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FZ纺织行业标准】 半精纺毛针织纱线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5-23 09:03:43
  • FZ/T71008-2019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FZ/T 71008-2019

  • 标准名称:

    半精纺毛针织纱线

  • 标准类别:

    纺织行业标准(FZ)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498.07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FZ/T 71008-2019.
1范围
FZ/T 71008规定了半精纺毛针织紗线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
FZ/T 71008适用于鉴定各类半精纺毛针织紗线的品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 卡
GB/T 4841.3染料 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 .1/6.1/12.1/25
GB/T 994纺织材 料公定回潮率
GB 18401国家纺织产 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 29862鈁织品釺維 含量的标识
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FZ/T20018毛纺织品中二氟甲烷可溶性物质的测定
FZ/T 70001- -2015 针织 和编结绒线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半精:纺毛针织紗线semi-worstel wool knitting yam
经半精梳纺纱系统纺制的,专供针织用的纱线.
4技术要求
4.1安全性要求
半精纺毛针织纱线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GB18401的规定,用于婴幼儿及儿童服装的产品.还应符合GB 31701的规定。
4.2 分等规定
半精纺毛针织紗线的品质等级以批为单位,按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的检验结果综合评定.并以其中最低一项定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4.3内在质量的评定等级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59.08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71008—2019
代替FZ/T71008-2008
半精纺毛针织纱线
Semi-worsted wool knitting yarn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9-12-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20-07-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FZ/T71008—2019
本标准代替FZ/T71008—2008《半精纺毛针织纱线》,与FZ/T71008—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适用范围,删除了原料纤维种类的限定(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调整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8年版的第2章);修改了半精纺毛针织纱线的定义(见3.1,2008年版的3.1);修改分等改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见4.2,2008年版的4.2);修改内在质量的评定等级的表述,将纤维含量归类于物理指标(见4.3.1.2008年版的4.3.1);一修改表1物理指标的评定等级(见表1.2008年版的表1):修改纤维含量允差,按GB/T29862执行,删除相关备注;.
·修改线密度变异系数,单纱原二等品≤6.0改为合格品≤5.0;股线原二等品≤5.0改为合格品4.0;
·修改捻度偏差率,单纱优等品原土7.0改为士6.0、一等品原土9.0改为土8.0、原二等品土12.0改为合格品土9.0;股线优等品原土5.0改为土4.0、一等品原土7.0改为士6.0、原二等品士10.0改为合格品土7.0;
?修改抢度变异系数,单纱优等品原≤11.0改为≤10.0、一等品原≤13.5改为≤12.0、原二等品≤16.0改为合格品≤13.5;股线优等品原≤10.0改为≤9.0、一等品原≤12.0改为≤11.0、原二等品≤15.0改为合格品≤12.0;修改表2色牢度的评定等级(见表2,2008年版的表2):·增加考核耐干洗色牢度:
·修改耐洗色牢度,原二等品≥2-3级改为合格品≥3级;·修改耐湿漆擦色牢度,原二等品≥2级改为合格品≥2-3级;·增加注1、注2、注3;
一提高考核外观质量要求(4.4.2008年版的4.4,A.3);修改试验方法(见第5章2608年版的第5章):·删除线密度偏差率、线密度变异天效、检度偏差率、捻度变异系数引用标准的日期(见2008年版的5.3.1、5.3.4、5.3.5);·修改起球、染色牢度、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淡方法标准的日期(见5.2.2.1、5.2.2.2,2008年版的5.3注);
