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D通讯标准】 LTE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X2 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3部分:信令传输
- YD/T2568.3-2013
- 现行
标准号:
YD/T 2568.3-2013
标准名称:
LTE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X2 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3部分:信令传输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1.22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2568.3-2013.LTE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X2 interface technical requirement (Phase 1)-part 3: signalling transport.
1范围
YD/T 2568.3确定了用于跨X2接口的信令传输标准。X2接口为eNB之间的逻辑接口。本部分描述了X2-AP信令消息如何在X2.上传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8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ETF RFC 4960 (September 2007):流控传输协议(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X2
两个eNB间的逻辑接口。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eNB E-UTRAN Node B E-UTRAN基站
EPC Evolved Packet Core 演进的分组核心网
DiffServ Differentiated Service 差异服务
4 X2信令载体
4.1功能与协议栈
X2信令载体提供如下功能:
——提供X2-AP消息在X2接口.上的可靠传输;
——提供网络与路由功能;
——在信令网中提供冗余;
——支持流控制与拥塞控制。
X2信令载体的协议栈如图1所示。协议细节在后续小节中详细描述。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568.3-2013
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X2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3部分:信令传输
LTE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X2 interfacetechnical requirement(Phase 1)part3:signallingtransport
(3GPP TS36.422(Release 9), X2 Signalling Transport, IDT)2013-07-22发布
2013-07-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bzxZ.net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X2信令载体·
4.1功能与协议栈
5数据链路层
6IP层
传输层
参考文献
YD/T2568.3-2013
YD/T2568.3-2013
YD/T2568-2013《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X2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分为5个部分:第1部分:概述:
一第2部分:层1;
一第3部分:信令传输:
一第4部分:应用协议;
一第5部分:数据传输。
本部分是YD/T2568-2013《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X2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的第3部分。本部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以直接翻译法等同采用3GPPTS36.422(Release9)《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X2信令传输》。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宋爱慧、徐菲、龙紫蔽、周彦、贺琳、郭省力、陈晓冬、尹桂杰、张大钧、刘爱娟、马子江、李大鹏、张增洁、陈、迎、贺敬、常疆、李蕾、姜怡华、张鹏、余勇、刘荐桦、王瀚冰、景卓、王梅、池连刚。II
1范围
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X2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3部分:信令传输
YD/T2568.3-2013
本部分确定了用于跨X2接口的信令传输标准。X2接口为eNB之间的逻辑接口。本部分描述了X2-AP信令消息如何在X2上传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IETFRFC4960(September2007):流控传输协议(StreamControlTransmissionProtocol)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
两个eNB间的逻辑接口。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ifrSery
E-UTRAN Node B
Evolved Packet Core
Differentiated Service
InternetProtocol
Intemet Assigned Number AuthorityPointtoPointProtocol
StreamControlTransmissionProtocol4X2信令载体
4.1功能与协议栈
X2信令载体提供如下功能:
提供X2-AP消息在X2接口上的可靠传输;-提供网络与路由功能;
一在信令网中提供亢余:
支持流控制与拥塞控制。
E-U'TRAN基站
演进的分组核心网
差异服务
互联网协议
Internet号码分配局
点对点协议
流控制传输协议
X2信令载体的协议栈如图1所示。协议细节在后续小节中详细描述。YD/T.2568.3-2013
无线网络层
传输网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图1X2信令载体协议栈
传输网络层基于IP传输,包含IP之上的SCTP。5数据链路层
任何适当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支持,例如PPP、以太网等,都不应该被排除。6IP层
eNB,应该支持IPv6[2]和/或IPv4[3]。X2的IP层仅支持点对点传输用于传递X2-AP消息eNB应该支持参考[4]中描述的差异服务点标记(DiffservCodePointmarking)7传输层
SCTP3应该作为X2信令载体的传输层被支持。由LANA分配用于SCTP应用层协议X2AP的负载协议标识符(PayloadProtocolIdentifier)为27SCTP为流控制传输协议,由IETFSigtran工作组开发,用于在IP网络中传输不同的信令协议。在每个eNB对中只能存在一个SCTP关联。eNB应该使用由LANA分发的目的端口号,此值也应该在网络中被所有的eNB作为源端口号使用。注意:在SCTP关联的建立过程中,一个多家乡(multi-homed)的eNB需要向correspondenteNB提供其支持的IP地址集,除非其correspondenteNB已经有此信息。例如:通过IP地址管理。任何一个eNB都应该可以针对其他的eNB初始化INIT过程以建立SCTP关联。eNB对之间建立的SCTP关联:
对流标示符应该被预留用来支持利用非UE关联信令的X2AP基本过程的单独使用。至少一对流标识符应该被预留用来支持利用UE关联信令的X2AP基本过程的单独使用。一些流标识(多于一对)应该被预留。个UE关联信令应该使用一个SCTP流,此流在UE关联的信令通信过程中不应该被改变。传输网络穴余由两个端点间的SCTP多家乡(multi-homing)实现。此两个端点中的一个或两个被分配多个IP地址。SCTP端点应该支持多家乡远程SCTP端点。对于SCTP的端点穴余,在任意时刻,一个INIT针对一个已存在的SCTP关联,可以从任意一个eNB发出,此过程应该依照IETFRFC4960中的5.2节处理。SCTP拥塞控制,使用一种针对实施的机制,初始化高层协议以减少源端的信令流量和某种优先消息,2
参考文献
[1]3GPPTR21.905.Vocabularyfor3GPPSpecifications.[2] IETF RFC2460.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Pv6) Specification.[3]IETFRFC791(September,1981).IntermetProtocolYD/T2568.3-2013
[4] IETF RFC 2474 (December 1998).Definition of theDifferentiated Services Field (DS Field) in the IPv4and IPv6Headers.
[5]IETFRFC4960(September2007).StreamControlTransmissionProtocol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 YD/T178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 YD/T1787-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指南技术要求
- YD/T1793-2008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网元管理系统(EMS)功能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