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JT交通运输标准】 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效果评估技术导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4-23 15:37:39
  • JT/T1338-2020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JT/T 1338-2020

  • 标准名称:

    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效果评估技术导则

  • 标准类别:

    交通行业标准(JT)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1.88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JT/T 1338-2020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assessment of emergency response effects on oil spill from ships.
1范围
JT/T 1338规定了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效果评估的基本要求、评估程序以及报告书编制要求。
JT/T 1338适用于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效果评估。
JT/T 1338不适用于因船舶溢油导致的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损害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7海水水质标准
GB 3838地表水环境 质量标准
GB 17378.1海洋监测规范 第1部分:总则
GB 17378.2海洋监测规范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GB 17378.3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CB 17378.4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
GB 17378.5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GB 18668海洋沉积物质量
3基本要求
3.1 评估时间节点
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效果评估宜选择在应急处置策略调整前、决定应急处置是否终止前以及应急处置结束后等时间节点开展。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03.220.40;13.030.99
668888896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13382020
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效果评估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assessment of emergency response effectson oil spill from ships
2020-10-30发布
中华人民和国交通运输部
rrKaeerKAca-
2021-02-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基本要求
评估程序
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效果评估报告书编制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参考文献
水面溢油量估算方法
岸线溢油污染调查内容和方法
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效果评估报告书编制要求JT
rKaeerKAca-
JT/T1338—2020
本标准按照C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提出。本标准由交通运输航海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JT/T1338—2020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连海事大学、烟台海事局烟台溢油应急技术中心、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颖、刘璃、安伟、刘万海、张照亿、韩龙、张春昌、丛旭东、汪彤、宋莎莎JT
rrKaeerKca-
1范围
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效果评估技术导则JT/T1338—2020
本标准规定了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效果评估的基本要求、评估程序以及报告书编制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效果评估本标准不适用于因船舶溢油导致的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损害评估。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7海水水质标准
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17378.1海洋监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GB17378.2
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海洋监测规范
GB17378.3
海洋监测规范
第3部分:样品采集赔存与运输
GB17378.4
海洋监测规范
第4部分:海水分析
GB17378.5海洋监测规范
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GB18668
3基本要求
海洋沉积物质量
3.1评估时间节点
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效果评估宜选择在应急处置策略调整前、决定应急处置是否终止前以及应急处置结束后等时间节点开展。
3.2评估区域
评估区域为船舶溢油造成及可能造成污染的水面、岸线、水体、沉积物等区域3.3评估组织
