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TB铁路运输标准】 机车车辆总风软管连接器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30 19:43:40
  • TB/T3087-201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TB/T 3087-2016

  • 标准名称:

    机车车辆总风软管连接器

  • 标准类别: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5.12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TB/T 3087-2016.Main hose coupling for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1范围
TB/T 3087规定了机车车辆用总风软管连接器的形式尺寸、标记与标志,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与储存。
TB/T 3087适用于机车车辆用总风软管连接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28- -2009硫化橡 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ISO 37 :2005 ,IDT)
GB/T 531.1- -2008硫化橡 胶或热塑性橡胶压人硬度试验方法 第1 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ISO 7619-1 :2004 ,IDT)
GB/T 699- -2015 优质 碳素结构钢
GB/T 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ISO 2768-2 :1989 ,M0D)
GB/T 1348- -2009 球墨铸 铁件
GB/T 1682- -2014 硫化橡胶低温 脆性的测定单 试样法
GB/T1690--2010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ISO1817:2005,MOD)
GB/T 1804- -2000- 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ISO 2768-1 :1989 ,MOD)
GB/T 3512- 2014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热空气加速 老化和耐热试验( ISO 188 :1998 , MOD)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45.06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3087-2016
代替TB/T3087—2003
机车车辆总风软管连接器
Main hose coupling for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2016-12-15发布
国家铁路局
2017-07-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形式尺寸、标记与标志
技术要求
5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
包装、运输与储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1........
总风软管连接器体量规
钢编胶管和垫圈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防尘堵·
TB/T3087-2016
TB/T3087-2016
本标准按照C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言
本标准代替TB/T3087—2003《机车车辆总风软管连接器总成》。与TB/T3087—2003相比,本标准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总风软管连接器配套防尘堵的形式尺寸(见附录C)增加了总风软管连接器使用的环境温度条件(见第4章);增加了总风软管连接器防护要求(见7.2):增加了胶管的耐高温性能、耐臭氧性能等性能要求和试验要求(见第4章和第5章):增加了钢编胶管的耐紫外线疲劳试验(见附录B);删除了引用标准GB/T3683一1992《钢丝增强液压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其中原引用技术条款直接加人到本标准中(见4.2.4和第5章);修改钢编胶管所要求的规格尺寸(见4.2.4、4.3.7、4.3.8,2003年版的4.1.4);修改总风软管连接器的外部连接尺寸(见第3章,2003年版的第3章);修改了连接器体的检测量规(见附录A,2003年版的附录A)。本标准由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薄明英、刘治国、赵凤兰、李培署、朱宁龙、丁永明。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TB/T3087—2003。1范围
