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 2327-1983 低温试验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电子行业标准(SJ)】 低温试验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3 19:36:37
- SJ2327-1983
- 现行
标准号:
SJ 2327-1983
标准名称:
低温试验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83-04-11 -
实施日期:
1983-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498.17 KB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部标准SJ2327-83
低温试验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1983-04-11发布
1983-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部标准低温试验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SJ2327-83
本标准规定了电工、电子产品进行低温试验所用设备的技术条件,能满足GB2423.1-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对试验设备(以下简称设备)的要求。
1技术要求
1,1一般要求
1.11设备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带工作(如有特殊要求,应在产品标准或有关技术文件中另行规定)。
1.1.1.1气候条件
见表2。
供水条件
进水温度
1.1.1.3供电条件
E力kgf/cm2
电源电压及充许误差为220V±10%或380V土10%;电源频率及允许误差为50H,士1%。1.1.1.4其它条件
设备周围无强烈振动及腐蚀气体存在。设备应避免阳光直射或其他冷热源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业部1983-04-11发布KPa
(mmHg)
68~108(645~705)
冷却用水
自来水或循环水
1983-10-01实施
SJ2327-83
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在表3规定的气候条件下应保持完好。表3
相对湿度
1.1.3在用户遵守运输、保管、安装和使用规则的条件下,自设备到用户车站(港口)之日起一年内,设备因制造不良或包装不善而发生损坏和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为用户包修、包换、包退。
1.2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12.1设备的温度等级及允许误差见表4。表4
温度等级
充许误差
+5、0、
-15、-25、—30、-40、—45、—55、-65-10,
设备连续工作的特续时间不少于96小时。设备一般按照下列推荐温度系列造制1.2.3
—40,-55,-65℃.
1,2.4设备从十35℃降到1.2.3款规定的温度所需时间应满足表5要求。表5
温度系列℃
时间分
设备温度变化速率平均值为0.7~1℃/分。-55
设备工作空间(有效空间)温度与内壁温度之差不超过8%(按开尔文值计1.26
算)。
设备应密封可靠和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设备当处于间歌工作(无热补尝)1.2.75
时其工作时间系数r*应不小于70%:当设备在环境温度为30~35℃,相对湿度为70~75%条件下工作时,其外壁、保温门及密封处不应有明显的疑露现象。*r值的计算见2.9.1款C项。
SJ2327—83
1.2.8设备供测试用接线柱与机壳间以及接线柱之间的绝缘电阻值不低于100兆欧姆。
1.2.9设备的工作噪声。
a,当设备总功率小于55KW时使用全封闭压缩机的工作噪声不大于65dB(A):使用半封闭和开式压缩机时不大于80dB(A):b,当设备总功率大于或等于55KW时工作噪声可由产品标准另行规定1.2.10设备空气搅拌机的速度应可调,其空气流速范围应在0.5米/秒以下和2米秒以上。
设备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不低于500小时。1.2.11
1.2.12设备使用寿命一般不低于10年。1.3结构要求
