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其他行业标准 >>
- QB/T 4096-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室内加热器的性能 第1部分:通用要求

【其他行业标准】 家用和类似用途室内加热器的性能 第1部分:通用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5-06 15:03:39
- QB/T4096-2010
- 已作废
标准号:
QB/T 4096-2010
标准名称:
家用和类似用途室内加热器的性能 第1部分:通用要求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
Performance of room heater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purposes Part1:General requirements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2010-11-22 -
实施日期:
2011-03-01 -
作废日期:
2024-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pdf .zip
标准ICS号:
家用和商用设备、文娱、体育>>家用、商用和工业用加热器具>>97.100.10电加热器中标分类号:
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家用电器、日用机具>>Y63家用电热器具
替代情况:
被QB/T 4096.1-2024代替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室内加热器的范围、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部分适用于单相器具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其他器具的额定电压不超过480V的加热器,它们可以是便携式、固定式、驻立式或嵌装式的各类加热器。
本部分不适用于:
--装在建筑物结构内的加热器;
--中央取暖系统;
--连接导风道的加热器;
--装有柔软电热元件的墙纸、毯子、帘子或管子;
--家用贮热式室内加热器;
--浴室电加热器(浴霸)。

部分标准内容:
ICS 97.100.10
分类号:Y63
备案号:30259-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4096-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室内加热器的性能,第1部分:通用要求
Performance of room heater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purposes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
2010-11-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03-01实施
QB/T4096《家用和类似用途室内加热器的性能》系列标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特殊要求。
本部分是QB/T4096的第1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归口。QB/T4096-2010
本部分起草单位: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美的集团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广州威凯检测技术研究所、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宝尔马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慈溪市惠尔电器有限公司、浙江心连心电器有限公司、宁波市塞纳电热电器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方庆朕、鲍俊、迟学君、廖泓斌、李秉成、李一“、宋文辉、十荣其、徐寅达、章国庆、朱永国。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家用和类似用途室内加热器的性能第1部分:通用要求
QB/T4096-2010
本部分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室内加热器(以下简称“加热器”)的范用、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存。本部分适用于单相器具额定电小不超过250V,其他器具的额定电不超过480V的加热器,它们可以是便携式、固定式、驻立式或嵌装式的各类加热器。本部分不适用于:
一装在建筑物结构内的加热器;一中央取暖系统;
一一连接导风道的加热器:
一装有柔软电热元件的墙纸、毯了、帘了或管了:一家用些热式室内加热器;
