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QB轻工标准】 工业用蒸汽熨斗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3-01 07:26:41
  • QB/T1696-1993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QB/T 1696-1993

  • 标准名称:

    工业用蒸汽熨斗

  • 标准类别:

    轻工行业标准(Q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3.14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QB/T 1696-1993.
5.2熨斗的安全要求试验
5.2.1电加热熨斗的安全要求按GB4706.2的有关规定试验。
5.2.2电加热熨斗的冷态绝緣耐压试验
在熨斗的带电部位和金属外壳之间,接通50 Hz,1500 V交德电历时1 min,应符合4.1.1.14条要求。
5.2.3电加热熨斗温升试验
将熨斗的调温旋钮放在最高挡位置,施加额定电压,达到测试的稳定条件后,用表面温度计测量熨斗手柄握持面侧面中心的温升,应符合4. 1.1.11条的要求。
5.3熨斗的性能要求试验
5.3.1熨斗 底板加热时间的试验
5.3.1.1全蒸汽熨斗 将处于室温 的熨斗,把热电偶或表面温度计触点接到底板中心点上,通人0.2~0.3MPa压力的燕汽,从熨斗开始放出蒸汽进行计时到底板中心点温度达90C,所测时间即为加热时间。
5.3.1.2电加热熨斗 将处于室温的熨斗 ,放在三点式金属支架上,调温器调到最高档温度位置,将热电偶接到底板中心点上。施以额定电压,从开始通电进行计时,到底板中心点温度达180C ,所测时间即为加热时间。
5.3.2底板温度分 布均匀性试验
为试验熨斗底板受热的均匀性,应在下面三处分别测定。
a. 底板中心点:
b.底板纵向对 称轴线上离前端25 mm处;
e. 底板纵向对称轴线上离后端25 mm处。
电加热熨斗通电后待熨斗 工作稳定后,调整调温器,使底板中心点温度保持稳定在180C左右,测量各点温度。全蒸汽熨斗通入 0.3 MPa压力燕汽后,待熨斗工作稳定后,测定各点温度.
5.3.3密封性试验
在熨斗中输入0.4 MPa压力蒸汽,保压10 min.
吊瓶式电热蒸汽熨斗不必作密封性试验.
5.3.4调温器 试验
5.3.4.1调温器的刻度标记用目视方法进行测试。
5.3.4.2将熨斗置于三点式金属 支架上,调温器置于最高档温度位置,施加额定电压,待工作稳定后,测10 min的温度变化,用温度记录仪记录第3.4,5周期的温度,三个周期温度的平均值即为底板在该档的温度.三个周期温差的平均值为底板在该档的变化幅度。
5.3.4.43按5.3.4.2 条的试验方法,把调温器一档-档地升高.测各档的温度变化幅度。
5.3.5熨斗蒸汽喷出量的试验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工业用蒸汽熨斗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QB/T1696-1993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蒸汽熨斗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蒸汽熨斗(以下简称“熨斗”)。2引用标准
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7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4706.2家用和类似用途的电器安全电熨斗特殊要求3产品分类
3.1型式
3.1.1全蒸汽熨斗
3.1.2电加热蒸汽熨斗
a.电热蒸汽熨斗;
b.吊瓶式电热蒸汽熨斗。
3.2型号
改进设计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产品分类代号:Q——全蒸汽:D电热蒸汽:D,—一吊瓶式电热蒸汽
产品规格代号:电加热熨斗用功率数值表示,单位为W;全蒸汽熨斗用压力数值表示,单位为MPa设计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工业用蒸汽熨斗(用主要汉语拼音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4技术要求
4.1熨斗的安全要求
4.1.1电加热熨斗的安全要求
4.1.1.1接地电阻
接地接线柱或接地极与需要连接在一起的金属部件之间的连接应是低电阻的,接地电阻值不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3-03-28批准78
1993-10-01实施
4.1.1.2电源线截面积
QB/T1696—1993
a.额定电流不大于6A的熨斗的供电软线标称横截面积不小于0.75mm;b,额定电流大于6A但不大于10A的熨斗的供电软线标称横截面积不小于1mm。4.1.1.3电源线接地线颜色应为黄/绿双色。4.1.1.4电源线弯曲试验
