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YD通讯标准】 LTE-FDD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 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5部分:物理层测量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15 11:15:46
  • YD/T2563.5-2013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D/T 2563.5-2013

  • 标准名称:

    LTE-FDD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 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5部分:物理层测量

  •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2.75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2563.5-2013.LTE FDD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Uu interface physical layer technical requirement(Phase 1)-Part 5 : Physical Layer Measurement.
1范围
YD/T 2563.5规定了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的物理层测量。
YD/T 2563.5适用于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 2563.1-2013 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1部分:概述
YD/T 2563.2-2013 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2部分:物理信道和调制
YD/T 2563.3-2013 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3部分:物理信道复用和信道编码
YD/T 2563.5-2013 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 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4部分:物理层过程
3符号和缩略语
3.1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Ec/No每码片信噪 比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1x RTT                CDMA2000 1x Radio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DMA2000第- -代无线接入技术
CPICH                 Common Pilot Channel公共导频信道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33.06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563.5-2013
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5部分:物理层测量
LTE FDDdigital cellular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Uu interface physical layer technical requirement(Phase 1)-Part5:PhysicalLayerMeasurement(3GPP TS 36.214(Release 9),LTE physical layer;Physical LayerMeasurement,NEQ)2013-07-22发布
2013-07-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符号和缩略语·
3.1符号…
3.2缩略语
4UE/E-UTRAN测量控制
5E-UTRA的测量能力
5.1UE测量能力
5.2E-UTRAN测量能力?
参考文献·
YD/T2563.5-2013
YD/T2563.5-2013
YD/T2563-2013《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是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技术要求系列行标之一,该系列行标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a)YD/T2563-2013《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1部分:概述;
一第2部分:物理信道和调制;
一一第3部分:物理层复用和信道编码:第4部分:物理层过程;
一第5部分:物理层测量。
b)YD/T2564-2013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层二技术要求(第一阶段)》一第1部分:MAC协议;
第2部分:RLC协议;
—第3部分:PDCP协议。
c)YD/T2565-2013《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层三技术要求(第一阶段)》一第1部分:RRC协议:
第2部分:终端在空闲模式下的过程。YD/T2563-2013《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分为5个部分:
一第1部分:概述;
一第2部分:物理信道和调制;
一第3部分:物理层复用和信道编码:一第4部分:物理层过程;
一第5部分:物理层测量。
本部分是YD/T2563-2013《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对应于3GPPTS36.214(Release9)《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LTE物理层:物理层测量》,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部分与3GPPTS36.214(Release9)的主要差异是删除了有关仅适用于TD-LTE的内容。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上海贝尔Ⅱ
YD/T2563.5-2013
股份有限公司、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诺基亚通信有限公司、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晓峰、徐菲、龙紫薇、周彦、吕召彪、仪鲁男、陈晓冬、唐春梅、许芳丽、蕾、赵训威、
王、斌、毕敏、魏立梅、李蓉、高兴航、池连刚、贺、敬、常疆、张增洁、李常永宏、王丽君、付晓、孙鹏、李芳、郝丹丹、段红光、冯侨、师延山。1范围
