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电子行业标准(SJ)】 小型数字电子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3 19:28:35
  • SJ2348-1983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SJ 2348-1983

  • 标准名称:

    小型数字电子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

  •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83-08-08
  • 实施日期:

    1984-0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775.82 K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矿业>>矿业综合>>D01技术管理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21页
  • 标准价格:

    19.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适用于通用小型数字电子计算机(简称小型机,下同)、小型机系统。其它类小型机、小型机系统可参照本标准。本标准是制定小型机、小型机系统产品标准的依据,也是小型机、小型机系统在设计定型及生产定型时进行试验的依据。 SJ 2348-1983 小型数字电子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 SJ2348-1983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部标准SJ234883
小型数字电子计算机
通用技术条件
1983-08-08发布
1984-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批准1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部标准小型数字电子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SJ2348--83
1.1本标准适用于通用小型数字电子计算机(简称小型机,下同)、小型机系统。其它类小型机、小型机系统可参照本标准。1.2本标准是制定小型机、小型机系统产品标准的依据,也是小型机、小型机系统在设计定型及生产定型时进行试验的依据。2名词术语
本标准中的名词、术语按如下的定义。2.1中央处理部件
数字电子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部份,称为中央处理部件(CPU)。2.2小型机
由CPU、主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及电源和系统软件组成的数字电子计算机。2.3小型机系统
小型机配备一定的外部设备后就组成小型机系统。2.4故障
小型机(或小型机系统)不能完成所需功能的偶然事故情况。2.5失效
小型机(或小型机系统)部份或全部失掉工作能力,导至不能完成或不能正确完成所规定的功能。
3技术要求
3.1分档及主要性能
3.1.1根据小型机的功能、规模等不同,分为:“低档小型机”、“中档小型机”“高档小型机”三档。
3.1.2各档小型机的中央处理部件(CPU)主要技术性能应满足表1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83-08-08发布1984-01-01实施
指令长
字节处理
便件采除
硬件浮点
实时钟
电源掉电保护及自动再启动
定点加法速度(寄存器型)
SJ2348-83
低档小型机
10~50万次/秒
中档小型机
单字或双字
50~100万次/秒
高档小型机
16~32位
单字、双宇、多字
100万次/秒以上
注:①“O”指某种技术性能或某种设备接口在某档小型机上是否具有不作统一规定。②“”指把某种功能或某种设备接口设计制造成为单独构件,根据用户需要可以安装,也可以不安。
③“○”指设计上必须具备的某种功能或某种设备接口。3.1.3
各档小型机主存储器技术性能应满足表2要求。表2
存储容量
周期时间
存储保护
“0”同表1的出①:
“O”调表1的注。
低档小型机
中档小型机
8K字节64K字节64K字节~256K字节3u
各档小型机输入输出控制性能应满足表3规定。3.1.4
高档小塑机
256K字节以上
直接数期通道
最大输入潮出逃度
外中断级数量
SJ2348-83
低档小型机:
2300K字/秒
单线多级
中档小型机
≥600K字/秒
单线多级或多线多级
注,“の”满表1的注?。
各档小型机应完成下列主要功能,见表4,3.1.5
款地或远距离成批处理
通过通讯接口利用近、远程终端组织联机系统可能性
组织过程控制系统可能丝
实时操作