删除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试验方法(见2008年版的5.2.11)。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毛纺织品分会(SAC/TC209/SC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中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浩业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博泰纺织有限公司、桐乡市易德纺织有限公司、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炜卿、陈学彪、许耀芹、杨文良、何良、周卫忠、朱杰、吴砚文、王高君、孙千涵。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FZ/T71008—2008。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范围
半精纺毛针织纱线
FZ/T71008—2019
本标准规定了半精纺毛针织纱线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本标准适用于鉴定各类半精纺毛针织纱线的品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4841.3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GB/T9994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FZ/T20018毛纺织品中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的测定FZ/T70001—2015针织和编结绒线试验方法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半精纺毛针织纱线
ser-worsterl wool knitting yarn准信息服
经半精梳纺纱系统纺制的,专供针织用的纱线4
技术要求
安全性要求
半精纺毛针织纱线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GB18401鸽规定,再手婴幼儿及儿童服装的产品还应符合GB31701的规定。
4.2分等规定
半精纺毛针织纱线的品质等级以批为单位,按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的检验结果综合评定,并以其中最低一项定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4.3内在质量的评定等级
4.3.1内在质量的评定等级以批为单位,按物理指标和染色牢度综合评定,并以其中最低项评定等级。FZ/T71008—2019
物理指标的评定等级按表1规定执行表1
物理指标评定等级
纤维含量/%
线密度偏差率/%
线密度变异系数/%
捻度偏差率/%
捻度变异系数/%
单根纱线断裂强力/eN
强力变异系数/%
起球/级
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
20.8tex及以下
20.8tex以上
20.8×2tex及以下
20.8×2tex以上
线密度变异系数:麻含量20%及以上的产品放宽1.5%。优等品
按GB/T29862执行
合格品
b单根纱线断裂强力:特殊产品,如25tex及以下的山羊绒、免毛等特种动物纤维产品可按协议规定执行,强力变异系数:麻含量20%及以上的产品放宽4.0%。4.3.3
色牢度的评定等级按表规定执行。动物毛纤维含量在30%及以上的纯纺或混纺产品色牢度试验贴衬按表2的规定选择,动物毛统维合量不足30%的按色牢度试验方法的要求选择贴衬。表2色牢度评定等级
耐光/级
耐干洗/级
耐洗/级
毛布沾色
其他贴衬沾色
毛布沾色
其他贴衬沾色
-等品
合格品
耐酸汗渍/级
耐碱汗渍/级
耐水/级
耐摩擦/级
毛布沾色
其他贴衬沾色
毛布沾色
其他贴衬沾色
毛布沾色
其他贴衬沾色
千摩擦
湿摩擦
表2(续)
优等品
3-4(深3)
3(深2-3)
注1:根据GB/T4841.3的规定,>1/12标准深度为深色,≤1/12标准深度为浅色。注2:耐干洗色牢度不考核标注不可干洗的产品注3:耐洗色牢度不考核标注不可水洗的产品外观质量的评定等级
4.4.1实物质量的评定等级
FZ/T71008—2019
合格品
实物质量系指外观、手感、色泽。检验时逐批比照封样进行评定,符合封样者为合格产品。优等品色差应不低于4-5级,一等品、合格品色差不低于4级,4.4.2外观症点的评定等级
外观疵点的评定等级分为绞纱、筒子纱外观疵点评定等级和织片外观疵点评定等级。外观疵点的说明及量计方法见附录
大肚纱
绞纱外观疵点评定等级以250g单位逐绞检验,按表3规定执行。表3
纱外观惑点评定等级
紧捻、弱捻
多股、缺股
小辫纱、羽毛纱
异色纤维
优等品
不充许
不允许
不充允许
不充许
不允许
不充许
不允许
《1个
不允许
一等品
不充命
不明显
不充许
不明显
≤3个
不明显
合格品
FZ/T71008—2019
筒子纱外观疵点评定等级以每个筒子为单位逐筒检验。各品质等级均不允许成形不良,斑疵、色差、色花、错纱等疵点出现。4.4.2.4织片外观疵点评定等级:a)
粗细节
织片外观疵点评定等级以批为单位,每批抽取10简纱(大绞),每筒(大绞)用单根纬平针织成尺寸为15cm×30cm的织片,10筒纱(大绞)连织成一片,将织片平铺检验,条干不句、粗细节、厚薄档则透视检验,并按表4规定执行。表4织片外观症点评定等级
紧捻、弱捻
大肚纱
条干不勾
厚薄档
混色不匀
毛粒、杂质
优等品
不低于疵点封样
不允许
不允许
不低于疵点封样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充允许
不低于症点封样
注:表中各品质等级均以一等品封样为准。织片评定等级应符合以下规定:b)
不低于疵点封样
不允许
不低于疵点封样
不低于疵点封样
不低于症点封样
不低于疵点封样
不低于症点封样
不低于症点封样
优等品症点限度:10块均不允许低于封样:等品疵点限度:略低于封样的不得超过3块;合格品疵点限度:10块均不允许明显低于封样行业标准
5试验方法
采样规定
5.1.1以相同原料成分、纱支为同一品种合格品
略低于疵点封样
略低于疵点封样
略低于疵点封样
略低于疵点封样
略低于症点封样
略低于症点封样
略低于疵点封样
5.1.2内在质量试验用的样品,应在同一品种,同一在号的不同部位随机抽取。批量在500kg及以下的每批抽取10只筒纱(大绞);批量在500kg以上,每增加:n0kg增抽10只筒纱(大绞)。抽样及试验次数见表5。
表5物理指标抽样试验次数
取样数量/筒(大绞)
每筒(大绞)试验次数/次
总试验次数/次
线密度
