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YD通讯标准】 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 第6部分: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BICC)协议与统一 IMS 网络 SIP 协议的互通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22 10:22:50
  • YD/T1522.6-2010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D/T 1522.6-2010

  • 标准名称:

    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 第6部分: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BICC)协议与统一 IMS 网络 SIP 协议的互通

  •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9.97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1522.6-2010.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Part 6:Interworking between BICC and SIP Based on the Unified IMS.
1范围
YD/T 1522.6规定了BICC和SIP互通中涉及到的程序、方法和信息单元(消息、参数、指示语、头字段等)。对具有本地意义(例如:仅和单个信令系统,如SIP或BICC相关)的程序、方法和信息单元不属于本部分的规定范围。
YD/T 1522.6适用于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BICC) 协议与统一IMS网络SIP协议的互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8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YD/T 1193.1与承载独立的呼叫控制(BICC)规范第1部分: BICC的功能描述
YD/T 1193.2与承载独立的呼叫控制(BICC)规范第2部分: BICC的消息、参数的基本功能和格式
YD/T 1193.3与承载独立的呼叫控制(BICC)规范第3部分: BICC的程序
YD/T 1522.5.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第5部分:统一IMS网络的SIP协议
ITU-T Q.850 No.1数字用户信令系统和No.7信令系统ISDN用户部分中的原因值和位置用法
RFC 4040 64kibt/s透明呼叫中,实时传输协议中的载荷格式
RFC 4733 为支持双音多频、电话业务音、电话信号业务的实时传输协议载荷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
ABNF             Augmented Backus-Naur Form (see RFC 2234)           扩展型BNF(参见RFC2234)
AMR                              Adaptive Multirate (codec)                               自适应多速率编码器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33.04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522.6-2010
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
第6部分: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BICC)协议与统一IMS网络SIP协议的互通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Part 6:Interworking between BICC and SIP Based on the'Unified IMS
2010-12-29发布
201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缩略语·
4.1互通模型.
4.2BICC重叠信令发送方式的互通4.3回铃音及其他音资源提供说明5由IMS网络到BICC网络的入局呼叫.5.1MGCF的基本要求
5.2初始地址消息(IAM)的发送5.3发送COT消息·
5.4发送180消息·
5.5发送183消息
5.6发送200(INVITE)消息
5.7发送REL消息
5.8收到REL消息
收到RSC、GRS或CGB(面向硬件故障)5.9
5.10内部媒体通道导通:
5.11DTMF信号传送
5.12MGCF自行释放
6BICC网络到IMS网络的入局呼叫.6.1发送初始INVITE消息·
6.2发送ACM消息和等待应答指示6.3发送CPG消息
6.4收到200OK(INVITE)消息.
6.5收到4xx,5xxor6xx消息
6.6收到BYE消息
6.7收到REL消息
要费圾
6.8收到RSCGRS或CGB(面向硬件)消息6.9DTMF信号传送·
