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其他行业标准 >>
- YS/T 680-2016铝合金建筑型材用粉末涂料
标准号:
YS/T 680-2016
标准名称:
铝合金建筑型材用粉末涂料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
Powder for coating aluminium alloy extruded profiles for architecture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2016-07-11 -
实施日期:
2017-01-01 -
作废日期:
2024-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pdf .zip
标准ICS号:
涂料和颜料工业>>87.040涂料和清漆中标分类号:
冶金>>冶金原料与辅助材料>>H30冶金原料与辅助材料综合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建筑型材用粉末涂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保证书与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铝及铝合金静电喷涂用热固性粉末涂料。

部分标准内容:
ICS 87.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680-2016
代替YS/T680—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用粉未涂料
Powder for coating aluminium alloy extruded profiles for architecture2016-07-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7-01-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YS/T680—2016
本标准代替YS/T680一2008《铝合金建筑型材用粉末涂料》。本标准与YS/T680—2008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定义;
—增加了产品分类及标记;
修改了粉末粒径分布要求;
删除了原标准中附录A《粉末流化性的测定方法》;删除了原标准中附录B《粉未贮存稳定性的评定方法》;增加了沉积效率、角覆盖力、遮盖力的要求:增加了爆炸下限的计算方法和重金属限量的要求;给出了户外用粉末涂料自然耐候性试验的技术要求;完善了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内容;增加了资料性附录《粉末类型与特性说明》。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亚铝业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彩土乐粉末涂料有限公司、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关西圣联粉未涂料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德福生金属粉末有限公司、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华江粉未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爱粤金属粉未有限公司、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佛山市时力涂料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学著、廖柱洪、肖雪梅、黄显芝、宋华婷、吴庆松、戴悦星、魏育福、周辉、陈文泗、吴国强、朱耀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YS/T680—2008。
1范围
铝合金建筑型材用粉末涂料
YS/T680—2016
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建筑型材用粉末涂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存、质量保证书与订货单(或合同)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铝及铝合金静电喷涂用热固性粉未涂料(以下简称粉末)。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957
非磁性基体金属上非导电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涡流法GB/T7531有机化工产品灼烧残渣的测定GB/T8013.34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莫第3部分:有机聚合物喷涂膜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170
GB/T9276
GB/T9750
涂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一部分: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GB9758.1
法和双硫腺分光光度法