一浴室电加热器(浴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口期的引用文件,仪注门期的版本适用于本义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019一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包装通则GB/T2421-199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总则GB/T2423.17一1993电工电了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4214.1一2000声学家用电器及类似用途器具噪声测试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GB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4706.23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室内加热器的特殊要求GB5296.2消费品使用说明家用利类似用途电器的使川说明GB/T15470一2002家用直接作用式房间电加热器性能测试方法GB/T21097.1一2007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则QB/T3901-1999家用电器产品型号命名通则3术语和定义
除GB4706.1、GB4706.23和GB/T15470一2002的术语利定义外,本部分还采用下列术谱和定义3.1
multiunitheater
复合式加热器
至少有两种类型加热功能的组合进行加热房问的器具。QB/T4096—2010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4产品分类
4.1按类型分类
板式加热器:
一对流式加热器;
一风扇式加热器;
一辐射式加热器;
一可见灼热的辐射式加热器;
一复合式加热器。
注1:对流式加热器包括充液式散热器。注2:如果对加热器的类型有异议,则应测定有关表面的温升。注3:加热器类型图例见图1。
板式加热器
辐射式加热器
双板式加热器
电热元件
空气循环
热辐射
对流式加热器
可见灼热辐射式加热器
风扇式加热器
各类型加热器图例
4.2按调节装置分类
无调节的加热器;
可调节输入功率的加热器:
可调节气流的加热器(仪为风扇式加热器);带程序装置的加热器;
带降温装置的加热器:
带防冻结装置的加热器。
QB/T4096-2010
如果加热器另外有诸如连接到外控制器的装置,则应给山详细的资料。加热器可以有个以上的调节装置。
例如:加热器带有一个在降温装置1作时能接受外部信号的装置。4.3按安装方式分类
便携式加热器;
一固定式加热器;
-驻立式加热器;
一嵌装式加热器。
5要求
5.1加热器应符合GB4706.23和本部分的要求,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5.2外观
5.2.1电镀件表面应光滑细密、色泽均匀,不应有斑点、剥落、露底、针孔、鼓泡、明显的花斑和划伤等缺陷。经过耐腐蚀试验后其表面、边缘及棱角部位不应出现直径2mm以上的锈蚀点。5.2.2涂漆(塑)件表面漆膜应平整光亮、色泽均匀、漆层牢固、附着力强,其主要表面无明显的流漆(塑)、斑痕、橘皮、底漆外露、裂纹和剥落等影响外观的缺陷。5.2.3塑料件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不应有明显的斑痕、划痕及凹陷。5.2.4加热器的铭牌和装饰板应经久耐用,经耐久性试验后不应变形、脱落,其图案与字迹仍可清晰可辨。
5.3电源线的长度
带插头电源线的加热器,其电源线长度应不小于1.3m。5.4启动
对带有电动机的加热器,在0.85倍额定电压下,电动机应能正常启动。5.5加热效果
5.5.1加热效果的具体限值应符合相应类型加热器的特殊要求。5.5.2对流式加热器和风扇式加热器按周围表面的温升来进行加热效果的检验。注:周围表面的温升是指加热器周围测试点的温升。5.5.3板式加热器、辐射式加热器和可见灼热的辐射式加热器按辐射温升进行加热效果的检验。5.5.4复合式加热器应根据加热类型分别按周围表面的温升和辐射温升进行加热效果的检验。注:周围表面的温升是指加热器周围测试点的温升。5.6升温时间
加热器升温时间应符合相应类型加热器的特殊要求。5.7降温
加热器的下降温度应符合相应类型加热器的特殊要求。注:此项要求只适用于带降温装置的加热器。5.8防冻结温度
QB/T4096-2010
加热器的防冻结温度应符金相应类型加热器的特殊要求。注:此项要求只适用于装有防冻结装置的加热器。5.9冲击电流
加热器的冲击电流不能超过稳态值的2倍。5.10噪声
带有电动机的加热器,其噪声测试值(声压级)应不大于55dB(A)。5.11耐久性
加热器的耐久性应不低于2000h,试验后应能正常使用,H加热器的功率衰减应不大于10%。5.12安全使用年限
加热器制造商应以白我市明的方式,按照GB/T21097.1一2007的要求表明加热器的安全使用年限。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试验,6.1.1电源电压
加热器在稳定条件下,在给出额定输入功率的电压下通电,如加热器上标有输入功率范围,该电压就是给出此范围平均值的电压。注:装有PTC和厚膜电阻等具有正温度系数特性的电热元件的加热器,在额定电压下或额定电压范围均值的情况下通电。
6.1.2实验室