专专业业电业业国专中电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YD/T1522.6-2010
YD/T1522.6-2010
6.10MGCF的自行释放·
6.11收到SIP重定向消息*·
7定时器·
附录A(资料性附录)补充业务的互通参考文献
YD/T1522.6-2010
YD/T1522《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与YD/T1938《会话初始协议(SIP)测试方法》共同构成会话初始协议(SIP)系列行业标准。YD/T1522《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预计分为6个部分一第1部分:基本的会话初始协议:一第2部分: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呼叫控制的应用:一第3部分:ISDN用户部分(ISUP)和会话初始协议(SIP)的互通:第4部分:基于软交换网络呼叫控制的SIP协议;一第5部分:统一IMS网络的SIP协议;一第6部分: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BICC)协议与统一IMS网络SIP协议的互通。本部分为《会话初始协议(SP)技术要求》的第6部分。随着技术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相关标准。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3GPPTS29.163《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与电路域网络的互通》和ITU-TQ.1912.5《会话初始协议与承载控制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或ISDN用户部分的互通》编制,与3GPP29.163和ITU-TQ.1912.5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鹏生、吴宏建、刘文宇、杨雁飞、鲁瑞、李晓明。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1范围
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
YD/T1522.6-2010
第6部分: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BICC)协议与统一IMS网络SIP协议的互通
本部分规定了BICC和SIP互通中涉及到的程序、方法和信息单元(消息、参数、指示语、头字段等)。对具有本地意义(例如:仅和单个信令系统,如SIP或BICC相关)的程序、方法和信息单元不属于本部分的规定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BICC)协议与统一IMS网络SIP协议的互通。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YD/T1193.1与承载独立的呼叫控制(BICC)规范第1部分:BICC的功能描述YD/T1193.2与承载独立的呼叫控制(BICC)规范第2部分:BICC的消息、参数的基本功能和格式YD/T1193.3与承载独立的呼叫控制(BICC)规范第3部分:BICC的程序YD/T1522.5.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第5部分:统一IMS网络的SIP协议ITU-TQ.850No.1数字用户信令系统和No.7信令系统ISDN用户部分中的原因值和位置用法RFC4040
RFC4733
3缩略语
64kibt/s透明呼叫中,实时传输协议中的载荷格式为支持双音多频、电话业务音、电话信号业务的实时传输协议载荷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
Augmented Backus-Naur Form (see RFC 2234)Adaptive Multirate (codec)
Adjacent SIPNode
AsynchronousTransferMode
Access Transport Parameter
Address Complete Message
Answer Message
ApplicationTransportMessage
ApplicationTransportParameterAddress Presentation Restricted IndicatorBearer Association Transport扩展型BNF(参见RFC2234)
自适应多速率编码器
相邻SIP节点
异步转移模式
接入转送参数
地址全消息
应答消息
:应用传送消息
应用传输参数
地址提供限制指示语
承载关联传输
YD/T1522.6-2010
BC-IWF
Back-to-Back User Agent
Backward Call Indicators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Bearer Controi -Interworking FunctionBackbone Network Connection
Backus-Naur Form
Circuit Group Blocking
Connect
Continuity
