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JT交通运输标准】 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1部分:载货汽车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5-23 09:32:04
  • JT/T1178.1-201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JT/T 1178.1-2018

  • 标准名称:

    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1部分:载货汽车

  • 标准类别:

    交通行业标准(JT)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7.63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JT/T 1178.1-2018 Safety specification for commercial vehicle for cargos transportation-Part 1: Goods vehicle.
1范围
JT/T 1178.1规定了载货汽车的整车、制动系统、安全防护、载荷布置标识与系固点、报警与提示等安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JT/T 1178.1适用于N,类、N2类和N,类的载货汽车,不适用于牵引货车和半挂牵引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30. 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GB/T 5922汽车和挂车气压制动装 置压力测试连接器技术要求
GB/T 6323- - -2014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GB 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 11551 汽车正面碰擅的乘员保护
GB 11567汽车及挂车侧面和后下部防护要求
GB/T 12534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GB 12676商用车辆和挂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13594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
CB/T 14172汽车静侧翻稳定性台架试验方法
CB/T 15089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CB/T 17619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18655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19239燃气汽车专用装置的安装要求
GB/T 22309道路车辆制动衬片 盘式制 动块总成和鼓式制动蹄总成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GB/T 22311道路车辆制动衬片 压缩应 变试验方法
GB 26511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要求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43.080.10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小标准JT/T1178.1-2018
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
第1部分:载货汽车
Safety specification for commercial wehicle for cargos transportation-Part 1: Goods wehicle
2018-02-2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18-05-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制动系统
安全防护
载荷布置标识与系固点
报警与提示
标准实施的过渡期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附录E(规范性附录)
汽车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车辆直角弯道通过性试验方法
驾驶室结构强度试验方法和生存空间检验用人体模型要求载荷布置标识曲线绘制
车辆系固点的数量、安装位置和强度要求JT/T1178.1-2018
JT/T1178.1--2018
JT/T1178《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载货汽车;
第2部分:牵引车辆与挂车。
本部分为JT/T1178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1)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北京中公高远汽车试验有限公司、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长春汽车检测中心、济南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庆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四川现代汽车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泰斯福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蒂龙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董金松、张浩、张红卫、宗成强、张学礼、区传金、李强、龙军、晋杰、郭松、王晓友、刘洋、王建业、许金峰、孙建苍、孟国平、高玉广、张有彬、周维林、周光明、徐伟刚、徐伟、姚新艳、齐英杰、刘善龙、黄超智、张长禄、王国杰、屈怀琨、万科、杨浩、牛超、高鹏、鲍伟东、张明、韩睿、汪波、李超、何进、宋元磊。