1.3.1设备工作间容积应符合下列推荐系列:0.0.2,0.05,0.1,0.2,0.5,1,2.3,5.10.20.3,40,50m21.3.2设备视需要应设置照明灯及观察窗。照位明置要适中,光线要柔和:观察窗要清晰。
1.3.3设备应设有放置或悬挂样品的样品架,并要便于装卸。1.3.4设备一般应设置测试用引线孔或潮试装置1.3.5设备的结构尺寸、观察件及操作件的布局应合理,要便于观察和操作。需要经常调整和更换的零、部件的位置应便于维修。设备运动机构的动作必须灵活可靠,滑动和转动部份应轻松平稳,紧固部份1.3.6
应牢固。
设备的制冷系统、管道连接应密封可靠,不许漏水、漏油、漏气。1.3.7
装配的质最应经受住运输试验。1.3.8
同一批生产的同一型号设备,应保证结构和电气装配的一致性。1.3.9
设备的外观布置应整齐、美观、大方,应表面平整,门窗平直,缝隙均1.3.10
1.311设备的表面油漆层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不得有露底、裂纹、起泡、流挂等缺陷。装饰件不能有划伤、污损。1.4安全耍求
14.1设备中高速转动的零件经动平衡试验并校正。1.4.2当设备出现电视缺相、过载、停电、停水,制冷系统超压等故障时,设备应有保障人身、设备和样品的安全防护装置和报警装置。1.4.3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并有明显的接地标志。2试验方法
试验环境要求
2.2测试仪器的精度要求
SJ2327--83
相对湿度
(mmHg)
86~106(645~795)
检验设备时所用各种仪器其精度应比被测参数值的允许误差提高1个数量级。并经有关法定计量机构校验合格,且具有有效期的检定证书。2.3推荐的测试用仪器
8,测水、气温用温度计:
水银温度计、半导体点温比:
b,测工作空间温度和内壁温度用温度计:半导体点温计、工业铂电阻与数字温度计配合:c.测工作空间温度用感温元件:工业铂电阻、康铜电阻、热敏电阻器等。d。温度自动记录仪:
单点及多点(多线)温度自动记录仪:e,测噪声用声级计;
f、测气、液压用压力表:
各种压力表,压力真空表;
g,测电参数用:
兆欧姆表、高阻表、电流表、电压表,电压调压器等h,测时间用:
秒表、时钟等。
2.4制冷系统密封性试验
对设备制冷系统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按表7。表7
制冷工质
试验肤
kgf/cm
F22,F-13,F-502
F—12
SJ2327—83
试验压力须在系统密封情况下静持24小时。前8小时压力降允许在0.3kgf/cm2以内。后18小时当环境鼠度不变时不允许有压力降。环境温度有变化时,试验终了的压力应符合下式的计算值:
(t2-t))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式中:P2一环境温度为ta时的压力,kgf/cm\,Pi一环境温患为t时的压力,kgf/cmt一试验始了的环境温度,C,
t1一静持18小时开终的环境温度,C。试验结果应符合1.3.7款的现定。.(1)
2.5温度可调范围的降混试验
按本标准12.1款温度等级任意选取设定值,调节好温度记录仪的指针,开动冷源,当温度降到设定值时,设备应自动停机。此时可开动加热器或开启保温门使工作间温度回升至室温,第一次循环结束。照此连续反复3次。结果应符合1.2.1款的规定。2.6降温时间测试
将设备暨于环境温度为30~35℃,水温25~30℃的条件下,首先调节好设备的温度记录仪指针至设备允许的最限温度值,然后开动冷源,设备从开动冷源到工作空间温度降至规定允许的最低温度值所需时间应满足本标准12.4款的规定。2.7温度变化速率平均值测试
设备开机前测量记录下工作空间内的温度值,调节好温度记录仪指针至设备允许的最低温度,开动冷源,设备开始降温,当设备降至最低温度则停机。设备从开机到停机所降温度量值除以全降温过程的时间即为温度变化速率的平均值。其值应符合1.2.5款的规定。计算公式如下:
V-tita
式中:
V-—温度变化速率,/分;
t,开动附设备工作空间的温度,℃;t2——停机时设备工作空间的温度,℃;T一一降温全过程所需时间,分。温度测试点为工作空间儿何中心点。(2)
2.8工作空间溢度与内堡温的温差测试工作空间与内壁温差测试在设备温度到达可调温度范围的任意设定值(或设备最低温度值)后稳定1小时进行。
a,测试点数量及布放位置在设备工作空间几何中心点和6个内壁的平面几何中心点共布放7个测试点(如遇引线孔则应避开100毫米以上)。5
SJ2327-33
b,测试方法待工作空问几何中心点温度到达设定值并稳定1个小时后,方能测试记录温度。每点连续测试记录3次(不超过5分钟)温度值。取其各点平均值作为各点的温度值。工作空间几何中心点的温度值与6壁各测试点温度相比较,其结果应符合1.2.6款的规定。
计算公式如下:
(T+t)8%≤(T+t)-(T+t)
式中:T-—273K
工作空间温度,℃:
t内壁温度,℃。
如公式(3)成立,则判定设备符合1.2.6款的规定。2.9保温性能试验