分时操作
多道程序设计
低档小型机
注,“○”同丧1的注④。
3.1.6在产品标准中应给出典型指令的执行时间。高档小型机
1M字|秒
单线多级或多线多级
中挡小型机
高档小型机
3.2设计统化要求
3.2.1信息处理交换的七单位字符编码应符合GB1988--80《信息处理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
3.2.2小型机外部设备与设备控制器接口应符合SJ1496—79《数字电子计算机与控制打字机的接口(暂行)》,SJ1497一79《数字电子计算机与纸带穿孔输出机的接口》:SJ1498-79《数字电子计算机与纸带输入机的接口》;SJ1499-79《数字电子计算机与磁带机的接口》等有关规定。3
SJ2348—-83
3.2.3主存储器应以8K、16K、32K(字节)为模块进行扩展。3.2.4对于同一系列的小型机应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算法语言;统一指令系统;统一指令与数的格式;统一中断系统;统一字符编码;统一通道接口;做到向上兼容。
3.3软件设计要求
3.3.1同一系列的小型机软件应做到向上兼容。3.3.2软件设计应符合有关软件标准规定3.4外观、结构要求
3,4.1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等现象,表面涂、镀层不应起泡龟裂和脱落,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及其它机械损伤。开关、接键操作应灵活可靠,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操作面板上的数字及说明功能的文字符号和标志应清晰端正。3.4.2机箱应保证有良好的通风散热及防尘措施。3.4.3结构设计应满足系统扩充的灵活性。3.4.4结构尺寸应符合应标准。
3.4.5结构设计应保证有良好的直流供电系统和良好的接地系统。使其逻辑地、交流地、保护地分开。诸地之间的关系应以不同小型机系统的要求而定。3.5环境适应性
3.5.1使用气环境条件
小型机使用气侠环境条件分为组,见表5。应能经受住5.7.5.8项中所规定的试验。
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大气压力
3.5.2机环境适应性
小型机机械环境分为二组:
15℃~30℃
40%~80%
860mbar~1060mbar
5℃40℃
40%~90%
I组允许受到轻微振动和冲击,应能经受住5.9.1、5.9.2款中所规定的试验。直组元许受到一般振动和冲击,应能经受住5.9.1、5.9.2款中所规定的试验。3.6电源能应能力
3.6.1对交流电源的适应能力
SJ2348-83
小型机在供电交流电压220V±10%,50土1Hz的情况下,应能正常工作。3.6.2对直流电源的适应能力
小型机直流电压应允许有适当的变化范围。在此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直流电压允许变化的标称值在产品标准中规定。3.7抗干扰能力
小型机在经受一定干扰的情况下,应能正带工作。具体的抗于扰能力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3.8可靠性
3.8.1用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作为衡量小型机及小型机系统的可靠性水平的指标。
MTBF按小型机及小型机基本系统分别给出,在表6所列数值中进行选择。表6
小型机
小型机基本系统
供选择数
500,1000,1500,2000,3000,40006000,8000100,200,300,400,500,600,700,1000,1500,2000.h
注:基本系统指由小型机,控制台打字机【或显示器(CRI))、纸带输入机、穿孔输出机(或软盘)、磁盘(或磁带、磁蚊)构成的小型机系统。3.8.2小型机服务期限不得少于10年。3.9安全要求
3.9.1结构应保证在机器运行时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3.9.2电压大于36V的可接触的部位均应加以防护,以防触电,3.9.3绝缘电阻:交流电源插头与机壳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00MQ;经受潮湿试验后,绝缘电阻不应低于2M2。
3.9.4抗电强度:交流电源插头与机壳之间应能承受50Hz、1250V交流电压、历时一分钟的抗电强度试验,而无击穿和飞弧现象。3.9.5直流电源应有过压、欠压过流保护装置,以免电源故障损害设备。4配套要求
4.1设计时,必须考虑系统的配套性,以保证用户组成最基本的可用系统。4.2根据小型机的分档,各档具备的设备接口如下,见表了,5
磁鼓存储器
磁盘存储器
磁带存储器
SJ2348-83
纸带输入机及穿孔输出机
控制台打字机
行式打印机
过程输入输出设备
通讯设备
X-Y绘图仪
注,””同表1的注
“O”同表1的注.
