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2284-2011 终端光组件用光纤带

【YD通讯标准】 终端光组件用光纤带
- YD/T2284-2011
- 现行
标准号:
YD/T 2284-2011
标准名称:
终端光组件用光纤带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222.58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2284-2011.Optic fiber ribbon for terminated optical assemblies.
1范围
YD/T 2284规定了终端光组件用光纤带的结构、型号、技术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运输和贮运要求。
YD/T 2284适用于信息传输设备及网络中终端光组件用的光纤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6995.2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2部分:标准颜色
GB/T 7424.2光缆总规范第2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
GB/T 9771 (所有部分)通信用单模光纤
GB/T 15972.20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0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光纤几何参数(IEC 60793-1-20: 2001, MOD)
GB/T 15972.22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2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长度(IEC 60793-1-22: 2001, MOD)
GB/T 15972.40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0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衰减(IBC 60793-1 40: 2001, MOD)
GB/T 15972.45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5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測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模场直径(IEC 60793-1-45: 2001, MOD)
GB/T 15972.47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7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宏弯损耗(IEC 60793-1-47: 2001, MOD)
GB/T 15972.52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52部分:环境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温度循环(IEC 60793-1-52: 2001, MOD)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2284-2011
终端光组件用光纤带
Optic fiber ribbon for terminated optical assemblies2011-06-01发布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规格与型号
规格·
4.2型号
5要求·
5.1结构与材料-
5.2机械性能-
5.3传输特性·
5.4环境性能
6试验厅法
光纤带的结构
光纤带机械性能试验
传输特性
6.4坏境性能
检验规则
组批·
出厂检验
7.4型式检验-
8标志、包装、运输和存
包装·
8.3运输和贮存
TTTKANTKACA
YD/T 2284-201 1
YD/T2284-2011
本标准参考了EC60794-3(2001)光缆第3部分:分规范一室外光缆》、IEC60794-1-2(2003)《光缆第1-2部分:光缆基本测量程序》以及YD/T979-2009光纤带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的要求,绩合国内光组作技术要求和产品技术性能制定。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谁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北京通和实益电信科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郑州仕佳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康宁光缆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南京华脉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小泉、雷非、李然山、宋志佗、杨亚宁、纪、磊、李婧、王艾华、刘永安王庞。