(3)
设备保温性能从以下两方面考核,即设备的工作时间系数r和疑露状况。2.9.1设备工作时间系数丫测试方法在设备温度可调范围内任选一设定值,调节好温记录仪指针,开动冷源,待设备温度到达设定值并稳定1个小时后开始测量1录,计算以下各值,并以单位时间60分钟内(即设备总工作时间T=2t+2t,=63分钟)测试结果作为评定标准。a,测量、记录、计算2一—设备在.工作60钟内冷源供给时间的总和。b.测量、记录、计算2t。—一设备在工作60分钟内冷源停供时间的总和。c.1值的计算:
1=2t+2to
丫值应符合1.2.7款的规定。
2.9.2疑露状况
·(4)
设备在环境温度30~35℃,相对温度70~~75%的条件下降温至设备最低温度,稳定小时,设备的外壁、保温门及门密封处不应有明显的疑露现象。2.10温度综合误差测试
2.10.1测试点位置、数量的规定测试点位置一般在中、下三层(圆形或长方形工作空间分前、中、后三层)平面上。具体位置和数量按设备工作空间容积大小而定。a,容积大于或等于1立方米寸,测试点为9点,点位置与内壁的距离为边长的10%,如图1所示。
SJ2327-83
b容积大于1立方米,小于10立米寸,测试点为13个,点位置距壁100毫米。如图2所示。
测试点为21个,点位置距内壁120毫米,与送口、回风口c,容积大于10立方米时,
距离不小于250毫米,如图3所示。上层
2,10.2温度综合误差测试计算
温度综合误差测试可分为量值法和多线记录仪测定法。a.量值法
按2.10.1款定的测试点布放感温元件和仪表,测量各点温度。首先按本标准1.2.1款温度等级任选一设定值,并调节好温度记录仪指针,然后开7
SJ3327—83
动冷源,当设备恒温时仔细观察记录仪指针指示值,如与设定值相差较大,则应重新调节温度仪指针,直到差值在正负0,1℃之内时为止。从此时起设备稳定1小时方可测验各点温度。连续反复测16次,约每2分钟一次,约30分钟测完16次,则每一测试点得16个值。如果满9个点,购共得9×16=144个值,每一个值都应符合1.2.1款误差的规定。亦可按测得的点低绘谢各点虚度变化曲线,所有曲线的变化不得超出1.2,1款误差的规定。
温度综合误差测试记录表格式如表8、表8
温度综合误差测试记录表
测式点
第1次
第2次
第16次
温度波动管况
b.多线纪录仪测定法
温度均匀度情况
按2,10,1款规定的测试记录仪可同时测绘设备工作空间各点温度的变化曲线,所存曲线的变化不待超出1.2,1款误差的规定、2.11风速测试
风速的测试按照SJ2326—83《高低温低气压试验设备通用技术条件》附录H(补充件)进行。应符含1.2,10款的规定。2.12噪声值dB(A)的测试
噪声值dB(A)的测试按SJ2326一83附录F(补充件)进行。应符合1.2.9款的规定。
2.13绝缘电阻值测试
按SJ2326-83附录B(补充年)绝缘电阻值测试部分进行,应符合1.2.8款的规定。
注:无接线柱有引线孔的设备,不作绝缘电阻值的测式。8
2.14安全检查
SJ2327—83
设备篇经下列安全保护灵敏度检查。其方法按有关产品标准规定,&.电机缺相保护检查;
b.电机过负荷保护检查:
c.制冷系统超压保护检查
d.设备缺冷却水等安全保护检查。2.15持续96小时运转试验
持续96小时运转试验是考核设备的起码可靠性。试验的温度等级按本标准1.2.1款规定选取,使设备连续运转96小时,设备从开机到运转96小时的长期运转过程中,不允许有机械零部件的损坏和修理。电气元器件的维修须遵循下述原则:基本上保证试验样品的试验环境条件(修复时间小于30分钟),在96小时连续运转期间维修次数不得超过3次。否则应进行全面检修及重做持续96小时运转试验。2.16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验证试验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验证试验方案,由产品标准具体规定或由生产方提出经使用方同意后确定,关于可菲性验证试验方法的妥求,见SJ2323-83《高温试验设备通用技术条件》附录B(参考件)。2.17外观及包装检查
外观及包装检查用目测进行。检查设备铬牌、标牌是否装齐,是否符合本标1.3.10及1.3.11款要求,裸露紧固零件是否安全、牢固,包装及包装标志等是否符合有关技术要求。
2.18运输试验
3运输试验按SJ23283附录J(补充件)进行检验规则
3.1检验规定
正式生产的设备由生产厂技术检验部门负责验收或会同使用方验收,验收合格方可出厂。设备出厂时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3.2试验内容
试验分为型式试验和出广试验
型式试验的项目中才分为空截与负载两种试验。负截规定详见附录A(补充件)试验内容见表9。
试验内容
制冷系统密封性试验
温度可调范围的降温试验
降温时间测试
温度变化速率平均测试
工作空间与壁温度温差测验
保温性能试验
温度综合误差测试
风速测试