本部分5.2、5.3、5.4、5.5.3、5.9的试验在环境温度保持在:(23土2)℃,在无强制对流的室内进行。本部分5.5.2、5.7、5.8的试验在热损耗可调的“气候实验室”内进行,附求B提供了样式。6.1.3试验用的仪器、仪表
6.1.3.1电气测量仪表,其准确度用型式试验时应不低于0.5级,用于例行试验时应不低于1.0级6.1.3.2测量温度用仪表,其精度不低于0.5K;6.1.3.3测量湿度用仪表,其准确度为土1%;6.1.3.4测量长度用仪表,其精度不低于1mm。6.2外观
通过视检来确定加热器是否符合本部分5.2的规定。部件的耐腐蚀能力按GB/T2423.171993规定的24h盐雾试验。6.3电源线的长度测量
测量软线或软线保扩装置进入加热器的那点到进入插头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应以米(m)为单位表示,化整到最近似的10mm。6.4启动试验
加热器应在0.85倍额定电压下进行3次启动试验。加热器在开始试验时应处于室温状态下。每次试验都应在加热器准备开始正常工作的条件下进行,每次试验后,应使电动机停止到静止状态后再启动。测试期间电源电压下降不应超过1%。6.5加热效果试验
6.5.1周围表面的温升
在附录B规定的气候实验室内进行。冷冻室度保持在(23土2)℃,实验索初始温度设定为(23土2)℃,租对湿度为40%~50%如图2所示,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将加热器放置在与外墙邻近的墙边或安装在此墙上,加热器的中心距外墙2000mm,使带有环境温度控制器的加热器的边靠近外墙。4
由使用者调整的控制器应调至最大位置。QB/T4096-2010
如图2所示,将附录B中的薄壁黑球放置在距外墙2000mm,距地面1200mm处。调整薄壁黑球到加热器的距离,使薄壁黑球中心点与加热器中心点之间的连接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距离为1500mm。注:加热器中心点是恰好包络加热器的最小矩形六面体的中心点。试验室
试验室
外墙玻璃
薄壁黑球·
(内含热电偶)
试验室底板
加热器
中心点
与外墙邻
近的墙壁
加热器
连接直线
在水平面上的
投影距离
图2周围表面的温升测试示意图
试验期间应尽量避免让热风直接吹到薄壁黑球上。对于使用中因结构不能调节出风方向的,则不加限制。
对加热器进行通电工作,同时用温度测量记录仪测量并记录从室温升至温度稳定状态的升温曲线,如图3所示。记录在稳态建立时的测量温度。当稳态建立时测量温度。周围表面的温升可通过薄壁黑球中央的热电偶的稳态温度和热电偶初始温度之差进行计算。
注:在15min内,温升相差不超过2K,则可认为已达到稳态。TiC
90%T+T。
T—温升;To—热电偶初始温度;t—升温时间图3升温曲线
6.5.2辐射温升
将加热器按如下要求放置于测试角中。便携式加热器以其背部距-壁板150mm,并远离另壁板放置。通常放置于地板上的加热器应将其背部尽量靠近壁板而远离另一壁板,但预定朝儿个方向散5
QB/T4096-2010
发热量的便携式加热器要离壁板300mm。通常固定到壁上、天花板上和嵌装式加热器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常安装。由使用者调整的控制器应调至最大位置将宽1.5m、高1.0m、厚约20mm的涂有无光黑漆的胶合板放置在与加热器辐射方向成直角的位置,并距离加热器辐射方向上外表面的最远端最凸点的1m处。胶合板的中心位置,与加热器辐射面在胶合板.上的投影中心重合。
如图4所示,将5个热电偶分别布置在中心及辐射投影面的长轴和短轴的远端。图5是辐射温升的测试示意图。
对加热器进行通电工作,同时用温度测量记录仪测量并记录从室温升至温度稳定状态的升温曲线如图3所示。记录在稳态建立时的测量温度。当稳态建立时测量温度。单点温升可通过板上热电偶的稳态温度和热电偶初始温度之差进行计算。上述5点温升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辐射的温升值,化整到最近似的1K。注:如果加热器的顶部高出地面1m,此胶合板可垂直放置。6.6升温时间试验
测量稳态条件下加热器获得90%温升所需的时间,如图3所示,按第一次稳态时获得的温升作参考,升温时间近似到分钟(min)表示。注1:测试方法和测试点同6.5的规定。注2:对辐射温升的升温时间,可选取5点温升曲线中的居中曲线,测量温度从室温T。升至(90%辐射温升+T。)时所需的时间作为升温时间。
注3:复合式加热器升温时间的确定,应按其主要加热类型进行。6.7降温试验
对装有降温装置的加热器均要测出下降温度。将加热器放在气候实验室(附录B)内。辐射投影面
中心点
中心点,
图4辐射温升测试的热电偶分布图6
热电偶(5个)
测试用胶合板
辐射投影面
热电偶(5个)
·测试用胶合板
测试角
测试角
辐射面
加热器
辐射面
加热器
图5辐射温升测试示意图
QB/T4096-2010
测试用胶合板
,测试用胶合板
在高能量比下测量实验室内的温度。高能量比可在改变冷冻室的温度而不改变环境温度控制器设置的情况下获得。在平均室内温度在5个连续波动期间或2h内(取两者中较短时间者)稳定时进行实验室内温度的测量。
把环境温度控制器调至使实验室温度在20℃~25℃之间,在能量比为(80士5)%的情况下进行平均室内温度的测量。如果由于气候实验室容量的原因不能达到此能量比,则尽量使用最高的能量比。然后在不改变环境温度控制器调节的情况下启动降温装置,再重新测定平均室内温度。下降温度是启动降温装置前后两个平均室内温度的差值。6.8防冻结温度试验
