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8967-2000 谷氨酸钠(99%味精)
标准号:
GB/T 8967-2000
标准名称:
谷氨酸钠(99%味精)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0.00 bytes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GB/T 8967-2000.Monosodium L-gutamate (99 %wei Jing).
1范围
GB/T 8967规定了谷氨酸钠(99%味精)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GB/T 8967适用于谷氨酸钠含量不低于99%的产品。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91——19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01-—1988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 602--1988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1988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 1354一1986大米
GB/T 5009. 11-—1996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GB/T 5009. 12--1996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 6543—1986瓦楞纸箱
GB/T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 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 9687—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 12309--1990.工.业玉米淀粉
QB/T 1840--1993工业薯类淀粉
国家技术监督局令[1995]第43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3定义
3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谷氨酸钠(99%味精)sodium L-glutamate ;L-谷氨酸单钠一水化物monosodium L-glutamatemonohydrate 缩写式:MSG(99%Wei Jing)
以碳水化合物(淀粉、大米,糖蜜等糖质)为原料,经微生物(谷氨酸棒杆菌等)发酵,提取﹐中和,结晶,制成的具有特殊鲜味的白色结晶或粉末。
4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分子量
化学名称:L-谷氨酸单钠一水化物(或L-α-氨基戊二酸单钠一水化物)分子式:C,H NNaO·HO

部分标准内容: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了1994年日本《食品添加物公定书》第六版中的“谷氨酸钠”标准本标准是对GB/T8967—1988谷氨酸钠》的修订。本标准与GB/T8967—1988的主要差异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谷氨酸钠(99%味精)”;取消了对锌的限量规定;
将“重金属(以Pb计)”指标改为“铅”,最高限量不得超过1mg/kg:将硫酸盐指标由小于(或等于)0.03%修改为小于(或等于)0.05%:增加了测定干燥失重的快速法(第二法);对其他有关试验方法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将半成品L-谷氨酸(麸酸)质量要求列入附录A。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8967-1988。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沈阳红梅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冠生园天厨食品有限公司、广州奥桑味精食品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栖静、张世根、俞儒钧、苏振玉、花惠颖、陈继高、徐爱茵。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负责解释。103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谷氧酸钠(99%味精)
MonosodiumL-glutamate(99%WeiJing)GB/T8967—2000
代替GB/T8967-1988
本标准规定了谷氢酸钠(99%味精)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谷氮酸钠含量不低于99%的产品。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91-—19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601—1988
3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602-1988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1988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1354-1986大米
GB/T5009.11—1996
GB/T5009.12—1996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B/T6543-—1986瓦楞纸箱
GB/T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9687—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12309--1990丁业玉米淀粉
QB/T1840-1993工业薯类淀粉
国家技术监督局令[1995]第43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谷氨酸钠(99%味精)sodiumL-glutamate:L-谷氨酸单钠一水化物monosodiumL-glutamatemonohydrate:缩写式:MSG(99%WeiJing)以碳水化合物(淀粉、大米、糖蜜等糖质)为原料,经微生物(谷氨酸棒杆菌等)发酵,提取,中和,结晶,制成的具有特殊鲜味的白色结晶或粉末。4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分子量化学名称L-谷氨酸单钠一水化物(或L-α-氮基戊二酸单钠一水化物)分子式:C,H.NNaO,·H.0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104
2000-09-01实施
GB/T8967—2000
结构式:NaOOC-CH,-CH,—CH-COOH·H,ONH
相对分子质量:187.13(按1995年相对原子质量)5技术要求
5.1原料要求
玉米淀粉:应符合GB/T12309的规定。薯类淀粉:应符合QB/T1840的规定。大米:应符合GB1354的规定。
半成品L-谷氨酸(麸酸):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5.2外观及感官要求
本品为无色至白色结晶或粉末,无明显杂质,具有特殊的鲜味,无异味。5.3理化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谷氨酸钠理化指标
谷氨酸钠含量,%
透光率,%
比旋光度,[a
氯化物(以CI计),%
干燥失重,%
铁,mg/kg
硫酸盐(以SO-计).%
碑,mg/kg
铅,mg/kg
6试验方法
+24.9°~+25.3°
本试验方法中实验室用水,应符合GB/T6682三级或三级以上水规格。所用试剂除另有注明外,均为分析纯。
6.1外观和感官检查
将样品撤在白色滤纸上,目视法检查其颜色和杂质,品尝其滋味。同一单位包装,100g样品中不得超过1个(0.5mm以上)肉眼可见杂质。6.2谷氨酸钠的鉴别
必要时,可按附录B鉴别。
6.3谷氨酸钠含量
6.3.1第一法高氯酸非水溶液滴定法6.3.1.1方法提要
在乙酸存在下,用高氯酸滴定样品中的谷氨酸钠,以电位滴定法确定其终点,或以α-萘酚苯基甲醇为指示剂,滴定溶液至绿色为其终点。6.3.1.2试剂和溶液
GB/T8967--2000
a)高氰酸标准溶液[c(HCIO,)=0.1mol/L]:按GB/T601--1988中4.23配制和标定;b)乙酸(GB/T676);
c)甲酸(HG/T3-1296)
d)2g/Lα-萘酚苯基甲醇-乙酸指示液:称取α-萘酚苯基甲醇0.1g,用乙酸[b)]溶解并稀释至50ml..