LTEFDD数字峰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5部分:物理层测量
本部分规定了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的物理层测量。本部分适用于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2规范性引用文件
YD/T2563.5-2013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YD/T2563.1-2013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1部分:概述
YD/T2563.2-2013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2部分物理信道和调制
YD/T2563.3-2013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3部分:物理信道复用和信道编码
YD/T2563.5-2013.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4部分:物理层过程
3符号和缩略语
3.1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Ec/No每码片信噪比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E-SMLC
E-UTRA
E-UTRAN
P-CCPCH
CDMA20001xRadioTransmissionTechnologyCDMA2000第一代无线接入技术CommonPilotChannel公共导频信道EnhancedServingMobileLocationCentreEvolvedUTRA
Evolved UTRAN
Global 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lobalSystemforMobilecormmunication增强的服务移动位置中心
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
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
全球导航卫系统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CDMA2000HighRatePacketDataCDMA2000高速分组数据系统PrimaryCommonControlPhysicalChannel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
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
接收的信号码功率
YD/T2563.5-2013
Reference Signal Time Difference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TimeDivision Duplex
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AccessNetwork4UE/E-UTRAN测量控制
参考信号时间偏差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时分双工
通用陆地无线接入
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
本章简要地描述高层的测量控制概念,从而理解高层如何对物理层测量进行初始化和控制。根据测量规范,物理层提供UB和E-UTRAN测量能力。这些测量被分为不同的报告测量类型:内频、异频、系统间、业务量、质量以及UE的内部测量(查看RRC协议[7))。物理层测量定义,请查看第5章,测量分类为在UE中进行的测量(这些信息将定义在MAC协议[6]或RRC协议[7]或者LPP协议[11]中)和在E-UTRAN中进行的测量(这些信息将描述在帧协议中或者LPPa协议[12]]。
为了初始化特定的测量,E-UTRAN向UE发送一个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涵括测量ID和类型、测量命令(建立、修改和释放)、测量目的、测量质量、报告数量以及报告准则(周期的或事件触发的),详见[7]或者E-SMLC传输一个“LPP要求位置信息消息'给UE,详见[11]。当报告准则确定之后,UE将使用测量报告消息向E-UTRAN进行应答,包括测量ID和测量结果或者一个“LPP要求位置信息消息,给E-SMLC,详见[11]。对于空闲模式,测量信息在系统信息中进行广播。5E-UTRA的测量能力
本章中将对向高层报告的物理层测量进行定义。5.1UE测量能力
UE测量数量定义在如下表格。
适用范围
包括测量的定义
规定哪些状态将可能执行测量。如下的条件将用于下面的表格:RRC_IDLE;
RRCCONNECTED。bzxz.net
RRC状态异频:
将可能在相应的RRC状态,一个异频小区中执行测量。RRC状态同频:
将可能在相应的RRC状态,一个同频小区中执行测量。RRC状态相同RAT:
将可能在相应的RRC状态,一个相同空口小区中执行测量5.1.1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定义
适用范围
YD/T2563.5-2013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定义为在考虑测量频带上,承载小区专属参考信号的资源粒子的功率贡献(以W为单位)的线性平均值。根据TS36.211[3],小区专属参考信号R将用于决定RSRP。如果UE能可靠地检测到小区专属参考信号R,可用,那么可以使用R.和R,决定RSRP。RSRP的参考点为UE的天线连接处。如果UE使用接收分集,报告值应该不低于任一独立分集分支的相应RSRP值RRCIDLE同频,
RRCIDLE异频,
RRCCONNECTED同频,
RRCCONNECTED异频
注意1:在考虑的测量频率带宽和测量周期内,UE用于决定RSRP的资源粒子的数量,需要满足相应的测量精度要求。
注意2:每个资源粒子功率由符号的有用部分接收到的能量所确定,不包括CP在内。5.1.2Void
5.1.3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定义
适用范围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i定义为比值NxRSRP/(E-UTRAcarrierRSSI),其中N表示E-UTRAcarrierRSSI测量带宽中的RB的数量。分子和分母应该在相同的资源块上获得。
E-UTRA载波接收信号场强指示(E-UTRAcarrierRSSI),由UE从所有源上观察到的总的接收功率(以W为单位)的线性平均,包括公共信道服务和非服务小区,邻近信道于扰、热噪声等。
如果UE使用接收分集,那么报告值应该不低于任一独立分集分支的相应RSRQ值RRCIDLE同频,
RRCIDLE异频,
RRCCONNECTED同频,
RRCCONNECTED异频
5.1.4GSM载波接收信号强度指示(GSMcarrierRSSI)定义
适用范围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即在相应的信道带宽中的宽带接收功率。测量在GSMBCCH载波上进行。RSSI的参考点为UE的天线端口RRCIDLE不同的空口,
RRCCONNECTED不同的空口