1范围
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
第1部分:载货汽车
JT/T1178.1-2018
JT/T1178的本部分规定了载货汽车的整车、制动系统、安全防护、载荷布置标识与系固点、报警与提示等安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N类、N2类和N,类的载货汽车,不适用于牵引货车和半挂牵引车。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730.1
GB/T5922
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汽车和挂车气压制动装置压力测试连接器技术要求GB/T6323--201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GB7258
GB/T8170
GB11551
GB11567
GB/T12534
GB12676
GB/T13594
GB/T14172
GB/T15089
GB/T17619
GB/T18655
GB19239
GB/T 22309
GB/T22311
GB26511
GB26512—2011
GB28373-2012
GB29753
GB/T33577
JT/T230
JT/T719--2016
JT/T794
JT/T882—201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汽车及挂车侧面和后下部防护要求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商用车辆和挂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汽车静侧翻稳定性台架试验方法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燃气汽车专用装置的安装要求
道路车辆制动衬片盘式制动块总成和鼓式制动蹄总成剪切强度试验方法道路车辆制动衬片压缩应变试验方法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要求
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
N类和O类罐式车辆侧倾稳定性
道路运输食品与生物制品冷藏车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智能运输系统车辆前向碰撞预警系统性能要求和测试规程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
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道路甩挂运输货物装载与栓固技术要求1
JT/T1178.1--2018
JT/T883
JT/T884
JT/T1046
JT/T1094—2016
QC/T480
3术语和定义
营运车辆行驶危险预警系统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营运车辆抗侧翻稳定性试验方法稳态圆周试验道路运输车辆油箱及液体燃料运输罐体阻隔防爆安全技术要求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
汽车操纵稳定性指标限值与评价方法GB/T3730.1、GB/T6323、GB/T15089和GB265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营运货车 commercial vehicle for cargosetransportation用于营业性货物运输的汽车、半挂牵号车、牵引货车和挂车注:改写JT/T719—2016,定义3.14整车
4.1载货汽车(电动车辆除外的比功率位天于或等于6.0kW/t。4.2载货汽车(罐式汽车除)按照CB/T1417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侧倾稳定性台架试验,其侧倾稳定角应符合以下要求:
-在空载、静态奢件卡向左侧和右侧倾债斜的侧倾稳定角均应大于或等于35°;-在满载、静态条件量向左侧和右侧倾斜的侧倾稳定角均应大于或等于23°,也可在企业规定的装载情况下按GB28373—2012第6章规定进行模拟计算。4.3载货汽车按照CET323—2014第10章的规定进行满载状态下的稳态意转试验,不足转向度应大于或等于0(m/s)且小于或等于10m/s4.4载货汽车按照GBT6323-2014第5章的规定进行尚载状态下的蛇形试验,其平均横摆角速度峰值应小于QC/T480对应标桩间距和基准车速的下限值4.5载货汽车按照JT/T884规定的方法进行满载状态下的抗侧翻稳定性试验,车辆质心处的向心加速度达到0.4g时车辆不应发生侧翻或侧滑。4.6总质量大于或等于12000kg的载货汽车,应安装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的性能应符会JT/T794的规定。4.7总质量大于或等于12000kg直最高车速天手90km/h的载货汽车,应安装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C)。ESC的性能应符合JT/T1094—2016附录的规定,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T18655第3级及GB/T17619的规定。
4.8总质量大于或等于12000kg且最高车速大于90km/h的非双转向轴载货汽车,所有转向轮应安装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并在驾驶室易见位置标示。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4.9载货汽车在空载状态下按照附录B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转弯通道最大宽度应小于或等于5.0m。
4.10冷藏车应安装温度监控装置,车辆及其温度监控装置、制冷设备的性能应符合GB29753及相关标准要求。
5制动系统
5.1载货汽车的气压制动系统应安装具备保持压缩空气干燥、油水分离功能的装置。2