对装有防冻结装置的加热器,应测定防冻结温度。气候实验室冷冻间的温度应保持在加热器按6.7规定的、在高能量比下试验时所获得的值。然后启动防冻结装置并在稳态时测定环境温度。确定最低室温。
注1:如果环境温度控制器在此条件下不会循环,则要降低冷冻室的温度。注2:如果数值超过(7士3)℃,则加热器不可视为防冻装置。6.9冲击电流试验
将加热器按正常使用状态或说明书规定的要求放置在实验室内,在额定电压条件下,使用能实时记录电流变化的仪器,如具有存储功能的记忆型示波器等,对加热器进行工作电流测试,读取从加热器通电至稳态期间的电流最大值。试验中电源电压跌落的幅度不超过2V。6.10噪声试验
加热器在噪声测试时的安装及工作状况,均按GB/T4214.1一2000中第6章要求执行,加热器以最高转速档运转。表面上的测定位置、测点坐标具体要求及试验方法按GB/T4214.1一2000中7.1执行。6.11耐久性试验
QB/T4096-2010
在(20土5)℃环境温度下,加热器在1.2倍额定电压下通电156h。带有电动机的加热器,其电动机按额定电压单独供电。加热器应每天关.次,每次不少于15min。关闭时间不应计入加热器的耐久性试验时间。试验时,先将电压稳定在额定电压,接通加热器。然后按50V/min的速率缓慢将电压升至试验电压。
如果对上述试验的结果有疑问,则应采用下述试验方法。加热器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在环境温度为(20士5)℃的实验室内进行,通电2h,断电Ih,累计通电时间为2000h,有风扇和转动机构的均处于工作状态,并允许添加润滑油脂,经试验后加热器应符合5.11的规定。
在试验前应测量并记录加热器的输入功率,试验结束时也应测量并记录加热器的输入功率。输入功率的测量应在环境温度(25±1)℃,相对湿度48%~52%,大气压力为86kPa~106kPa的实验室内进行。在测量输入功率前加热器应在GB/T2421一1999中5.3规定的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存放24h。测量时,应不使加热器受到非正常通风、日光辐射或产生误差的其他因素影响。加热器额定输入功率衰减率按式(1)计算:AP=B=Px100
式中:
4P-—额定输入功率衰减率(%);Pi——试验前的功率值,单位为瓦(W);P2——试验后的功率值,单位为瓦(W)。6.12安全使用年限
按GB/T21097.1-2007进行评价。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加热器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在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中,凡涉及GB4706.23的检验(在表1和表2“不合格类别”栏中用“※”号标出)项目均应符合该标准的要求,如出现-项不符合该标准的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7.2出广检验
7.2.1出厂检验即产品交货时需进行的检验,加热器须经出厂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出厂检验的检验项日、要求和方法如表1所示。
7.2.2产品交货时,订货方如对产品质量有疑问,有权要求在型式检验项目内增加出厂检验项目,此时采用GB/T2828.1一2003抽样。抽样方案和增加的检验项目由订货方和)\方共同商定。7.2.3若订货方和厂方在选择出厂检验抽样方案类型时发生争议时,则按本条规定即采用GB/T2828.1一2003的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判别水平I,合格质量水平(AQL)为:对A类不合格,AQL=2.5,B类不合格,AQL=4.0,C类不合格,AQL=6.5。7.3型式检验
7.3.1型式检验应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a)试制的新产品;
b)设计、工艺或所用的材料有重大改变时:c)不经常生产的产品,当再次生产时:d)对成批或大量生产的产品进行定期抽试,每年至少--次。7.3.2型式检验的内容,包括第5、第8章和GB4706.23所规定的各条要求。试验项月、要求和不合8
格类别按表2的规定。
QB/T4096-2010
7.3.3对7.3.1中a)、b)、c)三种情况下进行的型式检验,样品数量不少于5台,其中3台兼做(或另抽3台做)安全要求试验。在型式检验中,如有任何一台样品不符合本部分中的任何一项要求时,则应从该批产品中抽取加倍数量的样品,进行不合格项及与该项试验结果有关的要求的重复试验。若重复试验结果合格,则判该批产品符合本部分要求;若重复试验仍有任何一台样品不符合任何-一项的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7.3.4对于7.3.1中d)种情况下进行的型式检验,其抽样采用GB/T2829一2002中的二次抽样,判别水平1,样本大小、不合格质量水平及其判定见表3。其中第一样本中的2台兼做(或另抽2台做)安全要求试验。
检验项目
电源线的长度测量
冲街电流
标志和说明
输入功率
泄漏电流
电气强度
接地电阻
标志和说明
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扩
输入功率