6.3.1.3仪器
自动电位滴定仪(精度士5mV):或酸度计: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或采用复合电极),并备有电磁搅拌器。
6.3.1.4分析步骤
a)第·一法电位滴定
先按仪器使用说明书处理电极和校正电位滴定仪用小烧杯称取样品0.15g,精确至0.0001g,加甲酸[c】]3mL,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再加乙酸[b)]30mL,摇匀。将盛有试液的小烧杯置于电磁搅拌器上,插入电极,开启搅拌,从滴定管中分次滴加0.5mL高氟酸标准溶液[a)].同时记录电位E(或pH值)和消耗高氟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当滴定将至终点前,则每次滴加0.05mL高氯酸标准溶液,记录一次电位E(或pH值)和消耗高氯酸标准溶液体积V.突跃点过去,仍继续滴加高氯酸标准溶液,直至电位E(或PH值)无明显变化为止以电位E(或pH值)为纵坐标,以滴定时消耗高氟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为横坐标,绘制E-V滴定曲线,以该曲线的转折点(突跃点)为其滴定终点。b)第二法指示剂法
称取样品0.15g,精确至0.0001g,加甲酸[c)J3ml,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再加乙酸[b)J30mL、α+萘酚苯基甲醇-乙酸指示液[d】]10滴,用高氯酸标准溶液[a)]滴定试液,直至颜色变绿即为终点,记录消耗高氯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同时做空白试验,记录消耗高氯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c)高氯酸溶液浓度的校正
若滴定样品与标定高氟酸溶液时温度之差超过10℃C,则须重新标定高氯酸溶液的浓度;若不超过10℃C,则按式(1)加以校正。
C1=1+0.0011×(t-to)
式中:C,\-滴定试液时高氟酸溶液的浓度,mol/L,Co
标定时高氟酸溶液的浓度·mol/L:t——滴定试液时高氧酸溶液的温度,C;ta
标定时高氟酸溶液的温度,℃:0.0011-—乙酸的膨胀系数。
6.3.1.5分析结果的表述
样品中谷氨酸钠含量按式(2)计算:0.09357×V/-V)××100
式中:X.样品中谷氨酸钠含量,%m
V.-试液消耗高氯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V.\一空白消耗高氯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c-—高氯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1)
·(2)
0.09357-1.00mL高氯酸标准溶液[c(HCIO)=1.000mol/L]相当于谷氨酸钠(C,H.NNaO,H,O)的质量·g:
样品质量·g。
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一位。6.3.1.6允许差
GB/T8967—2000
同一样品测定结果,相对平均偏差不得超过0.3%。6.3.2第二法旋光法
6.3.2.1方法提要
谷氨酸钠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具有光学活性,能使偏振光面旋转一定角度,所以,可用施光仪测定其旋光度。根据旋光度换算成谷氨酸钠的含量。6.3.2.2试剂
盐酸(GB/T622)。
6.3.2.3仪器
旋光仪(精度土0.01°)备有钠光灯(钠光谐D线589.3nm)。6.3.2.4分析步骤
a)称取样品10g.精确至0.0001g加少量水溶解并全部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盐酸20ml,混匀,待冷却至20℃,补加水至刻度,摇匀。b)在恒温室(20℃)里,先用标准旋光角校正仪器,然后,将上述试液置于旋光管中(不得有气泡),观测其旋光度,同时记录旋光管中试液的温度。6.3.2.5分析结果的表述
样品中谷氨酸钠含量按式(3)计算:o
X = 25. 16 + 0. 047(20 ) × 100式中:X.