GB9758.4t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四部分:镉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法和极谱法
GB9758.5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二苯卡巴肼分光光度法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GB9758.7
体部分的汞含量的测定无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涂料产品包装通则
GB/T13491—1992
第五部分:液体色漆的颜料部分或粉末状色漆第七部分:色漆的颜料部分和水可稀释漆的液GB/T21782.1粉末涂料第1部分:筛分法测定粒度分布GB/T 21782.2
GB/T 21782.3
GB/T 21782.4
GB/T 21782.5
GB/T 21782.8
GB/T 21782. 9
粉末涂料
粉末涂料
粉末涂料
粉末涂料
粉末涂料
粉末涂料
GB/T 21782.10
GB/T21782.13
GB/T21782.14
3术语和定义
粉末涂料
粉末涂料
粉末涂料
第2部分:气体比较比重仪法测定密度(仲裁法)第3部分:液体置换比重瓶法测定密度第4部分:爆炸下限的计算
第5部分:粉末空气混合物流动性的测定第8部分:热固性粉末贮存稳定性的评定第9部分:取样
第10部分:沉积效率的测定
第13部分:激光衍射法分析粒度第14部分:术语
GB/T21782.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
YS/T 680—2016
遮盖力
hiding cover
粉未涂层对底材颜色的覆盖能力,用最小膜厚表示。通常,若粉末涂层颜色三刺激值Y的对比率达到0.98则认为“完全遮盖”
角覆盖力
angular coverage ability
粉末涂层覆盖尖锐的角的能力。要求
4.1产品分类
粉末类型与组成
典型粉末类型及其主要组成见表1。需方应根据粉末用途与使用环境(见4.1.2),参照表2及附录A选择适宜的粉末类型。
典型粉末类型及其主要组成
典型粉末类型
聚酯型
聚酯/环氧型
纯环氧型
聚氨酯型
丙烯酸型
氟碳型
粉末用途与使用环境
4. 1.2. 1
主要成膜物质
聚酯及固化剂
聚酯树脂及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及固化剂
聚氨酯树脂及固化剂
丙烯酸树脂及固化剂
氟树脂及固化剂
主要组成
颜料、填料、助剂
根据用途,粉末分为建筑装饰用和其他用途两个类别(见表2)。根据使用环境,建筑装饰用粉末分为户内用和户外用两个类别(见表2)。2粉末用途、使用环境与粉末类型表2
建筑装饰用
其他用途
使用环境
户内用
户外用
a户外用粉末可用于户内。
粉末性能分类
4. 1.3. 1
粉末类型
纯环氧树脂型、环氧/聚酯混合型、聚酯型、聚氨酯型、丙烯酸型、氟碳型聚酯型、聚氨酯型、丙烯酸型、氟碳型供需双方商定
根据膜层的耐候性能,户外用粉末分为I级粉、Ⅱ级粉和Ⅲ级粉三个等级,地点
根据膜层的外观效果,粉末分为平面粉末、纹理粉末及特殊效果粉末。4.1.3.2
根据膜层的光泽值,平面粉未分为低光、平光和高光三个类别(见表3),YS/T680—2016
4.1.3.4其他分类方式符合GB/T8013.3的规定。需方应根据粉末用途与使用环境,参照表2及附录A选择相应类型的粉末。
表3平面粉末类别
平面粉末类别
标记及示例
60°光泽值
粉末标记按产品名称、外观效果、本标准编号、颜色代号、中位粒径和耐候等级(户外用时适用)的顺序表示。标记示例如下:
示例:聚酯型粉末类型、膜层具皱纹外观,颜色代号为RAL9016、中位粒径Dso为30μm、耐候等级为IⅡI级的户外用粉末,标记为:
户外聚酯皱纹粉
YS/T680—RAL901630I
粉末粒径分布
粉末粒径分布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粉末粒径分布
粒径分布
≥10μm
25μm~45μm
a负累计粒径分布曲线上,对应体积分数为10%的粒径。要
≤90μm
b负累计粒径分布曲线上,对应体积分数为50%的粒径,一般称为中位粒径。C负累计粒径分布曲线上,对应体积分数为95%的粒径。4.3
重金属限量
粉末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
重金属元素
可溶性铅(Pb)
可溶性镉(Cd)
可溶性六价铬(Crs+)
可溶性汞(Hg)
粉末爆炸下限
供方应提供粉末爆炸下限的计算数据。重金属限量
最大粒径
<125μm
重金属元素含量/(mg/kg)
YS/T 680—2016
4.5粉末密度
粉末密度为1.0g/cm2~1.8g/cm。4.6粉末灼烧残渣、角覆盖力、遮盖力粉末灼烧残渣、角覆盖力、遮盖力应符合表6规定。表6粉末灼烧残渣、角覆盖力、遮盖力项
灼烧残渣质量分数
角覆盖力
R≥0.5mm
遮盖力
粉末沉积效率
户内用
供需双方商定
供需双方商定
供需双方商定
粉末沉积效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4.8粉末流化性
粉末流动速率为120g~180g。
4.9粉末贮存稳定性
粉末贮存稳定性应小于2级。
4.10外观质量
粉末应色泽均匀、干燥松散,无异物或结团现象。膜层性能
户外用
≥40 μm
供需双方商定
≤40μm
粉末喷涂膜的耐候性应符合表7的规定。其他性能要求应符合GB/T8013.3的规定。粉末喷涂膜的耐候性
要歡求
加速耐候性
氙灯加速
荧光紫外灯
加速老化
户内用
1000h.光泽保持率≥
50%,变色程度△E不
得大于附录D中规
供需双方商定
户外用
1000h,光泽保持率≥90%,
变色程度△E不得大于附录D
中规定值的75%
供需双方商定
供需双方商定
供需双方商定
自然耐候性
5试验方法
粉末粒径
户内用
经过1年曝晒,光泽保