TKAaNYKAcA
1范围
终端光组件用光纤带
YD/T2284-2011
本标准规定了终端光组件用光纤带的结构、型号、技术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运输和贮运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信息传输设备及网络中终端光组件用的光纤带。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 6995.2
GB/T 7424.2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2部分:标准颜色光缆总规范第2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GB/T9771(所有部分)通信用单模光纤GB/T 15972.20
GE/T 15972.22
GB/T 15972.40
GB/T 15972.45
GB/T 15972.47
GB/T 15972.52
SI/T11363
SJ/T 11365
3术语和定义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0部分:尺寸垒数的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光纤几何参数(IEC60793-1-20:2001,MOD)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2部分:尺寸鑫数的测盘方法和试验程序长度(正C60793-1-22: 2001,M0D)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0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衰减(C 60793-1-40:2001,MOD)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5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模场直径(EC 60793-1-45,2001,MOD)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7部分:传辅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至方法和试验程序一宏弯摄耗(IEC60793-1-47:2001,MOD)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52部分:环境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温度循环(IEC60793-1-52:2001,M0D)
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YD/T979中定义的术语适用于本文件,4:规格与型号
4.1规格
4.1.1光纤带中的光纤应是符合GB/T9771规定的B1类光纤或B6类光纤以及用户要求的其他适用类别的光纤。
TTTKAONTKACA
YD/T 22B4-2011
4.1.2光纤带中的光纤宜为4、6,8,12芯。4.2型号
光纤带型号由光纤带类别、光纤带芯数、色谱代号和弯曲特性代号4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H
李曲特性代号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色谱代号
光纤带类别
图1光纤带型号组成
其中光纤带类别用TR表示,芯数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如4、6、8、12,全色谱代号为“Q”,非常规色谱代号为“F”:弯曲特性代号以GB/T9771规定的各类光纤的宏弯损耗弯曲性能的最小半径表示,例如B1类光纤表示为30,B6.a1类表示为10,B6.b3类表示为5。示例14芯全色谱B1类光纤组成的光纤带的型号为TR-4Q-30.5要求
5.1结构与材料
5.1.1结构
5.1.1.光纤带由涂覆光纤和固化的粘结材料组成,通过粘结材料把光纤集中在一个组合的线性阵列中。粘结材料应紧密地与各光纤一次涂覆层粘结成一体,其性能应满足光纤带的要求,根据粘结材料用量的多少,光纤带的典型结构分为边缘粘结型和整体包覆型。终端光组件用光纤带主要用整体包覆型,如图2脏示。
图2包覆型光纤带截面结构示惠
5.1.1.2光纤带中的光纤应平行排列,不得交叉。光纤中相邻光纤应相互靠近,中心线应保持平直,被此相互平行和共面。
5.1.1.3光纤带表面应色泽均匀,无损伤和花斑。包覆层无脱落、起皱的现象,没有目视可见的气泡。5.1.2光纤