Call Progress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Initial Address Messag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nternet Protocol Bearer Control Protocol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Interface Serving Node
ISDNUser Part
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Media Gateway
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National Destination Code
Network To Network InterfaceOutgoing (from BICC) Interworking Unit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ayload Type
Request For Comments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Signal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ubscriber Number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User Agent
User Agent Client
User Agent Server
User To Network Interface
Universal-Resource Identifier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背靠背用户代理
后向呼叫指示语
承载无关呼叫控制协议
承载控制一互通功能
骨干网络连接
巴克斯范式
CIC群闭塞
导通消息
呼叫进展
互联网号码分配局
初始地址消息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互联网协议承载控制协议
综合业务数字网
接口服务节点
ISDN用户部分
媒体网关控制功能
媒体网关
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
国内目的码
网络到网络的接口
出局互通单元
公共交换电话网
净荷类型
互联网草案
实时传送协议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会话描述协议
会话初始协议
用户号码
传输层安全
用户代理
用户代理客户
用户代理服务器
用户网络接口
通用资源标识
4综述
4.1互通模型
YD/T1522.6-2010
图1中,MGCF负责完成BICC网络与统一IMS网络的互通时BICC协议和SIP协议的映射工作。MGW负责完成两个网络媒体流的互通。统一IMS网络对SIP协议的要求应符合YD/T1522.5的内容。BICC协议的要求应符合YD/T1193.1、YD/T1193.2和YD/T1193.3的规定。两个网络部分补充业务的互通参见附录A。SIP
IMS网络
媒体流2
4.2BICC重叠信令发送方式的互通MGCF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图1互通模型
BICC网络
媒体流1
根据当前我国网络的实际使用情况,基于BICC协议的网络将不会采用重叠发码的方式发送信令,因此本部分暂不考虑BICC协议与SIP协议使同重叠发码互通的场景。4.3回铃音及其他音资源提供说明基于BICC协议的网络与IMS网络在回铃音资源提供上存在以下约定:a)BICC网络的用户做被叫时,回铃音由BICC网络提供;b)IMS网络的用户做被叫时,根据被叫用户的签约信息或网络能力决定是否由被叫侧的IMS网络实体提供。SIP消息及参数将会指明被叫侧网络是否提供回铃音或其他音资源。5由IMS网络到BICC网络的入局呼叫5.1MGCF的基本要求
MGCF在收到IMS网络和BICC网络的信令后,将完成两个网络间不同信令的转换。为建立早期对话(EarlyDialog),MGCF应该在第一个非“100”的后向临时响应中包含Totag。5.2初始地址消息(IAM)的发送5.2.1概述
当收到初始INVITE消息后,MGCF应生成LAM消息(见图2):a)如果MGCF收到IMS侧INVITE消息中没有使用前提条件,MGCF认为资源已经预留好,MGCF应立即发送IAM消息,且IAM中“导通指示语”字段设为“不期待COT消息”。b)如果MGCF收到IMS侧INVITE消息中使用前提条件,且主叫侧已经预留好资源,则MGCF应立即生成IAM消息,且IAM中“导通指示语”字段设为“不期待COT消息”。C)如果MGCF收到IMS侧INVITE消息中使用前提条件,且主叫侧还没有预留好资源,则MGCF应立即生成IAM消息,LAM消息中的“导通指示语”置为“期望COT消息”。3
YD/T1522.6-2010
IAM参数
5.2.2.1IAM消息中需映射的参数INVTTE
图2发送IAM消息
表1给出了IAM的参数以及这些参数与SIP参数映射所在的章节。表1初始地址消息参数的映射内容修数节
被叫用户号码
主叫用户类别
连接性质指示语
前向呼叫指示语
传输媒介要求
主叫用户号码
通用号码
用户业务信息
跳记数器
5.2.2.2被叫用户号码
5.2.2.2节
5.2.2.3节
5.2.2.4节
5.2.2.5节
5.2.2.6节
5.2.2.7.1节
5.2.2.7.2节
5.2.2.8节
5.2.2.9节
MGCF收到INVITE消息中的Request-URI部分应包含SIP:URI,且带有user=phone参数,URI的userinfo部分采用E.164号码。