持率≥50%,变色程度
△E不得大于附录D中
规定值
表7(续)
户外用
经过1年曝晒,光泽保持率
≥70%,变色程度△E不得大
于附录D中规定值的65%;
经过2年曝晒,光泽保持率
≥65%,变色程度△E不得大
于附录D中规定值的75%;
经过3年曝晒,光泽保持率
≥50%,变色程度AE不得大
于附录D中规定值
YS/T680—2016
经过3年曝晒,光泽保持率
≥80%,变色程度△E不得大于
附录D中规定值的50%;
经过7年曝晒,光泽保持率
≥55%;
经过10年曝晒,光泽保持率
≥50%,变色程度△E不得大于
附录D中规定值
粉末粒径分布的测定按GB/T21782.13的规定进行。选择筛网孔径为125um的试验筛,按GB/T21782.1的规定检查,应无筛余物。5.2重金属限量
粉末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按GB9758.1、GB9758.4、GB9758.5和GB9758.7的相关规定进行。5.3粉末爆炸下限
粉末爆炸下限的计算按GB/T21782.4的规定进行。5.4粉末密度
粉末密度的测定按GB/T21782.3或GB/T21782.2的规定进行。仲裁时按GB/T21782.2的规定进行。
5.5粉末灼烧残渣
粉末灼烧残渣质量分数的测定按照GB/T7531的规定进行。灼烧温度为850℃。5.6角覆盖力
粉末角覆盖力的测试按附录B进行。5.7遮盖力
粉末遮盖力的测试按附录C进行。5.8粉末沉积效率
粉末沉积效率的检查按GB/T21782.10的规定进行。5
YS/T 680—2016
5.9粉末流化性
粉末流化性的检查按GB/T21782.5的规定进行。5.10粉末贮存稳定性
粉末贮存稳定性的检查按GB/T21782.8的规定进行,试验温度为40℃士0.5℃。5.11外观质量
以正常视力,目视检查粉末。
5.12膜层性能
5.12.1标准试板的制备
5.12.1.1选取尺寸为150mm×75mmX1mm、状态为H24或H14的纯铝板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应符合GB/T8013.3的规定。
5.12.1.2在喷粉柜中,用喷枪对预处理后的纯铝板(5.12.1.1)表面进行粉未喷涂处理,粉未涂层平均厚度应保持在50um~80um的范围。5.12.1.3将喷涂好的铝纯板(5.12.1.2)放人热风循环恒温烘箱中按规定的条件进行固化,按GB/T9278规定的条件,进行24h的试样状态调节。5.12.2粉末膜层性能
粉末膜层自然耐候性按GB/T9276的规定执行,曝露角度和时间应符合表8的规定。不同颜色的粉末,其自然耐候性试验后的粉末喷涂膜颜色变化允许程度参见附录D。其他性能试验按GB/T8013.3规定的方法进行。自然耐候性试验为耐候性仲裁试验。表8自然曝晒试验条件
耐候性等级
曝露角度
向南5°
向南5°
向南45°
注:中国大气腐蚀试验站中,大气条件与国际标准规定的地点验站。
a曝露架面向赤道,并与地平线成规定角度6检验规则
6.1检查和验收
曝露时间
佛罗里达比较接近的是海南省琼海大气腐蚀试6.1.1粉末应由供方进行检验,保证粉末质量符合本标准或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免费标准bzxz.net
6.1.2需方可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与本标准或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不符时,可以以书面形式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应在需方,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
6.2组批
YS/T 680—2016
粉末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生产日期、同一颜色色号的粉末组成,批重不限。6.3检验项目及取样
6.3.1每批粉末出厂前均应进行粉末粒径、粉末灼烧残渣、粉末遮盖力、粉末外观质量及膜层的光泽、颜色、色差、硬度、耐冲击性和附着性的检验,并对粉末爆炸下限进行计算。6.3.2首批供货时,或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粉末性能时,供方应对表9中自然耐候性之外的所有检验项目进行检验。供方对表9中自然耐候性之外的所有检验项目,应每3年至少检验一次。自然耐候性由供方工艺保证,并按7.5的规定提供定期检验报告。6.3.3
表9检验项目及取样
检验项目
粉末粒径
重金属限量
爆炸下限
燃烧残渣
角覆盖力
遮盖力
沉积效率
流化性
贮存稳定性
外观质量
光泽、颜色和色差、硬度、
耐冲击性、附着性
耐候性
其他性能
加速耐候性
自然耐候性
取样规定
按GB/T21782.9的规定取样,
取样量为500g
按照附录B的要求取样
按照附录C的要求取样
按GB/T21782.9的规定取样,
取样量为500g
2个标准试板/检验项目
2个标准试板/检验项目
按照GB/T9276的要求取样,I
级粉为4个试板,Ⅱ级粉为10
个试板,Ⅲ级粉为13个试板
2个标准试板/检验项目
注:“”表示“选择”;“一”表示“不选择”。6.4检验结果的判定
有任意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判该批粉末不合格,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书7
7.1标志
粉末包装标志应符合GB/T9750的规定。要求的章条号
试验方法的章条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680-2016
代替YS/T680—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用粉未涂料
