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农业行业标准(NY) >>
- NY/T 681-2003 鸡传染性贫血诊断技术

【农业行业标准(NY)】 鸡传染性贫血诊断技术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7 10:20:05
- NY/T681-2003
- 现行
标准号:
NY/T 681-2003
标准名称:
鸡传染性贫血诊断技术
标准类别:
农业行业标准(NY)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3-07-30 -
实施日期:
2003-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50.70 KB
标准ICS号:
医药卫生技术>>11.220兽医学中标分类号:
农业、林业>>畜牧>>B41动物检疫、兽医与疫病防治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鸡传染性贫血(CIA)的临床诊断、CIA病毒的分离与鉴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酶试验等诊断技术。本标准适用于CIA的诊断。 NY/T 681-2003 鸡传染性贫血诊断技术 NY/T681-2003

部分标准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兽医诊断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宏伟、吴清民、田克恭、陈西钊、苏敬良、王传彬。NY/T681—2003
1范围
鸡传染性贫血诊断技术
NY/T 681-2003
本标准规定了鸡传染性贫血(CIA)的临床诊断、CIA病毒的分离与鉴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酶试验等诊断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CIA的诊断。
2临床诊断
2.1临床症状
2.1.1CIA的主要临床特征是贫血。病鸡表现精神萎靡、虚弱、聚堆及行动迟缓,羽毛粗乱,喙、肉髯、面部和可视黏膜苍白,羽部有出血病灶,生长不良,排白稀粪。2.1.2产蛋种鸡感染无临床症状,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均不受影响,但可通过种蛋传播病毒2.1.3当有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生时,维鸡对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的易感性增高,发病早且严重。2.2病理变化
2.2.1病鸡表现再生障碍性贫血,消瘦,骨髓发白,肌肉及内脏器官苍白,肝脏、肾脏肿大并褪色,血液稀薄,凝血时间延长。
2.2.2病鸡表现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胸腺、法氏囊、脾脏和盲肠、扁桃体以及其他组织内淋巴细胞严重缺失。
3 病毒分离与鉴定
3.1材料准备
3.1.1试剂
a)改良最低要素营养液(DMEM)培养基,配方见第A.1章;b)马立克氏病病毒转化的淋巴细胞系MDCC-MSB1细胞;标准阳性血清:用CIAV抗原免疫SPF鸡获得的血清;c)
d)标准阴性血清:无CIAV感染的SPF鸡血清;e)
新生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3.1.2器材
细胞培养瓶:
b)吸管;
二氧化碳培养箱;
37℃恒温水浴箱;
普通冰箱及低温冰箱;www.bzxz.net
f)离心机及离心管;
研磨器械;
h)普通光学显微镜;
微量加样器,容量5μL~50μL,50μL~200μL;i
j)0.45μm微孔滤膜。
3.1.3样品
NX/T 681—2003
CIAV存在于病鸡肝脏、皮肤、脾脏、心脏、胸腺、肺脏、法氏囊、骨脏、骨髓等组织器宫中。无菌采集这些器官,用无血清DMEM制成20%组织悬液,以3000r/min离心30min。取上清70℃下处理5min后加等量10%三氯甲烷室温处理15min,以10000r/min离心20min,取上清用于CIAV分离。3.2操作方法
3.2.1细胞培养
用含15%新生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在39C和5%二氧化碳环境下培养MDCC-MSBI细跑。每2d~3d传代-次,细胞长至2×10″个/mL~5×10°个/mL时,用于CIAV分离。3.2.2病料接种
将0.1mL处理好的组织悬液接种MDCC-MSB1细胞,在39℃和5%二氧化碳环境下培养48h,观察结果。