样品中谷氨酸钠含量,%;
实测试液的旋光度;
L—一旋光管长度(即液层厚度),dm;1mL试液中含谷氨酸钠的质量,g/mL;25.16——谷氮酸钠的比旋光度.[α];1测定时试液的温度,℃;
0.047--温度校正系数。
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一位。6.3.2.6允许差
同一样品测定结果,相对平均偏差不得超过0.3%。6.4透光率
6.4.1仪器
分光光度计(精度士0.5T%)。
6.4.2分析步骤
(3)
称取样品10g,精确至0.1g,加水溶解井定容至100mL,摇匀,作为试液。用试液冲洗并注入10mm比色Ⅲ中,以溶解样品的同批水调仪器零点,于波长430nm处,测定其透光率。测定结果准确至整数。
6.4.3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绝对值之差不得超过1%。6.5比旋光度
6.5.1方法提要
同6.3.2.1。
6.5.2试剂
同6.3.2.2。
6.5.3仪器
同6.3.2.3。
6.5.4分析步骤
同6.3.2.4。
6.5.5分析结果的表述
GB/T8967-2000
若采用钠光谱D线,1dm旋光管,在20℃测定(液温为20℃)时,可以直接读数;若试液温度为t℃时,则须按式(4)换算:
X,=[ab-0.047(20—t)
式中:X,
样品的比旋光度,[a;
在tC时试液的比旋光度;
t-—测定时试液的温度,;
0.047-——温度校正系数。
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一位。6.5.6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绝对值之差不得超过0.02°。6.6氯化物
6.6.1方法提要
(4)
试液中含有的微量氯离子与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其浊度与标准氟离子产生的氯化银比较,进行目视比浊定基。
6.6.2试剂和溶液
a)硝酸(GB/T626);
b)氯化物标准溶液(1mL溶液含有0.1mg氟):按GB/T602-1988中4.30配制;c)10%(V/V)硝酸溶液:量取1体积硝酸[a)],注入9体积水中;d)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O,)=0.1mol/L]:按GB/T6011988中4.21配制6.6.3分析步骤
称取样品10g·精确至0.1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摇匀,作为试液。吸取试液10.00mL干一支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13mL,摇匀;准确吸取氟化物标准溶液[b)J10.00mL于另一支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13mL,摇;同时向上述两管各加10%(V/V)硝酸溶液[c)]1mL、硝酸银标准溶液[d)11.00mL,立刻播匀,于暗处放置5min后,取出,立即进行横向或纵向目视比浊。
若样品管浊度不高于标准管浊度,即氯化物含量等于或低于0.1%。6.7pH值
6.7.1方法提要
将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浸入同一被测溶液中,构成一原电池,在一定温度下,原电池的电动势与溶液的pH值呈直线关系,通过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即可得出溶液的pH值。6.7.2试剂
磷酸盐标准缓冲液(pH值为6.86):称取顶先于120C烘干2h的磷酸二氢钾(KH,PO)3.40g和磷酸氢二钠(Na,HPO,)3.55g,加不含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摇匀。6.7.3仪器
a)pH计(酸度计):精度为士0.02pH108
GB/T8967--2000
b)电极:以玻漓电极为指示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或采用复合电极)。6.7.4分析步骤
用磷酸盐标准缓冲液,在25℃下,校正pH计的pH值为6.86,定位(或采用两点定位法),用水冲洗电极。
称取样品5g,精确至0.1g,加不含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并定容至50mL,摇匀,作为试液。用试液洗涤电极,然后将电极插入试液中,调整pH计温度补偿旋钮至25C,测定试液的pH值。重复操作,直至pH值读数稳定1min,记录结果。测定结果准确至小数点后第一位。6.7.5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绝对值之差不得超过0.05pH。6.8干燥失重
6.8.1方法提要