1、2、3、
4号设备任
配一种;
4、5号设
备任配
在配一种
任配-种
4.3应按机器规模提供基本的系统软件。在产品标准中对软件品种应加以规定,但不得少于表8的基本要求。
面向用户的
面向小型机
本身的软件
面向维护的
.5试验方法
5.1试验环境条件
SJ2348-83
低档机
语言加工系统一
程序设计语盲的
编译或解释系统
辅助系统一调整
装配、编辑
操作系统
汇编语言、二
种高级语育
单用户实时操
作系统
诊断程序
中档机
汇编语言、三
种高级语言
操作系统(多
道、文件)
需定位的
诊断程序
高档机
汇编语言、四
种高级语言
操作系统(多
道、文件、批
处理)
需定位的
诊断程序
本标准中,除气侯环境试验和可靠性试验以外,均在下述大气条件下进行:环境温度:15℃~25℃;
环境相对湿度:40%~80%
大气压力:860mbar~1060mbar。5.2外观检查
在环境试验前后,用目测法检验,应符合3.4.1款的要求,5.3工作性能检验
按产品标准所规定的各项工作性能要求,逐项进行检验,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5.4绝缘电阻检验
用500+100V、准确度为1.0级的兆欧计连接在电源插头与机壳两端,在施加电压一分钟后读取绝缘电阻的数值,应符合3.9.3款的要求。检验时,应保证接触点有可靠的接触。
5.5抗电强度检验
在电源播头与机壳之间,用功率不小于500VA的可调电源馈给试验电压,在5~10秒钟内逐渐增加1250V,维持一分钟。试验结果应符合3.9.4款的要求。试验后,在5~10秒钟内逐渐降低电压到低于工作电压数值后,断开试验电源。5.6抗干扰试验
SJ2348-83
抗于扰试验方法在产品标准中规定5.7温度试验
5.7.1按表9所列数值进行温度试验,试验后,受试产品应能正常工作,且镀、涂层不应有破坏和腐蚀现象,
使用温度试验
极限工作温度试验
贮存运输温度试验
试验时间
5.7.2试验要求
进行环境试验时,除5.7.3.3项另有规定外,受试产品上不应加任何防护包5.7.2.1
在试验中改变温度时,升、降温的温度变化速率应为0.7~1℃/分,且不得5.7.2.2
有凝露。
5.7.2.3在每一温度阶梯上应使设备达到热平衡状态才能进行测试,热平衡时间至少为1小时。
5.7.2.4进行温度试验时,高低温箱内的温度应保持恒定均匀,温差不应超过土2℃,容积至少应是受试产品的3倍。必要时,可采取不违背温度试验的措施,如对高低温箱密封及注入干煤燥空气,以防止湿度的影响。5.7.3低温试验
5.7.3.1使用温度下限试验
受试产品的电源置于断开位置,放入低温箱内,使箱内温度降至表9规定的数值,达到热平衡后,通检查程序8小时,应工作正常。5.7.3.2极限工作温度下限试验
受试产品的电源置于断开位置,放入低温箱内,使箱内温度降至表9规定的数值。达到热平衡后,通检查程序1小时,应工作正常。5.7.3.3贮存运输温度下限试验
受试产品的电源置于断开位置,放入低温箱内,使箱内温度降至表9中规定的数值,在箱内放置8小时。
注:为了防止在进行贮存运输低温试验时产生结冰和凝水现象,允许将产品用聚苯乙烯簿膜密封后进行试验,必要时还可以在密封套内装吸潮剂。8
SJ2348-83
试验期满后,使箱内温度逐渐上升到5.1条的大气条件,并在此条件下恢复8小时,箱内升温时间不计入恢复时间。检查外观,应符合3.4.1款要求;然后通检查程序30分钟应工作正常。5.7.4高温试验
5.7.4.1使用温度上限试验wwW.bzxz.Net
受试产品的电源置于断开位置,放入温箱内,使箱内温度升到表9规定的数值,达到热平衡后,通检查程序8小时,应工作正常。5.7.4,2极限工作温度上限试验
受试产品的电源置于断开位置,放入温箱内,使箱内温度升到表9规定的数值。达到热平衡后,通检查程序1小时,应工作正常。5.7.4.3贮存运输温度上限试验