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
气强度
耐潮湿
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
变压器和相关电路的过载保
耐久性
非正常工作
稳定性和机械危险
出厂检验
试验方法
2型式试验
试验方法
GB4706.23
GB4706.23
不合格类别
不合格类别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分类号:Y63
备案号:30259-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4096-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室内加热器的性能,第1部分:通用要求
Performance of room heater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purposes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
2010-11-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03-01实施
QB/T4096《家用和类似用途室内加热器的性能》系列标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特殊要求。
本部分是QB/T4096的第1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归口。QB/T4096-2010
本部分起草单位: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美的集团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广州威凯检测技术研究所、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宝尔马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慈溪市惠尔电器有限公司、浙江心连心电器有限公司、宁波市塞纳电热电器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方庆朕、鲍俊、迟学君、廖泓斌、李秉成、李一“、宋文辉、十荣其、徐寅达、章国庆、朱永国。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家用和类似用途室内加热器的性能第1部分:通用要求
QB/T4096-2010
本部分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室内加热器(以下简称“加热器”)的范用、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存。本部分适用于单相器具额定电小不超过250V,其他器具的额定电不超过480V的加热器,它们可以是便携式、固定式、驻立式或嵌装式的各类加热器。本部分不适用于:
一装在建筑物结构内的加热器;一中央取暖系统;
一一连接导风道的加热器:
一装有柔软电热元件的墙纸、毯了、帘了或管了:一家用些热式室内加热器;
一浴室电加热器(浴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口期的引用文件,仪注门期的版本适用于本义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019一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包装通则GB/T2421-199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总则GB/T2423.17一1993电工电了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4214.1一2000声学家用电器及类似用途器具噪声测试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GB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4706.23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室内加热器的特殊要求GB5296.2消费品使用说明家用利类似用途电器的使川说明GB/T15470一2002家用直接作用式房间电加热器性能测试方法GB/T21097.1一2007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则QB/T3901-1999家用电器产品型号命名通则3术语和定义
除GB4706.1、GB4706.23和GB/T15470一2002的术语利定义外,本部分还采用下列术谱和定义3.1
multiunitheater
复合式加热器
至少有两种类型加热功能的组合进行加热房问的器具。QB/T4096—2010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4产品分类
4.1按类型分类
板式加热器:
一对流式加热器;
一风扇式加热器;
一辐射式加热器;
一可见灼热的辐射式加热器;
一复合式加热器。