用干燥法测定失去的易挥发性(附着水分等)物质的质量,以百分含量表示。6.8.2第一法常规法
6.8.2.1仪器
a)电热干燥箱:温控98℃土1℃:b)称量瓶:50mm×30mm;
c)干燥器:内盛硅胶干燥剂;
d)分析天平:感量0.1mg。
6.8.2.2分析步骤
用烘至恒重的称量瓶称取样品5g,精确至0.0001g,置于98℃士1℃电热干燥箱中,烘干5h,取出,加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30min),称量。6.8.2.3分析结果的表述
样品的干燥失重按式(5)计算:X,=ml二mz×100
式中:X,样品的干燥失重,%;m
称量瓶的质量·g;
m——干燥前称量瓶和样品的质盘,g;m2-干燥后称量瓶和样品的质量,g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一位。6.8.2.4允许差
同一样品测定结果,相对平均偏差不得超过10%。6.8.3第二法快速法
6.8.3.1仪器
a)电热干燥箱:温控(103士2)C;b)称量瓶、干燥器、分析天平:同6.8.2.1。6.8.3.2分析步骤
用烘至恒重的称量瓶称取样品5g,精确至0.0001g,置于103℃士2℃电热干燥箱中,烘干2h,取出,加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30min),称量。6.8.3.3分析结果的表述
同6.8.2.3。
6.8.3.4允许差
同6.8.2.4。
6.9.1方法提要
GB/T8967-2000
在酸性条件下,样液中的铁离子与硫氰酸铵作用,生成血红色的硫氰酸铁,其颜色的深浅与铁离子的浓度成正比,可以进行比色测定。6.9.2试剂和溶液
a)硝酸(GB/T626):
b)1十1硝酸溶液:量取1体积硝酸[a)],注入1体积水中;c)硫氰酸铵(GB/T660);
d)150g/L硫氰酸铵溶液:称取硫氰酸铵[c)15.0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e)铁标准溶液(1mL溶液含有0.1mg铁):按GB/T602一1988中4.55配制储备液。使用时,准确稀释10倍,即为铁标准使用溶液(1mL溶液含有0.01mg铁)。6.9.3分析步骤
称取样品1g,精确至0.1g,置于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10mL,摇动溶解,再加硝酸溶液[b)]2mL.摇匀准确吸取铁标准使用溶液[e)J0.50mL于另一支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9.5mL、硝酸溶液[b)2mL,摇匀。将上述两管同时置于沸水浴中煮沸20min,取出,用流水冲冷至室温,同时向各管加硫氰酸铵溶液[d)]10.00mL,补加水至25mL刻线,摇匀,以白纸为背景,进行目视比色。若样品管颜色不高于标准管颜色,即铁含量等于或低于5mg/kg。6.10硫酸盐
6.10.1方法提要
样液中微量的硫酸根与氮化钡作用,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与标准浊度比较定量。6.10.2试剂和溶液
a)盐酸(GB/T622);
b)10%(V/V)盐酸溶液:量取1体积盐酸[a)],注入9体积水中,c)氯化钡(GB/T652);
d)50g/L氯化锁溶液:称取5.0g氯化[c)],加水搅拌溶解,定容至100mL;e)硫酸盐标准溶液(1mL溶液含有0.1mg硫酸根):按GB/T602一1988中4.28配制。6.10.3分析步骤
称取样品0.5g,精确至0.01g,置于一支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18mL溶解,再加盐酸溶液[b)]2mL,摇动混匀;准确吸取硫酸盐标准溶液[e】]2.50mL,置于另一支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15.5ml、盐酸溶液[b)]2mL,摇动混匀。同时向上述两管各加氯化钡溶液[d)5.00mL,播匀,于暗处放置10min后,取出,进行月视比浊。若样品管浊度不高于标准管浊度,即硫酸盐含量等于或低于0.05%。6.11碑
称取样品1g,精确至0.01g,置于测砷的锥形瓶中,加水25mL摇动溶解,作为试液。以下按GB/T5009.11—1996中砷斑法(第二法)测定。6.12铅
称取样品1g,精确至0.01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50mL,摇匀,不经消化,作为试液。以下按GB/T5009.12原子吸收光谱法(第一法或第二法)或者二硫踪比色法(第三法)测定。6.13单位包装质量检查
将单位(内)包装袋提起,封口向下,轻轻抖动3次,不得撤漏内容物。110
7检验规则
7.1组批
GB/T8967—2000
凡同一生产厂名、同一产品名称、同一规格、同一商标及批号,并具有同样质量合格证的产品为一批。
7.2抽样
按表2规定抽取样本及单位包装,样品总量不应少于500g。不足500g时,可按比例加取。表2