噪声测试
绝缘电阻测试
安全检查
持续96小时运转试验
SJ2327-83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验证试验外观及包装检查
运输试验
注:“0”示应作试验项目。
3.3型式试验规则
在下述情况下需进行型式试验:10
型式试验
SJ2327--83
8.新生产的设备或当设备在设计、工艺或使用材料作重大改变以致影响到结构、性能参数时;
b.设备停产2年以上再进行生产时。批量生产的设备按表10进行抽试。表10
小于30
30~100
100以上
型式试验的每个项目都必须符合表9要求。对于批量生产,如试验项目有不合格时,应对不合格项目加倍抽试,第二次抽试全部项目合格时,仅将第一次不合格的设备返修,如第二次抽试仍有1台不合格时,则认为全部不合格。不合格的设备则需全部、返修,直到合格为止,若无法返修应予报除。经过型式试验的设备或经适当修复和复验合格后的设备允许出厂,但应予标明。3.4出厂试验
设备出厂前每台都必须经出厂试验,出厂试验项目必须符合表9要求,否则返修,直至合格为止,无法返修者予以报废。出厂试验项目均为空载试验。
注:工作间容积大于或等于3立方米的设备可在使用方进行出厂试验。4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4,1设备应在适当位置有清晰、耐久的铭牌。铭牌应固定牢靠,并在其上标明:a.制造厂名称;
b.设备名称及型号:
c.主要技术参数;
d.制造编号及出厂日期。
42设备的包装应根据设备的重量、尺寸、精度、运输方法和运往地区的不同,选用合适的材料与结构,并应有防震、防潮、防雨和其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设备包装前应清除废物、灰尘、剩水等。必要时应按有关包装技术标准的规定进行运输包装试验。
4,3随同设备应供必要的备件、附件、工具及技术文件,其中易损坏的零部件,需单独包装。装箱清单,技术文件应防潮密封,放在箱内明显的地方,并加以固定。4.4包装箱外壁的标志、文字应清楚、整齐,耐久,应符合有关产品标准及国家标准GB191-—73《包装储运指示标志》4.5贮存设备的仓库应清洁,并现腐蚀性化学药品及气体。4.6贮存的设备应定期检查,一般半年抽查一次,一年全面检查一次。检查中发现锈迹及油封脱落变质等情况立即清除,并重新进行油封。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低温试验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1983-04-11发布
1983-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部标准低温试验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SJ2327-83
本标准规定了电工、电子产品进行低温试验所用设备的技术条件,能满足GB2423.1-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对试验设备(以下简称设备)的要求。
1技术要求
1,1一般要求
1.11设备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带工作(如有特殊要求,应在产品标准或有关技术文件中另行规定)。
1.1.1.1气候条件
见表2。
供水条件
进水温度
1.1.1.3供电条件
E力kgf/cm2
电源电压及充许误差为220V±10%或380V土10%;电源频率及允许误差为50H,士1%。1.1.1.4其它条件
设备周围无强烈振动及腐蚀气体存在。设备应避免阳光直射或其他冷热源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业部1983-04-11发布KPa
(mmHg)
68~108(645~705)
冷却用水
自来水或循环水
1983-10-01实施
SJ2327-83
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在表3规定的气候条件下应保持完好。表3
相对湿度
1.1.3在用户遵守运输、保管、安装和使用规则的条件下,自设备到用户车站(港口)之日起一年内,设备因制造不良或包装不善而发生损坏和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为用户包修、包换、包退。
1.2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12.1设备的温度等级及允许误差见表4。表4
温度等级
充许误差
+5、0、
-15、-25、—30、-40、—45、—55、-65-10,
设备连续工作的特续时间不少于96小时。设备一般按照下列推荐温度系列造制1.2.3
—40,-55,-65℃.