电源线经2万次弯曲试验后,护线套不应断裂,除允许每根导线断丝率不大于10%以外,不能出现本标准范围内的任何损坏。
4.1.1.5潮态泄漏电流
熨斗在温度为40士2℃,相对湿度为93%,历时48h的潮态试验后,泄漏电流不大于0.75mA。4.1.1.6潮态电气强度
熨斗经潮态试验后,带电部分与外壳间应能承受50Hz,1250V,历时1min的电气强度试验,不发生击穿或闪络现象。
4.1.1.7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
在工作温度下,斗的泄漏电流不大于0.75mA。4.1.1.8工作温度下的电气强度
在工作温度下,熨斗的带电部件与外壳间应能承受50Hz,1000V,历时1min的电气强度试验,不发生击穿或闪络现象。
4.1.1.9机械强度
熨斗在冲击试验后,不应有危及安全性的损坏,带电部件不得外露。4.1.1.10功率偏差bzxz.net
熨斗在额定电压和正常工作温度下,输人功率的偏差不大于额定功率的5%,不小于额定功率的10%
4.1.1.11手柄温升
熨斗手柄握持面的侧面中心的温升不超过50K。4.1.1.12过载情况下工作
熨斗在试验电压调到输入功率为额定输人功率的1.27倍的条件下,经过15个循环的过载试验后,仍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1.1.13稳定性
熨斗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将其连同支架置于15°倾角的转盘上,不发生翻倒现象。4.1.1.14冷态电气强度
熨斗的带电部件和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在冷态时应能承受50Hz,1500V,历时1min电气强度试验,不发生击穿或闪络现象。4.2熨斗的性能要求
4.2.1熨斗底板加热时间
全蒸汽熨斗熨斗底板中心点温度升到90℃所需时间不应超过10min。电加热熨斗熨斗底板中心点温度升到180℃所需时间不应超过8min。4.2.2底板温度分布均匀性
全蒸汽熨斗所测各点温度与底板中心点温度之差小于25℃。电加热熨斗所测各点温度与底板中心点温度之差小于20℃。4.2.3熨斗密封性
熨斗通入压力蒸汽(或气体)应无漏汽(或气)。4.2.4调温器要求
QB/T1696-1993
4.2.4.1调温器上应有调节温度的刻度指示。4.2.4.2调温器在最高挡温度位置时,底板中心点的温度应在180~220℃范围内。4.2.4.3底板温度变化幅度
a电子调温器在任何一档温度位置时,底板中心点的温度变化幅度不大于10℃,b.双金属片调温器在任何一档温度位置时,底板中心点的温度变化幅度不大于45℃。4.2.5熨斗的蒸汽喷出量
吊瓶式电热蒸汽熨斗应大于12g/min。全蒸汽赞斗应大于30g/min。
电热蒸汽熨斗应大于30g/min。
4.2.6熨斗底板耐磨性
熨斗底板涂层经耐磨试验后,在底板边缘及校角部位3mm的环面内不许露出金属底板。不锈钢底板允许不进行耐磨试验。4.2.7寿命
熨斗在额定电压下的使用寿命应不少于500h,经寿命试验后,斗应能正常使用。4.2.8外观
4.2.8.1熨斗的金属壳体表面应有装饰性保护层并符合下列要求。金属镀层不得出现明显斑点、皱纹、起泡、剥落及露底现象:a.
斗经加热后,表面保护层不得出现明显变色;b.
c.金属底板应有保护涂层或其他保护性处理,涂层表面应光洁,无明显的斑点、起泡及露底现象。4.2.8.2手柄表面应平整光滑,有良好的光泽,不得有毛刺、碎裂、飞边等缺陷,手柄捏手舒适,便于控制蒸汽微动开关,木手柄表面应涂防护油漆。4.2.9防锈性
镀有金属保护层的零件,经24h盐雾试验后,在边缘及校角部位2mm以外的镀层不应出现锈点。不锈钢熨斗允许不做防锈试验。4.2.10电源线长度
熨斗电源线的外露有效长度不短于2.5m。4.2.11蒸汽胶管长度
全蒸汽熨斗蒸汽胶管的长度不短于3.0m。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5.1.1环境条件
本标准的型式检验应在无外界气流、强烈阳光和其他热辐射作用,环境温度20士5℃的室内进行。出厂检验可在一般室内环境下进行。5.1.2温度测试
熨斗的温度用热电偶测量或用表面温度计测量(见图1)。5.1.3三点式金属支架
测试时把熨斗放在三个支点的金属支架上,三点式金属支架应能水平地支撑熨斗底板,其支撑面与支架底面距离至少100mm(见图2)。5.1.4稳定条件
熨斗接通电源10min或通入压力蒸汽15min后便达到测试的稳定条件。5.1.5试验电压
斗的试验电压,测试时允许有士1%的误差。80
QB/T1696-
—1993
谢摄片
绝热瓷片
热电偏导线
热电偶测温装置示意图
图2三点式金属支架
注:图中α、b尺寸按电熨斗底板大小进行调整。10
热电偶导线
不榜拥支柱
5.1.6蒸汽压力
QB/T1696—1993
熨斗使用的蒸汽压力为0.20.3MPa。5.1.7耐压试验
熨斗的耐压试验采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压,试验用变压器容量不少于0.5kVA。试验用变压器高压侧的动作整定电流15mA。
5.1.8测量用仪器、仪表
电气测量仪表型式检验用精度为0.5级,出厂检验用精度为1.0级;a.