YD/T2563.5-2013
5.1.5UTRATDD载波接收信号强度指示(UTRATDDcarrierRSSI)定义
适用范围
接收宽带功率,包括在接收机脉冲成形滤波器定义的带宽内,在TDD特定的时晚内的热噪声和接收机产生的噪声。测量的参考点为UE的天线端口RRCIDLE不同的空口,
RRCCONNECTED不同的空口
5.1.6UTRATDD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接收信号码功率(UTRATDDP-CCPCHRSCP)定义
适用范围
接收信号码功率,即邻近的UTRATDD小区中P-CCPCH上的接收功率。RSCP参考点为UE的天线端口
RRCIDLE不同的空口,
RRCCONNECTED不同的空口
CDMA20001x无线传输技术导频强度(CDMA20001xRTTPilotStrength)定义
适用范围
CDMA20001x无线传输技术导频强度测量为[8]的2.6.6.2.2节中所定义RRCIDLB不同的空口,
RRCCONNECTED不同的空口
5.1.8CDMA2000高速分组数据导频强度(CDMA2000HRPDPilotStrength)定义
适用范围
CDMA2000高速分组导频强度测量为[9]的8.7.6.1.2.3节中所定义RRCIDLB不同的空口,
RRCCONNECTED不同的空口
5.1.9参考信号时间差(RSTD)
适用范围
参考小区1和邻小区j之间的相对时间差,定义为Tsubramexg-TsubfampeRxi,这里:TsubfameRy是UE从小区接收到一个子开始的时间,TsubfameRxr是UE从小区接收到相应的子帧开始的时间,小区1在接收时间上最接近于小区1。子顿时间差的参考点为UE的天线连接处
RRCCONNECTED同频,
RRCCONNECTED异频
5.1.10UE定位的小区顿UEGNSS定时定义
适用范围
小区j和对于特定GNSS(如GPS/Galileo/Glonass系统时间)的GNSS专用参考时间间的定时。TuE-GNSs被定义为根据特定GNSSId的GNSS时间的指定E-UTRAN时间的发生时间。指定的E-UTRAN事件为小区/的小区专用参考信号的时间上第一个探测路径中通过SFN识别的特定顿的开始,这里小区」由UE选择。TUE-GNSST的参考点为UE的天线连接处
RRCCONNECTED同频
5.1.11UEGNSS码测量
适用范围
YD/T2563.5-2013
第i个GNSS卫星信号扩展码的GNSS码相位(包括整数和分数部分)。参考点为UE的天线连接处
无(这个测量量和E-UTRAN/UTRAN/GSM信号无关,因此适用性独立于UE的RRC状态)
5.1.12UE收发时间差
适用范围
UE的收发时间差定义为:TuE-RX-TuE-TX这里:
TuE-Rx是UE从服务小区的第1个下行无线顿的接收定时,在时间上定义为第一个探测路径:
TuE-Tx是UE第1个上行无线顿的发送定时。UE收发时间差测量的参考点是UB的天线连接处RRCCONNECTED同频
5.2E-UTRAN测量能力
E-UTRAN测量数量如下表定义。
包含测量的定义
用于定义E-UTRAN测量参考点的术语“天线端口”指的是[10]中所描述的“BS天线端口”的测试端口A和测试端口B。术语“天线端口”指的是各自测量定义中描述的接收或发射天线端口。5.2.1下行参考信号发射功率(DLRSTXpower)定义
下行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即对于需要考虑的小区,在系统带宽内,eNodeB传输的小区专属参考信号的资源粒子的功率贡献(以W为单位)的线性平均。按照TS36.211[31,可以使用小区专属参考信号R。和R,(如果可用)来决定下行参考信号发射功率。
下行参考信号功率测量的参考点为发射天线端口5.2.2接收的干扰功率
上行接收的干扰功率,包括TS36.211[3]中定义的NRB资源粒子中一个物理资源块的带宽内的热噪声。上报的值包括TS36.211[3]中描述的物理资源块npRB=0,N-1接收的干扰功率。测量的参考点为接收天线端口。如果接收分集,上报的值为分集支路功率值的线性平均
YD/T2563.5-2013
5.2.3热噪声
上行热噪声,在上行系绕带宽内包括[3中描述的N需资源块。即定义为(N。XW),其中N。表示上行载波频率的白噪声功率谱密度,并且W=N始·NRB.Af表示上行系统带宽。上报的测量还有接收干扰功率测量。在同一个时间段内获得的热噪声被当做接收干扰功率测量。测量的参考点为接收天线端口。如果接收分集,上报的值应该为分集支路功率值的线性平均
5.2.4定时提前(TADV)
类型1:
定时提前类型1定义为时间差:
TAD=(eNB收发时间差》+(UE收发时间差)这里eNB收发时间差对应上报收发时间差的同一UB。类型2:
定时提前类型2定义为时间差:
TADV=(eNB收发时间差》
这里eNB收发时间差对应包含各自不同的PRACH的收到的上行无线顿5.2.5eNB收发时间差
eNB的收发时间差定义为TeNB-RX-TeNB-TX这里:
TeNB-Rx是eNB接收到的上行无线帧i的定时,定义为时间上的第一个探测路径,其参考点为接收天线的天线连接处;TeNB-Tx是eNB发送的下行无线顿1的定时,其参考点为发送天线的天线连接处5.2.6UE定位的小区顿UEGNSS定时定义
小区j和对于特定GNSS(如GPS/Galileo/Glonass系统时间)的GNSS专用参考时间间的定时。TuE-GNss被定义为根据特定GNSSId的GNSS时间的指定E-UTRAN时间的发生时间。指定的E-UTRAN事件为小区i的小区专用参考信号的时间上第个探测路径中通过SFN识别的特定顿的开始,这里小区」由UE选择。TUE-GNSST的参考点为UE的天线连接处
5.2.7到达角(AoA)
AoA定义用户在参考方向上的估计角度。这个测量的参考方向应该是地理上的北方,逆时针方向为正。
AoA在对应这个用户的上行信道的eNB的天线处获得参考文献
[1]3GPPTR21.905:3GPP协议词汇[2】3GPPTS36.201: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概述[3】3GPPTS36.211: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物理信道和调制YD/T2563.5-2013
[4]3GPPTS36.212: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物理层复用和信道编码[5】3GPPTS36.213: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物理层过程[6]3GPPTS36.321: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MAC协议[7]3GPPTS36.331: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RRC协议[8]3GPP2CS.0005-Dv1.0:CDMA2000扩频系统版本D层3协议[9]3GPP2CS.0024-Av3.0:CDMA2000HRPD空协议[10]3GPPTS36.104: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基站无线发送与接收[11]3GPPTS36.355: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LPP协议[12]3GPPTS36.455: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LPPa协议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