1,2.4设备从十35℃降到1.2.3款规定的温度所需时间应满足表5要求。表5
温度系列℃
时间分
设备温度变化速率平均值为0.7~1℃/分。-55
设备工作空间(有效空间)温度与内壁温度之差不超过8%(按开尔文值计1.26
算)。
设备应密封可靠和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设备当处于间歌工作(无热补尝)1.2.75
时其工作时间系数r*应不小于70%:当设备在环境温度为30~35℃,相对湿度为70~75%条件下工作时,其外壁、保温门及密封处不应有明显的疑露现象。*r值的计算见2.9.1款C项。
SJ2327—83
1.2.8设备供测试用接线柱与机壳间以及接线柱之间的绝缘电阻值不低于100兆欧姆。
1.2.9设备的工作噪声。
a,当设备总功率小于55KW时使用全封闭压缩机的工作噪声不大于65dB(A):使用半封闭和开式压缩机时不大于80dB(A):b,当设备总功率大于或等于55KW时工作噪声可由产品标准另行规定1.2.10设备空气搅拌机的速度应可调,其空气流速范围应在0.5米/秒以下和2米秒以上。
设备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不低于500小时。1.2.11
1.2.12设备使用寿命一般不低于10年。1.3结构要求
1.3.1设备工作间容积应符合下列推荐系列:0.0.2,0.05,0.1,0.2,0.5,1,2.3,5.10.20.3,40,50m21.3.2设备视需要应设置照明灯及观察窗。照位明置要适中,光线要柔和:观察窗要清晰。
1.3.3设备应设有放置或悬挂样品的样品架,并要便于装卸。1.3.4设备一般应设置测试用引线孔或潮试装置1.3.5设备的结构尺寸、观察件及操作件的布局应合理,要便于观察和操作。需要经常调整和更换的零、部件的位置应便于维修。设备运动机构的动作必须灵活可靠,滑动和转动部份应轻松平稳,紧固部份1.3.6
应牢固。
设备的制冷系统、管道连接应密封可靠,不许漏水、漏油、漏气。1.3.7
装配的质最应经受住运输试验。1.3.8
同一批生产的同一型号设备,应保证结构和电气装配的一致性。1.3.9
设备的外观布置应整齐、美观、大方,应表面平整,门窗平直,缝隙均1.3.10
1.311设备的表面油漆层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不得有露底、裂纹、起泡、流挂等缺陷。装饰件不能有划伤、污损。1.4安全耍求
14.1设备中高速转动的零件经动平衡试验并校正。1.4.2当设备出现电视缺相、过载、停电、停水,制冷系统超压等故障时,设备应有保障人身、设备和样品的安全防护装置和报警装置。1.4.3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并有明显的接地标志。2试验方法
试验环境要求
2.2测试仪器的精度要求
SJ2327--83
相对湿度
(mmHg)
86~106(645~795)
检验设备时所用各种仪器其精度应比被测参数值的允许误差提高1个数量级。并经有关法定计量机构校验合格,且具有有效期的检定证书。2.3推荐的测试用仪器
8,测水、气温用温度计:
水银温度计、半导体点温比:
b,测工作空间温度和内壁温度用温度计:半导体点温计、工业铂电阻与数字温度计配合:c.测工作空间温度用感温元件:工业铂电阻、康铜电阻、热敏电阻器等。d。温度自动记录仪:
单点及多点(多线)温度自动记录仪:e,测噪声用声级计;
f、测气、液压用压力表:
各种压力表,压力真空表;
g,测电参数用:
兆欧姆表、高阻表、电流表、电压表,电压调压器等h,测时间用:
秒表、时钟等。
2.4制冷系统密封性试验
对设备制冷系统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按表7。表7
制冷工质
试验肤
kgf/cm
F22,F-13,F-502
F—12
SJ2327—83