5.12.1对光纤带中光纤的主要性能要求是衰减、几何尺寸和场直径。用于制作光纤带的光纤应符合GB/T9771相关部分的技术要求。5.1.2.2光纤带中各涂覆光纤的颜色应不相同,光纤序号及对应的全色谱应符合表1规定,不足12根光纤应按序号选定,也可以采用客户指定的非常规色谱。光纤着色层颜色应符合GB/T6995.2的规定。颜色应鲜明,不褪色,不迁移,与涂层相容。表1 12 芯措光纤全色谨标识规则序号
TTKANYKACA
5.1.3尺寸要求
除非另有规定,光纤带的最大几何尺寸应符合表2要求。2
光纤带的量大尺寸要求
带中光纤数(芯)宽度(μm)
5.1.4光纤长度
厚度m)
光纤长度应满足客户要求的长度。5.2机械性能
5.2.1可分离性
YD/T 2284-2011
相光纤水平距离(μn)两侧光纤水平间距(μm)平整度(m)280
光纤带内的光纤应易于撕裂分离,以使光纤带分成若干根光纤,且不使用特殊工其或器械就能完成分离。撕开时所需的力不宾超过4.4N。分离过程中不应损伤光纤的光学性能,在任意200mm的分纤长度上不得有目视可见的机械损伤。5.2.2离性
单根光纤涂层及光纤带包覆层均应能容易地剥除,且包覆层与光纤涂覆层有较好的分离性。光纤涂覆层剥离时无断纤,光纤带在剥离包覆层后,光纤上不能有肉眼可见的光纤涂层脱落现象。5.2.3抗扭转能力
光纤带应具有一定的抗扭转能力。经过扭转试验后,光纤带的外观变化不能出现扭曲,涂层不出现大于1mm长的着色涂层和包覆层分离现象。5.3传输特性
5.3.1成带附加衰减
光纤成带后附加衰减应不大于0.05dB/kml。5.3.2光学连续性
完整的光纤带中每根光纤后向散射都应是连续的,不出现大于01d的衰减阶,5.3.3宏弯损耗
对B1类单模光纤带,光纤带松绕成直径为30mmmm的圆圈,在1550nm波长处,绕1圈光纤的丧减应不超过0.5 dB。
对B6类单模光纤带,光纤带松绕成直径为20mm2mm的圆圈,在1625Ⅱm波长处,绕1圈光纤的衰减其中 a1 类应不超过 1.5 dB,2、b2类不应大于 0.2 dB。5.4环境性能
5.4.1温度循环试验
光纤带在温度变化为一40C~+85C时,光纤带的外观不能出现变形扭曲,衰面不出现大于2mm的光纤涂覆层和光纤带包覆层分离的现象。5.4.2湿热性能
光纤带在温度110C、相对凝度90%的条件下热老化,光纤带包覆层目视应无变形、开裂及脱落的现象。
TTIKANYKACA
YD/T 2284-2011
5.4.3干热性能
光纤带在110C温度下保温4h,目视光纤带中的光纤应无变形等异带现象,光纤带之问不能有串色现象。在500mm长的范围内光纤带扭曲角度应不大于90°。光纤带热老化后按5.2所要求的各项机械性能应保持不变。5.4,4环保要求
当用户需要时,光纤带的组成材料应根据SJ/T11363中的规定进行分类。光纤带用均一材料(EIP-A类)中获用的有毒有害物质限盘的规定,其他分类材料中获用物质的限量应符合SJT11363中的相关规定。6试验方法
6.1光纤带的结构
6.1.1光纤带几何尺寸参数测量
试验按GB/T7424.2中方法进行:除非另有规定,试样应从被测光纤带上截取5段试样。6.1.2光纤带长度的测量
按GB/T15972.22中的规定进行。6.2光纤带机械性能试验
6.2.1可分商性
试验按GB/T7424.2中方法G5进行,取3个试样,每个试样最小长度为500mm。6.2.2测离性试验
试验按如下规定进行:
a)试验方法:使用专用的剥离工.具将一段长度大于30mm的光纤带包税层、着色展和光纤涂现层剥去,b)试样:取5个试样,试样长度500mm。6.2.3扭转试验
6.2.3.1方法1
试验按如下规定进行:
a)试验方法:将试样一端加持在图3所示的横杆上,调整横杆的高度,距离底盘115mml,然后把样品的另一端顺时针扭转5圈,再把该端用夹具夹住,使端面沿着直径200mm的底盘边线顺时针移动30摄,时间在1min内;
b)试样:以受试光纤带取5个试样,每个试样长度为300mm(不包括夹持的长度)。糊杆
底盘(空心厕柱体)
图3扭转试验装重示意围
TTTKAONATKACA
夹光轩延
6.2.3.2方法 2
试验按GBT7424.2中方法进行,并符合如下要求YD/T 2284-2011
a)所受张力每芯加1N。以顺时针旋转360°,回到初始位置后再友时针旋转360°,然后再回到初始位置构成一个循环,扭转循环次数应不少于15次:b)试样:从受试光纤带取5个试样,每个试样长度不小于300mm。6.3传输特性
6.3.1 衰减特性
按GB/T15972.40的规定方法进行。6.3.2光学连续性
按GB/T15972.40的规定方法进行。6.3.3宏变损耗试验
按GB/T15972.47的规定方法进行,并符合如下要求:a)试验条件:试验的芯轴直径、试验波长和松绕圈数按5.3.3的要求选择:b)试样:至少使用5个光纤带试样进行试验。光纤帮试样为12芯时,任选其中10根光纤进行测量:光纤带试样少于12芯时,应对带中金部光纤进行测量。6.4环境性能
6.4.1温度循环试验
按GB/T15972.52中相关方法的规定进行,并符合如下要求:a)试样,取3~5根长度为300mm的光纤带:b)试验温度梯如图4所示;
c)保温时间:如图4所示:
d)循环次数:如图4所示的循环2次。8.5
时间(h)
图4温度试验梯度曲线
6.4.2湿热性能
按如下要求进行:
a)试验方法:将被试样品放在5.4,2要求环境下老化7天;b)试样:从被试光纤带中选取5个试样,每个试样长度不小于300mm。TTTKANTKACA