b,温度测量仪表型式检验用分辨率不大于1℃,出厂检验用分辨率不大于5℃,时间测量精确到士1s。
5.2熨斗的安全要求试验
5.2.1电加热斗的安全要求按GB4706.2的有关规定试验。5.2.2电加热熨斗的冷态绝缘耐压试验在费斗的带电部位和金属外壳之间,接通50Hz,1500V交流电历时1min,应符合4.1.1.14条要求。
5.2.3电加热熨斗温升试验
将斗的调温旋钮放在最高挡位置,施加额定电压,达到测试的稳定条件后,用表面温度计测量熨斗手柄握持面侧面中心的温升,应符合4.1.1.11条的要求。5.3熨斗的性能要求试验
5.3.1熨斗底板加热时间的试验
5.3.1.1全蒸汽熨斗将处于室温的熨斗,把热电偶或表面温度计触点接到底板中心点上,通人0.2~0.3MPa压力的蒸汽,从熨斗开始放出蒸汽进行计时到底板中心点温度达90C,所测时间即为加热时间。
5.3.1.2电加热熨斗将处于室温的熨斗,放在三点式金属支架上,调温器调到最高档温度位置,将热电偶接到底板中心点上。施以额定电压,从开始通电进行计时,到底板中心点温度达180℃,所测时间即为加热时间。
5.3.2底板温度分布均匀性试验
为试验熨斗底板受热的均勾性,应在下面三处分别测定。a.底板中心点;
b.底板纵向对称轴线上离前端25mm处;c.底板纵向对称轴线上离后端25mm处。电加热熨斗通电后待熨斗工作稳定后,调整调温器,使底板中心点温度保持稳定在180℃左右,测量各点温度。
全蒸汽熨斗通入0.3MPa压力蒸汽后,待熨斗工作稳定后,测定各点温度。5.3.3密封性试验
在熨斗中输入0.4MPa压力蒸汽,保压10min。吊瓶式电热蒸汽熨斗不必作密封性试验。5.3.4调温器试验
5.3.4.1调温器的刻度标记用目视方法进行测试。5.3.4.2将熨斗置于三点式金属支架上,调温器置于最高档温度位置,施加额定电压,待工作稳定后,测10min的温度变化,用温度记录仪记录第3,4,5周期的温度,三个周期温度的平均值即为底板在该档的温度,三个周期温差的平均值为底板在该档的变化幅度。5.3.4.3按5.3.4.2条的试验方法,把调温器一档一档地升高,测各档的温度变化幅度。5.3.5熨斗蒸汽喷出量的试验
QB/T1696—1993
5.3.5.1全蒸汽熨斗和电热熨斗在不通电情况下用称量法测定。将熨斗与蒸汽锅炉连接在一起,置于磅秤上,接通电源,待蒸汽压力达0.3MPa:打开汽阀使蒸汽从熨斗底板喷出,调节汽量,使其蒸汽压力保持不变,称出30min内锅炉中水的耗量,按1h计算换算成单位时间的蒸汽喷出量。磅秤精度1/100。5.3.5.2吊瓶式电热蒸汽熨斗的测定将熨斗放在金属架子上,在储水器内注入1L的蒸馏水,(储水器的开关和熨斗底板熨烫面之间的距离为1m)将熨斗和搁架一起放在天平上称出总质量。调温器放在最高档温度位置,施以额定电压,达稳定条件后,按动喷汽控制按钮,连续喷汽1min后即停止喷汽。再次称出总质量,斗的蒸汽喷出量按下式计算。Z=m,-mz
式中:Z、一熨斗每分钟的蒸汽喷出量,g/min;ml-喷汽前的总质量,g;
m2—喷汽后的总质量,g
t——连续喷汽时间,min。
5.3.6底板涂层的耐磨试验
将熨斗放在图3所示耐磨机上进行,熨斗底板紧贴在棉布上,棉布下垫有棉毡,厚度为H(H至少5mm),利用固定把手在熨斗加1.2~2kg的质量(固定把手上加的质量和熨斗质量的总质量不小于2.5kg),熨斗水平的在棉布上作往复直线运动,累计10000m。熨斗运动速度10~12m/min,行程0.25~1.0m。棉布采用纯棉布。
耐磨试验时熨斗应施以额定电压,调温器放在100~125℃温度位置。2kg
图3底板涂层耐磨试验示意图
5.3.7寿命试验
将熨斗放在三点式金属支架上,调温器放在最高档温度位置,然后施以额定电压,以工作4h,断电1h为一周期,重复这一周期性试验,直到累计工作时间达500h。全蒸汽熨斗不作寿命试验。
5.3.8外观检测
数斗外观质量用目视方法检测。5.3.9防锈性试验
金属镀层壳体及零件的盐雾试验按GB/T2423.17进行。5.3.10电源线长度及蒸汽胶管长度检测用卷尺进行测量。
6检验规则
6.1熨斗须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按出厂检验要求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附有证明产品质量的合83
格证。
熨斗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QB/T1696-1993
出厂检验按(GB/T2828的规定进行,抽样方案为一般检查水平1,次抽样(见表1)。6-2.1