3.2.3结果观察
CIAV感染细跑表现为细胞体积增大,随之溶解,若第一次接种未出现细胞病变,应将细跑培养物冻融后盲传三代。如仍无细胞病变,则判为 CIAV检测阴性。3.2.4 CIAV的鉴定
将出现细胞病变的细胞培养物,按第5章的方法制备细胞涂片,用CIAV标准阳性血清进行签鉴定。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4.1材料准备
4. 1.1 试剂
a)ELISA抗原:CIAV抗原包被酶标板;b)F
阳性血清:用CIAV抗原免疫SPF鸡获得的血清;阴性血清:无CIAV感染的 SPF鸡血清;酶结合物: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CIAV单克隆抗体:d
磷酸盐缓冲液(PBS):配制见第A.2章;洗涤液:配制见第A.3章:
样品稀释液:配制见第A.4章;
底物溶液:配制见第A.6章;
终止液:配制见第A.7章。
4.1.2器材
a)酉
酶联检测仪;
微量加样器,容量50μ~200μ;b)
s)37°C恒温培养箱。
4.1.3样品
采集被检鸡血液,分离血清,血清应新鲜、透明、不溶血、无污染,密装于灭菌小瓶内,4C或一30℃保存或立即送检。试验前将被检血清统一编号,并用样品稀释液作10倍稀释。4.2操作方法
4.2.1取出包被板,并将样品位置准确记录在记录单上。4.Z.2向A,、A2孔中分别加人100pL未经稀释的阴性对照血湾,A,、A孔中分别加人1DDαL未经稀释的阳性对照血清,其他各孔加人100叫l,稀释好的待检样品,每一样品加两孔。4.2.3置室温1h。
4.2.4用洗涤液将反应板洗涤(3~5)次。4.2.5每孔加人100μL酶结合物。4.2.6置室温30min
4.2.7重复4.2.4。
4.2.8各孔加人100μL底物液。
4.2.9室温放置15min。
4.2.10各孔加人100μL终止液,立即用酶标仪于波长650nm测定各孔OD值4.3结果判定
NY/T681--2003
4.3.1标准阴性血清OD值大于等于0.6,标准阳性血清OD值一标准阴性血清OD值小于等于0.50,试验成立。
4.3.2计算待检血清S/N值:S/N等于待检血清OD值一阴性血清OD值。4.3.3S/N小于等于0.6为CIAV抗体阳性,S/N大于0.6为CIAV抗体阴性。5免疫酶试验
5.1材料准备
5.1.1试剂
5.1.1.1磷酸盐缓冲液(PBS):配制见第A.2章。5.1.1.2抗原涂片的制备:MDCC-MSB1细胞用含15%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培养,细胞长至5X105个/mL,接种CIAV并换成含5%新生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36h~48h,病变达50%~75%时,离心收集感染细胞,PBS洗涤三次后,稀释至细胞为1×10°个/mL。取印有10个~40个小孔的室玻片,每孔滴加10μL。室温自然干燥后,冷丙酮(4℃)固定10min。密封包装,置一20℃备用。5.1.1.3标准阳性血清:用CIAV抗原免疫SPF鸡获得的血清。5.1.1.4标准阴性血清:无CIAV感染的SPF鸡血清。5.1.1.5酶结合物:HRP标记抗CIAV单克隆抗体。5.1.1.6底物溶液:配制见第A.8章。5.1.2器材
a)普通光学显微镜;
印有10个~40个小孔的室玻片;b)
微量加样器,容量5μL~50μL;)
d)37℃恒温培养箱或水浴箱。
5.1.3样品
采集被检鸡血液,分离血清,血清应新鲜、透明、不溶血、无污染,密装于灭菌小瓶内,4℃或一30℃保存或立即送检。试验前将被检血清统--编号,并用PBS作10倍稀释。5.2操作方法
5.2.1取出抗原涂片,室温干燥后,滴加10倍稀释的待检血清和标准阴性血清、标准阳性血清,每份血清加两个病毒细胞孔和一个正常细胞孔,置湿盒内,37℃30min。5.2.2PBS漂洗三次,每次5min室温干燥。5.2.3滴加适当稀释的酶结合物,置湿盒内,37℃30min。5.2.4PBS漂洗三次,每次5min。5.2.5将室玻片放人底物溶液中,室温下显色5min~10min。PBS漂洗两次,再用蒸馏水漂洗一次。5.2.6吹于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判定结果。5.3结果判定
5.3.1在阴性血清对照、阳性血清对照成立的情况下:即阴性血清与正常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反应均无色;阳性血清与正常细胞反应无色,与病毒感染细胞反应呈棕黄色至棕褐色,即可判定结果;否则应重试。
5.3.2待检血清与正常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反应均呈无色,即可判为CIAV抗体阴性。3
NY/T 681—2003