Powder for coating aluminium alloy extruded profiles for architecture2016-07-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7-01-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YS/T680—2016
本标准代替YS/T680一2008《铝合金建筑型材用粉末涂料》。本标准与YS/T680—2008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定义;
—增加了产品分类及标记;
修改了粉末粒径分布要求;
删除了原标准中附录A《粉末流化性的测定方法》;删除了原标准中附录B《粉未贮存稳定性的评定方法》;增加了沉积效率、角覆盖力、遮盖力的要求:增加了爆炸下限的计算方法和重金属限量的要求;给出了户外用粉末涂料自然耐候性试验的技术要求;完善了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内容;增加了资料性附录《粉末类型与特性说明》。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亚铝业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彩土乐粉末涂料有限公司、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关西圣联粉未涂料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德福生金属粉末有限公司、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华江粉未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爱粤金属粉未有限公司、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佛山市时力涂料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学著、廖柱洪、肖雪梅、黄显芝、宋华婷、吴庆松、戴悦星、魏育福、周辉、陈文泗、吴国强、朱耀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YS/T680—2008。
1范围
铝合金建筑型材用粉末涂料
YS/T680—2016
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建筑型材用粉末涂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存、质量保证书与订货单(或合同)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铝及铝合金静电喷涂用热固性粉未涂料(以下简称粉末)。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957
非磁性基体金属上非导电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涡流法GB/T7531有机化工产品灼烧残渣的测定GB/T8013.34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莫第3部分:有机聚合物喷涂膜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170
GB/T9276
GB/T9750
涂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一部分: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GB9758.1
法和双硫腺分光光度法
GB9758.4t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四部分:镉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法和极谱法
GB9758.5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二苯卡巴肼分光光度法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GB9758.7
体部分的汞含量的测定无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涂料产品包装通则
GB/T13491—1992
第五部分:液体色漆的颜料部分或粉末状色漆第七部分:色漆的颜料部分和水可稀释漆的液GB/T21782.1粉末涂料第1部分:筛分法测定粒度分布GB/T 21782.2
GB/T 21782.3
GB/T 21782.4
GB/T 21782.5
GB/T 21782.8
GB/T 21782. 9
粉末涂料
粉末涂料
粉末涂料
粉末涂料
粉末涂料
粉末涂料
GB/T 21782.10
GB/T21782.13
GB/T21782.14
3术语和定义
粉末涂料
粉末涂料
粉末涂料
第2部分:气体比较比重仪法测定密度(仲裁法)第3部分:液体置换比重瓶法测定密度第4部分:爆炸下限的计算
第5部分:粉末空气混合物流动性的测定第8部分:热固性粉末贮存稳定性的评定第9部分:取样
第10部分:沉积效率的测定
第13部分:激光衍射法分析粒度第14部分:术语
GB/T21782.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
YS/T 680—2016
遮盖力
hiding cover