试验压力须在系统密封情况下静持24小时。前8小时压力降允许在0.3kgf/cm2以内。后18小时当环境鼠度不变时不允许有压力降。环境温度有变化时,试验终了的压力应符合下式的计算值:
(t2-t))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式中:P2一环境温度为ta时的压力,kgf/cm\,Pi一环境温患为t时的压力,kgf/cmt一试验始了的环境温度,C,
t1一静持18小时开终的环境温度,C。试验结果应符合1.3.7款的现定。.(1)
2.5温度可调范围的降混试验
按本标准12.1款温度等级任意选取设定值,调节好温度记录仪的指针,开动冷源,当温度降到设定值时,设备应自动停机。此时可开动加热器或开启保温门使工作间温度回升至室温,第一次循环结束。照此连续反复3次。结果应符合1.2.1款的规定。2.6降温时间测试
将设备暨于环境温度为30~35℃,水温25~30℃的条件下,首先调节好设备的温度记录仪指针至设备允许的最限温度值,然后开动冷源,设备从开动冷源到工作空间温度降至规定允许的最低温度值所需时间应满足本标准12.4款的规定。2.7温度变化速率平均值测试
设备开机前测量记录下工作空间内的温度值,调节好温度记录仪指针至设备允许的最低温度,开动冷源,设备开始降温,当设备降至最低温度则停机。设备从开机到停机所降温度量值除以全降温过程的时间即为温度变化速率的平均值。其值应符合1.2.5款的规定。计算公式如下:
V-tita
式中:
V-—温度变化速率,/分;
t,开动附设备工作空间的温度,℃;t2——停机时设备工作空间的温度,℃;T一一降温全过程所需时间,分。温度测试点为工作空间儿何中心点。(2)
2.8工作空间溢度与内堡温的温差测试工作空间与内壁温差测试在设备温度到达可调温度范围的任意设定值(或设备最低温度值)后稳定1小时进行。
a,测试点数量及布放位置在设备工作空间几何中心点和6个内壁的平面几何中心点共布放7个测试点(如遇引线孔则应避开100毫米以上)。5
SJ2327-33
b,测试方法待工作空问几何中心点温度到达设定值并稳定1个小时后,方能测试记录温度。每点连续测试记录3次(不超过5分钟)温度值。取其各点平均值作为各点的温度值。工作空间几何中心点的温度值与6壁各测试点温度相比较,其结果应符合1.2.6款的规定。
计算公式如下:
(T+t)8%≤(T+t)-(T+t)
式中:T-—273K
工作空间温度,℃:
t内壁温度,℃。
如公式(3)成立,则判定设备符合1.2.6款的规定。2.9保温性能试验
(3)
设备保温性能从以下两方面考核,即设备的工作时间系数r和疑露状况。2.9.1设备工作时间系数丫测试方法在设备温度可调范围内任选一设定值,调节好温记录仪指针,开动冷源,待设备温度到达设定值并稳定1个小时后开始测量1录,计算以下各值,并以单位时间60分钟内(即设备总工作时间T=2t+2t,=63分钟)测试结果作为评定标准。a,测量、记录、计算2一—设备在.工作60钟内冷源供给时间的总和。b.测量、记录、计算2t。—一设备在工作60分钟内冷源停供时间的总和。c.1值的计算:
1=2t+2to
丫值应符合1.2.7款的规定。
2.9.2疑露状况
·(4)
设备在环境温度30~35℃,相对温度70~~75%的条件下降温至设备最低温度,稳定小时,设备的外壁、保温门及门密封处不应有明显的疑露现象。2.10温度综合误差测试
2.10.1测试点位置、数量的规定测试点位置一般在中、下三层(圆形或长方形工作空间分前、中、后三层)平面上。具体位置和数量按设备工作空间容积大小而定。a,容积大于或等于1立方米寸,测试点为9点,点位置与内壁的距离为边长的10%,如图1所示。
SJ2327-83
b容积大于1立方米,小于10立米寸,测试点为13个,点位置距壁100毫米。如图2所示。
测试点为21个,点位置距内壁120毫米,与送口、回风口c,容积大于10立方米时,
距离不小于250毫米,如图3所示。上层
2,10.2温度综合误差测试计算
温度综合误差测试可分为量值法和多线记录仪测定法。a.量值法
