技术要求一频谱扩展的第二代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2+)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33.040.5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019.2-2011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
宽带客户网络设备测试方法
第2部分:企业用宽带客户网关
Testmethodforbroadbandcustomernetworkeguipmentbasedon publictelecommunicationnetworkpart2:enterprisegateway
2011-06-01发布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企业用宽带客户网关的功能参考模型.·4.1网关在宽带客户网络中的位置...4.2网关的功能参考模型·
5接口测试..·
5.1用户侧接口测试
5.2网络侧接口测试.
6设备功能测试·
6.1用户接口联网功能测试·
WLANAP功能测试·
6.3网络侧接入功能测试…
6.4传送功能测试
地址功能测试·
QoS功能测试
6.7USB存储功能测试
7安全功能测试
7.1防攻击功能测试
7.2网络访问的安全性测试
7.3设备访问安全性测试
7.4WLAN安全性测试
8操作管理维护测试.
8.1远程管理功能测试
8.2本地管理功能测试-
8.3日志功能测试
9性能测试
9.1WAN侧性能测试
9.2LAN侧性能测试
9.3设备吞吐量测试
10其他
10.1“环境测试·
10.2电源测试
过压、过流保护测试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YD/T2019.2-2011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设备测试方法》由下列部分组成:一第1部分:家庭用宽带客户网关一第2部分:企业用宽带客户网关一第3部分:适配设备IP电话业务一一第4部分:适配设备IPTV业务一第5部分:用户终端设备无线IP电话一第6部分:用户终端设备有线IP电话本部分为《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设备测试方法》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YD/T2019.2-201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洁、陆洋、程强、刘谦、敖立、党梅梅、李云洁、李俊玮、葛坚、张钦亮、陈晓。
1范围
YD/T2019.2-2011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设备测试方法第2部分:企业用宽带客户网关
本部分规定了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以下简称“宽带客户网络”)中企业用宽带客户网关的接口、设备功能、安全功能、操作管理维护功能、性能和环境、供电等的测试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基于公用电信网(以下简称“电信网络”)的宽带客户网络中的企业用宽带客户网关。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7611-2001
GB15629.11
YD/T1055-2005
YD/T1082-2000
YD/T 1137-2001
YD/T1240-2002
YD/T1387.3-2005
YD/T1530-2006
YD/T1531-2006
YD/T1808-2008
YD/T1995-2009
YD/T2278-2011
ITU-TH.323
IEEE802.1D
IEEE802.3
IEEE802.11a-1999
IEEE 802.11b-1999
IEEE802.11g-2003
数字网系列比特率电接口特性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11部分:无线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带话音分离器的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接入网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及基本环境适应性技术条件顿中继设备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媒体网关设备测试方法综合接入媒体网关接入网技术要求—频谱扩展的第二代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2+)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第二代及频谱扩展的第二代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2/2+)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2)基于分组包的多媒体通信系统
信息技术系统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媒体接入控制(MAC)桥
CSMA/CD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无线局域网媒质接入控制层(MAC)和物理层(PHY)规范一5GHz频段高速物理层
无线局域网媒质接入控制层(MAC)和物理层(PHY)规范一2.4GHz频段高速物理层扩展