5.3.3待检血清与正常细胞反应呈无色,而与病毒感染细胞反应呈棕黄色至棕褐色,即可判为CIAV抗体阳性。
综合判定
当在临床上怀疑有CIAV感染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上述方法中选一种或两种方法进行确诊。对于未接种过CIA疫苗的鸡,采用任何一种方法检测呈现阳性结果时,都可最终判定为 CIAV感染鸡。对于接种过CIA疫苗的鸡,当病毒分离鉴定试验为阳性结果时,可最终判定为CIAV感染鸡;若仅血清学试验呈现阳性结果,应结合病史和疫苗接种史进行综合判定,不可律视为 CIAV感染鸡。4
A.1DMEM(高糖)培养液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试剂的配制
A.1.1量取去离子水950mL,置于适宜的容器中。A.1.2将DMEM粉剂10g加于30℃的去离子水中,边加边搅拌。A.1.3每1000mL培养液加3.7g碳酸氢钠。NY/T 681—2003
A.1.4加去离子水至1000mL,用1mol/L氢氧化钠或盐酸将培养液pH值调至pH6.9~~~7.0。在过滤之前应盖紧容器瓶塞。
A.1.5立即用孔径0.45μm的微孔滤膜正压过滤除菌,4℃冰箱保存备用。A.2磷酸盐缓冲液(PBS,0.01mol/LpH7.4)氯化钠
氯化钾
磷酸二氢钾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蒸馏水
A.3洗涤液
吐温-20
A.4样品稀释液
含体积分数为10%新生牛血清的洗涤液。A.5磷酸盐-柠酸缓冲液(pH5.0)柠檬酸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蒸馏水
A.6ELISA底物溶液
加至1000mL
1000mL
用二甲基亚砜将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配成1%质量浓度,4℃保存。使用时按下列配方配制底物溶液
磷酸盐-柠機酸缓冲液
1%3'3'5'5'-四甲基联苯胺
30%双氧水
NY/T 681--2003
终止液
氢氟酸
蒸馏水
免疫酶试验底物溶液
3,3-二胺基联苯胺盐酸盐(DAB)PBS
30%过氧化氢
滤纸过滤后使用,现用现配。
100 mL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兽医诊断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宏伟、吴清民、田克恭、陈西钊、苏敬良、王传彬。NY/T681—2003
1范围
鸡传染性贫血诊断技术
NY/T 681-2003
本标准规定了鸡传染性贫血(CIA)的临床诊断、CIA病毒的分离与鉴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酶试验等诊断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CIA的诊断。
2临床诊断
2.1临床症状
2.1.1CIA的主要临床特征是贫血。病鸡表现精神萎靡、虚弱、聚堆及行动迟缓,羽毛粗乱,喙、肉髯、面部和可视黏膜苍白,羽部有出血病灶,生长不良,排白稀粪。2.1.2产蛋种鸡感染无临床症状,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均不受影响,但可通过种蛋传播病毒2.1.3当有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生时,维鸡对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的易感性增高,发病早且严重。2.2病理变化
2.2.1病鸡表现再生障碍性贫血,消瘦,骨髓发白,肌肉及内脏器官苍白,肝脏、肾脏肿大并褪色,血液稀薄,凝血时间延长。
2.2.2病鸡表现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胸腺、法氏囊、脾脏和盲肠、扁桃体以及其他组织内淋巴细胞严重缺失。
3 病毒分离与鉴定
3.1材料准备
3.1.1试剂
a)改良最低要素营养液(DMEM)培养基,配方见第A.1章;b)马立克氏病病毒转化的淋巴细胞系MDCC-MSB1细胞;标准阳性血清:用CIAV抗原免疫SPF鸡获得的血清;c)
d)标准阴性血清:无CIAV感染的SPF鸡血清;e)
新生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3.1.2器材
细胞培养瓶:
b)吸管;
二氧化碳培养箱;
37℃恒温水浴箱;
普通冰箱及低温冰箱;www.bzxz.net
f)离心机及离心管;
研磨器械;
h)普通光学显微镜;
微量加样器,容量5μL~50μL,50μL~200μL;i
j)0.45μm微孔滤膜。
3.1.3样品
NX/T 681—2003