机车车辆总风软管连接器
TB/T30872016
本标准规定了机车车辆用总风软管连接器的形式尺寸、标记与标志,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与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机车车辆用总风软管连接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ISO37:2005,IDT)GB/T531.1一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人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ISO7619-1:2004,IDT)GB/T699—2015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ISO2768-2:1989,MOD)GB/T1348—2009
GB/T1682—2014
GB/T1690--2010
GB/T1804—2000
GB/T3512—2014
GB/T5563—2013
GB/T5564—2006
GB/T6414—1999
球墨铸铁件
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单试样法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ISO1817:2005,MOD)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IS02768-1:1989,MOD)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ISO188:1998,MOD)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静液压试验方法(ISO1402:2009,IDT)橡胶和塑料软管低温曲挠试验(IS04672:1997IDT)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eqvISO8062:1994)55°密封管螺纹第2部分:圆锥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eqvIS07-1:1994)GB/T7306.2—2000
GB/T9440—2010可锻铸铁件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IS09227:2006,IDT)GB/T10125—2012
GB/T24134—2009
橡胶和塑料软管静态条件下耐臭氧性能的评价(ISO7326:2006,IDT)HG/T3866-—2008硫化橡胶压缩耐寒系数的测定3形式尺寸、标记与标志
3.1形式尺寸
总风软管连接器由螺纹接头R,1、套箍、钢编胶管、过渡接头R,1、连接器体、垫圈等组成,其结构形式及基本尺寸见图1。
3.2零件
3.2.1接头R,1
接头R,1分为螺纹接头和过渡接头,螺纹接头R,1和过渡接头R,1仅外六方尺寸不同。螺纹接头和过渡接头分为旋人式和铆合式两种,其结构形式及尺寸见图2。1
TB/T30872016
总风软管连接器长度L
690±10
780±10
注:除以上长度规格外,总风软管连接器长度L也可根据机车车辆使用要求选定。说明:
螺纹接头R,1:2-
套箍:
钢编胶管:
过渡接头R1:5-
总风软管连接器结构形式及基本尺寸图1
a)旋入式接头
2接头R,1结构形式及尺寸
套箍分为旋人式和铆合式两种,结构形式及尺寸见图3。50
a)旋入式套箍
3.2.3连接器体
连接器体结构形式及尺寸见图4。2
套箍结构形式及尺寸
单位为毫米
835±10
连接器体;6-
垫圈。
单位为毫米
b)铆合式接头
单位为毫米
b)铆合式套箍
sig'tt
sro+r'st
R31.6-825
R36.5*0.2
垫图结构形式及尺寸见图5。
R32.5+0.25
R36.5-825
出厂标志
图4:连接器体结构形式及尺寸
TB/T3087-2016
单位为毫米
中35-8.62
438916
00F9'9
TB/T3087-2016
3.2.5钢编胶管
垫圈结构形式及尺寸
钢编胶管的结构形式及尺寸见图6。说明:
一内胶层:2
钢丝加强层:3-
外胶层。
图6钢编胶管结构形式及尺寸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总风软管连接器标记由总风软管连接器名称,总风软管连接器长度和所属标准号组成。示例:长度为690mm的总风软管连接器标记为:总风软管连接器690TB/T3087—2016。3.4总风软管连接器标志
3.4.1总风软管连接器标志为永久可追溯性标志。标志内容由连接器体标志、套箍标志、钢编胶管标志与垫圈标志共同组成。
3.4.2连接器体的标志内容为总风软管连接器制造厂代码、铸造年份,年度批次顺序号。构成如下:X0000
