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其他行业标准】 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11-06 11:06:46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FZ/T 12066-2020

  • 标准名称:

    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

  •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 英文名称:

    Polyester and viscose colour yarn/spandex wrap yarn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20-04-16
  • 实施日期:

    2020-10-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pdf .zip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20纱线
  • 中标分类号:

    纺织>>棉纺织>>W12棉纱、线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16页
  • 标准价格:

    18.0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杨素秋、王慧敏、张毅、胡英杰、朱国权、徐炯炯、张宇、杨晓慧、段丽慧
  • 起草单位:

    杭州新天元织造有限公司、安徽翰联色纺股份有限公司、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中纺协东莞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杭州萧山林芬纺织有限公司、安徽宿州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
  • 归口单位: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10)
  • 提出单位: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主管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
  • 相关标签:

    纺纱 氨纶 包覆 弹力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环锭纺生产的涤纶和粘纤混纺色纺纱与氨纶丝并捻加工而成的包覆线。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59.08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12066-2020
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
Polyester and viscose colour yarn/spandex wrap yarn2020-04-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20-10-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FZ/T12066-2020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新天元织造有限公司、安徽翰联色纺股份有限公司、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中纺协东莞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杭州萧山林芬纺织有限公司、安徽宿州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素秋、王慧敏、张毅、胡英杰、朱国权、徐炯炯、张宇、杨晓慧、段丽慧。1范围
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
FZ/T12066—2020
本标准规定了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环锭纺生产的涤纶和粘纤混纺色纺纱与氨纶丝并捻加工而成的包覆线。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50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2543.1
纺织品
纱线抢度的测定第1部分:直接计数法GB/T2910.2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第2部分:三组分纤维混合物GB/T3292.1
GB/T3916
GB/T3920
纺织品
纱线条干不勾试验方法第1部分:电容法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CRE法)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1—2008
纺织品
GB/T3922—2013
GB/T4743—2009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耐汗渍色牢度
色牢度试验
纺织品
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
卷装纱
GB/T4841.3买
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GB/T6529
GB/T8170
GB18401
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29862—2013
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纺织品纱线疵点的分级与检验方法FZ/T01050
电容式
FZ/T1000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纱线标志与包装FZ/T10021—2013色纺纱线检验规则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
polyesterandviscosecolouryarn/spandexwrapyarn由2根环锭纺生产的涤纶和粘纤混纺色纺纱与氨纶丝并捻加工而成的包覆线。4产品分类、标记
4.1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产品以不同颜色、混纺比及线密度分类。1
FZ/T12066—2020
4.2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原料代号:涤纶为T,粘纤为R,氨纶为Pu。4.3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纤维混纺比以公定质量比表示,一般按纤维含量递减顺序列出,当两种纤维含量相同时,纤维含量排列顺序可任意,具体表示见下列示例。4.4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标记时,应在线密度前应标明纱线的颜色(或代号)、原料名称(或代号)及其混纺比(涤纶含量/粘纤含量线密度十氨纶线密度)、捻向和抢度(捻/m)。示例1:
麻灰色,涤纶70%/粘纤30%,18.5tex×2+氨纶44dtex,S抢,750抢/m的涤粘色纺纱/氮纶包覆弹力线,可写为:麻灰T/R70/3018.5texX2+Pu44dtexS750示例2:
麻灰色,粘纤60%/涤纶40%,18.5texX×2+十氨纶44dtex,S拾,750抢/m的粘涤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可写为:麻灰R/T60/4018.5texX2+Pu44dtexS7505要求
5.1项目
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要求包括综合线密度偏差率、综合线密度变异系数、单线断裂强度、单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明显色结、十万米纱疵、抢度偏差率、综合纤维含量偏差、色牢度(耐皂洗、耐汗渍、耐摩擦色牢度)、外观质量、安全性能12项指标。5.2分等规定
5.2.1同一原料、同一色号、同一工艺连续生产的同一规格的产品作为一个或若干检验批。5.2.2产品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为等外品。5.2.3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产品质量等级根据产品规格,以考核项目中最低一项进行评等。5.3技术要求
5.3.1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技术要求按表1规定。表1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技术要求综合线
密度偏
公称线密度/
8.1×2~11.0×2
11.1×2~13.0×2
13.1×2~16.0×2
差率/
综合线
密度变
异系数/
单线断裂强度/
(cN/tex)
单线断裂强力
变异系数/%
条干均
匀度变
异系数,
十万米
纱疵/
(个/
抢度偏
差率/
公称线密度/
16.1×2~20.0×2
20.1×2~24.0X×2
24.1×2~30.0×2
30.1×2~60.0×2
综合线
密度偏
差率/
综合线
密度变
异系数/
表1(续)
单线断裂强度/
(cN/tex)
≥50%
单线断裂强力
变异系数/%
条干均
匀度变
异系数,
注1:公称线密度以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中的涤粘混纺线规格分类。注2:综合线密度的计算方法见附录A。5.3.2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其他技术要求FZ/T12066—2020
十万米
纱疵/
(个/
105m)
拎度偏
差率/
5.3.2.1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综合纤维含量允许偏差为土1.5%,如某种纤维含量<10%时,则按GB/T29862一2013中相关要求执行。综合纤维含量的计算方法见附录A。5.3.2.2
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色牢度技术要求按表2规定。表2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色牢度技术要求项目
耐皂洗色牢度/级
耐汗渍色牢度/级
耐摩擦色牢度/级
优等品
3(深色2-3)
一等品
2-3(深色2)
二等品
2-3(深色2)
注:深浅色别按GB/T4841.3分档,颜色深于1/12染料标准深度为深色,颜色不深于1/12染料标准深度为浅色。
FZ/T12066—2020
5.3.2.3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外观质量要求按表3规定。表3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外观质量要求项目
油丝、油污渍
包覆不良
简线成形wwW.bzxz.Net
优等品
不允许
不允许
检验标准
一等品
不得大于筒子外观面积的2%
端面不多于3根
不充许
产品成形应均匀、结实,不能有塌边、卷绕不平、珠网、攀头等对来样色差不低于4级。同批内色差4-5级及以上产品安全性能应符合GB18401的要求。5.3.2.4
6试验方法
综合线密度偏差率、综合线密度变异系数试验综合线密度偏差率按式(1)计算,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其中100m线的实测干燥质量按GB/T4743一2009中程序2烘干后折算,100m线的标准干燥质量按附录A中式(A.12)计算;综合线密度变异系数按GB/T4743-2009中程序1调湿平衡后,按式(2)计算,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D=mm=md × 100
式中:
式中:
综合线密度偏差率,%;
..............
-100m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实测干燥质量,单位为克(g);-100m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标准干燥质量,单位为克(g)。(mg-m)2
综合线密度变异系数,%,
每个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试样的平均质量,单位为克(g);试样的总个数。
6.2单线断裂强度及单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的试验按GB/T3916规定执行。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试验
按GB/T3292.1规定执行。
.......(1)
·(2)
6.4明显色结试验
按FZ/T10021-2013中附录A规定执行。6.5十万米纱症试验
FZ/T12066—2020
按FZ/T01050规定执行,十万米纱疵结果用A3、B3、C3、D2以上九级疵点之和表示。6.6抢度偏差率试验
抢度试验按GB/T2543.1规定执行,抢度偏差率按式(3)计算,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t.-to×100
式中:
△t——抢度偏差率,%;
t,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实测平均捻度,单位为抢/m;t。——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名义捻度,单位为捻/m。6.7综合纤维含量试验
(3)
按GB/T2910.2规定执行,综合纤维含量以净干质量结合公定回潮率计算的公定质量百分率表示。
6.8色牢度试验
6.8.1耐皂洗色牢度试验按GB/T3921一2008规定执行,采用单纤维贴衬,试验条件为A(1)。6.8.2耐汗渍色牢度按GB/T39222013规定执行,采用单纤维贴衬。6.8.37
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按GB/T3920规定执行。6.9色差评定
按GB/T250评定。
6.10外观质量检验
6.10.1外观质量检验灯光采用D65标准光源或40W双管日光灯,要求被检筒子表面的光照度达4001x左右。
2外观质量检验用的样本抽样数量,以批量在500kg及以下的为一抽样检验批,每批抽取15只6.10.2
筒子。