受试产品的电源置于断开位置,放入温箱内,使箱内温度升到表9规定的数值,在箱内存放8小时。
试验期满后,将箱内温度降至5.1条的大气条件,并在此条件下恢复8小时。检查外观,应符合3.4.1款的要求,然后通检查程序30分钟,应工作正常。5.8湿度试验
5.8.1按表10所规定的数值进行湿度试验。试验后,受试产品应能正常工作,且镀、涂层不应有破坏和腐蚀现象。表10
使用上限试验条件
5.8.2试验要求
试验时间
贮存运输试验条件
存放时间
试验时,在各种湿度中,应使设备达到热平衡,热平衡时间至少为1小时。潮湿箱中空气应均匀地循环,容积至少为受试产品的3倍,箱内温度变化不应超过±2,相对湿度变化不超过土3%,并防止凝水落到受试设备上。做贮存运输湿度试验时,受试产品应不带包装。5.8.3使用湿度上限试验
受试产品的电源置于断开位置,放入潮湿箱内,将箱内温度调至表10规定的数值9
SJ2348-83
后,使之达到热平衡,然后开始输入水气并在1小时内使温湿度达到表10规定的数值,此两项时间不计入试验时间。
试验期满后,立即在箱内检查绝缘电阻,应符合3.9.3款的要求。然后通检查程序8小时,应工作正常。最后检查外观,应符合3.4.1款的要求。5.8.4贮存运输湿度试验
受试产品的电源置于断开位置,并按5.8.3款的方法将潮湿箱温度、湿度调至表10规定的数值。
在箱内存放时间按表10规定。
试验期满后,先停止水气输入,随即断开热源,取出试品,在5.1条的大气条件下进行恢复,恢复时间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检查外观,应符合3.4,1款的要求;然后通检查程序30分钟,应工作正常,5.9振动试验
5.9.1试验要求
按表11要求进行振动试验,不应有机械损伤或机内的调整、紧固部位松动的现象运行检查程序30分钟,应工作正常。表11
共振搜案
共振保持
振动循环
频率范围
扫频速率
驱动振幅
驱动振幅
额率范围
驱动振幅
扫频速率
报动方询
工作状态
5.9.2试验顺序
a.共振搜索;
5~33Hz
《1倍额程/分钟
5分钟
5~33~5Hz
<1倍频程/分钟
X、Y、Z
非工作状态
5~55Hz
1.5mm(5~10Hz)
0.75mm(10~25Hz)
0.15mm(25~55Hz)
10分钟
5~555Hz
共振保持:
c.振动循环;
d.重复共振搜索。
5.9.3共振搜索
SJ2348—83
在三个轴向上,按表11的规定,对受试产品进行扫频振动,并记录每一个轴向上的共振点,当共振点较多时,每个轴向取4个较大的共振点。5.9.4共振保持
对受试产品三个轴向上的共振点,要分别按表11的规定进行共振保持试验,记录主要共振的元器件或组件的振幅幅值,并计算共振传输率(Q值)。Q-
式中:
Q一共振传输率:
A1一共振部位振幅值,mm;
Aa一驱动振幅值,mm。
I组受试产品,如在5~33Hz范围内无明显的共振点时,则应在33Hz的频率上,以0.15mm的振幅,保持5分钟的振动。1组受试产品如在5~55Hz范围内无明显的共振点时,则应在55Hz的频率上,以0.15mm的振幅,保持10分钟的振动。5.9.5振动循环
按表11的规定,对受试产品进行振动循环试验。5.9.6重复共振搜索
当报动试验中出现修复或采取改进措施后,则重复5.9.3项的试验,并观测共振点的频率和共振部位,与首次共振搜索时的记录对比,共振部位的共振点均不应有较大的变化。必要时增加5.9.4项的试验,以获得对比的数据5.10碰撞试验
受试产品的电源置于断开位置,按表12规定进行碰撞试验。试验期满后,取下检查外观,应符合3.4.1款的要求,然后接通电源,通检查程序30分钟,应工作正常。表12
加速度g
冲击试验
脉冲宽度ms
每分钟冲击次数
总冲击次数
1000士10(垂直方向)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