5.2载货汽车所有的行车制动器应具备制动间隙自动调整功能。JT/T1178.1-2018
5.3载货汽车制动系统的储气简和制动气室应安装气压制动装置压力测试连接器。压力测试连接器的性能应符合GB/T5922的规定。5.4载货汽车应安装防抱死制动装置,并配备防抱制动装置失效时用于报警的信号装置。防抱制动装置的性能应符合GB/T13594规定,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T18655第3级及GB/T17619的规定。5.5载货汽车按照GB1267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气压制动系统响应时间应小于或等于0.6s。5.6:载货汽车满载,在附着系数小于或等于0.5,车道中心线半径150m、宽3.7m的平坦圆弧车道上,以50km/h的初始车速进行全力制动的过程中,车辆应保持在车道内。5.7载货汽车鼓式制动蹄总成或盘式制动块总成的制动衬片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按GB/T22309进行试验,鼓式制动蹄总成和盘式制动块总成的最小剪切强度大于或等于a)
按GB/T22311进行试验,鼓式制动蹄总成常温压缩量小于或等于2%,200℃时的压缩量小于b)
或等于4%:
按GB/T22311进行试验,盒式制动块总成常温压缩量小于或等于2%,400℃时的压缩量小于c
等于5%。
5.8总质量大于或等于12000kg的载货汽车采用气压制动时,制动系统储气筒的额定工作气压应大于或等于1000kPa。
5.9总质量大于或等于更000kg且最高车速大于90km/h的载货汽车,所有转向车轮应安装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的衬片需要更换时,应用声学或光学报警装置向驾驶员报警,报警装置应符合GB12676的规定。
5.10总质量大于或等于喜000kg且最高车建天年90km4的载货汽,应安装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
5.11总质量大于18000k的载货汽车安装缓速器。6
安全防护
6.1N,类和N3类载货气车魔安装侧面防护和后下部防装置,防护装置的性能应符合GB11567的规定。
6.2总质量大于7500kg的载贷汽车应安装前下部防护装置,随护装置的性能应符合GB26511的规定。
6.3安装起重尾板的载货汽车,起重尾板背部应设置有警标识警示标识上的反光标识应始终朝向车辆后侧。
6.4载货汽车驾驶室应具有乘员保护功能按附录载验后,车门不应自行打开;驾驶室应与车架保持连接,允许固定驾驶室的部件产生变形和损坏;用附录C规定的人体模型检测生存空间符合以下要求:当座椅处于中间位置时,人体模型不应与车辆邵氏硬度大于或等于50度的非弹性部件发生接触:
-不借助于任何工具,用一个小于100N的力即可将非弹性部件与人体模型分开。6.5总质量大于或等于12000kg且最高车速大于90km/h的载货汽车,使用单胎的车轮应安装轮胎气压监测系统。
6.6燃气汽车的气瓶安装位置与强度应符合GB19239等相关标准的规定。载货汽车燃料系统的安全防护应符合GB7258的规定。
6.7汽油载货汽车油箱应采用阻隔防爆技术,阻隔防爆技术应符合JT/T1046的规定。6.8燃气汽车应安装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的性能应符合JT/T230的规定。3
JT/T1178.1--2018
7载荷布置标识与系固点
7.1载货汽车(罐式车、自卸车除外)应在车辆易见位置设置能永久保持的载荷布置标识,载荷布置标识曲线参照附录D绘制,标识尺寸不应小于160mm×100mm。7.2载荷布置标识应以车辆简图(不含上装结构)为背景,载荷分布曲线以货物质心位置为横坐标、以最大允许装载质量为纵坐标,且应满足以下列约束条件:不超出前轴最大允许轴荷限值;a)
不超出后轴(组)最大允许轴荷限值;b)
不超出车辆最大设计总质量:
转向轴的最小载荷满足车辆设计要求;d)
驱动轴(组)的最小载荷满足车辆设计要求,7.3N类和N.类载货汽车(罐式车、自卸车除外)货箱系固点的数量、安装位置与强度应分别符合附录E和JT/T882--2014附录C的规定。8报警与提示
8.1总质量大于18000kg且最高车速大于90km/h的载货汽车,应具备车道偏离报警功能和车辆前向碰撞预警功能,车道偏离报警功能应符合JT/T883的规定,车辆前向碰撞预警功能应符合GB/T33577的规定。
8.2燃气汽车应安装气体泄漏报警装置,所有管路接头处均不应出现漏气现象。9标准实施的过渡期
9.14.8、5.8、6.7和7.3的规定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第13个月开始对新生产车型实施。9.26.4、6.5和8.1的规定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第25个月开始对新生产车型实施。9.34.7和5.10的规定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第37个月开始对新生产车型实施。4
A.1性能要求
A.1.1爆胎后转向性能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汽车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车辆爆胎后转向性能应符合以下规定:JT/T1178.1--2018
按A.2.2.1的试验方法,车辆直线行驶过程中转向轴一侧轮胎发生爆胎时,汽车应能通过操)
纵转向盘维持在爆胎前的预定轨迹上行驶,行驶过程中作用于转向盘外沿上的切向力增量不天于50N;
按A.2.2.2的试验方法,车辆弯道行驶过程中转向轴一侧轮胎发生爆胎时,汽车应能通过操b)
纵转向盘维持在爆胎前的预定轨迹上行驶,行驶过程中作用于转向盘外沿上的切向力增量不大于50N;
按A.2.2.3的试验方法,爆胎后车辆以规定的速度行驶,能够有效规避前方障碍物,且转向操c
纵力不大于245N。
爆胎后制动性能
按A.2.3的试验方法,车辆转向轴一侧轮胎发生爆胎后,其制动距离及制动稳定性应符合表A.1的规定。
制动距离及制动稳定性要求
制动项
直线制动
弯道制动
制动初速度
(km/h)
爆胎后汽车续行距离
发动机接合的0型制动
试验制动距离要求(m)
制动稳定性要求
车辆不超出3.7m宽度的试验通道边缘线车辆不超出3.7m宽度的试验通道边缘线车辆转向轴一侧轮胎发生爆胎后,汽车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应能维持车辆可控行驶不小于1.0km。A.2试验方法