年度批次顺序号,两位阿拉伯数字组成。铸造年份,两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填写铸造年份的后两位数字。总风软管连接器制造厂代码。
总风软管连接器制造厂代码由2~4个字母组成,字高12mm,黑体凸字,标志位置见图4。3.4.3钢编胶管的标志内容为总风软管连接器制造厂名称、产品名称、钢编胶管生产批号,钢编胶管生产批号由生产年份、月份、年度批次顺序号组成。3.4.4套箍的标志内容为总风软管连接器制造厂代码、总风软管连接器长度、1.0MPa(最大工作压力)标志字高5mm,黑体凹字,标志在套箍体上。3.4.5垫图的标志内容为制造厂代码,标志位置在垫图内侧。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总风软管连接器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本标准的规定。4
4.1.2总风软管连接器在-50℃~+70℃环境温度下应能正常工作。4.1.3总风软管连接器的最大工作压力为1.0MPa。4.2材料要求
TB/T3087-2016
4.2.1连接器体的材质宜选用QT400-18或KTH350-10,应符合GB/T1348—2009或GB/T9440—2010的规定。
4.2.2螺纹接头R1、过渡接头R,1和套箍的材质宜采用20钢或35钢,且应符合GB/T699-2015的规定。
4.2.3垫圈材料应采用耐寒橡胶,物理机械性能见附录B。4.2.4钢编胶管加强层为钢丝,外层橡胶为耐天候老化的橡胶材料,物理机械性能见附录B。4.2.5钢编胶管耐臭氧性能应符合GB/T24134—2009中的规定。4.3制造要求
螺纹接头R,1、套箍及连接器体的机加工表面不应有裂纹、气孔、砂眼、毛刺、飞边、刮伤、凹痕、锈蚀等缺陷。
螺纹接头R,1螺纹的基本尺寸与公差应符合GB/T7306.2—2000的规定。4.3.3未注形位公差按CB/T1184-1996中H级执行。连接器体和接头R。1的未注加工尺寸公差按GB/T1804—2000中f级执行。4.3.4
零件的螺纹表面不应有碰伤、毛刺、刮伤、双尖牙等缺陷。螺纹接头R,1、套箍、过渡接头R1、连接器体应进行镀锌等表面防锈处理。按GB/T10125—2012进行中性盐雾试验,试验持续时间不应少于72h,出现锈蚀的面积不应大于总面积的5%。钢编胶管的结构:内层为橡胶层,加强层为一层钢丝编织层,外层为橡胶层。4.3.7
钢编胶管同一截面不同位置胶管壁厚差不应大于1.0mm。4.3.8
4.3.9连接器体未注铸造的尺寸公差按GB/T6414—1999的CT9级执行。4.3.10
连接器体切削加工后应以总风连接器体量规进行测量,量规尺寸见附录A。4.3.11
总风软管连接器可选用防尘堵防护,防尘堵形式尺寸见附录C。4.4性能要求
螺纹接头R,1、连接器体切削加工后应能通过Sp17mm的金属球。在使用过程中总风软管连接器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280mm。总风软管连接器性能及钢编胶管的性能应分别符合表1、表2的规定。表1总风软管连接器
常温气密性
低温气密性
静液压性能
爆破压力
拔脱力
弯曲疲劳
高温性能
常温,2.0MPa,保压3min,不应有漏泄求
-50℃,放置48h,1.0MPa,保压3min,压力下降应小于5kPa/min2.0MPa,保压2min,不应有渗漏。钢编胶管直径膨胀不应超过2mm,长度变化不应超过-4%~+2%≥32MPa
≥8kN
弯曲120°,保持2h,恢复为自然状态,放置4h,观察弯曲处,应无压癌现象100℃±2℃,保持70h±2h,冷却至室温,拉直,钢编胶管内外表面不应有裂纹、炭化及热裂解等异常现象
TB/T3087-2016bzxz.net
耐紫外线疲劳
耐油污浸润性
耐臭氧
低温曲挑
4.5组装要求
表2钢编胶管
220V,254nm,5d,紫外线照射的软管弯曲外表面不应有可见裂纹100℃±2℃,70h±2h,内外层橡胶体积变化应在0~100%之间120h,放大2倍观察,外层橡胶应无龟裂或其他老化现象-50℃,放置24h,不应有龟裂或破裂总风软管连接器各零件应检查合格后方准组装,组装时不应损伤钢编胶管的内外胶层。4.5.1
组装后螺纹表面应完整无损,钢编胶管表面应圆滑平整,不应有毛刺凹凸及扭曲变形。4.5.2
5检验方法
5.1外观检查
检查总风软管连接器的长度,目视检查螺纹接头R,1、钢编胶管外观质量,用符合GB/T7306.2一2000的螺纹环规检查螺纹接头R,1的螺纹,用附录A中的量规对连接器体进行检查。5.2过球试验
水平放置总风软管连接器,将SΦ17mm金属球放在总风软管连接器一端,倾斜总风软管连接器,金属球应能通过总风软管连接器的另一端。5.3气密性试验
5.3.1常温气密性试验
将总风软管连接器完全浸人水中,充入压力为2.0MPa的压缩空气,保压3min,观察是否出现局部膨胀和连续泄漏等异常现象,允许有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的非连续性气泡。5.3.2低温气密性试验
将总风软管连接器置于-50℃温度下,放置48h,充人压力为1.0MPa的压缩空气,保压3min,观察每分钟压力下降值。
5.4静液压试验
水平放置总风软管连接器,距套箍标志位置40mm~50mm处做出标记,测量软管此处的外径,并标记出400mm胶管长度。