法自行开展或安托第三方评估机构事故应急指挥机构,船舶或其委托的船舶污染清除单位等应优JT
开展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效果评估。4评估程序
4.1评估前准备
4.1.1组织协调
4.1.1.1开展评估前,应成立评估工作组。若为事中评估,评估工作组还应取得进入应急处置现场的1
rrKaeerKca-
JT/T1338—2020
许可。
4.1.1.2评估工作组应至少向应急指挥机构船舶及其所有人、油污损害责任保险人、参与应急处置的单位和个人收集信息;根据需要,还可对受污染损害的单位和个人、水文气象部门等收集信息。4.1.2制订方案
对较大及以上的船舶溢油事故,应制订评估方案,必要时开展事中评估;对一般等级及以下的船舶溢油事故,视情况确定是否制订评估方案及开展事中或事后评估。评估方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明确评估工作组内部分工和组织协调机制,评估工作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并对收集信息负有a)
保密义务;
评估目标和主要工作内容;
评估工作安排;
评估预期产生成果等。
事故基本信息收集
应收集以下事故基本信息:
事故船舶概况,包括船舶名称、国籍、呼号或编号,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管理人,船舶始发港、a)
目的港,船舶载货情况、油种及数量,船舶油污损害责任保险情况等;船舶溢油情况,包括事故起因、溢油过程、溢油量、溢油的理化性质、环境归宿及环境危害等;b)
评估区域概况,包括事故影响区域的水文气象、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及敏感资源分布等;c)
溢油污染情况,包括溢油在水面、岸线、水体、沉积物等的时空分布情况;d)
应急处置情况,包括应急方案的制订、应急行动的实施、污染物的回收及处置情况等。e)
4.2污染情况调查内容及方法
4.2.1水面污染情况
4.2.1.1收集、获取溢油在水面的分布范围、覆盖率及厚度等信息,可通过卫星遥感、航空遥感、船舶巡视、岸上巡视或现场勘查等手段获取4.2.1.2根据收集的信息计算水面溢油量,估算方法参见附录A4.2.1.3根据水面溢油的分布情况,结合溢油漂移路径,确定最终水面溢油污染范围。4.2.1.4事中评估应结合溢油漂移预测模型,预测溢油漂移趋势,并通过监视结果对漂移预测进行修正。4.2.2岸线污染情况
4.2.2.1岸线污染情况调查内容和方法参见附录B4.2.2.2事中评估应根据水面溢油分布情况,结合水文气象等信息,预判水面溢油上岸的可能性及其污染区域,以此评估所采取相应岸线防备措施的合理性。4.2.3水体污染情况
收集水体污染数据,应按照GB3097、GB3838要求对水质标准进行划齐按照GB17378.1、GB17378.2、GB17378.3、GB17378.4的要求对水体中的石油类含量进行分析4.2.4沉积物污染情况
收集沉积物污染数据,应按照GB18668的要求对沉积物质量标准进行划分,按照GB17378.1、CB17378.2、GB17378.3、CB17378.5的要求对沉积物中的石油类含量进行分析,2
rKacerKca
4.3应急处置措施评估
4.3.1应急指挥评估
JT/T1338—202C
4.3.1.1根据船舶溢油事故等级和相应应急预案框架下的应急响应启动条件,评估应急响应启动的准确性。
4.3.1.2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评估各应急参与单位应急响应措施的准确性和时效性4.3.2应急方案评估
4.3.2.1从安全警戒、交通管制、人员疏散等方面评估安全保障措施的合理性。4.3.2.2评估调用应急资源与事故规模的匹配性,主要包括事故规模、当地应急资源是否满足要求是否需要调用周边应急资源等。4.3.3具体应急措施评估
4.3.3.1监视监测
评估监视监测手段的合理性以及监视监测结果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应用情况。4.3.3.2溢油源控制
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对溢油源控制措施进行评估:a)事故船舶是否按照船上应急预案的规定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如关闭阀门、舱内转驳等);
采取的应急卸载措施是否快速、合理、有效,主要包括卸载泵与油种匹配关系、吸程和扬程等b)
的适用性、卸载能力与需卸载油量的匹配关系、配套的存储和转运能力能否保证卸载作业连续进行等;
c)应急拖带的合理性,主要包括是否需要应急拖带、应急拖带措施是否合理(如是否拖带靠码头或拖带至应急避难所等)。
4.3.3.3围控
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围控措施进行评估:a)围控设备的种类和型号是否与事故水域、应急措施等相适应;从溢油源围控、导流、敏感资源保护、辅助溢油回收等方面评估围控设备布放的有效性:b)
应急作业船舶是否满足围控设备的布放和回收要求4.3.3.4回收与清除
4.3.3.4.1机械回收
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对机械回收作业进行评估:机械回收设备的类型是否与溢油种类及水面油膜厚度、作业水域及水文气象条件相适应;a)
机械回收设备的能力是否与溢油量相匹配;b)
配套设施是否满足连续作业要求4.3.3.4.2吸收吸附材料
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吸收吸附材料进行评估:吸收吸附材料数量是否满足要求;a)
吸收吸附材料投放时机是否合理;c)
吸收吸附材料的吸油效果;
吸收吸附材料的回收情况
rKaeerKAca-
JT/T1338—2020
3溢油化学处理
4.3.3.4.3
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对溢油化学处理进行评估:a)是否满足相应化学处理剂的使用条件;化学处理剂使用时机是否合理;b)
化学处理剂使用的数量与处理的油量的比例是否合理4.3.3.5岸线清除
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岸线清除作业进行评估:根据组织结构、安全警戒、作业区域划分、人员临时培训、志愿者管理等方面评估组织管理的a)
合理性;
按照优先原则、清除原则等评估作业方案的合理性;c
根据岸上和水上协同作业、不同敏感岸线清除技术等评估具体清除作业的合理性。4.3.3.6Www.bzxZ.net
污染物处置
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对溢油应急处置过程中回收污染物的处置情况进行评估:a)
现场储存管理的合理性,主要指设置隔离区域、垃圾分类管理、临时储存场所等;转运的合理性,主要指转运能力是否充足;b)