注:其他项目的抽样试验次数按相应的试验方法标准规定抢度
单纱强力
5.1.3供染色牢度试验用的样品,应包括同一品种的全部色号。5.1.4外观质量抽样数量不低于1%需在不同部位、不同色号中随机抽取。5.2各单项试验方法
5.2.1安全性要求检验
基本安全技术要求按GB18401执行。5.2.2内在质量检验
FZ/T71008—2019
5.2.2.1各单项试验方法按FZ/T70001一2015执行。起球、染色牢度实验前按毛衫洗涤工艺或FZ/T700012015附录A的方法洗涤后检测。起球翻转为7200r,对照粗梳毛针织品样照评级。耐洗色牢度试验条件为A1S,不加钢珠。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按毛衫洗涤工艺或FZ/T70001—2015附录A的方法洗涤后按5.2.2.2
FZ/T20018检测。
5.2.3外观质量检验
检验光源以天然北光为准,如采用灯光检验则用40W日光灯两支,上面加灯罩,灯管与检验物距离为80cm土5cm。
5.2.3.2织片为单根纬平针组织,针圈密度规格按表6规定执行。表6针圈密度规格
线密度
tex(公支)
50X2(20/2)
38.5X2(26/2)
31.2X2(32/2)
27.8X2(36/2)
23.8X2(42/2)
针圈/10cm
纵向/
针圈/10cm
100±4
104±5
线密度
tex(公支)
20.8X2(48/2)
19.2×2(52/2)
16.7X2(60/2)
14.7×2(68/2)
12.5×2(80/2)
针圈/10cm
100±4
注:未列入表内的线密度参考相近的我密度织片唯信息服务平
检验规则
判定规则
6.1.1内在质量的判定
针圈/10cm
110±5
118±5
125±5
130±5
135±5
内在质量按物理指标和染色牢度的检验结果综合评定,符合对应品等要求的,为也在质量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如果所有样本的内在质量合格,则该批产品内在质量合格,否则为该批产内在质量不合格。其中染色牢度按不同色号分别评定,当某一色号染色牢度不合格时,仅判定该色号的纱线不合格。6.1.2外观质量的判定
外观质量按实物质量和外观疵点综合评定。绞纱、简子纱外观疵点评等不符品等率在5%及以下且实物质量合格、织片外观疵点评等符合相应品等要求,为该批产品外观质量合格;绞纱、筒子纱外观疵5
FZ/T71008—2019
点评等不符品等率在5%以上或实物质量不合格、织片外观疵点评等不符合相应品等要求,为该批产品外观质量不合格。
6.1.3综合判定
6.1.3.1各品等产品如不符合GB18401或GB31701标准的要求,均判定为不合格。6.1.3.2按标注品等.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均合格,则该批产品合格;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不合格。
2验收规则
供需双方应按本标准进行验收
6.2.2供需双方应按附录B的规定结算纱线的公定重量。重量偏差率按供需双方合约规定执行。6.3复验
验收双方发生异议时可复验,按复验结果判定。7包装、标志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7.1包装
7.1.1半精纺毛针织纱线的包装应保证其品质不受损伤,并适于运输和贮存。7.1.2每一包装内应为同一品种、品质等级、色号、批号的纱线。7.2标志
7.2.1绞纱每一包装内应放入检验合格证一张,注明品名、纱支、纤维含量、品质等级、色号、批号等。7.2.2每只筒子纱应有检验合格标签,注明品名、纱支、纤维含量、品质等级、色号、批号等。7.2.3半精纺毛针织纱线的外包装应有如下标志:品名、品号、批号、色号、包号(箱号)、品质等级、重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量、纤维含量、执行标准、制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6
A.1外观疵点封样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外观症点说明及量计方法
指生产部门自定的生产封样或供需双方共同确认的产品封样。A.2色差
以产品和封样比较对照灰卡(GB/T250)评定。外观疵点量计方法
斑疵:纱线局部沾有污渍。包括黄斑、白斑、色斑、锈渍、油渍等大肚纱:局部纱线直径粗于正常纱2.5倍以上,形成枣核状者。羽毛纱:由于飞花夹人,纱线表面形成羽状者。杂质:混入纱线内的肤皮及草屑等。色档:在织片上呈现色泽不一的档子。条干不勾:纱线条干短片段粗细不匀,织片后出现深浅不一的云斑。厚薄档:纱线条干长片段不匀,粗细差异过大,织片后形成明显的厚薄片段异色纤维:其他颜色纤维混人纱线。色差:纱线的色泽与标样有差异。异性纤维:纱线标注纤维含量之外的纤维。紧捻、弱捻:因析器或操作原因形成的抢度偏大或偏小的纱线。错纱:包括错文、错、混批等。FZ/T71008—2019
毛粒:纤维聚集成团,相互维结的小球粒准信息服务平台
绞纱的紧捻、弱捻,多股、缺股的量十方法为不满一圈按一圈计。FZ/T71008—2019
B.1抽样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公定重量的结算
按FZ/T70001一2015的规定抽取回潮率和含油率的试验样品。B.2含油率、回潮率的测定
按FZ/T70001一2015的规定执行。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按GB/T9994的规定执行。B.3公定重量计算
当实际含油脂率超过2%时,按式(B.1)结算公定重量,实际含油率小于等于2%时按式(B.2)结算公定重量。
(100+W。)×[100+(2-A)]
(100+W)×100
式中:
(100+W。)
(100+W)
..B.1)
.(B.2)
公定重量,单位为千克(kg);m
三专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实际重量,单位为千克(kg);
公定回潮率,%;
实际含油脂率,%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书号:155066:2-34836
FZ/T 71008-2019
定价:
61280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