按CB/T5563-2013中规定的方法,采用水压试验机加压至2.0MPa,保压2min,测量直径膨胀和长度变化。
5.5爆破压力试验
将总风软管连接器试样内充满试验用液体,排尽空气,连接到试验装置上,按GB/T5563一2013的规定对钢编胶管进行爆破强度试验。5.6拔脱试验
将总风软管连接器装在拉力机上,以50mm/min的速度拉伸,拉力值达到8kN时,接头不应与钢编胶管拔脱。
5.7弯曲疲劳试验
以距离套箍200mm范围内的钢编胶管为试样,将其弯曲120°,保持弯曲状态2h,在此期间有褶皱和压癌为正常现象,然后恢复为自然状态,放置4h,观察弯曲处有无压癌现象。5.8高温试验
将总风软管连接器弯曲,弯曲直径为300mm,然后放置在温度为100℃±2℃的热空气老化箱中,保持70h±2h,取出总风软管连接器,冷却至室温,将总风软管连接器拉直,肉眼检查钢编胶管的内外表面,钢编胶管内外表面不应有裂纹、炭化及热裂解等异常现象。6
5.9耐紫外线疲劳试验
TB/T3087-2016
取一根长度为570mm±5mm的钢编胶管作为试样,将试样一端用卡箍固定在耐紫外线弯曲疲劳试验机的固定接头上,另一端用卡箍固定在活动接头上,开启耐紫外线弯曲疲劳试验机的运动开关,使胶管做疲劳运动,调整紫外线灯管位置,使其与胶管弯曲表面的最近距离为30mm2mm,开启紫外线光源和计时开关,开动试验机,连续运动(或累计运动)120h。取出胶管,检查胶管紫外线照射弯曲表面,无任何可见裂纹方为合格。胶管耐紫外线弯曲疲劳试验机如图7所示。紫外线光源为交流220V的灯管,功率15W,波长254nm,使用1000h后应更换。紫外线光源距胶管弯曲表面的最小距离为30mm±2mm。胶管运动的振幅为45°±2°,摆动频率为(50±2)次/min。
单位为毫米
说明:
紫外线灯管固定架:2
紫外线灯管:3
胶管:4
卡箍:5-
固定接头:
图7钢编胶管耐紫外线弯曲疲劳试验机示意5.10耐油污浸润性试验
一活动接头。
按GB/T1690—2010对胶管的内层橡胶和外层橡胶进行耐油试验,试验介质为IRM903号油,试验温度为100℃±2℃,试验时间为70h±2h,体积变化应在0~100%之间。5.11耐臭氧性能
按GB/T24134—2009中方法1进行试验,试验时间为120h,取出钢编胶管,放大2倍观察,外层橡胶应无龟裂或其他老化现象。
5.12低温曲挠试验
试验温度为-50℃,试验方法按GB/T5564—2006的规定执行,胶管内层橡胶和外层橡胶不应有龟裂或破裂现象。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1.1每根出厂的总风软管连接器都要100%进行出厂检验。TB/T3087-2016
6.1.2出厂检验项目见表3。
6.2型式检验
总风软管连接器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型式检验:6.2.1
新产品定型或定型产品转厂生产时;a)
结构、生产工艺或材料有重大改变时;b)
产品停产两年后,恢复生产时;d)
连续生产五年时。
型式检验项目见表3。
表3出厂检验与型式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尺寸与外观检查
过球试验
常温气密性试验
总风软管
连接器
钢编胶管
低温气密性试验
静液压试验
爆破压力试验
拔脱试验
弯曲疲劳试验
高温试验
耐紫外线疲劳试验
耐油污浸润性试验
耐臭氧试验
低温曲试验
包装、运输与储存
出厂检验
每批一次
每批一次
每批一次
每批一次
每批一次
产品出厂应附产品质量合格证,内容应至少包括:a)
产品名称;
制造厂名称或代号;
制造日期;
检查人员姓名或代号;
合格印章;
f)产品标准号。
取样数量
型式检验
技术要求
4.3.1,4.3.2
4.3.5,4.5.2
7.2总风软管连接器检验合格后应将开口端用堵头封堵,为了保证管路的清洁,本产品的防护堵应采用硬质外套(盖)式防护。总风软管连接器应经防湿包装后装箱运输。7.3总风软管连接器应存放于通风,干燥,清洁场所,不应接触油、酸、碱性等腐蚀性物质,不应露天存放或堆置。存放超过12个月时,应按5.1,5.2、5.3.1的规定重新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8
A.1形式及尺寸
A.1.1连接器体38H11量规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总风软管连接器体量规
TB/T3087-2016
该量规用于总风软管连接器体Φ38H11(*.1)的检查。该量规的形式及尺寸见图A.1。单位为毫米
688880
连接器体38H11量规示意
A.1.2连接器体R32.5H12量规
该量规用于总风软管连接器体R32.5H12(*.25)的检查。该量规的形式及尺寸见图A.2。单位为毫米
32.58.874
说明:
体:2-
定位脐:3-
A.1.3连接器体15.1量规
销:4-
32.75-8.014
3848879
一螺钉。
图A.2连接器体R32.5H12量规示意该量规用于总风软管连接器体15.1*0.1的检查。该量规的形式及尺寸见图A.3。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TB铁路运输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