无线局域网媒质接入控制层(MAC)和物理层(PHY)规范一2.4GHz频段更高速物理层扩展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YD/T2019.2-2011
IETFRFC2663
IETFRFC3022
IETFRFC3027
IETFRFC3489
Broadband FORUM TR-069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DSL2+
IP网络地址转换的协议兼容性
NAT的UDP简单穿越
CPEWAN管理协议
频谱扩展的第二代不对称数字用户线应用层网关
接入点
地址解析协议
异步传输模式
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承诺接入速率
恒定比特率
动态域名系统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隔离区
域名系统
拒绝服务
深度分组检测
差分服务代码点
数字用户线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文件传输协议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
图形用户界面
超文本传输协议
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
互联网安全协议
第2层隧道协议
局域网
媒质访问控制
网络地址端口转换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2 plus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
AccessPoint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Committed Access Rate
Constant Bit Rate
Dynamic Domain Name System
Dynamic Host Configure ProtocolDe-Militarized Zone
Domain Name System
Denial of Service
Deep Packet Inspection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Digital Subscriber Line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File Transfer Protocol
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Layer 2 Tunneling Protocol
Local Area Network
Medium Access Control
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NAT
nrt-VBR
rt-VBR
网络地址转换
非实时的可变比特率(业务)
无源光网络
以太网承载点对点协议
永久虚连接
服务质量
路由信息协议
远程管理服务器
实时流媒体协议
实时的可变比特率(业务)
会话初始化协议
安全外壳协议
服务集标识符
安全套接层
传输控制协议
时分复用
透明LAN业务
服务类型
未规定比特率(业务)
用户数据报协议
统一资源定位符
通用串行总线
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
VLAN标识
在IP上传送话音
虚拟局域网
虚拟专用网络
广域网
无线局域网
Wi-Fi多媒体
加权循环调度
4企业用宽带客户网关的功能参考模型4.1网关在宽带客户网络中的位置YD/T2019.2-2011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on-Real-Time VBRWww.bzxZ.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Permanent Virtual ConnectionQuality of Service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Remote Management Server
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Real-Time VB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ecure Shell
Service Set Identifier
Secure Socket Layer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ransparent LAN Service
Type of Service
Unspecified Bit Rate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Universal Serial Bus
Very-high-speedDigital SubscriberLine2VLANIdentifier
Voice overIP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Wide Area Network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i-Fi MultiMedia
Weighted Round Robin
企业用宽带客户网关在宽带客户网络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网关可以通过各种接口直接与接入网相连。网关可以直接与企业用户终端设备或适配设备相连,也可以直接与企业的局域网相连。如无特别说明,以下出现的网关均指企业用宽带客户网关。3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YD/T2019.2-2011