在进行映射时,MGCF应将Request-URI中的userinfo部分映射成IAM消息中的被叫用户号码参数。同时,将IAM消息中的内部网号码指示语置为“不允许选路到内部网号码”。表2对映射关系举出了示例。
表2被叫用户号码的映射
INVITE
被叫用户导码
Request-URI
Userinfo(带user-phone的SIPURI)注:“→”指的是前向消息,该符号在后续表中也具有相同含义5.2.2.3主叫用户类别
表3对主叫号码类别的设置进行了说明。表3主叫用户类别的设重
比特/编码
00001010
5.2.2.4连接性质指示语
地址信号
普通主叫用户
表4对连接性质表示语的设置进行了说明。连接性质指示语的其他字段应遵从YD/T1193.2的BICC建议。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表4连接性质指示语的设置
比特指示语参数编码取值
卫星指示语
导通指示语
出局回声控制设备
5.2.2.5前向呼叫指示语
表5对前向呼叫指示语的设置进行了说明,比特编码
5.2.2.6传输媒介要求(TMR)
YD/T1522.6-2010
连接中无卫星电路
不期待COT消息(BICC)
期待COT消息(BICC)
包含出局回声抑制设备,例如语音业务表5前向呼叫指示语的设置
无端到端方式可用(只有link-by-link方式可用)遇到互通
无端到端信息可用
BICC用户部分不是全程使用
全程不需要ISDN用户部分
始发接入非ISDN
无指示
MGCF可以选择进行编码转换,也可选择不进行编码转换。当MGCF选择编码转化换时,TMR参数应置为“3.1kHzaudio\;a
b)当MGCF选择不进行编码转换时,TMR、USI参数的映射见5.2.2.6.1节的说明,本部分只考虑SDP媒体描述部分的\m=”、“b=\和\a=”行与IAM参数TMR、USI和HLC的映射。“m=\行的第一个子字段(即)指示目前定义的下述值之一“audio\,“video\,“application\,“data\,“image\或\control\。表6给出了基于以上程序的默认映射关系表6源自SDP的TMR/USI编码:SIP到BICCSIP消息

RTP/AVP
RTP/AVP
RTP/AVP
RTP/AVP
fmt-list

value>
无或高至
64kbit/s
动态PT
动态PT
无或高至
64kbit/s
无或高至
64kbit/s
无或高至
64kbit/s
Rtpmap:
/rate>[/encoding
parameters>
Rtpmap:
PCMU/8000
Rtpmap:
PCMA/8000
BICC消息
USI参数
TMR参数
TMR编码
3.1kHzaudio
3.1kHzaudio
3.1kHzaudio
3.1kHz audio
信息传输
用户信息
1层协议
指示语
HLC参数
高层特性
3.1kHz audio G711-law
3.1kHz audioG711-law
3.1kHzaudioG711-law
3.1kHz audioG711-law
YD/T1522.6-2010
RTP/AVP
RTP/AVP
动态PT
SIP消息
AS:64kbit/s
AS:64kbit/s
无或高至
64kbit/s
无或高至
64kbit/s
表6(续)
Rtpmap:9G722/8000
Rtpmap:
CLEARMODE/8000(注2)
基于T.38
基于T.38
注1:本表中G.711编解码器只是一个例子。也可能用其他的编解码器;注2:CLEARMODE见RFC4040
5.2.2.7主叫线指示(CLI)
5.2.2.7.1概述
TMR修数
BICC消息
USI修数
64kbit/s无限制无限制数字
64kbit/s无限制无限制数字
3.1kHzaudio
3.1kHzaudio
3.1kHzaudio
3.1kHzaudio
HLe参数
传真组23
传真组23
表7汇总了SIPINVITE头字段映射到BICCCLI参数的情况。表8给出了当主叫用户号码参数置成“网络提供”时的详细信息。表9给出了其他情况下主叫用户号码映射的详细信息。最后,表10给出了映射到通用号码时(如果有可能)的详细信息。表7SIPFrom/P-Asserted-Identity/Privacy头字段到BICCCLI参数的映射接收到“P-Assered-
Identity”买字段,
包含的URI带有
接收到“From\主叫用户号码参数主叫用户号码参数买字段,其中包含地址信号
的URI(3带有格
格式为‘+\CC+ NDC
+SN的标识
NDC+SN的标识
通用号码(附加通用号码参数
(的主叫号码)
地址信号
网络选项,或者包如果收到Privacy头字段,不包含含一个网络提供的则根据表7设置APRI,否E.164号码(见表6)则网络选项,将APRI或或者省略该地址信者设置为“提供限制”或号
者设为“提供允许”
不适用
网络选项,或者包如果收到Privacy头字段,网络选项,或者省APRI=“提供含一个网络提供的则根据表7设置APRI,否略该参数(如果限制”或“提E.164号码(见表6)则网络选项,将APRI或CgPN已经省略)供允许”,这取或者省略该地址信者设置为“提供限制”或或者从“From”决于SIPPrivacy号
者设为“提供允许”
头字段导出(见表头字段(见表8)8)(注1)
从P-Asserted+
Identity导出
(见表7)
从P-Asserted-
Identity导出wwW.bzxz.Net
(见表6)
APRI-\提供限制\或“提不包含供允许”,这取决于SIP
Privacy头字段(见表7)
不适用
APRI=“提供限制”或网络选项,或者省APRI=“提供“提供允许”,这取决于略该参数,或者从限制”或“提SIPPrivacy头字段(见表|From头字段导出供允许”,这取(桂1)(见表8)
决于SIPPrivacy
头字段(见表8)