注1:对流式加热器包括充液式散热器。注2:如果对加热器的类型有异议,则应测定有关表面的温升。注3:加热器类型图例见图1。
板式加热器
辐射式加热器
双板式加热器
电热元件
空气循环
热辐射
对流式加热器
可见灼热辐射式加热器
风扇式加热器
各类型加热器图例
4.2按调节装置分类
无调节的加热器;
可调节输入功率的加热器:
可调节气流的加热器(仪为风扇式加热器);带程序装置的加热器;
带降温装置的加热器:
带防冻结装置的加热器。
QB/T4096-2010
如果加热器另外有诸如连接到外控制器的装置,则应给山详细的资料。加热器可以有个以上的调节装置。
例如:加热器带有一个在降温装置1作时能接受外部信号的装置。4.3按安装方式分类
便携式加热器;
一固定式加热器;
-驻立式加热器;
一嵌装式加热器。
5要求
5.1加热器应符合GB4706.23和本部分的要求,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5.2外观
5.2.1电镀件表面应光滑细密、色泽均匀,不应有斑点、剥落、露底、针孔、鼓泡、明显的花斑和划伤等缺陷。经过耐腐蚀试验后其表面、边缘及棱角部位不应出现直径2mm以上的锈蚀点。5.2.2涂漆(塑)件表面漆膜应平整光亮、色泽均匀、漆层牢固、附着力强,其主要表面无明显的流漆(塑)、斑痕、橘皮、底漆外露、裂纹和剥落等影响外观的缺陷。5.2.3塑料件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不应有明显的斑痕、划痕及凹陷。5.2.4加热器的铭牌和装饰板应经久耐用,经耐久性试验后不应变形、脱落,其图案与字迹仍可清晰可辨。
5.3电源线的长度
带插头电源线的加热器,其电源线长度应不小于1.3m。5.4启动
对带有电动机的加热器,在0.85倍额定电压下,电动机应能正常启动。5.5加热效果
5.5.1加热效果的具体限值应符合相应类型加热器的特殊要求。5.5.2对流式加热器和风扇式加热器按周围表面的温升来进行加热效果的检验。注:周围表面的温升是指加热器周围测试点的温升。5.5.3板式加热器、辐射式加热器和可见灼热的辐射式加热器按辐射温升进行加热效果的检验。5.5.4复合式加热器应根据加热类型分别按周围表面的温升和辐射温升进行加热效果的检验。注:周围表面的温升是指加热器周围测试点的温升。5.6升温时间
加热器升温时间应符合相应类型加热器的特殊要求。5.7降温
加热器的下降温度应符合相应类型加热器的特殊要求。注:此项要求只适用于带降温装置的加热器。5.8防冻结温度
QB/T4096-2010
加热器的防冻结温度应符金相应类型加热器的特殊要求。注:此项要求只适用于装有防冻结装置的加热器。5.9冲击电流
加热器的冲击电流不能超过稳态值的2倍。5.10噪声
带有电动机的加热器,其噪声测试值(声压级)应不大于55dB(A)。5.11耐久性
加热器的耐久性应不低于2000h,试验后应能正常使用,H加热器的功率衰减应不大于10%。5.12安全使用年限
加热器制造商应以白我市明的方式,按照GB/T21097.1一2007的要求表明加热器的安全使用年限。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试验,6.1.1电源电压
加热器在稳定条件下,在给出额定输入功率的电压下通电,如加热器上标有输入功率范围,该电压就是给出此范围平均值的电压。注:装有PTC和厚膜电阻等具有正温度系数特性的电热元件的加热器,在额定电压下或额定电压范围均值的情况下通电。
6.1.2实验室
本部分5.2、5.3、5.4、5.5.3、5.9的试验在环境温度保持在:(23土2)℃,在无强制对流的室内进行。本部分5.5.2、5.7、5.8的试验在热损耗可调的“气候实验室”内进行,附求B提供了样式。6.1.3试验用的仪器、仪表
6.1.3.1电气测量仪表,其准确度用型式试验时应不低于0.5级,用于例行试验时应不低于1.0级6.1.3.2测量温度用仪表,其精度不低于0.5K;6.1.3.3测量湿度用仪表,其准确度为土1%;6.1.3.4测量长度用仪表,其精度不低于1mm。6.2外观
通过视检来确定加热器是否符合本部分5.2的规定。部件的耐腐蚀能力按GB/T2423.171993规定的24h盐雾试验。6.3电源线的长度测量
测量软线或软线保扩装置进入加热器的那点到进入插头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应以米(m)为单位表示,化整到最近似的10mm。6.4启动试验
加热器应在0.85倍额定电压下进行3次启动试验。加热器在开始试验时应处于室温状态下。每次试验都应在加热器准备开始正常工作的条件下进行,每次试验后,应使电动机停止到静止状态后再启动。测试期间电源电压下降不应超过1%。6.5加热效果试验
6.5.1周围表面的温升
在附录B规定的气候实验室内进行。冷冻室度保持在(23土2)℃,实验索初始温度设定为(23土2)℃,租对湿度为40%~50%如图2所示,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将加热器放置在与外墙邻近的墙边或安装在此墙上,加热器的中心距外墙2000mm,使带有环境温度控制器的加热器的边靠近外墙。4
由使用者调整的控制器应调至最大位置。QB/T4096-2010
如图2所示,将附录B中的薄壁黑球放置在距外墙2000mm,距地面1200mm处。调整薄壁黑球到加热器的距离,使薄壁黑球中心点与加热器中心点之间的连接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距离为1500mm。注:加热器中心点是恰好包络加热器的最小矩形六面体的中心点。试验室