4.2网关的功能参考模型
DSL/PON/Etherme/
无线接口等
宽带客户网络
适配设备
局域网
图1网关在宽带客户网络中的位置网关功能模块划分示意图见图2,包括5个方面的功能模块:接入功能:
联网功能;
一传送功能:
核心功能;
业务功能。
其中业务功能模块是可选的,其他功能模块是必选的。网关的接入功能主要实现宽带客户网络与电信网络的连接。终端设备1
终端设备n
网关的联网功能主要实现网关与宽带客户网络内部的用户终端设备及宽带客户网络内部的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
网关的传送功能主要实现宽带客户网络内部设备与电信网络之间IP分组等的传送。网关的核心功能包括:
地址功能,主要实现网关自身IP地址获得以及支持宽带客户网络内部终端获得IP地址:QoS功能,主要实现多业务流的分级处理及转发:安全功能,主要防止外部网络对宽带客户网络的非法访问以及内部网络的非法接入:远程管理功能,主要实现运营商对网关的远程管理与控制;本地管理功能,主要实现网关的本地登录管理与控制。地址
入功能
核心功能
远程管理
本地管理
业务功能
传送功能
图2网关功能框图
5接口测试
5.1用户侧接口测试
5.1.1100/1000Base-T接口
5.1.1.1指标要求
YD/T2019.2-2011
100/1000Base-T接口应符合IEEE802.3相关要求,建议支持.自适应连接网线的功能(AutoMDI/MDIX)。
5.1.1.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3所示。
网关设备
用点PC
图3100/1000Base-T接口测试配置5.1.1.3测试步骤
步骤1),按图3连接设备,使用直通网线将用户PC的网卡与网关设备连接,其中用户PC的网卡应提供100/1000Base-T接口:
步骤2),在用户PC上运行ping命令,检查网关设备是否能够正确响应;步骤3),使用交叉网线连接PC和网关,再次进行ping测试。5.1.1.4预期结果
步骤2)中,网关应能正确响应ping命令。步骤3)中,使用交叉网线时网关应能自适应工作,并能正确响应ping命令,5.1.2WLANAP接口
5.1.2.1指标要求
WLANAP接口应支持GB15629.11系列标准定义的2.4GHz物理层规范,可选支持5.8GHz物理层。5.1.2.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4所示。
网关设备
WLAN终端
图4WLANAP接口测试配置
5.1.2.3测试步骤
步骤1),配置网关设备的WLANAP工作在2.4GHz频道上:步骤2),按图4连接设备,WLAN终端和网关建立连接:步骤3),在用户WLAN终端上运行ping命令,检查网关设备是否能够正确响应步骤4),如果网关设备的WLANAP支持5.8GHz工作频段,则配置其工作在5.8GHz频道上:步骤5),WLAN终端重新和网关建立连接;步骤6),重新在用户WLAN终端上运行ping命令,检查网关设备是否能够正确响应。5.1.2.4预期结果
步骤3)和步骤6)中,网关应能正确响应ping命令,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YD/T2019.2-2011
5.1:3USB接口
5.1.3.1指标要求
USB接口应满足USB2.0,支持USBMaster接口,应支持全速(12Mbit/s)速率要求,可选支持高速(480Mbit/s)速率要求。
5.1.3.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5所示。
用户PC
网关设备
USB存储设备
图5USB接口测试配置
5.1.3.3测试步骤
步骤1),按图5连接设备,用户USB存储设备与网关进行连接,用户PC通过以太网接口与网关进行连接;
步骤2),用户PC与用户USB存储设备之间进行文件传输。5.1.3.4预期结果
步骤1)中,网关应能正确识别用户USB存储设备。步骤2)中,用户PC和用户USB存储设备之间能进行文件传输,传输速率应高于1.5MB/s。5.1.4Z接口
Z接口的测试方法见YD/T1387.3-2005。5.1.52048kbit/s电接口(E1接口)2048kbit/s电接口(E1接口)的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见GB/T7611-2001。5.1.6V.24V.35接口
V.24接口和V.35接口的测试方法见YD/T1137-2001。5.2网络侧接口测试
5.2.1ADSL2+接口
ADSL2+接口测试方法见YD/T1808-2008的6.2节。5.2.2VDSL2接口
VDSL2接口测试方法见YD/T2278-2011《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2)
5.2.3Ethernet(10/100/1000Base-T)接口10/100/1000Base-T接口测试方法见6.1.1节。5.2.4EPON接口
EPON接口测试方法见YD/T1531-2006。5.2.5GPON接口
GPON接口测试方法见YD/T1995-2009。6
6设备功能测试
6.1用户接口联网功能测试
6.1.1功能要求
YD/T2019.2-2011
网关应支持客户网络内部各个有线和/或无线终端之间相互访问,数据流无需通过WAN连接。并支持终端对网关的访问。
6.1.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6所示。
用户PC1
网关设备
用户PC2
图6用户接口联网功能测试配置
6.1.3测试步骤
步骤1),按图6连接设备,配置网关设备参数,PC1与PC2设置为同一网段:步骤2),断开网关设备的WAN连接,PC1和PC2之间互相进行ping测试,6.1.4预期结果
步骤2)中,PC1和PC2之间可以互相ping通。6.2WLANAP功能测试