储存和转运过程中防止二次污染措施的合理性;污染物后处置是否合规,主要指接收含油污染物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4.3.4后勤保障措施的评估
应分别从资金保障、食宿保障、医疗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性保障、通信保障、运输保障等方面对后勤保障措施的合理性进行评估。4.4结论与建议
4.4.1结论
应包括污染状况以及应急处置措施的合理性与有效性,4.4.2建议
应针对应急处置措施、法律法规、应急防备能力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对于事中评估,应对后续应急处置行动提出建议。5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效果评估报告书编制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效果评估报告书的缩制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JT
rKacerKAca-
油膜厚度的估算
水面油膜厚度估算见表A.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水面溢油量估算方法
表A.1水面油膜形态与厚度、体积关系表序号
形态描述
银色/灰色
彩虹色
金属色
不连续真油色
连续真油色
油膜厚度(μm)
0.04~0.30
50~200
注:真油色主要是指黑色、黑褐色、橘黄色、巧克力色等。油膜面积的估算
油膜面积宜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估算:a)
通过目测油膜半径长度进行估算;JT/T1338—2020
体积(L/km2)
40~300
300~5000
5000~50000
50000~200000
>200 000
油膜面积较大时,采用侧视雷达进行估算,或借助飞机沿油膜边界飞行连续定位进行估算;利用遥感图像进行估算,计算溢油异常区的像元数量,根据遥感图像的水平分辨率和单位,计算油膜总面积;将遥感图像叠加在海图上,划分出溢油异常区域范围,利用海图计算油膜面积。
溢油量的估算
式中:G
溢油量的估算见式(A.1)。
G=2s×p xh.×p
总溢油量,单位为吨(t);
-油膜总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第i种形态油膜在油膜总面积中所占比例;h—第i种形态的油膜厚度,单位为米(m);p—油品密度,单位为吨每立方米(Vm);一不同形态油膜的数量。
A.3.2估算结果可根据溢油经历时间、溢油的回收、蒸发、乳化等多种因系的响后进行适当修正。5
rrKacerKca-
JT/T1338—2020
B.1调查内容
岸线类型及敏感程度
B.1.1.1岸线类型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岸线溢油污染调查内容和方法
岸线类型分为基岩岸线、砂质岸线、粉砂淤泥质岸线及生物岸线:基岩岸线指由岩石构成的海岸;一砂质岸线指主要由砂构成的海岸;-粉砂淤泥质岸线指主要由粉砂和黏土构成的海岸;一生物岸线指由某些生物(如珊瑚、红树林等)构成的海岸。B.1.1.2岸线敏感程度
不同岸线类型对溢油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生物岸线、粉砂淤泥质岸线、砂质岸线、基岩岸线。B.1.2
岸线溢油污染面积
岸线溢油污染面积是有溢油存在的岸线区域总面积,即岸线受溢油污染的总长度和宽度平均值的乘积。
B.1.3岸线溢油覆盖率
对岸线溢油覆盖率进行估算描述,如图B.1所示1%~-10%
11%~50%
51%~90%
91%-100%
%心卡
图B.1岸线溢油覆盖率示意
rKaeerKca-
B.1.4岸线溢油厚度
岸线溢油厚度调查应包括对表层溢油厚度和溢油下渗厚度的调查。B.1.5岸线溢油污染程度
B.1.5.1表层溢油污染程度
JT/T1338—2020
由岸线表层溢油宽度、覆盖率和表层溢油平均厚度三个指标确定的岸线表层溢油污染程度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见表B.1。表B.1
覆盖率
第一步:岸线表层溢油
宽度和覆盖率矩阵
第二步:第一步溢油
污染程度与表层溢油
平均厚度矩阵
10%~50%
1%~10%
表层溢油
平均厚度
0.1cm~1cm
B.1.5.2下渗溢油污染程度
岸线表层溢油污染程度评价表
岸线表层溢油宽度
第一步溢油污染程度
由岸线溢油下渗厚度及岸线底质含油量两个指标确定的岸线下渗溢油污染程度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见表B.2。
岸线底质含油量
溢油充满空隙
溢油半充满空隙
油污染残留、油迹等
B.2调查方法
B.2.1组成
岸线下渗溢油污染程度评价表
岸线溢油下渗厚度
21cm-30cm
11cm-20cm
≤10cm
岸线溢油污染的调查方法以空中勘查和现场勘查为主,卫星遥感和船舶巡视可作为岸线溢油污染调查的辅助方法。
rrKaerKAca
JT/T1338—2020
B.2.2空中勘查
B.2.2.1勘查内容
借助于飞机对已知或预期受溢油污染的岸线进行空中摄像或绘图调查,提供受溢油污染的岸线类型、敏感程度、污染范围等岸线溢油污染的总体概况和规模信息。B.2.2.2空中摄像和绘图
空中摄像和绘图内容应能提供岸线的物理特征、地形地貌、岸线溢油污染区域长度、宽度、覆盖率等基础信息,必要时应能体现出受污染岸线附近的交通和可进入情况。进行空中摄像和绘图时,应注意所选地点和摄像角度,对于必要的说明信息应予以文字标注。B.2.3现场勘查
B.2.3.1勘查内容
通过现场勘查,对空中勘察获取的岸线总体污染概况进行核实,获取岸线溢油种类、岸线表层溢油的宽度、覆盖率和平均厚度、岸线下渗溢油的厚度和岸线底质含油量等信息,及时掌握岸线溢油的应急处置情况。
B.2.3.2现场摄像和绘图
对岸线溢油种类、岸线表层溢油的宽度、覆盖率和平均厚度、岸线下渗厚度的厚度和岸线底质含油量等必要信息进行摄像留证,利用现场绘制草图,对岸线溢油污染情况进行表述。B.2.4调查信息记录表
岸线溢油污染情况调查信息应记录于表B.3中。JT
rrKaerKAca-
事件名称
调查单位
调查方法
调查区域
起始经纬度
天气情况
潮汐情况
岸线类型
溢油分布方式
区域编号
位置编号
摄像信息编号
油膜覆盖简图
初步评价结果
及后续处置建议
3岸线溢油污染情况调查信息记录表(样例)表B.3
调查人员
空中勘查
基岩岸线
口零星
口砂质岸线
口成片
口现场勘查
调查时间
终止经纬度
口粉砂淤泥质岸线
口断续
岸线表层溢油污染程度
污染范围
岸线下渗溢油污染程度
污染范围
nKacerKca-
JT/T1338—2020
第页共页
口其他
口生物岸线
覆盖率
岸线溢油
下渗厚度
口其他
口连续
表层溢油
平均厚度
岸线底质
含油量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JT交通运输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