6.10.3检验时,操作者两手握住筒子两端的筒简管,观察距离约30cm,认定一处开始旋转,按表3要求对每只筒子的两个端面(或斜面)和圆柱面进行目测检验。6.10.4外观质量评等对照表3规定,其抽样检验批样本品等符合率在93%及以上时,则该抽样检验批按表3规定评等;抽样检验批样本品等符合率在93%以下的,则该抽样检验批按表3规定降一个等评定,降至二等为止。
7检验规则
按FZ/T10021规定执行。
FZ/T12066—2020
标志、包装
按FZ/T10008规定执行。
9其他
用户对产品有特殊要求者,供需双方可另订协议。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有关计算A.1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综合线密度按式(A.1)计算:Tpu
T=TTR×N+
式中:
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综合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涤粘色纺纱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涤粘色纺纱的根股)数;
氨纶的线密度,单位为分特克斯(dtex);氨纶的牵伸倍数。
示例:T70/R3018.5texX2十Pu44dtex,氨纶牵伸倍数为3.5,其综合线密度为:T=18.5×2+
氨纶的牵伸倍数测定方法见附录B。38.3(tex)
FZ/T12066—2020
.(A.1)
涤纶公定回潮率为0.4%,粘胶纤维公定回潮率为13.0%,氨纶公定回潮率为1.3%。A.3
涤粘色纺纱的公定回潮率按式(A.2)计算:AxW
式中:
AT、AR
涤粘色纺纱的公定回潮率,%;
.(A.2)
100+WR
涤粘色纺纱中的涤纶、粘纤的公定质量混纺百分比例;W..Wr-
一涤纶、粘纤的公定回潮率,%。A.5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净干质量比按式(A.3~A.5)计算:At
式中:
Br、Br、Bpu
100+WR
100+WTR
100+WTR
10×(100+Wpu)×p
100+WR
100+WTR
100+WR
100+WTR
10×(100+Wpu)×p
Bpu=100-B-BR
·(A.3)
·(A.5)
-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中涤纶、粘纤、氨纶的干燥质量混纺百分比例,%;7
FZ/T12066—2020
At、AR
W..Wr.Wpu
涤粘色纺纱中的涤纶、粘纤的公定质量混纺百分比例,%;涤纶、粘纤、氨纶的公定回潮率,%;涤粘色纺纱的公定回潮率,%;
氨纶的线密度,单位为分特克斯(dtex);涤粘色纺纱的根(股)数;
氨纶的牵伸倍数。
A.6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公定质量比按式(A.6~A.8)计算:BX(100+W)
CtB× (00+W.)+Brx(18+w+ B×(00+Wwn) ×100 ..( .6 )BRX(100+WR)
C =Bt×(100+W.)+BxX(100+Wn)+B×(100+Wg)X100...(A.7)
Cpa=100-Cr-CR
式中:
......(A.8)
CT、CR、Cpu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中涤纶、粘纤、氨纶的公定质量混纺百分比例,%;一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中涤纶、粘纤、氨纶的净干质量混纺百分比例,%;BT、Br、Bpu-
WT、Wr、Wpu—涤纶、粘纤、氨纶的公定回潮率,%。A.7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公定回潮率可按净干质量混纺比例计算,也可按公定质量混纺比例计算,见式(A.9)和式(A.10),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a)以净干质量混纺比例计算公定回潮率,以百分率表示:W
W-×B+Wr×Br+WpuXBpu
b)以公定质量混纺比例计算公定回潮率,以百分率表示:C.WT
式中:
WT.WR.WPu
BTB、Bpu
CT、CR、CPu
CpuWpa
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公定回潮率,%;涤纶、粘纤、氨纶的公定回潮率,%;·(A.9)
(A.10)
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中涤纶、粘纤、氨纶的净干质量混纺百分比例,%;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中涤纶、粘纤、氨纶的公定质量混纺百分比例,%。A.8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质量m按式(A.11)计算,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三位。mg
式中:
一100m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在公定回潮率的标准质量,单位为克(g);mg
T——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综合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A.11)
A.9100m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标准干燥质量ma按式(A12)计算,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三位。
式中:
o × 100 + w
ma——100m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标准干燥质量,单位为克(g);T—一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综合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W—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的公定回潮率,%。FZ/T12066—202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FZ/T 12066-2020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
FZ/T 12066-2020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
FZ/T 12066-2020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
FZ/T 12066-2020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
FZ/T 12066-2020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弹力线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
  • 行业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25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51417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