试验室
外墙玻璃
薄壁黑球·
(内含热电偶)
试验室底板
加热器
中心点
与外墙邻
近的墙壁
加热器
连接直线
在水平面上的
投影距离
图2周围表面的温升测试示意图
试验期间应尽量避免让热风直接吹到薄壁黑球上。对于使用中因结构不能调节出风方向的,则不加限制。
对加热器进行通电工作,同时用温度测量记录仪测量并记录从室温升至温度稳定状态的升温曲线,如图3所示。记录在稳态建立时的测量温度。当稳态建立时测量温度。周围表面的温升可通过薄壁黑球中央的热电偶的稳态温度和热电偶初始温度之差进行计算。
注:在15min内,温升相差不超过2K,则可认为已达到稳态。TiC
90%T+T。
T—温升;To—热电偶初始温度;t—升温时间图3升温曲线
6.5.2辐射温升
将加热器按如下要求放置于测试角中。便携式加热器以其背部距-壁板150mm,并远离另壁板放置。通常放置于地板上的加热器应将其背部尽量靠近壁板而远离另一壁板,但预定朝儿个方向散5
QB/T4096-2010
发热量的便携式加热器要离壁板300mm。通常固定到壁上、天花板上和嵌装式加热器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常安装。由使用者调整的控制器应调至最大位置将宽1.5m、高1.0m、厚约20mm的涂有无光黑漆的胶合板放置在与加热器辐射方向成直角的位置,并距离加热器辐射方向上外表面的最远端最凸点的1m处。胶合板的中心位置,与加热器辐射面在胶合板.上的投影中心重合。
如图4所示,将5个热电偶分别布置在中心及辐射投影面的长轴和短轴的远端。图5是辐射温升的测试示意图。
对加热器进行通电工作,同时用温度测量记录仪测量并记录从室温升至温度稳定状态的升温曲线如图3所示。记录在稳态建立时的测量温度。当稳态建立时测量温度。单点温升可通过板上热电偶的稳态温度和热电偶初始温度之差进行计算。上述5点温升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辐射的温升值,化整到最近似的1K。注:如果加热器的顶部高出地面1m,此胶合板可垂直放置。6.6升温时间试验
测量稳态条件下加热器获得90%温升所需的时间,如图3所示,按第一次稳态时获得的温升作参考,升温时间近似到分钟(min)表示。注1:测试方法和测试点同6.5的规定。注2:对辐射温升的升温时间,可选取5点温升曲线中的居中曲线,测量温度从室温T。升至(90%辐射温升+T。)时所需的时间作为升温时间。
注3:复合式加热器升温时间的确定,应按其主要加热类型进行。6.7降温试验
对装有降温装置的加热器均要测出下降温度。将加热器放在气候实验室(附录B)内。辐射投影面
中心点
中心点,
图4辐射温升测试的热电偶分布图6
热电偶(5个)
测试用胶合板
辐射投影面
热电偶(5个)
·测试用胶合板
测试角
测试角
辐射面
加热器
辐射面
加热器
图5辐射温升测试示意图
QB/T4096-2010
测试用胶合板
,测试用胶合板
在高能量比下测量实验室内的温度。高能量比可在改变冷冻室的温度而不改变环境温度控制器设置的情况下获得。在平均室内温度在5个连续波动期间或2h内(取两者中较短时间者)稳定时进行实验室内温度的测量。
把环境温度控制器调至使实验室温度在20℃~25℃之间,在能量比为(80士5)%的情况下进行平均室内温度的测量。如果由于气候实验室容量的原因不能达到此能量比,则尽量使用最高的能量比。然后在不改变环境温度控制器调节的情况下启动降温装置,再重新测定平均室内温度。下降温度是启动降温装置前后两个平均室内温度的差值。6.8防冻结温度试验
对装有防冻结装置的加热器,应测定防冻结温度。气候实验室冷冻间的温度应保持在加热器按6.7规定的、在高能量比下试验时所获得的值。然后启动防冻结装置并在稳态时测定环境温度。确定最低室温。
注1:如果环境温度控制器在此条件下不会循环,则要降低冷冻室的温度。注2:如果数值超过(7士3)℃,则加热器不可视为防冻装置。6.9冲击电流试验
将加热器按正常使用状态或说明书规定的要求放置在实验室内,在额定电压条件下,使用能实时记录电流变化的仪器,如具有存储功能的记忆型示波器等,对加热器进行工作电流测试,读取从加热器通电至稳态期间的电流最大值。试验中电源电压跌落的幅度不超过2V。6.10噪声试验
加热器在噪声测试时的安装及工作状况,均按GB/T4214.1一2000中第6章要求执行,加热器以最高转速档运转。表面上的测定位置、测点坐标具体要求及试验方法按GB/T4214.1一2000中7.1执行。6.11耐久性试验
QB/T4096-2010
在(20土5)℃环境温度下,加热器在1.2倍额定电压下通电156h。带有电动机的加热器,其电动机按额定电压单独供电。加热器应每天关.次,每次不少于15min。关闭时间不应计入加热器的耐久性试验时间。试验时,先将电压稳定在额定电压,接通加热器。然后按50V/min的速率缓慢将电压升至试验电压。
如果对上述试验的结果有疑问,则应采用下述试验方法。加热器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在环境温度为(20士5)℃的实验室内进行,通电2h,断电Ih,累计通电时间为2000h,有风扇和转动机构的均处于工作状态,并允许添加润滑油脂,经试验后加热器应符合5.11的规定。
在试验前应测量并记录加热器的输入功率,试验结束时也应测量并记录加热器的输入功率。输入功率的测量应在环境温度(25±1)℃,相对湿度48%~52%,大气压力为86kPa~106kPa的实验室内进行。在测量输入功率前加热器应在GB/T2421一1999中5.3规定的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存放24h。测量时,应不使加热器受到非正常通风、日光辐射或产生误差的其他因素影响。加热器额定输入功率衰减率按式(1)计算:AP=B=Px100