A.2.1试验条件和试验车辆的准备装有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的载货汽车,其试验条件和试验车辆的准备工作应符合GB/T12534的规定。bZxz.net
A.2.2转向性能试验
A.2.2.1试验车辆沿直线以60km/h的车速匀速行驶,模拟转向轴-侧轮胎发生爆胎,保持试验车辆继续维持直线行驶,用转向盘测力计测量车辆爆胎前后维持直线行驶过程中施加于转向盘外缘的最大切向力值,并计算爆胎后最大切向力的增量。A.2.2.2试验车辆沿半径为150m的弯道以50km/h的车速等速行驶,模拟转向轴一侧轮胎发生爆5
JT/T1178.1--2018
胎,用转向盘测力计测量车辆爆胎前后维持弯道行驶过程中施加于转向盘外缘的最大切向力值,并计算爆胎后最大切向力的增量。
A.2.2.3爆胎后驾驶试验车辆以50km/h的车速绕桩行驶,测量行驶过程中施加于转向盘外缘的切向力,并计算转向盘转向力峰值的平均值。试验过程中车辆不得碰倒标桩,标桩按图A.1布置,标桩间距应符合表A.2的要求。
汽车行驶轨迹
5×L(有效桩区)
图A.1标桩布置
标桩间距
汽车类型
制动性能试验
标桩间距L(m)
试验车辆爆胎后以60km/的初始车速(偏差应在规定值的2%之内),按CB12676的试验A.2.3.1
方法进行一次发动机接合的0型制动试验,测量并记录车速、制动距离和车辆停止后与试验通道边缘线的距离等参数。
A.2.3.2试验车辆爆胎后沿半径为150m的m/h的车速勾速行驶(偏差应在规定值的有
±2%之内),在此车速下进行一次发动机接合的0型制动试验,测量舞记录车速、制动距离和车辆停止后与试验通道边缘线的距离等参数。A.2.4爆胎后续行能力钱验
装有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的试验车辆,按照A.2.2或A.23的方法进行试验,测量并记录试验A.2.4.1
车辆自轮胎发生爆胎后的正常行驶里程。A.2.4.2行驶里程内可开展其他试验相应的试验果程应计人连续行驶里程内。6
B.1试验道路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车辆直角弯道通过性试验方法
JT/T1178.1--2018
试验路面应为平坦、干燥、整洁的铺装路面。试验规定的路线由三部分组成:直线驶人路段、半径为12.5m的90°圆弧路段,以及直线驶出路段。两直线路段分别在与圆弧路段的交点处与圆弧相切,如图B.1所示。
B.2试验方法
置角弯道通过性测试示意图
B.2.1车辆空载、以直线获态停于试验路面上。沿车辆最外侧部位向地声做授影,该投影线为试验规定路线中直线驶入路段。
B.2.2车辆起步,以不超过m/h的车速由直线行驶进到图B.1述的置角弯道。B.2.3转弯结束后,试验车辆应沿直线路段继续行驶-一段距离,以保证试验能够测得车辆的转弯通道最大宽度。
B.2.4在驶人、转弯和驶出过程中应保证车辆前外侧在地面上的参考点与规定路线一致,轨迹偏差不素
应超过50mm。
B.2.5记录车辆内侧在地面投影的运动轨迹。B.2.6车辆应按上述过程,沿顺时针和逆时针行驶方向各进行一次试验。B.3试验结果
测量车辆在试验过程中的转弯通道最大宽度,试验结果取顺时针和逆时针两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按GB/T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单位为米(m)。JT/T1178.1-2018
C.1试验要求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驾驶室结构强度试验方法和生存空间检验用人体模型要求C.1.1驾驶室结构强度试验方法包括驾驶室正面撞击试验(试验A)、驾驶室双A柱撞击试验(试验B)、驾驶室顶部强度试验(试验C)和驾驶室后围强度试验(试验D),可选择1个~4个驾驶室进行试验。
N,类和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7500kg的Nz类车辆应进行试验A,试验C和试验D。C.1.2
C.1.3N,类和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7500kg的N,类车辆应进行试验A、试验B、试验C和试验D。C.1.4试验A仅适用于平头车。
C.1.5试验C仅适用于驾驶室和车辆底盘通过机构连接且驾驶室与货箱相互独立的车辆。C.1.6驾驶室内每个座位均应进行生存空间的检验。当车型符合GB11551的规定时,视为通过试验A。C.1.7
C.1.8试验后进行驾驶室生存空间检查时,可使用以下人体模型或替代品:C.4所规定的人体模型;
解体C.4所规定的人体模型,调整座椅位置,放人驾驶室后再组装人体模型,并使其H点与座b)
椅R点重合,最后将座椅前移至中间位置以评定生存空间c)50%HybridⅡ或者50%HybridⅢI假人。C.2试验方法
C.2.1试验准备
C.2.1.1试验前,驾驶室的车门应关闭但不锁止。C.2.1.2对于试验A,车辆应安装发动机或安装质量、尺寸和安装装置与发动机相当的模型C.2.1.3驾驶室应安装转向机构、转向盘、仪表板以及驾驶员和乘员座椅。转向盘和座椅位置应调整到制造厂所规定的中间位置。
C.2.1.4车辆或车架应按照C.3所述的方式进行固定,驾驶室固定按以下要求进行:试验A,驾驶室应安装在车辆上:a)
b)试验B、试验C和试验D,制造厂可以选择驾驶室安装在车辆上或者安装在独立车架上。C.2.2正面撞击试验(试验A)
C.2.2.1撞击器应为钢制且质量均匀分布。撞击器质量大于或等于1500kg;撞击器的撞击面应为平整的矩形,棱边的圆角半径为(10±5)mm,如图C.1所示。C.2.2.2撞击器总成应为刚性结构,撞击器刚性地固定在两根自由悬吊的摆臂上。C.2.2.3撞击器悬吊的位置应使其在垂直位置时满足下列要求:撞击器的撞击面与车辆的最前部相接触;a)
撞击器质心(CA)应低于驾驶员座椅R点50mm,且应位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上,如图C.1b)
所示;
撞击器质心应位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上。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JT交通运输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