粉未涂层对底材颜色的覆盖能力,用最小膜厚表示。通常,若粉末涂层颜色三刺激值Y的对比率达到0.98则认为“完全遮盖”
角覆盖力
angular coverage ability
粉末涂层覆盖尖锐的角的能力。要求
4.1产品分类
粉末类型与组成
典型粉末类型及其主要组成见表1。需方应根据粉末用途与使用环境(见4.1.2),参照表2及附录A选择适宜的粉末类型。
典型粉末类型及其主要组成
典型粉末类型
聚酯型
聚酯/环氧型
纯环氧型
聚氨酯型
丙烯酸型
氟碳型
粉末用途与使用环境
4. 1.2. 1
主要成膜物质
聚酯及固化剂
聚酯树脂及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及固化剂
聚氨酯树脂及固化剂
丙烯酸树脂及固化剂
氟树脂及固化剂
主要组成
颜料、填料、助剂
根据用途,粉末分为建筑装饰用和其他用途两个类别(见表2)。根据使用环境,建筑装饰用粉末分为户内用和户外用两个类别(见表2)。2粉末用途、使用环境与粉末类型表2
建筑装饰用
其他用途
使用环境
户内用
户外用
a户外用粉末可用于户内。
粉末性能分类
4. 1.3. 1
粉末类型
纯环氧树脂型、环氧/聚酯混合型、聚酯型、聚氨酯型、丙烯酸型、氟碳型聚酯型、聚氨酯型、丙烯酸型、氟碳型供需双方商定
根据膜层的耐候性能,户外用粉末分为I级粉、Ⅱ级粉和Ⅲ级粉三个等级,地点
根据膜层的外观效果,粉末分为平面粉末、纹理粉末及特殊效果粉末。4.1.3.2
根据膜层的光泽值,平面粉未分为低光、平光和高光三个类别(见表3),YS/T680—2016
4.1.3.4其他分类方式符合GB/T8013.3的规定。需方应根据粉末用途与使用环境,参照表2及附录A选择相应类型的粉末。
表3平面粉末类别
平面粉末类别
标记及示例
60°光泽值
粉末标记按产品名称、外观效果、本标准编号、颜色代号、中位粒径和耐候等级(户外用时适用)的顺序表示。标记示例如下:
示例:聚酯型粉末类型、膜层具皱纹外观,颜色代号为RAL9016、中位粒径Dso为30μm、耐候等级为IⅡI级的户外用粉末,标记为:
户外聚酯皱纹粉
YS/T680—RAL901630I
粉末粒径分布
粉末粒径分布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粉末粒径分布
粒径分布
≥10μm
25μm~45μm
a负累计粒径分布曲线上,对应体积分数为10%的粒径。要
≤90μm
b负累计粒径分布曲线上,对应体积分数为50%的粒径,一般称为中位粒径。C负累计粒径分布曲线上,对应体积分数为95%的粒径。4.3
重金属限量
粉末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
重金属元素
可溶性铅(Pb)
可溶性镉(Cd)
可溶性六价铬(Crs+)
可溶性汞(Hg)
粉末爆炸下限
供方应提供粉末爆炸下限的计算数据。重金属限量
最大粒径
<125μm
重金属元素含量/(mg/kg)
YS/T 680—2016
4.5粉末密度
粉末密度为1.0g/cm2~1.8g/cm。4.6粉末灼烧残渣、角覆盖力、遮盖力粉末灼烧残渣、角覆盖力、遮盖力应符合表6规定。表6粉末灼烧残渣、角覆盖力、遮盖力项
灼烧残渣质量分数
角覆盖力
R≥0.5mm
遮盖力
粉末沉积效率
户内用
供需双方商定
供需双方商定
供需双方商定
粉末沉积效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4.8粉末流化性
粉末流动速率为120g~180g。
4.9粉末贮存稳定性
粉末贮存稳定性应小于2级。
4.10外观质量
粉末应色泽均匀、干燥松散,无异物或结团现象。膜层性能
户外用
≥40 μm
供需双方商定
≤40μm
粉末喷涂膜的耐候性应符合表7的规定。其他性能要求应符合GB/T8013.3的规定。粉末喷涂膜的耐候性
要歡求
加速耐候性
氙灯加速
荧光紫外灯
加速老化
户内用
1000h.光泽保持率≥
50%,变色程度△E不
得大于附录D中规
供需双方商定
户外用
1000h,光泽保持率≥90%,
变色程度△E不得大于附录D
中规定值的75%
供需双方商定
供需双方商定
供需双方商定
自然耐候性
5试验方法
粉末粒径
户内用
经过1年曝晒,光泽保
持率≥50%,变色程度
△E不得大于附录D中
规定值
表7(续)
户外用
经过1年曝晒,光泽保持率
≥70%,变色程度△E不得大
于附录D中规定值的65%;
经过2年曝晒,光泽保持率
≥65%,变色程度△E不得大
于附录D中规定值的75%;
经过3年曝晒,光泽保持率
≥50%,变色程度AE不得大
于附录D中规定值
YS/T680—2016
经过3年曝晒,光泽保持率
≥80%,变色程度△E不得大于
附录D中规定值的50%;
经过7年曝晒,光泽保持率
≥55%;
经过10年曝晒,光泽保持率
≥50%,变色程度△E不得大于
附录D中规定值
粉末粒径分布的测定按GB/T21782.13的规定进行。选择筛网孔径为125um的试验筛,按GB/T21782.1的规定检查,应无筛余物。5.2重金属限量
粉末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按GB9758.1、GB9758.4、GB9758.5和GB9758.7的相关规定进行。5.3粉末爆炸下限
粉末爆炸下限的计算按GB/T21782.4的规定进行。5.4粉末密度
粉末密度的测定按GB/T21782.3或GB/T21782.2的规定进行。仲裁时按GB/T21782.2的规定进行。
5.5粉末灼烧残渣
粉末灼烧残渣质量分数的测定按照GB/T7531的规定进行。灼烧温度为850℃。5.6角覆盖力
粉末角覆盖力的测试按附录B进行。5.7遮盖力
粉末遮盖力的测试按附录C进行。5.8粉末沉积效率
粉末沉积效率的检查按GB/T21782.10的规定进行。5
YS/T 680—2016
5.9粉末流化性
粉末流化性的检查按GB/T21782.5的规定进行。5.10粉末贮存稳定性
粉末贮存稳定性的检查按GB/T21782.8的规定进行,试验温度为40℃士0.5℃。5.11外观质量