YD/T 22B4-2011
6.4.3干热试验
按如下要求进行:
a)试验装置:典型的试验装置如图5:b)试样:从被试光纤带中选取5个试样,每个试样长度不应小于500mm:)试验程序:将试样置于110℃的溢度下保温4五,试验过程中对湿度不进行控制,建议在35C时湿度不高于50%,然后取出光纤带用夹具固定长度为500mm的光纤带顶部,并在底端加1N的负荷,光纤带无扭转,记录此时光纤带的位置;然后,卸除负荷,光纤带发生扭转,翘量扭转角度6:用确除以试样长度,计算出残余扭转。
固培位置
光纤带
图5残余扭转试验装置示离
6.4.4环保要求
按SIT11365的规定进行。
7检验规则
7.1总则
光纤成带后,应经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检验合格者方可出厂。每盘出厂的光纤带应附有制造厂的产品合格证。
光纤带的检验分出厂检验(或交收检验)和型式捡验<或例行捡验)。检验项目、试验方法和抽样率应符合表3规定。
TTTKANTKACA
7.2组批
检验项目
表3检验项目、试验方法及抽样率本标准务文号
光纤几何尺寸馨数和模场直径
光纤带最大尺寸参数
光纤带制造长度
光纤带型号与光纤色谱
光纤带机械性能
带光纤可分高)
光纤带剥离性
抗扭转能力
光纤带传输性能
光纤的传输特性
光纤带的传输性能
衰减特性及光学连续性
宏弯掘耗
光纤带环境性能
温度循环试验
混热性能
干热性能
环保要求
7.2.1单位产品
4.2、5.1.2
5.3.1、5.3.2
一个单位产品成是一盘允许交货长度的光纤带。7.2.2检验批
试验方法
GB/T 15972.20
GB/T 15972.45
本标准 6.1.1
GB/T15972.22
月力检查
本标准6.2.1
本标准6.2.2
本标准6.2.3
GB/T 15972.40
GB/T15972.40
本标准6.3.3
本标准 6.4.1
本标准6.4.2
本标准 6.4.3
SJT11365
YD/T2284-2011
抽样比例
出厂检验批应由同时提交检验的若干相同型号的单位产品组成:一个检验批的产品应是在同一连续生产期内采用相同的材料和工艺制造出来的产品。7.2.3样本单位
一个样本单位是从检验批中随机抽取的一个单位产品。7.2.4试样
试样是样本单位的全段光纤带,或是从其上取的一小段光纤带。若为小段光纤带,该小段可在试验前生产的独立段,世可生产后再从全段上截取。每个试样的长度应符合有关试验方法的规定。7.3出厂检验
7.3.1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项是表3规定的抽样比例为100%的项目。7.3.2判定规则
任何样本在检验中有任一项目不合格,则该样本单位应判为不台格产品。7.3.3不合格样本单位处理
不合格品如复或去除缺陷部分后,仍然符合制造长度要求时,可重新单独提交检验。重新检验时应和新的检验批分开,并作上标记。重新检验项目应包括不合格项目和其他有关项目。7
TTTKONTKACA
YD/T 2284-2011
7.4型式检验
7.4.1检验项目
其检验项目应包括表3所列所有项目,并且应在抽取的样本单位的出厂检验项目合格后,再进行其他项目的检验。
7.4.2检验周期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b)正常生产时,每年应进行一次:c)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d)出广检验结果与上饮型式检验有较大蒸异时。7.4.3抽样方案
一般情况下,每次检验应从检验批中随机抽取每种型式1个样本单位进行检验,其规格应有代表性。但是,在定型整定和主管质盘监督机构要求进行型式检验时,抽样方案可由王管部门决定。7.4.4判定规则
如果被抽取检验的样本单位有出厂检验项目不合格时,充许重新抽取新的样本单位检验。如果一样本单位未能通过其检验的任一项试验,则应判定为不合格。是,允许重新抽取两倍样本单位就不合格项目进行试验,如果都通过试验,则可判定为合格:如果有任一个样本单位没通过试验,则应判定为不合格。
7.4.5重新检验
如果型式检验不台格,制造厂应根据不会格原因,对全部产品进行改正处理。在采取可接受的改进措施以前,应停止交货。在采取改进措施之后,应重新抽样进行型式检验,对新的样本单位重新全部试验。7.4.6样本单位处理
已通过型式检验的样本单位,只要符合届户要求的交货长度,可作为成品交货。B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成盘光纤带产品包装上应标明:a)生产厂名:
b)出厂编号:
c)光纤带型号和本标准号;
d)光纤带长度。
82包装
光纤带盘表面紧包一层聚乙烯膜,防止光纤带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滑动。聚乙烯膜的宽度应覆盖最外层的光纤带,不得有光纤带裸露在外。8.3运输和贮存
光纤带在运输和贮存时不得遵受冲击、挤压和任何机械损伤:并应防止受潮和长时间月光曝晒。B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89-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终端/卡设备技术要求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