6.2.1开启/关闭WLAN功能
6.2.1.1功能要求
网关应支持通过硬件开关开启或关闭WLAN功能。6.2.1.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见图4。
6.2.1.3测试步骤
步骤1),按图4连接设备:
步骤2),打开网关的WLAN开关,正确配置WLAN参数,观察WLAN终端联网状态:步骤3),在WLAN终端上运行ping命令,检查网关设备是否能够正确响应:步骤4),关闭网关的WLAN开关,观察WLAN终端联网状态:步骤5),在WLAN终端上运行ping命令,检查网关设备是否能够正确响应。6.2.1.4预期结果
步骤2)中,WLAN终端可通过WLAN连接到网关,获取正确IP地址。步骤3)中,网关应能正确响应ping命令。步骤4)中,WLAN终端与网关的WLAN连接断开。步骤5)中,网关不响应ping命令。6.2.2多SSID功能
6.2.2.1功能要求
建筑321
标准查询下载网
YD/T2019.2-2011
网关的WLANAP应支持多SSID,至少支持4个虚拟AP,每个虚拟AP具有独立的配置功能,包括BSSID、发送队列、配置参数等。支持各SSID和WAN接口的绑定关系。6.2.2.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7所示。
WLAN终端1
服务器
6.2.2.3测试步骤
IP网络
接入节点设备
网关设备
图7WLAN多SSID功能测试配置
WLAN终端2
WLAN终端3
WLAN终端4
步骤1),按图7连接设备,在网关上配置4个WLANSSID,分别为SSID1~SSID4;步骤2),配置WLAN终端1WLAN终端4分别对应SSID1~SSID4建立连接,并通过网关的WAN接口访问网络;
步骤3),对于xDSL上联的网关设备,配置WAN口上的PVC1PVC4分别与SSID1SSID4对应,对于以太网或xPON接口上联的网关设备,配置WAN口上的VLAN分别与SSID1~SSID4对应;步骤4),WLAN终端1~WLAN终端4分别与SSID1~SSID4建立连接,并通过网关的WAN接口访问网络:
步骤5),删除WAN口上的PVC1(xDSL上联)或者VLAN1(以太网或xPON上联),观察各WLAN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
6.2.2.4预期结果
步骤2)中,WLAN终端1~WLAN终端4均可访问网络。步骤4)中,WLAN终端1~WLAN终端4均可访问网络。步骤5)中,WLAN终端1可以和SSID1建立连接但无法通过WAN口访问网络,WLAN终端2~WLAN终端4均能访问网络。
6.2.3自动速率调节功能
6.2.3.1功能要求
网关的WLANAP应支持自动速率调节,IEEE802.11b速率调节范围为11Mbit/s、5.5Mbit/s、2Mbit/s、1Mbit/s,IEEE802.11g速率调节范围为54Mbit/s、48Mbit/s、36Mbit/s、24Mbit/s、18Mbit/s、12Mbit/s、9Mbit/s、6Mbit/s。
6.2.3.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见图4。
6.2.3.3测试步骤
步骤1),按图4连接设备,将网关的WLANAP连接速率配置为“自动”模式:步骤2),使用IEEE802.11b终端连接网关,并在网关设备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内移动终端,检查IEEE802.11b终端与网关之间的连接速率;8
YD/T2019.2-2011
步骤3),使用IEEE802.11g终端连接网关,并在网关设备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内移动终端,检查IEEE802.11g终端与网关之间的连接速率。6.2.3.4预期结果
步骤2)中,IEEE802.11b终端能与网关设备建立连接,WLAN连接速率的变化范围为11Mbit/s、5.5Mbit/s、2Mbit/s、1Mbit/s。步骤3)中,IEEE802.11g终端能与网关设备建立连接,WLAN连接速率的变化范围为54Mbit/s、48Mbit/s、36Mbit/s、24Mbit/s、18Mbit/s、12Mbit/s、9Mbit/s、6Mbit/s。6.2.4无线信道选择功能
6.2.4.1功能要求
网关的WLANAP应支持手动或自动信道选择。6.2.4.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见图4。
6.2.4.3测试步骤
步骤1),按图4连接设备,将网关设置为自动选择无线信道模式:步骤2),WLAN终端设置为自动选择无线信道,正确配置参数,连接网关,在网关上查看终端选择的信道信息;
步骤3),将网关设置为人工配置无线信道模式,人工配置网关的无线信道参数:步骤4),WLAN终端设置为人工选择无线信道模式,并配置WLAN终端的无线信道为网关使用的信道,连接网关。
6.2.4.4预期结果
步骤2)中,WLAN终端能与网关设备建立正常连接,且获得的信道信息与从网关上查看到的信道信息一致。
步骤4)中,WLAN终端能与网关设备建立正常连接。6.2.5节电功能
6.2.5.1功能要求
网关的WLANAP应能支持终端在节电模式下工作,并能识别终端进入节电状态。6.2.5.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见图4。
6.2.5.3测试步骤
步骤1),按图4连接设备,WLAN终端与网关设备建立连接;步骤2),开启WLAN终端的节电功能,使其进入节电状态,在网关设备上查询WLAN终端的状态或从WLAN空口上抓包确认WLAN终端的状态。6.2.5.4预期结果
步骤2)中,网关设备查询结果或抓包结果能标示出WLAN网卡处于节电模式,WLAN终端进入节电状态后,仍能与网关AP建立连接。6.2.6发射功率调节功能
6.2.6.1功能要求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