按2.10.1款定的测试点布放感温元件和仪表,测量各点温度。首先按本标准1.2.1款温度等级任选一设定值,并调节好温度记录仪指针,然后开7
SJ3327—83
动冷源,当设备恒温时仔细观察记录仪指针指示值,如与设定值相差较大,则应重新调节温度仪指针,直到差值在正负0,1℃之内时为止。从此时起设备稳定1小时方可测验各点温度。连续反复测16次,约每2分钟一次,约30分钟测完16次,则每一测试点得16个值。如果满9个点,购共得9×16=144个值,每一个值都应符合1.2.1款误差的规定。亦可按测得的点低绘谢各点虚度变化曲线,所有曲线的变化不得超出1.2,1款误差的规定。
温度综合误差测试记录表格式如表8、表8
温度综合误差测试记录表
测式点
第1次
第2次
第16次
温度波动管况
b.多线纪录仪测定法
温度均匀度情况
按2,10,1款规定的测试记录仪可同时测绘设备工作空间各点温度的变化曲线,所存曲线的变化不待超出1.2,1款误差的规定、2.11风速测试
风速的测试按照SJ2326—83《高低温低气压试验设备通用技术条件》附录H(补充件)进行。应符含1.2,10款的规定。2.12噪声值dB(A)的测试
噪声值dB(A)的测试按SJ2326一83附录F(补充件)进行。应符合1.2.9款的规定。
2.13绝缘电阻值测试
按SJ2326-83附录B(补充年)绝缘电阻值测试部分进行,应符合1.2.8款的规定。
注:无接线柱有引线孔的设备,不作绝缘电阻值的测式。8
2.14安全检查
SJ2327—83
设备篇经下列安全保护灵敏度检查。其方法按有关产品标准规定,&.电机缺相保护检查;
b.电机过负荷保护检查:
c.制冷系统超压保护检查
d.设备缺冷却水等安全保护检查。2.15持续96小时运转试验
持续96小时运转试验是考核设备的起码可靠性。试验的温度等级按本标准1.2.1款规定选取,使设备连续运转96小时,设备从开机到运转96小时的长期运转过程中,不允许有机械零部件的损坏和修理。电气元器件的维修须遵循下述原则:基本上保证试验样品的试验环境条件(修复时间小于30分钟),在96小时连续运转期间维修次数不得超过3次。否则应进行全面检修及重做持续96小时运转试验。2.16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验证试验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验证试验方案,由产品标准具体规定或由生产方提出经使用方同意后确定,关于可菲性验证试验方法的妥求,见SJ2323-83《高温试验设备通用技术条件》附录B(参考件)。2.17外观及包装检查
外观及包装检查用目测进行。检查设备铬牌、标牌是否装齐,是否符合本标1.3.10及1.3.11款要求,裸露紧固零件是否安全、牢固,包装及包装标志等是否符合有关技术要求。
2.18运输试验
3运输试验按SJ23283附录J(补充件)进行检验规则
3.1检验规定
正式生产的设备由生产厂技术检验部门负责验收或会同使用方验收,验收合格方可出厂。设备出厂时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3.2试验内容
试验分为型式试验和出广试验
型式试验的项目中才分为空截与负载两种试验。负截规定详见附录A(补充件)试验内容见表9。
试验内容
制冷系统密封性试验
温度可调范围的降温试验
降温时间测试
温度变化速率平均测试
工作空间与壁温度温差测验
保温性能试验
温度综合误差测试
风速测试
噪声测试
绝缘电阻测试
安全检查
持续96小时运转试验
SJ2327-83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验证试验外观及包装检查
运输试验
注:“0”示应作试验项目。
3.3型式试验规则
在下述情况下需进行型式试验:10
型式试验
SJ2327--83
8.新生产的设备或当设备在设计、工艺或使用材料作重大改变以致影响到结构、性能参数时;
b.设备停产2年以上再进行生产时。批量生产的设备按表10进行抽试。表10
小于30
30~100