批量范围
26~150
151~1200
1201~35000
35001以上
抽取样本数
抽取单位包装数
袋、瓶或桶
7.2.1抽样后,先进行外观和单位包装质量的逐件检查。合格判定数
不合格判定数
7.2.2将单位包装袋打开,迅速混匀,分装于两个洁净、干燥的磨口瓶中,贴上标签,并注明样品名称、生产厂名、商标、生产日期(批号)、取样日期、地点和取样人姓名。一瓶送化验室进行检验,另一瓶封存3个月备查。
7.3交收检验
7.3.1产品出厂前,须由生产厂的技术检验部门按本标准规定逐批进行检验,符合本标准要求并签发质量合格证的产品,方可出厂。7.3.2交收检验项目
外观及感官、谷氨酸钠含量、透光率、比旋光度、PH值、干燥失重、铁、硫酸盐、单位包装质量、标签和净含量。
7.4例行检验
7.4.1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技术要求的全部项目。7.4.2一般情况下,例行检验每季度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亦须进行。a)更改主要原辅材料;
b)更改关键工艺和设备;
c)新试制的产品或正常生产停产后,重新恢复生产时:d)国家技术监督机构提出例行检验要求。7.5判定规则
7.5.1交收检验和例行检验同样判定。7.5.2外观和单位包装质量按表2判定7.5.3标签、净含量和其他理化指标,当检验结果中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同批产品中抽取两倍量样品进行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若仍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时,则判整批产品为不合格。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志
8.1.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191的规定。8.1.2外包装箱上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生产(包装)日期(或批号)、规格、总净含量,并应11
标有“防水、防潮”、“轻拿轻放”等字样。GB/T8967-2000
8.1.3销售包装上应按GB7718规定标注: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谷氨酸钠含量、生产(包装)日期、净含量及执行的产品标准号。可以免除标注保质期(或保存期):生产(包装)日期可采用喷码或压印两种方式标注至年、月、日,但字迹必须清晰可见。8.2包装
8.2.1销售产品必须用符合GB9687要求的塑料薄膜袋或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容器进行包装,无包装产品不得上市销售。包装纸箱须符合GB/T6543要求。8.2.2销售包装的净含量应符合国家技术监督局令[1995]第43号的规定。8.2.3包装袋应封口严密。
8.3运输、贮存
8.3.1产品在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不得扔、砸、磕碰。8.3.2产品在运输中,应有防雨、防潮、防晒措施,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有腐蚀性物品及其他污染物混装、混运。
8.3.3产品在贮存中,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有腐蚀性物品及其他污染物混合贮存。112
A1定义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GB/T8967—2000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半成品L-谷氨酸(麸酸)质量要求L-谷氨酸(麸酸)L-glutamicacid以碳水化合物(淀粉、大米、糖蜜等糖质)为原料,经微生物(谷氨酸棒杆菌等)发酵、提纯制成,带特征酸味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A2技术要求
A2.1主要原料要求
玉米淀粉:应符合GB/T12309的规定。薯类淀粉:应符合QB/T1840的规定。大米:应符合GB1354的规定。
糖蜜:须制定企标,对其含糖量及杂质进行控制。A2.2外观及感官要求
本品为类白色、浅黄色(系指以淀粉、大米等为原料)或棕黄色(系指以糖蜜为原料)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微带特征酸味,无异味。
A2.3理化要求
应符合表A1的规定。
表A1L-谷氨酸(麸酸)理化指标
L-谷氨酸含量,%
比旋光度,[aJB°
透光率,%
硫酸盐(SO~),%
1)以糖蜜为原料的.