以正常视力,目视检查粉末。
5.12膜层性能
5.12.1标准试板的制备
5.12.1.1选取尺寸为150mm×75mmX1mm、状态为H24或H14的纯铝板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应符合GB/T8013.3的规定。
5.12.1.2在喷粉柜中,用喷枪对预处理后的纯铝板(5.12.1.1)表面进行粉未喷涂处理,粉未涂层平均厚度应保持在50um~80um的范围。5.12.1.3将喷涂好的铝纯板(5.12.1.2)放人热风循环恒温烘箱中按规定的条件进行固化,按GB/T9278规定的条件,进行24h的试样状态调节。5.12.2粉末膜层性能
粉末膜层自然耐候性按GB/T9276的规定执行,曝露角度和时间应符合表8的规定。不同颜色的粉末,其自然耐候性试验后的粉末喷涂膜颜色变化允许程度参见附录D。其他性能试验按GB/T8013.3规定的方法进行。自然耐候性试验为耐候性仲裁试验。表8自然曝晒试验条件
耐候性等级
曝露角度
向南5°
向南5°
向南45°
注:中国大气腐蚀试验站中,大气条件与国际标准规定的地点验站。
a曝露架面向赤道,并与地平线成规定角度6检验规则
6.1检查和验收
曝露时间
佛罗里达比较接近的是海南省琼海大气腐蚀试6.1.1粉末应由供方进行检验,保证粉末质量符合本标准或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免费标准bzxz.net
6.1.2需方可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与本标准或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不符时,可以以书面形式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应在需方,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
6.2组批
YS/T 680—2016
粉末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生产日期、同一颜色色号的粉末组成,批重不限。6.3检验项目及取样
6.3.1每批粉末出厂前均应进行粉末粒径、粉末灼烧残渣、粉末遮盖力、粉末外观质量及膜层的光泽、颜色、色差、硬度、耐冲击性和附着性的检验,并对粉末爆炸下限进行计算。6.3.2首批供货时,或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粉末性能时,供方应对表9中自然耐候性之外的所有检验项目进行检验。供方对表9中自然耐候性之外的所有检验项目,应每3年至少检验一次。自然耐候性由供方工艺保证,并按7.5的规定提供定期检验报告。6.3.3
表9检验项目及取样
检验项目
粉末粒径
重金属限量
爆炸下限
燃烧残渣
角覆盖力
遮盖力
沉积效率
流化性
贮存稳定性
外观质量
光泽、颜色和色差、硬度、
耐冲击性、附着性
耐候性
其他性能
加速耐候性
自然耐候性
取样规定
按GB/T21782.9的规定取样,
取样量为500g
按照附录B的要求取样
按照附录C的要求取样
按GB/T21782.9的规定取样,
取样量为500g
2个标准试板/检验项目
2个标准试板/检验项目
按照GB/T9276的要求取样,I
级粉为4个试板,Ⅱ级粉为10
个试板,Ⅲ级粉为13个试板
2个标准试板/检验项目
注:“”表示“选择”;“一”表示“不选择”。6.4检验结果的判定
有任意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判该批粉末不合格,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书7
7.1标志
粉末包装标志应符合GB/T9750的规定。要求的章条号
试验方法的章条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
- YS/T3008-2012 燃油(柴油)加热活性炭再生工艺能源消耗限额
- CNAS-CC11:2018 多场所组织的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
- YB/T096-2015 高碳铬不锈钢丝
- GJB845.1-1990 潜艇核动力装置质量保证安全规定总则
- QX/T362-2016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烟草
- QX/T367-2016 地球静止轨道处能量2 MeV以上的电子日积分强度分级
- QJLYN0005S-2016 吉林省医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桦树茸复合压片糖果
- QX/T365-2016 气象卫星接收时间表格式
- QB/T1151-2011 订书钉
- JB/T1308.3-2011 PN2500超高压阀门和管件 第3部分:管子端部
- FZ/T07002-2018 废旧纺织品再加工短纤维
- YB/T4458-2015 家电用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
- QJMS0005S-2016 焦作市米奇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果汁饮料
- JB/T7565.1-2011 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第1部分:YB3系列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 NB/SH/T0407-2013 石油蜡水溶性酸或碱试验法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