式中:
4P-—额定输入功率衰减率(%);Pi——试验前的功率值,单位为瓦(W);P2——试验后的功率值,单位为瓦(W)。6.12安全使用年限
按GB/T21097.1-2007进行评价。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加热器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在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中,凡涉及GB4706.23的检验(在表1和表2“不合格类别”栏中用“※”号标出)项目均应符合该标准的要求,如出现-项不符合该标准的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7.2出广检验
7.2.1出厂检验即产品交货时需进行的检验,加热器须经出厂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出厂检验的检验项日、要求和方法如表1所示。
7.2.2产品交货时,订货方如对产品质量有疑问,有权要求在型式检验项目内增加出厂检验项目,此时采用GB/T2828.1一2003抽样。抽样方案和增加的检验项目由订货方和)\方共同商定。7.2.3若订货方和厂方在选择出厂检验抽样方案类型时发生争议时,则按本条规定即采用GB/T2828.1一2003的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判别水平I,合格质量水平(AQL)为:对A类不合格,AQL=2.5,B类不合格,AQL=4.0,C类不合格,AQL=6.5。7.3型式检验
7.3.1型式检验应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a)试制的新产品;
b)设计、工艺或所用的材料有重大改变时:c)不经常生产的产品,当再次生产时:d)对成批或大量生产的产品进行定期抽试,每年至少--次。7.3.2型式检验的内容,包括第5、第8章和GB4706.23所规定的各条要求。试验项月、要求和不合8
格类别按表2的规定。
QB/T4096-2010
7.3.3对7.3.1中a)、b)、c)三种情况下进行的型式检验,样品数量不少于5台,其中3台兼做(或另抽3台做)安全要求试验。在型式检验中,如有任何一台样品不符合本部分中的任何一项要求时,则应从该批产品中抽取加倍数量的样品,进行不合格项及与该项试验结果有关的要求的重复试验。若重复试验结果合格,则判该批产品符合本部分要求;若重复试验仍有任何一台样品不符合任何-一项的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7.3.4对于7.3.1中d)种情况下进行的型式检验,其抽样采用GB/T2829一2002中的二次抽样,判别水平1,样本大小、不合格质量水平及其判定见表3。其中第一样本中的2台兼做(或另抽2台做)安全要求试验。
检验项目
电源线的长度测量
冲街电流
标志和说明
输入功率
泄漏电流
电气强度
接地电阻
标志和说明
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扩
输入功率
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
气强度
耐潮湿
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
变压器和相关电路的过载保
耐久性
非正常工作
稳定性和机械危险
出厂检验
试验方法
2型式试验
试验方法
GB4706.23
GB4706.23
不合格类别
不合格类别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 NB/T20133.2-2012 压水堆核电厂设施设备防护涂层规范 第2部分涂层系统在模拟设计基准事故条件下的评价试验方法
- ZJBK34007-1988 舰用电气设备的外壳
- HG/T3545-2014 氨合成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
- HG/T4869-2015 车身喷绘贴膜
- JB/T11153-2011 单极和双极交流接触器
- 06SG515-2 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剖分T型钢弦杆)
- QCHM0001S-2016 复合调料
- CB/T8523-2011 机械化滑道设计规范
- QB/T4768-2014 沙发床
- Q/QJA26-2005 航天型号飞行试验(任务)通用放行准则
- SZJG21.6-2006 非发酵性豆制品 第6部分 腐竹
- QB/T4082-2010 脂肪酰胺丙基二甲基甜菜碱
- NB/SH/T0832-2010 润滑油热表面氧化的测定 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
- CNAS-CC31:2010 《人员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应用指南
- QB/T4151-2010 工艺伞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