A3试验方法
A3.1L-谷氨酸含量
A3.1.1第一法旋光法
A3.1.1.1方法提要
同6.3.2.1。
A3.1.1.2试剂
同6.3.2.2。
A3.1.1.3仪器
同6.3.2.3。
A3.1.1.4分析步骤
a)试液的制备
优等品
合格品”
GB/T8967--2000
称取样品10g精确至0.0001g,加水20mL,在搅拌下加入盐酸(GB/T622)16.5mL,使其全部溶解并移入100mL容量瓶中,待溶液冷却至20℃时,用水定容,混匀。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若试液颜色较深,可加入活性炭0.1g(以糖蜜为原料颜色很深时,最多可加入活性炭0.3g),搅拌脱色。用滤纸过滤,弃去前5mL滤液,收集其余滤液作为试液。b)测定
按6.3.2.4b)进行测定。
A3.1.1.5分析结果的表述
样品中L-谷氨酸含量按式(A1)计算:α
Xx = 32.00+0.06(20=)× 100
样品中谷氨酸含量,%;
式中XAL
α实测试液的旋光度,
L旋光管长度(即液层厚度),dm;c——1mL试液中含谷氨酸的质量,g/mL;32.00谷氨酸的比旋光度,α
—测定时试液的温度,℃;
0.06——温度校正系数。
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一位。A3.1.1.6允许差
同6.3.2.6。
A3.1.2第二法中和滴定法
A3.1.2.1方法提要
(A1)
谷氨酸具有两个酸性的一COOH基和一个碱性的一NH,基,可以用碱液滴定其中一COOH基,以消耗碱的量间接求得谷氨酸含量。A3.1.2.2试剂和溶液
a)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0.1mol/L]:按GB/T601—1988中4.1配制和标定;b)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0.05mol/L]:将氢氧化钠标准溶液[a)]准确稀释1倍。A3.1.2.3仪器
自动电位滴定仪。
A3.1.2.4分析步骤
a)按仪器使用说明书处理电极和校正自动电位滴定仪。b)粗称样品10g,用乳钵研细,作为试样。c)准确称取试样0.25g,精确至0.0001g,置于100mL高脚烧杯中,加水70mL,加热使之全溶解,冷却至室温,采用电位滴定法,以0.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b)]滴定,终点pH值控制在7.0,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d)同时做空白试验,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b)]的体积(V。)。A3.1.2.5分析结果的表述
样品中L-谷氨酸含量按式(A2)计算:X 0.1471×c×V-V)×100
样品中谷氨酸含量,%;
式中:XA
V试液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V。-空白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114
(A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GB国家标准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28046.4-2011 道路车辆 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 第4部分:气候负荷
- GB/T43829-2024 农村粪污集中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
- GB5226.1-2019 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 GB/T12208-2008 人工煤气组分与杂质含量测定方法
- GB/T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 GB/T22287-2008 贝类中甲型肝炎病毒检测方法 普通 RT-PCR方法和实时荧光 RT-PCR方法
- GB9688-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 GB/T9327-2008 额定电压35kV(Um=40.5kV)及以下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式和机械式连接金具 试验方法和要求
- GB/T601-2016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 GB12838-1999 大芯腔轮胎气门芯
- GB/T38670-2020 智能制造 射频识别系统 标签数据格式
- GB/T38615-2020 超声波物位计通用技术条件
- GB/T22055-2022 显微镜 成像部件的连接尺寸
- GB/T21561.2-2008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 受电弓特性和试验 第2部分:地铁与轻轨车辆受电弓
- 行业新闻
- Block加入标普500指数,通过Square推出比特币服务
- Cardano创始人Hoskinson称媒体关于起诉DRep的报道"纯属假新闻"
- 最新传闻:瑞波币(XRP)与SEC达成和解的概率高达70-90%,新截止日期曝光
- 策略揭示STRC股票增发及定价,批评者警示风险
- VeChain与富兰克林坦伯顿合作,实现企业支付代币化
- 精明投资者正争相涌入Ruvi AI(RUVI),这款0.015美元经审计的代币被预言将成为下一个比特币(BTC)
- BNB价格突破主要趋势线:周线图预示新一轮牛市启动
- 分析师表示,人们会后悔没有全力投入XRP
- 当前备受瞩目的3种替代币:聚焦LINK、XRP与ADA
- Compass Point下调Ripple竞争对手Circle评级:详情
- 从AI到脑机接口,稳定币巨头Tether的跨界投资版图
- 5种Meme币暴涨180%——趁2025-26加密超级周期前提前布局
- 5.85亿美元加密货币清算狂潮:市场即将血流成河?
- 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关键趋势是什么?
- 比特币ETF连续第三天下跌,BTC艰难维持在12万美元下方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