注1:这种映射有效地为所有的SIPUAC提供接入到MGCF的SpecialArrangement的等价参数。注2:P-Asserted-Identity头字段有可能同时包含一个telURI和一个sipURI。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注3:“From”头字段可能包含一个“AnonymousURI”。“AnonymousURI”包含不指向主叫用户的信息。建议AnonymousURI自身的值为“[email protected]”6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5.2.2.7.2主叫用户号码
表8网络提供的带CLI(网络选项)的BICC主叫用户号码参数的设置BICCCgPN参数字段
过滤指示语
号码不全指示语
编号计划指示语
地址提供限制指示语
地址性质指示语
地址信号
网络提供
号码全
ISDN/电话(E.164)
“提供允许/提供限制”(见表5)YD/T1522.6-2010
如果下一个BICC节点位于同一个国家,则置成“国内(有效)号码”,否则置成“国际号码”如果地址性质指示语是“国内(有效)号码”,则不应包含国家码。如果NOA是“国际号码”,则应包含网络提供号码中的国家码表9P-Asserted-ldentity和PrivacyHeaders到BICC主叫用户号码参数的映射SP 头学段和成分成分值主以用户号码参数学段联时值号码不完整指示语
编号计划指示语
P-Asserted-Identity头字段,
URI的部分号码,假定格式
为:“+”CC+NDC+SN《注1)
Privacy头字段,priv-value
成分(桂2)
P-Asserted-Identity头字段,
URI的部分号码,假定格式
为:“+”CC+NDC+SN(1)
Privacy头字段不存在
header
CC,NDC,SN
地址性质指示语
限制地址提供指示语(APRI)
过滤指示语
地址信号
“完整”
“ISDN/电话编号计划
(E.164)”
如果+CC等于MGCF所处国
家的CC,且下一BICC节点
位于同一国家,则置为“国
内(有效)号码”,否则置
为“国际号码”
允许提供
允许提供
限制提供
限制提供
限制提供
网络提供
如果地址性质指示语是“国
内(有效)号码”,则设成:
NDC+SN:
如果地址性质指示语是“国
际号码”,则设成:CC+NDC
注1:P-Asserted-Identity头字段有可能同时包含一个telURI和一个或多个sipURI。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注2:有时可能同时收到两个priv-value,一个是“none”,另一个是“id”,在这种情况下,APRI应该设成“限制提供”5.2.2.7.3
通用号码
表10SIPFrom头字段到BICC通用号码(附加的主叫用户号码)参数(网络选项)的映射SP 头学段和成分成分值通用号码参数/学段映射在号码限定词指示语
From头字段,
URI的userinfo成分,假定格式
为:“+”CC+NDC+SN
地址性质指示语
号码不完整指示语
附加主叫用户号码
如果+CC等于MGCF所处国家的
CC,且下一BICC节点位于同-
国家,则置为“国内(有效)号码”,否则置为“国际号码”
“完整”
YD/T1522.6-2010
SIP 头字段和成分成分值
From头字段,Userinfo成cC,NDC,SN分,假定格式为:“十”CC
+NDC+SN
5.2.2.8用户业务信息(可选)
见5.2.2.6.1节。
5.2.2.8.1跳计数器(可选)
表10(续)
通用号码参数字段
编号计划指示语
限制地址提供指示语
(APRI)
过滤指示语
地址信号
映射值
“ISDN/电话编号方案(E.164)”使用与主叫用户号码相同的设置用户提供,未核实
如果地址性质指示语NOA是“国内(有效)号码”,则置为:NDC+SN
如果NOA是“国际号码”,则置为:CC+NDC+SN
在MGCF中,应使用Max-ForwardsSIP头字段来导出跳计数器参数。MGCF通过使用一个因数来将MaxForwards适配到跳计数器,如表11所示。该因数根据下列原则构造:a)给定消息的跳计数器应在每访问过一个MGCF后单调递减,中间的互通不记入其中。SIP域内的Max-Forwards亦是如此。
b)跳计数器的初始值及其后的映射值应该足够大,使之能满足一个呼叫有效选路所预期的最大跳数目。
表11给出了映射的原则。
表11Max-Forwards到跳计数器的映射MaForwards值跳计数器值
Y=(X/因数)的整数部分
注:Max-Forward到跳计数器的映射需要考虑呼叫所经过的网络的拓扑结构。基于呼叫选路因素,从而使跳数依赖于呼叫的始发地和目的地,映射因数同样也依赖于呼叫的始发地和目的地。而且当呼叫路由经过一个管理边界时,MGCF运营者会和紧邻的网络管理者进行协调,提供与紧邻网络所使用的初始设置或映射因数保持一致的映射方式总之,映射因数依赖于呼叫的始发地和目的地。而且,MGCF需要根据网络拓扑结构、信任域规则和双边协定来提供该因数。
5.3发送COT消息
MGCF应在以下条件都满足时,发送COT消息来指示导通:a)当IMS网络中请求的前提条件已经满足,且SDP中媒体的inactive属性已被清除(通过SDP更新);
b)IAM消息已发送
5.4发送180消息
当收到以下消息时,MGCF应发送180消息。如之前未发送过带有P-Early-Media参数的18x消息,则本180消息中应携带P-Early-Media参数;如之前已发送过带有P-Early-Media参数的18x消息,则本180消息中无需携带P-Early-Media参数:a)收到ACM消息(见图3),且ACM消息中的“被叫用户状态指示语”=“用户空闲”。或8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