100以上
型式试验的每个项目都必须符合表9要求。对于批量生产,如试验项目有不合格时,应对不合格项目加倍抽试,第二次抽试全部项目合格时,仅将第一次不合格的设备返修,如第二次抽试仍有1台不合格时,则认为全部不合格。不合格的设备则需全部、返修,直到合格为止,若无法返修应予报除。经过型式试验的设备或经适当修复和复验合格后的设备允许出厂,但应予标明。3.4出厂试验
设备出厂前每台都必须经出厂试验,出厂试验项目必须符合表9要求,否则返修,直至合格为止,无法返修者予以报废。出厂试验项目均为空载试验。
注:工作间容积大于或等于3立方米的设备可在使用方进行出厂试验。4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4,1设备应在适当位置有清晰、耐久的铭牌。铭牌应固定牢靠,并在其上标明:a.制造厂名称;
b.设备名称及型号:
c.主要技术参数;
d.制造编号及出厂日期。
42设备的包装应根据设备的重量、尺寸、精度、运输方法和运往地区的不同,选用合适的材料与结构,并应有防震、防潮、防雨和其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设备包装前应清除废物、灰尘、剩水等。必要时应按有关包装技术标准的规定进行运输包装试验。
4,3随同设备应供必要的备件、附件、工具及技术文件,其中易损坏的零部件,需单独包装。装箱清单,技术文件应防潮密封,放在箱内明显的地方,并加以固定。4.4包装箱外壁的标志、文字应清楚、整齐,耐久,应符合有关产品标准及国家标准GB191-—73《包装储运指示标志》4.5贮存设备的仓库应清洁,并现腐蚀性化学药品及气体。4.6贮存的设备应定期检查,一般半年抽查一次,一年全面检查一次。检查中发现锈迹及油封脱落变质等情况立即清除,并重新进行油封。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T11403-2009 通信用激光二极管模块可靠性评定方法
- SJ/T11399-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测试方法
- SJ2242-1982 散热器强制风冷热阻测试方法
- SJ/T11400-2009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小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
- SJ/T11401-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
- SJ/T11396-2009 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蓝宝石衬底片
- SJ/T11397-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萤光粉
- SJ20965-2006 光电器件用氧化铍陶瓷载体规范
- SJ/T11410-2009 九针点阵式打印机芯通用规范
- SJ/T11407.1-2009 数字接口内容保护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系统结构
- SJ/T11395-2009 半导体照明术语
- SJ/T11398-2009 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技术规范
- SJ/T11402-2009 光纤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技术规范
- SJ/T10631-1995 工艺文件的编号
- SJ51919/5-2002 JGL30-2.5-01型舰用两芯多模光缆连接器详细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