CIAV存在于病鸡肝脏、皮肤、脾脏、心脏、胸腺、肺脏、法氏囊、骨脏、骨髓等组织器宫中。无菌采集这些器官,用无血清DMEM制成20%组织悬液,以3000r/min离心30min。取上清70℃下处理5min后加等量10%三氯甲烷室温处理15min,以10000r/min离心20min,取上清用于CIAV分离。3.2操作方法
3.2.1细胞培养
用含15%新生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在39C和5%二氧化碳环境下培养MDCC-MSBI细跑。每2d~3d传代-次,细胞长至2×10″个/mL~5×10°个/mL时,用于CIAV分离。3.2.2病料接种
将0.1mL处理好的组织悬液接种MDCC-MSB1细胞,在39℃和5%二氧化碳环境下培养48h,观察结果。
3.2.3结果观察
CIAV感染细跑表现为细胞体积增大,随之溶解,若第一次接种未出现细胞病变,应将细跑培养物冻融后盲传三代。如仍无细胞病变,则判为 CIAV检测阴性。3.2.4 CIAV的鉴定
将出现细胞病变的细胞培养物,按第5章的方法制备细胞涂片,用CIAV标准阳性血清进行签鉴定。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4.1材料准备
4. 1.1 试剂
a)ELISA抗原:CIAV抗原包被酶标板;b)F
阳性血清:用CIAV抗原免疫SPF鸡获得的血清;阴性血清:无CIAV感染的 SPF鸡血清;酶结合物: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CIAV单克隆抗体:d
磷酸盐缓冲液(PBS):配制见第A.2章;洗涤液:配制见第A.3章:
样品稀释液:配制见第A.4章;
底物溶液:配制见第A.6章;
终止液:配制见第A.7章。
4.1.2器材
a)酉
酶联检测仪;
微量加样器,容量50μ~200μ;b)
s)37°C恒温培养箱。
4.1.3样品
采集被检鸡血液,分离血清,血清应新鲜、透明、不溶血、无污染,密装于灭菌小瓶内,4C或一30℃保存或立即送检。试验前将被检血清统一编号,并用样品稀释液作10倍稀释。4.2操作方法
4.2.1取出包被板,并将样品位置准确记录在记录单上。4.Z.2向A,、A2孔中分别加人100pL未经稀释的阴性对照血湾,A,、A孔中分别加人1DDαL未经稀释的阳性对照血清,其他各孔加人100叫l,稀释好的待检样品,每一样品加两孔。4.2.3置室温1h。
4.2.4用洗涤液将反应板洗涤(3~5)次。4.2.5每孔加人100μL酶结合物。4.2.6置室温30min
4.2.7重复4.2.4。
4.2.8各孔加人100μL底物液。
4.2.9室温放置15min。
4.2.10各孔加人100μL终止液,立即用酶标仪于波长650nm测定各孔OD值4.3结果判定
NY/T681--2003
4.3.1标准阴性血清OD值大于等于0.6,标准阳性血清OD值一标准阴性血清OD值小于等于0.50,试验成立。
4.3.2计算待检血清S/N值:S/N等于待检血清OD值一阴性血清OD值。4.3.3S/N小于等于0.6为CIAV抗体阳性,S/N大于0.6为CIAV抗体阴性。5免疫酶试验
5.1材料准备
5.1.1试剂
5.1.1.1磷酸盐缓冲液(PBS):配制见第A.2章。5.1.1.2抗原涂片的制备:MDCC-MSB1细胞用含15%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培养,细胞长至5X105个/mL,接种CIAV并换成含5%新生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36h~48h,病变达50%~75%时,离心收集感染细胞,PBS洗涤三次后,稀释至细胞为1×10°个/mL。取印有10个~40个小孔的室玻片,每孔滴加10μL。室温自然干燥后,冷丙酮(4℃)固定10min。密封包装,置一20℃备用。5.1.1.3标准阳性血清:用CIAV抗原免疫SPF鸡获得的血清。5.1.1.4标准阴性血清:无CIAV感染的SPF鸡血清。5.1.1.5酶结合物:HRP标记抗CIAV单克隆抗体。5.1.1.6底物溶液:配制见第A.8章。5.1.2器材
a)普通光学显微镜;
印有10个~40个小孔的室玻片;b)
微量加样器,容量5μL~50μL;)
d)37℃恒温培养箱或水浴箱。
5.1.3样品
采集被检鸡血液,分离血清,血清应新鲜、透明、不溶血、无污染,密装于灭菌小瓶内,4℃或一30℃保存或立即送检。试验前将被检血清统--编号,并用PBS作10倍稀释。5.2操作方法
5.2.1取出抗原涂片,室温干燥后,滴加10倍稀释的待检血清和标准阴性血清、标准阳性血清,每份血清加两个病毒细胞孔和一个正常细胞孔,置湿盒内,37℃30min。5.2.2PBS漂洗三次,每次5min室温干燥。5.2.3滴加适当稀释的酶结合物,置湿盒内,37℃30min。5.2.4PBS漂洗三次,每次5min。5.2.5将室玻片放人底物溶液中,室温下显色5min~10min。PBS漂洗两次,再用蒸馏水漂洗一次。5.2.6吹于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判定结果。5.3结果判定