润溢器标记
润温器性能
冷态电气强度
外观质量
手柄要求
电源线长度
燕汽胶管长度
技术要求
4.2.4.2.4.2. 4.3
4+1-1-14
4.2.8.1(e.b.c)
试验方法
5. 3.4.2.5.3.4.3
注:1)冷态电气强度为安全要求项目,不允许出现不合格。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在下列情况之一进行。试制的新产品:
设计、工艺、材料有重大改变;产品停产一年以上,重新恢复生产,不合格类到
B类不合格品
C类不合格品
B类不合格品
成批生产产品进行定期抽试,每年至少一次。d.
型式检验分四组进行,其中三组用于产品检验。每组至少三只,一组用丁零件检验,数量不少6.2.2.2
于三套。各组分别按下列顺序进行检验。型式检验的样品应在该批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a.
第一组按表2进行熨斗安全性能检验;第二组按表3进行熨斗性能检验;第三组按5.3.7条进行寿命检验:第四组按5.3.9条进行防锈性检验,表2
接地装置及接地电阻
电源线蔬面积
电源接地线颜色
电霸线李曲试险
湖态淮漏电筑
潮态电气强度
工作视度下的滑漏电流
工作温度下的电气强度
机械强度
技术要求
检验依指
功率偏差
熨斗手柄温升
过载情况下工作
稳定性
QB/T1696-1993
续表2
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金属壳体保护层外观
手柄要求
底板加热时间
底板温度分布均匀性
密封性
蒸汽喷出量
调温器要求
底板镀层耐磨性
电源线长度
蒸汽胶管长度
4.2.8.1(a.b.c)
检验依据
本标准中5.2.3条
试验方法
5.3.1.1,5.3.1.2
4.2.4.1,4.2.4.2,4.2.4.3
注:全蒸汽费斗按本标准表1和表3的有关项目检验。5.3.4.1,5.3.4.2,5.3.4.3
6.2.2.3在型式检验中,凡出现一只产品有不合格项,则应从该批中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验,如仍有不合格项,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做型式检验的产品不允许作为合格品交货。6.3订货方验收时,一般按出厂检验项目检验。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每只熨斗应有铭牌,内容包括:a.
制造厂名称及商标;
产品名称及型号;
主要参数;
出厂编号或制造日期。
包装箱的外壁应有下列标志:
7.1.1条a,b的标志;
产品数量:
毛重,kg,
外形尺寸(cm):长×宽×高;
包装箱应有“怕湿”、“堆码层数极限”“小心轻放”“向上”的运输标志,并符合GB191规定;收货单位名称和地址。
QB/T1696-1993
7.2.1熨斗内包装用纸盒或塑料袋,每只熨斗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7.2.2熨斗外包装用木箱或瓦楞纸箱。其要求:每箱质量不超过30kg
木箱四周应垫以适当防潮衬垫,防止内盛物品审动;箱子中应附有装箱单。
7.3产品包装应适应任何运输工具运送,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碰撞和雨雪直接淋装。74产品应贮存在通风良好的库房中,其周围应无腐蚀性气体,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技术装备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服装机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由无锡服装机械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耀伦、葛余生,王郁、刘魁。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轻工业专业标准ZBY99014—1989《工业用蒸汽熨斗》作废。8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QB轻工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