5.3.1在阴性血清对照、阳性血清对照成立的情况下:即阴性血清与正常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反应均无色;阳性血清与正常细胞反应无色,与病毒感染细胞反应呈棕黄色至棕褐色,即可判定结果;否则应重试。
5.3.2待检血清与正常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反应均呈无色,即可判为CIAV抗体阴性。3
NY/T 681—2003
5.3.3待检血清与正常细胞反应呈无色,而与病毒感染细胞反应呈棕黄色至棕褐色,即可判为CIAV抗体阳性。
综合判定
当在临床上怀疑有CIAV感染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上述方法中选一种或两种方法进行确诊。对于未接种过CIA疫苗的鸡,采用任何一种方法检测呈现阳性结果时,都可最终判定为 CIAV感染鸡。对于接种过CIA疫苗的鸡,当病毒分离鉴定试验为阳性结果时,可最终判定为CIAV感染鸡;若仅血清学试验呈现阳性结果,应结合病史和疫苗接种史进行综合判定,不可律视为 CIAV感染鸡。4
A.1DMEM(高糖)培养液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试剂的配制
A.1.1量取去离子水950mL,置于适宜的容器中。A.1.2将DMEM粉剂10g加于30℃的去离子水中,边加边搅拌。A.1.3每1000mL培养液加3.7g碳酸氢钠。NY/T 681—2003
A.1.4加去离子水至1000mL,用1mol/L氢氧化钠或盐酸将培养液pH值调至pH6.9~~~7.0。在过滤之前应盖紧容器瓶塞。
A.1.5立即用孔径0.45μm的微孔滤膜正压过滤除菌,4℃冰箱保存备用。A.2磷酸盐缓冲液(PBS,0.01mol/LpH7.4)氯化钠
氯化钾
磷酸二氢钾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蒸馏水
A.3洗涤液
吐温-20
A.4样品稀释液
含体积分数为10%新生牛血清的洗涤液。A.5磷酸盐-柠酸缓冲液(pH5.0)柠檬酸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蒸馏水
A.6ELISA底物溶液
加至1000mL
1000mL
用二甲基亚砜将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配成1%质量浓度,4℃保存。使用时按下列配方配制底物溶液
磷酸盐-柠機酸缓冲液
1%3'3'5'5'-四甲基联苯胺
30%双氧水
NY/T 681--2003
终止液
氢氟酸
蒸馏水
免疫酶试验底物溶液
3,3-二胺基联苯胺盐酸盐(DAB)PBS
30%过氧化氢
滤纸过滤后使用,现用现配。
100 mL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农业行业标准(NY)标准计划
- NY/T3100-2017 马铃薯主食产品 分类和术语
- NY/T1119-2012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
- NY/T1421-2007 饲料级双乙酸钠
- NY/T3033-2016 农产品等级规格 蓝莓
- NY/T3095-2017 加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
- NY/T3012-2016 咖啡及制品中葫芦巴碱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NY/T1056-200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 NY/T3049-2016 奶牛全混合日粮生产技术规程
- NY/T3500-2019 农业信息基础共享元数据
- NY/T424-2000 绿色食品 鲜桃
- NY/T1652-2008 蔬菜、水果中克螨特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NY/T1961-2010 粮食作物名词术语
- NY/T3051-2016 生乳安全指标监测前样品处理规范
- NY/T616-2002 小麦吸浆虫测报调查规范
- NY/T1868-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有机肥料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